口蜜腹剑、口是心非、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等等,这些是阴谋家惯用的伎俩,这些伎俩,连同阴谋家本身,一向为世人所唾弃。在秦汉时期,阴谋和智谋是一个意思,那时的阴谋不具有贬褒的意思。阴,不过是放在暗处,形容一种思考状态。而且智谋同世界万物一样,它所具备的阴阳之分有多重含义,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既有怀抱个人狭小目的的阴谋诡计,也有治理国家的宏图大略。但阳谋始终占据着智谋的主要部分。在百舸争流的诸子百家时代,老子、庄子、孔子、孙子、韩非子、苏秦、张仪等等这些思想家、军事家、纵横家,各路智谋家,群星争辉,为了各个诸侯国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为了个人的仕途和声望,纷纷献计献策,一时间,高谋迭出,奇计横生,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兴旺和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但他们的智谋却并非现代人所理解的阴谋诡计所能完全概括的。我们中华民族对待智谋、使用智谋,对于阳谋都是非常推崇的、非常尊敬的。对于阴谋,尤其对在人民内部,在军队内部、单位内部那种煽阴风,点鬼火,说小话,两面三刀,阳奉阴违,阿谀奉承,吹牛拍马的行为和思想,一直是鄙视的。只有大家都鄙视这种阴谋诡计,单位的正气才会上升,邪气才会被抵挡。所以,鄙视阴谋,崇尚阳谋,也是我们用谋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在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美与丑、阴与阳、奸与忠、正与邪,无时不在共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延续,阴谋家不会随着善良人们的诅咒而绝种,阴谋诡计更不可能在世界上自动绝迹。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文化教育的提高,文明程度的进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客观现实,只是阴谋家把自己的脸谱画得更加巧妙和诱人,他们的阴谋诡计则更加阴险和诡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罢了。善良的人们要在充满险滩暗礁的激流中驾驶生命之舟胜利地航行而不被颠覆,就必须具有识破暗礁的眼力和绕过险滩的本领,就必须通晓阴阳之谋,熟练破奸之法。
军阀混战中,阴谋诡计满天飞,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军阀们为了争夺地盘以成霸业,往往视民如草芥,不惜屠杀人民,抢劫人民的财物。陈寿的《三国志·董卓传》中记载了这种情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不全部是史实,也有生动的记述:“(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却,扬言杀贼大胜而回。”(第四回)第六回中记载:董卓想西迁都长安,司徒杨彪曰:“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鉴察。”卓怒曰:“汝阻国家大计耶”太尉黄琬曰:“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李儒曰:“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人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董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李、郭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军催督,军士手执白刃,于路杀人。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家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董卓的残暴行为令人发指,但历史上将百姓作为智谋筹码并非只有董卓一人。《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还记载:郭图谓(袁)谭曰:“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谭从其言。当夜尽驱南皮百姓,皆执刀枪听令。次日平明,大开四门,军在后,驱百姓在前,喊声大举,一齐拥出,直抵曹寨。两军混战,自晨至午,胜负未分,杀人遍地。操见未获全胜,弃马上山,亲自击鼓。将士见之,奋力向前,谭军大败,百姓被杀者无数。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战争中不惜杀害老百姓,牺牲公众的利益,这种智谋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容易遭到人们的唾弃。而同样是不择手段的智谋,历史上有人却做得很巧妙。他们或者“以敌借敌”,分化敌人,或者借他人之手铲除异己。而不择手段的智谋,还更表现在对既不是自己的敌人也不是异己的屠杀上面。《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记载曹操借王垕之“头”以防兵变的故事,就是不择手段智谋的典型。“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重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心。’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重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曹操的智谋虽解了众怨,但并小足取。
智谋是工具,与恶善无关,但却与用谋者的立场、目的有关,它更注重客观效果。怎么评价智谋,历来褒贬参半。赞美者有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智谋的创造史和实践史,无时无处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文韬武略,智谋兴邦;智谋是伟大祖国的遗产,人类智谋之花。对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历来主张发扬光大。强国富民,智谋为先;讲究智谋,启迪智慧,则是强调要继承祖国文韬武略这方面的优秀遗产。然而,也有人将智谋视为“歪点子”,将计谋视为狡诈之举。其实,智谋术本身与善恶的界限无关。它只是一种纯粹的技术,依据施谋者的立场和目的,或益或害,或光明或阴暗。日本智谋家对智谋也有同样的评价。他们认为,菜刀可以用来做炊具,也可以用来杀人,但没有必要因为菜刀偶然用来杀人而否定菜刀做炊具的必要。“与其有‘人皆不可信’等等的抱怨,沉迷在深切的苦闷中,倒不如掌握这一技法,从容地越过充满虚伪与诡诈的险境。”的确,同一智谋被正直的人所应用,就能为民为国造福,为敌人所用,就会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危害。英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谢灵顿早年是一个浪荡子,无恶不作,横行乡里。但有一件事使他有了巨大的变化。他向一个女工求婚,不料这个女工不但不允,反而大骂:“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也不嫁给你。”这无意的一激,使谢灵顿羞得无地自容。从此他浪子回头,发愤攻读,改恶从善,终于成为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还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奖。对谢灵顿来说,女工的话实际上起到了激将的作用,这句话居然成就了一个科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俘虏了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教官伯尼·费德曼少校,为了获取他的最有研究的“无线电情报网的管理问题”的情报,德国审讯者采用了一切手段:严刑拷打、心理压力、美女诱惑、优厚待遇……而费德曼坚强不屈,不为金钱美女所动,不为酷刑所屈,德国人实在无可奈何。但是德国人施展计谋,将费德曼上校送到一所培养间谍干部的学校中去,并给他配了一名不学无术而夸夸其谈的德国教官,他讲课错误百出却自以为是。费德曼就这样坐着听课。有一天费德曼终于忍无可忍,不由自主地与教官争辩起来,在激动之余,无意中泄露了英美情报机关通讯网的情况。德国人用这一计谋获取了重要情况。事实上,许多智谋无好坏之分,没有阶级性,但是智谋的运用和结果,施谋者的立场和目的,都带上了阶级特色:为国为民为进步事业的,为“阳谋”,为私欲为邪恶势力的,为阴谋。以中伤为例。中伤术乃以假话谣言来达到伤人的目的,被人称为“邪术”。然而借此术分化敌人,在历史上也不少见,严世藩是明朝的大奸臣。为了为民除害,明朝宰相徐阶用中伤术借皇帝之手杀了他。当时倭寇入侵中原,为明王朝之大患。徐阶向皇上呈递了关于严世藩通倭寇的奏折,皇上果然将其杀了。严世藩没有暗通倭寇,但徐阶用中伤术,为国除了一害,虽然不择手段,但于国计民生,却是有益的。所以智谋家认为,智谋的评估要强调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革命性和功利性的统一。以此而论,徐阶中伤严世藩,就能得到完满而正义的结论。1917年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成立“非常国会”后,成立了军政府出兵北伐。当时广东省长朱庆澜是段祺瑞的间谍,孙中山想免掉他,但没有理由。朱庆澜好色,于是孙中山密令妓女小金铃接近朱,小金铃受命,朱果然中计,最后被新闻记者截获、朱庆澜名誉扫地,向孙中山提交了辞呈,孙中山用“美人计”除掉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害。以上两例说明:智谋是一种工具,其好坏,主要以其社会效应来判断。徐阶以严世藩通倭寇为借口除奸,孙中山为除害巧使“美人计”,都对社会有利,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正确用谋有哪些标准呢首先是政策标准,也就是施计用谋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主义的社会规范、道德水准、政策法令。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美人计”、中伤之类的智谋,不适用于人民内部。经济谈判,则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违反国家经济法律和政策,即使取得再大的经济效益,也应以触犯法律论处。其次是有利标准,也就是在政策、法令允许的范围之内,以最小的代价,花最少的精力,冒最小的风险,取得最佳的效益。为国为民,无利不谋,为人民谋利,为党和国家谋利,为四化事业施计用谋,这是正确用谋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具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之分,军事智谋亦有“阴谋”和“阳谋”之分。军事指挥员因为自身的品德缺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进而炮制一些“阴谋诡计”,导致“阴沟里翻船”乃至误军误国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因此,“尊阳鄙阴”,是第六条原则。
和氏璧的前世今生
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后,楚相国昭阳,灭赵败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们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入秦为相后也还以报复。但和氏璧终无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再后,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
秦赢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素衣白马,系颈以组,在咸阳东面十三里的积道亭投降,献上始皇玺,刘邦遂以此宝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辇,有称帝意。李松入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27),刘盆子败于宜阳,奉传国玺降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让、珪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
晋统一三国,玺归司马炎。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还不懂得似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刘聪死后,大将军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胡嵩宁被靳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
公元328年,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后赵传至石鉴,内乱,冉闵杀石鉴,夺玺,传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 而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
其实当时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玉玺,遣都护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玺》)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正统。玺至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又见《南齐书》卷一七《舆服志》曰:“乘舆传国玺,秦玺也,晋中原乱,没胡,江左初无之,北方人呼晋家为白板天子。”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宋。后历齐、梁,至梁简文帝时,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陈武帝。(《五代会要》)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2传国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这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传国玺”不断问世。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初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听说元朝得到过传国玺,并已被元顺帝携逃大漠以北时,便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 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竟被后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
清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皇太极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诰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国号为“清”。清朝乾隆年间,此处禁城内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膺品。(《日下旧闻考》卷14《国朝宫室》)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惟一一方玉玺,也就是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可惜未得。溥仪从伪满洲国皇帝变成战犯押往前苏联,又转押回国,这玺都一直放在他随身皮箱的夹层中。直到抚顺战犯所,在***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这颗宝玺交给了国家。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那和氏璧所作成的玉玺。
由此,和氏璧也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最近又有新闻说发现什么前年玉玺,莫知真假。
襄樊历史名人与中华石文化
李 念
襄樊,因著名的古城襄阳与隔汉江相望的古埠樊城合称而得名,这里地灵人杰,自古以来人才辈出,遐尔闻名。其中有五位历史名人为中华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是:卞和、米芾、庞蕴、米万钟、诸葛亮。
卞和
卞和(约公元前768年——公元前688年)是春秋时代楚国荆(今襄樊南漳)人,因献玉而闻名古今。《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镇金壤坪村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楚厉王,厉王使玉工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即位,卞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也使玉工鉴别,仍说是石头,武王又以卞和有欺君之罪,而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其璞而哭于荆山之下,三天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文王听说后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吾非悲刖(断足)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狂,此吾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壁”,并封卞和为零阳侯。《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卞和的“和氏之璧”,从楚厉王时献宝,文王时命名为“和氏璧”,并将“和氏壁”奖给功臣昭阳,到:赤山失宝、张仪蒙冤、缪贤买璧、赵惠文王抄家抢璧、蔺相如完璧归赵、秦始皇命宰相李斯刻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其上、将“和氏璧”精制成传国玉玺、命名为“传国宝”,后经各代封建王朝争夺,直到民国为止,共经历了2670年。可以说,这应该是中华赏石史上经历最扭折、经过的帝王最多、演绎的故事最多、内涵最丰富、价值最高的一块石头。
米芾
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米芾自称楚国后人,因而别号“米襄阳”。米芾有三怪:穿戴常仿效唐代人;好洁成癖,从不与人同用手巾等物;爱石成癖,并创立了一套一直沿用至今的赏石鉴别理论,即“透、露、瘦、皱”(指对太湖石的鉴赏)。
自《宋史·文苑传》和宋代杜绾所著我国第一部石谱——《云林石谱》至今,近千年来,几乎所有关于赏石方面的书籍,都对米芾赏玩奇石的轶事有所记载,皆为人知,勿需赘述。国内外的赏石家,只要提起米芾,无不敬之、仰之。
与此同时,在中国书法史上,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起,被称为“宋四家”。苏轼称米芾的书法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超妙入神”、“当与钟(繇)王(羲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画也很高妙,他自谓其画为“心画”,笔随心到,信笔为之。他变古创新,妙意师真,超出笔墨蹊径之外,“一洗万古凡马空”,首开“云中山色,四面峻厚”之画风,终于“颠”出了一座旷古绝伦的“米氏云山”。试想,如果米芾不“颠”、不拜石,不从石头上得到一些感悟,他能在书画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吗?
庞蕴
从笔者手头上现有的资料来看,庞蕴的生卒年代不可考,襄阳城南十五公里处的“庞居洞”据说庞蕴夫妇在此居住过。其它的笔者了解不多,但在甘肃省清水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被称为“中国一绝”的“庞公石”正因为他而名扬天下。
相传,唐代湖广襄阳居士庞蕴,经仙人点化,教其在“一口饮尽西江水”处修行。一日,庞蕴游至上邽(今清水县)小华山,见一条小河绕山而过,山上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下小溪碧澈,潺潺而过,其景妙不可言,似仙人所示之景,遂问牧童:“此为何地何水?”牧童曰:“此乃小华山,山下西江水(今牛头河)。”居士顿悟,便在小华山结庐隐居,广结善缘,临终时把聚宝盆扔进峡谷,以济天下,顿时变成深绿致密、温润如玉的宝石,“庞公石”因此而得名。“庞公石”也叫“庞公玉”。在我国,以人而名的石种尚不多见,作为同乡和后人,笔者实在是为庞公高兴。
米万钟
米万钟,(公元1570年—1628年),字仲诏,号友石,书画家,按察使、太仆少卿。米万钟虽然不是在襄樊出生的,也没有在襄樊干过什么事,但是他与襄樊有割不断的血脉关系,因为他是米襄阳的第十六世嫡孙。明万历三十六年授六合县令,《六合县志》称其“仁明慈惠,兼水镜慈母之心,有石癖,似南宫(米芾),其书画亦妙绝一时,时有邢、张、米、董之称,又云南董北米。”
六合雨花石之所以闻名于世,应归功于米万钟,米万钟任六合县令时,簿书之暇,觞咏于灵岩山,见溪中文石累累,诧为奇观,于是命人广为收集。《六合县志》载:“邑令所好,风行景从,源源而来,多多益善。自兹以往,知音竞赏,珍奇琳琅。”他不仅藏石、赏石,还画石,编有《灵岩石子图》。由于明代万历年间在六合县出现了采石热,南京才形成了雨花石市场。
诸葛亮
对于襄樊人来说,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是“外籍”人士。但诸葛亮对襄樊的影响和为襄樊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本地人”。他从13岁随其叔父诸葛玄避乱襄阳到27岁被刘备请走,在襄樊整整生活了十四年。人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天才的军事家、伟大的思想家、著名的经济家,是名高万古的世之楷模,兼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于一身的“完人”,是智慧之神。可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古今中外“第一玩石大师”。《三国志·诸葛亮传》、《隆中志》、《襄阳记》、《水经注》等典籍均有记载。不过,诸葛亮“玩赏石头”的方式不与人同罢了。他玩赏的石头是:
抱膝石。青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就有俊逸之才、英霸之器,是一个有作为,不同凡响的人物,他在古隆中躬耕苦读之余,经常坐在一块岩石上抱膝长吟,后人将这块石头称为“抱膝石”。历代名人多有对此石的诗作或楹联。
梁甫岩。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他常到在隆中草庐西侧的一块大青石上引吭长吟,抒发情怀,后人为不忘前贤的这一雅致情趣,遂将此石称为“梁甫岩”。
棋盘石。作为杰出军事家的诸葛亮,对棋文化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他在古隆中隐居时,经常和他的岳父黄承彦、朋友徐庶、庞统、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马良等人一起在草庐对面的乐山上下棋切磋棋艺,从中领悟布阵争战的奥妙。此石上面的纹理如棋路一般,纵横交错,排列有序,还有楚河汉界。
以上三块诸葛亮曾经“玩”过的石头,除棋盘石外,其余二块在明朝时即分别形成了“隆中十景”之一。可惜的是,以上三个重要的遗迹性文物景点,分别在1963年和1968年修筑襄阳至南漳、尹集至泥嘴的公路时被炸毁。
石枕。诸葛亮在古隆中隐居时,睡觉用的是石枕头。出山后,这个石枕头就留在了古隆中。
卵石垒成八卦阵。当年,诸葛亮离开襄阳前往四川的途中,在长江边聚集卵石,垒成闻名于世的八卦阵,纵横棋布,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景、杜、死、惊、开,每时每刻变化无端。一方面作为军事操练使用,更主要的阻止了东吴大将陆逊的进攻。所以后人有诗赞扬说:“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奇才列石尽玲珑,锐比精兵十万雄”、“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诸葛亮把石头“ 玩活了”,“玩”成了十万雄兵。
以上五位历史人物,都与襄樊有着割不断的关系,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荆山脚下献玉人——卞和
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伍子胥
著名辞赋家——宋玉
更始帝——刘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
襄阳大名士——庞德公
足智多谋之士——蒯越
襄阳大族——蔡瑁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蜀汉名臣——马良
智计之士——马谡
有才干、性狷狭的将军——杨仪
以果烈著称的大将——廖化
家庭藏书之最的长史——向朗
都亭侯——向宠
向后主刘禅建议立诸葛庙的尚书——向充
襄阳侯——习郁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 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张柬之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诗圣——杜甫
《枫桥夜泊》诗作者——张继
诗人、思想家——皮日休
与李清照并称的襄阳女词人——魏玩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
明朝状元——任亨泰
白莲教八路兵马总指挥——王聪儿
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
辛亥革命义士——杨洪胜
共进会第三任总理——刘公
中共鄂北第一个党小组的创建人——程克绳
第一任襄阳党团特支书记——谢远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
电视剧《思美人》正在热播,屈原和张仪以前就辩论过,如今在楚国朝堂上火药味依然十足,张仪已经被秦王拜为相然后出使楚国。那在《思美人》中和氏璧怎么在楚国张仪借到和氏璧了吗和氏璧在历史书都有记载,大家是不是很纳闷电视上为什么叫完璧归楚,下面就由 的我为你揭秘和氏璧究竟是哪来的。
剧照
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土,历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作为美谈千载传诵。然而,关于“完璧归赵”历史典故中的关键物件“和氏璧”,它的来历、它的经历本就是个扑朔迷离的千古待解之题,但这都可以理解?可是它扑朔迷离的终极归属,和氏璧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后究竟去了哪里?今天它又在落在了哪里?其诡异程度,恐怕时至今日,依然无人能解!
“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如今去了哪里?
和氏璧,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历代封建帝王皇权最高的象征而存在的一块美玉。自然,历史传记以至传说中,不乏对它的神话。如果,您想了解和氏璧“前生后世”的真正谜团,我们不妨从和氏璧的传承脉络谈起。
《战国策》记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什么意思,实际,“砥厄”“结缘”“悬愁”“和璞”这四个名字,它们都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玉,只不过被发觉的历史朝代不同,而其中的“和璞”正指的是“完璧归赵”这一历史典故中的传世珍宝“和氏璧”。
和氏璧扑朔迷离的“诞生”奇迹:“卞和、璞玉”真的吗?
提到《战国策》“楚有和璞”,提到“完璧归赵”,这里大家有个待解的疑惑,在“完璧归赵”的历史记载中不是说和氏璧是赵国的吗?而在《战国策》中,怎么写成了楚国的了?原来,历史上,和氏璧在“完璧归赵”历史事件之前还有点故事!
《战国策》所述没错,和氏璧原本确实属于楚国之宝物。经考证,有和氏璧最早记载的见于《韩非子》、《新序》等,而且情节大致相向:
在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一位叫做卞和的琢玉能手,他在荆山得到一块玉璞,然后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玉工查看后认定为石头,卞和被厉王以欺君之罪砍去左脚;后到了武王当政,卞和再次捧着璞玉献宝,可惜和上次一样的命运,而且还失去了右脚;接着文王当政,卞和想到天下君王皆不识宝,悲伤之余,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便继续哭血,文王听说后,命人找到卞和剖开这块璞玉,果见是稀世之玉,便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卞和与和氏璧
由以上和氏璧诞生的历史故事,大家已经可以感觉出和氏璧果然不同世间寻常物,否则怎么楚国三代君主,身边那么多鉴宝能人,几乎人人难识此物,而唯独有卞和一人坚信是宝!
当然,这里还有一段传说是这样的:
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他根据古人“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认定此山必定有宝,于是仔细寻找,便发现这块玉璞。
总之,关于和氏璧的“诞生”,不仅卞和本人,以及他发现的这块包藏了和氏璧的璞玉原石,这两者,从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大家似乎在听一个神话或者历史虚构编撰了的故事。
关于和氏璧来源的这段历史记载,甚至,在清代以至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怀疑其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就连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也曾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因此可以说,此事扑朔迷离!
和氏璧扑朔迷离的“归赵”疑团:原楚之物何以现于“完璧归赵”?
关于“完璧归赵”的典故,想必,它会给大家留下这么一个印象,大家似乎感觉根据典故所述的历史情景,和氏璧应该原属于赵国之物吧。然而,有些事情是不容争辩的,史书记载中,几处申明和氏璧“诞生”之初确为楚国之物。可是那为何在“完璧归赵”这一段历史故事中,又成了赵国之物呢?而且就连大名鼎鼎的蔺相如也都宁舍自家身命不舍和氏璧呢?
完璧归赵
很明显,关于和氏璧是如何从楚国到赵国的这一段历史事件,有历史记载的痕迹是“断代”的。也就是说,在这之间,没有人能确切说明其间发生过什么?
于是,和氏璧楚物现赵,就有了如下三个版本的民间说法:
第一种:和氏璧在楚国现世后,被当为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这一说法,虽然似乎觉得可信,但是也难经推敲。它只是笼统的一笔带过说“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可是楚国向赵国求婚,到底是楚国的哪位王孙公子,或者公主向赵国求婚呢?到底是哪位嫁给了或者娶了哪位?从确凿能够拿出历史证据的记载,似乎真的含含糊糊,无从定论。
显然这一说法,扑朔迷离!
第二种,楚威王时大宴门客,张仪趁乱偷走了和氏璧,后辗转为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
据《战国策》记载,和氏璧一直为楚国所有,被奉为国宝,在楚威王时,和氏璧被赐予攻打魏国有功的昭阳令尹,一次,昭阳设宴招待门客,将和氏璧拿出供众参观,突然,宾客中有人起哄,从而引起骚乱,之后,摆在桌上的和氏璧便不翼而飞,显然是被人偷走了。此时,在昭阳的门客中有人指认“是门客张仪盗走了和氏璧”。于是,昭阳对张仪进行拷打讯问,由于张仪拒不承认,最终也未有结果,只好放走张仪。而且,在之后,张仪在秦国为相,也曾因为此事报复过楚国。总之,从此和氏璧的下落无人知悉,后来,也不知道是经过了怎样的周转往复,反正和氏璧的影子在有历史记载中的赵国出现了。不过这在《史记》中只记载了:前3世纪时期,和氏璧为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当然,也有说法是,大约在公元前340年,赵国宦官缪贤偶以500金购得和氏璧,赵王闻之,于是占为己有,从此璧落赵国。
首先,这里的谜题是,究竟缪贤所购之璧是否就是真正的和氏璧,尚难定论。其次,纵然是真,那么赵国宦官缪贤又是从何人手中购得和氏璧呢!
总体来说,在这一说法中,纵然是真,可是总归结底,还是不知道和氏璧是如何到了赵国,显然这一说法也是:扑朔迷离!
第三种:和氏璧本具灵性,是自己从楚国飞去赵国的。
和氏璧乃天地灵物,会自己飞!是自己从楚国飞到赵国去的。
今天这话说来,你信吗?反正你信不信,说法还是有。
一日,楚国国王、王妃等人在船上饮宴,忽然河中有一大鱼出现,因为稀罕,人们争相去看鱼,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和氏璧不见了。有人认为,和氏璧自己飞走了。
当然,这种说法更具玄幻色彩,而且,在中国古代,产生了不少的神话故事。这一说法,无疑鉴定为:扑朔迷离!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总之,关于和氏璧到底是如何从楚国到了赵国,其中的脉络一点都理不清,不是思维有限,而是,实在是历史的“断层”难以合拢。而且针对如上三种说法,也是毫无直接线索可寻,因此可以说:
因此可以说,此事扑朔迷离!
和氏璧扑朔迷离的“去向”之谜:“完璧归赵”后的终极所踪?
这里接着谈大家都十分关注的关键话题。反正,先不论和氏璧有历史记载的“诞生”说法是否为真,而且也不论和氏璧又是如何去了赵国,一句话,和氏璧“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无人怀疑其杜撰性,这毕竟是历史记载十分确凿的事情!和氏璧与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秘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当场机智勇对秦王,后偷偷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此事便为“完璧归赵”。此后,秦不予赵城,赵不予秦璧。
可问题是,继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和氏璧又去了哪里?对于我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暴殄天物为何今天再没见人提及关于它的馆藏之类的事呢?它到底还在不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
据传,在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接下来关于和氏璧的下落: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和氏璧自然也由赵国落到了秦始皇手中。
自此之后,和氏璧的去向又开始变得不大明朗扑朔迷离了,具体说法有两种:
一说,和氏璧成了秦始皇的陪葬品。二说,在秦末农民战争中遗落又不知了去向。
先说第一种,据说秦始皇在获得和氏璧后,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陵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此种说法目前无法验证,也许,只能在某个人类纪元,由我们的后人来解了。
再说第二种,据说秦始皇在得到和氏璧后,用它打造了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而且,该玉玺还被秦始皇赋予了一番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秘密
传说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至洞庭湖时,突然骤起风浪,所乘之舟即将覆没,情急之下,秦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顿时,风平浪静,秦始皇安然过湖。后经8年,当他出行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着玉玺站在道中,对秦始皇道: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而后消失不见。此时,传国玉玺又回到了秦国。
自秦始皇之后,再接下来的玉玺流传说法是,在秦末战争中,该玉玺在混乱中丢失,又有一说是被项羽夺去。秦末,项羽率兵攻进咸阳,焚烧宫殿,挖掘秦陵,夺略宝物、美女,而和氏璧极有可能就在其中。
随后,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固镇),和氏璧又开始下落不明。猜测可能是被项羽藏在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者藏或者遗落在败亡地垓下什么地方了。
当然,关于这块由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也有一说是说,这颗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自从后唐末帝石敬瑭围困自焚后,就下落不明了。
特别是,自北宋赵匡胤开国后,就再没有见关于有传国玉玺的记载。
另有说法是,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妇在田里耕田时,发现了一块传国玉玺,而后送到朝廷,经多方鉴定考证,认定此玉玺正是秦始皇由和氏璧打造而成的那块传国玉玺。
然后,自从金兵大破汴梁后,这个传国玉玺又不知所踪。
在各类目前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传国玉玺的传说中,基本上,为了这方传国玉玺,中华大地陷入了无数次的战乱,而江湖上的诸多纷争中,也有不少是和这方传国玉玺相关。
一个传国玉玺,古代发掘出的美玉多的是,而为何如许多的统治者或者江湖好汉不另造一块作为传国玉玺,为何非偏偏要围绕这块转呢?
和氏璧到底去了哪里?
据说,自古传言,这方传国玉玺中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有人说,这个秘密里隐藏了秦始皇陵墓的信息;有人说,这个秘密指示了皇脉所在;有人说,这个秘密中隐藏了独步天下的武林秘籍!因此,为发财的,为封王拜相的,为独步天下的……都在疯狂找它、抢它,以至于藏的神秘不知所踪了。
总归,和氏璧自秦得后,关于它的所踪,传说不少,但是经得起历史验证的实例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它的归处,至今成迷!
末了,只能诙谐的归纳下:
和氏璧,本就是一个天地的神秘之物,它来无踪、去无影,具体在哪里?实际,只在历史的记载中出现过。
那么,对于和氏璧这件事来来去去都异常诡异的历史事件,您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发表不同看法,并支持历史迷题解析!
舌灿莲花
是历史故事
是一个典故
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一段事迹
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
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
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
就有了舌灿莲花的说法
后人引“舌灿莲花”
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川端康成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上个世纪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也是一个把恋爱当命根子的人。他一生结交的女人很多,最这番话,说的张仪直接摔桌子走了。杨天石:那么这个我想因为这个是重庆谈判,蒋毛见面以后写这么段日记。那么我曾经有跟他们讲到,我说蒋介石有许多错误的判断。不能忘怀的是婚前的四段爱情。巧合的是,四个女人都叫千代。, 千代,在日语中是千年的意思,喻指天长地久。而这四个千代,却无一例外地成为川端康成生命中的流星。, 川端康成只在娘肚子里长了七个月,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人间。他的亲人在他15岁之前相继离世,从此他成为孤儿。因为从小缺乏母爱,没有温情,女性的温暖成了他永恒的追求。, 川端康成爱上的第一个千代,是他家乡的女孩吕端任蔡州知州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年至年之间,虽然任期不长,但屡有善政。吕端离任时,蔡州百姓列长队泣泪相留。吕知州上任之初,由于蔡州多年来历经战乱,加上旱灾水灾和蝗祸,早已是人烟稀少,百业凋敝,成片成片的田园荒芜无主。看到这种情况,吕端奏请皇上,经批准,他从今山西的晋云朔(今山西临汾大同朔县)招募农耕之人,向蔡州移民,给他们建园舍,分土地,同时又积极妥善地解决移民和当地百姓发生的矛盾,使之和睦相处,同发展生产。短短两年,便使当地恢复了生机,百姓安居乐业,凋敝的蔡州又成了远近闻名的粮仓。子,叫山本千代。山本的爸爸曾是川端的债主,对着这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苦苦逼债。临终之前,老山本忽然良心发现,免去了川端的债务,并让女儿山本千代送去一笔钱给他当生活费。在山本千代的家里,川端感到家庭的温馨和女性特有的细腻周到。山本千代说:“你可以把这里当成你的家。”就是这一句话,拨响了这个落寞青年的心弦。, 但是,川端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山本千代的爱里夹杂了太多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T嫦兀今西安周至县)尉他们也都让 打破了不迎送党内访客的老规矩,喜滋滋地亲自迎出门外。。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感恩的因素。这让自卑、羞愤、苦恼和无奈缠绕在他胸中卡内基的双亲变卖了家中所有的织布机和家具,去美国的旅费还差英镑。幸亏母亲的位好友帮忙,借给他们英镑,家人才有了足够的旅费,启程前往美国。。最终,他没有表白这份爱意,就拿着千代给他的钱去追求新的生活了。, 川端遇到的第二个千代是一个 。他怀着一种优美的、圣洁的追于阗王就派人去向班超要马。班超对来取马的人说:"大王要我的马敬神,我怎么能不乐意呢?可不知道要的是哪匹,请巫师自己来挑挑吧。"忆之情,细细为她写下了接下来, 侃侃而谈,细讲自己可能有种死法:是被敌人开枪打死;是坐飞机摔死;是坐火车翻车而死;是游泳时被水淹死;是生病被细菌杀死。永恒的经典,让她成为永远青春纯洁的伊豆 熏子。, 只是那个时候, 低贱如尘埃。川端还是没能抵抗世俗的眼光,他放弃了跟着心爱的艺人在伊豆穿行,也放弃了跟着这个女孩的眼波在爱的喜悦中飞。川端承认,他当时爱上的只是她的美。, 随后,川端又遇上了第三个千代——一个吉姆头个找的是联合证券银行,他以前和他们打过交道。他去见经理及其手下两名职员,见面寒暄之后,吉姆感到窘迫难堪。他故作潇洒地脱下就在上党战役将要结束的时候,年月日, 代表与 代表在重庆桂园的客厅里签署了《国民 与 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大衣就说,如果你们要对我采取强硬措施的话,就把这件大衣拿走吧。经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还不至于这样。小酒馆里的女招待。二人一见倾心,爱得水深火热,无奈千代已有未婚夫,骄傲的川端怎么可能当别人的第三者, 直到遇到第四个千代,川端终于动了结婚的念头。这个千代出身贫寒,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在一家咖啡馆打工。他们的爱似乎毫无来由,但那时候川端确实借了房子当婚房,借了钱来筹备婚礼。可就在结婚前,千代忽然想起川端连求婚的话都不曾对她说过,而是让朋友来转达,心里很不舒服。而且她很怀疑,与一个举办婚礼的钱都要借的男人结婚,到底有没有明天。, 川端跑去找她、问她、求她,可这个古怪的女孩说,不爱就是不爱。感情的龙头一关,滴水不漏。, 这就是川端康成经历的四莱布尼兹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的对数并不存在,共扼复数的和是实数的结论。在后来的研究中,莱布尼兹证明了自己结论是正确的。他还对线性方程组进行研究,对消元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首先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行列式的某些理论。此外,莱布尼兹还创立了符号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发明淋够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和进制,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个千代,没有善始,不得善终。从此,川端染上了“千代病”,一提到千代年,朝鲜战争爆发。金容河为孩子们编织的梦被打碎了。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金宇中的家境日渐衰落。父母不得不暂时离开汉城外出避难,大哥、哥在外读书,哥也离家出走。家中仅留下金宇中,带着他的岁弟弟和岁妹妹,过着清贫的生活。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那柔嫩的肩上。就头皮发麻。, 或许,让川端头疼的未必就是失恋的结局。而是爱情就是爱情,不能掺杂任何杂质,不能被感恩所支配,不能被美色所迷乱,不能因世俗而坚持,不能被物质所左右。大概,这才是四个千代给川端留下的爱情警示吧。,,
看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川端康成的四个千代,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