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始,二十八日下午到晚上是小年夜饭,方言说的“接祖人”,就是祭拜先祖,然后从二十九日到大年三十上午顺便那一天都可以作为团年饭,三十一晚上就是除夕夜,晚上十一二点左右就是到外面出行,在家门口放鞭炮然后就是祈福。(农历一月一日)大年初一在自己村附近拜年,从初一到初四就是到亲戚家拜年,接着是初六开始玩龙灯,让回十三就是小孩子聚集起来每天晚上到各家去玩灯笼,其实就是小孩子串门。大概到了十五就是方言说的“送祖人”,就是把接回来的祖先送回去的意思。大概一个春节就是这些了,其他的细节也蛮多的~~
1、热闹流滴——踩莲船
正月初一制作彩莲船时,用几根细竹竿扎成船形,然后用白皮纸粘糊,再用彩色纸剪出吉祥如意的花样装点,船上粘着龙凤吉祥花,挂上五彩缤纷的彩球,船头贴着大红“福”字,扎两朵鲜艳莲花灯,船舱后板粘着一尾大鲤鱼,一只造型精致的彩莲船就做成了。
2、大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3、元宵习俗——五龙朝贺
春节吃年饭,元宵吃汤圆,春节侧重家人团圆,元宵侧重闹,走出家门,进入社区,与邻居、乡亲们一同欢庆,张笃勤如是形容春节与元宵习俗的差别。五龙朝贺是一种在武汉地区传统的元宵习俗。
在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焚毁以前,每年正月初七,江夏县有头面的绅商照例到黄鹤楼集会,商谈“五龙朝贺”事项,把这当作一年一度的盛典。
4、四官殿的——活的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每逢元宵节,武汉街头就有一些小贩提着纸糊篾扎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孩子们举着点燃了的灯笼,欢天喜地,成群结队。在武汉地区,卖灯最有名的地方,要数四官殿了。
小贩们从这里批购出花灯,用苇秆或竹竿举着,挂着,走街串巷叫卖“活的,活的”,五颜六色的形如青蛙、鱼……之类。由于这些“活的”来自四官殿,所以称之为“四官殿的”,甚至产生了谚语:“四官殿的——活的。”
5、听戏曲、戏剧
汉剧旧名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历史,有“京剧之母”的美誉。武汉地区其他剧种还有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汉还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京剧谭门的故乡。
1、清明节吃四季美汤包——武汉汤包是在苏式汤包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武汉风味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特点。
2、除夕——男人这天要把水缸挑满,保证3天有水用,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然后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黄昏时开始祭社,过小年(腊月二十四)时请灶神 “上天言好事”,除夕时灶神已回来,欢迎他“下地降吉祥”。
3、农历三月三——武汉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或登高或临水游览。大家边游玩边采集地米菜,一方面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另一方面又活动了筋骨。
4、接年饭——头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过年时吃剩的饭菜,企盼“有吃有剩”。后来演变为家家煮面条、豆丝、糍粑当顿。不能向外泼水,也不能扫地,以免走了“财喜”。
5、八月十五中秋节——武汉人必于这花好月圆之夜,边吃月饼边赏月。其中汪玉霞酥饼松、酥、香、甜,为饮酒赏月的上等点心。
新洲民俗志
新洲是武汉市郊县,南临长江中游,北枕大别山,西靠武汉,东连黄州、鄂州。总面积1479平方公里,人口90万。新州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塘堰湖叉星罗棋布,县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新洲曾是古邾城,旧街位于大别山南端与平原交会处,古为鄂东交通商贸重镇,辖区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八百年“香火”相传 :花朝节开发民俗文化
旧街花朝会,最迟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地庆福寺庙会,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相传是百花生日而得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始兴时,以大庙为活动场所,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庙亦名五三公庙,宋时香火旺盛,远近知名,后渐毁败衰落。至明万历年间,佛教在旧街再度兴起,附近53姓又合力重建大庙。烧香求佛者也随之增多,一时信徒云集,自成庙会,且内容各异,形式多样。
每年花朝日的清晨,吃远元宵的人们,饱挣挣地齐集于大庙内外。经过了沐浴斋戒的善男信女,都到庙里顶礼膜拜;一般赶热闹的人就在大庙附近游乐观光。大庙对圣帝殿前,有棵铁树。高2米,铁枝铁叶错错有致,每三片叶间点油灯一盏。傍晚,赶会人争相去铁树上点灯,瞬间,火树银花,精妙极了。 明清之际,邻县黄冈之大崎山、泉华山、贾庙、铁冶等地农民也慕名前来赶会,来时顺带些竹木器出售。武汉、黄陂及安徽省的宿松、太湖人也闻汛而来,他们顺带的是铜器和铁器。民国期间,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皖豫的木耳、香菇……都来旧街赶会,使整个花朝会充满了物资交流的色彩。会期也根据需要,由二月十五一天改为由十四至十六三天。由于增加了物资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等新内容,旧街花朝会以其新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八方商贾。庙会期间,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山货土产,琳琅满目,会址亦由大庙内外改到空旷的河滩上。场上还搭起戏台唱戏助兴,测字摊、茶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无不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牌子锣鼓
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供演奏时对照,故名“牌子锣鼓”。后来唐明皇封作曲者为“老郎”,并规定农历3月18日为“老郎”纪念日。此后牌子锣鼓又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多用于婚丧、祝寿、祭祀等仪式上。牌子锣鼓由大锣、大鼓、大钹、小锣、马锣各一、唢呐2只组成,7人演奏。后将大锣、大鼓、大钹改为京锣、小堂鼓、京钹,增添大喇叭、垫钹和击铃,10人演奏。演奏时配上唱词,声腔抑扬顿挫,层次严谨,悦耳动听。新洲区现拥有牌子锣鼓200余套,从艺人员近2000人,成立了“牌子锣鼓”协会和遍布全区的“牌子锣鼓队”。
新洲的牌子锣鼓以贯穿全境的举水河为界,形成风格各异的东、西两大流派。举水以东的东路子牌子锣鼓,音调深沉浑厚,节奏舒缓自然;以西的西路子民间吹打,细腻委婉、清秀文雅,节奏明快、生动活泼。
以姐呼娘独家俗 孔埠镇双河村陈子墩因陈友谅曾在此筑寨驻军而得名。后来张姓迁于此地聚族而居,村名仍叫陈子墩,但无一户姓陈。全村共有七大房,三百多户,其中二房五十多户,有一个怪而悖理的习俗,就是以“姐”称呼“娘”。这种习俗,据说在外地是找不到的,可谓绝无仅有。
清顺治年间,张氏二房有一举人叫张之杜,在江西做官,与一个满族黄旗的道台交往密切。道台久居江西,年长位尊。他们在公务往来之余,饮酒作诗,游山玩水,乃至称兄道弟,成了忘年之交。道台有一女儿有方十分,待守闺中,见张文才人品出众,遂生爱慕之心。而张见其花容月貌,也心乱神驰,有所意图。
有一天,**竟约张私会,要张向道台提亲。张即恳陈“三忌”:停妻再娶,愧对糟糠;叔侄**,恐遭世人唾弃;三、满汉不允通婚,通则触犯国法,生命攸关。岂料**为爱所驱,痴心难改,竟至置声名和生死于度外,随张私奔归故。婚后,处境极为尴尬,作夫人嘛,不符名份,当使女嘛,不合情理。上下人等便只好称其为姐姐,以混淆视听。
再说道台失女,探得行踪后,严令家人日夜追赶。这天,张之杜的归船进入了涨渡湖,不料被追兵围上。张之杜自忖难逃此劫,遂请出**商量计策。**更知大难临头,果断地说:“祸由我起,只有舍我,你方能脱身。”之杜一时难决,**抢至船头,将铁锚系于身上,回头对之杜说:“我生为张家人,死为张家鬼。只要求张家把娘当姐叫,就是对我的真心怀念;并会子孙发达,否则……”说罢跳入湖中。
不一会,追船上来,搜查无果,只好悻悻离去。张之杜命人把**尸体打捞起来,带回陈墩厚葬于村南,并嘱后人将娘叫“姐”。
张姐二房族民,亦深为**的刚烈行为所感动,从此都以姐呼“娘”,以“娘”呼姐,称埋葬她的那块地为姐姐坟。每年祭祀,必先上姐姐坟。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孔埠有条骂娘河
骂娘河,听起来粗俗人不雅,说起来荒唐可笑,但又确有此风俗,且相沿近三个世纪,成为新洲一方民俗,闻之无不捧腹。
相传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寒冬,刘李村的一个姑娘出嫁到陶胜六村,因天寒地冻,小木桥又窄又滑,轿夫们只得抬着轿子涉水过河,走到河心,不小心掉进深水坑里。一会儿,轿晨灌满了水。轿夫们浑身透湿,冻得直打哆嗦,手脚麻木,无力抬起越来越沉的轿子,无奈只好弃轿上岸各自回家。被锁在轿里的新娘子哭喊不应,冻死在轿里。男女双方家人为收尸善后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致使人和轿在河中搁置数日。乡民们民愤于两家,祸及冤魂,便相约起来把新娘尸体和轿子一同埋在河里沙滩中。不料夜半,有人听见河里传来女子凄厉的哭喊声。巫师即趁机四处活动,亡言要想免灾,两岸居民必须对骂一天。否则,哪年不骂,哪年河里准会淹死人;哪一家不参与,冤鬼就要找上门来。于是谣言四起,不少人将信将疑。凑巧,第二年厦天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回旋,一渡船被浊浪击沉,当场溺死二人。
谣言似乎被这一偶然事件所印证,于是越传越神,两岸居民为免除灾祸,经过计议,请来巫师掐张一算,认定每年正月十五为“骂娘日”,互相对骂,效果最佳。自此,约定成俗,历代延续。“骂娘河”竟成这样“骂”出来的。解放后这一风俗消散了。
新洲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工业劳动的,有表演经商活动的,有宣扬神话故事的。因行业复杂纷纭,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剧目丰富,思想内容健康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演朴实自然,风趣幽默。
清代末年,八十八行一度中落。鄂东除新洲外,其他各县基本绝迹。
新洲八十八行,大都分布在举水河以西的阳仓埠、孔埠、汪集、张店等镇。举东虽有,但不多见,仅顾岗巴山村尚存。其剧目分峡谷大类,一类是单边戏,即独脚戏;一类是小戏,即折子戏。单边戏有200余个,常见的有《卖花》、《卖茶》、《采茶调》、《推车调》、《十枝梅》、《打莲花》、《挑牙虫》等。小戏有150余出,如《补碗》、《小放牛》、《卖棉纱》、《打豆腐》、《打花鼓》、《打哈巴》、《十八扯》、《夫妻观灯》等。上面提到的小戏剧目,大都被楚成虫、黄梅戏、东路子花鼓等剧种吸收。
民间一绝高跷亭</FONT></FONT>
高跷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文艺。然而,要说高跷亭子,那就鲜人为知了。高跷亭子,又叫高跷锭子,因静如亭,而动如锭,故两名兼称。高跷亭子是孔埠堤围村的传统民间文艺,据说是“江西老表”过藉来的,有400多年历史,以代相传,为一方之绝技。每逢农闲或新春佳节,堤围村的男女老幼欢聚在稻场上,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表演高跷亭子,自娱自乐。
其表演由五位成人各自双脚踩着一米高的木高跷,腰间悬挂一米见方的红绿绸布扎成的彩围,肩上背着“山”字形或“出”字形的铁架,架上分头坐着三个或五个出生100天至三岁的幼儿。村民们争相将自家的幼儿送上亭子,图的是一种喜庆和吉利。幼儿们身穿新衣,抹上红脸蛋,头戴彩球,宛若盛开在铁树枝上的一朵朵鲜花。随着锣鼓“咚呛、咚咚呛”的节奏,踩着高跷的人手舞足蹈,时而如凤凰展翅,时而似孔雀开屏,一招一式的惊险动作,把观众的心牵得上下跳动。与此同时,那背架上的幼儿,惊险动作,把观众的心牵得上下跳动。与此同时,那背架上的幼儿,大的双手合十,作拜年或恭喜状态不停地向前翻滚,如同纱锭旋转一般,使人眼花缭乱;小的不胜动作,听其自然,有的流露微笑,好像在回报观众,有的咿咿呀呀,宛如雀噪枝头,有的则泰然处之,似乎对欢乐的人群不屑一顾。幼儿的各种稚态,更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一位归国侨胞看了他们的表演,连声赞叹:“看了孔埠高跷亭,天下高跷不用看!”
孔 庙 探 微
出新洲城东门,顺公路经四合庄到旧街镇,南行五公里,就到了孔子河街。街后有座山,名孔子山。山腰间有一大片重重叠叠的古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孔圣庙。
传说春秋末年,孔子带头子路等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坐着马车,从陈蔡之间来到楚国,涂经旧街,行至街南不远处,碰见一群小孩在路上垒石为城,挡住了车子的去路。孔子忙叫小孩们把石头搬开,其中有个叫项橐的七岁小孩子回答孔子说:“到底是城让车还是车让城呢?”问得孔子无言以对,于是,只好绕道而过。由于车子转弯过急,将轮轴扭断了,车不能行。孔子令子路去附近村里借斧子修车。子路走进村庄,遇见一位中年妇女说:“大嫂,我要借个东西!”村妇不加询问,就拿出一把斧子给他。子路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我要借斧子呢?”村妇答:“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子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打的。”子路听了连声称赞:“此地有才!”后来人们就将孔子绕道处叫回车埠,将坏车处叫卧车盘。
车子修好后,孔子一行继续前行。行到数里之遥,遇上一条河,水流湍急,不知渡口。孔子使子路前去问津。子路问过两个做农活的老头,才知道了渡口。不料船到河心,一阵狂风将车掀翻了,车上的书籍全部落水湿透。孔子急令随从将书搬至北面山上去晒,并仰,天长叹。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了一座庙叫孔圣庙;在孔子过河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名孔叹桥;将子路问津的地方,叫子路问津处;将两老头干活的地方一叫长沮冲,一叫桀溺畈;将晒书的地方叫晒书山;将孔子坐着休息的那块石头叫坐石。称这条长二十多华里的河为孔子河。
文物风景
全区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个。其中问津书院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珠山遗址、凤凰潭(二墩)遗址、徐源泉公馆、戢岗古墓群、大墩(团墩)遗址、风宸寨遗址。
主要旅游景点有东部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景区由72座秀美的山峰和一座水域浩大的人工湖泊构成。旅游景点有报恩禅寺、世界宝玉石博览馆、唐代紫霞寺、保安寨森林公园、乾隆皇帝题咏过的奇石牛、露天大佛等20多处。万佛宝塔、武汉影视城正在建设之中。景区与将军山国家森林公园、涨渡湖生态奇观立体林业一线穿珠。区内建有别墅、度假村、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从武汉东行70公里沿汉施公路经邾城街可直达景区。
主要标志性建筑有人民广场、电信办公大楼、邾城街沿河风情大道等。
名特产品
主要工业名特产品有力士牌运搬车、飞轮牌台虎钳、金牛牌平板硫化机、金涛牌植物油浸出设备、金涛牌真空干燥机、金鸡牌活性酵母、组合系列米机、汽缸床垫、娲石牌水泥、龙王牌硫酸钾复合肥等。 农业名特产品有汪集鸡汤、李集香葱、徐古蘑菇、黄颡鱼以及邱氏泡菜、张店鱼面、龙王白莲、涨渡湖鳜鱼、优质油菜、东山名晒烟,无铅松花皮蛋,辛冲 ,莲藕双优,猫子鸡汤,城楼寨毫尖,张店捶鱼。
是真的。2013年2月14日下午3时,武汉国际广场7楼滑冰场正回荡着梁静茹《爱很简单》的歌声,一个身着黑色礼服的小伙子拉着一个身着粉色上衣的女孩缓缓滑向冰场中央,在冰场中央站定后,小伙子突然单膝跪地。此时,另一个人从冰场边滑来,将一大束红玫瑰送到小伙子手中,小伙子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枚戒指,与玫瑰一起递到女孩面前。
在新洲当然按新洲的风俗,回你们家就按你们家的风俗。
礼钱,让老婆和她父母商量一下,以你们不为难、岳父母也满意为原则,再在决定的数字上多加一点,岳父母就眉开眼笑了!
亲戚家送礼,这是当然要的,不过不是所有的亲戚。以后要来往的亲戚,要接你们去吃饭,吃的时候带礼物去就行了(当然这是可以得回来的)
我是这土生土长的,没听说过这样的要求!
不来往?可笑,连父母都不来往吗?
你先问问她家有多少亲戚,再看看你手上有多少预算?
情比金坚吧!大过年的,万事好商量!
跟你说清楚,你再去跟你未婚妻商量吧!
一般在我们这里,要结婚前,男方按女方家的亲戚数量,一家买两斤肉,一袋喜饼(现在用旺旺饼干代替)送到女方家里,女方家里再用这些逐一去自己亲戚家报喜请喝酒,这是送亲戚家里。另外送给岳父母家的就要多些。现在主要是送钱。但基本上都是按这个价格算出来的。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
传统的春节应该怎样过?
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今日焦点:
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29:小除夕过赶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31除夕: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贴画鸡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禁食米饭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