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艺考培训机构排行榜前十如下:
昆明引领画室、云南图腾美术培训、昆明艺卓培训学校、云南国美紫燕艺术基地等。
引领画室是一支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美术教师团队组建的专门服务于云南美术高考的培训机构。全称“引领美术培训学校”,从组建伊始已为全国名校培养了数千名优秀人才,其宗旨是立足云南,服务云南。
基地总部所在的是澄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澄江抚仙湖,学生学习风气纯正,交通便利,环境宜人,是学习、创作、交流的好平台。国美紫燕艺术基地昆明校区离艺术高考考点步行只有5分钟,考试方便,大学教授亲领上课指导,学校全部采取军事封闭化管理。
云南国美紫燕艺术基地创办于2004年,是云南最专业的艺术培训机构,专门为广大艺术高考考生提供云南艺术高考指导和培训。现有城云南艺术学院校区呈贡大学和玉溪校区、澄江美术写生创作基地三个校区,总部位澄江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园
毗邻云南呈贡大学城云南艺术学院约30分钟的车程。国美紫燕艺术基地具有正规注册的培训办学资格,拥有全国艺术培训业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校舍和一流的成绩。
玫瑰(Rose)
花语: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特别描述:
原产于北半球的亚洲及美洲至北美洲,栽培历史久远,品系也相当繁多,应用极为广泛是花卉市场上最大宗的花卉之一,尤其是在西洋情人节或七夕的中国情人节,更是其消费旺季。平时用于送礼、办公室、居家布置、花艺设计或会场布置均为极佳的花材,其特有的芳香又可用来提炼香精、香水、酒、茶或做为香料等等。是相当受人喜爱的花卉。
郁金香 (Tulip)
花语:爱、慈善、名誉、美丽、祝福、永恒、爱的
告白 特别描述:
荷兰人认为郁金香是所有花卉中最美丽的一种,因此选它作为荷兰的国花,西欧的妇女也特别钟爱这种花。在荷兰流传着一则关于郁金香的浪漫故事,据说有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女,同时被三位勇士爱上,勇士们献上了王冠、宝剑、和黄金来求婚,少女由于不忍伤害任何一位勇士的心,于是求助于花之神将她变成了郁金香,于是欧洲有郁金香花朵象征王冠、叶片象征宝剑、球根象征黄金的说法。在每年的情人节为了表达爱意的少男少女们,除了玫瑰,郁金香也成了传情意给情人的最佳选择。
风信子(Hyacinth)
花语:喜悦、爱意、幸福、浓情、倾慕 特别描述:
风信子除了栽植庭园之外,将花切取下来插于瓶中摆在室内,则闻香美化皆相宜,花香浓郁,花色缤纷,欧洲人对风信子更有一份特殊感情,传说中专司美与爱的女神维纳斯,最喜欢汇集附于风信子花瓣上的露水来沐浴以使肌肤更为漂亮润滑,在英国蓝色风信子一直是婚礼中新娘捧花或饰花不可或缺的花材,是幸福的象征,也有贞操洁白之意。
康乃馨(Carnation)
花语:热情、真情、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
白 / 吾爱永在红 / 热情相信你的爱
粉红 / 女性的爱、热爱 特别描述:
原产于南欧、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为石竹科宿根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在市场上一般分为大轮品系(standard type)、中小轮品系(spray type)及迷你小可爱品系(mini type),为花卉市场上极为大宗且受欢迎的切花,西元1907年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安娜乔薇斯**在追悼逝世的母亲时献上了康乃馨,象征母亲之花的康乃馨使用开始流传于世界各角落,康乃馨也成了子女在母亲节表达对母亲爱意的流行送礼花卉,在平时由于其花型,花色繁多,在各种会场,居家及插花应用极广。
勿忘我(Scalavender)
花语:永不变心、喜悦 特别描述: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至小亚细亚一带,除了做为插花材料之外,由于其花朵在盛开之后并不会象其他花卉一样凋落亦可做为干燥花及工艺用途.是一种极有前途的花卉。
非洲菊 Gerbera African Daisy
花语:神秘、兴奋、亮丽 特别描述:
原产于南非洲,温带及热带亚洲地区,由于花型似太阳般雄壮而被选为父亲节代表花,常以胸花束花来表现但由于其花色丰富更适合各种不同场合或形式的花艺设计。
满天星(Babys breath Gypsophila) 花语:衷心欢喜 特别描述: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和东欧至西伯利亚一带,满天星在花艺设计上填充性或装饰效果极佳,很能衬托主角花的鲜丽,因此广泛应用于花束、胸花,尤其与玫瑰花搭配相当合适在花卉市场上扮演大宗主要配花的角色。
小苍兰(Freesia)
花语:纯洁、浓情、清香 特别描述:
人贵有德,花贵有香,花姿优雅动人的小苍兰,幽香高雅,其浓郁的香味,非常得人喜爱,可谓醇而不浊,清而不腻,尤其夜间香味更浓。花香色艳的小苍兰不管是做花束或盆栽送人,都是极佳的花礼。
剑兰(Sword Lily Gladiolus) 花语:用心、福禄、富贵、节节上升、坚固。 特别描述:
中国人认为剑兰叶似长剑,有如钟馗佩戴的宝剑,可以挡煞和避邪,成为年节喜庆不可或缺的插花衬料,再加上其花朵由下往上渐次开放,象征节节高升,成为祝贺花篮应用相当多的花材。在欧美民间曾流传剑兰是武士屠龙宝剑的化身,可以护卫家园,因此也常在家园四周种满剑兰。
百合 (Lily)
花语:纯洁、高雅、财富、荣誉、神圣 特别描述:
自古以来,百合的美,常是诗人墨客和歌者吟咏的对象,一般人对它喜爱有加,无论是栽植于庭园或瓶插于室内,它都与众不同的散发出一股清纯高雅的气息,至于百合名称的由来,则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的鳞片层抱而成,状以白莲,取其“百年好合”之意。
佛手瓜(Sechiumedule)
花语:其意义代表福、寿;两个佛手放在一起 又代表着友谊。 特别描述:
属葫芦科佛手瓜属,因其果实象拳曲合抱的
双拳而得名。云南称为洋丝瓜,福建称为合掌瓜烟台又称福寿瓜。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代栽培历史悠久,许多国家有栽培。我国西南及华南尤以云南、四川、福建栽培较广,近年来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也引种栽培。佛手瓜茎尖脆嫩。可炒食,味美如芥兰;果实可作菜用
”蓝色妖姬”最早来自荷兰是一种加工花卉.它是用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染色剂和助染剂调合成着色剂,等白玫瑰快到成熟期时,将其切下来放进盛有着色剂的容色里,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剂吸入进行染色
花语:荷兰进口--“蓝色妖姬”相知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有诉不尽的浪漫情怀;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单枝蓝色妖姬花语: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怎样才能拥有一份温柔的情意!
三枝蓝色妖姬花语:你是我最深的爱恋,希望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六枝蓝色妖姬花语:你是我的最爱
一、穿戴
历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宽口大裤。妇女着掼头衣和横条花短裙,饰物有项圈、项链、手镯、腰箍和脚箍等,大部分为银制品或竹藤制品,或涂上天然色料,或取决于自然的色彩,几乎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变化,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但佤族聚居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数衣服的原料是自种的棉麻,按其传统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织出的图案像孔雀、白鹇等羽翎,有的像灵猫、鲮鲤等毛皮的图案。
二、居住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在西盟地区有的村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聚成了数百户的大寨。佤族喜欢住竹楼,部分改住土坯平屋,这是后来改变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楼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房内陈设简单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一个供人使用的火塘和一个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与牲畜饲料加热的火塘。
三、饮食
佤族多用竹筒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数分食,一次平均分完。喜欢嚼槟榔、喝酒,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水酒用小红米发酵后制成,多盛于大竹筒内,插入细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饮浓茶的习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四、婚嫁
佤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财产多由幼子继承,女儿没有继承权。佤族命名时用逆式父子连名制,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一代的名字都叫“司岗”,意为葫芦或石洞,是对母权的崇拜。
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称为“串姑娘”,青年男女群聚在一处,对唱情歌,用赠给槟榔、菸草表示定情。但缔结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几条牛的聘金,称为“奶母钱”和“买姑娘钱”。有时父母一方不同意,则双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过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现已有较大的改变。
五、丧葬
佤族实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有些地区则保留将亡人葬于竹楼下或竹楼附近的习俗。
扩展资料:
佤族概况:
1、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2、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3、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沧源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里出来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4、佤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三种。
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佤族总人口数为429709人。
中国网-佤族的饮食习俗
-佤族
求婚是一种个人选择和表达爱意的方式,而演唱会现场求婚是一种浪漫而备受关注的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浪漫且特别的经历,他们可以在音乐和热情的氛围中向伴侣表达爱意。
然而,演唱会现场求婚也可能对其他观众造成干扰或不便。有些人可能不喜欢被这样的场面打扰,或者他们可能认为演唱会应该专注于音乐和艺术表演,而不是个人的求婚事件。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冲突,一些方式可以让求婚在演唱会场景中更为得体和不打扰别人:
1 提前沟通:事先与演唱会的组织者或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是否允许在演唱会中进行求婚,以及是否有特殊安排或建议。
2 避免干扰他人:在选择场景和时间时,避免选择人群密集的区域或重要的演出时刻。尽量选择不会对他人的观赏体验产生明显干扰的时刻。
3 尊重演出和艺术家:确保求婚不会影响演出或艺术家的表演。避免对演出进行干扰或过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 保持低调:尽量以低调的方式进行求婚,避免过于夸张或过分炫耀,以免给其他观众带来不适。
最重要的是尊重其他观众的体验和演出本身。演唱会是一个共享音乐和艺术的场所,应该尽量避免干扰和不必要的打扰。通过谨慎考虑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可以使求婚的方式更为体面和不打扰别人。
段落1: 引言
从主观角度出发,我认为对于演唱会现场求婚的行为,我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我理解求婚者的浪漫和激情,以及他们希望在特殊的场景下创造难忘回忆的愿望。然而,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可能对这种行为感到反感。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将解释我的观点并探讨是否有一种不打扰别人的求婚方式。
段落2: 反感的原因
一些人可能对演唱会现场求婚的行为感到反感的原因之一是它可能打断其他观众的欣赏体验。演唱会是一个集体的音乐盛宴,人们来到那里是为了享受音乐和艺术。当一个求婚事件发生时,它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打断他们的沉浸感和聚焦。此外,一些人可能认为这种求婚行为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炫耀,将焦点从艺术家和音乐转移到了求婚者自身。
段落3: 尊重他人的方式
尽管演唱会现场求婚可能引起一些反感,但仍然有可能以一种不打扰别人的方式进行求婚。一种方法是在演唱会前或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求婚,而不是在演唱会的高潮或重要时刻。这样可以避免打断观众的体验,并确保其他人可以专注于音乐表演。此外,与艺术家或场地管理人员协商并获得许可,确保你的求婚不会干扰到其他人的观赏。
段落4: 创造独特的求婚方式
另一种不打扰别人的求婚方式是选择一个独特而私密的场景,例如在其他时间或地点进行专门安排的求婚仪式。这样,你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个浪漫而特殊的时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你们自己留下深刻的回忆,也能避免给其他人带来困扰。
段落5: 结尾
总体而言,对于演唱会现场求婚的行为,我理解其中的浪漫和情感,但也认识到它可能会打扰他人的观赏体验。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探索一些不打扰别人的求婚方式,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相关人员协商,或创造独特的私密场景。通过尊重他人和寻找合适的时机,我们可以实现求婚的浪漫和特殊性,同时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打断他们的享受。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演唱会现场还是其他场合,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体验,并确保我们的行为不会干扰他人的欣赏和参与。在表达爱意和创造难忘时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并寻找平衡点,使每个人都能在公共场合中感到舒适和愉快。
壮族-旧称(zhuàng僮)族,壮文-Bouxraeuz ,英文-Bourau 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粤、滇、黔、湘等地。壮族是岭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先秦时期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百越部族中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壮族先人在中国古代曾先后称为僚、俚、溪峒、乌浒等。宋代始称“僚”、“撞”、“僮”、“仲”,明清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写作“撞”,是壮语Cuengh的音译。1949年后改“撞”为“僮”,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壮”。[1] 壮族与贵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侬族、热依族的语言文化基本一致。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央视第七频道播出12集壮族文化纪录片《丽哉勐僚》,从各个领域全面地解读了壮族文化。
艺术
山歌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刘三姐不但勤劳聪明,纺纱织布是众人夸赞的巧手,而且长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绝伦。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遐尔闻名,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
刘三姐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平,故而触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当地财主莫怀仁贪其美貌,欲占为妾,遭到她的拒绝和奚落,便怀恨在心。莫企图禁歌,又被刘三姐用山歌驳得理屈词穷,又请来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又被刘三姐等弄得丑态百出,大败而归。[29]
绣球
绣球是壮族民间传统织绣工艺品,青年男女婚恋的吉祥物与定情物,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唐宋时期已出现,今靖西、 龙州、都安、邕宁等地仍流行。多由姑娘用手工精绣而成。以圆形居多,也有椭圆形、方形 或菱形。球大如拳头,内用棉籽、豆壳或木糠填实,外用大红、粉红、绿色绸布剪成花瓣形 拼合,中间绣以各种花鸟、蝴蝶或吉祥物,下有5道丝坠,上系有彩带,以供手持抛投。个 体小巧,造型别致,色彩绚丽。已发展成为一项民间家庭手工业和旅游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内外。[30] 在古代壮族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即代表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现在,抛绣球仍然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在茶余饭后常互相抛接以娱乐,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31]
舞蹈戏剧
《壮族绣球》
唐代,壮族先民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靖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龙州县新发掘出的天琴弹拨乐器。[29]
壮族歌圩
“三月三”是壮族一年一度的民歌集会,故称三月三歌节,又叫壮族歌圩。
歌圩是壮族人民创造和喜爱的一种传统性的文娱活动形式,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唱歌, 故名歌圩。歌圩流行于壮族地区,歌圩期以春秋二季最盛。春季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四, 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初五、三月十六等时间举行;秋季歌圩则多在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时间举行。此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歌圩。三月三歌节,属春季歌圩 ,也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歌圩。参加者无定数,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万余人。歌节 活动时间一般持续三几天。地点有固定的,如圩场、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选择离村 不远的空地、山坡。参加歌圩的人以未婚男女为主,也有其他人员以及邻近的各族群众。三月初三这一天清晨,三三两两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带上五色粽米饭、红绿蛋等节日 食品,女青年还带上亲手精制的绣球,汇集于指定的地点欢度歌节。歌唱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的爱情理想为主题,此外,还有历史、生产、风俗以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对歌的形式一般有男女个人对唱和男女群体对唱。具体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壮族青年能歌善唱,出口成歌。优秀的歌手,知识丰富,思路敏捷,对唱如流、歌声甜润而响亮,悦耳动听。男女青年除以对歌传情以外,还可以抛绣球、碰蛋等方式择偶定情。三月三歌节除对歌以外,还有抢花炮、 演戏、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赛诗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三月三歌节不仅是隆重盛大的民族节日,也是青年男女公开社交、挑选对象的活动日。 它那民族性、多样性的节日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理想追求以及 健康的审美情趣。组织好歌节活动,对于发现培养歌手、增强民族团结、继承和发扬民族文 化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30]
乐器
铜鼓
壮族铜鼓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9]
天琴
天琴,壮语叫“叮叮”,是着眼于它的发音特点而得名的。弹唱天琴流传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地区。这种琴的共鸣器呈圆碗形,用大竹筒或葫芦瓜壳制作。琴面蒙上蛇皮或蚌皮,也有用薄木板或竹壳覆盖的。琴杆为木质,细而长,两弦为丝质,是壮族农民举行消灾驱邪、祀神求福的跳天或唱天活动中所用的乐器,故称天琴。群众在演唱时,常常是边唱边弹。在节日喜庆时,天琴是伴舞的乐器。跳天者边唱边弹边舞。[33]
饮食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34]
日常蔬菜有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34]
壮族对禽畜肉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35]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壮族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宁明壮粽,状元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壮族米酒
壮族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其中比较出名的米酒为宁明县那堪米酒),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35]
节日
三月三
三月三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2014年确定为广西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36] 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最为常见。每场歌圩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甚至数万人。在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一些汉族地区,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这个节日,有些地方比过春节还隆重。[37]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
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作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38] 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作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
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39]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40]
陇端节
陇端节,[41] 是云南文山富宁县及附近壮族的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陇端节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侬智高率众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后来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人们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40]
吃立节
吃立节,[42] 是广西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40]
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40]
壮年
壮年在壮语中叫“将也益”,而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40]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摩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40]
详细见--壮族-
还不错。
云南嘉华婚纱摄影艺术有限公司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还不错,有各种福利,员工归属感也很不错。
云南嘉华婚纱摄影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21日。主要经营范围包含:摄影摄像服务;婚庆礼仪服务;婚纱、婚庆用品销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