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妲己被商纣王带入皇宫时,商纣王年龄就非常大了,据说有六十几岁了,男人这个年龄了,很难有生育能力吧,想要生孩子又不是苏妲己一个人就能办到的。而西施的目的只是为了迷惑吴王夫差,她是带着任务嫁给夫差的,又不是因为爱情,自然也不想怀上他的孩子吧。所以说,这样的情况之下,就算她们深得帝王的宠爱,也是很难有孩子的。
后宫当中妃子争宠的现象从来就没有少过,很多孩子都会胎死腹中的,很难生出来,就算生出来了,有的也都被毒死了,能够存活下来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这也是导致苏妲己和西施没能有孩子的原因之一吧。
商纣王和夫差都是那种纵欲过度的人,生育能力可能都是有问题的,大概很难让人怀上他们的孩子。年轻时期的商纣王和姜皇后也非常恩爱啊,但是姜皇后也没能为商纣王生几个儿子啊,商纣王的子嗣是非常少的,年轻时期尚且不能,老了又怎么能生呢?
西施是越国人,吴王夫差对她多多少少是心存戒备的,估计也不会给她机会怀上自己的孩子,身为帝王,这点危机感和戒备心还是有的,他不可能完全的信任西施的,尽管宠爱,但是同时也有防备。
后宫之中其实越是得宠的女人就越难有孩子,因为受宠,所以招来很多妃嫔的羡慕与嫉妒,一旦怀孕了,就会有很多人对你的肚子虎视眈眈,她们做梦都想让你的孩子流掉,想要有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啊!
关于西施的传闻有几种,一种是被吴国人投入了杨子江,另一种是和范蠡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而这种说法是比较常见的。
说起西施是不得不提我们中国的四大美女,而西施是居首位的,我国的四大美女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这其中的"沉鱼",便是讲的西施浣纱的故事。连鱼儿都被他的容貌所倾倒,所以才有了"沉鱼落雁之容"这句话,西施又被称为浣纱女的名字也随之流传。
西施在我国的历史上很有名,并且也是政治的牺牲品。吴越之战,越王战败。越王听从了范蠡的计谋,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进贡称臣,西施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越王勾践把西施和郑旦一同进献给了吴王夫差。历史上这也被称为美人计。正是因为越王卧薪尝胆和他坚定的意志,让越王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同时也把西施推向了深渊。
在我国古代王朝统治中,漂亮女子都会被当作政治手段送给别人,而我国的四大美女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政治牺牲了自己。不得不说古代女子的命运都不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每个人牺牲小我成全了大家,也看出了我国的四大美女都具有其他女子没有的坚韧,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便是如此吧。西施的结局在后代流传最多的版本就是和范蠡生活在了一起,过期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也希望她真能如此,前半生既然不为自己活,那就后半生活得自在点。
不仅有气质,而且面容中还带几分英气。
妹喜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王后,也就是夏桀的妻子。本来妺喜是她的名字,但是因为妺字与妹字相近,后来误读多了,就也称她为妹喜。毕竟《庄子》等一些著作中也有用妹字来代妺字的用法,所以叫她妹喜也没叫错。
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妹喜的。她的美丽使夏桀对她日夜神魂颠倒,你说迷人不迷人。但是她之所以被说红颜祸水,不是她真的是个祸水。夏桀喜爱女人,但有一次他与自己的结发妻子在园中散步,看到蝴蝶在一旁翩翩起舞,他便心生浪漫,想要搂住妻子的腰,但是他遭到了拒绝,结发妻子对他说,你是君主,不要这么不注意影响,妻子的教导让夏桀远离了她,而是把心思都花在了妹喜身上。
但是妹喜不懂朝政,她不干涉国家大事,只是负责貌美如花。夏桀是个暴君,夏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夏桀的治理方法有误,不是因为妹喜,可是大家都觉得是妹喜耽误了夏朝,是妹喜让夏桀把心思花在女人身上,全然不顾国家大事。所以把妹喜称作是红颜祸水。红颜确实是红颜,但是也没有到能够毁灭一个国家的地步。
她被这样叫是被加入了感情色彩的,记住她倾国倾城的迷人美貌就好了,人们只是不愿意看到夏朝灭亡。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女子。首先是她的美丽,在很多史书上都有描述。其次是她人生的传奇性。她原为一个普通村子的浣纱女,女儿继承了母亲的事业,父亲也是一个普通的砍柴为生的老头。
但因长得美丽,被选为进献给吴王的妃子,从此成为了越国的内应,帮助越王完成复国大业。
西施自小就有动人的容颜。她的美丽是不平凡的,在历史书上说她有沉鱼之美,鱼儿都为她的美丽所折服,因为看她的容貌而停止了游动,最后竟沉到了河底。虽然是夸张描写的守法,但是也是突出了西施的美带有仙劲。
在西施的传奇人生之中,有和范蠡之间的一见钟情的感情,更有她舍身来到吴国,潜伏在吴王身边做妃子的故事。吴王为了报自己的杀父之仇,攻打越国。并且让战败的越国勾践和王后,还有大夫范蠡,去吴国做为奴隶满三年。
三年后,越王勾践终于可以回到越国,他卧薪尝胆,进行自己的复仇大计。范蠡进献计策说可以采用美人计,他们奉上了西施给吴王。西施知道自己责任所在,凭借自己倾国的美丽容颜,和她那高超的琴棋歌声,还有动人的舞姿,以至于使贪图美色的吴王,每天都沉迷在酒色之中,终日不理朝政大事。再后来,西施和越国势力进行里应外合,在周密细致的计谋部署下,越王终于一举消灭了吴国。
西施怎么死的
西施是一个迷人的女人。她的美貌让男人着迷,让女人羡慕。她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人物。她是古代四大美女的首位女子,她原本是一个村里普通的浣纱女,后来和范蠡一见钟情,产生了缘分。
但是越国的覆灭致使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的奴隶之后,准备储蓄力量,到时候一积薄发,洗雪前耻,夺回自己的国家。所以有了后来的美人计,要把西施送给好色的吴王,以此使他不理会政务,疏远君臣的关系,致使他们吴国国力衰退。
对于西施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有很多版本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西施在助越国消灭吴国以后,虽然是完成了越王所交代的任务,但从另一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吴王确实是对她的真情真意,她在此之后,会感觉自己有愧于吴王,心里是纠结和矛盾的,她会感觉自己在这件事上无法解脱。最后,西施传言是自缢而亡。
另一种版本是说西施助越王消灭吴国后,越王也是男人,自然也被西施动人的美貌所吸引,也想把西施留下,放在自己的后宫。但是大夫范蠡却是完全的反对。范蠡希望越王可以吸取当年吴王的教训,不步他的后尘,不能让越王被美色所诱惑,然后也不理会朝政,长此以往国家必衰弱。所以范蠡用自己的计谋将西施诓骗出来,带到太湖边,再将其骗上一艘船内,当船划至太湖中心时,他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推下船去。西施最终溺死在太湖。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范蠡为了越王勾践能复国雪耻,便利用吴王夫差好美色的弱点,提出一计——美人计,利用美人消磨吴王夫差的斗志,使其荒废朝政。遂范蠡便被委以在全国找寻美女的任务与西施相识,还对西施进行长达两年的培训,让她进宫中勾引夫差。于是范蠡和西施在这段相处的时间内两人互生情愫。
范蠡与西施泛舟雕像
虽情投意合,但碍于国家兴亡,范蠡和西施并不能在一起,有着绝世容颜的西施学习了舞蹈等才艺练好形体便被送进宫中给夫差,夫差见她十分高兴,对西施十分宠爱,不仅给她修建了宫殿,还为两人能饮酒作乐,特地修建姑苏台。且说夫差不抵西施魅力,渐荒废朝政,最后国破家亡,性命不保。
在西施为夫差美人时,两人只能相见却不能相诉情感,甚是悲情。而关于他两之后的结局也是难以表明,有传说西施爱上了夫差,在夫差身亡时便以死殉葬;也有说西施被夫差的妻子得知阴谋被其杀死;也有是夫差死后,范蠡带走西施,两人过着泛舟湖上的隐居生活,甚是甜蜜。
对于这种未知的谜题,我们更愿意去相信最后一种结果,两人相爱双宿双栖,过着悠闲而美好的生活,而现如今范蠡湖中也有他们二人的雕像,是世人祭奠他们伟大的爱情故事而筑。
吴王夫差和西施
夫差好色,拥有妃嫔美人无数。西施出生农家,在越国农村做一为浣纱女,与世无争。然而正是由于西施的美貌,牵引着她来到了国都宫殿,卷入了权力争斗的旋涡里。
西施天生丽质,既然是绝色佳人,男人见了怎么不动心呢传说范蠡见到她时竟然对她一见钟情,然而也因为被西施轻易迷倒,范蠡才想到用西施作为武器送给夫差。西施先是被引荐给勾践,在越国国都,西施得到更多的礼乐舞技的训练。勾践范蠡真诚请求西施为国效力,西施怎能不答应呢?
从西施踏上吴国那一步开始,西施就注定了要让夫差为她神魂颠倒。一个天然美丽的姑娘被赋予国仇家恨,她的气质是与众不同,她的美丽也是带着毒性的。夫差得到西施后,深深迷恋上了西施,他男人的所有爱恋都被激发,把最好的恩宠都给了他心爱的女人。
西施柔弱娇媚而又有智慧,身上还有一种神秘忧郁气息,一笑一嗔都在像毒药一样侵蚀着夫差。一个男人一旦迷恋一个女人,就会渐渐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力,何况是一个好色的男人,夫差只顾着与美女玩乐,渐渐精力就不放在朝政上,疏远了臣子,忽略了治理国家。
这样的吴国渐渐的变得虚弱,夫差终于被勾践打败,夫差最后自杀,而西施也完成任务回到了越国。
西施虽然用爱国之心去吴国为勾践做事,但是回国后却并没有得到勾践的认可,反而因害怕西施太过美丽害怕像夫差一样被迷惑,最终处死了西施。
西施结局
西施其实真实的名字是施夷光,她的家是住在当时的西村,所以一般来说大家都叫她西施。西施是战国时期的越国人,她的容貌异常的美丽,常常被人围看。
她的出生地是在现在我们的浙江省的诸暨,是在那里的苎萝村,那里山好水好,养育出来的人自然也是有江南独特的气质和美丽。西施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听从范蠡的话将西施进献给吴王夫差,想等时间成熟,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吴国。西施忍辱负重多年,作为了政治牺牲品,她在吴国灭亡后,却没有过上平静的生活,她的结局就是不能存活,被写上了红颜祸水的标签,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接纳她。
对于西施最后的结局,有一种说法是西施帮助越国灭了吴国之后,越王也被西施的美貌所深深吸引,想把西施留着自己的身边。但是范蠡却是坚决的反对。
因为范蠡要越王吸取教训,不能让越王勾践重新步了吴王的后尘,实在不能让越王被西施的美色所诱惑,然后不理朝政,这样一来,国家的实力必定衰弱,最后也可能导致国家灭亡。所以范蠡用计谋把西施骗了出来,带到了太湖,再将她骗上了一艘船,当船划到太湖的中心的时候,他趁西施一个不注意,就狠心的把西施推了下去。
西施一个弱女子,在这么偌大的太湖,怎么可以逃生,最终溺死在太湖。
西施天生丽质,拥有“沉鱼落雁”一般的美貌,相传西施又一次去小溪边浣纱,小溪中游过的鱼儿突然见到西施的面容,被她的容颜所深深地吸引,鱼儿当时一下子停住了游水,一直看得西施还发呆,忘记了随水而游,一直到最后鱼儿停留太久竟然沉入了水底。西施的美丽大家有目共睹,很多人千里迢迢,只为看西施一眼。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首位,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她的分量之重。
西施很小的就继承了母亲的浣纱的事业,所以大家又将她称作“浣纱女”,也就是她的职业。 西施的家乡是在江南地区,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也是特别的淳朴。好的大环境之下,西施自然也拥有了我们江南女子的温柔和特质,她的表现美好似江南小溪,虽然是娟娟细流,但是别有韵味。
据说西施浣纱的时候姿势是十分的优美,她轻轻扬起薄薄的纱,然后慢慢地去拂过水面,水面上便慢慢晕开了一圈圈的水纹,在微光照耀下的西施,显得是格外的优美。西施体态优雅多姿,就连皱眉头都显得妩媚,让人有一种怜香惜玉的感觉。所以后来还有了大家说的东施效颦的故事。
当然,如果西施单单是只拥有美丽的容貌,自然不可能在中国历史长卷上成为一个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她为越国人,肩上背负是复国的重大责任。她不顾自己的私人情感,毅然去服侍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只为帮助自己的国家去覆灭吴国。她的美不仅有外在,更有内涵,那是一种爱国的大爱。
西施把吴王迷惑得可以说是众叛亲离,根本无心于国事,这为勾践的对于越国的东山再起起到了掩护的作用。由此西施表现出了一个爱国女子的思想情操。最后,吴国终被越王勾践所灭。后来有人传说,吴国被越王灭后,西施终于离开了越国,和自己所爱之人范蠡,一起泛舟于五湖,后来他们下落不明,不知所终。
西施的长相可谓沉鱼落雁,有芙蓉之貌。她出生的地方是在浙江的诸暨,那里的一个苎萝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自然好的环境的熏陶,使西施拥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温柔和气质,她的美好像娟娟细流,充满了韵味。
西施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的很广泛,她的原名叫做夷光,也就是施夷光。西施是我国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个以砍柴为生的老头的女儿。因为西施的父亲是施姓,加上他们家住在西村,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
西施的后人如今在距离桐庐县的分水镇上的百岁坊10里路远的里范家,那里就是范式家族。据说那里的人是当年范蠡和西施的后代。那里原来叫做蠡湖村,根据那里的家谱历史所记载,范蠡和西施逃离越国后,来到此地生活。
范蠡当时开过水渠,将它命名为范渠,范蠡当年养鱼的池塘将它命名为蠡湖,所以这些证据可以证明西施范蠡的后代就是在里范家,也就是蠡湖村。范式家族的子孙为先人的贡献和牺牲自己而感到骄傲。
西施典故
西施原本是一个浣纱女,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通俗意义上的洗衣女。但是由于西施天生长得美丽,而且浣纱的姿态格外优美动人,自然名声远播。西施与范蠡相遇,感觉自己遇到了对的人,无奈被自己爱的人是一个爱权力过于自己的人。
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奴隶三年后,回国便卧薪尝胆,商量复国大计。在如此危难的国难之际,西施一个弱女子忍辱负重,以自己报效给越国,和郑旦美人一起被越王勾践当作求和礼物送给吴王夫差。而越王则准备积蓄越国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一举消灭吴国。
西施凭借自己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她那高超的琴棋,以及天籁的歌声和绝美的舞姿,致使贪图美色的吴王每天都沉迷于后宫和酒色,终日不理会朝政。吴王夫差对于西施是十分宠爱的,他一见到西施,可谓是惊为天人,完全被西施迷住了。
吴王还为西施建了许许多多的宫廷,来赏赐西施。所以吴国的实力一日不如一日,逐渐衰退。于是乎,后来西施和宫外的越国里应外合,在一系列的计谋部署下,越王勾践终于一举灭了吴国,一报当年的耻辱,也不负越国人民的期望。当然,这也靠西施的忍辱负重,是为了越国的复国,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胸怀和使命感着实不易。
西施传奇的故事,为后人们所赞颂。所以至今关于西施的书籍**电视剧都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西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之高~
说吴越争霸,不可不提西施;说勾践从奴仆到霸主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奋斗史,也不可不提西施。这倒不是西施为勾践灭吴献上了什么锦囊妙计或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是因她乃勾践实施文种亡吴九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并且是个名满天下,流芳百世的绝色美女。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其实,这四个姑娘,既未留下照片,也未留下画家写真,别说她们美到什么程度,连鼻子眼睛嘴巴是啥样儿,都没谁见过。咱们对这几位美女的认识,全靠后世文人墨客的文字描写,或一些画家凭借自己的想象所作的四美肖像。西施等人之美,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中国人公认的美的名牌。
桑榆先生以为,这四位超级美女之所以艳名百代不衰,皆因其卷入了国内外政治斗争的漩涡,并且上了帝王老爷或乱世枭雄的床也,而其美貌,却不一定就是古代之前四名。
读者阁下试想,王昭君若不是被汉元帝误当作一般宫女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成为汉朝缓和国际关系的一枚棋子,很可能默默无闻,老死宫中;杨玉环嫁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瑁之后,若不是被公爹横刀夺爱,又与安禄山有一腿,且于安史之乱爆发后被缢死于马嵬坡,恐怕也不会有多高的知名度;西施姑娘若不是被范蠡发现,仍然在小山村中靠浣纱度日,恐怕只能嫁给一个山里小伙终其一生。至于貂蝉,是和西施一样不见于正史的人物,若不是与三国英雄吕布闹上了恋爱,恐怕只是汉宫中的一名宫女或董卓的一名侍婢,最后无名而终。
中国几千年来,美女何其多哉,而因时乖运骞终被埋没者又何其多哉!可见,她们的千年不衰的艳名,并非仅靠超绝当代的美色博得。
西施未被儒家学派或冬烘文人列入施妺喜、妲己等祸水的行列,实在是天大的幸运。
施妺喜与妲己,都是被是帝王老爷抢去,当作纵*泄欲的工具,她们在未上桀王和纣王的龙床之前,并未有谁向她们托付什么复仇救国的使命。再说,夏王朝并非被施妺喜的祖国所灭,而是被诸侯国商国所灭;商王朝也并非被妲己的祖国所灭,而是被诸侯国周国所灭,因此推翻暴政,创立新朝,或复仇灭敌的功劳,她们一点也沾不上光。而西施则不同,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的行列。
西施入吴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灵岩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让西施对泉水梳妆,他亲为美人梳理秀发,想那为西施梳理秀发的镜头,恐怕与周润发、刘德华做的“百年润发”洗发膏的广告相似。他又与西施泛舟采莲,或乘画船出游,或骑马打猎,总之沉醉于美色,以姑苏台、馆娃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伍子胥求见,往往被拒之门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听到的,皆阿谀奉承之声。无数史例证明,大家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离垮台不远矣。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色情间谍。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大上多少倍。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勾践的大军能长驱直入,直抵吴国都城,让夫差无还手之力,与西施**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荒废军政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联云:“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便是对西施在越国灭吴中的功劳的肯定。
然而,当勾践灭了吴国,夫差被逼自杀之后,西施这位中国古代第一美女,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她的下场,比文种还要悲惨。
西施的英雄事迹或曰传奇经历,正史不载,故越国灭吴后,西施的下落,只能从其他史籍中寻得踪迹:
《墨子·亲士》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 裂,其事也。”
《吴越春秋·佚文》称:“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吴地记》称:“(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越绝书》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东周列国志》称:“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 :‘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桑榆先生将五部书按作者所处时代顺序,集中排列,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四部书中,唯唐人陆广微所著《吴地记》,说西施随范蠡私奔,后世文人也据此写出了许多戏剧、小说,或影视剧,说范蠡初识西施,两人就动了情矣;或说勾践为了使西施能够身在吴国心在越,时刻不忘为国复仇的神圣使命,特地将她许配给范蠡,以栓住她的芳心。如此一来,吴国灭亡后,西施与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也就成了一个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并且有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也是景仰英雄爱慕美人的大众所最愿意看到的喜剧。
然而,《吴地记》这段文字却经不起推敲。吴越两国的首都,相距仅数百里,范蠡奉勾践之命,送西施入吴,竟然走了三年,并且在途中生下一子,而且在孩子长到一岁能说话时,才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处。若如此,范蠡岂不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生过孩子的西施是否还有把夫差迷倒的魅力?范蠡回国如何向勾践复命?而“西施灭吴后,复归范蠡……”一语,也不见于《越绝书》,作者不过是假托此书,编自己的故事。可见作者是根据民间传说,一厢情愿地解释“语儿亭”这一地名的来历而已。《史记》与《吴越春秋》均称,范蠡出逃时连妻子都未带走,若他却带着西施“同泛五湖而去”,也未免太不近情理。
其余三书,都称西施沉江而死,只是凶手将她沉江的手段有所不同。
东汉范晔所著《吴越春秋》称:“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去。”鸱夷,是皮革制成的口袋。当年夫差派人送属镂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于自刎之前对执友说:“我死后,你一定要在我坟头种上梓树,等树长大后好做棺材;再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吴都东门上,我要看着越人入都灭吴!”夫差闻之大怒,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袋,投入江中,拍掌笑曰:“这下你可就什么都看不到啦!”越国处死西施的手段,与其相似,也是将她装入皮袋,投入江中,令其在江涛中漂流直到沉没。至于是将她缢死后装进皮袋,还是活活塞进皮袋投入江中,范晔未作交代。
西施既是绝色美女,又是越国灭吴的功臣,没有勾践之命,越国的文臣武将是不敢随便将其处死的。勾践为何要处死西施?也许是因他觉得为达到复仇目的而使用美人计,过于下作,要杀人灭口;也许是因为本国的绝代佳人被夫差占有,而自己却不能享受,心怀嫉妒;也许是西施知道吴越之间的秘密太多,不杀恐留后患;也许是范蠡与西施确有旧情,灭吴后,西施将重新回到范蠡的怀抱,勾践觉得作为一国之君,自己得不到的,他人也别想得到……
总之,无论是何原因,西施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再留着她,说不定会再惹祸端。范蠡出逃后,改名为“鸱夷子皮”,他取如此古怪的名字,很可能与西施在关,他或许是要以此名表示对西施的怀念,或许是要以此名来牢记勾践的卑鄙与残忍,牢记勾践杀其所爱的仇恨。
清代蔡元放所著《东周列国志》的记述,就不仅仅是处死西施的手段,而是蕴含着令人想象的故事情节了。
勾践早在范蠡将西施从苎萝山载回都城时,就垂涎她的美色,但为了雪耻灭吴,只好强忍色欲,让夫差那小子占便宜啦。而吴国已灭,夫差已死,大仇已报,也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把美女接回来,供自己享受。假设西施被送往吴国时十八岁,接回时不过三十八岁。西施身为吴国王后,整天喝各种滋补养颜的高级口服液、使用各种美白去皱的高级化妆品,一定保养得很好,美色不减当年。反正西施既是越国派往吴国做地下工作的爱国女青年,又是越国的战利品,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把她接回祖国。
然而,勾践有了新宠,而且是闻名天下的美女,那滋味固然很美,王后大人却受不了也。你勾践在吴国养马尝粪时,我跟着你受罪;你回国后卧薪尝胆,整天为报仇废寝忘食,我跟着你吃苦,现在胜利了,你却把我丢在一旁,我岂能容你胡来。但她怨归怨,恨归恨,毕竟不敢把勾践怎么样——在国君头上动土,那是找死,于是她便把一双妒眼盯上了西施女士,趁勾践出国参加诸侯高峰会议,或率群臣在国内视察时,暗中派人把西施骗出来,把她的娇躯绑上石头,将她沉于江中。
她怕干掉了老公的心头肉,以后不好交待,便打出爱国的旗号,发表告老公及满朝文武书:“这种亡国的祸水,还留着她干啥?”她一把干掉情敌的行动上升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不但勾践先生干瞪眼,满朝文武也干瞪眼矣。
呜呼,从古至今,以爱国或革命的名义公报私仇者,何其多哉!而谁若一祭起爱国或革命的法宝,即使干出再残忍下流的勾当,都没人敢说个不字。
《东周列国志》毕竟是历史演义,蔡元放先生又是清朝人,居战国时代太远,所述故事虽然顺理成章,但西施是否被勾践的太太所杀,却缺乏有力的史证。而墨翟先生则生活于战国末期,勾践灭吴后数年,又把国都迁至琅邪(今山东省诸城市),墨翟先生对吴越争霸的历史应有很多的了解,书中所言,更有权威性。他将西施之死与比干、孟贲、吴起并列,以证他们都是因为自己过人的美德、才干、长处而死,而西施的惨死,是因其美貌所致。
文种死后,勾践为了做表面文章,还为他造了高规格的巨墓,而西施却被沉于江中,死不见尸,连她为之献身效命的祖国的一抔黄土都不占有,因此她的下场,比文种更加悲惨。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各种传说最多的美女。毕竟西施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正史中对于她的记载有限,所以西施的事情很多也是后人想象杜撰出来的。例如西施最后的结局就有高达6个版本之多,所以大家看起来也是云里雾里,关于西施真正的结局可能也是个谜了。不过西施为什么一生都没要孩子呢这点还是可以讨论讨论的。
从古至今,以女色亡国者,世皆罪于女,认为其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西施,当人们谈到西施时,不仅仅称赞她的美丽,更称赞她以身救国的行为,无人将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
西施留给世人传奇,同时也留下无数话题,其中之一就是西施荣宠后宫多年,为何一直没有生下子嗣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从西施个人角度而言,她不敢生下孩子,何出此言
从郑旦的结局可以推断出来。当年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获得吴王夫差信任,为了进一步麻痹吴王,特从民间挑选美女送去吴国,除了西施,还有一位绝色美人郑旦。初到吴国,西施与郑旦两人备受恩宠,一人入了姑苏台,一人住了吴宫,雨露均沾。可好景不长,根据史书记载,郑旦很快为吴王生下一子,只可惜不久后夭折,再后来这位绝代美人忧思成疾,抑郁而终。郑旦的死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里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却给了西施巨大的震撼,我们有理由相信,郑旦之死背后并不简单,为什么呢
首先,郑旦与西施性格截然相反,她好剑舞,为人仗义,丧子之痛虽然痛彻心扉,可对于这样一位心胸宽广的女子而言,绝不至于令其抱憾而终;其次,郑旦孩子莫名夭折,在史书里也只是一笔带过,很显然背后原因不简单,因为无论是越王,还是吴王,都并不希望有这个孩子出现,而对此,郑旦后来也心知肚明。虽然她与西施肩负复国重任,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朝夕相处里,郑旦极有可能是爱上过夫差的,否则不会为其诞下子嗣,只可惜,她的命运早已经被安排好,一旦有所偏离,就注定是悲剧收场。郑旦死后,夫差极其悲痛,但伊人已逝,再大的悲哀也无济于事。目睹这一切的西施,自此心内自有定夺,她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所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一清二楚。
第二,从越王勾践的角度出发,西施和郑旦是他送去吴国的间谍,自然不希望她们生下夫差的孩子,因此在一开始就会叮嘱好她们。
除此之外,根据野史传说,勾践与西施之间也并不仅仅只有君臣之谊,同时也有男女之爱。当初西施以美貌扬名天下被送去宫中,勾践对其也是一见钟情,之后西施一直在越国皇宫内接受培训,久处之下,两人也是情投意合,只是在家国大义面前,儿女情长只能被搁置。西施在夫差身旁多年,却始终不忘故国,坚守本心,与勾践的这份感情起了主导作用。
勾践后来三千越甲吞吴,留下史书传奇,而西施却下落不明,有人说,西施最后自缢而亡,也有人说,她被沉湖,随水而去,无论是哪种结局,都不见史书明确定论,但笔者想,吴国灭亡后,西施大抵也消香玉损了,因为她虽然是越国的大功臣,但她的美貌,始终是一种威胁,她的存在,也时时刻刻提醒着越国王室,他们曾经将一个国家的复仇放在一个女子的身上,西施可以是传奇,可以被歌颂,但她不能出现于世人面前。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西施最后不因吴国人而死,却因越国人而亡。
而让这一代美人,越国大功臣消失的人,极有可能是越国王后,而王后此举,除却前面分析过的原因,还有很大可能是出于一个女人的防范心理,她曾经一手调教西施入吴宫,让她在后宫得以生存,独得恩宠,自然在她心里明白西施并不简单,再加上她有沉鱼落雁之貌,倘若她功成归越,极大可能会被勾践纳入后宫,到时候即使越王不因西施而动摇自己的王后之位,也会对西施恩宠有加,假以时日,自己会备受冷落。出于女人的直觉,她极有可能会在西施归国之前,选择让西施消失。历史纷纷扰扰,无数真相成为了时光的秘密,西施的一生也就这样随风而去,只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