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对徐皇后是真爱吗

朱棣对徐皇后是真爱吗,第1张

朱棣为何6年不葬皇后 朱棣对徐皇后是真爱吗

1407年,陪伴朱棣31载的徐皇后,在临终前拉着朱棣的手说:“我有最后一个心愿,日后一定帮我实现。”说完,她便撒手人寰。朱棣痛彻心扉,发誓此生不再立后,而她并没能入土为安,灵柩停放了整整6年。

朱棣一生共有4个儿子和5个女儿,只有夭折的小儿子和小女儿长宁公主并非皇后徐氏所生,其余7个子女都是朱棣与徐皇后爱情的结晶。他们自1376年成婚,始终相扶相持,恩爱非常。在这一点上,朱棣继承了老爸朱元璋宠妻的基因。

徐皇后是大明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出身武将世家的徐氏还有“女诸生”的美誉。只因她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过目不忘。看来,她在很早就展露出了不凡的气质。朱元璋告诉徐达,自己的四儿子气度非凡,与徐达的长女非常相称。事实上,朱棣与徐氏早在成婚前就相识已有3年,虽谈不上青梅竹马,但也算是少年伉俪。

在他们成婚的早些年,徐氏一连生下了7个孩子。这期间,朱棣坚持不肯雨露均沾,把生育的机会都留给了徐氏。直到徐氏再不能生了,这才有了另外两个孩子。徐氏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仁孝善良,她大概是马皇后儿媳中最孝顺的一个。

马皇后经常赞誉她,而她们婆媳又都是以爱民如子著称的。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们具备为后的品质。马皇后病逝时,徐氏已经和朱棣在北京就藩,虽然远隔千里,但她执意为婆婆守孝,而且坚持食素3年。她是这么说的,也确实如此做了。

对于朱棣来说,徐皇后温柔贤惠,更是他的得力内助。1398年,当朱棣决定发起靖难之役时,起兵谋事也都有徐氏的参与。作为名将之女,她颇有将门虎女的风范。朱棣率军浩浩荡荡攻打南京,而徐氏则带着长子朱高炽镇守北京。当李景隆围攻北京时,防御部署之事几乎都出自徐氏的安排。

可以说,徐氏是总指挥。尤其是情况危急之时,她更是号召全城百姓誓死守城。在她的带动下,城中的女子也都登城作战。徐氏更是下令给女子们配发兵甲,而她自己则亲自督战。李景隆大军兵临城下,那些从城墙上扔下的巨石,就有徐氏的指挥之功。作为当家女主人,徐氏面对困境不慌不乱,沉着机智应对,这真是朱棣的福气。

当时,这些城中的女性正是受到了徐氏的感召,才会如此刚猛勇敢。徐氏曾承诺,待天下平定,必将亲自对她们致谢。1407年,徐皇后病重不治,朱棣甚至开始自学医术,想要为爱妻找到续命的法子。可惜,没人能挽留住皇后的性命。

临终之前,徐皇后叮嘱朱棣要做个仁君,要有宽厚仁臣的气度,更要有兼爱百姓的胸怀。朱棣悲痛地问她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徐皇后哀叹道:“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当年皇上亲征,我和太子驻守北京。

我曾对一起与我守城的将校士民之妻允诺过,将来还要回去报赏她们。如今,怕是再难实现了。”说完,徐皇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朱棣。悲伤不已的朱棣当即决定,此生不再立后。直到1424年驾崩,这长达17年的时间,他确实做到了。

而且,在徐皇后生前,朱棣甚至从未册封过一位妃子。直到徐皇后过世满一年,才开始册封后宫。为了怀念爱妻,朱棣辍视朝一年,平日只在西角门听政议事。最难得的是,他还因此穿了一年的素服。尽管如此,他依然无法接受爱妻离去的事实。

因此,徐皇后的丧礼也是规格极高,这在大明朝所有丧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徐皇后的棺椁一直在南京停放了6年之久。她生前对北京感情颇深,一直期待着能回去看看,尤其记挂着要感谢的那些巾帼女子。

这大概也是朱棣执意迁都北京的原因之一吧。后来,直到永乐七年时,朱棣北巡才帮徐皇后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封赏了北京的官民,以及当年那些守城的妇女。

1413年,长陵地下玄宫落成,朱棣这才让二儿子朱高煦将母亲的棺椁一路送回了北京。而朱棣本人,也亲自护送妻子的灵柩,直到将她送入皇陵。至此,徐皇后成了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可以说,朱棣宠爱徐皇后,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疼惜。

1424年,朱棣病逝于征讨班师回朝的途中。太子朱高炽按照朱棣生前的遗嘱,将父亲与母亲安葬在了一处。并且,也是按照朱棣的安排,他和妻子在同一天上尊谥号。而徐皇后谥号中的“仁”,更是对她品性的最好诠释。

从明朝到清朝,朱棣和徐皇后是唯一一对在同一天、同地点、同礼仪同时上尊谥号的帝后,而朱棣让妻子在地下等了17年,就是为了与她共同被载入史册。忆柔之前写过明孝宗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甚至不曾纳后妃,可见明朝皇帝的痴情是有基因的。

而且,这些皇帝宠妻的表现之一,就是与他们同起同卧。朱棣与徐皇后便是如此。身为帝后,他们也如寻常夫妻一般,享受着最淳朴至深的婚姻。身在皇室,他们依然能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钟爱彼此,这大概就是世人期待的爱情吧!

  1、朱棣皇后是其妻子仁孝徐皇后。

  2、人物简介

  仁孝徐皇后(1362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嫡后,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3、个人作品

  ①内训

  《内训》是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品德的教诲,于永乐二年(1404年)所编著。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②劝善书

  《劝善书》是徐皇后采辑历代儒、释、道三教足以劝善惩恶之言行,取其言为“嘉言”,采其事为“感应”, 分别编录而成,二十卷。

  永乐大帝朱棣的子嗣不多,总共四个儿子五个女儿。朱棣的后妃虽然很多,但是,他的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徐皇后生的。朱棣和徐皇后有几个孩子?徐妙云徐皇后是朱棣最爱的女人,将门之后的她,跟朱棣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很感人,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徐皇后闺名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徐妙云出身将门之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贤惠孝顺。

 徐妙云在十五岁的那年嫁给燕王朱棣,成为了燕王妃。朱棣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戍守藩地,带兵打仗。徐妙云不愧是将门之后,她自嫁给朱棣之后,就成为了朱棣最坚强的后盾,不管什么时候,都对朱棣不离不弃。在靖难之役中,徐妙云还曾亲自披甲上阵,指挥作战。

  后来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了皇帝,徐妙云也成了母仪天下的徐皇后。据考证,徐皇后为朱棣生了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就再也没有生育子嗣了。几乎可以这么说,朱棣的所有子女,大部分都是徐皇后生的。

 徐皇后是一个既有军事才华,又温柔似水,贤良淑德的女人。她跟朱棣是患难夫妻,两个人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变故,当初朱棣决定破釜沉舟,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也是徐皇后在背后鼎力支持。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虽然后宫中多了不少的美人,其中不乏朝鲜进贡的美女,但是,对于朱棣而言,后宫佳丽三千,都不及徐皇后万分之一。徐皇后是朱棣心中的白月光。

 徐皇后临死之前,还不忘嘱咐朱棣,让他心系天下,爱戴百姓,让他当个好皇帝。徐皇后去世的时候四十六岁,她死后,朱棣一直空悬后位,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昭献贵妃王氏:明成祖朱棣宠妃,深受皇子公主们的信赖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有颇多争议,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有道明君,为明朝的鼎盛做出贡献。朱棣的成功离不开贤内助徐氏的支持,徐氏去世后,朱棣悲痛不已,从此不再立后,徐氏便成为朱棣唯一的皇后。但后宫不可无主,徐皇后去世后,朱棣身边还有三位重要的贵妃,王氏就是其中之一。

王氏是苏州人,因为父亲在京城做官,因此跟随父亲来到应天府,永乐初年以良家女身份被选入宫中。当时朱棣的后宫已有不少妃嫔,但她们大多来自北方,很少有能委婉从事的人。王氏入宫后,行事从容委婉又不失风度,侍奉朱棣与徐皇后侍奉恭谨,深得徐皇后的喜爱。后来朱棣让王氏协助徐皇后管理后宫大小事务,王氏事无巨细,处理得当,后宫嫔妃、仆从都十分满意。

永乐七年二月(1409年),朱棣大封六宫,王氏被册封为昭容,地位仅次于张贵妃、权贤妃和任顺妃,她的父亲也被晋封为光禄寺少卿;同年,王氏晋封贵妃。王贵妃为人端庄温和,对待下人敦厚善良,在宫中颇具贤明,且她侍奉朱棣和徐皇后恭敬有加,始终如一,朱棣对他很是看重。在权贤妃去世后,王贵妃开始管理后宫所有事务。

朱棣晚年脾气暴躁经常动怒,宫人们害怕受到牵连被责罚,每当这个时候都是王贵妃从中调和,朱棣听了她的劝解总能舒缓不少。渐渐地,朱棣的皇子、公主、和宫人们都很仰赖这位贵妃。当时朱棣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徐皇后在世时一直从中调和,后来徐皇后病逝,这些事都交由王贵妃处理。

永乐十八年(1420年),王贵妃去世,朱棣悲痛异常,辍朝五日,赠谥号“昭献”。不仅不如,朱棣还为王贵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丧礼,规格都是按照明太祖成穆贵妃孙氏的一应规格办理,以彰显对王贵妃的宠爱。此外朱棣下令为王贵妃修《大斋瑞应录》,记载她的仁爱功德,并亲自撰写序文。太子朱高炽为报答庶母王贵妃的慈恩,令人为她刊刻《弥陀往生净土忏仪》祈福,并亲自作序,字里行间充满对庶母的感念。

综合来看,王贵妃不仅善理家中庶务,还做到了爱护子女,是一位称职的贤内助,在一定程度上对永乐朝的政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虽然明面上永乐盛世与她无关,但王贵妃也是盛世的一部分,也为盛世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李朝实录》中记载,大明王朝永乐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这一年四月的某一天,在北京的紫禁城中进行着对宫女极为残忍的虐杀——凌迟之刑,而永乐皇帝明成祖每天则兴致勃勃地看观看每一个宫女被虐杀的过程,一个暴虐残忍的君主形象也随之而生。然而,《李朝实录》毕竟是朝鲜国的史料,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这场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虐杀惨案究竟是因为什么?明成祖朱棣在这场惨案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一、权贤妃的意外死亡

整件鱼吕之乱的起因,源于明成祖朱棣的一个宠妃——权贤妃的意外死亡。权贤妃是明成祖朱棣极为宠爱的一名妃子,是在永乐六年,也就是公元1408年,在朝鲜甄选的朝鲜女子,擅长吹箫,并且美貌非凡,是由当时的朝鲜王朝献给大明的,也就是进贡的诸多女子中的一个,让明成祖极为宠爱。

同年二月就将她封为贤妃,连他的兄长权永均都被明成祖朱棣封为了光禄寺卿,主管宫中的饮食,而明成祖朱棣甚至在御驾亲征北征蒙古的时候都要带着权贤妃,这已经不是普通妃子的待遇了,甚至可以说明成祖朱棣当时已经一刻也离不开这个权贤妃了。权贤妃也正是在随着明成祖御驾亲征凯旋而归的时候客死他乡的,死于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大军回师的过程中,于河北临城县病逝。

《李朝实录》中载,朱棣极为伤心,封赏了权贤妃的兄长权永均并送权永均回国的时候,朱棣“含泪伤叹,至不能言。”也就是说当时的朱棣因为权贤妃的死悲伤到眼含热泪说不出来话的地步。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这么宠爱这个权贤妃?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对这个只是由朝鲜进贡而来的女人如此动情呢?据当时民间猜测,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这么宠爱权贤妃,是因为权贤妃长得非常像明成祖朱棣曾经十分爱慕的一个女人。朱棣的儿子朱高煦都曾经说过:“权娘娘七分神似徐妙锦”,也就是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如此喜欢权贤妃,是因为在权贤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爱慕已久的一个女人的影子,而权贤妃也只不过是这个女人——徐妙锦的替代品而已。

徐妙锦据说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女儿,魏国公徐达一共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就是明成祖朱棣的老婆,也就是永乐王朝的皇后徐皇后,而当时徐达的三女儿就是前文提到的徐妙锦,也就是朱棣的小姨子。徐妙锦不仅美貌非凡而且精通诗词歌赋,尤其是弹了一手好琴令人称道,而朱棣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偏偏爱上了自己的这个小姨子,但是碍着老婆徐皇后的面子上,朱棣还不敢将这份爱慕之心表露出来。

永乐五年,也就是公元1407年,徐皇后去世,朱棣可算舒了一口气,当即下旨召徐妙锦进宫,并当面向徐妙锦求婚,结果当然是被徐妙锦婉言拒绝了。永乐帝求婚无果,自然是将自己的爱慕之心灌注在了权贤妃身上,并让权贤妃管理宫中事务。管理宫中事务这件事原本应当是皇后的职责,但是徐皇后死后朱棣一直没有立皇后,就将这份权利交给了权贤妃,可见其宠爱之盛,但也因此为权贤妃招来了宫中其他一些妃子的嫉恨。

二、被烙铁折磨致死的吕美人

在嫉恨权贤妃的这些妃子中,有一个同样来自于朝鲜国的姓吕的嫔妃,这里叫他“吕美人”。她曾经对权贤妃说:那个生了儿孙的徐皇后都死了,你能管后宫管几个月啊?吕美人所说的这番话不仅极为蛮横而且暗藏杀机,而权贤妃生性平和,觉得自己初来乍到,根基尚浅,还是应该打理好和后宫嫔妃之间的关系,虽然自己有皇帝宠幸,但是皇帝也不能随时随地护自己周全,所以就并没有回应吕美人嚣张的言辞。

而这之后不久,权贤妃就随着永乐皇帝朱棣御驾亲征蒙古,但是在班师回朝的时候突然死亡。权贤妃的死既突然又蹊跷,死因也不甚清楚,但是当时刚刚北征蒙古归来的朱棣虽然悲伤,但也没办法仔细追究。

三年之后,权贤妃曾经的婢女和吕美人的婢女发生了争吵,权贤妃的婢女对吕美人的婢女说道: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家的主子就是被你们家的主子毒死的。这话一出口便不小心落入了永乐帝的耳朵,永乐皇帝根据婢女的口供当即决定提审吕美人,一番严刑拷打之后,吕美人终于招供,说自己的宫中有两个朝鲜太监和两个中国太监,关系特别好,自己则是指使他们出宫去一个银匠家里借了点砒霜回来,吕美人当初也是随着朱棣亲征蒙古,在经过房山良乡镇的时候将磨成粉末的砒霜混进了胡桃茶中给权贤妃服下,导致权贤妃中毒身亡。

永乐帝朱棣得知审讯结果后勃然大怒,下令将吕美人宫中参与此事的宫女、太监和那个银匠也全部抓来处死,而吕美人被烙铁折磨了一个月才折磨死,此案原本应该就此了结,可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三、鱼吕之乱导致的大规模虐杀

几年之后,永乐帝朱棣无意之中发现另一个嫔妃贾吕氏与一个姓鱼的宫女和一个年轻的小太监关系过分亲密,但是当时的永乐帝并没有多想,只是当时点明了而已,但是这两人却上吊自杀了。朱棣就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于是就把贾吕氏宫中的宫女抓来拷问,拷问后得知,当初毒害权贤妃的人并不是吕美人,而是这个贾吕氏,贾吕氏下毒害死了权贤妃后又嫁祸给了吕美人。

不仅如此,这个姓鱼的宫女和贾吕氏还曾经合谋想下毒毒死朱棣,这次与太监交往过密被朱棣点明,二人以为自己的预谋被朱棣识破,于是双双畏罪自杀。朱棣得知后大发雷霆,将贾吕氏宫中的宫女和太监统统处以凌迟之刑,期间朱棣还去凌迟现场观看,“皆亲临剐之”,其中还有一个受刑的宫女当面怒骂朱棣说:“家衰阳,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意思就是说皇帝自己没有男人的本事,才导致嫔妃和太监私通,我们有什么罪?这话无异于火上浇油,坚定了朱棣残忍的杀心。据《李朝实录》记载,一共有两千八百多名宫女被虐杀,史称“吕鱼之变”,也就是“鱼吕之乱”。

四、《李朝实录》所载纯属子虚乌有

故事说到这里,应该有不少读者可以看出来,所谓“鱼吕之乱”绝对是朝鲜史料《李朝实录》毫无根据的杜撰。

首先,贾吕氏宫中哪里来的那足足有两千八百多人的宫女?两千八百余人伺候一个嫔妃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且如果都进行凌迟之刑那毫无疑问是个大工程,当年明朝大太监刘瑾受到的就是凌迟之刑,又叫“寸鳞之死”,整个用刑过程长达三天,一共割了四千刀左右,如果是凌迟两千八百多个宫女,那又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凌迟可是个技术活,朝廷一般会有专门执行这种刑罚的老师傅,一下子凌迟这么多宫女,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

其二,永乐十九年的四月初八,有一场极为重要的事件,就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被天雷集中焚毁,也就是说,在宫女被虐杀的过程中是有这起“天怒”事件的,当时中国的史料和波斯商人的记载此时确有其事但是却没有任何对于这场虐杀案的记载,并且在那个极度迷信的时代,天雷焚烧宫殿无疑会被视作天帝震怒的征兆,朱棣又怎么会进行这种虐杀的事情,况且雷击三大殿之后,朱棣还发出了罪己诏,基本可以否定当时他曾经虐杀宫女。

其三,《李朝实录》中说,这段历史是一个在“鱼吕之乱”中幸免于难的、名叫金黑的奶妈回到朝鲜后描述的,然而据我国史料记载,这个叫金黑的人并不是奶妈,而且回国的时候是在明英宗时期,也绝对不可能是“鱼吕之乱”的目击者。

其四,《李朝实录》中说贾吕氏是商贾家的女儿,然而按照大明的律法,商贾家的女儿是不可能进后宫的,也根本不可能被封为嫔妃。所以《李朝实录》所载的贾吕氏纯属虚构。

其五,按照《李朝实录》的说法,此时发生在永乐十九年,也就是说还有三年朱棣就驾崩了,而在这三年里朱棣连续征讨了三次蒙古,平均一年一次,算上来回路程,哪里来的功夫去看这么多宫女被虐杀?

其六,《李朝实录》记载的那个宫女说的那句“家衰阳,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明显是在刻意中伤朱棣,朱棣没有男人的本事,难道太监就有吗?

最后,《李朝实录》完全是这起事件的孤证,除了这部史料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史料对此有半点记载,此事完全是一面之词。

由此可见,《李朝实录》所记载的“鱼吕之乱”明显是对中国历史和大明永乐帝朱棣的恶意中伤,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恶意杜撰,我们要在读史的过程中擦亮眼睛,仔细思考,不能被这些不可靠的史料蒙蔽思维和双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33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