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论的康德的义务论

义务论的康德的义务论,第1张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在其著作《道德底形上学之奠基》(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1785]中提出一个理性主义的义务论:道德并不是建基在欲望之上,而是在理性意志(rational will)之上

康德提出的道德至高原则(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是:

「仅依据你能同时意欲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的那项格律而行动」(Act only on that maxim through which you can at the same time will that it should become a universal law) [Paton: 88]

康德称此原则为「无条件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

要了解这道德的至高原则,必须先了解何谓「格律」(maxim) 「普遍法则」(universal law) 和「意欲」(will)又意谓什么 。 “格律”:“意志活动之主观原则” (a subjective principle of volition), 康德如是说

康德相信当人进行某一行动时,他总是依据某个一般原则(general principle)而行

例如:假若我很需要钱,并且向人借钱可解决这问题不过,我明知自己没钱还给他人,然而我还是向朋友借了钱

这行动背后的格律是:「每当我需要钱,并且借钱可得到那笔钱,那么我会向人借钱,纵使我明知不会还钱」

以上那格律是「一般的」(general):如果我采纳它,我便同意在相似的情况下,做相同的行为

因此,格律是行动之一般原则,它必须描述某一般情况,并提出在此类情况中做那类行为

注意:相同的外显行为可以有极不同的格律

例如:有两商人嘉诚与忠直

嘉诚一心要成为富翁经过细心分析,他认为奉行童叟无欺,将会令他有良好商誉

由此,嘉诚做生意童叟无欺之行为,其格律是:

M1:当我能透过童叟无欺而建立良好商誉,则我会童叟无欺

而忠直则认为欺骗顾客是不道德的,故此他做生意时也童叟无欺他并不理会童叟无欺,会否为他带来商誉;甚至童叟无欺会使他生意上有损失,他也不在乎

因此,他的格律是:

M2:当我透过童叟无欺的行为而履行道德的行为时,我会童叟无欺

虽然嘉诚和忠直的外显行为是一样的,但他们背后所依据之格律实极不同

关於格律,还要引入一新概念,就是「格律之一般化形式」(the generalized form of a maxim)

假如我今天讲完课后觉得很疲倦就决定去饮奶茶,这行为的格律是:

M3:每当我觉得很疲倦,我就去饮奶茶

若果将这个格律中的「我」抽去,便可得到这格律的普遍化形式:

GM3:每当任何人觉得疲倦时,就要去饮奶茶

由一个格律的形式到一个格律之一般化形式:

M: 每当我是___,我就要____

GM:每当任何人是___,他就要____ 接著我们要解释「普遍法则」,它有两个意思: 「自然之普遍法则」和「自由之普遍法则」

作为「自然之普遍法则」(universal law of nature):自然之法则不只是一个描述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是总是必定如此发生的一般述句

例如:假若一密封气罐内的气体温度增高,则其压力必增加

这里的必定(must)不是逻辑的(logical),而是「物理的必然性」(physical necessity)

因此,自然之法则就是一个表达物理必然性之一般述句

作为「自由之普遍法则」(universal law of freedom):这是一个描述所有人都某特定情况下,应该做什么的普遍原则(a universal principle describing how all people ought to act in a certain circumstance)

假若守诺言是真正的义务,那么下面的原则就是一个自由之普遍法则:

「若任何人作出承诺,那么他必定要守诺言」

这里的必然性是「道德的必然性」(moral necessity),因此自由之普遍法则就是一个表达道德必然性之一般述句 现在我们要分析「意欲」(willing)的意涵:

意欲某事成真比只是想(wish)某事成真更强

我想世界和平,但这事之实现非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故此我不是意欲世界和平

当然,不容易说清当某人意欲某事成真时,他会做什么

依某一看法,意欲某事成真就像命令你自己去使该事发生

例如,你意欲举起手,就像你命令你自己举起手

有些事态(state of affairs)是不可能的,即不可能发生例如,你跳上跳下而又身体不动

若果你意欲此事态成真,那康德会说你的意欲是自相矛盾的

这是不一致地意欲(willed inconsistently)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意欲的不一致就不是这么明了

假设某甲意欲不动,但同时又意欲跳来跳去

虽然单个意欲来看是自我一致的(self-consistent),但同时意欲两者却是不一致的(inconsistent to will both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

第三种方式是,假定的一些事是每个人必定意欲的,例如:每个人都意欲避免受强烈的苦楚

那么当某人甲意欲某个跟此普遍意欲不一致的事时,我们就说甲的意欲是不一致的

有时候,康德说某人的意欲是不一致时,又是另一意思

假设甲意欲伦理学拿A,但又意欲不上课不看书根据常理这大概是不可能的

如比甲的意欲是不一致的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意欲是不一致的,若果他意欲P成真又意欲Q成真,并且P和Q同时为真是不可能的

有了上述的基本概念,我们便可进一步了解「无条件律令」

  一、苏联及俄罗斯:

  1、▲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散文体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政治抒情诗:《致大海》、《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2、▲果戈理:是俄罗斯作家,善于描绘生活,将现实和幻想结合,具有讽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灵》(或译:《死灵魂》)和《钦差大臣》。

  3、▲米•尤•莱蒙托夫:俄国诗人,《当代英雄》,《剑》,《祖国》,《帆》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异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墙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哎!它不是要寻找幸福, 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4、▲屠格涅夫:他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诗歌、小说、戏剧都很有造诣,不过使他享誉世界的则主要是他的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其中前四部尤为出色。。《父与子》着力描写俄国自己的“新人”。父辈指老一代贵族,“子”辈指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小说深刻揭示了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烟》反映出农奴制改革的有名无实。《处女地》则直接反映70年代民粹派所发动的“到民间去”这一社会运动。

  二、美国

  1、詹姆斯•费尼莫•库珀:反映边疆生活的《皮袜子故事集》(“皮袜子”是小说主人公纳蒂•班波的绰号五部曲:《拓荒者》、《最后的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和《杀鹿人》以及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

  2、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红字》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

  3、埃德加•爱伦•坡:坡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他的推理和恐怖小说最广为人知,而坡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诗。他的圣诞恐怖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莉姬亚》,《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诗《乌鸦》。

  4、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家、诗人。他以其海上经历为事实依据写成其寓言杰作《白鲸记》(1851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5、沃尔特•惠特曼: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他所以给自己诗集取名为《草名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 同时,“草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会想和希望。

  7、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师。代表作,《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取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生活。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

  8、亨利•詹姆斯: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贵妇人的画像》小说简介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年轻女子伊莎贝尔崇尚个性自由,不愿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她到欧洲后得到一笔遗产,曾一度认位金钱可以为她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使她能够自由安排自己的命运。但她涉世不深,金钱没有给她带来自由,反而使她陷入奥斯蒙德及其情妇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他接受了奥斯蒙德的求婚,以为自己的钱可以为貌似高尚但一文不名的奥斯蒙德带来幸福。当真相大白后,已经成熟起来的伊莎贝尔毅然决定面对现实,留在丈夫身边,再一次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9、▲欧•亨利 :美国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欧•亨利式结尾扬名与世。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故事描写纽约的一个无业游民想方设法让警察逮捕入狱,以期获得一个避寒的栖身处所。他吃白食,砸碎橱窗,冒领财物,盯稍,扰乱治安等,但都不能达到被捕的目的。

  三、法国

  1、司汤达:▲法国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其代表作有《红与黑》《往事连篇》等。然而,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直译为《卡斯特罗修道院长》)等,写得生动传神,脍炙人口,堪称世界短篇小说花园里的奇葩。它们与梅里美的《马特奥•法尔戈纳》、《塔芒戈》、巴尔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标志着法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成熟。

  2、▲雨果: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和政治家,与巴乐扎克、左拉并驾齐驱,《悲惨世界》是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

  3、大仲马:亚历山大•仲马,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为小说和剧作。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1844),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一个正直勇敢的青年水手,正当他对生活充满着好的追求的时候,由于被嫉妒他的人告密陷害而下狱,在黑暗的牢房里度过了整整十四个年头。

  4、▲巴尔扎克: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

  5、福楼拜;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福楼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情感教育》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生弗雷德利克在社会上到处碰壁,终于老之将至,一事无成,不堪回首。《布瓦尔和佩库歇》布瓦尔和佩库歇是两位抄写员,两人认识后感觉彼此很投机,于是很快交上朋友。

  四、英国

  1、托马斯‧莫尔: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2、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笛福: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代表作 《鲁宾孙漂流记》

  4、夏洛蒂、勃朗特: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简爱》,艾米丽《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安恩。

  5、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爱玛》 《劝导》。

  6、查尔斯•狄更斯: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荒凉山庄》。 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大卫是当时社会中为善良而奋斗、坚持正义的中产阶级青年的楷模。

康德的三大批判内容如下:

1、纯粹理性批判: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

2、实践理性批判: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人们的幸福。

3、判断力批判: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

扩展资料:

1、《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之作。它对费希特、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人,乃至整个欧洲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为近代哲学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哲学思路,对洪堡特的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3、《纯粹理性批判》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这部书常被称作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的“三大批判”。

4、伊曼努尔·康德(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参考资料:

_康德  _判断力批判  _实践理性批判  _纯粹理性批判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刘玮解读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开创者。他用“三大批判”系统地检审了人的认识、道德和审美,在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关于本书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是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作品,讨论了当时流行的两个美学问题,并且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审美与道德这两个看起来相互分离的领域结合到了一起。

核心内容

康德最著名的“三大批判” (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 )把他的全部作品分成了“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和“后批判时期”。《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敏锐,充满了各种接地气的智慧。康德本人也非常重视它,在自己的“定制版”上做了很多笔记。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书是康德的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在这本书里康德讨论了当时很流行的两个美学问题,不过康德的这本书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对于我们实际欣赏艺术作品也没有什么帮助,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康德,同时康德在这本书里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把审美与道德这两个看起来相互分离的领域结合了起来,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思考审美和道德关系依然有不小的意义。

一提起康德,你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三大批判” :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著作确实是康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不过也都是“天书”级别的作品。康德的全部著作也因为这“三座大山 " ,被分成了“前批判时期”“批判时期”和“后批判时期”。这期音频我们要来解读的这本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就是“前批判时期”的作品,是康德早期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和“三大批判”里大不相同的康德,一个在字里行间都透出生活情趣,非常平易近人、非常接地气的康德。这本书讨论的“优美”和“崇高”,也是当时的学者和文化圈子里非常热门的时髦话题。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这本书写于 1763 年,第二年发表的时候,康德正好四十岁,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四十岁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但康德是出了名的大器晚成,他直到 57 岁的时候才凭着《纯粹理性批判》震惊了哲学界。写作《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时候,康德还是柯尼斯堡大学的‘编外讲师”,他可以在大学开课,但是并不从学校领薪水,他的全部收入都来自选修他课程的学生的注册费。为此康德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讲课的时间长达每周 16 一 24 个小时,而且开过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他讲过人类学、地理学、伦理学、数学、形而上学,他还自己掏钱印广告,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那个时候康德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讲师,讲课生动活泼、口才相当了得。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可以说是康德 15 年讲师生涯中的代表作,这篇作品经过了精心的打磨,言辞优美、洞察敏锐,充满了各种接地气的智慧,还有一些不失幽默的评论,完全不像他后来的“三大批判”里表现得那么冷峻刻板。既善于讲课,又能写出美文,也就难怪柯尼斯堡大学在 1764 年想要给康德修辞学和诗学教授的职位了。不过康德还真没看上这个职位,拒绝了学校的好意,又干了 6 年的编外讲师,才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的职位,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哲学。拿到这个教授职位以后,康德终于再也不用为讲课挣钱操心了,他花了 11 年的时间沉浸在 《 纯粹理性批判 》 的写作之中,终于完成了那部哲学史上的旷世之作。

说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是康德早期著作中的一颗明珠,一点都不夸张。它不仅文辞优美,是康德少有的平易近人的作品,而且康德本人也非常重视它。在印刷的时候,康德特地让出版商给自己做了一本’‘定制版”,在里面加了大量的空白页。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康德在这些空白页上做了很多笔记,进一步思考着美学、人类学、伦理学,甚至还有物理学、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问题。从这些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如何从这本小书出发,向着自己更成熟的“批判哲学”慢慢推进。《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在康德全集里只有 50 页的篇幅,但是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却有 190 页,可见康德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从这本书的标题入手,为你解读一下康德在这本书里想要讨论的问题一“优美感”与“崇高感”,以及他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什么特殊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标题。如果按照原文直译的话,这本书的标题其实应该是 《 关于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 。这个标题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大有讲究,里面的每个实词都值得我们来说一说。

我们先看最醒目的’‘优美”和“崇高”这两个词。我们在这儿就不说康德用的德文了,拿英文来说,“优美”对应的名词和形容词分别是 beauty 和 beautiful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最常用的那个“美”字。而“崇高”对应的英文是 sublimity 和 sublime ,有庄严、雄伟、高尚的意思。

当年王国维先生把这个词翻译成“壮美” , 用来与“优美”相对,也不失为一个很雅致的译法。不过我们下面会看到,“壮美”这个翻译似乎有点太窄了,不太适合 sublime 所指的宽泛的对象,比如用“壮美”形容悲剧似乎就很奇怪。相比之下,“崇高”这个翻译虽然道德的味道浓了一些,但还是比“壮美”好一些。

在西方,“美”或者“优美”自古以来都是哲学家们谈论的概念,比如柏拉图在 《 会饮 》 这部作品里,就用“美的理念”来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当作我们爱的最高对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一切美的东西都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各个部分的组合要和谐有序,另一个是要有一定的大小。之后的思想家对“美”的讨论,大体上就是沿着亚里士多德设定的基本范式进行的,认为“美”的本质就在于一定的大小、比例和秩序。

而标题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崇高”,就不是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主题了。最早专门讨论它的,是古罗马一个叫朗吉努斯的学者,他写了一部名叫 《 论崇高 》 的著作,主要讨论的是在修辞学里,用什么样的手法会让人产生庄重崇高的感觉。但是这部作品在古代几乎不为人所知,直到十五世纪后期才被文艺复兴的学者挖掘出来。

之后这本书的声誉就越来越高,到了十八世纪,甚至成了欧洲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里影响力最大的古代著作之一,影响力一点不逊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尤其是在英国,很多作家学者都非常推崇朗吉努斯的这本书,比如,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德莱顿、写了 《 罗马帝国衰亡史 》 的爱德华 · 吉本,以博学著称的萨缪尔 · 约翰逊都是这本书的忠实粉丝。

当时的学者也把“崇高”和“优美”并列,当作美学里面的两大范畴。在康德写作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 7 年前,英国的爱德蒙 · 柏克一一就是后来写了著名的 《 法国革命论 》 的那个柏克一一出版了一本红极一时的天才之作,就叫作《对优美和崇高观念的哲学探讨 》 。这本书树立了从哲学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讨论的典范,也直接刺激了康德写作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

说完了“优美”和“崇高”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词后面带的那个‘憾”字。这个字看起来不起眼,其实非常关键。

康德写这本书的时代,流行的是所谓的“理性主义美学”和“客观主义美学”。在德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加登是“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根据他的理论,美学研究就是要找到欣赏艺术和自然之美的理性规则。而当时在英国和法国流行的“客观主义美学”,认为“优美”和“崇高”这样的形容词描述的就是某些客观的性质,比如优美在于恰当的比例、和谐的秩序;崇高来自宏大和令人产生恐惧的东西。前面提到的柏克,也是在书里探寻优美和崇高的客观基础。而康德在这本书里的基本立场,和当时流行的“理性主义美学”“客观主义美”都不一样,他强调的是审美中的“感 " ,也就是说,他要努力从“主观感受”的学觉角度去考察“优美”和“崇高”。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观察”这个词。康德没有像柏克那样,用“哲学探讨”来命名自己的这本小书,也没有用“研究”“考察”,或者“批判”这些看起来很有分量的词,而是用了一个几乎不带任何专业色彩,看起来很轻巧的词一一“观察”。

用“观察”这个词,康德想说的是,自己并不想在这本书里对“优美”和’‘崇高”这两个概念做哲学上的分析,甚至都没有尝试给它们下个定义。康德更像是一个人类学家,对“优美感”和“崇高感”这两种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康德自己也说,在这本书里,他用的是‘,一个观察者的眼光,而非哲学家的眼光”。不过他的观察范围倒是很广,周围的人和事、身边的男与女、各种自然景物、文学艺术、建筑雕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在这本书里都有所涉及。这其中有些是康德自己的亲身观察,也有很多内容来自二手甚至三手的资料。他的这些观察,为他后来在 《 判断力批判 》 里发展出一种更成熟、更严格的美学理论做了准备工作。

以上这就是我们对康德这本书的标题所做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关于“优美”和“崇高”这两个主题的简要历史,以及康德对这两个主题的讨论有什么特别之处,简单来说,他是从主观感受出发,用人类学观察的方法来讨论优美和崇高这两种感觉的。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这本书篇幅不大,结构也很简单,全书分成四节。第一节,康德用一些例子讨论了优美感与崇高感的区别;第二节讨论了优美与崇高在不同人性格中的体现;第三节把女性和男性这两种性别,分别与优美和崇高的特点对应;在最后一节里,康德讨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后面两节的讨论从今天的视角看来,是比较失败的,第三节里有不少看起来很大男子主义的看法;而最后一节对不同民族特点的概括基本上都来自道听途说,非常草率,而且带着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

接下来,我们不按照这四节内容的顺序进行解读,而是沿着’‘优美”与“崇高”这两条主线,对书里重要的内容做一下梳理。最后,我们再把“优美”和“崇高”合起来,看看它们与道德的关系。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德笔下的“优美感”。

“优美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迷人的、令人愉悦的感情。能够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东西,可以是优美的环境和美妙的自然风光,比如花园里修剪整齐的树木,溪水蜿蜒牛羊成群的山谷;可以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比如一件釉彩完美的瓷器,或者雕刻精良的玉器;也可以是诗歌中对美好事物的生动描写,比如荷马对爱神美貌的赞美,或者陶渊明对桃花源的描写。

年轻人通常拥有优美的特征,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辉,经常高声欢笑。在人际交往方面,礼貌、机智、玩笑、善意的恭维,以及男欢女爱都明显带有优美的特征。而在文学作品中,喜剧尤其让人产生优美的感觉,因为喜剧通常都展现了巧妙的情节设计,里面充满了语言的双关、玩笑、捉弄、贴近普通人的可笑角色,让人感到欢快和亲切。

康德在关于优美感的讨论里面的篇幅来描述女性“优美”的特花了很大对女性的这种概括不免有些简单虽然他也有点大男子主义,不过放在那个女性处于附属地位的时代,这种概括倒也可以理解。

康德终生未婚,甚至连正经恋爱都没有谈过一次,一直缺少和女性的亲密接触,不过他对女性的一些观察倒是很有意思,也或多或少会让今天的女性中枪。

康德说,女性对一切美丽和有装饰性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热情,难以抗拒。她们从小就喜欢打扮,容易养成端庄的作风,宁可节衣缩食也绝不能在打扮自己的问题上打折扣。这样的描述是不是让很多“剁手党”颇有同感?

再比如,他虽然承认女性也不乏理智,但是认为她们的理智是一种比男性更加优美的理智,而优美的特征在于轻松自如。因此,长期的思考和科学研究不适合女性,甚至会破坏女性本身的优点。他说那些满脑子希腊文,能讲解牛顿力学,或者熟知历史上的重大战役的女性,简直就像是长出了胡子一样,完全失去了女性的魅力。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符合如今人们对“女博士”的流俗印象?

康德就像要保护女性的骑士一样,主张把艰深的科学研究留给男性去做,女性就应该保持优雅美丽,而不必皓首穷经。他甚至说,鼓励女性去研究艰深的学问,其实是男性的诡计,因为他们没办法在日常交往中抵抗住女性的魅力,但是又不愿甘拜下风,所以干脆诱惑她们去做男人的工作,这样就能建立起自己的优越感了。在康德看来,女性的强项是感受,而且是对个别事物的感受,她们有敏锐的直觉判断,她们擅长的学问是人,尤其是男人。女性的存在就是要让男性变得更加精致。

在讨论女性这种“优美的性别”时,康德几乎处处为女性辩护,显得非常怜香惜玉,甚至连女性身上的很多缺点,也被他当作了“美丽的缺点”。比如,他承认女性通常都缺少原则,因此从来不会成为好的法官,但是这没关系,因为上天给了她们’,善意的感受、美妙的风范和可爱的灵魂”。比如,康德承认女性容易伤感落泪,他说如果男性这样,只会让人厌弃,觉得他们很娘,而女性这样却显得楚楚动人。再比如,康德说女性更爱慕虚荣,但是这点小虚荣反而能够刺激她们的机智头脑,让她们的谈吐更有魅力、更加光彩照人。

从康德对女性优点的描述,以及对缺点的辩护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点可爱,甚至好玩儿的哲学家形象。

除了女性拥有“优美”的特质,康德说到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优美”。大体上讲,康德认为热情开朗的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属于优美的民族。而在欧洲以外的国家里,波斯比较接近法国的气质,因为那里有优秀的诗人和彬彬有礼的举止。

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二点,康德对“优美”的诸多“观察”。他认为“优美”这种感情相对简单,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美丽的景色、精美的物件、活泼的青年、轻松的喜剧,都是能够给人带来优美感的东西。女性是“优美”这个词的最好体现,而法国和意大利人是最能代表优美感的民族。

第三部分

说完了优美感,我们再来看看“崇高感”。

相比优美感,崇高感就复杂多了。让人产生崇高感的事物通常都是比较大的,或者是体积巨大,或者是主题宏大而严肃。这种感情也会令人愉悦,但这种愉悦从来不是轻松惬意的,而是经常会混杂着一些并不完全正面的情感,比如说恐惧、忧郁、孤独等等。

康德在书中列举了高耸入云的崇山、肆虐的风暴、为祖国而战,这些都是让人产生崇高感的事物。深沉的理智、真诚的态度、正直的品格和君子之间的友谊,也都带着让人难以亲近的崇高感。

在文学作品中,悲剧最容易让人产生崇高的感情,因为悲剧英雄通常都是为了别人的幸福慷慨献身,身处危险却表现得勇敢坚定。这样的悲剧人物和情节是深沉的,让人痛苦、引发同情,在观看悲剧的时候,观众获得了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悲剧 性愉悦,这就是观看悲剧产生的崇高感。

根据在愉悦里面融合的不同感情,康德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崇高感。第一种是令人畏惧的崇高感,这种感情可能混杂着恐惧、伤感或者孤独。比如面临深渊时,我们会有带着恐惧的崇高感;面对广阔无边的荒漠时,我们会有带着孤独的崇高感;在为悲剧主人公落泪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带着伤感的崇高感。

第二种是高贵的崇高感,这种崇高感中混合着赞叹,甚至惊叹,通常人们在面对巨大而素朴的对象时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面对巍峨的高峰、庞大而素朴的金字塔,或者想到浩瀚的宇宙。第三种是华丽的崇高感,这里面混合了优美的感觉,是我们对规模庞大还非常精美的事物产生的感觉,比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或者法国的凡尔赛宫。

比起对女性优美特质所做的长篇大论,康德对男性崇高特质的描述不过就是蜻蜓点水而已。他只是简单地说,男性有着深沉的理智,适合进行艰苦的思考和科学研究。

康德也从崇高感的角度谈论了民族性的问题。他认为西班牙人、英国人和德国人属于崇高的民族,其中西班牙人是令人恐惧的崇高,英国人是高贵的崇高,而德国人更接近华丽的崇高。而在欧洲之外,阿拉伯人、印度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也都多少带有一点崇高的特质,但是他们的崇高都堕落了。阿拉伯人堕落为热衷冒险的类型;印度人堕落为冒险与怪诞之间的形态,他们崇拜很多奇怪的神灵;日本人有些像英国,但是英国人的坚定,在日本人那里蜕变成了极端的顽固;而在康德看来,中国人是彻底的怪诞,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繁文缛节,绘画艺术里也总是有怪诞不经的主题。实际上,康德关于东方国家的这些评论,是整本书里最不靠谱的内容,它们完全来自那个时候的游记、小说,以及他在宴会上听来的各种传闻。康德一辈子几乎连柯尼斯堡这个小城都没出过,更不用说亲自出国看看这些地方的风土民情了。

好,这就是我为你解读的第三点,康德对崇高感的“观察”。相比于优美感,崇高感一种复杂得多的情感,不同类型的崇高在愉悦里面混杂了恐惧、忧伤、孤独、惊叹,甚至优美。在两性之中,男人代表了崇高的气质。而西班牙、英国和德国人是最有崇高感的民族。

第四部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康德如何从“优美”和“崇高”这两个审美问题,上升到了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这也是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这本小书非常有特点的地方。

在康德成熟时期的作品里,道德和审美是截然分开的,有着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和机制。而在这本书里,审美与道德不仅是相通的,审美甚至直接指向了道德。

康德说,有一些善良的品质是优美的,他特别提到了同情和殷勤这两种感情。

同情会让人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想要施以援手,而殷勤就是想让别人感到快乐,这会让人们的社交活动更加顺畅。这些感情可以产生出美好的行动,我们也会赞赏拥有这些情感的人有一颗“善良的 心”。但是这些情感往往是偏狭的,只能针对身边的个别人。比如说,我们更容易同情一个记者做过深度报道的贫困家庭,并乐意捐款捐物,但是却可能会对贫困人口的总数毫无感觉。

此外,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还有一些盲目和软弱,容易被利用,导致道德上错误的行动。比如同情可能会泛滥成灾,影响人的客观判断,而殷勤很容易变成诌媚,或者小团体里没有原则的相互包庇。因此,同情和殷勤虽然美好,也有可能成为道德的准备和辅助,但还并不是真正的德性和道德。

要拥有真正的德性,光靠“优美”的感情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崇高感”的加入。而这里的“崇高感”就表现在,依据普遍的原则行动,这些原则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从这些普遍原则出发决定如何行动的人是崇高而可敬的,人们也会赞赏他们有一颗“高贵的心”。那么这种对普遍原则的崇高感觉是什么呢?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这种感觉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 … … 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也就是说,普遍的道德原则,来自我们对人之为人的绝对价值深信不疑和绝对尊重。

同情和殷勤这两种“优美的感觉”是狭隘的、善变的、不稳定的,相比它们而言,对人性价值的’‘崇高感觉”是普遍的、牢固的和稳定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审美向道德的过渡,也看到了从一种审美感觉向另一种审美感觉的过渡。

在康德看来,我们的道德可能会始于某些“优美”的感情,尤其是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感同身受的感情,和想要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感情。但是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从它们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崇高”感情,也就是对所有人之中的人性的尊重。这种对普遍人性的尊重,就是康德从法国思想家卢梭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关于康德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说的是,他每天都坚持着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吃完午饭都是雷打不动的散步时间,邻居甚至可以用他出门的时间对表。康德这个严格遵守的作息时间只有一次被打破了,原因就是他看卢梭的 《 爱弥儿 》 看的入了神,这之后康德就在书房里放上了卢梭的画像。

康德在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对卢梭的敬意。在他那本“定制版”的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的笔记里,我们就能看到最直白的表达。他说自己曾经非常执着于人的认知能力,“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就是人类荣誉的全部,我会鄙视那些无知的人的胡言乱语,但是卢梭纠正了我。这种盲目的傲慢消退了,我学会了去尊重人。”

在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有关道德的内容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康德从卢梭那里学到的东西,他把对人性的尊重当作了普遍的道德原则的最终来源。

我们通常会认为,审美和道德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是康德在这本小书里,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这两个领域结合到了一起。审美与道德真的应该截然分开吗?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看到优美的山间溪水,遥望崇高的雪域高原,在欣赏这些自然之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同时感到心灵受到了净化?我们观看令人发笑的喜剧,或者让人落泪的悲剧,在笑过和哭过之后,是不是也会想想,这些戏剧是不是讲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当我们告诉孩子,随地吐痰很丑,而帮助别人很美时,我们是不是也在用审美的语言讲述道德?或许这才是康德的这些“观察”最能给我们启发的地方。

总结

康德的这本 《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 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几个主要的知识要点。

首先,这本书是康德“前批判时期”的代表也是康德本人非常重视的作品。

第二,这本书的标题如果用最忠实的方式来翻译,应该是“关于优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这个标题里的每个词都很有讲究,不仅说明了康德要对当时非常流行的美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提示了他在这里使用的不是哲学,而是人类学的方式,对这两种感觉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三,“优美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康德用了大量笔墨来讨论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美感。

第四,与“优美感”相对的“崇高感”比较复杂,在愉悦中混杂了恐惧、伤感、惊叹等其他的情感,男性是崇高感的代表。

最后,我们讨论了康德如何从审美过渡到道德,“优美”的情感可能带来善行,但并不等于道德,我们需要从同情和殷勤这样的感情,上升到对普遍道德原则的感情,这种“崇高”的原则,那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撰稿:刘玮

脑图:摩西

转述:江宁

​ 每日一书0001-0050

康德哲学的遗产

美国的康德研究专家贝克曾引述哲学家中流传的一句格言:“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人们之所以给康德思想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在于:在康德哲学精神中,既囊括了他那个时代人类在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也凝聚了西方文化自古希腊发轫以来的一切理智生活的智慧结晶。在康德这里既有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的影响,又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代圣哲的思想启迪,还有文艺复兴运动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文化的熏陶;既有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的理论碰撞,又有法国早期启蒙学者和人文学者的思想浸染,更有像牛顿、卢梭和休谟等这些时代巨人的人格和思想的深层积淀。正是在上述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康德以德国自身的莱布尼茨—伏尔夫学派为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奠定了近代德国哲学和神学的基础,而这种哲学和神学的影响所及又大大超出了德国的范围。

然而要真正搞清楚康德在哲学史、神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现代生存本体论的影响,仅看到上述因素还远远不够,更主要的是要从康德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理解康德思想的历史意义。康德哲学和神学思想的根基是其《纯粹理性批判》,特别是其中的“分析篇”,当代西方哲学、神学的主要思潮大都从这里出发来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旨是以批判考察人类先天认识能力为出发点,以阐释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冲突为目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有哪些先天要素及这些先天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最终为信仰留下足够的地盘。在“分析篇”中康德又把高级认识能力区分为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三种。他认为知性的先天思维形式是所谓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如质、量、因果性、必然性等),知性运用范畴综合统一感性材料才产生了经验或知识,而范畴之用于感性材料是以从范畴规定时间图形而引申出知性的先天原理这种形式进行的。知性的这些先天原理具有建构性,作为认识对象的自然界的各种规律,正是知性通过其范畴或原理而颁定给它的,亦即人为自然立法,这就是康德自称的“哥白尼式革命”。

如果我们仅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分析篇”看,康德似乎只是在讨论知识形成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问题,但这仅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之点,而康德的真正目的是要由此出发来构建其更为恢弘磅礴的理论大厦。换言之,康德建构其“分析篇”的主要目的远非仅仅要指明知识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而是要以人类知识形成的可能性问题为基点,探讨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他要使其思想由前批判时期的驰骛于外在宇宙而返回于内在宇宙,由前批判时期向世人呈现出的壮观的自然之图转而再向世人贡献一帧人类深邃的心灵之画。

在康德看来,知识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人类理性的立法有自然和自由两大目标,即不仅包含自然法则,而且还包含道德法则;最初是在两种不同体系中表现它们,最终将在唯一的哲学体系中表现它们。基于这种考虑,康德在研究了人类心灵的认知能力后,又进一步研究人类心灵的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以及这三种能力指向的三种对象——真、善、美。他认为其《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知识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基本目的;《实践理性批判》论述了道德如何可能,它是理性的终极目的;《判断力批判》论述了审美趣味和自然的目的性如何可能,使真、善、美在反思判断力中综合统一起来,消除自然和自由、知识和道德的分离。康德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哲学研究进行了认真总结,他认为他一生中哲学研究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与人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的四个问题展开的,即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与上述四大问题相对应,从而产生了四门学问题: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由于康德的思想涉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全部学科,它在体系上博大恢弘,内涵上丰富深厚,几乎各个部分都闪烁着智慧的真知灼见。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都呈现一种面貌,以致对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上述现象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重新认识和理解康德的任务,即在对康德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还要进行综合的研究,把分析原则寓于综合之中,把康德学说看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有着自身的宗旨、基本问题和逻辑线索,有着自身的风格和特质,它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表现出一种有机的递演关系,并服务于一种终极的目标和理想。基于此种认知,笔者认为康德在东西方世界之中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恒久的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学术思想的深层所包含的浓郁的人情味和生命气息。康德的精神包容了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一切实践领域,思考了人生的根本问题,度量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功能、条件和界限,它不仅揭示了宇宙的智慧,更是涵摄了生命的智慧,在茫茫无垠的自然寰宇中凸现了人的价值、人格的尊严和人性的自由。因此,只有从人学的视角研究康德,才能真正抓住康德思想的精神实质。(靳凤林)

康德哲学的评价

当代阐释学名家Gadamer说得好:“精神科学是不能用进展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的”,“精神科学研究的伟大成就几乎永不会陈旧”。谈到所谓“德国唯心主义的破产”,海德格尔曾不无愤慨地写道:“并非德国唯心主义破产了,而是时代不再有力量来承受这一精神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海德格尔本人研究存在问题,总要探河穷源、剥蕉至心,借助语言分析,回到希腊人的思想。在他看来,现代人遗忘了存在;向古希腊思想的回潮,正是重新记起存在的必由之路。人只有本真地存在,才有真实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竟可以说,古希腊人的精神始终活着,而现代西方人却由于精神萎弱而死了。海德格尔可是一门新课,但如果我们确实想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海德格尔哲学,我们是不该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置诸脑后的。

特别是康德哲学,它不仅为近代西方走出中世纪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派哲学作一大综合,为德国唯心主义启一大开端,更为现代西方哲学辟一大源头。无论现象学、阐释学,还是科学哲学,都从康德那里寻觅灵感、提炼问题、构筑进一步发展思理的基地。郑昕先生说:“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郑昕先生这句话,不仅对西哲是对的,而且对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来说,要想经过创造性的转化,造成具有现代形态的生命的学问,也必须过康德哲学这一关。

所幸,掌握和阐释康德哲学,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特别是儒家内圣之学)“打通”,这一步“高度的精神努力”,已经由避居港台的牟宗三先生完成了。牟宗三不仅掌握和诠释了康德哲学,且亦发展充实了康德哲学。他以儒家内圣之学为大本,以“一心开两门”之大乘佛家义为大纲,将闪烁在康德“超越的分解”中的通识和洞见,给以充分的贞定和证实,建构了一个以“两层存有论”为基本义理骨干,熔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为一炉的哲学大系,从而使历来缺乏系统相的中国哲学具备了能与西方哲学直接对话的型态。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

康有为大概是最早接触康德学说的中国人之一。早在他荣任帝师以前,就写过一本《诸天讲》,将他从杂览西书中得到的天文学知识全盘倒出,其中就有康德的“星云说”他还以中国传统的形气学说相比附。其实,康德载其星云说的《宇宙发展史概论》只是一本“少作”与康德哲学的整个系统,并无多少联系。

康德另一个著名而又经常被曲解的论点,是所谓“不可知论”。南海先生在《诸天讲》里述之如下:“然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吾人至渺小,吾人之知识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这是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限不能穷无涯的通常说法,冠以康德之名,实在是既无端又武断的强加。

严复也曾以己意对“不可知论”横加发挥,又归之于康德:“西国物理日辟,教祸日销,深识之士,辩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之说,以戒世人之笃于信古、勇于自信者。远如希腊之波尔尼,近如洛克、休谟、康德诸家,反复推明。”休谟与康德两种“不可知论”,含义与论证途径,各自不同,硬将它们拉在一处,相提并论,可谓不类至极。这个毛病,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大学哲学教科书。

严侯官又改用佛家语格康德义:“谈理见极时,乃必至不可思议之境。既不可谓谬,而理又难知,此则真佛书所谓不可思议矣。”这次有点意思了。佛家所云“实相一相,谓是无相,即是如相”,此非可以思议得,亦不可以言谈及,心行路绝,言语道断,非知识所行境界也。旧译康德“物自身”(thing in itself)为“物如”,颇中微意矣。

康德哲学与阴阳学

康德写了三本重要的书:

纯粹理性批判讲人如何认识世界—真。

实践理性批判讲人的伦理规则是如何—善。前者的对象是现象界,后者

的对象是本体界。在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鸿沟,在鸿沟

上架起一坐桥,使现象过渡到本体。这座桥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

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著人主观的美感,过渡到其目的,即客

观的本体。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的主要

内容。

自从牛顿提出物理学三大定律后,康德由哲学的观点来肯定数学物理学

的可靠性,及形上学的不可能性。

先验感性transzendentale Aesthetik 藉时间空间模式肯定数学是可能的。

先验逻辑transzendentale Logik 的先验分析tranzendentale Analytik藉

知性Verstand的范畴Kategorie肯定物理学是可能的。

先验逻辑的先验辩证tranzendentale Dialektik研究纯粹理性reine Vernunft

其内容:

1世界的有限无限,

2灵魂自由,

3上帝全能。统称为先验理念tranzendentale Idee。

康德的先验辩证教我们,先验理念只是幻相Schein,形上学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几个问题,皆属於本体界Noumenon。

虽然形上学不可能,但纯粹理性却指出我们本体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可

由实践理性来完成。

现在我们以纯粹理性批判来定义阴阳学并以 现象界

康德第二本书实践理性批判。

I

实践理性praktische Vernunft有实践原理

Grundsaetzen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它有两要素Saetze:

i主观的原则subj Maximen

ii客观实践法则objpraktische Gesetze

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Grundgesetz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

也就是道德法则Moralische Gesetz,它的内容为:

使主观原则合乎客观实践法则Handel so,dass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

我们以上面的实践原理来定义阴阳学并以 上帝为

i(kx-wt) -i(kx-wt)

T4(x,t)=Le +Ge

灵魂一定要过渡到T2,与T4合一。T1在道流里是不死的,也是幸福的。

为了在现象界—真与本体界—善的鸿沟间,搭起一座桥梁,康德写了

第三本书,判断力批判。判断力批判并不像知性Verstand与实践理性

具有自己的地盘,可在上面建构立法。判断力只是在两地间,具有调

适性,由此进行过渡功能。判断力有先验原理。此先验原理的得出:

在自然界中,发现自然的多样性,然后寻求一般性,此一般性即:

自然的目的性。虽然发现起於自然界,此原理却是先验的。

判断力(其先验原理:自然的目的性Zweckmaessigkeit der Natur)

可分成两部份:

1) 美的判断aesthetische Urteilskraft它是主观的形式的

2) 目的的判断telelogische Urteilkraft它是客观的实质的

1) 美的判断:它的表象只是主观的,并不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

So wird die Vorstellung da durch nicht auf das Objekt ,sondern

lediglich auf das Subjekt bezogen

美的判断又分成两部份:

a有形式的自然之美schoen

自然之美是不计利害关系的。自然之美是不经概念而经感觉的。

自然之美是有形式的。自然之美是能令人满足的。

注解:康德亦谈到艺术之美,即人为之美。它与自然之美是一样的,

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自然之美是自然给人的。艺术之美是人给自然的。

b无形式的壮丽之美erhaben

注解:康德把壮丽之美又分成数学的壮丽与力学的壮丽。

笔者认为,除此之外,下列情况亦属壮丽之美:

与万物本体合一,与圣父合一,与密契合一,与剧中英雄合一。

我们以壮丽之美来定义阴阳学的T2。

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

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

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

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

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1470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