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从剑桥毕业班里挑出的姑娘!她一下火了,简直戴妃还魂啊

导演从剑桥毕业班里挑出的姑娘!她一下火了,简直戴妃还魂啊,第1张

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点“ 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 分享

才能继续跟大家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啦~

最近,一个叫Emma Corrin的妹子,在欧美火炸了天。

作为Netflix《王冠》第四季中新登场的角色,Emma 饰演的戴安娜王妃引发了欧美网友的热议,因为,无论从神韵还是扮相,妹子的一颦一笑都像极了黛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永远的英伦玫瑰,很多英国人心中绝对的女神,这么一个角色,不管谁来演都很难不被骂。

可Emma不但顶住压力完美出演,还赢得了网友们一边倒似的赞扬:

“这根本就是戴安娜王妃还魂!”

“《王冠》第四季很难看,但是Emma Corrin妹子很漂亮,还原了戴安娜的举止和内心!”

“Emma Corrin是《王冠》里最亮眼的角色,她应该得艾美奖!饰演戴安娜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她却贡献了完美而纯净的表演!

“我太失望了!我们只能在这一季看到Emma Corrin演的戴安娜王妃吗?”(因为《王冠》剧组每两季就会经历一次所有主角的更换)

“Emma Corrin抓住了戴安娜每一个细微的手势,每一种情绪,从害羞的戴安娜的侧头倾听的习惯动作,到声音总是有点脆弱感的细节,然而除此之外她的表演还是能让人感受到新鲜。”

就连戴安娜王妃的密友Jimmy Muggle 也对Emma的表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Emma Corrin抓住了害羞的Diana那种十分特别的美丽,而我也准备再一次用这样的方式爱上王妃,尽管播放进度很慢,但是并不影响我一口气看到第五集。”

而Emma之所以能如此大受好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神仙剧组1比1还原戴妃经典造型

尽管《王冠》开播以来,一直被皇室和英国议会官员各种嫌弃和吐槽,但从用心程度来看,《王冠》剧组其实根本就是王室的铁粉,无数细微之处都在向皇室致敬。

剧中,Emma所穿的每一套衣服都像是从戴安娜的衣柜里刚借出来的,眼熟到让人热泪盈眶。

先来上一组Emma一比一还原戴妃经典穿搭的对比图,不能说是很像只能说有点一模一样。

1985年戴安娜在皇家剧院芭蕾舞会惊鸿一舞的经典片段,剧组也拍的很还原本尊,除了戴妃的小肚子之外,其他细节都十分神似。

这是戴安娜本人。

这是Emma Corrin。

而在最受瞩目的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的世纪婚礼戏份中,Emma也丝毫没有露怯,艳压全场。

她穿的那件婚纱,跟戴安娜王妃当年穿的那件一模一样,裙摆长达762米、用手工刺绣、亮片和10000颗珍珠。

“我记得应该是在伦敦的兰卡斯特宫里——有一个大约10人的团队帮我穿上婚纱,因为它太大了,当我走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安静了。”

为了保证婚纱的完美还原,《王冠》的服装设计师直接请来了原版设计师 Emanuel 夫妇做了件一模一样的天价婚纱,真正做到1:1复制了1981年的世纪婚纱。

原版

只能说,当神仙颜值的小妹遇上一个烧钱不眨眼的土豪剧组,造出来的不是真王妃,也胜似真王妃了!

从假小子到戴妃翻版,妹子的气质是个迷

初出茅庐就碰上这样的顶尖制作,作为一个新人演员,Emma实在是个幸运的妹子。

随着最近《王冠》的热播,很多人开始好奇她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天选萌妹?

其实这一季的选角从2年前就开始了

2018年,刚从剑桥大学表演专业毕业的Emma接到了导演Ben Caron的一个电话,他们聊了好一会,随后导演要求她读了几句台词,她意识到这些台词和戴安娜有关。

一开始,她只当这不过是毕业季一个不请自来的试镜,然而很快她被告知,这并不是试镜,她被正式定下来出演黛安娜!

她完全吓呆了。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当时的影迷们都感到一头雾水。

她谁?导演是不是疯了?

有多么奇怪?比如像下面这些:

她有时候像是王尔德笔下那种美少年

有时候也可以是个朋克糙汉子(就连胡渣都很像是刚长出来的原装的)

还有这种清爽类型的

总之,不知为何妹子专注于开发男里男气的 时尚 路线,很多人感觉,她的样子有点像朱迪福斯特,后者也是以雌雄难辩的气质而闻名世界。

甚至有很多谣传,她就是朱迪的女儿

所以乍一看,导演的选角思路可以说是相当的叛逆。

然而,其实Emma和Diana之间的缘分其实冥冥中早已注定。

因为不仅仅她长得像戴安娜,她妈妈长得更像!撞脸这事儿也会遗传。

据Emma的回忆,年轻时候她的妈妈,经常被路人误认为是戴安娜。

甚至,有那么一天,她妈妈刚刚走进火车站附近的一间咖啡馆,有好几个人无比激动——他们以为自己见到了戴安娜王妃本人。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也就是在这一幕发生的几个小时之后,电视上传来了戴安娜王妃在巴黎高速隧道里遭遇严重车祸,香消玉殒的噩耗

这或许是她们之间某种神秘的羁绊吧。

几十年过去了,她也长大成人,并且继承了母亲的撞脸体质,看上去酷似戴安娜的30版本

为了演活戴安娜,她把自己变成复读机

确定正式出演这个角色后,Emma就开始不眠不休研究戴安娜。

比如反反复复看一部2017年的戴妃纪录片,一遍又一遍模仿她说话的语气,最高纪录是把戴安娜的每句话都重复15次,这样笨蛋式地去练习。

而身为职业语言治疗师妈妈则在一旁随时纠正她的发音错误

“有很多地方我都希望能尽量效仿,比如戴安娜喜欢倾斜着身子说话,还有一些只属于她的谈话风格。“

为了练习戴安娜高贵的口音,Emma使用了诸如 get into 或者alright之类的词来模仿皇家的英语口音

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她有一套爱咋咋地豁出去了的调节方法。

”尽管我感觉到责任重大,但我告诫自己尽量不要想太多,否则会被击垮。”

除此之外,她买了很多活页笔记本,也制作了各种戴妃档案照片文件夹。

“戴安娜王妃的手指其实有特别多的细微表达,她的右手手指总是能让人一眼识破她的焦虑不安,当她焦虑时,两只手也会交叉在一起,而她情绪激动的时候,她又会把它们攥到一起。”

美妆组为了真实还原戴安娜生前最著名的几款发型,为Emma制作了6个不同长度的订制假发,其中包括戴安娜少女时期的青涩妹妹头,也有结婚后明艳锐利的飘逸短发造型。

“弄这几个发型的时候,Emma几乎要被迫在椅子上端坐几个小时。”

导演:让她火起来,也是揣摩角色的需要!

除了脸蛋酷似戴安娜之外,Emma从小到大的某些成长经历,其实也有点像戴安娜的翻版。

“我真的能明白戴安娜当时的处境,19岁就结婚!成为了王室的一员,一年后就生下了威廉王子,随后她便开始了无尽的挣扎。”

今年24岁的Emma,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家庭,老爸是个商人,妈妈则是一个语言学者,从小也是个不愁吃喝的大**。

和戴安娜类似,她在中学时期也就读于英国一间顶级私立女高,Woldingham School,就是那种课外活动比课堂活动多出几倍,成天赛马、划赛艇、打高尔夫致力于培养名媛的贵族式女校。

Woldingham School一年的学费就高达15万英镑,同学们也都跟伊顿公学似的,都是 社会 名流子弟。

学校的硬件设施尤其逆天,特别是拥有一个超大的学生剧院,里面总是有人在排演各种世界经典戏剧。

Woldingham School剧院

Emma也活跃在小剧团里,通过不断地尝试各种角色(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啥的),从此爱上了演戏,下定决心成为一名演员。

或许是感觉自己人生阅历太浅,高中毕业之后她先是跑到南非做了一年难民志愿者(那个时候就开始剪了短发),然后才回到伦敦,进入剑桥大学正式开始学习戏剧。

本来她也是几十万毕业季迷茫少年的一员,一开始只能接到一些短片里的小角色,但不久之后,Netflix《王冠》剧组就相中了她。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想到19岁的平民少女戴安娜,突然就成了王子的约会对象

而导演也有意在剧集开播前,就让这个萌妹赶紧“火起来”,因为这可以帮助Emma揣摩戴安娜的年少成名的内心境遇。

“你要知道,一旦主演《王冠》的消息公布,你也会马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而这个从无人知晓的少女到世人皆知的魔幻过程,其实跟戴安娜是一样的。”

随之而来的王妃同款,就是狗仔队。

1980年,当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约会的消息传出后,狗仔队就开始跟踪这位未来王妃了,堵在她工作和生活的路上。

而年轻的Emma近两年来也逐渐开始体会到被狗仔围堵的苦恼,她从未想过,迅速成名的感受居然也包含了恐惧,她也把这样的感受运用到了表演中。

可以说,戏里戏外,Emma和戴安娜的人生,实现了某种程度的重叠。

并不想顶着“翻版戴安娜”头衔一辈子

不过,现在她在《王冠》的使命已经告一段落,她并没有选择顶着“翻版戴安娜”的头衔止步不前。

在私下里,妹子的风格其实非常百变,充满各种滚烫的青春气息。

时而维密超模风,身材线条无懈可击。

时而是这种铁锅卫士,看起来脑子不太好使的样子。

还有这种奇特的掰脚腕大赛冠军照

或许在结束了轰轰烈烈的播出季限定“热搜女郎”之后,妹子内心深处还是很拎得清的。

“在本质上,模仿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只是相信眼前的故事是真实的。”

《王冠》同剧组的奥斯卡影后Olivia Colman是这样评价Emma的,“伟大的表演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需要很多有趣的发挥,她真的做的很棒。”

Olivia Colman

令人遗憾的是,《王冠》第五季戴安娜王妃将会由30岁的Elizabeth Debick接手,而在下一季的第五集,1997年王妃不幸去世的一幕将会上演。(因为剧中王室成员的年龄跨度很长,所以不管多大咖,都会在两季后换角,由年龄合适的演员接力)

“不过我们还是在想办法能不能在一些闪回镜头里,让Emma以这样的方式继续陪伴大家。”

当然,不管以后妹子还会不会出现在《王冠》的剧集中,这个气质很迷人的妹子,正在成为英国演艺圈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

ref:

https://peoplecom/royals/emma-corrin-reacts-disapproval-over-princess-diana-portrayal-the-crown/

https://timecom/5910950/princess-diana-popularity-the-crown/

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ellievhall/the-crown-emma-corrin-vs-princess-diana-season-4

查理·施达德(CTStudd)出生于贵胄之家。他曾担任剑桥大学的校板球队队长。无论是击球、投球,在当时他都是首屈一指。投球方面,他更打破过全国记录。

然而就是在他的板球生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毅然放下了板球,决心前赴中国传主之福音。他的决定引起了剑桥大学的轰动,但他感悟到:“救赎意即‘买回来’,所以如果我属于他,而我还占着不属于我的东西,那我就是贼,否则我就该放弃一切而完全归神。当我一想到耶稣基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为他放弃一切,又有什么难呢?”

其实,施达德从未考虑过往海外传教,他觉得英国已经够大了,但当他清楚确实神要他往中国时,他却毫不犹豫,将对板球的虔诚转移到基督身上。

抵达中国后,他先后在太原府、上海、平阳、隆安府等地作传道工作,并于1888年在天津跟另一位传教士普丝丽·施德活**结婚,婚后四个子女也相继在中国出生。由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施达德不得不在1894年举家迁回英国,后来圣灵又催迫他往印度传福音。至1908年,他正计划重返印度,主却奇妙的将非洲的需要放在他心上。虽然施达德不是终生留在中国的工场,但他却一生未离开过传教的事业。他开拓了非洲工场,且成立了环球福音差会,协助更多工人往非洲农场收割。在1931年他离世的葬礼上,有约2000名黑人基督徒为他送行。 斯坦勒·史密斯(Stanley Smith)一直在中国北方工作,他可以用流利的中文步道。死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布道,1931年1月31日在苏州逝世。

有谁料到这样一位爱主、爱中国的传教士,曾经是生活放荡,灵性浮沉不定的软弱基督徒?

他父亲是著名外科医生。史密斯虽然13岁已接受基督,但他一直陷于灵性的低潮。在剑桥念书的日子,他仍喜爱玩乐。虽然他热爱草地网球、游泳、自行车、以及皮划艇,但他仍感到生活无聊、难以满足以及毫无意义。他自认是个失败的基督徒。直至他明白要将自己全交给主,他生命才有转变,史密斯很快就投入直接的事业,一连串的露天聚会、下午茶、医院探访、访问贫民。他还得着新的负担,就是到国外传教。但不久他又再度软弱,灵性总是暴涨暴落,忽上忽下。他肯定不会流失,但他完全没有属灵的能力。即使当牧师,也只是一个平庸的牧师。

在一次和兄弟们的沟通中,他发现他受自我意志的阻碍很大,他只喜爱基督徒的活动,但最后的方面,他仍想自己决定。于是当晚他在日记上写上:“我必须把自己完全献上。”

他本来可以留在剑桥或往铝瑞得理学院接受神职人员的训练,但最后他确定了中国是他一生的事业,他也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 塞西尔·特纳(Cecil Polhill-Turner)排行第二,亚瑟·特纳(Arthur Polhill-Turner)排行第三,他们也是富家子弟。父亲是上校。按照当时的传统,二子要当骑兵,三子则作家庭牧师。

亚瑟·特纳虽然知道自己将来会当牧师,但他的生活丝毫不检点,他爱赌马、打牌、跳舞。直至在慕迪布道会中,他才真正决志。从此,他彻底与马、牌、舞断绝。他是校际运动会的代表选手。他仍努力学习和锻炼,但他目的是借此见证基督。在七杰中,亚瑟·特纳是第一个接受感召往中国的。他一直在四川传福音,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期间,他都在中国。

二哥塞西尔是骑兵军官,又得过足球奖章,但他清楚神并非要他稳步地爬上陆军元帅的高位,而是要他前赴中国传教。他的摆上并非受弟弟亚瑟影响,原来自从他独自参加“中国传教士聚会”后,他就决定去中国传福音。曾有一位长老极力劝他留下,原因是骑兵队很快就有机会遣往印度,在那里也可以作很多传教工作。而他叔父白亨利伯爵也拦阻他,但塞西尔毅然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远赴中国山西,后来甚至深入西藏禁地。 剑桥七杰中,只一个军官是炮兵少尉狄克逊·霍斯特(PEHoste),他受戴德生的影响很深。当他正考虑传教工场的时候,戴德生写的小册子深深地感动了他:“中国三亿八千五百万人民(这是当时的统计数据,现在是13亿)在死荫幽谷中,没有机会接触福音,回头想想我们元帅的命令,‘往普天下去,把福音传给万民。’面对成群走向灭亡的人,还能袖手旁观吗?”中国也开始成了他的负担。

最初身为少将的父亲对他往海外传教加以阻挠,但后来父亲竟写信告诉他,不再阻止他,这令他更清楚神的感召。

戴德生曾向他强调远赴中国的危险和孤独,但霍斯特毫不畏惧。想不到他后来还代替戴德生,作中国内地会的负责人。抗战时,他曾被日军拘禁。他在中国住了60多年,直至逝世前一年才离开中国,返回伦敦。 威廉·卡塞尔(W W Cassels)在剑桥毕业不久,就成了英国国教副牧师,他在贫民中工作,然而神让他看见他的工场并非英国,而是遥远的海外。自从他感到海外传教的感召后渐渐地清楚神赐他的负担是中国。

但他要往中国的决心,很快就受到考验。他母亲竟然亲自找爱迪生,请求他不要接受卡塞尔作传教士,原来他母亲有七个儿子,而卡塞尔是她唯一留在英国的儿子。结果是神自己挪开了这些障碍,最后他母亲竟写信给爱迪生:“这条路已够艰难,如果我加以阻挠,那我不就成了神好儿子的坏母亲?神己带领他走上这条路,虽然不合我的意,但我须跟上,愿神赐福他,也赐福你们的工作。”

卡塞尔先在上海,然后往中国西部,直至1925年逝世,他很少离开这里。 章必成不只放下了世上的享受,他更放弃了巨额财富。当他在中国传教的时候,身在英伦的大哥,由于没有儿子继承业务,想给章必成大笔财产,但条件是要他放弃中国,放弃传教,回英国打理房地产业,章必成毅然拒绝了。他宁愿镇过镇、村过村,艰辛地旅行布道。一次他甚至在炎热的天气中,和爱迪生走了近一千英里的路。他爱中国的热诚,甚至感动了儿子,后来儿子长大了,也加入中国内地会,而他自己也就是死于儿子的传教之地――中国宝宁。

章必成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父亲是男爵。自少他就在基督教活动和虔诚的氛围中成长,但他却徒有基督徒的外表而无属灵的实质。在慕迪布道会真正信主后,他也曾一度软弱。幸好,这只是短暂的情况,退后反倒叫他更迈向前,以后他更爱主啦!而神也就选择了他完成他所托负的使命。

12世纪,方济会修士、本笃会修士和圣衣会修士,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区定居,剑桥郡由此诞生。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妓女,牛津郡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剑桥郡,创建了剑桥大学。根据记载:面对怀疑的市民,一群教师和大学生成功地争取到了王室和教会的保护,这是不稳定时代的基本条件。最迟1225年左右,剑桥的教师们就从他们当中选出了一位校长,他的权力得到了亨利三世国王的批准,大学的自主管理就由此而来。不久之后,1233年,格雷戈尔九世教皇也批准了,这种教会特权牛津直到1254年才享受到,然而更重要的是,亨利三世及其继承人的法令确保了这两所大学的垄断地位。一直到19世纪,整整六百年,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仅有的大学。欧洲其它地方没有哪里有这种垄断的。跟牛津一样,剑桥的这所大学一开始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在租来的房子里讲课和生活,哪里有地方就在哪里。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住在旅舍里,由店主负责监督。1280年,在这种私人旅舍被有着自己的校舍和捐款的学院取代之前,全城已经有34家这种大学生公寓了,捐款能保证学院的持久性和独立性。

1284年,艾利修道院的休·德·巴尔夏姆主教创办了剑桥的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直到学院有章程前它依照的都是牛津的早它20年的主教学院——墨顿学院的模式。剑桥毕业生从前就有最理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1347~1348年的那场夺走了英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瘟疫之后,对受过良好教育的牧师、管理人员、法学家、医生的需求增加了。

1370年前后剑桥共有八所学院,大约20多家旅舍。整个大学有将近700人,不及今天的一个女王学院的多。直到15世纪,牛津的这位穷表弟才具有了跟他的老伙伴同样大的规模,虽然影响还不及它。剑桥早期的学院创建人绝对不只是教会人员。也包括国王和他们的女人,像伊丽莎白·德·克莱尔和彭布罗克伯爵夫人这样的上层贵族的太太,国家官员、商人、主教相当少。基督圣体学院的监护人最为特殊,它是剑桥(和牛津)唯一一座由城市的两个行会共同创办的学院,这期间大学建起了它的第一幢自己的大楼,有课堂、会议室、图书馆和管理大楼的老学堂(1350年-1475年)。别的学院都围绕着这些学院核心:克莱尔学院、三一学堂、冈维尔学堂。

1500年前后,剑桥有十几所学院,大多数位于高街和剑河之间,南起已经位于城墙外的特兰平顿门旁的彼得豪斯学院,北至后来的三一学院和圣约翰学院的所在地。当人文主义思想也随着印刷术传播开来。欧洲这场古典精神的伟大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代表是来自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伊拉斯谟来到剑桥。他来了,咒骂这里的气候、走了味的啤酒、差劲的抄写员,实际上是对一切都不满,断断续续地呆了近三年。从1511年到1514年他住在女王学院,教授神学和希腊语,写作,翻译,出书,通信,有着无人能及的旺盛精力和优雅文风。伊拉斯谟对于剑桥不仅仅是一名布道者。原始资料研究取代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重心从神学转到了雄辩术,从培养牧师转到了培养有学问的国家栋梁。从此以后,古代语言和文学在英国大学的教学课程里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剑桥人文主义者对希腊语和希伯莱语的兴趣带来了圣经和古代宗教著作的校勘版本。这里也是改革的温床。将伊拉谟斯召来剑桥的那人是他的朋友约翰·费希尔,他在这一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人道主义的教学计划,使得使剑桥大学在几年内上升为一所欧洲级别的大学,首先是和牛津处于同等水平。尽管亨利希八世本人从来没有对剑桥产生过特别的兴趣,却向大学捐赠了五个王家教授席位,这属于时代和它的火焰式国王的自相矛盾。在这个突破的时代,王室需要牛津和剑桥充当可靠的管理人、法学家和牧师的储备室,充当政府的学院支柱。因此,亨利希八世本人最终于1546年创办了一所学院,将两座较老的学院合并成一座规模更大、超过了迄今所有学院的新学院——三一学院,这不仅仅是贵族自由的标志。至今它仍是剑桥唯一的一所不由院士选举、而由王室根据首相的提议任命院长的学院。

1614年詹姆斯一世留宿三一学院时,整个学院里禁止吸烟,因为众所周知,这位国王厌恶吸烟。为了供他消遣,教师们安排了一场哲学戏,一场有关“狗们是否进行三段论”问题的辩论表演。最后得出结论,狗不能思维。那位君主听后说,他的狗是例外。教师们钻牛角尖地高声附和。毫无疑问,剑桥是一个精神活跃的地方,充满神学和政治的辩论,获益匪浅的不光是年轻的弥尔顿。在悉尼·苏塞克斯学院,学生奥利弗·克伦威尔接触到了加尔文教的思想,1640年他以一票的优势代表剑桥被选进了议会――“那唯一的一票既毁了教会也毁了王国。”圣约翰学院的院士、诗人约翰·克利夫兰议论道。1643年克伦威尔返回来,将学院变成了军营,将剑桥变成了东英吉利议会运动的司令部。大多数院长丢掉了他们的官职,有一半院士,共200多人,被解雇了。在君主制复辟之后,统一行为又恢复了英国的旧规定。王室的宠儿被指派来担任大学校长。在此期间,能够以笛卡尔的坚定不移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不光是剑桥的柏拉图主义者们,一个自由宗教哲学组织:“道理是主的烛光。”信仰寻找理性的理由,理性发现了一种新的宗教——自然科学。伦敦皇家俱乐部(1660年)成立后设立了数学、化学和天文学的教授席位,艾萨克·牛顿这颗明星在剑桥上空闪耀。

18世纪,王室和议会进一步听任大学自主管理。教师和学生们干他们最想干的事:学习、享乐。1800年左右,剑桥(和牛津)的名声受到损害。另外两所大学超过了它们,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和德国的哥廷根大学,那是乔治二世创办的大学,不久就成了汉诺威人最著名的大学。另外,在英格兰也首次出现了竞争对手,德勒姆大学(1832年)和伦敦大学(1836年),“牛剑”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同时大学生的人数却在上升。发达起来的资产阶级的中等阶层需要新的培养场所。在维多利亚王朝这一越来越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里,剑桥也感觉到必须帮忙,应该改革了。一位科堡-高塔王子、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推动了这次改革。1847年,剑桥大学以微弱的多数将这位不受欢迎的德国人选为校长。1871年,又一项法律结束了对不信奉英国国教者的歧视。1861年,人们注意到了第一位已婚教师,这显示剑桥大学在渐渐地脱离中世纪。1860年前这所大学正式取消了禁止院士结婚的规定。由于各学院有权自主决定此事,直到1880年之后,院士们的结婚愿望才取得了成功。这给剑桥带来了一场建筑和婴儿的小小兴旺。

1870年,当时的大学校长,威廉·卡文迪什,德文郡的第七代公爵,资助了一个实验物理学教授席位和一所实验室,两者都是以他的一位祖先、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的姓氏命名的。那是自然科学辉煌发展的开始。19世纪剑桥人口增加了四倍,居民人数将近五万。永远年轻、迷人的鲁珀特·布鲁克的精神,美人和智者围聚在他周围,一个撑船比赛、五朔节集会和布鲁莱利口酒的世界。两场大战之间的剑桥是一个快乐优雅和知识论争的地方,代表人物有伯特兰·罗素、梅纳德·凯恩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经济和自然科学发达,学生戏剧和道德科学俱乐部赫勒蒂克斯或所有俱乐部中最高档的使徒俱乐部等辩论协会也很兴旺。希特勒的上台让这些争论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侄子朱利安·贝尔及其朋友约翰·康福德就属于在西班牙内战中阵亡的年轻的剑桥志愿者,书包里装着《资本论》。1933年后,很多大学生和教师觉得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值得钦佩的选择。国王学院的院士、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甚至直到1990年都还是***员。大学援助委员会是个于1933年开始工作的援助组织,当时,在它的帮助下,首先是流亡的自然科学家在剑桥找到了避难所,其中有维也纳化学家马克斯·佩鲁茨,他于1947年建立了享誉全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因为他的毕生事业,对血红蛋白的研究,佩鲁茨于1962年和他的同事约翰·肯德鲁一起荣获诺贝尔奖。今天剑桥大学共有31所独立自治学院 ,约一万九千名学生 。新建的学院里有些是纯粹的研究生院:达尔文学院、沃尔夫森学院、克莱尔学堂。这一发展始于1934年新建的大学图书馆,到20世纪末就在城西出现了一个新校园。自然科学在那里占主导地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1959年夏天,剑桥举办了一场引起轰动、至今仍被援引的讲座,虽然讲座内容当时就不新鲜了:“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 。CP斯诺,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和作家,他埋怨自然科学家缺乏文学教育,人文学者对热力学的第二原理一无所知。他认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之间的鸿沟日益增长,给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理论尤其在剑桥引起了盛怒。数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特兰·罗素,不正是最好的反证吗?剑桥以自然科学为主,但也没有丢弃它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的传统优势。由工程系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学院——工学院。

在英国和欧洲大陆,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和平庸化只能对埃诺尔·安南这样的牛剑捍卫者为精英大学辩护的“龙生龙凤生凤”辩护词起到支持作用。这位英才,他以看似无政府主义的风格对待现实问题,顽固得近乎游戏地展示他的高超技术,于1998年举办了剑桥大学抒情诗竞赛。为了赢得自18世纪以来颁发的、以彼得豪斯学院的一名院士的名字命名的威廉·布朗男爵奖章,必须做诗两首:一首以“因特网搜索”为题材的古希腊语颂歌和一首论克隆技术的拉丁语诗歌。

2009年,剑桥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校庆,纪念建校800周年。

剑桥大学的辍学率至今仍是全英国最低的(英国为1%,德国为50%左右)。

2015年,剑桥大学受邀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与寰亚留学现场组织宣传和招生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81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