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祈请文及心咒文字

文殊菩萨祈请文及心咒文字,第1张

文殊菩萨祈请颂》

为洛桑陀美上师在五台山闭关苦修时,为利益广大汉地众生

祈请多识仁波切将其藏文译成汉文。

拿摩文殊师利菩萨!

在那深广知识天空中,圆满智慧金轮所放光,

消除一切众生愚昧暗,语自在佛妙音我顶礼。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从现在起直至证菩提,除您之外我无救护主,

因业力故无论生何道,世难之中救我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我从今世舍身离去时,一切亲人好友均别离,

落入凶狠死神手中时,拯救死亡恐怖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无始时来多造恶业故,在中阴界烦恼狂风劲,

会被吹到凶险恶趣中,挡住烦恼风口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中阴意识转生投胎时,远离八类修法无暇地。

生为手持佛法胜法幢,有福种姓之家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来世获得人天高贵相,七德庄严暇满人类身。

幸逢持正法脉善知识,助缘获善教诲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具慈悲与方便善法师,教我精通海量诸经论,

并能如法教授诸众生,赐与决择智慧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生生世世我为利众生,所有财富无吝作施舍。

无散乱心修习禅定等,圆满六度大行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消除世苦热恼清凉剂,经论冰山之峪愿游览,

掉入散逸泥海难成行,慈悲救我出泥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举步进入甚深智见道,一心想去解脱安乐岛,

缘浅世心如绳作羁绊,斩断恋世牵绳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放弃入寂自利夜荷林,观看广大佛道千顷莲,

智眼蒙受无明黑暗障,消除无明烟雾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祈求使我生生与世世,依止深广佛法大海洋。

变为满足众生所需求,如愿生成大宝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我对文殊诚心祈求力,启动福智资粮大航船,

运送一切众生出世海,助我神力如您文殊师。

嗡M 阿RA 巴匝那谛

文殊师利祈请颂

南无文殊师利佛

在那深广知识天空中, 圆满智慧金轮所放光,

消除一切众生愚昧暗, 语自在佛妙音我顶礼。

从现在起直至证菩提, 除您之外我无救护主,

因业力故无论生何道, 世难之中救我语自在。

我从今世舍身离去时, 一切亲人好友均别离,

落入凶狠死神手中时, 拯救死亡恐怖语自在。

无始时来多造恶业故, 在中阴界烦恼狂风劲,

会被吹到凶险恶趣中, 挡住烦恼风口语自在。

中阴意识转生投胎时, 远离八类修法无暇地。

生为手持佛法胜法幢, 有福种姓之家语自在。

来世获得人天高贵相, 七德庄严暇满人类身。

幸逢持正法脉善知识, 助缘获善教诲语自在。

具慈悲与方便善法师, 教我精通海量诸经论,

并能如法教授诸众生, 赐与决择智慧语自在。

生生世世我为利众生, 所有财富无吝作施舍。

无散乱心修习禅定等, 圆满六度大行语自在。

消除世苦热恼清凉剂, 经论冰山之峪愿游览,

掉入散逸泥海难成行, 慈悲救我出泥语自在。

举步进入甚深智见道, 一心想去解脱安乐岛,

缘浅世心如绳作羁绊, 斩断恋世牵绳语自在。

放弃入寂自利夜荷林, 观看广大佛道千顷莲,

智眼蒙受无明黑暗障, 消出无明烟雾语自在。

祈求使我生生与世世, 依止深广佛法大海洋。

变为满足众生所需求, 如愿生成大宝语自在。

我对怙主诚心祈求力, 启动福智资粮大航船,

运送一切众生出世海, 助我神力如您语自在。

此智佛文殊师利祈愿颂根据五台山藏传佛教比丘僧洛桑陀美的请求,由多识洛桑图丹琼排于2005年新年元月初译自藏文

洛桑陀美上师:视师如佛

       “视师如佛”这四个字对有的人来说很容易就做到,而对于有的人来说非常难,难在哪里?难在一个信字,这个信是相信、信心和信念。

       首先你们相信上师吗?上师不是神仙,不会给你们表演上天入地,上师带来的是佛法。大家总是想着得到上师的加持,这是好事,但是怎么才能得到加持?你的所作所为要与法相应,这是得到加持的关键。你能做到百分之百,你得到的加持就是百分之百;你能做到百分之一,你得到的加持就是百分之一。

        当你相信上师之后,才会慢慢对上师有了信心。这个信心就跟汽车里的汽油一样,油加满了,在高速公路上才跑得快、跑得远。车子没有油,你怎么能开到目的地呢?我在网络上有上千的弟子,有的人分享《广论》非常积极,有的人则是拖拖拉拉。义工左催右催,他们还闹情绪,这是为什么?因为对我没有信心。

       只有当你生起足够坚定的信心后,才会视师如佛,这会成为你心中永远不灭的信念。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上师的加持,你的心将与上师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此时的你,不再是满脸焦虑、心中充满各种不安,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祥和安静,沉浸在法喜之中。

       我现在想问的是:我一直在这儿,你们的心在哪儿?

       要想得到上师教法的全部加持,就必须开启自己最大的恭敬心。只有将上师当作至高无上的佛,佛的教法才能够从上师的智慧心来到你身上。如果不能视上师为佛,只将上师看作普通人,那完整的加持,永远都不会出现。

       上师是离你最近的导师,因为他常常传法给你,还为你解答许多疑问。藏传佛教将上师放在佛之前,就是体现了对上师的尊重和信赖。你所得到的加持完全是你对上师信心的体现。上师对每个弟子都一样,也许在示现上有所差别,但实际却是平等的。有的弟子禁不住磨炼,那就只能软言好语对待,有的弟子就是遭受无端打骂,照样不离不弃,就像《事师九心》里面的一句话“忠贞不二似义犬”。上师为了帮助弟子除掉身上的习气,会制造各种“惊喜”。你被假象迷惑了,可能就跑掉了;如果你很清醒,那就通过考验了,完全在于你们自己的心。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圆满》—法的功德

       法的功德,有这样一个比喻,众生包括我在内就像病人一样,从往昔无始以来贪嗔痴的烦恼、所知障、各种习气等等,一身的业障病,那么佛就像一个大医师,佛所讲的法就像良药一样,我们治病一定需要药物才行,没有良药我们的病不能彻底好。佛陀是一切功德圆满、一切烦恼断除、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他的法咱们要掌握好,一定要从闻思开始学,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断地思惟其中的道理,然后再去修,才能够体会到法的珍贵,法的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的烦恼归根结底是我执、无明引起的,由此造下种种的业,这个病根如何祛除?只有修学佛陀讲的法才能够彻底祛除。既然我们皈依三宝了,就一定要学习佛法道理,如果不学法,没有深入地闻思、没有透彻了知佛法道理,我们的信心是上不来的,或者不稳定,或者懒惰、昏沉掉举等等烦恼众多,所以说没有深入经藏,法的功德利益在自身上是生不起来的,信心也提升不起来,因此,闻思是非常重要的,法是无比珍贵的,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66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