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二胡拉断腰
它长得有些普通,长长的脖子,两根弦子;蛇皮做的脸,永不离身的弓子,似乎在告诉人们,可不是那么好演奏的。它可以是最喧闹的,能演奏出万马奔腾的声音;也可以是最哀伤的,能够再现妇人对着江水哭泣的场面。它就是二胡,来自古代的一种拉弦乐器。
可能是因为经常出没于二胡比赛、小区广场,人们对二胡有着莫名的喜爱。看到拿着二胡演奏的人,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调侃,一把二胡拉断腰。为什么说一把二胡拉断腰?实在是因为二胡并不是一件好演奏的乐器。
岩山寺的经塔之中,人们发现了一把元代的胡琴,它的样子和现在的二胡看起了相像极了。这一发现,与《元史》中对胡琴的描述不谋而合。在《元史》的编著者眼中,胡琴有着龙一样的头,两根弦子,还有着用马尾做的琴弓。麟堂秋宴,明代的画家尤子求,将自己见到的胡琴手画了出来,画面之上,胡琴手正是用拉奏的方式演奏胡琴。那么,是不是二胡的祖先一定来自于元明时期?
事实上,二胡在我国的起源可能更早。“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的诗句告诉我们,自唐朝以来,人们就将西域传来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称之为胡琴。无论是唐人还是宋人,他们都将两根弦子的胡琴称为嵇琴。孟浩然曾经在诗里讲述过自己看到嵇琴演奏者的经历,沈括也曾经在《梦溪笔谈》中讲述过关于嵇琴的故事。熙宁年间,官家在宫里大宴群臣,教坊的乐手徐衍曾面对官家演奏嵇琴。拉断了一根弦子之后,徐衍依然面色不改,继续用剩下的一根弦奏完了整首曲子。
不过,尽管史书上有关于二弦乐器以及胡琴的记录,二胡究竟从何时来到中国,却依然是一个让人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倒是无法争论的,那就是想要将二胡演奏得炉火纯青,必然要花上很大的气力。
如何持琴,如何握把,如何滑弦,如何挑弦,想要达到入门的要求,就要经过无数次的联系。觉得已经能够用弓子熟练地奏好不同的音阶了,却发现二胡是要换把的。把位换了,调子也变了,不同的音阶发出的声音又变得不一样了。
能够演奏出一只简单的曲子,不要高兴地太早,您也不过到了三级的水平。如果想要用二胡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把曲子演奏得如泣如诉,把自己变得和大师一样,年轻的二胡手们要挑战的难度只会更大,不把腰累断是不能罢休的。正因为二胡虽然看似简单,但从入门就已经非常难,所以才有了“一把二胡拉断腰”一说。
千年琵琶万年筝
浔阳江头,枫叶飘落,昔日妆成妒秋娘的乐女,满心伤感地弹着琵琶。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在大船上,乐女和正在欣赏他弹琵琶的江州司马,都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千百代之后,乐女与那位名叫白乐天的江州司马,都已经化为朽骨。唐琵琶却因为考古人的研究,再次从新疆的黄沙里,伸出了自己曼妙的脖子。除了看起来有些残破,依旧不改当年的气质。
琵琶,本为胡人骑在马上演奏的乐器,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故而得名琵琶。古人琵琶一般身长五尺三寸,象征着天地人与五行。它的四根弦子也是有讲究的,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不再被当作胡人专用的乐器,开始进入汉族豪奢人家的生活。富豪石崇,吏部尚书虞仲文,史学家范晔,驸马褚渊,都将琵琶当作自己的爱好。
千年琵琶万年筝,这句话其实是人们对“千日琵琶百日筝”的化用。在古代的一些琵琶手、筝手看来,学会琵琶、筝,要比学会二胡要容易很多。唐太宗时期,曾有西国胡人乐师来我国献乐,手持琵琶,他演奏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为了超过西国乐师,太宗提前让琵琶国手罗黑黑隔着帷帐听那西国乐师演奏。就听了一遍,罗黑黑就将西国乐师的曲谱扒了下来。
帷帐中,罗黑黑拿着大琵琶自信地弹起了曲子,西国乐师见自己的曲子竟然被大唐乐师完全模仿了下来,露出了惊叹的深情。只要掌握了另一个人的谱子,乐师就可以用琵琶再次演奏这个人的曲子,可见,对于比较熟练的乐手来说,想要弹奏琵琶曲,并不是太难的事情。练上个三四年就能学会,这才有了千日琵琶的说法。
与琵琶相似,古人认为,想要弹筝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筝这种乐器,初生之时总共有五根弦子。东汉之后,它的形状已经和瑟这种乐器长得差不多了。随着进一步的改造,筝的弦子也被一点点地加了许多根。雅乐的筝弦为十二根,其他乐种中,筝的弦子则通常为十三根。尽管弦子特别多,涉及的声调、音阶变化也比较多,但是没怎么参加过筝乐培训班的古人,依然可以将筝演奏得特别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谢仁祖不用谱子,就可以在桓温面前边弹筝边唱;晋代的桓伊,可以用筝和上乐奴的笛曲。这两位都不是乐师,只是朝中官吏,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都能够具有比较高的演奏水平。即便弦子有十几根,练上个一百天,也能把筝演奏得非常动听,这便是万日筝的由来。
经过了时间的变换,千日琵琶万日筝,逐渐被人们传成了千年琵琶万年筝。不过,千年琵琶万年筝这个句子本身是没什么毛病的,因为琵琶与筝在我国确实有着千年的老资历。东汉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在书中记录琵琶的由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曾经在名士阮咸的坟墓里发现过琵琶。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人们的墓葬中发现出土的琵琶。从东汉时期便有记录,琵琶确实无愧千年琵琶之称。
至于筝,它的资历就更老了。春秋时期,一个古代的贵族将自己的梓木筝当作陪葬品放在了自己的墓中,历经千百年,这把梓木筝在考古研究者的发掘下,重新出现在了人间。秦筝何慷慨,曹子建的话并不虚假,秦时的大臣李斯曾经证明,筝确实在秦时颇为流行,筝声慷慨、秦歌快耳,当真是大秦之声。自春秋到秦代便已经流行于国内,给筝一个“万年筝”的称号,似乎并不过分。
不过,除了说明琵琶和筝的历史以外,这句话还有赞赏两种乐器的美妙,有可以再继续延续,流传千万年的意境。
一支唢呐吹一生
舞台前,演奏家们在合奏着《九州同》;高粱地内,九儿倒在了大火之中,人们又听到了那首《抬龙王》;回忆着焦三爷的身影,天鸣再次吹响了那曲《百鸟朝凤》。除了都是经典之外,这三首曲子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离开唢呐。
喇叭唢呐,曲小腔大,这句话我们经常在父辈人的口中听到。事实上,这个句子的诞生时期非常久远,早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它是明朝的文人王磐在《咏喇叭》中记载的短句。
唢呐究竟是何时出现在我国的,人们对此看法不一。根据武氏祠的汉画石像的内容,一些人认为唢呐应该出现于东汉时期。不过,另一些研究者则对此表示否定,他们根据出土于唐宋时期的壁画,提出,唢呐诞生于唐宋时期。
由于缺乏文字证据,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同,许多人还是认为直到明代前后,唢呐才开始流行。根据戚继光将军的《练兵实纪》记载,唢呐在明代本是军用乐器,将领们招呼军卒们赶快收拾行李、集合起来吃饭,多是采用吹喇叭的方式。
《出警入跸图》作为物证论证了《练兵实纪》的记载,在该图中,明朝皇帝的仪卫们正在为皇帝的出行仪式奏乐,他们所使用的乐器中就有唢呐。清朝时期,唢呐有时会被叫做苏尔奈,不过依然被运用于军中。根据,清代的《军器则例》记载,清代的军队中同样配备唢呐,每隔十年,才允许唢呐手贴换自己已经有些残损的唢呐。《练勇刍言》也记载了清代唢呐的军用现象,清朝军营中的一些侍勇们也会被要求随身携带唢呐。
一支唢呐,可吹尽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说媒的时候,人们需要唢呐,据《群音类选》所载,为了让气氛更喜庆一点,一户人家在给女儿说媒的时候,特意请了唢呐手。结婚的时候,人们离不开唢呐,明刻本《蓝桥玉杵记》的插图中,一组六人乐队正在为村子里的新人演奏乐曲,六个人之中,唢呐手吹奏得最是起劲。丧事也需要唢呐,砀山的百姓,只要遇到丧葬之事,必然会让唢呐班子上门吹上一段,表达心中对故去亲人的思念。
一支唢呐,可出现在大大小小多种场合,富贵可听,平凡亦可听。
明朝时期,皇帝为了彰显外交活动的严肃性,特意为郑和配备了唢呐手作为佣从。清朝时期,皇帝的登基大典、迎驾仪式,皇太后的寿宴上,都少不了唢呐的存在。来到民间,唢呐是老百姓们最为熟悉的一种乐器。爆竹燃起,响声连天,唢呐清吹,又是新的一年。有的时候,村子里会请来一队戏班子,班子里有吹唢呐的,好不热闹。
能够用在各种场合,能够吹起不同的情绪,一个人从出生的喜悦到婚姻大事,再到离世,可能都会有唢呐陪伴,唢呐虽小,却能唱尽悲欢离合,这可能也是“一支唢呐吹一生”的俗语缘由吧。
/来自网络,侵删。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要理解一下旁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无情地指责了一番,熟不知,这句话其实对每个人都适用。
1、位思考,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前提必须两人的做事原则,处事观念,价值取向相同或相近。
2、换一个角度,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你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千人千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无奇,还是曲折坎坷,每个人都已经历不同的故事,或悲伤或幸福。
3、人生无常,谁都会有眼泪有悲伤,我们要学会欣赏和悲悯,学会善待他人。
4、每个人因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不要一味的随意去指责批评,否则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做人要宽容。宽于对待自己身边所有的人,营造身边宽松的环境。以善为宝,善待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2、与人为善,宽于看待身边的同窗、共事、友人、亲人,就会人不知鬼不觉地被幸福所包抄。宽于待人、严于律己,事业也就搭上胜利的阶梯。
顾恺之,东晋人,才华横溢。他不仅能写诗和赋,而且文笔优美。他特别擅长绘画,精通山水画和人物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大方,幽默,有点痴呆,所以人们叫他“疯子”。这里有一个他吃甘蔗的故事。
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到江陵视察。当地官员来看望桓温,他们还带来了当地特产甘蔗。桓温很高兴,说:“这里的甘蔗很有名。我们很幸运能尝一尝。”于是,大家开始吃甘蔗,不停地夸甘蔗甜,好吃。
只有顾恺之一个人心不在焉地看着河水,没有心思去弄甘蔗。见他出神,桓温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藤条,给了顾恺之。顾恺之没注意,就开始啃。桓温看到顾恺之的吃相,哈哈大笑,说:“甘蔗是甜的吗?”周围的人都笑着说:“我们的甘蔗真甜。不知道顾沈骏的甘蔗怎么样?”这时,顾恺之才回过神来,看到他在吃藤条尖,就知道他们为什么嘲笑自己了。他顺手把甘蔗举起来说:“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吃甘蔗。吃甘蔗很有讲究。”大家见他回答得这么认真,都笑着说:“那你说法律呢?”顾恺之说:“你一开始就吃这样甜的部分,然后越吃越不甜,最后就恶心。而我从上面开始吃,到最后越来越甜,这叫‘越来越好’。”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金陵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见多识广。擅长写诗、赋、书法,尤以绘画见长,主要精通人物画和山水画。因为他在文学和绘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人们称他为画家、作家和白痴。
画家顾恺之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士绅家庭。据史料记载,顾恺之的祖上很多都是孙吴西晋时期的官员。顾恺之的为官之路并不是特别顺利。当初,他当兵。傅死后,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刺史士兵。直到晚年,他才作为一名散兵游勇进入宫廷,但没多久就去世了。
虽然顾恺之的官职一直不是很高,但由于他在绘画和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当时很受欢迎。当时人们都说顾恺之有三绝,分别是痴情、绘画、才情。其中痴情指的是顾恺之的率真,幽默,同时有点痴呆。画是指他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从而肯定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文肯定地说,他知识渊博,擅长写诗和赋,还很精通书法。
顾恺之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的不多。能体现他文学成就的主要有《观涛赋》和《筝赋》。他有许多画,但其中许多已经遗失了。顾恺之的绘画题材广泛,不仅有人物画、世俗故事,还有鸟兽、山水画。
顾恺之《洛神赋》赏析
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以曹植的《洛神赋图》为蓝本,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的热爱和人与神无法相通的忧郁。画家将不同的情节放在同一幅画卷上,罗申、曹植在画卷中反复出现,以树林、岩石、河流为主要背景,分割情节,同时又相互联系。
顾恺之的《洛神赋》画虽然看起来像人物画,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大量的情节其实是山水画发展而来的。因为顾恺之长期参与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写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幅画中的一些山水画的画法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艺术表现。从线条上看,画面中的线条很有活力,很有表现力,色彩变化不大。虽然结构单调,但极具装饰性。
《洛神赋图》基于曹植的文章《洛神赋图》。主要讲述了男主角经过洛水时遇到洛水女神的爱情故事。文章的主人公虽然对洛水有一份爱,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他不得不选择离开故事情节,这充分显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不过在画面中,顾恺之对结局做了很大的改动,变成了大团圆结局。主人公和洛水结婚,也说明画家对现实还是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中,描绘了一个浪漫感人的故事。
顾恺之是什么朝代?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绘画理论家和诗人。他曾在军队服役,四处骑马当侍者,出身于士绅家庭。他多才多艺,擅长写诗、赋,书法功底深厚,尤其在绘画方面,主要是画人物肖像、山水、鸟兽等相关题材。
顾恺之在画人物时,特别主张人物的生动效果,重视眼睛的传神表现,认为传神的刻画就在眼睛的部位。他非常注重描写人的面部表情细节,以此来表现人的状态。他在画斐济肖像的时候,在脸颊上加了三笔,肖像立刻容光焕发。
顾恺之善于用周围的环境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趣。例如,当他画谢鲲的肖像时,他通过岩石和沟壑突出人物的个性和兴趣。他在画人物服饰时,运用游丝描绘手法,使线条连绵不绝,犹如春蚕吐丝流水,非常自然流畅。
顾恺之的作品,世界上没有真迹。《洛神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流传至今的都是唐宋时期的摹本。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还有三个画论,《列女仁智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在绘画理论上,他提出了“传神论”、“以形传神”等相关论点,主张在绘画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通过对众多绘画对象的观察、体验和联想来把握人物的内在本质,使人物在形式和表现上处于同一状态。
顾恺之山水画简介
顾恺之出生在美丽的江南水乡。受自然风光和金代文人风格的影响,他对山水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会。曾经有人问他惠济山水之美。他用“千岩竞美,万谷竞流”等词来形容会稽山川的壮美。在当时,并不是只有顾恺之一个人体验到了风景之美,但他对山水画的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是根据《女史箴图》创作的,多是描写人物的五官和形象。只是第三段有山水画的影子,里面的岩石占了很大篇幅。山上有野鸡跳跃,点缀着树的颜色。在绘画技法上,山的情况是不断重叠的,笔法中的山的形状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与过去画的山形画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幅画虽然没有脱离人物主题,但可以看出有试图挣脱的迹象。同时也展现了东晋山水画的绘画特点。探索的状态虽然只是初始阶段,但也是山水画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展示了顾恺之山水画的绘画水平和人物画中山水画的发展趋势。
在他的人物画中最明显的山水画倾向是诗人谢鲲,他用石头和泉水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形象和性格。这个特征可能是一个微弱的暗示,但它有很深的含义。它可以说明如何将人物画与山水画融合,使画家从人物形象走向风景观,最终形成一幅独立的山水画。
画家顾恺之的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尤其擅长人物画,如《一个女人的肖像》和《自由女神像》。在人物的绘画上,他的“点睛之笔”技巧非常出色。说到这个点睛之笔,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奇故事。
传说顾恺之的母亲在他出生时就去世了,他是由一个奶妈抚养长大的。因为顾恺之非常聪明和活跃,大家都叫他小虎队。老虎和其他孩子一样,经常和他的朋友一起玩。一天,老虎听到有人喊他的妈妈。他突然想起以前怎么没见过妈妈,于是跑回家问爸爸。一开始爸爸骗他说妈妈回外婆家好几个月了,但是小虎等了很久也没回来。父亲只能告诉你,你妈妈死了,回不来了。小虎队让他的父亲告诉他关于他母亲的外貌,然后他在心里记起了他父亲说过的话。
当小虎子长大后,他想画他母亲的肖像。他爸觉得不可能,因为小虎子没见过他妈。小虎队开始按照他父亲说的给他母亲画肖像。一开始他爸爸觉得不一样,但是慢慢的,他的手和脚长得一样,脸长得一样,身材长得一样,然后全身长得一样,除了眼睛。小老虎没有灰心。他每天都画眼睛。连续一年后,他的眼睛终于和他们一样了。从此,顾恺之最拿手的眼睛画技就出名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不管做什么,都要学会坚持。顾恺之花了一年时间画眼睛。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毅力。
1 一个离过五十次婚的女人,应该怎么形容她
前功尽弃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语出] 《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正音] 尽;不能读作“jǐn”。
[辨形] 功;不能写作“攻”。
[近义] 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
[反义] 大功告成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功亏一篑”有别:~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功亏一篑”是比喻性的;其失败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含有明显的惋惜的意思。
[例句]
①学习外语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半途而废;就会~。
②由于一时疏忽;丢失了笔记本;他近一年的心血也就~了。
[英译] waste all the previous efforts
2 一个离过五十次婚的女人,应该怎么形容她
一个离过五十次婚的女人,应该怎么形容她?(一个成语)——屡战屡败、前功尽弃
1、屡战屡败
lǚ zhàn lǜ bài
解释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指经常打败将
近义词屡败屡战、屡战屡北
反义词百战百胜
例句林斤澜《我的戒烟》:“一笔勾掉‘屡战屡败’的窝囊,圈出‘屡败屡战’的雄姿。”
英译have failed in all engagements
2、前功尽弃
qián gōng jìn qì
解释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尽;不能读作“jǐn”。
辨形功;不能写作“攻”。
近义词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反义词大功告成
辨析~与“功亏一篑”有别:~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功亏一篑”是比喻性的;其失败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含有明显的惋惜的意思。
例句(1)学习外语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半途而废;就会~。
(2)由于一时疏忽;丢失了笔记本;他近一年的心血也就~了。
英译waste all the previous efforts
东晋王朝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
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由于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过江避难的中原名门望族与江南的土居氏族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中,中原氏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南方土居氏族则一直被排斥。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氏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后来江南氏族也曾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而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自晋元帝元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是东晋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在此之间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公元三八五年,东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的大族有机可乘。 公元三九八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瘐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八郡内,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安帝隆安三年。信奉五斗米教的孙恩趁民心骚动,于东方起事。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就发展到数十万人,后被晋将谢琰、刘牢之击溃逃至海岛之上,直至公元四零二年,才被彻底消灭。这次起义大大削弱了晋朝的力量,桓玄便借此机会发兵攻占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此时晋朝的四大家族中的谢、王、瘐三家已相继衰落,唯一有实力与桓玄对抗的只有在对抗孙恩起义时才发展起来的实力人物——刘裕。 于是,刘裕率众击败桓玄,推恭帝司马德文即位,名义上恢复了晋王朝的统治,但实权却完全掌握在刘裕自己手中。公元四二零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了宋国,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三一一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公元三八三年,谢安在淝水之战中击败苻坚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由于东晋安于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控制着,在历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已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且到东晋灭亡之后,这种状态一直未能得到改变,随之到来的是另一个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