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工程的回望与感慨

652工程的回望与感慨,第1张

当我们悄悄地走进档案库房,去掀开那已“沉睡”了30年的一本本卷宗,重温分院建设那段艰难、曲折的历史时,感慨万千;大小不一、已经开始泛黄而又数不清的文稿纸和其上各式各样的文字记载,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黄坡岭。

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建设这一如此浩大的工程,前后历经了15个春秋,光是涉及到的人,就数以千计:上至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下到学校干部群众、工程筹划、设计、施工人员、教职工家属及当地百姓。档案中称:据不完全统计,“文革”爆发前,已有274人次直接参与了工程的筹建等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从上海总院抽调去的65名干部、教师和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去的8名干部、教师,还有当地调集或征用来的有关人员。“文革”后期,招收工农兵学员的任务下达后,为了满足教学任务急需,分院要求总院尽快设法增派170名教职工前去支援。总院派去、或其它单位调去、或刚毕业分配去分院工作的年轻人,有的刚结婚,有的去了以后结婚,造成许多“牛郎织女”。为了照顾这些两地分居的夫妻,总院通过各种渠道,从上海等全国各地商调了相当一部分人员前去分院工作。

为了确定选址和基建方案,不知有多少人胆战心惊地携带相关的秘密资料和图纸,乘汽车、赶火车、搭轮船来回奔走于自贡、成都、上海、北京等地,供各级领导和机构及时审阅和拿主意。而为此所召开的大大小小会议,更是难以计数。为了保证分院的建设工期和质量,时任高教部长的蒋南翔也亲自莅临工地视察。年近70高龄的张江树院长与邵家麟副院长、苏元复副院长等乘坐螺旋桨的老式小飞机,翻山越岭,前往自贡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家在上海和外地的教职工,带着大包小包,每年都要走几趟“蜀道”(当时入川有北线、南线和长江水道,均非常不方便,而且还要转车,去一次自贡,耗时数昼夜),有的还要拖儿带女。由于车票紧张,没有座位,站上一整天,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其路途之辛劳,难以言表。

在分院工作的教职工,无论哪个年龄层次,他们的心中都曾有过不可名状的青涩和挥之不去的辛酸:有的双亲年迈、体弱、多病,却无法在其身边照顾,哪怕是一声问候,也要通过长达十来天的信函来捎带,有的甚至连最后的尽孝都无法实现而抱憾终生。有多少年轻人,他们天天在翘首盼望着远方的那一半是否有鸿雁飞来?这样的等待,不是一天、一星期和一个月,而是数年。有许多去分院参加工作时还不到20岁的少男少女,15年回来后,却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还有在黄陂岭长大的那帮天真烂漫的孩子,早已习惯了那里的乡土生活,回到上海后却感到那么的陌生。

分院建设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从筹办到兴建,从停办到恢复,再到移交、搬迁,整个过程都是依据国家的战略决策需要所进行的,她自始自终是那段历史环境下的特定产物,故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参与分院建设的所有干部、教职工,他们付出的不仅是辛勤与汗水、智慧与才华,更是满腔的热情和无悔的年华。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远离家乡,“抛妻、离子、别母”,十几年如一日,与当地人民一道,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大西南,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教育事业洒热血、作奉献。

分院建设对我国西部科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长期存在着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作为远离西南中心城市的自贡地区,在筹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更是步履艰难。分院的迁建,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自贡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四川理工学院[8],已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推动着西南地区科教事业的不断前进。

“浮云东往,皓月西行,寂寞黄岭可曾静?金风阵阵,蛙虫争鸣,莫道秋夜无佳音。欲求鹏程万里,雄心、信心、恒心”。当年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建设过程中铸就的“勤奋求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黄坡岭精神,现已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和四川理工学院根脉相连、共展宏图的力量和源泉。

“黄坡岭精神”,永放光芒!“652工程”,名垂青史!

属于:湖南省株洲市荷塘

荷塘区于1997年8月由株洲市原东区三个办事处和原郊区三个乡合并设立。总人口2350万,总面积159平方公里。与浏阳市、株洲县、芦淞区、石峰区接壤。地势东北高,南西低,中部高,西侧低,属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地处“南北通衢”三要冲,交通便捷。上海至昆明320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区内主要干道新华路西通京珠高速公路;京广、湘黔、浙赣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有我国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和湘江千吨级码头,距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水陆空”交通三位一体。通讯发达,可直拨国际国内长途程控电话。

荷塘区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乾隆皇帝御题“仙人赞化,庾岭回春”的仙庾风景名胜区,左樟蔽日,风景优美,是株洲八大公园之一。

荷塘区是新兴工业区,现有工业企业1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20家。主要产品有硬质合金、轮胎、汽车齿轮、橡胶元件、电子元件、汽车、货车车辆等200多个品种,拥有区街工业企业16家,劳动服务企业50多家,私营企业200家,三资企业40家,主要产品有系列变压器、铝银粉、车辆配件、机车配件、橡胶金属等50余种。

全区拥有科研开发机构49个,专业技术人员3万多人。申请国家技术专利38项,拥有省级以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26项,8个项目获国家和省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是全国第一批授予的“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区”。

荷塘区地处“南北通衢”之要冲,是全国四大铁路框纽-株洲市的东大门,交通便捷。上海至昆明的320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 区内主干道新华路西通京珠高速公路;京广、湘黔、浙赣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我国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株洲北站和湘江千吨级码头距荷塘区仅2公里;航空距长沙黄花机场60公里,已全部由高速公路连通,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优势。通讯发达,境内可直拔国际国内长途程控电话,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通讯和电传。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乾隆皇帝御题“仙人赞化,庚岭回春”的仙庚公园,古樟蔽日,风景优美,是株洲市八大公园之一。基础设备完备,城区道路全部硬化,水、电、气供应充足。城区环境良好,烟尘控制全面达标,绿化覆盖率达54%,被誉为“绿色城区”。

荷塘区是一个以机械、电子、冶金行业为主的工业区。有东南亚最大的株洲硬质合金厂和享誉全国的株洲车辆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大型企业20多家,市属骨干企业7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主要产品有硬质合金、铁路车辆、电焊条、轮胎、电子元器件等200多个品种。全区现有区直工业企业、 乡办企业、私营企业逾千家,逐步形成了机械、化工、电器、纸质包装和建材五大支柱行业,主要产品有铝银粉、水泥、红砖、节能电力变压器、车辆配件等50余种。

近年来,荷塘区按照“建大市场,促大流通”的思路,一手抓市场硬件建设,一手抓配套,首力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先后制定了对个体工商户收费许可证制度,推出了对个私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来荷塘区投资兴业,全区现有三资企业30多家,每年引进企业10余家。先后建成了华湘大市场、中南机电建材大市场、中南轮胎批发大市场、中南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和新华配件大市场等30多个专业、综合市场,开发了桂花路-长寿路环形商贸小区。目前,中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及汽车配件交易中心--株洲(国家)汽车城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红旗广场为中心,以新华汽车配件大市场为龙头,集汽车及其配件、机电产品、建筑装饰材料于一体的大型市场网络,为全区商贸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地理

荷塘区地势东北高,南西低,中部高,西侧低,属。荷塘区内地形主要由山丘、旱地、沟港、池塘及水田构成。

荷塘区有较大排灌沟渠8条,地势北高南低,水位(吴淞)在32-39米之间,水流汇入湘江。

荷塘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一般为274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75℃,最高气温为39℃左右,最低气温为0℃左右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

风向:夏季主导风以东南偏东风为主;冬季主导风以西北风为主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376毫米,最大降水量为1103毫米

历史上没有造成灾害的地震记录。

荷塘区主要有矿产资源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是沉积源形成的一种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钙镁碳酸盐或者碳酸钙和碳酸镁的混合物。重结晶石灰石、结实的微晶石灰石以及能抛光的石灰华都被作为石灰石或大理石进行宣传和销售,尤其是在美国。根据不同的密度范围,成型的石灰石分为三个子类:

低密度石灰石——密度范围110-135磅/立方英尺(1,760-2,160千克/立方米)。

中密度石灰石——密度范围135-160磅/立方英尺(2,160-2,560千克/立方米)。

高密度石灰石——密度大于160磅/立方英尺(2,560千克/立方米)。

石灰石具有许多特点鲜明的自然特征,譬如:方解石的纹路或斑点、化石或者贝壳结构、坑洞、细长的组织、开放纹理、蜂巢结构、铁斑、类似石灰华的结构以及结晶差异。上述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组合将对石灰石的质地产生影响。

历史沿革

荷塘,北宋时已有村落。因该镇六坊乡以前有一条村,它东南西三面有石山耸立,成陆前,由于汹涌海水被山阻拦,冲激较大,地势低陷,象是“河中之塘”,因此初名河塘。以后,随近一带遍植连藕,夏日荷花盛开,荷香飘拂,故有“荷塘”雅称。

荷塘在民国2年(1913年)划为警察第四区署。1931—1937年划归第四区。

荷塘建国前后属第四区,建国后,1955年龙溪乡改名外海区。1958年初分外海、荷塘、潮莲3个大乡。1958年改归外海公社。1961年,荷塘、潮莲从外海公社划出,成立荷塘公社。1977年底,潮连从荷塘公社划出归江门郊区,1984年荷塘公社改为荷塘区,1986年撤区建镇,2002年9月1日划归蓬江区管辖。

1997年5月31日,设立荷塘区,辖原东区的月塘、茨菇塘、宋家桥3个街道,原郊区的明照、荷塘铺(不含新民、田心、双丰3个村)、蝶屏3个乡和龙头铺镇的茶园、东流、三搭桥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新华东路。荷塘区东以株洲市与长沙市、原株洲市郊区与株洲县界线为界;南以明照乡与建宁乡界线为界;西以京广铁路(西边线)及白石港(老河)为界;北以蝶屏乡与云田乡界线为界。辖46个居民委员会、43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99万人,非农业人口占71%。8月1日,荷塘区正式成立,区府驻地新华东路(原东区机关)。

1997年辖:月塘街道 宋家桥街道 茨菇塘街道 明照乡 仙庾乡 荷塘乡。

2001年,荷塘区对区内行政区划作出调整,蝶屏乡、明照乡分别由原辖19个行政村调减为15个行政村,荷塘铺乡由原辖5个行政村调增为13个行政村;对月塘、茨菇塘两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新区划自10月1日起开始运行。12月18日,又撤销蝶屏乡,建立仙庾镇。至此,荷塘区辖一镇(仙庾镇)、二乡(荷塘铺乡、明照乡)、三办(月塘街道办事处、茨菇塘街道办事处、宋家桥街道办事处),43个行政村,46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2176万人。

2004年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

2005年1月24日,湖南省民政厅关于荷塘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一、同意撤销荷塘铺乡。将原荷塘铺乡的金钩山、太阳、荷塘铺、新塘坡、桂花、戴家岭、新村、天台8个建制村划入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将原荷塘铺乡的龙州、星星、大丰、新市、桐梓坪划入明照乡。二、同意将明照乡的宋家桥建制村划入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将明照乡的帅家_、东元2个建制村划入仙庾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宋家桥街道办事处辖9个社区居委会、9个建制村,总面积296平方千米,总人口837万人,办事处驻宋家桥;明照乡辖17个建制村,总面积603平方千米,总人口258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分路口;仙庾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7个建制村,总面积595平方千米,人口19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永福。

风土人情

按照当地风俗,一对新婚夫妇的男方人要来到女方娘家吃回门酒。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经济概况

2005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1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8507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5:53:435。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省8件、市10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20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改扩建社区服务办公用房等12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农业和农村经济

荷塘区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荷塘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3122万元,同比增长69%,完成农业增加值14621万元,同比增长67%。

种植业平稳发展,实现农业产值10946万元,同比增长3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6千公顷,同比去年减少044千公顷。引进超级杂交稻品种3个,建立2个示范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5千公顷,同比去年增加了028千公顷;无公害蔬菜12次检测合格均达100%。

推进牲品改良,优化养殖业品种结构,全年实现牧业产值9523万元,同比增长102%,水产品总量1407吨,同比增长10%。荷塘区养殖专业户189户,出栏肉猪11万头,同比增长129%;出栏羊2万头,同比增长14%;出栏家禽48万只,同比增长57%;禽蛋产量431吨,同比增长883%;畜禽免疫离、卡耳离监测均达100%。

植树造林创历史新高,实现林业产值893万元,同比增长115%。“长江中下游生态扩护林工作国债项目”争取国债资金45万元,完成长江工程造林2千多亩,封山育林7千多亩。仙庾风景区道路绿化3公里。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实现产销两旺。工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29亿元,同比增长218%,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85%,产销率达9796%。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289%,,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0308%,成本费用利润率594%,资产负债率5772%,流动资产周转率184次,总资产贡献率996%,全员劳动生产率75万元/人。实现利润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利税49亿元,同比增长498%。

建筑企业较快增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5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亿元,同比增长261%。

商业和个私经济

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2亿元,同比增长155%,餐饮业零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141%。

荷塘区共有个私户数4929户(工商注册户),全年完成个私税收2338万元。荷塘区共有各类市场23家,市场成交额达96亿元。

对外经济

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2个,引进注册合同外资6346万美元,同比增长2022%,利用注册合同外资1758万美元,同比增长88%;引进市外境内资金项目108个,实际到位资金53亿元,同比增长205%。

财政

财政实现收支平衡。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552万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423万元,同比增长14%;上划中央“两税”完成5733万元,同比增长52 %。财政总支出14375万元,同比增长163%。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双高”企业认定1家,“双软”企业1家,已经获得著作版权,申报民营科技企业资格认定4家。全年荷塘区专利申请量达71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6件,专利申请量稳居城市四区前列。荷塘区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72亿元,同比增长217%。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荷塘区拥有中小学校42所,其中区直小学9所,厂办学校8所,乡办初级中学2所,村办和乡村联办完小11所,村小12所,在校中小学生17524人,专业教师948人。荷塘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率、升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初级入学率为100%,毕业率为963%,升学率为86%。特殊教育稳步发展,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幼儿教育进一步发展,荷塘区共有各类形式的幼儿园58所,3-6周岁幼儿6426人,入园5674人,入园率达883%。

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效。组织了荷塘区体育代表团参加株洲市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在全市金牌榜排名第五;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50多场次;在荷塘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立了601、430、天鹅、石子头等4个社区宣传文化示范中心。

卫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面完成农村药品 “两网”建设,完成了2个乡镇中心药房及10个村卫生室药柜规范化建设,农村药价普遍下调20%左右;完成了区疾控中心加层改造,实施地方病疫区厕所无害化处理改造2614户;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了6个中心、6个站。全年查出有螺面积6945亩,全年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全年儿童“五苗”接种率达达9286%;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5%,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率43/10万。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开大步伐。新华东路延伸段工程开工,全长2276余米;完成金山路建设,全长780米,占地58亩;天鹅湖公园占地610亩,已初具雏形;桂花路排水工程全长约194公里,已完工60%;完成大坪东路、茨菇塘路等6条小街小巷改造,总长度达282公里;新塘路和东环北路建设项目完成立项及用地报批手续。

创建设园林城市成绩喜人。全年荷塘区共创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5家;义务植树2700余株,绿化面积近10余亩;全年完成4块公共绿地建设,7条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荷塘区绿化覆盖率达398%,新建绿地18000平方米。

环保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全年依法审批建设项目79个,审批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工业废水达标率8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达90%以上;排查企业125家,对4家重点污染环境单位进行集中整治;对145家单开征排污费,开征面同比增长113%,征收排污费5267万元,同比增长65%。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与福利

荷塘区年末共有67万户,总人口2275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计划生育率为9976%,人口出生率为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2005年,荷塘区在岗职工人平工资17994元,同比增长15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0371元,同比增长11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11元,同比增长156%。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3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0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5181人、797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00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3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全年区财政安排“低保”资金69万元,城镇“低保”覆盖面达100%;农村特困户救济率达100%;完成明照卫生院改造,扩改建乡敬老院1所;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改扩建社区服务办公用房10栋。

行政区划

荷塘区位于株洲市西边,与浏阳市、株洲县、芦淞区、石峰区接壤。

Hetang Qu

430202

412000

新华东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荷塘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月塘街道

辖:文化路、东湖、合泰、南岳岭、石塘冲、石子头、水竹、野鸭冲、袁家湾9个社区居委会。

茨菇塘街道

辖:上月塘、新月塘、长征、前进、钻石路、荷叶塘、麻园、黄家塘、红旗路、余家冲、红旗村、601、天鹅13个社区居委会。

宋家桥街道

辖:新村、天台、宋家桥3个建制村,四三○社区、芙蓉社区2个社区居委会。

桂花街道

辖:桂花、新塘坡、戴家岭3个建制村,桂花、新荷、赵家冲、向阳4个社区居委会。

金山街道

辖:金钩山、太阳、荷塘铺3个建制村,金钩山、晏家湾、湘华3个社区居委会。

仙庾镇

辖:青草冲、董家冲、黄坡田、香草塘、东山、三八、霞山、樟桥、黄塘、双泉、柏冲、徐家塘、蝶屏、仙庾、夏家段、帅家_、东元冲等17个建制村和永福1个社区居委会。

明照乡

辖:三搭桥、东流、茶园、响塘、太平桥、道岭、明照、亭子前、曹家塘、北塘、菱塘、青草坝、龙洲、星星、大丰、新市、桐梓坪等17个建制

热热闹闹造句子一年级简短如下:

1、笑一下没忧愁,快快乐乐往前走;笑二一下烦恼抛,欢欢喜喜唱小调;笑三下人不老,靓靓丽丽精神好;笑四下朋友多,热热闹闹喝美酒;笑五下薪水高,潇潇洒洒去旅游;笑六下吃粽子,香香甜甜舌尖绕;祝端午节快乐!

2、快乐掺些蜜,幸福拌点糖,红红火火的日子奔小康;健康饮盅酒,平安吃口肉 ,热热闹闹的团圆更长久;除夕夜,话吉祥,祝福平安快乐,幸福健康!

3、好容易花果飘零,在海外谋得一枝之栖,乃至在国际上薄有声名,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掩不住内心的落寞和憔悴。

4、新年新气象,扫地擦窗抹台,屋里屋外要新象:洗碗刷锅搓筷,桌上桌下要景象;修身理发整衣,人前人后要形象。热热闹闹又一年,祝你快快乐乐过小年!

5、敲起锣,打起鼓,除夕到来笑呵呵;福星照,春意闹,欢歌笑语真热闹;事业火,钞票多,一路高唱平安歌;好运旺,身体棒,快乐安康永相伴;除夕到,愿你全家热热闹闹过除夕!

6、把我的思念化作一团鬼火,把我的关心化作一盏南瓜灯,向有你的方向飘去,愿光亮和南瓜灯围绕在你周围,驱赶你身边的黑暗,让你的万圣过得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7、甜甜蜜蜜,欢欢喜喜,结合在一起,生生世世,长长久久,从此永远不分离,热热闹闹,嘻嘻哈哈,多少朋友多少趣,婚礼是条过道,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中送你上幸福的阶梯。

8、踮起你的脚尖,舞动你的之间,愿你快快乐乐,蹦蹦跳跳,欢欢喜喜,幸福福,热热闹闹度过每一天,尤其是今天,今天属于所有有爱心的人,儿童节快乐!

9、今年,一批温州知名的戏剧演员走、上温州大戏院的舞台,京剧、越剧、瓯剧系列名段好剧依次热热闹闹上演,所有的门票则免费送给社区观众和戏迷。

10、由于早已过了中年又无儿无女,玛吉和肯似乎很喜欢我们这个热热闹闹大家庭。

11、热热闹闹的喜酒,叫吃十碗头,第一碗 上来就是绍三鲜。

12、 北京大学临湖轩东厅,一帮人热热闹闹地庆祝侯仁之与张玮瑛结婚七十周年。

13、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坛黄坡也进行了开年饭活动,村民热热闹闹吃喝玩乐。

14、张盛是性情中人,敬酒必干,不一会就和几个年轻的小伙划拳喝酒打成一团 了,热热闹闹好不开心。

15、经过一周热热闹闹的传图设谜、看图猜谜产生了七名获得评论最多的拍客。

没写结婚只是最后雪李杨很暧昧的对81老兄说以后到了老美那里你也得和鬼子一样天天叫我亲爱的亲我《当然原文不是这个样子的呵呵》

至于第2部《黄皮子坟》就是一回忆录和杨没什么关系

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池州市城西,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是全国唯一以村建志的村。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游池州杏花村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也由此名扬千古。古时的杏花村,村内茅屋酒帘,亭台楼榭,十里杏花、灿若红霞,是历代仕宦文人赏花沽酒之地。

杏花村1987年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区。 杏花村古井文化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西郊一公里处,交通便利,是在杏花村古井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新的旅游景点。园区占地面积约13520平方米,主景区由黄公井院、酿酒坊、杏花亭、村志馆、焕园等组成。园区风格朴素、典雅,园内广植花草、杏树成林、溪流纵横,仿唐建筑错落有致,古戏台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淡淡的酒香不时迎面扑来,是现代游人凭吊怀古、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杏花村位于山西汾阳县城北15公里。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据古碑文记载,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

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最为人乐道。有谓仙翁老道,衣著褴褛,三次饮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阳,自然环境好,交通很方便。改革以来,汾阳县政府为扩大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使名特酒(汾酒、竹叶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于四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独立的汾酒博物馆,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书画作品3000余幅,并兴建了“酒都碑廊”。现在,酒乡杏花村气候宜人,环境舒适,正期盼客人的光临。

麻城市岐亭镇杏花村

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

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随着历代文人的吟咏,早已闻名遐迩。北宋苏轼贬谪黄州路经此处,意外地见到了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从此,他三次来杏花村饮洒赋诗,尤其是他撰写的《方山子传》,将此处记入其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

杏花村处在106国道和京广—京九汉麻联络线旁,民风淳朴,好客多礼,村民住房仍保持着古代建筑的风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枚特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是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

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据光绪三年编辑的《麻城县志》载,这里于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县,梁置歧亭县(为十八蛮县之一),“古赤这后为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重镇。”还载《唐书地理志》云:“麻城属黄州齐安州。”又《读史方舆纪要》云:“歧亭在县西七十里,齐梁间为歧亭县,变是蛮县之一,今为歧亭镇。明嘉靖中初高郡丞于此。”《黄州府志》载:“武德三年,以县置亭州。又析置阳城县。八年州废,归阳城县。元和三年(按:应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归入黄冈。建中三年(按:应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复置。宋因之。元属黄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黄安县治。”由此可见,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是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城古镇歧亭旁。

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据光绪三年编辑的《麻城县志》载,这里于宋文帝元熹中置亦亭县,梁畦歧亭县作(为十分蛮县之一),“古亦亭后为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重镇。”《黄州府志》载:“武德三年,以县置亭州。又析置阳城阳县。八年州废,归阳城县。元和三年(按:应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归入黄冈。建中三年(按:应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复置。宋因之。元属黄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黄安县治。”由此可见,古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坡、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有杏林、杏泉,陈季常隐居处。”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为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过这里呢?有诗有证。请看《题木兰庙》:“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当时属齐安郡,今为武汉黄陂县)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必定此过杏花会。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正是这里,宋代苏轼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与隐居在杏花村的旧友陈季常邂逅。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这里的酒是与众不同的“水酒”(又名“黄酒”)“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这种醇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据《复斋漫录》记载,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里,并于杏花村驿避上题《江城子》一首:“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阴浓……”这与“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色,是何其相似啊!

**名:杏花村

导 演:王志杰

编 剧:母致 南怀容 杨淑琴

主 演:李瑞芳 吴德 解冰 焦瑞霞 贺林

上 映:1983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戏曲片

杏花村 (1983)故事梗概

眉碗腔

八十年代初,一个春天的早晨,陕西某地的杏花村生产队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生产队长冯二强为新房的落成举行庆祝仪式。这时,冯二强的哥哥冯大强却在为儿子根田结婚没有住房而发愁。大强认为除了厚着脸皮向二强借房以外别无他法。妻子文英坚决反对。大强又急又气,最后还是不听妻子的劝阻到二强家借房去了。结果,房没借成,反遭弟媳玉琴一顿尖酸刻薄的辱骂,气得原来住在二强家的老母冯大娘也含着泪水随大强走了。当时的杏花村,因为生产队长冯二强拒不实行生产责任制,整个生产队还是在吃大锅饭,而且越吃越穷。得到只是少数"灵虫虫"。为此,原县委书记、曾在杏花村蹲过点的韩云亭特来找二强商议解决的方法。韩云亭是二强的大舅,知道家中因借房而引起了风波,批评了二强。最后,二强不得不同意将新房中的一小间借给了根田、杏花办喜事。婚后第二天,玉琴借故当众大闹了一场,辱骂了杏花。杏花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桃岭村。由此,根田、文英都责怪大强,说不该去低三下四地借房。大强抱怨自己没本事,拖累了孩子和家人。杏花经过思考,返回杏花村。正好韩云亭来宣布杏花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决定。大家满怀希望,干劲倍增,但二强等人却不肯善罢甘休。正当大强和乡亲们喜庆丰收,吃开园瓜的时候,牛铃奉二强指令宣布"全部农作物收归集体拉平分配",又引起一场"瓜田风波"。二强在风波中丢了队长的职务。群众推举文英当队长,文英挑起了这副担子。韩云亭又以自身的经历,做二强的思想工作,使二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文英不计前嫌,诚恳帮助二强,使二强一家人认识了错误,决心痛改前非。冯大娘一家人团聚了,杏花村的面貌改变了,人们高声欢唱党的富民政策,大家沿着党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进。

  百家姓中没有这个姓。

  苑姓来源于商朝(约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自商汤王建国到商纣王灭亡,共17代,31王。汤始都亳(今山东曹县东南)。之后,5次迁都,盘庚(约公元前1312年至前1285年)迁殷(今河南安阳北小屯村)后,商朝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了发展,特别到武丁王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271年至公元前1213年)的五十几年间,可以说是商朝最强盛时期。商王武丁封其子文为苑侯(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后代以爵名为氏,即苑姓。时间约公元前1168年,距1998年约3166年。

  苑姓距今(1998年)已有3166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居住地,也就是苑氏的始祖,地址在今河南省郑新县一带。

  苑氏分布范围

  苑氏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朝统治范围确定。武丁时期强盛,

  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由此可以得知,苑氏早期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现在的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如今苑氏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以又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改了姓。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记载,有许多姓出姓“苑”。如:劝、运、艺、毳、故、暮、住、据、幽、昫、泽、奥阝(郁)、圃、叙、咀、矢、履、亲、陇、勇、辩、遣、铣、衍、启、科、人、政、悼、北(高丽人)、王里、虎夷、牟孙、平陵、平宁、羌兀、霜乡、新和、新孙、固孙、问薪、问弓等。此书还记载:姓苑曰,今辽东有镂,姓苑曰,东莞人,出姓苑,庐江人变氏辽东人。

  从以上结论:苑姓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繁衍、分化,居住地、分布范围逐渐

  扩大。据统计,目前全国的苑姓人口,大约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安徽。

  苑氏历史上的名人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晋:苑何忌:晋国大夫,掌议论,当国参谋,顾问之官。

  齐:苑 茂:齐国大夫。

  卫:苑 春:卫国大夫,掌议论,当国参谋,顾问之官。

  吴:苑 方:吴国太守,不仅听郡政,并且典郡兵了,又称“郡将”。

  楚:苑 庚:楚庄王以常侍苑庚为上卿(卿相,高级官名)。

  宋:苑 钧、苑 湛:登科(科举时应考被录取),颖昌府人(今河南登封一带)

  郑:苑射犬:郑国大夫。

  芮国:苑君璋:芮国国公。

  南唐:苑 文:南唐太守、大夫之类的官职。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前25年)

  苑 康:泰山太守。(当时泰山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苑 咸:成都人,唐代官吏、学者,出身进士。

  苑 暹:下邳相(即下邳相国太守官职)后汉时期:(公元947-950年)。

  苑 玫:蔡州人(今河南汝南),五代时楚国将领。

  北宋时期:(约公元1056-1090年)

  迪 祖:受封为将仕郎。

  苑徽猷:字箕叟,范阳人,宋代官吏。

  苑 基:浙东人,宋代书法家。

  元朝(1206-1368)

  苑 华:献陵人,仁宗时期(公元1312年)任沂水县尹。

  明朝(公元1368-1644年)

  苑嘉祥:举人

  苑 藩:明代胶州吏目,时人称他为苑青天。

  苑继芳:明朝公元约1500年,嘉靖年间,长支继芳中进士任祥符县丞。

  学 祖:二支学祖,进士,任云南霑益州、通安州两任知州。

  苑 秀:直隶肃宁(今河北)人,明弘治十二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三十四名。

  苑 囿:顺天府宝坻(今属天津)人,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十七名。

  苑时葵:顺天府宝坻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三十一名。

  苑囿蕃:顺天府良乡(今属北京)人,初在锦衣卫,后于明天启五年进士及第,

  中第三甲一百五十一名。

  清朝:

  苑林嵋:山西振武卫人,清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及第,中第二甲五十名。

  苑鸿绪:山东诸城人,清嘉庆四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三十一名。

  苑 池:山东诸城人,清同治七年进士及第,中第二甲三十七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04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