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结婚证书形似一张奖状,中间上方有一个红双喜字,竖式,套红印刷,中间文字用毛笔小楷写成:长沙市人民政府结婚证书,第00118号,市民男周永生(28岁)女黄纯兰(21岁),湖南省长沙市人,现住本市金盆区(当时的行政区域划分)农政乡新华砖厂宿舍,双方自愿结婚,申请登记,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特发给结婚证书。后面有结婚人的签名盖章,和金盆区区长朱中立的签名盖章,落款时间是[结婚武汉结婚网]1951年3月30日,证书最左边盖有“长沙市人民政府印”。从证书右上角文字还可得知,当时办结婚证收取的工本费为2000元(当时货币),证书上没有结婚人的照片。有关人员表示,1951年3月30日签发的这张结婚证,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结婚证
穿上洁白的婚纱与爱人步入神圣的婚礼殿堂,可能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那么婚纱是怎么出现的呢?婚纱最早起源于西方。古代欧洲的新娘结婚,都要穿上圣袍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现在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色礼服则是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是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
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全世界最早的婚纱,其实来自一段传奇的爱情佳话。
16世纪,在一个盛夏午后,爱尔兰皇室贵族们带上工具,骑着马在小镇打猎,马蹄声打破了这个小镇的寂静。酷爱打猎的理查伯爵(Richry Count) 一路追逐猎物来到了河边,正巧遇到了在河边洗衣服的萝丝**(Rose Miss)。午后和煦的阳光照射在河面上,泛着耀眼的波光,萝丝**的脸在波光的衬托下楚楚动人,她就像落入凡间的天使,是那般脱俗和灵动,理查伯爵注视着眼前这位气质优雅的姑娘。萝丝**抬起头,蓦然间与英俊的理查伯爵对视,两人会心一笑,一见钟情。就这样,一对年轻人将这次美丽的相遇印在心里,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伯爵狩猎回到皇宫后,彻夜难眠,脑海里总能浮现出这位姑娘微笑的样子,他想每天都能守在她身旁,甚至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迎娶她,要向她求婚!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要知道,在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一个人是皇室贵族,另一个是则是小镇姑娘,由于两个人身份地位的悬殊,伯爵的提议率先受到了来自皇室的巨大压力:皇室以捍卫皇室血统为由,坚决反对这段婚姻。为了让伯爵死心,皇室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希望萝丝**能在一夜之间缝制一件白色圣袍。
萝丝**勇敢坚毅的答应了皇室的条件。小镇上的村民们得知此事后,也纷纷加入,连夜帮助萝丝**。这一夜,小镇灯火通明。伴随着太阳升起,萝丝**终于在天亮缝制出一件精致且线条极为简约的16米白色圣袍,并将它呈于爱尔兰皇室。皇室成员看到这件白色圣袍,都被萝丝**的真诚与智慧所打动,国王和王后当场允诺了她和理查伯爵的婚事,这段爱情故事也成为当时风靡欧洲的佳话。这便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纱的由来。
在两人举办婚礼的几个月后,萝丝**在她的家乡Fairy Tale Town小镇创办了以Rose Madam圣袍(婚纱)设计公司,每一件婚纱都承载了她对新人的祝福,萝丝**也因此成为了皇室成员自力更生、自创名牌的第一人。自此,人们开始有了婚纱的概念,诞生出不同的婚纱款式、颜色 。
时间辗转过了三个世纪,直到19世纪40年代(1840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结婚时,身着了一袭由漂亮的中国锦缎制作而成的白色礼服,拖尾长达18英尺,并配上白色头纱,从头到脚的纯白色惊艳了全场,迅速成为了一种流行时尚,很多贵族、民众纷纷效仿,开始穿着白色的婚纱。这种时尚一直流行至今,现代婚礼的主纱仍然大多以白色为主,白色婚纱清新脱俗,简洁优雅,代表着光明以及不可侵犯的纯洁。至此之后,西方婚礼上新娘身穿白色结婚礼服也逐渐成了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金婚和银婚是指婚姻长久、坚不可摧。
在我的意识里,只知道能陪相爱的人到半个世纪的是金婚——半个世纪见证的婚姻,就像金子一般,长久而坚不可摧!
次之,就是银婚!
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一直以为都是约定俗成的!
然而事实上,不同国家对这由婚姻维持长久年份决定的术语也各执一词,分类之多之细真令人大开眼界……
美国对婚龄的说法:
1年一纸婚;2年一布婚;3年一皮婚;4年一丝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铁婚;7年一铜婚;8年一电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钢婚;12年一亚麻婚;13年一花边婚;14年一象牙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玉婚;40年一红宝石婚;45年一蓝宝石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
法国对婚龄的说法:
1年一棉婚;2年一皮婚;3年一麦婚;4年一蜡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铜婚;7年一羊毛婚;8年一虞美人婚3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珊瑚婚;12年一丝婚;13年一铃兰婚;14年一铅婚;15年一水晶婚;16年一蓝宝石婚;17年一玫瑰婚;18年一绿松石婚;19年一印花婚;20年一瓷婚;21年一乳白石婚;22年一青铜婚;23年一绿玉婚;24年一萨丁婚;25年一银婚;26年一玉婚;27年一桃花心木婚;28年一镍婚;29年一绒婚;30年一珍珠婚;31年一羊皮婚;32年一紫铜婚;33年一斑岩婚;34年一琥珀婚;36年一梅斯林婚;37年一纸婚;38年一水银婚;39年一绉纱婚;40年一祖母绿婚;41年一铁婚;42年一珠质婚;43年一法兰绒婚;44年一黄玉婚;45年一朱红婚;46年一薰衣草婚;47年一开斯米婚;48年一紫晶婚;49年一雪松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70年一白金婚;75年一白石婚;80年一橡树婚。
英国对婚龄的说法:
1年一纸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锡婚;12年一皮革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象牙婚;40年一绒毛婚;45年一丝绸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钻石婚。
俄罗斯对婚龄的说法:
1年一花布婚;5年一木婚;6年一锌婚;7年一铜婚;8年一白木婚;40年一银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67年一石婚;70年一福婚;75年一王冠婚。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埃及。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产生于欧洲。
古代埃及,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虽然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一些有钱的埃及男人同时和多个女人结婚。但是,很多的埃及人都会遵守“一夫一妻制度”。可能有一些例外,例如:第19王朝的政府规定,如果男人证明他爱他的已经死亡的妻子,那么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和其他的女人结婚,即使他已经得到了满足。(P莱顿一世371)。这可能表明,一些埃及的男人将会和他们的妻子离婚,然后和社会地位更加高的女人结婚。一些埃及的男人和妻子离婚,是为了从有钱的女人那里获得财富,即使他们最多只有一个妻子。
如果女人的丈夫有很多的妻子,那么埃及妇女有权力去要求离婚。很多坟墓和浮雕证明埃及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度”,埃及的政府官员只能有一个妻子,除了法老。“他的妻子,是他所爱的人”。这是埃及的坟墓中的短语,对妻子进行的描述。属于智慧文学的教学文本,例如:普塔霍特普的知识和安妮的知识,都是支持“一夫一妻制度”的婚姻生活。男人和很多的女人结婚是错误的,除非他的妻子不能生孩子。
结婚的来历哦!!!
传说,这是我们祖先轩辕黄帝规定下来的。
黄帝战败蚩尤,平息了战争,建立起部落联盟,制止了群婚,结束了野蛮里代,人类文明时代最初就从此开始了。
过惯群婚的人类时代,一下子要改成一夫一妻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在五千年前,恐怕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对刚刚统一了的部落联盟来说,群婚制度存在着极不利于团结的因素,经常发生抢婚事件,不光男抢女,也有女抢男。新联盟的部落之间,经常为抢婚发生打架斗殴。时间一长,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间又有重新分裂的可能。黄帝为这件事经常愁眉不展。他找来身边的大臣常先、大鸿、风后、力牧、仓颉等人。多次商议如何制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大家谁都没有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有一天,黄帝随同一群大巨巡察群民居住的洞穴是否安全。突然发现一家人住着三个洞穴,为了防止野兽侵害,周围用石头垒起高高的围墙,只留下一个人能出进的门口。这个发现立即引起黄帝的兴趣。当天晚上他就召来身边所有的大臣。黄帝说:“我有个制止群婚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都议论一番,看行不行”。众臣都叫黄帝快讲。黄帝说:“今天咱们看了群民们居住的洞穴,我想,制止群婚的唯一办法,就是今后凡配成一男一女夫妻,结婚时,先聚集部落的群民前来祝贺,举行仪式,上拜天地,下拜爹娘,夫妻相拜。然后,吃酒庆贺,载歌载舞,宣告两人已经正式结婚。然后,再将夫妻二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房)里,周围垒起高墙,出入只留一个门,吃饭喝水由男女双方家里亲人送,长则三月,短则四十天,让他们在洞里建立夫妻感情,学会烧火做饭,学会怎么过日子。今后,凡是部落人结婚入了洞房的男女,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许乱抢他人男女。为了区别已婚与未婚,凡结了婚的女人,必须把蓬乱头发挽个结。人们一看,知道这女人已结婚,其他男子再不能另有打算,否则就犯了部落法规。”
黄帝讲完这个主张,立刻就得到常先,大鸿,力牧等人的支持。众群建议叫仓颉写个法规,公布于众,这个主张很快就得到各个部落群民的支持拥护。人们都争着为自己儿女挖洞穴(房)、垒高墙,凡儿女们一婚配,举行仪式后,就把他们送入洞房。群婚这一恶习就这样逐渐消失了。
但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彻底改变过来。也有一些群民一时不习惯一夫一妻制夫妻生活。据说,有一对狩猎能手,男的叫石礅,女的叫木苗。两人由双方家长说好婚配。举行婚礼后,双双送入洞房。生活了不到十天,石礅开始觉得整天只陪伴一个女的,有啥意思,还不如群婚好,喜欢哪个就陪哪个,一天可找两三个。木苗也觉得入了洞房不自在,整天陪着一个男人过,实在没乐趣,不如群婚自由自在,看上哪个男的就相爱几天。过几天不喜欢了再找别的男人,多自由,由于两人都产生不愿过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念头,有天晚上,趁着深更夜静,两人双双越墙,各自逃跑了。
石礅和木苗都逃进了大森林,一时找不见有人烟的地方,心越急,路越迷。身上又没带狩猎工具,生怕野兽侵害。天亮后,又渴又饿,两人不知不觉地又走到一起了。为了保存生命,两人只好相依为命。整天摘野果,采蘑菇充饥。因迷路,一时走不出大森林,真不知如何是好?现在,他俩才意识到,眼下谁也离不开谁。有一天,两人实在又渴又饿又累,双双躺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一群蜜蜂在他两头上嗡嗡盘旋。石礅折了一根树枝,左右乱打,驱散蜂群。不料蜜蜂发怒,把两人蜇得鼻青脸肿。石礅发现蜂群是从树缝里钻出来,取出随身带的击火石,他叫木苗拾干柴,迅速点燃一堆大火,他俩从火堆里抽出火棍,朝着大树身上裂缝,一个劲燃烧。刹那时,蜜蜂烧毁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火焰从树缝伸进去烧毁了蜂巢,蜂蜜从树缝渗流出来。开始,他两人不知流出是什么东西,只是闻着芳香扑鼻,石礅用手蘸了一点,放进嘴里用舌头一舔,非常香甜。他又叫木苗尝了一次,二人断定无毒,赶忙拾了一些树皮,把流出来的蜂蜜全都盛起来。两人只好整天在森林里采蘑菇,蘸蜂蜜充饥。就这样在大森林里度过了整整一个月,幸亏被黄帝手下狩猎能手于则发现,才把石礅和木苗救回来。
小两口在大森林里经过一个多月折腾,担惊受怕,整天提心吊胆,只怕野兽前来袭击。谁也不愿分开,谁也离不开谁,夫妻感情越来越深,才真正懂得了爱情的滋味。回到部落后,石礅和木苗再也没有分开,小两口从此建立起一个幸福家庭。这就是“入洞房与度蜜月”的来历,一直流传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