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人物分析

《围城》人物分析,第1张

前言:本来是想写读后感的,但是写着写着变成了人物分析,可能是里面的人物刻画的太好了,涉及剧透,如果没看过的,可以看完有兴趣再来看哦。碎碎念很多,文字很多。

最近,趁着国庆,总算把钱老的这本小说看完了,以前便一直听到别人在推荐这本书,当时只觉得文字太多,总没法沉淀下心来去好好的看它,后面实在闹了书荒,于是开始细心的研读这本神作。

看书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只是以前听过这本书,因为仅单单《围城》两个字,于我来说,总感觉是一部有着恢弘世界观,或是一部讲述古代城镇故事的小说,让人还未看便觉得似乎很难懂的错觉。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才知道,原来故事背景是近现代,而方鸿渐的出场,更让我感觉不出,这便是贯穿本书的主人公,原文里是这样写的

这么一看,方鸿渐给读者的第一形象就像一个轻浮的纨绔子弟,父亲是前清朝举人,托着这层原因和周家女儿订了婚,方鸿渐心里也是嫌弃这一婚约,恰好周家女儿在未过门前便得了病死去,周家便把这未过门的女婿当成了亲儿子对待,有了周家的依靠,方鸿渐才得以前往国外留学,只是这一留学,什么都没学会,人倒变得取巧,换了几所大学都学无所成,回国前,也只能去买了张假文凭,骗骗周家和家里人。

在回国路上,又遇上了苏**,才牵扯出这个时代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融冲突和人性莫测的讽刺故事,就像钱钟书老先生在序言里所写的:

所以书里才会出现那么多人性的反转,这里是真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从书里面出现的第一个女人,苏文纨说起。

一开始在船上看到的苏文纨,大多数人的印象应该和我一样,苏是一个出生世家,腹有才华,清冷而又高贵的女人,她的行为在任何人眼中看来,就是一个妥妥的大家闺秀,能与各个文人墨客间侃侃而谈却又不失优雅,想来大多数的男人都会为之心动,只是她却怎么也想不到,偏偏方鸿渐却不吃她这一套,即使在赵辛楣旁边刻意的表现出对方鸿渐的偏心,也只是让赵辛楣吃了一坛子醋,对于方鸿渐来说,只觉得可笑,又觉得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最搞笑的要数二人夜会苏家庭院时,苏也只敢用洋文让方吻他,若是不清楚她的性格,想来会让人觉得好一个矜持却又浪漫的女子,可能也是因为开了上帝之眼,苏的行为现在看来,活有一种看绿茶白富美的心境,感觉也是有点不恰当的比喻。

再到方吻完她,苏想着她可能已经拿下方了,只是他没想到,方吻完又后悔了,或者说当时他其实应该也深陷在苏的这张网里面,莫名其妙的被苏文纨拉进了她的围城,误会也越来越深,在这段不情不愿的感情里面,方的表现用飘移不定和优柔寡断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明明已经爱上了唐晓芙,却又迟迟不愿意和苏坦白,也难怪方鸿渐觉得

只是方鸿渐万万没有想到,苏文纨仅仅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和男人周旋,用来气气赵辛楣的工具人,在苏眼中,她只觉得所有的男人都应该垂青于她,她只是喜欢男人以自己为中心,享受着男人为她争风吃醋的样子,然后戏谑的看着身边的男人为她争得气急败坏,这里在赵辛楣,方鸿渐,曹元郎等人谈诗的时候,尤为明显。

或许她对方鸿渐确实有过动心,但是相比来说,她的自傲凌驾了爱情之上。

所以,苏文纨注定是失败的,在方鸿渐这里他是失败的,在赵辛楣那里,她也是失败的,因为她或许远没有想到赵辛楣脱身的如此之快,所以才有了小说后期,在香港时,她对赵辛楣那极尽谄媚的姿态,在读者看来,与她高贵的大家闺秀模样早已相去甚远,反而觉得艳俗不堪,更别提她发国难财时方鸿渐都为她羞耻的境况。

至此,苏文纨,最终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夫人”,和她的高贵,划下了一个句号。

如果说苏文纨是上海纸醉金迷下的霓虹灯光,那唐晓芙便是映在浅浅池塘上的清纯月光,皎皎无暇。

每个人看过《围城》的,都可以看到钱钟书对唐晓芙的偏爱,虽然在对她的外貌描述上,并没有把她写的美貌动人,和苏文纨相比起来,唐晓芙的美或许不值得一提,但是她却有苏文纨所没有的单纯与可爱,在末尾的时候,钱钟书老先生是这样夸赞她的:

但是在看书前,和朋友的聊天过程中,朋友说方鸿渐就是个渣男,所以直到苏方二人关系破裂前,我还一直以为这或许是讲这个时代下的爱恨情仇,一个完美的存在嫁给了男人后所遭遇的不完美的待遇,所以当时理所当然的想着,故事情节的走向是否是三个人的情感纠葛。

然而,我把这本书的内核想得太简单了,这样完美的一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存在意味着会改变,改变多少会有破坏的趋势,因此,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作者怎么可能让她凋零,也难怪书后的附录中,杨绛先生也提到:“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

所以,在前期故事中,即使唐晓芙已经爱上了方鸿渐,但苏文纨又怎么可能放过方,因为对于苏来说,她所得不到的东西,她就要毁掉,这样的性格也就导致了她会在唐晓芙身边说方鸿渐的坏话,有这样的一个人从中作梗,即使唐晓芙再爱,又能如何,她也能只放手,因为对于这样她来说

而明显方鸿渐也不属于这一类人,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最后,她也还是会淡出这个故事,成为方鸿渐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切的结局源于方鸿渐的犹豫不决,他的飘忽不定,若是他能及早切断和苏**这样似是而非的感情,倒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地步,也不会就这样郁郁寡欢的离开上海,去了三闾大学开始另一段人生。

既然已经说完书中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也一起把孙柔嘉写了,孙柔嘉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所以还稍微写得多一点点。

孙柔嘉登场之时,我只觉得这应该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罢,也不知道钱老先生给她起这一名字的灵感是不是来源于《烝民》这首诗词,因这里面有一句是

意思是仲山甫贤良有德,温柔善良,而至于“令仪令色”这一句作者却并不符合孙柔嘉的外貌描述,书中是这样写的

这样一对比,和苏文纨的清冷高贵,唐晓芙的清水出芙蓉对比起来,孙柔嘉确实并不起眼。

在前期直到他们订婚前,在我眼中,我都觉得孙柔嘉应该就是一个可爱的女子,特别是她在教学过程中被大学生嘲笑时的戏码,更加加深了我对她的柔弱,性格胆小的印象。

若不是赵辛楣一直在书中提醒方鸿渐孙柔嘉其实是一个有心机的人,她的一系列行为,在我看来都只是一个单纯的表现,这里和方坐车时形容看到的一个涂满粉底的女学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方鸿渐形容这女学生“假的天真”,却也没想到孙柔嘉也同样“假的天直 ”。

在很多人看来,孙柔嘉的一系列行为看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甚至觉得有些单纯可爱,在坐船时她问方鸿渐有没有看过大鲸鱼,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纯真的小女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幻想;陆子潇给她写信时,她也只是跑来求助于方鸿渐,希望方鸿渐可以给她出主意,然而孙柔嘉比方更清楚要怎么应对,她只是想在方面前营造一个不谙世事,万事需要依赖他人的形象,这在后面方鸿渐也意识孙柔嘉其实比起他来更有主见,也更有野心远不是之前所表现出来的小白兔形象。

再到后面孙方二人在路上被李陆二人遇见时,显得更有心机,一方面表现的像是恋情被撞破恋情一般羞怯,一方面则顺水推舟和方鸿渐表白,那时的方鸿渐原本在唐晓芙身上就已经耗尽了感情,而此时的他对孙柔嘉其实也略有好感,再加上李梅婷等人在一旁添油加醋,方也就自然而然的答应了。

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孙闭上了眼睛等方吻,方却自顾自的说“希望你不要后悔”,方其实对于这一段感情是没有防备的,就读者来看,赵辛楣前脚刚愤而离走,孙方就徒然订婚,让人感觉也是显得过于突兀,若是细细想来,恰好是没了赵的存在,孙也就表现的更大胆了,从后文他们结婚也可以看出,孙柔嘉并不喜欢赵辛楣,赵这人太精明,孙的所有动作在赵看来都太过小儿科,有他在,方鸿渐也就更难控制了。

后面方因没有拿到聘书,孙柔嘉便和他一同回了上海,这一路上可以看出他们是有感情的,至少从读者看来,孙柔嘉对方鸿渐还是带有寄望,而方也觉得这样平淡一生也是挺好的。

婚后回到上海,两家人对这两个人的结合也是互相嫌弃的,一个是两人的家境其实都没有很好,在婚前两家都觉得攀上了高枝,另一个是有了苏唐二人的对比,方家老先生和老太太自然觉得孙和他们比起来是天差地别,也就导致孙柔嘉也不愿意多和方家有过多的纠葛,而更愿意和她的姑姑走在一起。

其实,究其原因和孙柔嘉的重男轻女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孙家对孙柔嘉可以说是不怎么过问的,包括婚姻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也就导致了孙柔嘉急切的想要逃离这个家庭过去的自己被家庭所忽略,现在的她只想找一个自己能够控制住的人,所以她从初遇方鸿渐时就在不停的评估着,她也自以为是可以控制住方鸿渐的,只是她也没有想到方鸿渐心里早有了一个唐晓芙,方鸿渐即没有向她期望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有为之人,也没有打心底的真正爱上她,更别提方家的两个弟媳也是处处叼难她,丈夫的不争气,夫家的迂腐,也是他们两人时常吵架的导火索。

孙柔嘉对方鸿渐是有感情的,我对孙柔嘉其实并不讨厌,虽然她在追孙的时候确实是甩了一些小手段,但是她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对方鸿渐是有感情的,从她时常叮嘱佣人照顾好方鸿渐也是可以知道,只是她把夫妻生活想得太简单,加之丈夫的懦弱,又有姑妈和赵辛楣的对比,也就愈发对方鸿渐感到失望。

在结局,作者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最终他们必是不会离婚的,一是方鸿渐的性格本就摇摆不定,二是孙柔嘉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对方是抱有感情的,他们都陷入了彼此的围城,出不来也逃不掉,或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围城吧。

至此,主要的三个女性人物都说完了,接下来是两个主要的男性角色,方鸿渐和赵辛楣,先说下赵辛楣吧。

其实赵辛楣应该算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了,从他出场之时我便对他讨厌不起来,前期故事中,他唯一的存在感就是为了苏**争风吃醋那一段,反而显得他这个人执拗又可爱,抛开这些情节去和方鸿渐对比,赵却是书中活得最通透的一个人。

他的性格一直是我最羡慕的那种性格,能够做到及时抽身的同时又能放远未来,相比方鸿渐的优柔寡断,赵的每次决定和选择都是深思熟虑而又果断的,所以他的事业上的成功是必然的。

从感情上来说,当他知道苏**只是把他和方鸿渐当成玩物时,虽然有愤怒和遗憾,但是在感情这一方他本就处于劣势,加上他这人原本就活得豁达通透,便也是及早抽出了身,但是内心对于苏**还是留有一丝感情的,这个在三闾大学他遇到汪太太是有迹可寻的。赵方二人唯一相似的应该是在处理感情这件事情上了。

对待失恋时虽然二人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对于那些一段模棱两可的感情,他也一样显得犹豫不决,特别是在遇到沈太太时,明知这样的感情是不允许的,还是对沈太太动了情,但却也不愿意断掉这样的念头,最终也是因为这一层原因才愤而离校,前往重庆。

而他感情的归宿也和方鸿渐一样,方鸿渐在唐晓芙身上耗尽了感情,赵辛楣则把自己小半辈子的感情倾注在了苏**身上,最终的结果也是找了一个适合结婚的人过了日子,在感情上,他们兄弟俩一样是输家。

但在事业上,赵却比方来得更加深谋远虑,虽然在选择三闾大学的时候多少有一些因素是苏文纨嫁给了曹元郎,但在书中他所表现出来的睿智,谋略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被汪太太故意构陷,高松年和汪处厚误会时,他也是二话不说的就离开了这所大学,前往重庆谋求仕途。

所以,赵辛楣的性格相信看过《围城》的人基本上都会喜欢,机智幽默,对待感情又专一,若是女生,也会倾心这样的男生。

再说他在书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书中方鸿渐的两次变迁都和赵辛楣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第一次是赵辛楣误以为方鸿渐喜欢苏文纨,为了把他调离上海,把他推荐给了三闾大学,而后阴差阳错的也跟着方鸿渐去了大学,这是第一次变动;第二次变动是赵辛楣离开三闾大学后留在方鸿渐的一本书导致了方鸿渐被学校排挤从而离开了三闾大学,当然,方鸿渐和孙柔嘉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也有赵辛楣添油加醋的成分所在。

纵观全书,赵辛楣可以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配角人物,他的作用不仅是推动剧情的发展,一方面也是用以衬托方鸿渐的无能和失败,也因此,赵辛楣的性格才会如此惹人喜欢,方鸿渐此生最幸运的,或许就是遇到了赵辛楣这位挚友吧。

最后再说方鸿渐吧,其实从上面几个人物的分析来看,我们大体就知道方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优柔寡断,性格上浑浑噩噩,就好像赵辛楣所说的:“你这人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一句话就点明了方鸿渐人物性格。

你若说他讨厌,但你在读完整个故事后,他在书中做的不好的也只是在对待苏唐二人时,感情的处理没有当断则断,所以导致了他爱情的悲剧,至于假博士一事,也没什么值得可令人讨厌的点。

方鸿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冲突的时代,也是新旧文化交换的动荡时代,所谓复杂的文化和时代衍生出复杂的人物性格,这便是方鸿渐。

方鸿渐出身在一个传统思想的家庭,父亲是前清朝举人,书中在一开始时也说了方鸿渐在未出国前是一个各方面都传统保守之人,而从国外回来之后,他的思维与生活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思想,而这与他骨子里的旧文化是相冲突的,处在这由文化构筑而成的围城,他没有办法去完全适应及改变自己,于是他干脆放弃挣扎,随波逐流。

回国后,托了周家人的人关系进了银行工作,之后也是在赵辛楣的推荐下才得以去三闾大学任教,再到后面从三闾大学回上海后所就职的工作也是赵辛楣推荐的,他并没有主动积极的去寻求自己的生活,无论怎么变化,他都始终依附于其他人。

他有反省过吗?有的,但是他并没有实际去行动。就好比在三闾大学时,他没有接到下半年的聘书,他在心里想着一定要去找高松年理论一番,还准备了辩驳高松年的满满的说辞,然而事实是,他没有这样去做,一方面是他自己没有勇气去对抗,另一方面也是听了孙柔嘉的话,在出走之后收到高松年来的看似抱歉实则嘲笑的信件后,他也只是把气得把信件揉成纸团丢给了孙柔嘉,愤愤不平,换做现代的话来说,多少有点无能狂怒。

而在书的结尾中,孙柔嘉让他去姑母公司上班时,他愤怒的说道他才不愿意做资本家的走狗,可是他又可曾想到,他当时所上班的周家银行也是地地道道的资本家,所以孙柔嘉也只是骂他“懦夫”,他也无话可说,无可辩驳,只是无力的躺在床上,听着时钟滴答滴答的敲响。

或许,方鸿渐把这个社会想得太单纯,当我们踏出社会时,我们才会意识到现实世界是充满着虚伪与荒唐的,因为需要我们去打理的不止我们的生活,还有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方鸿渐则是这躺时代列车中顺势前行的人,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向前走,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甘于同流合污又要趋炎附势,不屑于小人模样却又酸溜溜的,想抗争又畏缩,注定了他这悲剧的一生。

其实,钱老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应该也是把自己的一些经历或是思想的矛盾附加在了方鸿渐身上,钱老先生所生活的时候也正好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一个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出身于传统的家庭,也曾去国外留学归来,兴许是他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文化冲突,也曾经迷茫过,于是,他透过方鸿渐这个人物,写出了他对当下社会的不满,讽刺这个社会上那些迂腐的校园氛围,也嘲笑这个时代下的人总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新文化,人也变得世俗起来。

正应了赵辛楣的话“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那个时代下的人,大抵也是如此吧,他们只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他们还没有时间去消化突如其来的新西方文化,就被迫去接受这样的冲突,有些人选择顺应时代的潮流,像孙柔嘉和她的姑妈,有的人选择委曲求全,像方家先生,而有的人则在这个漩涡中摇摆不定,如方鸿渐。

如果折射到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方鸿渐的影子在的,有时候我在看书时,总觉得方鸿渐像极了自己,渴求安稳但是又不甘安稳,觉得自己在未来应该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可是事实告诉我,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来平凡,一辈子兴许也就是个普通人。

他的正直,他的懦弱,他的愤怒,他的无能,他的理想,他的迷茫,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的体验过,就像一个人生的缩影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并不讨厌方鸿渐,反而有点惺惺相惜之感,有些时候,他恰好代表了这个社会一部分的人,一生中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终其一生,也就是成为了社会里面那80%的普通人,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故事里面方鸿渐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对于这样看似仓促的结局,实际上更加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他往后的生活,大抵也是如此平淡的度过,按方鸿渐的性格,是不会和孙柔嘉离婚的,然后再去找赵辛楣,再陷入下一个循环。

再就没什么可写的了,其他人的也不想多做分析,但是里面的每一个配角都是为了故事而生,而不是强行加入来引起戏剧冲突,他们的每个人的性格在方鸿渐赵辛楣眼中,都被刻画的入木三分,都是值得去细细品味的。

最后要夸一下钱老先生的文笔,我真的太爱了,除了人物刻画外,语言诙谐幽默,特别是里面的比喻,真的是值得好好一读再读,有兴趣看的话,请一定要细细品品钱老先生对一些人物形象,还有一些周围环境的描写,你会发现每一处都让人惊艳。

《围城》主要是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以他的恋爱和婚姻为小说的主要情节,为读者刻画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围城》读后感5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1

不知道是自己最近忙得失去自我了,还是其它缘由,读《围城》,对于方鸿渐的经历,潜意识里总觉得不真实,总觉得是假的,读到小说的最后了,还是觉得故事在铺垫,没有进入正文。也可能和我最近(不是最近,是一直)的生活状态有关系,我总觉得这个生活不是我的,我总在期待另外一种生活,期待另外一个我,另外一个他。

倒是最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的附言更觉真实,不过也确实是写实。

方鸿渐之与四个女人鲍苏唐孙(鲍**,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其中主要的是唐和孙,虽然和唐**没有结婚,和孙结了婚,但是倒不能说她更爱谁。只是觉得男女之间的种种误会太可怕了,因为误会,因为面子,本来相爱的两个人竟然各奔东西。

偶然想到《婚姻保卫战》里面,最后的总结也是,夫妻之间不要死要面子,要互相体谅,该说的软话就要说,心里要时刻为多方着想。

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但是从很多幸福的人夫妻,前辈,朋友的眼里,我相信还是要结婚的,婚姻的幸福是值得追求的。看了杨绛写钱钟书,就觉得很是羡慕。我就特希望我的先生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是又总怕自己没有能力去欣赏他的才华,不像杨绛女士那样有才气。在她的眼中,钱钟书的很多在常人看来的缺点,她都爱称为“痴”气,这其中凝聚着多少爱,多少包容啊,夫妻能做到这样,也就心满意足了。万万不能像方鸿渐和孙柔嘉那样,本来心里还是想着对方的,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互相伤害,什么硬话都能出口。

夫妻间,不能什么话都说的,伤感情的话尤其不能说。

引用一篇别人的书评,要比我的深刻得多,我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的荒谬,没有体会到内里的深刻。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2

我喜欢读《围城》是因为在钱钟书老先生的笔下淋漓尽致地人们在围城下内心的欲望与挣扎,我们不断地追求以及追求到成功后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其间交织着我们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着与动摇。别说你没有这样的挣扎,只要活着,我们都有七情六欲和理智煎熬。

虽说《围城》中引用了英国的一句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去;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其实《围城》只是以婚姻为引,牵扯出人生万事的茫然。更好的理解是法国人类似的说法,“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

身边不乏大龄单身女孩,他们无比羡慕结婚生子,几乎每天都在相亲,看多了反而麻木了,已经找不到一见钟情的感觉。每次聊天,我都会说干嘛那么着急把自己嫁出去呢等待一个爱你的人,等待那份心跳的喜悦。等待或许漫长,但在这个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我们才能自由,才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因为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你的爱就不能完全属于自己。

光鲜的外表,多彩的生活总会让人羡慕,于是我们不断地努力,终于有一天梦想成真的时候又发现原来不过如此。其实最精彩的体验都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如同男人追求女人,当他了解并获得女人全部的时候,女人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男人义无反顾地追求。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围城是人们在心中自己筑成的,快乐与不快乐皆在于翻越城墙之上。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3

最近我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受。不仅在当时,甚至现在,这句话也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初看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激动和欢呼雀跃,因为我当时感觉到读《围城》的感受,肯定会跟读一般的小说感觉不大会一样特别是觉得这是钱大师的代表作,又发表于那个战乱的年代,读起来会是非常的生硬和晦涩,至少是很可能读不懂。记得只看了十几页时我就发现它通俗和流畅,大都是从身边的琐事娓娓道来,总有那么一种撞击到灵魂的感触,让你欲罢不能,希望尽快的看到事情的发生和结果,特别是书中诙谐的语言,幽默的对话,以及那些使人读起来回味无穷的经典词句,使我一下子投入进去,深深的被它吸引住了。

《围城》首先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先生回国路上以及回国后在上海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旧上海当时的中产阶级的描绘,顺带也议论了留学生和老式的大家庭的生活;然后描写了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对当时抗战时期内地的民生和风情,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可见一斑;第三段则是在三闾大学内,通过作者对学术界狠狠的挖苦和讽刺,揭露出当时旧中国的种种陋习;最后是方鸿渐先生婚后生活的描写。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4

早就知道《围城》是一部现代文学经典小说,说的是有关男女婚姻的事,书中最经典的就是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第一次了解《围城》,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知道中国文学史上有位叫钱钟书的作家,是大哥推荐了钱钟书的《围城》,其他的就不怎么记得了。不知那时是因为什么原因竟然未读。现在想来真是可惜啊!说到钱钟书,我觉得有点对不起他老人家,因为我一直把他和钱学森搞混淆。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一位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而一位是”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

我一向不太喜欢读长篇小说,这也许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总觉得太长了,没耐心看下去,平时也只看些短篇或微型小说。这可能与我经常喜欢写些东西有关,我写的最多的莫过于一些心情杂文了。我想当初,如果多看些书,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那时我的作文修为可能更高一些。我一直不看长篇小说,直到这个暑假,恰好妹妹从学校带了本《围城》,我空闲之余就拜读起几年前本该早就读了的《围城》,并一口气读完了。其实上网的时候,曾看过《围城》,那时也只是在上网时断断续续读过,不过不知怎么,也不知为什么,后来就没有读下去,所以直到这个暑假我不算真正读过一部小说。尽管以前也曾翻阅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如梭的《忏悔录》、钱钟书的《围城》,但我以为这个暑假所读的《围城》,才是我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5

去年暑假,我就看过电视剧《围城》,当时还是被里面的一些情节吸引了,引起了我读《围城》原著的好奇心,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手头也没有这本书。直到这个暑假,我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书后,才慢慢读着。

读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了。方鸿渐这个人,在钱钟书的笔下似乎是一个除了会点舞文弄墨、缺有百般缺点、一无是处的人。他的文凭是买来的,志大才疏、胸无点墨、性格软弱又好强要面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表现出假装清高、不通人情世故,有时还很虚伪。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给了我深深的印象。他做事小心、对爱情执着,有时候往往透着一些可爱。

在学业上,出国留学的他居然没有取得文凭,他居然花钱买张假的,这里就体现出他的可爱来。既然作假,国内又很难被查出,自己却还是担惊受怕,怕被发现。好像是一个

偷吃了蜂蜜的孩子,怕被母亲发现。

在爱情上,方鸿渐也透出他的可爱来。他同事和三个女性交往,既爱这个,又喜欢那个。后来结婚后,居然发出谈恋爱无用的感慨。事业上,方鸿渐是不得志的。处处是别人的棋子,可是方鸿渐却无奈接受,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放弃,表现出坚持的可爱来。

看《围成》这本书的过程中,里面的幽默、讽刺的用语给了我欢乐;看完后,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悲剧有深深的感慨。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6

《围城》是一本影响极大的作品。文中“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一言也被人们熟知。整本书中贯穿了作者对整个社会及人生的思考。我在这本书里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同时摘抄了很多励志的句子,也想通过这篇读后感把它们分享出来。也许会有一样读过这本书的人有相同的感受吧,也希望大家共勉。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葡萄是酸的,一颗就够了。对剩下的没了希望,对吃过的只有悔意。也有人会觉得:当你吃完不好的,好的也变坏了,那么你只会一直吃坏的了。然而我想我更赞同钱老先生的说法,我会是第二种人,即使有一时的悲观,但仍旧有希望。就像生活一样,失败了无数次又怎样,仍旧坚定希望,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我也会用“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鼓励自己,让自己清醒,活着就该努力、奋斗,为了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不想让自己如同一个行尸走肉,希望自己有活力,有梦想,为了自己的将来努力迈出每一步。

好的句子真的很多,从“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中,知道追求自己的快乐,不要在意他人眼光,在“忠厚老实的人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出骨的鱼片里未净的鱼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中,懂得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不可以耍小手段使坏心眼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快乐。

同时文章也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力“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也许生活就像围城吧,一个接一个的怪圈,刚逃出去就又跌入另一个。在我看来,幸福的婚姻,就是互相忍让,互相包容,互相体谅,最后才能幸福的走下去,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7

方鸿渐,留学几年,惶惶终日,学历最终也是向爱尔兰人买过来的。回国路上,认识鲍**、苏**等留学生,面对苏**的钟情,方鸿渐觉得是一种负累和压力,却对唐**一见钟情。而赵辛楣,似于苏**两小无猜,十几年的追求,最终却不能抱得美人归,也算是死心吧。最后苏**嫁给了从未有过感情基础的曹元朗。这也是赵辛楣和方鸿渐关系和好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方鸿渐的人生旅途跟赵辛楣息息相关。

两人共同去三闾大学就职的路上结识了孙**。辛楣也无意中猜中了两人的结局,无意中也说出了孙**的性格,为人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孙**最大的成功是嫁给了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给了方鸿渐。她和方鸿渐的结合也是芸芸知识分子间很典型的大妇。反观这种类型的夫妇,双方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都希望对方凡事顺从自己,以彰显自己的家庭地位和被尊重的需求。当夫妇双方都是这种想法,而没有一个人先低头,或者每次都是一方低头,这就慢慢造成了双方地位的不平等。都说婚姻双方应该是势均力敌的地位,其实这种相互压制,相互征服和被征服的心理,应该也是造成婚姻是座围城的根源所在。针对婚姻内的琐事,双方采取的也是太较真的态度,若凡事淡然些,可能就平息了很多。尤其是针对方鸿渐这种自尊心强,优柔寡断的性格,若处理事情不这么拖泥带水,果断下决定,也许后面也不会有这么多矛盾。

当然,事事不可能如自己想象般完美。人生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有时候也是义无反顾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虚无缥缈的。看起来好像有点悲观,实际上我们要明白,追求最终理想和结局的虚妄,也正是让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一些事物,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认识到其本身的意义。

这就好比是围城,在外面的人,着急想进来,而进来的人,觉得腻了,又想跳出去。所以结婚或者相守到老,并不是最终的结果,你只要了解这些最终的意义,就要明白,其实过程才是重要的,才能让你在时间的经历中,不会觉得无趣。

《围城》读后感500字篇8

早就听说钱钟书先生的语言幽默风趣,于是趁着这假期稍微空闲的时光,选读了《围城》一书。

看《围城》首先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里面人物语言的风趣睿智。整本书处处都有新奇形象的比喻,这些比喻或讽刺或幽默,总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给小说的叙述输入新鲜的血液,仿佛给那炸土豆条抹上番茄酱一般——令人百般回味。当然纯粹的搞笑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而《围城》语言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在给人一笑之后还可令人百般品味,在风趣的背后是丰厚的内涵。例如“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一句,乍一看读者脸上必定是一笑,然而细细品味之后,你会发现你不得不由衷地认同这一句话,越加品味便越能觉得其哲理之所在。

上面是初看《围城》时对文字的感触。而当看完了全文时,我又不得不对人物的命运有所思考。最后鸿渐的命运可以说是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命运的真实写照。他有着一种特有的淳朴。这可以从他买文凭时候的心理活动中看出,虽然作假,但是却依然在心理上保持着正直,以读书人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而他买完文凭之后,却不去使用它,因此只在三闾大学混到了个副教授的职位。相比之下,那些买文凭并且厚着脸皮拿出来的人的丑恶嘴脸可见一斑。不得不说这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

而另一段反映现实的地方,则是他们去三闾大学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同行的人们的所作所为。公路站长的只认外表穿着,司机的暴躁,李梅亭的乘机倒卖药品,无不显示着社会的空虚,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与污浊。相比之下,鸿渐倒是有一种特别的可爱了。

而小说描写鸿渐在上海生活的两段,其中在战争之下,人们的思想却是麻木的,依然聚会玩乐,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腐朽,讽刺意味更为浓重了。

总之,初读《围城》一书,以上便是一些肤浅的感受,或许,其中有些更加深层次的含义,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日后的细细品味才可以得出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失败面前,我们不应当气馁,这是从围城中感悟到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一)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我说:“心灵也是一座围城,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只会越困越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围城。”

 ——题记

 先哲们曾说过:“外在的敌人纵然强大,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须征服自己。”

 的确,面对生活,有的人因为曾有过失败,便不敢主动去接触;有的人因为平凡,便以为无能而不想去接触;有的人则因为已经取得过成绩,怕弄不好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去接触。……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心灵的阴影中,受到心灵的束缚而不愿去尝试,不愿去拼搏,最终也只能在心灵的围城中越困越深。因而,只有不看自己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超越。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面对困境与束缚,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爱迪生作为美国的发明大王,在他的发明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就如发明灯丝而言,他就历经了1000多次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在困境中振作,从失败中奋起,坦然地面对挫折,最终,他取得了成功,成为大名鼎鼎的发明大王

 弥尔顿曾说:“人是有意志的动物。”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他很平凡,甚至比平凡人还要平凡。因为他先天残疾。但他并没有就此而放弃自己。他坚信“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因此,他努力克服着自己的自卑心理,战胜自己并不断尝试,不断奋斗,最终成为意大利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被人称为是:“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新一代哲学家们的提法。在世界各国的印象里,中国女排是一个神话。她们曾经创造了奥运会的五连冠,她们创造了骄人的战绩,她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们并没有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更没有怕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拼搏,她们没有像克拉克那样束缚在心灵的围城里。她们不断地奋斗拼搏,因此她们成功了。她们再次取得了奥运冠军。

 的确,“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失败面前,我们不应当气馁;在平凡面前,我们更应当执着;在成功面前,我们更应当拼搏。人生最大的对手莫过于自己,只有走出心灵的围城,才能取得成功。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二)

 我一直很想读《围城》,因为钱钟书,也因为它在文学界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xx年xx月xx号,我才开始涉读这本向往已久的宝书。拿着这本书,心里异常高兴我终于能和大师对话了。这本满载盛誉的书能带给我怎样的体验呢。带着满腔的喜悦,我开始了读《围城》之旅。

 整本书里,钱钟书先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是什么使《围城》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一批又一批的学者们为之倾倒呢?我想这部小说的真正魅力似乎主要不在阅读过程,而在读完整本之后才产生。读完全书,再将主人公方鸿渐所有的经历简化一下,那就是,他不断地渴求冲出“围城”,然而冲出之后又总是落入另一座“围城”,就这样,出城,等于又行城,再出城,又再进城……永无止境。

 回国的邮船与世隔绝,百无聊赖,自然如同“围城”,对方鸿渐来说,到了上海就应该是走出邮船这个“围城”,可是战时的上海实际上是另一座“围城”,方鸿渐到上海之后失业,爱情又碰壁,这境况更如同“围城”,因此他才不惜历尽艰辛到内地,希望走出“围城”,内地“三间大学”并不如他所设想的那样好,那里的勾心斗角的环境又使他重陷“围城”,于是他又渴求回到海,以摆脱“三间大学”这座“围城”,重回上海后生活愈是困顿,方鸿渐又打算再次冲出上海这座“围城”去重庆,……

 小说结束了,读者并不知道方鸿渐后来的情形,但依其生活的逻辑可以推见,他又进入另一座“围城”,而且他可能永远也摆脱不了“城”之困。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留学生归国带来的不是满腹的知识;不是新思想;不是能报效祖国的本领?而是使自己陷入一个又一个围城,不能自拔。显而易见是因为他软弱无能,因为他处处为他人左右。回国后工作是三闾大学施舍的;自己的爱情是在孙**千方百计的设计下,方鸿渐下圈套的;自己的婚姻是所谓好友赵辛楣一句话促成的。在每一个人生重要选择里方鸿渐都没有找到自己。所以他注定会不幸福、会被视为可有可无。

 钱钟书先生笔下的方鸿渐是悲哀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每个人的命运都应该由自己主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一把。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努力,遇到挫折,想办法解决,再努力,就这样!不要像方鸿渐一样在选择的漩涡中迷失了自己,成为社会的附庸。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三)

 看钱钟书的《围城》我会不禁想起沈从文的《边城》,两本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写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不过结局是截然相反的,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就像钱钟书说的:“随你怎么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从两个故事的不同结局,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人生路。

 在旅行的时候,人生的地平线在移近。翻开钱钟书的简介,他毕业于清华、牛津,从事于文学研究、翻译,他和夫人杨绛的婚姻也很美满,之中的辛酸我们不便乱加定论。跟他写的小说一样,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和孙柔嘉从爱情到婚姻,从婚姻到为生活的点点滴滴吵吵闹闹,耍耍脾气也很正常。有痛苦不怕,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不怕,过去的已经过去,记住现在最重要。

 方鸿渐当初以为自己走进了唐晓芙的围城,苏文纨以为自己走进了方鸿渐的围城,只是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在没有窗前,想尽办法逃出去,当知道逃不出围城时,只好找适合自己的窗。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为无志,到了30岁还狂,为无识。方鸿渐他为了能够获得家人,外人的认可,花了钱购买了“克莱登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却又怕这怕那的,不像韩学愈那样干脆果断做了就做了,又怕见不得人,最后被三闾大学请出了学校,韩学愈就不一样了,拿着假学位、带着外国老婆到高松年处求职,获得三闾大学历史系主任的职务,可谓功成名就。

 既然害怕又何必这么做呢,不是说,活呀活的痛快,死要死的干脆,他犹豫了。在当时中国人瞧不起蛮夷,近代西洋人瞧不起东方人,而中国百姓高捧留洋学者,看看方鸿渐就知道了。一回国记者包围,问东问西:报纸头条都是他的回国,去巴黎、法国、美国等获得的学位:又演讲又做媒的,满世界宣扬,就怕别人不知道。

 不要说结婚要文凭,找工作要文凭,连买票都要证书,他们去三闾大学的途中,那接待他们的人,看到他们拿出的新闻我证,研究所证,秘书证,把赵辛楣误认为谁时,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尽说好听的,就可以看出。证书好比人的一个人的外表,人人都喜欢穿得体面,有条不紊的人。

 哲学家说: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我们剩下的是什么呢,可以想象。

 秋天,秋叶随风而逝,车轮碾过路面不留一点痕迹,风悉悉索索的吹着,叶飘然落下,可你找不到他来过的影子,他已把自己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四)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苏**在饭桌上的一次小小炫耀,作者也借此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可是在城外的人进不去,在城内的人又出不来,想出去的人出不去,想进去的人又进不了。因此闹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闹剧。

 钱老灵活的将幽默和讽刺融合在一起,亦庄亦谐,或侧或正或反,嬉笑挑弄,将诙谐的锋刃刺向所谓的无毛两足动物,给我映像特别深的是方翁记日记写自传,煞费苦心,煞有其事好让后人看到他的得意之作,作者将他的封建乡绅的自大,鄙陋,极尽讽刺挖苦,可以这么说围城中的芸芸众生,都是作者调侃挖苦的对象,方鸿渐买文凭,高松年大谈聘请不出名的教授等,我想唯一没被讽刺的应该就是唐晓芙吧,她是一个天真烂漫,敢爱敢恨的女子,方鸿渐却阴差阳错的与她失之交臂,读来令我惋惜。

 主人公在不一样的城中进进出出,他出了苏唐的爱情之城,又历经艰辛进了三闾大学这座钩心斗角的城,他敌不过工于心计的高松年,适应不了尔虞我诈,又灰溜溜的逃离这座城,面对的是更复杂的社会之城,善良软弱的方鸿渐有小聪明却没本事,落得个受朋友赵新眉的施舍,只能永远的被困在城中。

 哎!可悲!可怜!可恨!

 究竟是谁造了这座城?又有谁能突破这座城的束缚,去寻找更广阔的天空,这是围城带给我的思考。

 现在的我也在这样一座城中,家人,老师,朋友是城中的一份子,有时候学业的沉重会让我喘不过气来,会想让我逃离这座城,可是一看到那些山区的孩子踏着春天的步伐走进简陋的课堂,我就不忍心放弃在城中学习的机会。以前有同学千方百计地离开这座城,进入到了纷繁错杂的社会这座大城中,没有预想的那么自由快乐轻松,他面对的是来自各方的压力,这时他才懊悔,可是他却再也进不去学校了。

 人就是这样,不断的想要去追求城外的东西,追求到了却又不满足和厌烦,其间交织着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 进还是出,选择权都在于你。

 一部《围城》,说尽了人生丑态,让我在漫画式的幽默中品味到了作品的内涵,还是那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读后感800字左右(五)

 许多人认识钱钟书,都是从他的大作《围城》开始的,我也一样,不同的是,许多人迷上了钱先生语言的“犀利”,而我对钱先生后续的了解,也仅限于几篇短篇,对钱先生的其他大作再也不敢高攀。但就我的才疏学浅,却忍不住妄加评论。

 不明白看《围城》有什么益处,书中所塑造的各个人物,方鸿渐、孙柔嘉、赵辛楣、苏文纨------除了唐晓芙尚有一点可爱之处外,其他人全部都该一棍子打死的,或奸诈、或小器、或无能、或吹嘘、或自恋、或*荡、或难伺候、或讨人嫌,更多的是影响市容环卫的;不知是不是因为钱先生身上没有夸人的细胞,贬人的能耐却大长。这样的人物设定,从主角到配角到跑龙套的角色,几乎没有一个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的,读来何用?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恐怖”片段就是一个胖女人在

 给孩子抓虱子,钱先生把她的手指比喻成五条香肠,阅罢在下头皮发麻,顿时深切体会到洗头的重要,不知这是否正是钱先生对我们的循循善诱?如果说许多人喜欢钱先生就是因为我前面提到的语言的“犀利”,那么在我看来,“犀利”无异于“刻薄”。钱先生的比喻非常够味,但有些比喻实不得当,比如他竟然能将新人比喻为扒手,读者也只能佩服他的勇气了。

 说起刻薄,似乎也有一个人是以“刻薄”著称的——鲁迅。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钱先生的刻薄较鲁迅的刻薄便小家子气了不少。钱先生的刻薄仿佛不需要有任何人得罪他,只要是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正邪都要被刻薄一番,刻薄就是钱先生的本性。而鲁迅就敌我分明,有理有据,需要时信手拈来,不用时挥之即去,刻薄是鲁迅的战斗工具。

 要讲钱先生对我们这一代的影响,好像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在喊着“钱钟书万岁”的,他好像叫韩寒。现在的韩寒是挺成功的,至少几本书销量都能过百万,但他学习钱先生偏偏走样,以致那些先读韩寒再读钱钟书的少男少女们懵懂地将钱先生的刻薄引申为幽默更延长成搞笑,于是一代大师的作品就被当成笑话影响着我们这一代。这当然不是钱先生的错,但又是谁之过?

白流苏和唐一元是电视剧《倾城之恋》当中的两个角色。

《倾城之恋》当中的白流苏和唐一元原本是一对夫妻,但是因为他们性格不和,再加之生性浪荡的唐一元经常胡作非为,导致白流苏对丈夫失望至极,他们的婚姻也始终处于危机当中。后来白流苏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婚,离开了唐家回到了娘家生活。

白流苏虽然生长在封建大家庭当中,但是她是一位有思想有远见的女子。对于丈夫唐一元的各种恶习,她无法授受,勇敢选择离婚。然而回到娘家之后的她却总是会遭家人的各种白眼与议论,毕竟那个年代离婚的女人往往日子都不好过。

剧中的唐一元出生在暴发户家庭,虽然有钱但是人性和人品都是比较差。他也习惯了在外浪荡,总是夜不归宿,是个实足的纨绔子弟。与白流苏结婚也没有改变他的习性,甚至还在白流苏怀孕时期纳风流女子为妾,所以两人离婚。可以想象,他的结局也不会太好。

苏念得病去世了。在小说《日记后遗症》中,苏念与宋随结婚的第四年,苏念患癌症去世,宋随的白月光回国,两人在一起。大结局是一部连续剧的最后一集或一部书的最后一回(章),是整部故事的最终结局,要对主要人物的归宿作一个明确的交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16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