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礼,中国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六礼历史
历史沿革
《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中国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在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这种婚姻程式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传统文化。
通常与[三书]合称[三书六礼]。[1]
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一套新式婚俗,即文明结婚。“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新人突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枷锁,婚礼仪式力求简化由证婚人宣读礼堂所备证书,各方代表代表颂词,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或奏乐等,拜天地、闹洞房等封建迷信习俗也被逐一剔除。[2]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婚姻,于是对完成婚姻关系的过程就逐渐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就是我们常说的“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3-4]
古籍记载
六礼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
“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另《梦梁录卷二十》∶“婚娶之神,先凭媒氏。”因此,媒人是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六礼之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旧说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后世夫妇成婚成为“合卺”就是从这里来的。[5]
六礼详细说明
纳采
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纳采”为六礼之首。《礼记·昏义》日“: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清人秦蕙田解释说:“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意为男家向女家求婚,由媒妁代为转达。女家同意后,再收纳男家送来议婚的礼物。纳采礼物用“雁”。《仪礼士昏礼》“昏礼有六,五礼用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至 于何故用“雁”《仪礼士昏礼》者认为“: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者。”《白虎通·嫁娶篇》则曰:“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彭大翼《山北方白雁,深秋乃堂肆考》云“:《古今诗话》:来,来霜降,谓之霜信。”郎瑛《七修类稿》却认为“:雁,诸书止言知时鸟也。行有先后。故以之执贽,以之纳采。” 另外,《艺文类聚》一书中还从其他角度解释用雁之因“: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
按以上各家说,纳采以及其他婚礼用雁,不外乎三层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
纳采
妇人从夫之义。所谓“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夫为阳,妇为阴,用雁者,取其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以上三义,其一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显然是汉儒们的臆测,不合先秦事实。后两种看法,各有所长。如果仅以候鸟来看,似乎取义不足以证。燕子是以时分居南北,又何独以取雁呢看来用雁除失时之外,更有取其行止有序之义。雁以转徙飞行,率以老而壮者居先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而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把这个原则用于婚娶,使长幼有序而行,非万不得已,不使叔季跨越伯仲而成婚,符合儒家精神。而这种行止有序的行为,除雁以外,其他候鸟是没有的,故用雁为五礼之贽。 除以上含义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周朝时期,从一而终的婚俗已为社会所提倡。当然,从一而终不仅仅是指女子对男子的忠贞不渝,对于男子来说,同样有意义。在一夫一妻制的农业社会里,要求小农家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小农家庭本身的需要。这类情况在《诗经》中有不少反映。《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人乎,与子偕老。”《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诗王风大车》:“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歌中强烈地反映了人们要求配偶永不离异、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者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因而把具有“从一而终”属性的鸿雁引进婚礼。因此,五礼用雁,其原因就在“雁”这种候鸟兼具有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问名
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名有两种,一为名字之名即女子出生三月时所命之名。二为名号之名,即以姓氏为名之类。至于男子之问名,在纳采时先已通报,故问名只问女名而不及男者。问名礼物仍用雁。礼序为“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问名之目的有二:
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
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
纳吉
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纳征
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纳吉”和“纳征”,这两项礼目往往并在一起进行。这是订婚的主要手续,宁波人对此称作“文定”,宁海人称“下定”,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金,一般都使用实物和代金。宁波习俗按女方当事人年纪为依据,一岁用老酒一担,以16岁计,送酒16担。约合48块银元的聘金。有些地方也用稻谷计算的,每岁一担稻谷,价值与老酒差不多。这一礼目中双方都用红绿描金书帖,也叫“龙凤书帖”。帖上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话。
请期
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即近代意义上的择日《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家通过卜问神灵,确定了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之女家,征求女家的意见。
亲迎
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为六礼最后一道程式,即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婚前一两天女方送陪嫁到男方家,女方请人铺新床。亲迎意义有二:一则表现由从妻居制向从夫居制转变以后,母系风俗的传承。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但同时,它也含有从夫居这一婚制的到来是不可扭转的事实,表现出男子要求从夫居的强烈愿望。
先秦时代,人们对亲迎十分重视,自天子以至庶人多行此礼“。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是为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定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水之滨。“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辆彭彭,八鸾锵锵”。是为诸侯亲迎的隆重场面。反之,若不通过亲迎之礼而成婚,则被认为不合礼制,会受到世人讥讽。故班固说孔子作《春秋》是寓褒贬,“讥不亲迎”,在当时,
亲迎被看成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举行了亲迎之礼后而夫死,按礼俗规定,新妇就只能认命“,从一而终”了。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估计就是陈凯歌陈红了。历史上这个坚持的比较严估计不多,现在很多了。只要不是一个村就行。现在的婚姻关系是三代以外么。有好多还是近亲结婚亲上加亲的都不讲究这个,还用得着说服家人,清朝就废除了,都一百多年的那来那么多事。身边有好多同姓结婚的。
还有这事义正言辞的说就行了,。没必要心虚。
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这一婚姻制度,出於伦理和生理两方面的考虑。如“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国语·晋语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认为同姓通婚将影响种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
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但上古的姓和后世不同。上古时代,同姓必同宗,后世则同姓不一定有血统关系。所以清末《大清现行刑律》删去了这一规定。
现在基本上遵守这个的已经很少了。
古代人口流动不是那么频繁,一般来说婚姻双方都是住得比较近的,而中国一向来有族居的习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同姓结亲就很有可能违反伦常
其实现在也还是有些姓氏是不能同姓结婚滴。上次在八卦看到过一个帖子,有人提到过,具体什么姓氏忘了,总之是一个不常见的很小的姓。我估摸着大概那个姓实在是太少见了同姓的都是七歪八拐地带着亲的
清朝普通婚礼的全流程: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闹洞房。
(本文由历史大学堂编辑整理)
历史上每位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嫔妃众多,当然也就有很多的子嗣,但是让人觉得很奇怪的是,大清统治了中国300多年,清朝末期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虽然嫔妃都不少却都没有子嗣,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民间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清朝混乱的关系导致的,因为在清朝的守旧传统中,丈夫如果去世的话,妻子是要嫁给丈夫的家人的,这样一代一代近亲繁殖,会导致子嗣减少,孩子早早夭折。
同治皇帝没有子嗣其实很正常,因为他19岁就去世了,在位仅仅几年,毕竟年龄很小,没有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光绪皇帝没有子嗣,可能大多是和慈禧有关系,因为光绪帝在位期间,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大权并不在他手里,而是在慈禧手里,慈禧还曾经杀了光绪的珍妃,所以光绪没有子嗣,很有可能是慈禧暗中作恶,为了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允许皇帝有自己的孩子。
宣统皇帝虽然活到了61岁,但是也没有一儿半女,主要是因为年幼的时候,宣统一直被太监和宫女喂食春药,导致身体受损,生育功能也就有了障碍,所以在位多年,妻妾成群也没有孩子。
这些大多是后人对于这种奇怪的情况的可能原因的猜测,毕竟生在帝王家身不由己,三位皇帝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傀儡,当然在各方面都被人控制,身不由己了。
一、故事
1、背礼娶姬
崇祯十四年(1641),赋闲在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一艘船上迎娶了相识不久的柳如是。
这一年,钱谦益刚好59岁,而柳如是才23岁。
依照明末的道德标准,士大夫涉足青楼、狎妓纳妾,会被看作是风流韵事,但要大礼婚娶 ,则是伤风败俗、悖礼 之举,被视为洪水猛兽。
钱谦益爱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和礼法名器,坚持用大礼聘娶。
因为他的声望实在太高了,此举让许多循规蹈矩的读书人无法接受,舆论哗然,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于是在婚礼当天,许多人站在岸边,捡起石头往他们结婚的船上砸去。
然而,柳如是不在乎,她只求“知己”;钱谦益更不在乎。
为了置办风风光光的婚礼,他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刻《汉书》出售。
婚后,这对闻名一时的“老少配”,还不断被人嘲笑。
据说钱谦益有一天对柳如是说:“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柳如是俏皮地回答说:“我爱你雪白头发乌个肉。”
这些不知是真是假的闺房私话竟然成为公众乐此不疲的话题,被广泛传播,其中蕴含的讥讽、嘲笑和艳羡等复杂情绪,不言而喻。
2、老夫少妻
钱谦益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藏书家,在与柳如是结婚后,他盖了一座精美的藏书楼,取名“绛云楼”。
里面陈列着他辛苦收集而来的书籍、古玩,包括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以及秦汉的鼎彝、晋唐宋元以来的书画作品,各种名贵的瓷器、砚台等。
就好像宋朝的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一样,钱谦益和柳如是也躲在自家的藏书楼里,每天看书、写字,做做历史的考证,互相之间开开玩笑。
总之,生活过得非常闲适。
3、生死依靠
在与柳如是恩爱20多年之后,83岁的钱谦益终于撒手人寰。
那是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弥留之际的钱谦益挂心自己还未完成的著述,希望族孙钱曾帮助他完成。
钱曾是钱谦益晚年最为心爱的学生,也是钱氏宗族中的晚辈。
然而钱谦益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仅仅一个月,尸骨未寒,钱曾就伙同钱氏家族中的其他人向柳如是勒索金银、田产、房产、香炉、古玩等。
柳如是不堪受人欺凌,于六月二十八日愤然自尽,留下一纸遗嘱。
作为一代才女,柳如是一生写作了许多绝艳的诗词,让文人学士佩服和赞赏。
然而她的遗嘱却完全用白话写成,可谓字字见血。
她在遗嘱中叮嘱女儿说:
我来汝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今竟当面 。
我不得不死,但我死之后,汝事兄嫂,如事父母。
我之冤仇,汝当同哥哥出头露面,拜求汝父相知。
我诉阴司,汝父决不轻放一人。
在这场史称“钱氏家难”的不幸事件中,柳如是毅然地自尽了,她希望已到阴间的钱谦益能够为她作主,帮她报复仇人。
即使在阴间,钱谦益也被柳如是视为生命中最后的依靠。
二、人物资料
1、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学者称虞山先生。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
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2、柳如是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浙江嘉兴人。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三、作品
1、《初学集》
《初学集》又称《牧斋初学集》凡一百一十卷,其中诗二十卷、文八十卷;又《太祖实录辩证》五卷、《读杜小笺》三卷、《读杜笺》二卷,(两集皆作者亲自编定),是其书体例异于一般诗文集处。
该集由钱之门人瞿式耜刻成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九月。
诗集别有钱曾的《初学集笺注》二十卷,刻于清初,与瞿本略有出入,词句也互有异同,后有翻刻本。
乾隆时书遭禁毁,清末宣统二年,邃汉斋始以明瞿刻本与笺注本两相对勘,作了校订,并加按语,合两本为一,以铅字排印。
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初学集》,列入《四部丛刊》。
2、《投笔集》
《投笔集》是清·钱谦益编著的一部诗文别集。
《投笔集》的命名,取西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始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和张煌言兵入长江之际,显然隐寓着诗人抗清复明的志向。
形式上步和杜甫的七言律诗(秋兴八首),所以总题为(后秋兴》,共十三叠一百零四首,另附自题四首。
在《投笔集》中,诗人毫不掩饰地为南明水师的胜利高唱凯歌,还追忆和记叙了自己及其"内子"柳如是的抗清复明活动。
3、《牧斋初学集》
《牧斋初学集(全3册)》为钱谦益在明代所作的诗文结集。
本集是他在明代所作的诗文结集。
诗20卷,包括《还朝诗集》、《归田诗集》各上、下2卷,《崇祯诗集》6卷。
《桑林诗集》、《霖雨诗集》各1卷,《试拈诗集》、《丙舍诗集》各上、下2卷,《移居诗集》1卷,《东山诗集》3卷。
编年排次,文90卷,除各种体裁之外,还包括《太祖实录辨证》、《读杜小笺》、《读杜二笺》等3种学术专著。
以上合计110卷,卷次相属。
扩展资料:
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近逼南京。
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
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
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
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
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
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 而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马士英妹夫)和河南参政兵巡道袁枢(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南明弘光政权亡。
同年秋,上京候用。
顺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任其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柳如是留居南京。
清朝末年,十三姨嫁给黄飞鸿,为何当时舆论却无人指责呢——
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讲究的是三纲五常,从孔子时期开始讲的伦常,就是亲属之间不可以结婚,到了宋朝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三纲五常。儒家排挤佛家、道家、兵家等确立了绝对的牢固地位。
儒家文化刚诞生的时候,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是最不得志的。当时,诸侯争霸,依靠武力打天下,儒家提倡的仁者爱人,礼等自然不受诸侯大王们的待见。也因此,孔子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崇,甚至还不如墨家的威望那么高,那么声势浩大,墨家虽然是以下层失业手工者组成,却有些深厚的民众基础。
到了秦始皇时期,法家得志,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掌握了权力,他们开始清算儒家,特别是秦始皇向来藐视儒家,这个时候发生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震惊世界。
到了西汉时期,如家开始得志,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开始确立天人感应,这个时候的儒家是带有迷信色彩的,董仲舒也因此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等到了宋朝时期,儒家简直是迎来春天的大发展,朱熹确认了三纲五常的儒家规范。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何为五常?答曰:仁、义、礼、智、信。这些就是儒家所坚守的道德规范。
因此,道家是坚决反对亲属之间通婚的。那么,清末的十三姨嫁给著名的一代宗师黄飞鸿,为何却无人指责她俩有悖伦理呢?
因此,近代以来。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了我国国门,尤其是广州,西方的东西不断传来,人们的见识多了,从前儒家坚守的那一套伦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也是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渐渐思想开放了,却也变得不知所措。随着一战二战的结束,世界越来越开始走向文明,许多国家都明文规定,不允许亲属之间结婚了。同时,根据我国法律,假如在现代十三姨嫁给黄飞鸿,这种在现在是不允许登记结婚的,是属于非法婚姻的,也应该受到舆论的指责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