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探家风。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3、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4、找日子,送日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5、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
袁诗首联借刘禹锡《乌衣巷》王谢之典暗点出吟咏
的对象,托出了“燕”字。其字面上的意思是说:随着
东晋王朝的覆灭,王谢二姓的陵夷,过去曾翔飞于世家大
族的燕子已不易见到了。但其内在的含义远不止此。元朝
建立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既无进身之
阶,少数人仕者也备受冷落,很多人都生活在压抑、郁闷
之中。加上元末兵火四起,知识分子更是出处两难。这两
句,即借燕子的今昔,映射出元代社会人才的凋零,士林
的沉寂。
二、三两联,连用“月”“雪”“柳絮”“梨花”等
白色意象,渲染“白”字,暗示诗人所咏已由“见应稀”
的一般燕鸟而过渡到更为珍稀的白燕。其中三、四句用了
两个典故,清代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说:“袁海叟
《白燕》诗云:‘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人
服其工妙,然亦有蓝本。唐寇豹与谢观以文藻齐名,观谓
寇日:‘君《白赋》有何佳句’豹日:‘晓入梁园之苑,
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袁句本之。”(据《文
山集·五色赋记》:《衡山县志·遗逸r1)曾记寇
豹、袁观事,作《白赋》者为袁观而非寇豹。)所谓。庾
亮之楼”,出于《晋书·庾亮传》:东晋重臣庾亮镇守武
昌时,“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
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日:‘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
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2]‘量书)赘七三225
自 此,庾楼便成为名臣雅士赏月娱情场所的代称,袁诗在这
里是以庾楼附近最具“白”的特点的月光下的汉水,代 指登楼
所见“月明千里”的景象。“梁园之苑”,指西汉
梁王刘武所筑梁园,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一批著名文
人都曾在此为客。南朝宋代谢惠连曾写过《雪赋》,假想
大雪之日,梁王宴请宾客,召来上述三人以雪为题吟咏唱
和,中有“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这样的
名句。庾楼、梁园都是才俊之士聚合之所,但在这类地方
也都看不到白燕的踪影。这两句不仅以月、雪意象烘托白
燕之白,呼应、强化首联“见应稀”三字,更重要的是
表现出了这只白燕是何等的孤高、孤独!她不愿依附于他
人,即使所依之人是礼贤下士的名臣、王侯;而孤高、孤
独之下掩盖着的则是无法言说的苦闷。
五、六句。香入梦”与“冷侵衣”互文,化用晏殊
表现幽情别绪的《无题》诗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
池塘淡淡风”的诗句,是说“柳絮池塘”、。梨花庭院”,
虽温馨可恋(“香入梦”),但也不可栖依(“冷侵衣”)。
这两句,同样是在以白色意象烘托白燕之白的同时,重在
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她还有着更远大的抱负,不肯让生命
羁縻于嫩柳娇花。
以上四句,从时间说是自秋徂冬再到春,从地域说是
从江汉到中原,从场境说是从王侯楼苑到文士之家,表明
了一年四季,北方南方,官府民间,白燕都找不到惬意的
栖息之地。在诗中白燕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以上四句既是
写白燕,也是表现作者四顾茫然、孤独苦闷、无所适从的
人生困境。尾联化用《述异记》典,是说走投无路的白
燕,也曾考虑飞回后妃们居住的昭阳殿去,但很快就否定
了这一想法,因为而今的主人赵飞燕、赵合德姊妹妒忌成
性,那里绝不是白燕展现自我、安身立命的乐园,抒写了
诗人对最高统治阶层的绝望以及决不屈膝投靠的情怀。全
诗句句写白燕,又句句是写诗人自己;四联的意蕴凝聚一
起,使全诗笼罩着苍凉悲怆的氛围,成为诗人内心郁懑的
象征。时大本的诗借白燕寄寓自己的感情,而“珠帘十
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等句,明显带有以人观物
的痕迹;袁诗则每一句都具有复意特点,完全是物我浑一
了。
袁诗所用之典,时间涉及东晋、西汉、北宋,历史时
空的大跨度跳跃措置,赋予这只白燕历尽古今的特点,使
人想到诗歌所表现的不仅是诗人横看现实所产生的情怀,
也是纵观历史引发出来的感士不遇的喟叹;不仅是一己的
心迹,也是元代以致历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自恋自赏而
又自伤自悼的情结。和时大本诗仅仅表现诗人孤高不群的
感情相比,袁诗显然概括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内
容,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情感内涵。很多古代诗话总结了咏
物诗的写作经验,其中清代朱庭珍说得比较具体:“咏物
诗最难见长,处处描写物色,便是晚唐小家门径,纵刻画
极工,形容极肖,终非上乘,以其不能超脱也。处处用
意,又入论宗,仍是南宋人习气,非微妙境界。则宛转相
关,寄托无迹,不粘滞于景物,不著力于论断,遗形取
神,超相人理,故别有道在矣。”7撕‘筏嗣诗话’卷四袁
诗对白 燕的吟咏不即不离,不粘不脱,寄托遥深而又无迹
无痕, 其中“雪满梁园尚未归”一句,无视燕鸟“秋去春来” 的
生活表象,更是“遗形取神,超相入理”,全诗可以说 达到了
咏物的较高的境界。
从以上简析不难看出,袁凯<白燕》诗廊庑廓大,
气象恢弘,物我浑一,忧愤深广,在杨维桢座上获得
。白燕”雅号的不是时大本而是袁凯,绝不是偶然的。
袁凯是一位外在形迹与内在真实差距比较大的诗人。
《明史》本传说他辞官归里后,“背戴乌巾,倒骑黑牛,
游行九峰间,好事者至绘为图。”是玩世不恭,孤高傲
世,还是疯疯癫癫,精神失常无论何种情况,都只是表
层的一面,实际上他的内心世界十分深沉、复杂。他被征
召为御史后,看到“武臣恃功骄恣得罪者众”,便上言:
“诸将习兵事,恐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通经学古之
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皇帝接
受了这一建议,“敕台省延名士直午门为诸将说书。”可
见袁凯很有见识,且与人为善,他的这一建议不知使多少
武臣免于罹罪之灾。有一天,。帝虑囚毕,命凯送皇太子
复讯,多所矜减。凯还报,帝问:‘朕与太子孰是’凯
顿首言:‘陛下法之正,东官心之慈。”’面对一个极易获
罪的两难问题,袁凯的回答十分巧妙,这一方面显示出袁
凯为人的机智,又何尝不表明了他不执一端的通脱。但
“帝以凯老滑持两端,恶之。”于是,“凯惧,佯狂免告
归。”[2]‘明史'睿二^五7%在民间传说中,帝“以其持两端,下 狱,凯不饮食三日。上以太子放,遣人谕之食,寻释之。 凯惧祸,偶遇金水桥,诡作风疾仆不起。或云上疑其伪, 以木钻触其肤,忍痛不为动,放归。凯毁形,尝自絷行 市。上使人伺之,向使者唱《月儿高》,还报凯果风。得 免。” (见《四部丛刊三编》之查继佐《罪惟录》之
“传”第二十二卷之“隐逸列传”第7页,上海书店1985
年7月版。)杨仪《明良记》还记载:袁凯“既放归故
里,(帝)遣使潜察之。凯益为狂废,以糖和熟米,抟为
犬豕粪状,夜密弃墙根草际,昼取为食。使者见之,以为
食犬豕粪也。归陈状,得免祸。后闻太祖崩,始归理发,
有‘从此一梳梳得去’之旬。”8三厨蝴一个有见识有才能
的知识分子,为保身不得不辞官、装疯,更遑论实现治国
乎天下的理想了,其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在推翻了异族
统治、建立了汉人新朝之后尚且如此,在异族统治的元
代,其悲愤痛苦当会尤甚。袁凯“素能诗者”,其满腹郁
结便通过诗歌倾吐出来,造成了他外在的狂废行为和诗中
情感世界的分裂。正德元年,他的后世同乡陆深说:。先
生多权奇,有才辨,雅善谈谑,卒亦以此自免于难,顾其
诗乃雅重悲壮,浑雄沉郁,殊不类。岂先生别出其馀以应
世,而中之所有固自不可测耶”1]1233朋64《白燕》诗
就是 这么一首表现了他“中之所有固自不可测”的“浑雄沉 郁”的作品。
晋江人婚嫁习俗相亲前后有“门道”“晋江的婚嫁习俗是非常烦琐的,其实每个乡镇,甚至是邻村之间的习俗都可能不太一样,我也只能讲个大体上的。”洪阿婆说,想要促成一段姻缘,作为媒婆的她们首先要了解本村及邻村,有的甚至更远地方的未婚(到了婚龄的)男女青年的一些基本情况,通常媒婆间会相互交流,讨论哪几对比较门当户对。如果觉得男女比较合适,她就会到男方家里(一般找男方的母亲)告知女方的大概情况,询问是否要看一看。如果男方家庭同意,媒婆会再到女方家中,如果女方也同意就约定相见时间,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中。约定时间到了,媒婆便会带着男方(一般由未婚男子及其母亲组成)到女方家中,未婚女子需先进房回避,待男方坐定之后,再由媒婆告知女方家人可以出来相见了。相亲的结果并不当场直接说出,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现在社会发展了,大都没有这个习俗了,而是在相见时双方家长简单聊聊男女的基本情况后互留电话便起身离开。”之后如果男方觉得合适,就要主动联系女方。订婚结婚“流程”现在晋江人大都订婚结婚连着。比如一对相亲成功的新人选好了日子要在初一订婚,初三结婚。那么,初一当天,一般是男方送戒指给女方表示确定亲事,男方还要准备“盘担”,也称“轿前盘”,即男方在结婚前夕(女方上轿之前)用大盘小盘,将花包、茶叶、水果、全猪、鸡、面线、鲜花、蜡烛等送到女方家中。女方由一名请来的“老人婆”负责接收,当天媒婆能收到一份由女方家包的红包(金额不固定)。女方再将嫁妆写在一张红纸上,裱入相框,同时还要准备一点水果、糖果、姜母、芋胚和鲜花等让男方带回,男方在家中宴请亲堂。初二则为男方“破柴头”的日子,通常女方这一天不需要做什么,媒婆到男方家中吃饭,男方还需再一次宴请亲堂。初三为结婚当日,一般上午10时左右,媒婆会陪同新郎及新郎的亲朋(亲朋人数各地不一)到新娘家中,新郎手持鲜花迎接新娘回男方家中。结婚当日,新郎、新娘均要请福寿俱全的长辈用木梳在头上梳三下,称为“上头”。新娘上轿(车)一般要哭别,一路上,媒婆要为新娘撒小铅片,俗称铅钱(闽南话铅与缘同音),意为有缘分。新娘入门,男方亲人要回避,以免冲克,然后新郎出迎“踢”开轿(车)门,并由新郎的年纪小的弟、侄辈“请(新娘)出轿(车)”,新娘在新郎的嫂辈牵扶下,跨过炉火,走进大门,送媒婆将篾笠米筛遮盖新娘头上直入新房,新郎挑下罩在新娘头上的乌巾,一起吃红圆。之后,新娘出新房给新郎的亲堂一一请茶,男方家在当天中午和晚上摆桌宴请村民及双方的亲朋好友。而在婚后第二天早晨,女方得派人(一般为新娘哥哥或弟弟)接新娘回娘家。男方应煮点心、送红包给来接者。当天下午,新郎及其陪同朋友前往女方,女方要设宴请女婿;新郎应备红包、香烟等送女方至亲。当日傍晚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女方家还得让他们带上两条带有尾叶的甘蔗(表示甜到尾)和一对公母鸡(“引路鸡”)双双对对一起同行到男方家。在结婚七日之内,无论辈分皆可闹洞房,这叫“七日之内不分大小”等。
羊欣简介
羊欣(三七年——四四二年),南朝- 宋书法家。字敬元,泰山 南城(今山东 费县西南)人,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亲受其舅父王献之传授书法。沈约称其善于隶书,子敬之后,可称独步。时谚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而贬之者则谓欣学献之,终不能度越献之规矩,自成一家。南朝 梁武帝 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羊欣书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
题解
《采古来能书人名》或作《古来能书人名录》,一卷。卷首有齐 王僧虔启云:“昨奉勅,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索未得,续更呈闻。谨启。”说郛本误以“辄条疏上呈”为句,以此书为王僧虔撰。唐张彦远作《法书要录》,于其题下注云:齐王僧虔录,宋羊欣所传者,目录直书宋羊欣采能书人名。张天弓《羊欣书学论文考评》中认为“羊欣曾撰能书人名,已亡佚,而今传《采古来能书人名》乃唐开元末至贞元初之间伪作,原题王僧虔撰,与羊欣无涉”。此说尚需考证。故仍列此文于羊欣名下。
是篇按朝代先后记叙历代书家,上至秦李斯、赵高,下及东晋后期的王献之、王珉,凡六十九人。条列历代著名书家的籍贯、朝代、官职、擅长的书体及其书事,杂以评论,记叙比较简约。
原文
臣僧虔启:昨奉勅,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辄条疏上呈羊欣所撰录一卷,寻索未得,续更呈闻。谨启。
秦丞相李斯。
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
扶风 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篆小异李斯,见师一时。
陈留 蔡邕,后汉左中郎将。善篆、隶,采斯、喜之法,真定《宣父碑》文犹传於世,篆者师焉。
杜陵 陈遵,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隶,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座”。
上谷 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
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何官。能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俟其饮足,削书而退。
安定 梁鹄,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得师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鹄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鹄手也。
陈留 邯郸淳,为魏 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鹄后。
毛弘,鹄弟子。今秘书八分,皆传弘法。又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
京兆 杜度为魏 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 崔瑗,后汉 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崔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瑗子寔,官至尚书,亦能草书。
弘农 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匆匆不暇草书”,人谓为“草圣”。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英弟子,并善草,诞书最优。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之,使就榜书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比下焚之。乃诫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鸿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
河间 张超亦善草,不及崔、张。
刘德升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
颍川 锺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征。二子俱学于德升,而胡书肥,锺书瘦。锺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繇子会,镇西将军。绝能学父书,改易邓艾上事,皆莫有知者。
河东 卫觊字伯儒,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觊子瓘字伯玉,为晋太保。采张芝法,以觊法参之,更为草藳。草藳是相闻书也。瓘子恒亦善书,博识古文。
炖煌 索靖字幼安,张芝姊之孙,晋征南司马,亦善草书。陈国 何元公亦善草书。
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
荥阳 陈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晋宫、观、城门,皆畅书也。荥阳 杨肇,晋 荆州刺史,善草隶。潘岳诔曰:“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无辍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肇孙经亦善草隶。
京兆 杜畿,魏尚书仆射;子恕,东郡太守;孙预,荆州刺史。三世善草藳。
晋 齐王 攸善草行书。
泰山 羊忱,晋 徐州刺史;羊固,晋 临海太守。并善行书。
江夏 李式,晋侍中。善写隶、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锺法,王逸少之师。
琅琊 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锺法。
晋丞相王导,善藳、行。廙从兄也。
王恬,晋中将军、会稽内史,善隶书。导第二子也。
王洽,晋中书令、领军将军,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恬弟也。
王珉,晋中书令,善隶、行。洽少子也。
王羲之,晋右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隶。羊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藳,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羲之第七子也。兄玄之、徽之,兄子淳之,并善草、行。
王允之,卫军将军、会稽内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 王濛,晋司徒左长史,能草、隶。子修,琅琊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王绥,晋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善隶、行。
高平 郗愔,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郗超,晋中书郎,亦善草。愔子也。
颍川 庾亮,晋太尉,善草、行。庾翼,晋荆州刺史。善隶、行,时与羲之齐名。亮弟也。
陈郡 谢安,晋太傅,善隶、行。
高阳 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
晋穆帝时,有张翼善学人书,写羲之表,表出,经日不觉,后云“几欲乱真。”
会稽隐士谢敷,胡人康昕,并攻隶、草。
飞白本是宫殿题八分之轻者,全用楷法。吴时张弘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号为张乌巾。此人特善飞白,能书者鲜不好之。
(南朝··宋)羊 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译文
臣僧虔启奏:昨日奉旨,须要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狭窄,不能明察广博的知识,就逐条上呈羊欣所撰一卷。寻找索求未得,另外继续呈报奏闻。谨奏。
秦丞相李斯,秦中车府令赵高,右二人善作大篆。
秦狱吏程邀,善作大篆。得罪始皇,囚禁在云阳狱,增减大篆书体,去掉那些繁多复杂的笔画,始皇满意他这样做,放出来做御史,书名叫隶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他的官职。善作篆、隶,篆书稍不同李斯,被师法一时。
陈留蔡邕,后汉左中郎将。善作篆、隶,采用斯、喜的笔法,真定《宣父碑》的文字还传于世,学篆书的师法呢。
杜陵陈遵,后汉人,不知他的官职。善作篆。隶、每作书,一座皆吃惊,当时称为“陈惊座”。
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的书。
师宜官,后汉人,不知何地人、何官职能作一丈见方的大字,一寸见方的小字写一千。《耿球碑》是宜官作的书,甚是得意。有时不带钱到酒家,先在那墙壁上作书,观者如云集,酒因此大量销售。等他饮足,将书迹削掉然后离开。
安定梁鸽,后汉人,做到选部尚书。得师宜官的笔法,魏武帝看重他,常将鹊的书法悬挂帐幕中。宫殿的题署多是鹊的手笔
陈留邯郸淳,魏时临淄侯文学。得次仲笔法,名字在梁鹊后。毛弘,是梁鸽弟子今天的秘书八分,都是传的毛弘的书法。又有一位左子邑,与淳稍有不同。京兆杜度,汉章帝时为齐相,他使草书开始有名声。
安平崔瑗,后汉时济北相,也善作草书。子敬在平符坚时,得以摹写崔缓的书法,说“极像张伯英”。瑗的儿子实,官至尚书,也能作草书。弘农张芝,高尚不做官,‘善作草书,精妙遒劲无与伦比。家里的衣帛,必先书写而后漂洗;临池学书,池水全黑了。每作书,都说“匆匆不暇作草书”。人称为“草圣”。芝弟刹,汉时做黄门侍郎的官,也能作草书,今世说张芝草书,多是张刹作的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都是张伯英的弟子,都善作草书,韦诞的书最好。诞字仲将,善作楷书,汉魏宫馆玉器上的字、都是诞亲手写的。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署,用笼盛装韦诞,辘绳长索牵引,使他靠近书写。榜离地二十五丈,诞很恐惧,就扔掉他的笔,立等着烧掉它。便告诫子孙,要弃绝此楷法,写作家令。他官做到鸿胪少卿诞的儿子少季,也有能作书的名声。
罗晖、赵袭,不详是怎样的人,与伯英同时,被称许于西州,而夸耀自负,人们颇为迷惑不解伯英与朱宽写信,自叙说:“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河间张超也善作草书,不及崔、张
刘德升善写行书,不知是怎样的人
颖川钟繇,官做魏的太尉;同郡胡昭,官做公车征。二君俱学于德升;而胡的书形肥,钟的书瘦劲钟有三种书体:一是铭石的书,是最妙的;二是章程书,传写宫廷秘籍、教小学生写字用的书体;三是行押书,就是写书信相传闻用的行书。三法都为世人所好。繇的儿子会,官做镇西将军绝好的能学写父亲的书法,改写邓艾向朝廷上书言事,都没有知道的。
河东卫觊,字伯儒,做魏尚书仆射的官,巧于作草书及古文,稍尽其妙。草书形体微瘦,而笔迹精熟。卫觊的儿子瓘, 做晋朝太保的官。采用张芝笔法,参以卫觊的笔法,更变为草稿。草稿是作书信相传闻的行书。瓘子的儿恒,也善作书,博识古文。
敦煌索靖,字幼安,、张芝姊的孙子,官做晋征南将军,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也善于作草书。陈国何元公,也善作草书。
吴国人皇象,能作草书,世称其笔势“沉着痛快”。
荣阳陈畅,晋时做秘书令史,善作八分书,晋的宫、观、城门,都是畅书写。荣阳杨肇,晋时荆州刺史,善作草书和隶书。潘岳作沫文说:“草隶都好,尺犊必为人珍藏,走到哪里,手都不释卷,笔动若飞,纸落如云片。”肇的孙子经,也善作草隶。
京兆杜畿,魏时尚书仆射;儿子恕,东郡太守;孙子预,荆州刺史:三代都善作草稿。
晋齐王攸,善作草行书。
泰山羊忱,晋时做徐州刺史;羊固,晋时做临海太守:都善作行书。
江夏李式,晋时侍中,善写草、隶。弟定,儿子公府,同李式一样有能作书的名声。晋中书郎李充的母亲卫夫人,善用钟繇书法是王逸少的老师。
琅哪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作章草和楷书,谨严地传播钟繇书法。
晋丞相王导,善作稿书和行书导是廙的从兄。
王恬,晋时做中将军、会稽内史,善作隶书。是导的第二子。
王洽,晋时做中书令、领军将军,各种书体都善,尤能作隶书、行书。从兄羲之说:“弟书完全不减吾。”他是恬的老弟。王双,晋时做中书令,善作隶书、行书。是洽的小儿子王羲之,晋时做右将军、会稽内史,广精各种书法,特别善作草隶。羊欣说:“古今无二。”是廙兄之子。
王献之,晋时做中书令,善作隶书、莫书,骨力笔势不及父,而媚趣超过他。是羲之第七子。兄一玄之、徽之兄之子淳之,都善草、行书。
王允之,做卫军将军、会稽内史,也善作草书、行书。是舒的儿子。
太原王濛,晋时做司徒左长史,能作草、隶书。儿子修,做琅那王文学。善作隶、行书,与羲之友善,所以几乎穷尽他书法的妙处。早亡,未能完善其美。子敬每逢见到王修的书法都说:“咄咄逼人。”王绥,晋时做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善作隶、行书。
高平郗愔,晋时司空、会稽内史。善作章草,也能作隶书。郗超,晋时中书郎,也善作草书。是郗愔的儿子。
颖川庾亮,晋太尉,善作草、行书。庚翼,晋时荆州刺史。善作隶、行书,当时与羲之齐名。是亮的老弟。
陈郡谢安,晋时太傅,善作隶、行书
高阳许静民,做镇军参军、善作隶、草书。是羲之的高足弟子。
晋穆帝时,有个张翼善于学写别人的书体,仿照写羲之上的表,表出来,羲之经日不觉察,后来说:“几乎要乱真。”
会稽隐士谢敷,胡人康听,都专研习隶、草书。
飞白本来是宫殿题写八分书体中最流便的,全用楷法。三国吴时张弘好学不做官,常戴乌巾,时人号为“张乌巾”。此人特别善写飞白书,能作书的人很少不爱好他的书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