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白居易《琵琶行》的感受是什么呢?

大家对白居易《琵琶行》的感受是什么呢?,第1张

公元815年,唐朝发生一起凶杀案,宰相武元衡早晨上班路上被人杀害了。

白居易当天就给皇帝上了一封奏章,大意就是要严肃追究此事,还武元衡一个公道。

这基本上就是废话。

但废话也有废话的用途,对捉拿凶手没用,对打击报复有用。

有领导看白居易不爽了,当时他是个赞善大夫,这不是他该管的事,你这是越位行事,你把废话都说完了,你让领导说什么。

于是领导对白居易说:“你滚。”白居易就滚到了江州,他的官位是司马。

后来《水浒传》里写宋江也是发配江州,看来这个地方还真的发配人的地方。

其实唐朝诗人里,我最喜欢白居易的名字,取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就是说君子修身养性等待天命,小人才会冒险去博取侥幸。所以他的字叫乐天。也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

但不得不说白居易这个事上对不住他的名字,他越位言事,有点行险徼幸的意思了。

结果跑到了江州。

在这里他还做不到乐天知命,嫌弃这里环境不好,嫌弃这里到处黄芦苦竹,嫌弃这里阴暗潮湿,嫌弃这里没有音乐,他讨厌那些山歌和村笛,嫌弃他们难听。(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相反,刘禹锡就能做到乐天知命,他在被贬的过程中学习山歌,创作了了脍炙人口的《竹枝词》(著名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明显带着民歌的味道)

白居易的牢骚不光在这里有,他经过李白的坟,也发牢骚“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寥落不过君。”

这是写李白,也是在感叹他自己吧。

这次他到江州也算寥落了。

晚上送朋友回去,就因为喝酒的时候没有音乐,他就郁郁不欢,就因为看到一个会弹琵琶的女子,听人家弹奏一曲,大为感叹这才是熟悉的旋律(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女叙述自己当年欢场的风光,也是红极一时,可是现在嫁做商人妇,只有寂寞和冷清,“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自己哭了一场。

其实白居易还写过一首《盐商妇》也是写一个妇女嫁给一个商人,和琵琶女不一样的是,她非常满足和自豪于这样的生活,为什么两个人的态度如此不一样呢,这是因为那个盐商府“本是扬州小家女”扬州小门小户出来的姑娘,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当然满足了,琵琶女不一样啊,琵琶女是见过富贵繁华的京城女,所以看商人为了那点小利奔波就很鄙视(商人重利轻别离)。

白居易的心和琵琶女一样的,文艺而又敏感,他听人家说完,他就感叹自己,最后还痛哭一场(江州司马青衫湿)。

以至于到了后来元杂剧里,编故事的人,还为白居易和琵琶女安排了一场恋情,说他俩最终走到了一起。这当然是瞎扯。

其实白居易这首诗写的就是孤独。

琵琶女为什么会大晚上和白居易聊这么多,因为孤独。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孤独,都有倾诉的欲望,但倾诉了对方也未必懂。

有句话说“你见一个人就敞开心扉的聊,你以为这是豁达,其实这是孤独。”琵琶女就属于这种孤独,于是她就将自己年少的风光和现在落寞都倾诉出来。但大部分的时候,你将自己的孤独倾诉给另一个人往往是对牛弹琴,因为每个人内心的孤独都不一样,如果没有相同的境遇,很难理解。甚至会迎来嘲笑,只能让孤独更孤独。

白居易的孤独和琵琶女的孤独引起共鸣,所以他才会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只要我们的孤独能够相互倾诉,这就够了。

其实杜甫也有过白居易类似的经历,杜甫在夔州写《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也是观看舞蹈,和跳舞的女子交谈,想起昔日的繁华,当然老杜不像白居易这么多感叹个人的事,他写的还是那种“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悲凉。

《过秦论》知识整理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判断句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被动句

③陈利兵而谁何。 宾语前置句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介词结构后置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子坐(坐通座,座位)

沛公不胜杯杓(杯通杯,杓通勺,酒器)

3一词多义

A动词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不就(推荐《张衡传》)

今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行动、发动《陈涉世家》)

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攻取,占领《阿房宫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抬起,本课)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孔雀东南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完毕,尽,本课)

B副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全、皆《六国论》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整个《屈原列传》)

动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本课)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本课)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告诉、询问《孔雀东南飞》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芙渠》)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信?”(辞退《孔雀东南飞》)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谢恩,本课)

A动词

沛公起如厕(到……去,本课)

江城如画里(像,如同《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依照《赤壁之战》)

B连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假设,如果《答司马谏战书》

C助词词尾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样子《论语•述而》

A名词dǒu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古代盛酒器,本课)

则与斗卮酒(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本课)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在此是名词用作状语《小石潭 记》

B动词dòu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争斗《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引且战,连斗八日(战斗《史记•李广传》)

A名词

无因而至前也(原因《狱中上梁王书》邹阳)

B动词

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沿袭《汉书•循吏传》)

C介词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本课)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因荣木变为枯木(由,从《神灭论》范缜)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由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D副词

秦军解,因大破之(于是,就《史记•高祖本纪》)

E连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廉颇蔺相如列传》)

4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产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5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因果判断

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3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5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6习惯句式(凝固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字词

崤函:xiao3

雍州:yong1

逡巡:qun1

镞:zu2

蒙恬:tian2

鞭笞:chi1

隳:hui1

锋镝:di2

瓮牖:you3

墨翟:di2

氓隶:meng2

锄耰:you1

棘矜:ji2qin2

钩戟:ji3

长铩:sha1

度长些大:duo2 chang2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

1、本文有以下通假字,请关注它们各自出现在文中何句中:

从(纵) 衡(横) 景(影) 甿(氓)

倔(崛) 棘(戟) 有(又) 没(殁)

2 古今异义词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 今:指山东省

流血漂橹——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3词类活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名作状)

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

云集响应 (名作状)

内立法度 (方位词作状语)

外连衡 (方位词作状语)

南取百越之地 (方位词作状语)

斗诸侯 (动词作使动用法)

序八洲而朝同列 (动词作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用法)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5、难句译注

1)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文言中,不及物动词的后边有宾语时,这种不及物动词大都是使动词这里,在“斗”的后边带有宾语“诸侯”

译文: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来使(其他六国)诸侯相互争斗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是:连词,相当于“因而” “之”,助词,的。

译文:这样一来,秦国就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魏国)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3)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聚在一起订立盟约“盟”,动词,订立盟约文言中,当用“而”把(或动词短语)和名词连接起来时,这种名词就用作动词。

弱:使动用法,使……弱。

译文:(他们便)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的势力)。

4)追亡逐北

亡:逃亡的败兵 北:败逃,这里指溃败的军队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追”和“逐”为互文,“亡”和“北”为互文。

译文:追逐逃亡的败兵。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大臣陈:陈列,布置 利兵:锐利的兵器

而谁何:即“其谁奈之何”,也就是“那(阵势)有谁敢惹他”

译文:用忠臣的臣子,带领精锐的士兵,陈列着锐利的武器,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为:当作,云:作“集”的状语,译为“像云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译文:(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他们的号召),(大家)担着粮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他们起来造反)

7)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于:介词,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相当于“比”

译文:锄头 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

二、小测验: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膏腴(yú) 逡(jùn)巡 藩(fān)篱 蹑(shè)足

B.迁徙(xǐ) 崤(yáo)函 鞭笞(tāi) 锋镝 (zhé)

C 瓮牖(yǒu ) 黔(qián)首 氓(méng)隶 劲弩(nǔ)

D.万乘(shèng) 铦(guā)利 钩戟(jǐ) 阡(xiān)陌

2、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5、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 ,找出句中那个活用的词,并解释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 使动用法 ,找出句中那个使动用法的词,并解释

外连横而斗诸侯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7、一词多义

(1) 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固 守之势异也。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文帝,力主改革,被贬。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提出用“众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巩固中央集权制。要“驱民而归之农”,巩固政权。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七篇,被贬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谪居长沙三年,作《鹏鸟赋》,假托与鹏鸟的问答,说明“万物变化之理”,对死生荣辱,万物众生,皆不在意。发自肺腑,哀伤之情跃然纸上。假辞赋之要,抒忧国之情。其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过秦论

题解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原文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谬、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滴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弱小得(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滴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没有时间给你一一对应,给你自己看一份材料。

文言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同形异义词

1.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北面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古义:面朝北(称臣)

例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便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古义:便,就;利,吉利

例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4.便宜

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yi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读biànyí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史记•张释之列传》)

古义:②方便

例如:我陪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5.博学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不避

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7.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8.不好

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9.不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古义:不去

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不能行走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陈情表》

10.成婚

今义:结婚。

古义:这里指议定结婚日期

例如: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孔雀东南飞》)

11.成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古义:长大成人

例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12.出入

今义:①出去和进来;②(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

古义:这里偏指“入”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13.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14.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古义: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古义:③书名

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15.从而

今义:连词。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6.大风

今义:大的风。

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17.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

古义:②土地方圆

例如: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

古义: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18.弟兄

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

古义:有时指兄

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19.反复

今义:重复。

古文:①扭转形势

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古义:②书信往返

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20.方面

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古义:方向

例如: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21.放心

今义: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

例如: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问说》)

22.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古义: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3.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义: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古义: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

24.逢迎

今义:奉承、拍马。

古义:迎接

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25.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古义:那个人

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26.父兄

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

古义;有时单指兄

例如: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27.改错

今义:改正错误。

古义:改变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8.感激

今义:深深的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29.根本

今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古义:树根

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30.更衣

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31.供养

今义:动词,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

古义:名词,供人享用的东西

例如:事力劳而供养薄。(《五蠹》)

32.孤立

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古义:孤零零的一个人

例如: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报任安书》)

33.故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①先例,旧事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古义:②所以,事情……

例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察今》)

34.果然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古义:饱足的样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后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35.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古义:②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36.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7.横行

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权势做坏事。

古义:纵横驰骋

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8.缓急

今义:和缓和急迫。

古义:这里偏重于“急”

例如: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

39.会计

今义: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读kuàijì。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读huìjì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40.婚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儿女亲家

例如: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

41.活人

今义:活着的人。

古义:养活人

例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徐光启《甘薯疏序》)

42.即使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

古义:即,就;使,让,叫

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43.几何

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古义:多少日子

例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44.假借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古义:宽容

例如: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45.交通

今义:来往和运输

古义:①勾结

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古义:②互相通连

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46.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47.鞠躬

今义: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古义: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8.具体

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49.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50.可怜

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①可爱。

例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古义:②值得同情。

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古义:③可惜。

例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51.可以

今义:能够。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52.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义:口和舌,代指语言

例如: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53.空中

今义:天空中。

古义:中间是空的

例如: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54.空文

今义:说空话的文章;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

古义:文章

例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也。(《报任安书》)

55.来信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古义:来送信的人,信使,这里指媒人

例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56.牢笼

今义: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古义:包罗,概括

例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57.老大

今义:长兄,长子,船老大。

古义:年龄大

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58.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9.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60.明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

例如: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61.模拟

今义:模仿。

古义:想象,揣摩

例如: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模拟得之。(《与妻书》)

62.南面

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称帝)

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63.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64.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古义: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65.前进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例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6.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7.勤恳

今义:勤劳而踏实。

古义:殷勤恳切

例如: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68.秋天

今义:四季之一,秋季。

古义:秋季的天空

例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9.去就

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古义:舍生就义

例如: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70.然而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古义:这样,可是(却)……

例如: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71.人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古义:①人的常情。

例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古义:②人心、世情。

例如: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原君》)

72.人物

今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古义:人和货物。

例如: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货殖列传序》)

73.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74.孺子

今义:小孩子

古义:年轻人。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75.扫除

今义:清除肮脏的东西;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

古义:打扫台阶。

例如: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报任安书》)

76.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①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例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古义: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如:晋兵先下山东。(《史记•晋世家》)

77.伤心

今义:内心痛苦

古义:心灵受到损伤。

例如: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报任安书》)

78.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79.审问

今义:审讯

古义:详细地询问。

例如: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问说》)

80.师徒

今义:师父徒弟

古义:指军队。

例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

81.使者

今义:奉使命办事的人

古义:送信的人。

例如: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祭十二郎文》)

82.是非

今义:①事理的正确与错误;②口舌

古义:这不是。

例如: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83.首领

今义:本指头和脖子,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

古义:指头颅。

例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五人墓碑记》)

84.束手

今义:没办法。

古义: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

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85.树立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事情)

古义:做出的业绩和从事的职业。

例如:何也?素所树立使然也。(《报任安书》)

86.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如:虽然,董、聂不足道也。(《谭嗣同》)

87.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古义: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8.条理

今义:思想、言语、文字的层次;生活、工作的秩序

古义:指具体措施、办法。

例如: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谭嗣同》)

89.童子

今义:男孩儿,儿童。

古义:童生,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考中秀才之前均称童生。

例如: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

90.同志

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例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徐光启《甘薯疏序》)

91.痛心

今义:极端伤心

古义:在内心痛恨。

例如: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92.突出

今义:超过一般

古义:突然出击。

例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93.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处处。

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94.文采

今义:文艺方面的才华

古义:文章。

例如: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

95.无赖

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①胡作非为

例如: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古义:②活泼好玩

例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96.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97.牺牲

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作祭礼的牲畜。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98.戏弄

今义:耍笑捉弄,拿人开心

古义:“戏”是“游戏”“开玩笑”,“弄臣”是君主身边狎近宠爱之臣

例如: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99.形成

今义: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古义:“形”是“形势”,“成”是今天的“形成”

例如:……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100.下车

今义:从车上走下来。

古义:指官吏初到任

例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张衡传》)

101.县官

今义:知县、县令

古义:朝廷。

例如: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102.小子

今义:①北方人称男孩;②对青年人的鄙称

古义:①小孩子(有贬义)。

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古义:②长辈称晚辈。

例如: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苛政猛于虎》)

103.行李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古义:外交使节。

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104.行人

今义:在路上走的人

古义:出外当兵的人。

例如: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孔雀东南飞》)

105.形容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古义:形体容貌。

例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106.行为

今义:举动

古义:行,品行;为,做。

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107.宣言

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古义:公开扬言。

例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8.学者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109.窈窕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例如: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110.有意

今义:居心

古义:①愿意。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古义:②有某种打算。

例如: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111.鱼肉

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12.于是

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在此。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113.颜色

今义:颜料或染料;色彩

古义:脸上的神色。

例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114.一切

今义:所有的

古义:一律、一概、任何。

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

115.意气

今义: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古义:意思和语气。

例如: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116.因而

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古义:趁此。

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17.因为

今义: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古义:①依照(这些)来做。

例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②于是,作。

例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118.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19.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用,因为;心,心思。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20.约束

今义:限制

古义:盟约。

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21.丈人

今义:岳父

古义:①老人。

例如: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长辈。

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22.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古义:得力的武士。

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123.振奋

今义:振作奋发

古义:振作精神,张开翅膀。

例如: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124.整齐

今义:有秩序,有条理;外形规整;大小、长短差不多

古义:整顿使……划一。

例如: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报任安书》)

125.政治

今义: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古义:政,政策法令;治,治理,管理

例如: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

126.指示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指出,给……看。

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27.智力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

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128.志气

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古义:精神。

例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郎文》)

129.致死

今义:导致死亡

古义:拼死命。

例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勾践灭吴》)

130.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古义:①终于达到某种程度。

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②到达。

例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131.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132.中间

今义:当中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133.自治

今义: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古义:自,自然;治,政治稳定,不乱。

例如: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五蠹》)

134.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祖辈和父辈。

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135.自由

今义: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古义:自作主张。

例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136.左右

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同);②控制(动词)

古义:近臣,侍卫人员。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孟子》)

137.作息

今义:工作和休息

古义:这里只有“劳作”的意思。

例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从白居易的描述看来,琵琶女应该是一名官妓,细分一下又属于乐妓里的琵琶妓。而且她还应是在教坊里的内教坊,专为宫廷服务。住在宫内的宜春院,因为常常在皇帝面前露脸,也称为“前头人”。

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无法再承担如此庞大的皇家乐团,裁减了数量规模,也解散了梨园。此女该是属于被遣散的亦或是年岁大了的缘故。

但不管怎么说,她总归是从良了,按照冯梦龙在《卖油郎独占花魁》里说的真从良,假从良,乐从良,趁好的从良,没奈何的从良,了从良,不了的从良这几种。这琵琶女该是了从良,即半老徐娘没奈何,遇到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匆匆嫁了。

至于她为什么半夜三更的不避嫌还和两个男人聊天,大概是出于妓女对文人的爱慕吧!而且,她也很清楚虽然她从良了,但她仍是危险的,商人抛弃这种妓女是当时的社会普遍现象,让她成为奴婢,或者转卖她人,她现在只不过是暂时安全。她不甘,风华绝代的时候,多少纨绔迷恋,纸醉金迷。

而青楼里的私妓若未能从良,那哪管你是不是曾经风华绝代名动天下的名妓,照样沦落街头乞讨。《玉照新志》里谈到北宋宣和年间东京的名妓秦妙观,她有多美呢?

“色冠都邑”,她有多红盛名之时画工们追着求着她让他们画她,把画在大街小巷兜售,而她与昔日故人再相见的时候蓬头垢面,状如乞丐。躲在屋檐下遮雨,再小心翼翼的将脚稍稍伸出,借雨水濯洗。

琵琶行里所提到的这个琵琶女,琵琶技艺超群,白居易如此描述"十三学得琵琶成,名数教坊第一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且此女年少时是何等的国色天香"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但是最终美人迟暮,人老珠黄却不得不流落碧野。

 《与妻书》通过书信来表达对妻子的爱和对祖国的爱,文章感人肺腑,让人热泪盈眶。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与妻书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妻书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翻译:

 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衷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开不了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势看来,天灾能够造成死亡,盗贼能够造成死亡,国家被列强瓜分那天起能够造成死亡,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够造成死亡,我们这代人身处今天的中国,国内每个地方,每时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个时候使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做么?还是你能这样做么?即使能够不死,而我们夫妻离散不能相会,白白地使两人望眼欲穿,化骨为石,试问,自古以来有几对夫妻离散而又重新团聚?生离是比死别更为痛苦的,该怎么办呢?今天我跟你有幸健在。全国人民中不当死而死、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看这种惨状吗?这就是我断然干脆地为革命而死、舍你不顾的原因。我现在为革命死毫无遗恨,国家大事成与不成自有同志们在。依新现已五岁,转眼就要成人,你可要好好抚育他,使他像我一样也以天下国家为念。你腹中怀着的孩子,我猜是个女孩,女孩一定像你,(如果那样)我的内心感到非常宽慰。或许又是个男孩,那么也要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为志向,那么,我死了以后还有两个林觉民呢。幸运极了,幸运极了!我家以后的生活肯定非常贫困;贫困不要紧,清静些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顾全自己。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见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一定要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注释:

 意映卿卿: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卿卿,旧时夫妻间的爱称,多用于丈夫称呼妻子。

 竟书:写完信。

 衷:内心。

 至:极,最。

 彀(gòu):同“够”。

 司马青衫: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其长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后用“司马青衫”比喻极度悲伤。

 太上:圣人。忘情:不为情感所动。

 “仁者”两句: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前“老”字作动词用,尊敬之义,前“幼”字也作动词用,爱护之义。

 无宁:不如。

 禁:忍受得住。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疏梅筛月影:月光透过稀疏的梅树照进房间里,像被筛子筛过一样,变成散碎的影子。

 依稀掩映:指月光梅影朦胧相映,看不清楚。

 吾与并肩携手:按文意,应为“吾与(汝)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小声说私话的样子。

 有身:怀孕。

 寸管:毛笔的代称。

 第:但。

 抑:还是。

 骨化石: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最后变成一块石头,称之为望夫石。

 破镜能重圆:南朝陈徐德言夫妻,国亡时,破镜各执一半为信,后得重聚。后世即以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又重新团圆。

 依新:林觉民长子。

 意洞:林觉民字。

 心电感应有道:近代的一些唯心主义者认为人死后心灵尚有知觉,能和生人交相感应。

 依依:依恋的样子。

 的的:的确。

 体: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偶我:以我为配偶。

 巾:指作者写这封信时所用的白布方巾。

 模拟:琢磨,猜测。

 辛未:应是“辛亥”,此处作“辛未”。四鼓:四更天。

 诸母:各位伯母、叔母。

 赏析:

 本文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自“意映卿卿如晤”一开头,整封信围绕着一个有血有肉的“情”字倾诉心曲。“卿卿”一呼,落笔动情。“吾至爱汝”,“吾爱汝至”,“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这些饱含感情的倾诉,使读者心魂为之摇荡。正由于作者对妻子爱得深挚,因此在挥毫作书之际,夫妻之间那令人无限眷恋而又无法重温的往事,一时奔涌笔底。

 第一件事是“四五年前某夕”与妻子的一席对话。作者对妻子说:“与使吾先死也,吾宁汝先吾而死。”读者乍听起来,这话真有些不近人情,谁都希望自已至爱的人健康长寿,也难怪他的妻子“初闻言而怒”。按时间推算,这番话应是林觉民婚后赴日本留学假期返故里时所说。他在日本比在国内更加接近反清革命中心,献身革命、为国捐躯的宏愿已经确立,只是担心一旦牺牲了,妻子忍受不了失去爱侣的悲痛。“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这份“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爱,是至爱。

 第二件事是婚后蜜月生活的情景:“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花月掩映,两情依依,良辰美景人同在,诗情画意,温馨甜蜜。美丽的青春,无边的幸福,无法让他忘怀,这浓情蜜意,是至爱。

 第三件事是“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这时新婚不久,作者写信给父亲说要远赴南洋,急得老父去厦门找他,但他却早已回家。这次外出,显然有特殊任务,但不便直接告诉妻子。所以意映要他“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希望远走天涯长相随,是至爱。

 第四件事是“前十余日回家”。这次作者从日本归来,身负革命重任,本拟将实情告诉妻子,又考虑到妻子有孕在身,恐不胜其悲,“故惟日日买酒呼醉”,试图减轻压抑心底的难言之苦,永诀之痛。诚如古人所叹:“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醉中之苦仍是对妻子的至爱所致。

 除了这四个生活片断,作者对妻子的至爱,还表现在对死后的想象。一个平日不信有鬼的革命者,竟希望真有鬼,好与妻子以灵相依,以哭相和;黄泉尘世,互慰相思与寂寥。而信末因感“巾短情长”难以尽意的巨大痛苦,反以“一恸”作结,可谓以一当十,言有尽而情无限。

 尤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矢志拯救国家民族的革命者,作者在尽情倾诉夫妻之间至爱的同时,畅叙了儿女情必须服从革命事业的至理,将一已之爱扩展到普天下人之爱,表达了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情怀,情理浑然交融,深情大义与英雄壮怀同辉,给这封信带来了政论的色彩和战斗的品格,堪为志士增色,为弱者壮胆,义无反顾地为祖国献身。

 这封信是作者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写的,生与死,妻与儿,国家、民族与人民,无不牵动着他的心魄,其万千思绪,如春潮荡漾于心海,散文的形式正适宜他尽情地表达这丰富、复杂的感情。追忆往事,不需依时间先后为序,一件往事似信笔拈出,每一笔都流注着作者炽热的血液,饱含着作者对革命、人生的崇高信念。这封信不是一般所谓的情理兼见,而是以情作为贯穿的主线,理贯于情,情中见理。

 在这封感人至深的信中,也可见作者挥洒自如地驾驭语言的功力。写景叙事处,精妙洗练,情景宛然在目。如对婚后生活的回忆,冬日月夜,一对爱侣临窗低语,携手庭中,在月光与疏梅交相掩映中互诉心怀。和平、宁静、温柔、幽谧的夜色,烘托着、渲染着人间醉人的幸福。这种境界,无须慷慨陈词。作者基本上采用了四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娓娓动听,明净如洗的语言,极富诗的韵致。这段文字,既有一种逼真传神的形象美,又有一种清新醉人的情趣美。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只在虚实之间,既明朗又微妙,给人以不尽的遐想。信中为了表达对妻子的至爱至情,时时出现叠字,如“低低”、“切切”、“真真”、“的的”、“日日”、“依依”等,把作者对妻子无限爱恋,对人生无限眷恋的浓烈感情传达了出来。

 信中在抒发革命者以天下为已任和痛斥旧中国血腥统治等方面,大气磅礴,精光四射。大抵长短句式交替运用,句意或层层递进,或回旋曲折,铿锵之声如金石掷地,又于参差错落中显示出语句大致相仿的特点,增添了文章悲壮恢宏的气度与政论雄辩的色彩,使感情的进发与理性的思辨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作者虽于抒情处再三畅言壮志,并不给人以芜杂、累赘的感觉;相反,它给人以亲切的感染、有益的陶冶。由于作者具有比较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能够自如地融诗文辞赋的语言节奏于笔下,又能适当地从日常口语中提炼出富有表现力的叠字,铸炼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散文语言,完满地体现出这封信的立意:为天下人谋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09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