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日常生活的史诗: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日常生活的史诗:小津安二郎,第1张

  《独生子》世事难如人意  家庭剧的题材很狭窄,很容易拍小了。但小津恰恰一生都乐此不疲于家庭剧,并且喜欢将一个题材重复拍,反复拍,类似于一唱三叹,从而将这个题材拍成精湛的杰作。在小津的作品表里,早年的《浮草物语》在后期被翻拍成彩色的《浮草》,《秋日和》可以看作是《晚春》的变奏,彩色版的《早安》以轻快的节奏重复了《我出生了,但……》的主题。我们也可以说,他中期的佳作《独生子》,已经触碰到了后来的伟大作品《东京物语》的主题:家庭的崩解离散,以及,人生终将归于孤寂落寞。

一位住在日本中部信州的寡母,含辛茹苦供儿子到东京上大学,期望他能出人头地,为此不惜卖掉家里的房屋和田产。后来她终于有机会到东京去探望儿子,却发现他只是住在东京的郊区,干的是一份夜间代课教师的低微工作,而且已经娶妻生子,过着清贫的生活。儿子的状态显得很颓唐,对母亲说东京实在太大,他没办法达成自己的理想,辜负了她的期望。

母亲虽然劝儿子不要灰心丧气,但她自己的心里,却有着一种期望落空的难言苦涩。在母子两人蹲在野地里的一场戏里,母子相顾无言默默看着天空,将这种失落之情表露无遗。小津的**,说到底,处理的是人如何面对欲望和情感的失落,最后都必然是认命和默默承受。影片的结尾,母亲回到了乡下,面对不可知的未来,银幕上下都一片黯然。

做父母的为儿女出人头地牺牲了自己,最终儿女却未能成为他们所期望的了不起的人物,《独生子》表现的这个主题,在后来的《东京物语》有着更深刻的描绘。两部**都涉及了空间(从乡下到大都市)的迁移,以及更深刻的社会变迁的内容,这双重的迁移,反映出日本整个社会急速向现代化迈进时造成的剧烈痛苦的后果,这样的急速现代化,对个体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创伤和悲剧性的命运。

这是小津的第一部有声**,更重要的是,从这部**开始,小津开始使用舍弃所有花哨的技法,标签性的低角度摄影出现,日后蔚为小津**的独特风格和美学。

《东京物语》人生尽是讨厌事

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东京物语》不是小津最喜欢的自己的**,他甚至认为这是他最为情节剧化的一部**,然而最终它却成为小津在世界上最为知名的一部**。

《东京物语》是家庭剧也能够具有普世性关照的一个最好例子。**的情节很简单:住在乡下的两位老人,到东京和大阪看望三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但是儿女们都以工作忙为借口,冷落了他们,唯有战争中死去的次子的媳妇待他们很周到,热心地带他们游览东京。且悉心招待他们。大儿子和二女儿表面上让两位老人到热海温泉度假,实际上却是为了不让他们打扰自己的生意和工作。两位老人的东京之旅,在疲乏劳累和不顺之中度过,结果归途中老母亲病倒了,一到了家中就过世了。城里的三个儿女和二儿媳相继赶回老家奔丧,大儿子和二女儿在葬礼上的自私表现,激怒了家中的小女儿,然而二儿媳却觉得人生就是如此。

一部情节如此简单的**,却成了小津享誉世界的伟大**,背后一定有其原因。这部**可以从几个方面解读,最简单地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这个亲情失落的主题确实能深切地打动世界上的任何一位观众,引发他们的其鸣。其次,《东京物语》可以说是小津**主题和风格的集大成表现。再次,《东京物语》可以从形而下的故事延伸到形而上的对人生人世的看法。小津特别借助片中看似完美的二儿媳这个人物来表现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在影片的过半篇幅里,原节子饰演的二儿媳。和世故自私的大儿子、二女儿和三儿子相比,处处体贴关照两位老人,俨然圣女一般完美无瑕。然而,随着**的发展,这个幻象被逐渐打破。她对两老坦白道,她自己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一直思念着死去的丈夫,有时也会有私心杂念。在影片的最后,当小女儿责备大哥大姐自私时,她却耐心开解道,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长大了以后,和父母亲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都会变得世故起来。这个世道就是这么讨厌,人生净是令人讨厌的事。

至此,二儿媳的神圣一面完全剥落,一个前面看起来完美的人物,到了最后被揭示为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二儿媳这个人物寄托了小津对人生世相的深刻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个喧闹无序的世界,一个让人失落的世界。这样,在家庭剧的风平浪静之下,有着小津对人生真相的残酷无情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这无序的世界中默默承受,用影评人斯坦利·考夫曼的话来说,就是:时间流逝,生命流逝,带着痛苦(如果我们承认它)和随伴而来的解脱。

《秋刀鱼之味》生途悠悠的寂寞

小津晚期的**几乎只有一个题材——嫁女,几乎只有一个主题——人生尽是寂寞。而反映到他的遗作《秋刀鱼之味》上,更是特别让人难以忘怀。从意境上看,影片比小津刻画老年人晚景凄凉的中期作品《东京暮色》和表达家庭解体的《东京物语》,似乎要圆融平和许多,实际上,正如影评人汤祯兆所云,《东京暮色》处理的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的不幸为众人悲怆的愁苦配上稳当的理由,然而《秋刀鱼之味》的平山周平却有儿有女,结婚了的儿子和媳妇也孝顺体谅。但纵然上下都是彬彬守礼的好人家,却同样无法减轻老人晚年的孤独难耐。女儿路子的出嫁,倒不如说是她对老人的告别。这里特别令人感慨的是,平山周平的家庭圆满幸福,完全没有什么不幸,然而他在女儿出嫁后,却伺以感到难以排遣的痛苦和孤独恰好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幸强加于他身上,他的这份痛苦和孤独才更令人动容:在小津看来,不管家庭生活是幸福美满儿女绕膝,还是穷愁潦倒,无论是悲是喜,而人生终归于一人的落寞,因为这正是生命的法则,谁也逃避不了。

拍此片时,小津正逢母丧,那种人生的苦味,见之于他此时写下的日记: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樱花开得灿烂/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只感到茫然/想起秋刀鱼之味/残落的樱花有如布碎/清酒带着黄莲的苦味。

《秋刀鱼之味》是小津对人世的最后观照,生途寂寞,唯有顺受而已。

不如及时一小津

晚年的小津,在很多影评人和后起的导演眼中,被视为过时保守,尤其是当时刚崛起的新浪潮导演如吉田喜重等,曾经和小津发生过激烈的言语冲突。小津被贬的一个原因,是说他的**不再像早年的名作如《我出生了,但…》一样,不再关注社会现实,进入一个老人世界,埋头于自己的象牙之塔。也就是说,小津的**, “没有反抗制度,没有人为命运挣扎,也没有人与神之间的对垒与臣服”。事实上,小津的所有**都不可负载如此宏大的命题,这就像要求豆腐匠做炸猪排一样。尽管小津在早期的**如《我出生了,但……》和《东京合唱》等中,也曾有意从外在的社会视点来观照检视人生,而到了后期,他则完全放弃了这一尝试,而只是汲汲于最为普通的人,最为普通的家庭,最为普通的日常生活。

这样的关注小则小矣,却自成其大,正如作家刘大任所说,小津所要表现的人性,不需要通过战争、灾难来体现,它就埋藏在普普通通的个人日常生活中。换言之,晚年的小津已经放弃了早年从外在的羁绊来观照人生的处理手法,而从人本身内在的缺陷来思考人性,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关注,几乎升华到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正如香港影评人古苍梧《哀而不伤说小津》一文所说的:“他对人生的悲悯,几乎达到佛家的境界。他所体会到的,并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或是某个民族某个时代的悲苦;而是所有人,所有家庭、民族、时代都有可能有的悲苦。这种悲苦,主要由人性、社会、文化等种种因素构成的偏差所造成。这种偏差,并不只是某些人的过失,而是人类的‘共业’,小津所忧伤者在此。”

小津安二郎,生于一九○三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死于一九六三年的十二月十二日,他的人生就是端端正正的一甲子,正如他**的构图,工整,端庄。他的北镰仓墓碑上,刻了一个大大的“无”字,在碑后,有一首汉诗,像是对他人生和**的总结:君元天性佛心人,深搜庶民美与真。缘说黯浮留不住,去游三会龙华春。

小津,这个生活方式西化、生活品味不俗、这个喜爱起用笠智众和原节子担任主角的日本**导演,他以**传达一种人生的智慧:接受人生的种种缺陷,哀而不伤,恬然自在。

不如及时一杯酒,这是小津生前的名言。对我们来说,不如及时一小津也是真的,因为,看小津的**,其实就是缀饮一杯名为人生的酒,无论是苦是甜,是酸是涩,到头来,只有自己独自体会独自回味。

第二类英雄史诗,即作为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的产物的英雄史诗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法国的《罗兰之歌》(1080)。它在十一世纪以咏唱方式在民间流传,现在我们读到的最古的本子是十九世纪发现的十二世纪手抄本。最后一行诗提到杜罗勒都斯这个名字,他可能是民间艺人或这个本子的抄写人,也可能是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加工的诗人。史诗用诺曼语写成,共291节,4002行,每行10音,尾音是谱音,不是押韵。这个形式是由诗的咏唱性质决定的。

这部英雄史诗的主人公罗兰是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的十二重臣之一。查理大帝在西班牙对阿拉伯人作战,萨拉哥萨山国国王马尔西勒遣使求降。查理大帝指派加纳隆作使臣,去和马尔西勒议定投降条件。叛徒加纳隆却向马尔西勒献策,在查理大帝班师回国时,袭击他的后卫部队。罗兰是后卫部队的主将,他和他的战友们以及二万精兵在英勇战斗并击毙了无数敌人后,全都壮烈牺牲。最后,查理大帝为法兰克军队报仇,消灭全部敌人,并将加纳隆处死。

《罗兰之歌》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七七八年,查理大帝从西班牙回国,法兰克部落巴斯克人袭击他的部队,把他们全部杀死。史诗说罗兰和他的战友们死于阿拉伯人的背信弃义,这是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他们刻画成抵抗外族、忠君爱国的英雄。人民的幻想还创造了加纳隆这个人物,为了表明如果没有这个卖国贼,阿拉伯人决不可能有力量打败法兰克军队。

恩格斯在谈到《罗兰之歌》时指出,查理大帝体现了法兰西的统一,体现了一个理想的、还不存在的封建王国。诗中的查理是新兴封建阶级统一国家的象征和理想。恩格斯又说,法兰西是骑士制度发展的中心,十一世纪末骑士制度在此首先形成。诗中把罗兰写成一个理想的骑士,他爱国、忠君,对敌勇敢作战,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阵亡时,他把脸朝向敌人,以表示其仇恨和不屈。这种刻画都体现了封建阶级上升时期的理想,也是符合人民保卫自己土地的愿望的。

诗中写罗兰同阿拉伯人作战也是为了基督教的利益,他死后被天使接到天堂,这正好说明封建统治阶级同宗教的合流。

《罗兰之歌》的描写简要确切,鲜明突出,勾画人物性格一般只用三言两语。诗中有好几处采用重叠法,例如奥利维埃三次建议罗兰吹号角,罗兰三次拒绝。作者也喜欢用对比法。查理大帝为国勤劳,爱将士胜于爱自己的生命;马尔西勒懦弱卑鄙,使他悲恸的不是将士的牺牲,而是儿子的死亡。罗兰忠心耿耿,为“可爱的法兰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加纳隆为了个人恩怨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重叠法和对比法是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罗兰之歌》是中古时期法国人民的优秀作品。 和《罗兰之歌》类似的是西班牙英雄史诗《熙德》(约1140)。西班牙从八世纪初被阿拉伯人占领以后,人民长期反抗外族侵略,到十一、二世纪进入高潮。熙德就是这一斗争中产生的英雄。熙德死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他的传说和谣曲,史诗《熙德》就是其中一部杰出的作品。全诗长3700行,分为三章。第一章写卡斯提尔王阿尔芳索听信谗言放逐熙德,熙德和摩尔人(阿拉伯人的一支)作战,屡屡获胜。第二章写国王给熙德的两个女儿说亲,熙德根据封建义务勉强答应。第三章写两个女婿对妻子的暴行,熙德和两个女婿比武并战胜了他们。熙德在诗里首先是一个战胜侵略者的英雄,他向摩尔人讨索贡赋,夺取他们的城池、财货,连同俘虏献给国王,强迫各摩尔国王臣服于西班牙国王,这样来体现他的爱国思想。在熙德身上,封主封臣的观念很强。同时,他也是信奉基督教而反对异教的一个英雄。

为了突出熙德的英雄性格,作者创造了两个怯懦的女婿的形象,作为对比,他们“只想获得财富,不想去冒风险”。作者承认国王是“天然尊长”,但也反映了国王和封臣、封臣和封臣之间的矛盾。从《熙德》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封建骑士的掠夺生活。 德国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共9516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名《西格夫里特之死》,下部名《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是一个有名的勇士,他早年曾杀死怪龙,并占有尼伯龙根族的宝物。他爱慕布尔艮特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的美貌,想和她结婚。他帮助巩特尔打败敌人,又帮助巩特尔娶得冰岛女王布仑希尔特,巩特尔才允许他和克里姆希尔特成婚。十年后,布仑希尔特和克里姆希尔特发生纠纷,她发现巩特尔是依靠西格夫里特的力量才娶得她的,感到自己受了侮辱,便唆使巩特尔的侍臣哈根在打猎时杀害了西格夫里特。西格夫里特死后,哈根把尼伯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克里姆希尔特为了复仇,在寡居十三年之后,同意嫁给势力强大的匈奴王埃采尔。又过了十三年,她借故约请巩特尔等亲戚来匈奴国相聚,在一次骑士竞技大会上,对布尔艮特人大肆杀戮。最后哈根被俘,她要求他说出尼伯龙根宝物的所在地,遭到拒绝,于是把哈根杀死。她的部下希尔德布兰特不能容忍她的残暴,也杀死了她。

这篇史诗的故事导源于民族大迁移后期匈奴人和布尔艮特人的相互斗争,又穿插了许多其他历史传说,和《佛尔松萨迦》的故事有共同的地方,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尼伯龙根之歌》以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血仇为基础,所写的是十二世纪封建社会。它围绕尼伯龙根宝物的争夺,反映了封建主之间的权势之争。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西格夫里特这一骑士理想形象。他在接受爵位的典礼上就表示立志要把一切危害国家的外侮弭平;他忠诚勇敢,模范地遵守和克尽封建义务。诗中的哈根,就像《罗兰之歌》中的加纳隆,阴险、凶残,同西格夫里特形成对比。诗中处处强调封建等级关系,例如布伦希尔特因为她的婚姻是由“侍从”西格夫里特撮合而成的便感到耻辱。诗中反映的宫廷生活,如宴会、婚礼、丧礼;骑士道,如打猎、比武、对妇女的殷勤;宗教生活,如望弥撒、洗礼;基于政治利益的婚姻,如第十歌中巩特尔决定把妹妹克里姆希尔特许配给一位尚未宣布名字的骑士时,她就表示愿意接受;又如巩特尔向布仑希尔特求婚,埃采尔向克里姆希尔特求婚,而他们都未见过对方本人。――这一切都说明这首诗同《罗兰之歌》一样,也是反映封建阶级上升时期的生活和理想的。

这部史诗所用的诗体,后来称为尼伯龙根诗体,每四行一节,每行中有一停顿,便于民间艺人朗诵。

罗斯的英雄歌谣产生于早期封建社会,即从基辅罗斯到蒙古人占领时期(9-15世纪)。它是一种短小的叙事诗,流传下来的共一百余首,大都歌颂勇士保卫疆土的战斗生活。最著名的勇士是穆罗姆人伊里亚,有关他的歌谣也最多。传说他本来是个瘫痪的农民,喝了游方僧的蜜酒后,具有惊人的体力,便离家开始戎马生活。歌谣叙述了他消灭各种各样的敌人、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曾几次冒犯王公贵族,被关进地窖。但是当敌人乘机入侵,国王请他出来迎敌时,他并不计较个人恩怨,慨然允诺。他说:

我去作战是为了正教的信仰,

为了罗斯的国土,

为了光荣的京城基辅,

为了寡妇、孤儿、穷人;

若是为了狗王符拉季米尔,

我决不迈出这地窖一步!

有些英雄歌谣则歌唱中古罗斯的和平生活,如《伏里加和米古拉》、《萨特科》等。俄罗斯英雄歌谣情节简朴,爱用夸张手法。 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是中古时期另一部出色的史诗。作者不详。十八世纪末才发现这部作品的十六世纪抄本。全诗是根据一一八五年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的史实写成的,除序诗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伊戈尔出征和被俘。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基辅大公的“金言”,号召各王公团结起来捍卫祖国。第三部分,俄罗斯大地响应人民的呼吁,帮助伊戈尔逃出囚禁,重返祖国,象征罗斯的复兴。

当时基辅罗斯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王公们不断地相互残杀,而突厥族的波洛夫人则盘据在黑海沿岸,严重地威胁着罗斯人民的安全。作者指出形成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既非敌人强大,也不是神的意旨,而是王公们的争权夺利:

王公们抗击邪恶人的斗争停止了,

兄弟手足只顾争吵:

“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对于一些细小的事情,

王公们却说:“这是大事。”

于是他们给自己制造了内讧,

而那邪恶人便从四面八方

侵犯罗斯的国土,势如破竹。

作者通过基辅大公的“金言”和自己的呼吁,要求王公们和人民踏上金马镫,为“罗斯的国王”、为“伊戈尔的创伤”雪耻报仇。基辅大公被写成一个捍卫全罗斯利益的英明统治者,他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远征记》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马克思说:“这部史诗的要点是号召俄罗斯王公们在一大帮真正的蒙古军的进犯面前团结起来。”

史诗一方面谴责伊戈尔贪图个人荣誉、孤军出征的轻率行动,另一方面却热烈歌颂他敢于抗御敌人的英雄气概。“钢铁铸成的”伊戈尔不顾日蚀的凶兆,誓师出征。他的战士个个都是“在号角声中诞生,在头盔下长大,用长矛利刃进餐”的健儿。作者把这次远征看作全民事业的一部分,伊戈尔的惨败震动了整个罗斯,伊戈尔的妻子在城头上的哭诉正反映了人民的悲痛和希望:

光明的、三倍光明的太阳啊!

你对任何人都是温暖和美丽的:

神啊,你为什么要把你那炎热的光芒

照射到我丈夫的战士们身上

为什么在那干旱的草原上,

你用干枯扭弯他们的弓,

用忧愁塞住他们的箭囊

伊戈尔的远征不仅和人民有血肉联系,而且和罗斯土地也是息息相关的。不论伊戈尔出征、战败,还是逃回罗斯,罗斯大地上的飞禽走兽、树木花草甚至山川日月,都积极地分担他的命运,从而加强了史诗的爱国思想和抒情气氛。作者虽把自然万物都当作有灵之物,但基本上还是表现了基督教思想,马克思说:“全诗具有英雄主义和基督教的性质,虽然多神教的因素还表现得非常明显。”

《远征记》和民间歌谣有密切的联系,如史诗中的固定修饰语、象征、哭诉、比喻等手法都取自民间歌谣。

灿烂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中断之后,中世纪蛮族国家又从神话、史诗开始其文学,不过在倒退的现象中,也可看到螺旋式上升。希腊英雄说流传数百年,到奴隶社会才笔录,它是“正常儿童”的民间文学。中世纪蛮族的传说形成于封建社会,有的产生在封建制全盛时期,是笼罩着基督教的“成人”文学。

早期英雄史诗,近似荷马史诗,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有远古神话因素与神奇形象,歌颂部落英雄,基督教以前文化成分居多。重要的有下列4种:

《贝奥武甫》:是英国文学的瑰宝。盎格鲁·撒克逊人5、6世纪由大陆迁来,也带来这个传说,经过200年口头传说,8世纪用中古英语写成,现存最早的本子是10世纪基督教修士手抄的。《贝奥武甫》全诗长3182行,写瑞典青年贝奥武甫除妖、屠龙的故事,歌颂了民族迁徙中开拓英国、为民造福的部落英雄。其中有神话与魔法,但也有基督教成分和私有制产生的过程。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日耳曼人的杰作,残存68行,用古德语写成,流传于8世纪,手抄本属9世纪的。它写东哥特国大将出征30年后返回故乡,在边境与不相识的儿子战斗的故事,表现了日耳曼人强悍的性格。

《埃达》和“萨迦”是冰岛古老的诗文。冰岛人从挪威移去时,就带去了北欧神话、英雄传说与史诗故事。《埃达》(词意不可考)有诗体(又叫旧埃达或老埃达)的,写于9~13世纪;散文埃达(又叫新埃达或小埃达)是诗人斯图尔松(1178~1241)对老埃达的解释。《埃达》共35首诗,有神话诗,还有短篇史诗即21篇独立的短歌,写哥特王、匈奴王、北欧英雄等人物,保留了氏族社会风貌。“萨迦”是一种文体名,意为“话语”,是散文评话,12~14世纪写的9~11世纪的史实,保存下来150多种,包括神话、史传、名门望族的事迹。“萨迦”写部族复仇、爱情悲剧、王公生活、善恶斗争等等。

《卡列瓦拉》:是芬兰的伟大史诗,它又译为《英雄国》,反映了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生活。从7、8世纪就开始有了有关传说,一直到1835年,隆洛特医生才将收集的许多歌谣编缀成完整史诗,后又经10年继续收集补充,遂成今日有22795行的长篇史诗。由于是1000年后的文人成绩,故用的是现代芬兰语,而非当时成品。卡列瓦拉意思即卡列瓦人居住的国土,指芬兰这英雄国度。

史诗歌颂古代英雄战胜外敌与魔怪夺回能制造谷物、盐和金币的“三宝”神磨的斗争。史诗形成于基督教思想统治时期,保留了原始多神崇拜的信仰与神话传说,各种插曲中反映了芬兰人的风俗与知识。

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全盛时代的后期史诗。所谓后期是指内容反映封建时代的历史而不是收集整理的时期。

《罗兰之歌》:是法国这个时代100多部史诗中的代表,它咏唱于11世纪,今日所见最古的是19世纪发现的12世纪手抄本。

史诗写8世纪法兰克王国大将罗兰的故事,全诗长4002行,10行一首,用罗曼语写成。罗兰是查理大帝的勇将,史载778年8月15日查理大帝从西班牙回国途中受阿拉伯人狙击,后人演为罗兰为国牺牲的故事。史诗所写的罗兰,爱国、忠君、勇敢、正直,是理想的骑士。《罗兰之歌》由修士加工,贯穿了基督教与异教斗争的精神。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的史诗。10世纪时,西班牙就有《桑乔二世与萨莫拉之围》等许多英雄史诗出现,但都不完整。完整的是稍迟的《熙德之歌》(原文为《熙德》,为区别于高乃依同名剧,而改译如此)。“熙德”在阿拉伯语中是“首领”的意思。他原名罗德里格·迪亚斯·德·比瓦尔(1043~1099)。

1110年的《罗德里格传》一书详记了他的生平。1140年,根据史书和民间传颂整理成史诗,现存最早抄本为1307年用卡斯蒂利亚中古方言写成,全诗长3730行,分《放逐》、《嫁女》、《橡树林里的凌辱》三章。史诗描写了罗德利戈·狄亚斯被国王不公正地放逐,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英勇抗击阿拉伯人,并取得了胜利,最后迫使阿拉伯王臣服于西班牙国王的故事。在熙德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爱国英雄的品质。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国的《伊里亚特》,它与15世纪出版的史诗集《英雄唱本》、13世纪的《谷伦德》齐名,而且更高一筹。《尼伯龙根之歌》以公元453年民族大迁徙时期勃艮第人与匈奴人斗争的史实为据而生发成现今故事。史诗成书于1198~1204年间,全长9516行,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史诗分上下两部:上部《西格夫里特之死》写尼德兰王子帮勃艮第王娶得冰岛女王,因而与其妹结婚。10年后,姑娘回勃艮第与嫂子口角,而丈夫被杀。下部《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写姑娘守寡13年后,嫁匈奴王,借匈奴之手杀死兄嫂为前夫复仇。

史诗写早期故事,有魔法成分、抢亲古风及异教因素,但不同于早期史诗,而表现的是封建意识:夫妻爱超过血缘情(为夫杀兄)、争权夺利(争尼伯龙根的宝物)不惜尔虞我诈、维护个人荣誉的骑士精神、歌颂基督教美化神父等等。

《伊戈尔远征记》:是古罗斯的杰出作品,写1185年伊戈尔公战斗失败的历史事件。没有魔法神奇因素,全是现实的历史演义。它用教会斯拉夫语写成,最早抄本是16世纪的,在18世纪末发现,此抄本又为1812年大火烧光。它不是民间流传的史诗,是某修士所作。这部出色的作品写伊戈尔孤军出征,结果失败被俘。基辅大公号召王公们联合抗敌,伊戈尔妻子痛哭,此时伊戈尔逃回。

史诗表现了反对民族分裂的爱国精神。《伊戈尔远征记》在写法上全用民间文学手法,十分感人,故与《罗兰之歌》等并列,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杰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8912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