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是个顽固不化的保守的人,华连卡是个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人。他们俩若是真的结了婚,一定会试图改变对方,好让对方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但是事实是他们俩的性格根本就不会为了对方而改变。所以,结局可能是华连卡意识到无法改变别里科夫,只得和他离婚;而别里科夫无法阻止,最后只能郁郁而终。也就是说,这段婚姻一定会以失败告终。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你可以借鉴一下。
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1、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
2、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课文里面校长太太,也包括像布尔金这样的同事,都“撮合”“怂恿”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婚。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结婚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但是要挣脱出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难的,一桩小事,就让他的希望彻底破灭,最终以悲剧成了结尾。
3、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生活中很多人和别里科夫一样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可以说是当时专制制度毒化了人们的思想、心灵,使人们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人民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扩展资料:
小说中三个部分不同的描写内容:
第一部分(开头-“显然也是苦事”):通过外貌、形为、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描写,展示别里科夫古怪、孤僻、保守落后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从此再也没有起过床”):通过别里科夫婚事失败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他虚伪、腐朽的性格和思想特征,暗示他必然毁灭的命运。
第三部分(“过了一个月”-篇末):通过对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描写,指出这类人物是死不绝、葬不完的。
-装在套子里的人
别里科夫的恋爱并非自愿的,因此他跟华连卡是没有“真爱”可言的。是他一时“昏了头,决定结婚了”。另外“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他游说”;“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是,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儿”。可见,别里科夫在“恋爱”中总处于被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恋爱”并非是有着某种对生活的渴望,除了需要一丝心灵上的慰藉之外,更多的是权势、利益和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
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畸形儿。只要当时那样的社会还存在,即使别里科夫结了婚,别里科夫也永远不可能走出“套子
纵观全篇,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可恶可憎,然而又可悲可怜的人物。他的最大特点是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首先,在生活上,他用各式各样的套子把自己里里外外裹得紧紧的,包得严严的。他常常晴天穿靴子、带雨伞,坐车支车篷,房子不管怎样闷热,他也不开门窗。睡觉时,除带上睡帽、穿上睡衣,还要把脑袋蒙在被子里。他不仅要将自己的躯体和物品用套子套起来,而且连自己的思想、精神也要“套”起来。政府告示、法令和保守报刊的文章,是他思想的惟一准则。凡是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与他无关,他也很不高兴。这个别里科夫不仅把自己的一切都藏到套子里,令人生厌的是,他连周围的一切也不放过。城里新设一个茶馆、一个阅览室、一个戏剧小组,他便惊恐不已:“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听到中学生顽皮闹事的流言,他心慌意乱:“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十多年来,教师、校长、甚至全城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整个城市死气沉沉。人们之所以怕他,是因为他有着沙皇政府作后盾。他扮演的也正是旧制度、旧秩序、旧传统的卫道士的角色。因此,作为这一角色的别里科夫是可憎可恶的。然而,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别里科夫,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受害者,“套子”在危害别人的同时,也毁坏和扭曲了他正常的人性。因此,纵观他的一生,又是可悲可怜的。通过他在婚姻事件引起的冲突中,我们足可以看到他悲剧性的一面。对于四十多岁还没成家的别里科夫来说,恋爱结婚实在是一大乐事,可他迟迟不敢求婚,是因为害怕结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当他被柯瓦连科从楼上推下来,他最害怕的是“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因此,他实际上是死于惊恐和担忧。真是可恶、可悲的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死了,人们应该解放了,自由了,然而死了一个别里科夫,还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着,因为这是一个僵死、腐朽的社会。“不行,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契诃夫借兽医的口表达了对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别里科夫的可悲之处还在于,他千方百计地想要隐藏自己,用一层一层的套子,而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隐藏,反而将他醒目地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当他已经被异化成套子的时候,这件套子却又仿佛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异类,被身边的人所挤压所排斥,直到最终走向坟墓——一个永远的套子。
上级有令,要求各机关单位实行减员增效。水泊梁山自然也在此列。
水泊梁山一把手宋江在传达全上说此次减员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先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再由水泊梁山大减员委员会研究研究,对108位首领的德、才、勤、绩等逐个逐项进行考评,最后决定谁去谁留。未了,宋公明言辞严厉地说:此次是动真格的,108位首领非得下去一大批不可,而不像以前几次。希望大家作好思想准备!
会议一结束,水泊梁山便像一口煮沸了水的大鼎,闹闹哄哄乱糟糟。有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有大发牢骚骂娘的,有窃笑不止的,也有叫苦不迭的……但很快也就肃静了,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毕竟这是件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马虎不得。
几天过后,谁去谁留已在宋头领心中有数了。
时迁嘛,长得五短身材,獐头鼠目,明显影响我梁山亮丽形象,且这厮又好偷鸡摸狗。时迁自然是难逃厄运喽。还有像解珍、李云、曹正、段景住、丁得孙等人,只有三角猫功夫,当去之。如此能显我梁山庸人不用。当然喽,既然解珍走了,那他的兄弟解宝也当走,否则后患无穷。
吴用迷人,足智多谋,能力强我宋江百倍,当是我的最大威胁。但在每次最后拍板时,他都完全听我的,对我从不敢说半个不字。而且这些年来梁山风光无限,本人无尽荣誉的获得实赖于这个吴用,他仍是我今后继续攀升的阶梯。此人当留!
公孙胜呢,乃一介道人,该与他划清界限,免得说我宋某人不信科学,现如今国家正提倡科教兴国呢。转眼间,公孙胜的名字前便被划了个大大的红“x”。可怜公孙胜虽然被宋江笑纳了铜钱万贯,但仍难逃霉气。
林冲嘛,武艺高强,原本地位比我高,老婆又比我的漂亮,而且对上级一直心存不满。这无疑不利于今后梁山的发展大计,但这小于威信蛮高的,能让他自己死去最好。还有秦明、徐宁、董平、张清等人,身怀绝技,对我威胁甚大,此次若留下他们,必后患无穷。而且,这几个人还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竟不向我这一把手“意思意思”,那就只好“对不起”了。于是不久,林冲给活活气死了;秦明等人也不在梁山了。
当然,宋清乃我兄弟,非留不可,虽然无甚本事,但让他掌管宴席当不成问题,而且这样也便于自己今后的吃喝。想到这里,宋头领不无得意。
此时宋公明想到了花荣、李速、朱全等铁哥儿们,花荣等没的说,留下了。只是铁牛这厮,有时没大没小,竟敢当众顶撞我,着实可恨!但宋江转念一想,留他能显我用人不记个人恩仇,惟以大局为重的高风亮节。再说,这黑炭头对我其实是最忠心耿耿的。那就先暂时留下他吧。
至于圣手书生萧让、神算子蒋进、神医安道全,此三人能分别为我写好讲话稿、让我报销各种费用还能作假账以偷税漏税、替我治病消灾(包括我的性病),当留当留。但最好也能让上司享用享用,当然最后得归还我宋江。如此,一则能显我梁山人才济济,二则能示我大度,第三呢,还能取悦上司。这样的一石三鸟之计岂有不用之理
其实最让宋公明难以取舍的还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这三个女人。说实话,三人中,宋公明最喜欢的是妩媚无比的扈三娘和骚动十足的孙二娘。权衡再三,宋公明“挥泪斩马谡”,留了已是人老珠黄的顾大嫂,却让曾被他多次宠幸令他魂牵梦萦的扈三娘和孙二娘“拜拜”了。顺便交代一下,此事后来给宋江赢得了更大的美名,说他能拒美色,而这恰恰是大多数领导干部所缺乏的。当然,这也是宋江意料中的事。至于宋江为啥这么做,除了他想达到上述目的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早已腻了那扈三娘、孙二娘。况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宋公明的床第上已有另外四位绝代佳人侍奉了。当然,知道这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此次水泊梁山大减员工作,在一把手宋公明的英明领导下,提前超额圆满完成了任务。水泊梁山108位首领中,共有80位“劣者”被精简,仅留下28位“能者”。水泊梁山成为此次全国各级机关实行减员增效工作的典范。
现在,宋头领已成了国宝级人物,他是金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科技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等等等。宋头领也忙得很,忙着坐飞机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介绍水泊梁山减员增效的成功经验。这不,他正在东京大讲什么要任人惟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要增强对金钱和美色的抗腐力呢……
o(∩_∩)o 希望能帮助到你
o(∩_∩)o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别里科夫要结婚了!在他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长到大家都要从最初为他的犹豫不决而恼火到渐渐淡忘的时候,他要结婚了!这个无聊的小镇,这个被别里科夫束缚着手脚的小镇,会不会因为一个即将成为别里科夫的妻子的女人而改变呢?这些天,别里科夫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话题,前来向他表示祝贺的人更是踏破了学校的门槛,但奇怪的是,别里科夫好像并没有表现的十分喜悦,不,他更加郁闷了呀!你看他这时不正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嘀嘀咕咕这说:“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而瓦连卡则像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她接受人们的赞美和祝福,她的歌声更加欢快,好像那春天的夜莺一般婉转动听。结婚要有一个像样的婚礼啊,就这也着实费了大家一番口舌。别里科夫是不想举办婚礼的,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可是婚礼是校长夫人一手操办,那必定是校长下达的命令,不得不听。十天后,婚礼如约举行。别里科夫一如既往穿着他的鹿皮大衣竖着高领,他拒绝了别人给他穿得新郎服,因为他之前没有认真查看过条例里有关穿衣的规定。瓦莲卡可不得了了!她今天穿了件白色的低胸细腰婚纱,将她白皙细腻的皮肤和曼妙的身材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看她红扑扑的脸蛋,简直要漾出蜜来了!按照小镇的习俗,新郎要牵着新娘走遍整个小镇。一个穿着外套戴着墨镜的怪人和一个活泼开朗的天使走在一起,多么戏剧的一幕啊!别里科夫有些不安了,他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小声议论他。他可从来没做过违法的事!他们在说他什么呀!快点结束这场可怕的婚礼吧,别里科夫心里想!这时,人群中不知谁从侧面推了别里科夫,别里科夫惯性的抱住了瓦连科,紧接着,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这么快就等不及了啊!”别里科夫再也忍受不了,他跑回了自己的家,把门反锁,把窗帘拉紧,躲在被子里,可是人们的嘲笑声还是充斥在他耳边。瓦连科来看过他,他只是躲在被子里闷声回绝了她,他们的这场婚礼不作数的!几位男教员也到别里科夫家劝他,他仍躲在被子里。终于,别里科夫死了
教案 示例
教学 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 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教学 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 教师 ,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 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 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 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3“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推翻,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 教师 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6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板书 设计
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 “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
教案 点评:
分二课时:第一课时理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并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第二课时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讽刺意义和“套子”的现实意义,领会本文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供 教师 设计本课 教学 时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