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 头一天有落桌 就是远道的亲戚朋友什么的 头一天到得晚上要请一顿 还有帮忙的哥们姐们 第二天早上男方要去人接新娘,去的时候算新郎是单数的 ,最好有个小男孩做头车押车。回来算新娘就是双数了。离婚的守寡的不能去,出门前要接亲的人要吃块糖,寓意嘴甜。到女方家敲门叫妈 ,丈母娘给红包 一起来的孩子也要有红包,丈母娘给女儿姑爷煮面条鸡蛋 寓意顺顺利利。喂俩人吃。然后起程,新娘要象征性的流点眼泪,寓意给娘家留金豆。上车前穿旧鞋,上车后脚在外面换新鞋,女方妹妹给换,没有妹妹,朋友姐妹也行,男方给个红包。到男方家门前叫妈,婆婆接过新娘从娘家带来的盆(盆里大多是生活用品)然后给新娘红包,进屋,女方长辈把女方带来的嫁妆包打开放进柜子和床上,在每个柜子抽屉和床上都要撒上硬币,面值不限,不过5角的好看点,方家女方家各出一个嫂子给铺床(象征性的)新娘在新婚的床上坐一会!算是进门。女方有弟弟的可以安排给挂钟,挂门帘。男方给红包。离婚家里人口不全的不能进新房 ,(结婚头一天要用一个纯小伙睡婚床,叫压床)然后典礼,一般司仪都应该明白步骤 。典礼结束宾客入席新娘新郎和东家(男方父母)拜席(给各位点烟敬酒)先可娘家来的人先 娘家人在拜席的时候要有代表给新姑爷红包,厨房安排给娘家桌加菜家也要给红包。然后东家要排车送娘家的人回去,(回去的时候带上男方事先准备好的猪蹄髈一块肉和鲤鱼,称“回娘肉”)最后送走宾客,男方家一家比较重要的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如洞房,事先要在床铺下放莲子,大枣,栗子。寓意早生贵子,早立子。睡觉时把所有的铺盖都用上,用一段红布条把两个新人的脚绑在一起第二天分开 然后就该干嘛干嘛了!呵呵 结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带上礼物回娘家吃饭叫(三招回门)
中国有个传统,只要收到婚礼“红色炸弹”,不管熟不熟,亲不亲,人不到,礼要到。很多人经常会问结婚红包一般给多少,各地的行情都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杭州结婚红包送多少 。
杭州结婚红包送多少
现在基本行情是“500-1200元”
其实,结婚送红包,钱多钱少,谁心里都有一本账。你觉得现在结婚红包送多少合适城市通发起调查投票。
其结果是,一半的城市通用户觉得现在的行情是“500-1200元”;
三成人觉得“200-500元”也够了;
还有少部分人则觉得至少要送“1200元以上”。
@叮叮当叮叮当:一般同事之间凑热闹,我们都是大家300元凑一个大红包,同学之间交情深的会送1000。交情不深的同学一般还真不会请的。
@神仙VS姐姐:如果还没有结婚的话,你朋友现在结婚你包个800,你结婚的时候他怎么着也得包个1000以上。总而言之,礼尚往来,这句话肯定没有错。
@Toby湘湖家园:看关系的吧。一般同事200凑份子,朋友600-800,大学室友我是800,好朋友2000。
好像不奢侈一次,就像没结过婚似的
为啥一件婚礼送红包的事,能在网上引起那么大的共鸣也许是因为它反映了很多人实实在在的焦虑。
现在,婚宴的标准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摆酒席的人心里盘算着,收多少红包才能收回成本。而份子钱也越来越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让本来的喜庆事儿变了味道。
有的人觉得,好像不奢侈一次,就像没结过婚似的,这无非是面子和攀比心理在作祟。
结婚红包一般给多少合适
喜事的红包通常在结婚当天或者提前给,而不能延期。给的数额通常看三种,一个是关系的亲密度,第二个是远近距离,第三个便是酒宴的档次。通常红包凑整数比较好。
若是亲戚:较远的关系600元起步,通常越是近的亲戚出的价额则越高,通常起步价为2000左右,如果时很亲的兄弟姐妹可能会包5000(还礼的话,看原先大致的价额只能多,不能少)。
若是朋友:普通朋友或同事、同学家里的女儿800到1000元,闺蜜级别的自然是起码1000及以上(看经济条件和酒席级别定,不过最重要的是关系)。
结婚还礼:结婚的时候发喜糖是必然的,老底子的媒人的话还要给个蹄髈作为还礼,请来坐在上宾的位置,当然还必须给媒人红包,男女双方都要给,价格由双方家长定夺。若是结婚当天有亲戚朋友给了红包但是没来人的话,就要家人送些鸡鸭鱼肉和喜糖作为还礼。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脉长。
话说汉族菜肴,有鲁川粤苏浙徽闽湘八大菜系,各又分若干风味。其中鲁菜中孔府风味与苏菜中淮扬风味双登大雅之堂,成为宫廷菜系,并称“国菜”。
江南名镇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茂林,菜肴烹饪考究。其技艺和口感当属汉家八大菜系中徽菜沿江风味兼容国菜之一的苏菜扬州风味。本土食材在区域气候和乡风民俗滋润下,经几代人研发,逐步成就泾县茂林筵席菜肴代表之作 ——“茂林十二碗”。
泾县“茂林十二碗”,重色重味重口感。
徽菜口感浓厚,偏咸辣。擅长烧炖蒸,重油重色重火功,木炭文火慢就,保持原滋原味。
苏菜口感清淡,偏甜糯。擅长炖焖烧烤,重调(高)汤,讲究原汁原味。
茂林地方,黄山北麓。开门泾旌太,遥望绩歙屯。地域上与徽州一脉相通,受徽文化辐射自是不在话下,这是地利。
茂林地方,文风昌盛。科举兴,仕宦众。朝廷命官省亲回乡,京茂往来之间自然带回宫廷文化包括饮食文化,这是人和。
据说大清左都御史署吏部尚书吴芳培,告老还乡带回的家厨就是扬州名厨。那手艺好生了得。人说“宰相的厨师七品官”,尚书的厨师档次能低吗?
而大清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潘锡恩,治水十年无灾,功勋卓著。衣锦荣归之时,皇上问其何所欲?答曰微臣无所求,惟求御赐宫廷食谱一套,御厨两名,好回家饱享口福,足矣。皇上当即慨允。
你知道吗?这潘大人可是曾经的光禄寺卿!这光禄寺卿是个什么官?就是宫廷祭祀官,御膳房总管,皇家接待办主任。这样一位高官美食家,又得宫廷菜谱和御厨,告老还乡之后,焉能不考究饮食文化?带回一套宫廷菜谱和两名御厨,也就带来了淮扬风味菜肴资料和技艺传人。传说他带回的那两条蟒蛇就是养大了做“糊粉屑子”的!
地利人和,徽苏融合。地理优势与人文优势使得茂林饮食既有山水之天然,又得御膳之真传。民间特色,皇家风范。朝野风味融合,成就茂林独特饮食文化。菜馆众多,名家辈出。各各身怀绝技,烧得一手好菜。茂林名厨世家吴本良吴波父子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茂林饮食文化名牌作品,当推口感咸甜适中,油色浓淡相宜,火功出汁入味,品种因地制宜的 “茂林十二碗”。这是茂林几代人精心打造出来的上品,是茂林众厨聪明智慧的结晶。后人继承之,创新之。既共同体现茂林特色,又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茂林有哪“十二碗”?按筵席出菜顺序,依次为:
子、红烧蹄髈;丑、凉拌;寅、三鲜汤;卯、肠汤;
辰、粉蒸肉;巳、纯山药汤;午、糊粉;未、子糕;
申、红烧鱼块;酉、卤肉;戌、小炒; 亥、漂圆。
为何地支排列?四面八方,象征茂林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同时代表不同属生的人群一年十二个月都有缘享受到这等美味。
茂林过去大户人家,但逢红白喜事,必请一班“小的户”(小户)上门服务。这“小的户”是茂林方言(后讹化为“小搭户”、“小太婆”),指过去官宦人家仆人及后代和外来客边小姓小户人家,在地方上处于社会底层,专司各种服务工作。这里指专职工作人员,有点像现时礼仪公司职员。包括文书、厨子、乐队、杂役人等:文书动笔,笔墨纸砚,幛轴题款,请柬对联;杂役跑腿,台子板凳,下帖催客,火炮双响。不表。
先说乐队司仪。笙笛胡琴,锣鼓唢呐。迎来送往,钟鼓乐之。除开席迎宾曲,散席送客曲,席中敬酒曲,要锣鼓喧天,管弦齐奏外,整个筵席过程,每出一样菜,都要吹奏一番。根据菜的品种,吹奏不同曲调。有点像饭店跑堂的报菜名,又有点像主持人报节目。那边厢杂役们依次从大门端着茶盘出菜,这边厢铜乐铿锵,工尺嘹亮;丝竹悦耳,悠扬动听,这不是文化是什么?你想,在这等氛围中宴饮,谁个不是尽兴而欢,一醉方休!等到一场盛宴落下帷幕,宾客们“沉醉不知归路”,于是便“家家扶得醉人归”。茂林乡村的夜晚,充满了鞭炮硝烟的香味和喜庆快乐的空气。
再说厨子掌勺。锅碗瓢盆,鱼肉子腐。“茂林十二碗”依次隆重推出,闪亮登场。
先看头牌大菜“红烧蹄髈”。
(子)红烧蹄髈
“茂林十二碗”,头牌大菜便是这“红烧蹄髈”。 红红火火,轰轰烈烈。满堂宾客大团圆。
髈,形声字。形旁为“骨”,连骨带肉;声旁为“旁”,读第三声。该字为方言字,髈者,大腿也。特指猪大腿部位的肉,又叫“蹄髈”。
该字古通“膀”,能当“膀”字用,但反过来“膀”字却不能当“髈”字用。现如今绝大多数场合,“蹄髈”都写成了“蹄膀”,以讹传讹,谬也已久,奈之若何?
蹄髈,是指材料来源;红烧,是指烹饪方式。二者合一,便是“红烧蹄髈”。
闲话少叙。且说这蹄髈来源,须是取之于当地优良猪种,以一年之内生长的一百五六十斤毛身的最佳。从四只大腿部位“挖”下来的叫“真髈”。其中,前腿的两个叫“正髈”;后腿的两个叫“副髈”。从其余部位“挖”下的一概叫做“假髈”。过去街面上肉案子少,人家办正经事,家里杀一头猪,只有两个“正髈”,上给哪一席?若是结婚喜筵,当然是娘舅首席和新娘圆席各上一只了。
要不然,通情达理的娘舅们还好说,心中虽然不快但不会怒形于色;若遇到脾气不好或喜欢较真的主儿,当场满脸愠色,干脆拂袖而去,看你主人家如何收场。
新娘子呢,虽不至于让人难堪,但粉面桃腮也会渐渐收起那两朵红霞。
至于其他七大姑八大姨的,好说。“副髈”更好,“假髈”也行。那些个三堂四表门口晚辈的,就更好说了,只要有“髈”就中。
其实呢,“正髈”也好,“副髈”也罢,都有一根捏把粗细五寸长短的大骨头;倒是那“假髈”,只是几片碎骨甚至无骨,实惠。
不过话说回来,“肉无骨不鲜”。但人家正经事正经亲戚不是为了图这个。他讲究的是一种身份地位,讲究的是一种档次排场,讲究的是一种礼节待遇,更讲究的是一种饮食文化。
蹄髈“挖”来了,一般是3斤左右一只。先清洗刮净,整个滚汤,起锅,油炸至金黄。抹红曲,放冰糖,急火滚汤,炖两个时辰。半熟时放入大茴等作料,有的蒙上一张豆腐皮,用木炭文火再炖。文火打点,多长时间?根据猪肉老嫩猪皮厚薄视情而定,半个至一个时辰不等。中途还须时不时用勺子舀出锅中的汤汁在髈面上回浇一下,保持髈面油润光滑,以防皱褶,这叫“披汤”。这会儿最见厨师“火候”功夫。
一桌一只几十桌,除了烧髈还有十一碗,那就看大师和下手的协调功夫了。
好了,起锅之前一般根据筵席主题,在赭红滋油的髈面上铺上一幅用煎黄的蛋皮靠着模具雕挖而成的“寿”、“囍”等字。
红底黄字开筵席,饰以点点绿葱花。头牌大菜点主题,你说文化不文化?
一般情况下,一桌筵席的品位,一位厨师的功夫,一道红烧蹄髈上来大致可见分晓。宾客们筷子头轻轻一夹,各取皮肉大快朵颐的同时,看在眼里,品在口里,色香味形,立马评在嘴上。真是“一髈知厨艺”啊。
话说有一天,本良师傅应邀陪门口几位亲朋进县城办事,中午时分来到一家有名餐馆,坐定。说话间伙计端上头道大菜,报出菜名:“正宗茂林‘红烧蹄髈’,请客人慢用!”这班茂林客一看,乐了:这哪里是什么烧髈,还正宗茂林的呢!众挥手笑曰:撤走撤走!今日茂林本良师傅在此,当真李逵遇李鬼了?伙计正窘着呢,那边一口蛮话的厨师在灶下早洗手解裙,取出一瓶上等好酒,一包高档香烟,连跑带笑迎将出来,一脸羞惭之色,赶忙赔罪,敬酒,点烟,加菜,让二厨张罗,他陪客,说是一片心意,今儿个他买单云云。
这家厨师倒也算得上是一位精明之人,觥筹交错间一脸虔诚,洗耳讨教些厨艺。这一下反倒弄得本良师傅不好意思起来,连连嗔怪同来的亲朋。不表。
本良父子的红烧蹄髈,油而不腻,酥烂可口,咸甜相宜,齿颊留芳。平时除上门或坐家办酒外,还应约在家烧“ 订单髈”。每年正月腊月两头最忙,往往供不应求。
列位看官,让我们品着红烧蹄髈的余香,去等着上后面的三道菜吧:凉拌,三鲜汤,肠汤。
(丑)凉拌
刚才说到“茂林十二碗”头牌大菜“红烧蹄髈”,连皮带肉,大快朵颐。多少有点油润内热不是?
好,接下来给您上一道清淡凉爽的如何?
这就是“茂林十二碗”第二道菜:“凉拌”。它与“红烧蹄髈”相比,正好荤素搭配,浓淡相宜。
“凉拌”,取“两相伴”谐音。凉菜相拌,两人相伴。婚嫁双寿最贴切,少年夫妻老来伴。
闲话少叙。这“凉拌”一菜,主料有荸荠、菠菜、老黄豆;配料是豆腐皮;调料:食盐、白糖、香油(厨师称麻油为“香油”,称我们通常所说的香油为“菜油”)。
先将个大新鲜的荸荠洗净、削皮、切片,再将菠菜洗净、滚焯、切短,加入清炖烂熟的老黄豆和软化后的豆腐皮碎片,白糖多许,食盐少许,滴入香油,相拌。一道咸中带甜,清淡爽口的“凉拌”上来了。
就那么简单,但您不一定整得出来。
(寅)三鲜汤
荤也吃了,素也尝了,咱们来个汤汤水水的。
下面就请品尝“茂林十二碗”第三道:“三鲜汤”。 寓意小夫妻结婚当日“约法三章”,各有责任担当。
主料:猪肝;配料:“三鲜”——板栗或莲子,山药,香菇(干);调料:冰糖、食盐,还有味精。
主配调,三料齐。该洗洗,该刮刮,该剥剥,该泡泡,该焖焖,该切切。按家烧常规,该咋咋地。然后开水打底,先放香菇猪肝,后放板栗山药,再放调料。舀匀,装碗。
一碗热气腾腾、鲜美丝甜的“三鲜汤”呈现在宾客面前。
(卯)肠汤
接下来是“茂林十二碗”第四道:“肠汤”。“肠”者,谐音“常”“长”也。亲朋好友,常来常往。夫妻恩爱,地久天长。讨个媳妇好心肠。
将猪肠剪开,洗净,切段,用陶制肉罐,木炭文火,清炖至略有劲道,但不费齿力为恰到好处。
起锅时放入食盐少许,葱花一撮,搞定。
看上去没什么,但关键是:一是既要去除肠道异味,又不能把肠子洗苦了;二是不能把汤给炖糊了,要保证清澈见底;三是不能把肠子炖紧了或炖烂了,要讲究火候拿捏。
怎么把握?全在“功夫”二字。不表。
据说,野菜猪肠子最难整。
菜上四道,酒过两巡。宾客放慢节奏,边吃边聊。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阴阳八卦,逸闻掌故。酒席上渐渐热闹起来,人们一边端杯伸筷,一边等着今天筵席的高潮——上“粉蒸肉”。
缘何上“粉蒸肉”为筵席高潮?这里面有些什么说道?
(辰)粉蒸肉
请看“茂林十二碗”第五道:“粉蒸肉”。 寓意“蒸蒸日上”。
说上菜上到“粉蒸肉”是筵席高潮,倒不是说这道菜的制作有什么繁琐复杂,而是由它衍生出来的筵席文化乃至行市文化颇有意味。人们总是说“烧髈粉蒸十二碗”,足见这道菜的角色定位了。
还是先看制作:主料:五花排骨肉;配料:五香熟米粉;调料:食盐、白糖、酱油、葱花。
先将肉切成小块,放入食盐、白糖、酱油,和匀,炝一个时辰后与米粉参和拌匀,上笼屉(用软豆腐皮衬底,防漏添香)蒸一到两个时辰,待五花肉油慢慢渗出,滋润着熟米粉,骨头香伴着米粉香,肉块粘着油粉,盛上来,葱花点缀。一尝,香喷喷,甜丝丝;咸津津,油滋滋。不仅饱了口福,连鼻子都沾了光!
您想动筷了不是?别急!火炮还没响,主人家还没敬酒呢!
原来这是一道主人敬酒的“报帖菜”!
缘何上第五道菜敬酒?这叫“五子登科”。
说起敬酒,这可是筵席上的一档高潮节目!
以“结婚酒”为例,“粉蒸肉”一上,鞭炮齐鸣,鼓乐喧天。
开始敬酒。过去是老子带着做新郎官的儿子,从娘舅首席敬起,依次敬到末席,主客间敬语谦辞,好话一大堆。那边敬酒的一走,你这边就可以动筷了。
那新娘子一席呢,过去是不会排在大厅堂前的。就排在边房、厢房,或干脆排在新房。怕的是美娇娘梨花带雨,魅力四射,大庭广众之下,春光妩媚,让人饱了眼福。
君不见,新娘子一席坐的全是女客!当初新娘子待字闺中时,是“羞人答答,难下楼台”的。姑娘家家的,这是规矩。你看,从娘家坐大红花轿来的时候,不是还顶着大红头盖么?
现时呢,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落落大方,早就没这一套繁文缛节了。
大堂之上排席口,新娘圆桌摆堂首;火炮一响来敬酒,新郎新娘跟着走。
还有,新郎敬酒以水代酒,礼到就行;宾客们也是心照不宣,理解万岁。谁让你晚上胀那么多酒?腾云驾雾算怎么回事?新娘你不管啦?还指望“洞内桃花开半夜,房中桂子结五更”呢!真是!
现时可是不作兴这一套了。
酒敬好了,“粉蒸肉”动筷了,该划拳了。
只见出菜的端着托盘,上面放一只碟子,剪字红双喜衬底,上放三只酒杯,口朝上,谓之“拳杯”,先送到娘舅席,待人家开了拳,自然会将“拳杯”传至二席,依次类传。
为何不同时往各席送上“拳杯”,须得依次下传?“代代相传”嘛,娶亲嫁女不就图这个?
记住:碟子上三只“拳杯”,口一定要朝上,不可朝下。否则犯了大忌!怎讲?你想让宾客们朝你下跪啊?反了你了!
现时乡下也有传“拳杯”的习俗,不过杯口朝上朝下跪不跪反不反却是无人问津了。是不懂呢,还是不计较?
划拳,又叫猜拳,是“数字二人转”。两个人之间玩的,限10位数以内,互相挥拳出指,猜度数目的赌博游戏,二人同时岀指,以猜到合数的为赢。同时猜到为平手,重来。赌酒不赌钱。输了,喝!目的不是争酒,是劝酒。足见茂林人慷慨大方。
茂林人划的是“茂林拳”,指法多端,拳语优雅。吆喝动听,很有文韵。从一到十,吉语连连:
“拳呐,一点高(升);拳呐,两(相)好;拳呐,三星(高)照;拳呐,四季(发)财;拳呐,(五)魁首;拳呐,六六(大)顺;拳呐,乞巧;拳呐,八(匹)马;拳呐,九老;拳呐,满堂!”
也有减字的,例如上列括号里的字就可省略。
有时出了几遍指,都猜不对,只得频频吆喝。一旦猜中,“一拳定音”,特别铿锵。
一般以“拳呐,两相好”或“拳呐,大家好”作开头帽子,接下来“三拳两胜”。
外地人划的拳与“茂林拳”不同,据说那是“淮南拳”。短促,有力,快节奏。整个就是比数字:“拳,两个两个拳:拳,三个三个拳……”或干脆就是“老虎、杠子、鸡、虫”的游戏,一条“食物链”。
茂林境内大多是上了“粉蒸肉”就主人敬酒,客人划拳。唯独凤村凤姓人家的规矩是上了“子糕”才敬酒划拳。为何?据说“子糕”原料鸡蛋又被尊为“凤凰蛋”,故有此俗。
从划拳一开始,挥拳相向高呼拳语的,输了喝酒赢了得意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脸红耳赤喜笑颜开的,一浪高一浪,热闹喷天。楞是将整个筵席喜庆氛围推向巅峰。
别光顾了敬酒划拳这些筵席活动,回头再来看看“粉蒸肉”。
我们说“粉蒸肉”最好的肉是“五花排骨肉”,端的是五花肉半腈半肥,有油;排骨肉呢,喷香。
但过去坊间有一种说法,说“槽圈肉”做“粉蒸肉”最好,这是一大误区。
“槽圈肉”,下了猪头,脖子上的那一圈肉。因猪进食时那一圈肉的下部总是搭在槽(边)圈上,故名。
其实那圈肉有什么好?
腈肉吃不出味,肥肉爆不出油。还有不少淋巴腺,怎么处置都摇头。只有蒸粉才合适。物尽其用“槽圈肉”。所谓“粉蒸”来“首选”,屠户推销整理由。
肉市行规云:“硬搭猪头软搭脚,槽圈锅盖各管各。”这里的“硬”,是指肉质和刀口好,可搭售猪头;
“软”是指肉质和刀口不好,只搭售猪脚。这是惯例。“锅盖”,也是猪身上一处不太好的肉。“各管各”,是指自行处理,不许搭售,这是规矩。于是过去屠户们为了推销,故意说“槽圈肉”做“粉蒸肉”最好。
现时则不同了,指哪斩哪,按质论价,愿买愿卖,皆大欢喜。
“粉蒸肉”,敬酒,划拳,槽圈。
你看,这第五道菜衍生的名堂多吧?除了筵席文化还有行市文化。
接下来,请君继续动筷,品尝“茂林十二碗”第六、七、八道:纯山药汤、糊粉、子糕。
(巳)纯山药汤
“红烧蹄髈”上过了,“粉蒸肉”也用过了,宾客们腹内难免有些油腻,那接下来就出一碗“刮油”但不伤胃的菜。
这就是“茂林十二碗”第六碗:“纯山药汤”。也就是以山药为主,炖熟稍作调配即可。
山药,本名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圆柱形,富含淀粉和蛋白质,为席中上品。能补脾气而益胃阴,还能以清淡去油腻。
缘何山药还有本名、现名?据《本草纲目》记载,为避唐代宗李豫音讳而改为“薯药”,去掉一个“蓣”字了;为避宋英宗赵曙音讳又去掉一个“薯”字,去光了。干脆就叫“山药”吧。
看来古代的避讳文化着实厉害,连生在山地里的东西取个名儿,也得绕着改着。
(午)糊粉
接下来要上的第七道菜,就是与“红烧蹄髈”、“粉蒸肉”并称“茂林三绝”的“糊粉”。 这里“糊粉”的“糊”,应读第 4 声。
主料:上色连骨瘦肉;配料:肉鸡、山芋粉(最好是蕨根粉或葛根粉);调料:花生末、姜末、葱花、虾米、米醋、食盐、白糖、味精。
先将连骨瘦肉、肉鸡炖成丝汁,剔骨。放入一应调料,用山芋粉勾芡,做成糊状。稠而不裹,滑而不流,芡汁厚薄均匀,调料五色可见。甜咸合味,营养丰富;滑感爽口,老少最宜。不干不稀,半荤半素,暖暖舀食,护胃养胃。
这糊粉一菜,又名“茂林糊”,它与“红烧蹄髈”、“粉蒸肉”一道,只有茂林的厨师才做得地道,堪称“茂林三绝”而享誉海内。连同其它九道菜一起,也只有茂林的厨师才做得原汁原味,出了溪口就很难觅得此等口福了。不然怎么叫做“茂林十二碗”呢!
难怪人说“一碗稀里糊涂的茂林糊,养育了清清白白的茂林人” !
难怪“茂林三吴”之一的组缃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到家乡,尝到家乡厨师为他掌勺的“茂林三绝”,禁不住老泪纵横,自语喃喃。这就是一代大师的故园情结,这就是饮食茂林的独特魅力!
缘何?一是人文,茂林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茂林厨师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二是水土,土生家养,山珍水调。一方水土一方食。这是别地水土无法替代的。
前面已经上了七道菜,叫做“五男二女,七子团圆”。
接下来当然是祝福这“七子”步步高升了。请君品尝第八道大菜:“子糕”。
(未)子糕
子糕,又名子孙糕。
子,一字双关,既指鸡蛋(茂林人管鸡蛋叫“鸡子”,意为鸡的儿子,简称“子”),又指人类子孙的“子”。
糕,一字双关,既指鸡蛋煎饼切出来形如茂林街上美味小吃菱形“九将糕”,又与“高”谐音。
你看,菜还没上呢,就文化了一大堆。
主料:本鸡蛋;配料:瘦肉末;调料:葱花、姜末、菜油、食盐。
将鸡蛋若干个敲开沥在盆里,放入瘦肉末、葱花、姜末、食盐,啸打成稠糊;再将平锅烧热,浇油,将蛋糊沥入锅中烤成厚薄均匀、二面蛋**的煎饼,起锅,切成菱形小块;再放到大锅中,加水,文火焖半个时辰,让子糕凝结,起孔,老皮,入味。连汤带水。吃块糕,蛋肉葱姜,鲜美劲道,有老皮包嫩肉的层次感;喝口汤,微辛,略咸,喷香。
面对此等美味,你就可劲享受吧!不要说祝福子孙了,首先你自己就有步步高升的逍遥感了。
前已说过,上粉蒸肉敬酒也好,上子糕敬酒也罢,都包涵了上代对下代的期待和祝福。可怜天下父母心!
酒既敬过,宾客们可向主人告辞,散席之前去留两便。这往往后面剩许多菜。
现时改革了,不完全按规矩“出牌”,将粉蒸肉或子糕腾后,既留住了宾客留住了人气留住了热闹,又显得主人家热情好客落落大方。
大凡酒席之上,每桌都有一人专司酾酒、劝酒、散烟、接菜等服务工作,称为“酒司令”或“酒壶把子”,是主人家或文书先生或知情人举荐倚重的。一要礼仪通,二要酒量大,三要眼睛尖,四要说话响,五要热情高,六要办事周。尤其是一二三席上的“酒司令”担子更重。
一般情况下,客人谦让一番,“推席”坐定以后,开席火炮一响,红烧蹄髈一上,“酒司令”立马按“八仙桌”座位大小挨个酾酒。粉蒸肉一上,如法炮制。其他时段则见机行事,见人杯空随时跟进。实际上“酒司令”坐席是最吃不自在的。
时下在馆子里办酒,一般坐圆席,十人一桌。一二三席以下“人以群分”自由组合,白酒饮料自取,酾酒也省事。但过去不行,除新娘席外,一律“八仙桌”,桌次席次都得按规矩来。否则人家会说你主人家小气,不懂规矩。
菜上八道,酒过五巡,该上吃饭菜了。
这就是“茂林十二碗”后面三分之一的四道菜:红烧鱼块、卤肉、小炒、漂圆。
说起这上饭,有规矩。“上桌酒席下桌饭”,说的是开席、上菜、敬酒、划拳这些礼仪程序,都是从上桌到下桌,依次进行。而吃饭,散席则从下而上。
还有,饭后不能饮酒。传统说法是“不孝,欺祖,伤长辈”,其实按科学解释就是饭后饮酒,米饭容易回生,伤胃。
一般情况下,“子糕”一出,人们就意识到可以开始吃饭了,再接下来要上的该是下饭的菜了。
(申)红烧鱼块
主料:鲤鱼;调料:食盐、菜油、酱油、米醋、白糖、姜末、葱花、味精、辣椒粉。
将鲤鱼洗净切块,待锅热,倒油,烧辣,放入,翻煎,喷米醋酱油去腥上色,加水,放入白糖、姜末,辣椒粉,稍煮片刻,起锅前放味精少许,起锅后葱花装点。
一道细嫩鲜美的红烧鱼块盛上。“鲤鱼跳龙门”,红红火火,喜庆“愉快”。
(酉)卤肉
主料:瘦肉;配料:酸菜;调料:卤汁,辣椒粉。
先将瘦肉洗净,切块,下锅,放水,滚汤,起锅,倒掉滚汤水,放进卤汁,加水文火打点,待八成熟卤汁入味后起锅,冷却,切片;待酸菜加辣椒粉热炒后,装起半碗衬底,将卤肉片均匀覆盖其上,即可端出待客。
卤肉香劲,酸菜酸辣。“打饭的榔槌”,下饭。
(戌)小炒
小炒,谐音“小吵”。婚后夫妻们难免吵嘴。但不可大吵,只能小吵。
主料:五花肉,干水笋;配料:酱油干子;调料:食盐、猪油、白糖。
先将干水笋泡开,焖熟,洗滤,切段,干子切丝,待用。再将猪油下锅热化打底,放入五花肉爆炒出油,放入水笋、干子,放入食盐适量,白糖少许,热烩,油津津,香喷喷,甜丝丝,盛碗上座。
(亥)漂圆
先将肉泥加入芡粉、姜末、葱米,搓成弹珠大小的肉圆子,放入滚水锅里汆熟,加入食盐、白糖,高汤,起锅。
汤汤水水,热热乎乎,欢欢喜喜,团团圆圆。
一个个小小的漂圆,寓意“小团圆”。何谓“小团圆”?筵席散去,宾客告辞。小夫妻们到洞房团圆去吧。要不结婚怎么又叫做“圆房”呢!八卦阴阳双鱼图不就是阴阳相交,交成了一个圆么?
请看:红烧蹄髈,凉拌,三鲜汤,肠汤,粉蒸肉,纯山药汤,糊粉,子糕,红烧鱼块,卤肉,小炒,漂圆。整个一桌菜,半荤半素,料汤均衡。“一半稀来一半干,一半水来一半山。”筷勺并用,充实滋润。
至此,“茂林十二碗”俱已出齐。
这您从新娘席上或娘舅席上就能尽收眼底,因为圆席和首席中途是不回收菜碗的。
以上十二碗俱为传统“正菜”,除此还配有“插碟”。一般为花生米、松花蛋或咸鸭蛋、水果或罐头、油炸方片糕之类的,无定规,全凭厨师巧手妙招。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接下来鞭炮齐鸣,散席。
客人们告辞话别,主人家应酬答礼。笑逐颜开,拱手作揖。亲朋融洽邻里和谐,人际礼数凝结升华。
在茂林,赴一次筵席,就是接受一次礼仪熏陶和文化洗礼。
“茂林十二碗”仅仅是茂林地面饮食文化的名牌与代表之一。茂林餐馆厨师各有一套拿手好菜;街面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独具特色。乡下村野间热情爽快的村姑嫂娘们,也个个是行家里手,烹得几样家乡菜,有时露两手,连大厨也会望其项背,汗颜称奇。
(文/翟大雷 摄影/尹建生)
哎呀,首先姚祝贺新婚啊,
让本大厨来解答吧,这些菜搭配的有辣有甜,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有大盘有小菜,有热菜有冷盘,做法齐全,简单易学,口味新颖,老少皆宜,完全适合农村婚宴,我列举了一些大概40份,新郎官根据当地的菜时,自己选择一下吧,呵呵:
1四川辣子鸡
材料:
童子鸡1只、干辣椒段1碗、花椒1大勺、姜1小块、蒜瓣4粒、陈皮1勺、盐、白胡椒粉些许、糖1勺、料酒30毫升、味精、新鲜朝天椒(嗜辣者选用)。
作法:
1、将生姜分成两半,一半切姜片,一半切末备用;大蒜2粒切片,2粒切末备用
2、鸡切小块,加姜片、蒜片、料酒、盐、糖、白胡椒粉腌渍1-2小时,用手抓几下可更快入味
3、锅内倒入比炒菜较多的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腌渍好的鸡块中火翻炒至炒干水分
2麻辣水煮鱼
的材料:
新鲜淡水鱼1条、黄豆芽或绿豆芽1把、生菜1棵、芹菜2根、香菜2根。
麻辣水煮鱼的调料:
花椒1大把 干辣椒段1大把 盐1小勺 鸡精1小勺 胡椒粉1小勺 淀粉1大勺 蒜瓣5粒切片 姜片10片 葱段6段 料酒50毫升 郫县豆瓣酱1大勺 辣椒粉1大勺 蛋清1个 清水500毫升
麻辣水煮鱼的做法:
1、把鱼片成薄薄的鱼片,然后用胡椒粉、蛋清、料酒、5片姜片、3段葱、淀粉和盐来腌制20分钟
2、炒锅内倒入适量油烧热,然后放入剩下的姜片、蒜片、1半的花椒和1半的干辣椒段爆香,待香味出来后放入豆瓣酱一起翻炒
3、然后往锅内倒入约500毫升清水(1碗左右),放入鱼骨鱼头一起煮至沸腾,沸腾后将鱼片放入烫2分钟,并放入剩下的葱段,即可关火
4、在另一个大容器里放入豆芽、生菜和芹菜(我用的是绿豆芽,直接放入即可,如果是黄豆芽请事先用开水焯一下,另外我家没有大容器,所以我就用砂锅来装:)
5、将烫好的鱼片等全部倒入装了蔬菜的大容器里,再在表面撒上辣椒粉
6、把炒锅洗干净然后倒入较多油烧热,放入剩下的一半花椒粒和干辣椒爆香,但是注意不要把干辣椒烧糊哟
7、将麻辣油倒入鱼片上,然后放入香菜即可
3回锅肉:
1、五花肉一块,下滚水至煮泛白,捞出晾凉切薄片
2、笋干泡开切片,蒜苗切段
3、锅内少许油烧热放五花肉片煎出油,油会逐渐多起来倒出来,继续煎直至五花肉稍稍泛黄盛出
4、锅内的余油烧热加郫县豆瓣炒香,再放炒熟的肉,加笋翻炒,出锅前放上少许盐,鸡精,花椒粉,蒜苗翻炒几下马上出锅,蒜苗不宜炒老!
4川味干烧扁扁鱼
主料我用的是罗菲鱼,刺不多,肉儿还嫩;香肠丁(我想不忌讳什么肠有鲜咸味最好);豆瓣酱;葱、姜、蒜和辣椒油、辣酱;料酒、白糖。
首先把鱼处理干净,鱼表面划十字刀(见漫画详解),抹少许盐和几滴料酒;[美食中国]
待油六成热,油煎炸鱼,至鱼皮起皱纹时捞出,第三步,锅中留底油,放入香肠丁、蒜瓣、姜粒儿炒香盛出再锅中淋些油(我用的是煎鱼油,经济些)油微热放豆瓣酱,炒,加入料酒和辣酱,还有水,不宜过多;
然后把鱼入锅,改用小火,再加白糖,和香肠丁辅料一同煸烧,待鱼上色取出
锅底剩的料要再煸浓,放味精,辣椒油和葱粒,旺火翻炒片刻,之后淋在鱼腹上,收工。
为点缀可添些芫荽增色。OK。
5葱香土豆
主料:土豆(1000克)带皮五花肉(300克)
辅料:花椒(看个人习惯定量,大约10克)干尖椒(10克)大葱(一根)白糖(10克)生抽(20克 最好是海天牌的)食用油(30克) 鸡精(10克)老姜(20克)青圆椒(1个) 这些量不是定的总的来说是看自己的口味来定。
加工原料:1把肉切成长5cm宽为3cm的肉块 2大葱对切成四块,然后切成3cm的段, 3老姜切成片 4圆椒切成小块工 5干尖椒切2cm的段
将食用油倒入锅内,烧到7成热时加入食用盐,把肉倒入锅中大火炒,炒到肉出油时,放入干尖椒、花椒、老姜片炒到有佐料香味出来后,加入生抽、糖和一些葱段,这时的火小一点,炒出有葱的味道后,把多余的油倒出来(这个油用来吃面那是一个地道,要是能吃油多也不用倒出来)把土豆倒入锅内,不用去翻它直接加入水,水量为淹到土豆就可以了,开大火让它去煮吧,这时可以去上上网。
现在的水已经煮到快干了,但是能明显的看到有水,倒入圆椒块翻一下,让它在下面烫一下大约入成熟时倒入葱段,翻一下让它分到各处,这时关火,盖上锅盖等个2、3分钟以后加入鸡精起锅,喝上一点啤酒保证你一个人把它吃个底朝天。
6芹菜炒肉丝
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肉(瘦)150克,芹菜250克
调料:植物油50克,甜面酱20克,酱油30克
芹菜炒肉丝
的做法:
1将猪肥瘦肉批切成薄片,再将肉片切成丝状;芹菜摘去叶,削去根,洗净后切成段。
2将芹菜段放入沸水中氽一下,随即取出浸放在流动的冷水中过凉,捞起沥水,待用。
3将炒锅置于中火加热,放入食油烧至六成热时,推入肉丝煸炒至泛白,拨放锅边,放入甜面酱烧熟,再与肉丝混炒,加入酱油翻炒,倒入芹菜,颠翻炒锅即可起锅装盘上餐桌。
7家婆鸡的做法
原料
川西农家土公鸡1只(毛重约1500克)。
调料
沙姜(切成细米粒状)15克,葱叶10克(切成3厘米长),蒜(切成细米粒状)10克,香芹(切成5厘米的段)50克,生抽50克,糖5克,盐5克,鲜汤100克。
制作
1、把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冷水下锅,大火煮25分钟至断生取出,自然冷却,去骨,把鸡肉切成2厘米粗的条备用。
2、香芹段打底,鸡肉放香芹上,将鲜汤放入沙姜、蒜、生抽、糖、盐拌匀,淋至鸡肉上,撒葱叶即成。
8虎皮尖椒、虎皮青椒
虎皮尖椒、虎皮青椒的制作材料:
主料:尖椒
辅料:蒜,甜面酱
虎皮尖椒、虎皮青椒的特色:
简单的家常菜,易学。
虎皮尖椒、虎皮青椒的做法
1、尖椒洗净。
2、去蒂,把里面的籽去干净。
3、蒜切片。
4、甜面酱少许,待用。
5、油烧热放入尖椒,炸至皮变色。
6、炸好的尖椒放在盘中待用。
7、油烧热放入蒜片,炒出蒜香味。
8、放入炸好的尖椒和甜面酱一起翻炒,放盐、味精。
9、装盘。
另外尖椒里可以放入肉馅的,而且甜面酱也可以用豆豉代替,试试吧。
9梅菜扣肉:
1、带皮猪肉一块,中火煮约半小时,拿出来放凉。
2、甜面酱、老抽和少许盐调成汁,在肉皮上抹匀,等汁稍干,国内下少量油,小火将猪肉皮放锅内煎,至皮起泡(此步骤,建议拿锅盖当盾牌^_^)。
3、略放凉,切片(切多厚,看刀工啰),每片均匀抹上2中的汁,皮朝下地置于碗中,撒上姜末,泡椒节,葱段,味精,几粒花椒和一点料酒(红酒也行,主要是去腥)。]5X+e8a2W&jhP
4、梅菜(四川通常是咸菜或芽菜)切碎,铺在肉上和两边缝隙中,最后淋一点油。
、上笼屉大火蒸约1小时,拿一个盘子,将碗里的肉倒扣过来(所以叫扣肉啊),就可以啦……
10小鸡炖蘑菇
主料:童子鸡750克
辅料:松蘑(干)75克
调料:大葱10克 姜10克 香叶2克 八角5克 辣椒(红、尖、干)10克 料酒10克 白砂糖5克 鸡精2克 酱油5克 盐3克 植物油30克
烹饪方法:
1 将小仔鸡洗净、剁成小块;
2 将干松蘑用温水泡30分钟,洗净挤干水份;
3 大火加热炒锅中的油,放入仔鸡块翻炒至鸡肉变白;
4 放入葱段、姜片、香叶、大料和干红辣椒一起爆炒出香味;
5 依次调入料酒、白糖、鸡精、酱油和盐,炒匀后加入能没过所有固体食物的开水;
6 汤汁沸腾改中火,炖10分钟,放入蘑菇;
7 再炖50分钟,汤汁收浓即可。
11干煸四季豆
1。四季豆掐头去筋洗净。肥瘦猪肉剁成末。芽菜(冬菜也可)淘洗干净,用刀切成末。2。先将肉末在炒锅内(放少许油)炸干水汽,接着下芽菜末同炒几下,铲起备用。 3。炒锅洗净,下猪油烧至七成熟时,下四季豆入锅内煸炒。边煸边翻,直至四季豆煸熟,锅中不见水分时,将芽菜、肉末加入,一同再煸约一分钟。最后下酱油、味精合匀起锅入盘。
12黄焖香牛肉
原料:熟牛肉、甜面酱、料酒、淀粉、葱、姜末、水适量。
制法:
1、将熟牛肉切成长45厘米、宽3厘米的块。
2、油锅烧热,用葱、姜末炝锅,炒面酱,加入清水、料酒、酱油、牛肉块,开后转微火烧一会儿,用水淀粉勾芡,淋入明油即可。
13排骨海带汤:
生排骨、海带加冷水,用中火烧开。快开的时候,把面上的沫撇掉。开,改微火,保持似开非开的状态,至排骨烂,加盐、即可。吃的时候,在碗里加胡椒、少许味精
14糖醋木耳 原料:黑木耳50克,荸荠100克,精盐、味素、白糖、醋、淀粉、香油各适量。 制法:泡发木耳,荸荠去皮切片。大勺放香油烧热,把木耳、荸荠一起下锅煸炒,加调料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出勺装盘。
15拔丝土豆 原料:土豆一斤,白糖二两。 制法:将土豆去皮,切滚刀块;炒勺放熟油,烧五层热;下土豆块,慢火炸,见土豆块浮上油面,呈淡**时捞出;把炒勺余油倒出,加半手勺水,放糖,熬成糖浆,把炸好的土豆放入,颠翻均匀出勺即可。
16青椒炒鸡蛋 主料:鸡蛋三个、青椒三两。调料:精盐二钱五、味素三钱、香油一钱、葱姜少许。 做法:(1)把鸡蛋打入碗内搅散,青椒洗净去籽切成细丝。(2)炒勺加七钱油,烧热把蛋汁炒成蛋花倒出。原勺加五钱油,烧热下葱、姜炒一下,放入青椒丝、精盐翻炒几下,再放入蛋花和味素炒开,淋点香油即可食用。 特点:蛋花金黄,青椒脆绿,鲜嫩适口。
17溜肝尖 主配料:猪肝,木耳、冬笋、青菜。 调料:味素三钱、绍酒二钱、醋一钱、白糖一钱、酱油三钱、精盐一钱、淀粉半两、葱姜蒜少许。 做法:(1)猪肝切成一分厚、五分宽、一寸长的片。木耳摘洗净,冬笋、青菜切片,用开水烫一下备用。(2)用一小碗加入绍酒、酱油、香醋、白糖、味素、精盐、水淀粉对成汁备用。(3)勺内放宽油,烧至八成热时把肝片放勺中滑开捞出控油。(4)勺内留少量油下葱、姜、蒜炒几下,放入配料和肝片,把对好的汁挛野�忝流下勺,翻炒均匀淋香油出勺。 特点:色泽枣红,鲜嫩滑润。
18拌肚丝 主料:熟猪肚六两。配料:青椒半两,熟火腿半两。调料:红椒油二钱,香油二钱,味素三分,精盐、香醋、大蒜各少许。 做法:(1)把猪肚、青椒分别用开水烫过后细切丝。火腿切丝。(2)肚丝码在盘底,中间码青椒丝,上面放火腿丝,整盘呈桥面型,顶上放蒜末。上桌前把调料搅拌均匀浇上即可。
19醋熘土豆丝 主料:土豆500克。调料:豆油35克,醋35克,精盐7克,花椒10粒,葱、姜丝、蒜片共15克。 制法:土豆去皮洗净,切成细丝,洗去淀粉,控水。大勺入油,用旺火烧至六成热,先用花椒炸一下捞出,再放葱、姜丝、蒜片炸一下,随将土豆丝下勺翻炒,加醋、盐炒熟出勺。
20爆三样 主配料:心、腰、肉切小薄片,衬菜切片,葱切段,姜蒜切米。 做法:勺内放底油,,旺火烧七成热,将心、腰、肉片一同放入勺内翻炒几下,加入葱姜蒜翻匀,加醋、衬菜、料酒,翻炒匀,浇注明油出勺。
21蛋炒肉丝 主配料:鸡蛋4个,猪肉丝50克。熟猪油35克,酱油5克,料酒8克,精盐1克,味素1克,高汤100克。 做法:把鸡蛋打散后加盐、味素调匀。用旺火热锅加油,下肉丝炒透,再倒入蛋翻炒,待蛋结块,再翻个,加入料酒、酱油、高汤,再烧2~3分钟。
22土豆烧牛肉 主料:牛肉半斤、土豆三两。调料:酱油二钱、精盐一钱、味素二钱、葱姜、大料、淀粉少许。 做法:(1)把牛肉煮熟,切成小块。土豆去皮,切滚刀块,用油炸熟。(2)勺内添一碗煮牛肉的原汤,放入酱油、大料、葱姜、精盐,再把牛肉块和炸好的土豆块放入勺内烧开,加味素,用淀粉勾汁即可。 特点:牛肉金红、土豆金黄,酥烂适口。
23炖鲫鱼 原料:鲫鱼,大萝卜。调料:绍酒三分,味素五分,鲜汤一斤,精盐、香油、香菜、香醋、胡椒粉适量。 制法:(1)去掉鱼鳃、内脏洗净,鱼的两面切上十花刀,用开水烫一下,萝卜切丝,用凉水泡一会。(2)勺内加一两半油,烧热后放葱、姜、绍酒、精盐、鲜汤,调好口味,放鱼和萝卜丝,烧开后慢火炖烂。当勺内剩一碗汤时,加香油、香菜、香醋、胡椒粉、味素即可。 特点:色泽乳白,味香汁浓。
24煎黄花鱼 主料:黄花鱼(约500克)。调料:精盐、葱、姜、蒜各一钱,芝麻油、绍酒、花椒水各二钱,熟猪油75克,味素五分,米醋三分,胡椒粉二分,面粉适量,韭菜五钱。 做法:(1)将鱼刮鳞、挖鳃、开膛取内赃洗净,两面改斜深刀,撒上精盐、味素、胡椒粉腌30分钟。(2)葱姜切丝,蒜切片,韭菜切八分长的段。(3)勺内加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鱼两面沾上面粉,放入勺内煎。两面反复煎成金**,加入蒜片、姜丝、韭菜段、醋,略烹,淋上芝麻油,托入鱼盘。 特点:鲜嫩适口,滋味醇厚。
25莲藕黄豆排骨汤
材料:
猪排骨、莲藕、黄豆、水枣、香菜末、盐、料酒、鸡精、高汤、葱段、姜片、生抽、花椒、食用油
做法:
1将排骨洗干净改刀成段,莲藕去皮洗净切成块;
2坐锅点火放入油,油温5成热时,倒入排骨段翻炒,烹入料酒、生抽、高汤、花椒、葱段、姜片、黄豆、盐、藕块待锅后倒入砂锅中,炖至肉离骨,出锅时撒入香菜末即可食用。
特点: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26红烧茄子
材料:
长茄子2个、五花肉100克、辣椒1只、蒜5瓣、油适量 、酱油2勺、糖1勺、酒两勺
做法:
1、将茄子竖切成4条,再横切成段,五花肉切成丝。
2、将辣椒切片、蒜拍碎。
3、把油加热,将茄子放入锅中炸一下即刻捞起。
4、锅内放入两勺油,先爆辣椒和蒜,再放入肉丝炒至变色,然后放入炸好的茄子,加酱油、糖、酒和少许调味后,出锅盛盘。
27香菜炒鸭血
鸭血细嫩爽口,营养丰富,含铁、钙等多种矿物质。鸭血入肴,常以烧、烩、氽汤等烹调方法成菜,少见有炒食的,不过此菜却是例外。这道菜是选用新鲜鸭血做主料,配上香菜段,再调以泡姜和泡椒炒制而成。
原料:鸭血300克 泡椒20克 泡姜15克 香菜30克 精盐、胡椒粉、味精、湿淀粉、精炼油各适量
制法:
1.鸭血改刀成5厘米长的筷子条,下入沸水锅中氽一水捞出,泡椒斜切成段;泡姜切成小片;香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
2.净锅上火,放入适量色拉油烧热,先下入泡椒段、泡姜片炒香,再倒入鸭血,轻轻用锅铲翻炒,接着调入精盐、胡椒粉、味精炒匀,勾入少许湿淀粉,最后撒入香菜段,淋少许明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美观,鸭血细嫩,香菜味浓,略带辣味。
说明:因鸭血细嫩易碎,在炒制时动作宜轻;撒香菜段前勾少许薄芡,主要起裹味的作用。
28陈醋花生米
原料:花生米500克 小青红椒各25克 圆葱50克 松花蛋半个 精盐、白糖、陈醋各适量 精炼油1000克(约耗50克)
制法:
1�花生米先下入凉水锅中煮开,再倒出沥水,然后下入温油锅中,炸至酥脆,捞出晾凉;小青红椒(去蒂)、圆葱、松花蛋,分别切成比花生米略大的丁。
2�先将陈醋、白糖在盆内按2:1的比例搅匀,再加入精盐调成酸甜味汁,最后倒入花生米、小青红椒丁、圆葱丁、松花蛋丁,拌匀后装入盘中即成。
特点:酸甜咸辣,口味独特。
注意:此菜宜现拌现吃。
29白菜肉丝汤
原料
材料:
猪肉,白菜,葱,姜丝。
调味料:
酱油,鸡精,胡椒粉,香油,盐。
制法
猪肉白菜切丝,锅内油烧热,爆香葱,姜,再下肉丝翻炒,加水烧开放白菜丝,白菜煮熟,放调味料即可。
特点
可加些香菜末,口味更好。
排骨冬瓜汤
原料
材料:
排骨,冬瓜。
调味料:
盐,鸡精,胡椒粉。
制法
(1)排骨剁小块,用温水煮开,去血汤,冬瓜去皮去籽,切成和排骨一样大小的块,入开水氽一下捞出。
(2)锅内放水,入排骨煮开后,用小火炖烂,排骨煮到八成熟时,将冬瓜放入汤内同煮,加适量盐,鸡精,胡椒粉即可。
特点
冬瓜和排骨要分开氽汤,才能维持彼此原有的味道。
30白菜肉丸汤
原料
猪肉、白菜心各250克,水发木耳50克,鸡蛋1个。
胡椒面、鸡精各少许,盐、淀粉各适量。
制法
(1)猪肉剁碎,与鸡蛋、淀粉、盐搅拌均匀,做成丸子入滚水中氽烫,捞出备用。
(2)白菜心洗净煮熟,加入肉丸、木耳、调味料烧滚后盛起,淋上香油即可。
31竹笋香菇汤
材料:
香菇25克,竹笋15克,金针110克,清汤300克。
做法:
将香菇切丝,姜切丝,金针打结,竹笋切丝。将竹笋,姜丝放在汤锅中加适量清水煮15分钟,再放香菇,金针煮5分钟放精盐,味精即可。
32鸡蛋汤
原料
嫩菜叶25克,鸡蛋3只,黄酒15克,清汤适量,精盐适量,味精少许,酱油少许,熟鸡油10克。
制作过程
1、将鸡蛋磕入豌中,加黄酒、精盐少许搅匀;
2、锅上火,倒入清汤,放入嫩菜叶烧沸,放入黄酒、精盐、酱油、味精,倒入蛋液,待其再沸时,淋入熟鸡油即可装碗食用。
33川菜—酸辣汤
豆腐30克,熟鸡肉(或火腿)、冬菇、熟瘦猪肉丝、水发海参、水发鱿鱼各15克,鸡蛋1个,淀粉25克,葱花3克,酱油10克,猪油30克,味精、胡椒粉各1克,香醋6克,精盐5克,鸡汤750克。
1、将豆腐、冬菇、海参、鱿鱼分别切成细丝,同熟肉丝、熟鸡丝放入锅内,加鸡汤、精盐、味精、酱油,用旺火烧至沸滚,再放湿淀粉勾芡后,改小火加打散的鸡蛋;
2、将胡椒粉、醋、葱花及少许猪油放入汤碗内。在锅内蛋花浮起时即改旺火,至肉丝滚起,冲入汤碗内即可。
34川味毛血旺
原料: 鸭血,鸭胸肉,猪心,猪肚,火腿肠,香菇,海白菜,黄豆芽,大葱,泡辣椒,干辣椒,牛油,香油,花椒,味精,鸡料
制作过程
1、将鸭血旺切成一字条形,将鸡胸肉,猪肚,猪心火腿肠切成片,将香菇切成片,海白菜,芹菜切成节待用。
2、炒锅放置旺火上,加入少许油将海白菜,芹菜,大葱节,黄豆芽炒熟,放入味精,加少许香油,起锅装碗内做碗内做底用。
3、将炒锅放置旺火上,将鸡胸肉,猪肚,猪心,火腿肠放炒锅内加泡辣椒,干辣椒会炒至香,加入少许鲜汤,然后放入牛油,香油,味精,鸡精起锅后盛入炒好做底用的辅料上即成
35草鱼豆腐汤
主料:草鱼500克
辅料:豆腐(南)250克,青蒜2克
调料:料酒50克,盐2克,酱油50克,白砂糖10克,豆瓣辣酱10克,大葱10克,姜10克,味精5克,猪油(炼制)150克
草鱼豆腐汤的做法:
1 将草鱼切成长33毫米、厚17毫米的块;
2 豆腐切成同样大小的块;
3 青蒜切成段;
4 锅内放猪油50克,烧热后放葱、姜和鱼块,随即烹入料酒,加盖略焖后,加酱油、糖使鱼上色;
5 加水250克,用大火煮一分钟,再加水400克;
6 煮沸后推入豆腐和猪油、辣酱,用大火烧4分钟左右;
7 见汤汁浓时再淋入猪油,出锅装入汤盆,撒上青蒜段即成。
36夫妻肺片
原料:
牛肉,牛杂(肚梁,心舌,干层肚,头皮),盐炒花生仁,卤水,酱油,芝麻粉,花椒粉,味精,八角,花椒,肉桂,川盐,白酒辣椒油。
制法:
将鲜牛肉、牛杂洗净,牛肉切成 500克重的块;
将牛肉、牛杂放入沸水锅内煮净血水捞起,置另一锅内,加入老卤水和香料(内装花椒、肉桂、八角)、川盐、白酒,再加清水,用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煮90分钟,煮到牛杂熟而不烂,先熟的先捞出,晾凉待用;
将卤水用旺火烧沸约10分钟后,将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粉、卤水放入碗中调成汁;
将熟花生米拍碎待用,再将晾凉的牛肉、牛杂等切成片约6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混合在一起,淋上味汁拌匀,分盛若干盘,分别撒上芝麻粉和花生仁末即成。
37川味麻婆豆腐
原料
豆腐、猪肉、葱、姜、蒜、辣豆瓣、花椒粉、红辣椒粉、高汤、酱油,味精、盐、糖、麻油、日本太白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豆腐切成方块,姜、蒜拍碎切末、葱切珠花。
2、将猪肉切成末、太白粉调成芡汁。
3、锅内注油烧热、下入肉末,加入辣豆瓣、姜末、蒜末,高汤和调料,放入豆腐焖熟,勾芡,撒入葱花和花椒粉,装盘即可。
37鱼香肉丝]
原料
猪里脊肉、笋、水发木耳、葱、姜、蒜、鸡蛋、玉米粉、尖椒、辣豆瓣、酒酿、酱油、高汤、番茄酱、糖、盐,白醋、红油,麻油、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猪里脊肉切丝用鸡蛋、玉米粉、酱油、盐、水调制的腌肉料腌拌10分钟。
2、将笋,木耳洗净切成碎丁,葱、姜、蒜、尖椒切成末。
3、将腌拌好的猪里脊丝下锅过油后捞出;锅内留少许油,加入辣豆瓣、姜末、蒜末爆锅,再放入笋,木耳、高汤、肉丝和调料,旺火收汁,撒入葱花,装盘即成
39
辣子宫保鸡丁
原料
鸡胸脯肉、干辣椒、葱、蒜,花椒粒、淀粉、酱油、番茄酱、糖、味精、醋、麻油、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胸脯肉切成小方块,用鸡蛋清、淀粉、盐上浆。
2、干辣椒切成小段,蒜拍碎切末,葱切小段。
3、将鸡丁过油后捞出;锅内留少许油烧热,下入花椒粒炸香,加入干辣椒,葱段、蒜末和鸡丁旺火煸炒,加入调料,装盘即可。
40凉拌西芹
做法:
1、莴笋去皮切丝,加盐、少许糖抓透,放一会儿。
2、干豆腐皮用温水泡软,切丝备用。
大蒜切粒、姜片、葱沫、干红椒、花椒备用。
3、炒锅里放少许油,先放进花椒和生姜片再开小火,慢慢加热,等花椒变黄关火,捞出花椒和生姜片,加入葱沫、大蒜粒、干红椒慢火煸炒,至大蒜粒变黄关火晾凉。
4、腌过的莴笋挤去水,加入炒好的调料,再加进鸡精、少许白醋、麻油拌好即可。
41凉拌金针菇
金针菇去老根洗净焯水、黄瓜擦丝、青椒切丝,放蒜汁、香油、盐、醋、一点糖、还可以放少许辣椒油,拌匀即可,冷藏后食用更佳。
42五香牛肉
原料:牛腱子肉
调料:盐、生抽、老抽、鸡精、枸杞、大枣、桂圆、花椒、八角、陈皮等;
做法:
1、将牛肉先用凉水紧一下,放入调料中浸泡24小时;
2、放入高压锅中二十分钟即可。
3、晾凉切片即可食用。
,婚宴,是人一生中特别的礼仪,所以有很多讲究,那在婚宴菜单的设计上有哪些问题是要注意的呢下面内容分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婚宴菜单设计原则,以及选择婚宴菜单的一些技巧,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一、婚宴菜单设计定义
婚宴菜单设计 婚礼是人生众多仪礼中人们最重视的仪礼之一,而婚宴又是整个婚礼过程的关键所在。我国民间早就有“无宴不成婚、无酒不嫁女”的说法。现在很多酒店为了抓住逐渐繁荣的婚庆市场专门成立了婚庆部或设置了“婚庆管家”这一岗位,目的就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的婚宴组织和策划,他们的工作包含了很多具体内容,如:婚宴环境的布置、婚宴过程的组织、以及婚宴菜单的设计等很多方面。
二、怎样选择婚宴菜单?
1、看分量
在定菜式的时候,首先应当把分量调整到11-12 人的量,也即要达到人均一个主菜再+2 的标准,如果是单人份的水产品类,则应当让酒店关照每桌的服务员视每桌到席人数来调整上菜量。另外,适当增加点心的数量,比如搭配一道甜味点心或者加一道咸味点心,能让宾客在酒席最终产生饱足感。
2、看品种
婚宴菜单上的名称可能花样繁多,比如“比翼齐飞”,“早生贵子”等等,不少新人往往冲着名字好听就点什么菜,其实配菜最重要的是看菜式的品种而不是一个美好的名称,这样才能选到货真价实的菜单。比如从原材上说,中国婚宴上基本的大件:鸡、鸭、鱼、蹄髈必不可少,近几年更有不成文的规矩,每桌上需搭配适当道数的海鲜方显婚宴的档次,比如澳洲龙虾、扇贝、鲍鱼等等,从花式上说,六至八道冷菜,十道以上热菜,以及羹汤、点心、水果缺一不可。因此,新人在确定菜单的时候,先数数这些基本的条件是否满足,其次才是根据个人喜好搭配其他菜式。
3、看口味
酒店提供婚宴菜单的时候,往往会为每种价位提供至少A、B 二份套餐,每种套餐分别代表了不同口味、不同做法,比如粤菜、川菜、本帮菜等等,先不用忙着考虑哪种菜系最受欢迎,毕竟众口难调,实在很难所有客人都喜欢的一种菜系,同时,经过前几轮的拆菜换菜,有部分菜式的做法也早已隐形确定。因此,不妨在基本菜式确定的情况下,融入各种口味、做法加以调节。如重口味、红烧的菜品多了,加入些白灼、放汤的菜式,每桌可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菜式放辣,其余以大众口味为主。
三、婚宴菜单设计原则
婚宴菜单设计原则一 :
菜肴的数目应为双数。 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均有一不成文的传统:“红、白”喜事中的红喜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婚宴)菜肴的数目为双数;白喜事(我们所说的丧宴)菜肴的数目为单数。婚宴菜肴数目通常以八个菜象征发财,以十个菜象征十全十美,以十二个菜象征月月幸福。 如:江南地区流行的“八八大发席”全席由八道冷菜、八道热菜组成。而且举办婚礼的日子也通常多选于农历双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暗扣“要得发,不离八、八上加八、发了又发”的吉祥寓意。常见菜单如下: 八冷碟:炙骨、油鸡、红鸭、风鱼、蛰皮、彩蛋、香菌、芹菜。 八热菜:如意海参、八宝酥鸭、花酿冬菇、三鲜海圆、荷花鸡茸、一品枣莲、麒麟送子、全家合欢。(选自《中国宴席宴会大典》陈光新)
婚宴菜单设计原则二 :
菜肴的命名应尽量选用吉祥用语以寄托对新人美好的祝愿,从心理上愉悦宾客,烘托气氛。 比如:珍珠双虾我们可以取命为比翼双飞,奶汤鱼圆我们可以取名为鱼水相依,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羹我们可以取名为早生贵子;婚宴中的菜品如果是色、料、味成双成对我们通常以鸳鸯命名如:鸳鸯鱼片、鸳鸯鸡淖、鸳鸯酥等来寄予新人和谐美满的祝愿。菜品的命名中比较避讳类似二龙戏珠、一龙盘柱、二凤朝阳之类的名称。
婚宴菜单设计原则 三
配菜因人而异。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饮食禁忌,我们在婚宴菜单的时候应先了解宾客的民族、宗教、职业、嗜好和忌讳,灵活掌握搭配出宾客满意的菜单。比如传统的清真婚宴八大碗、十大碗中的菜品通常以牛、羊肉为主,讲究一点的配上土鸡、土鸭、鱼等菜肴,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
婚宴菜单设计原则四
婚宴菜单设计原则五
婚宴菜品原料的选择一定要根据习俗,注意禁忌。 婚宴的菜式一般不受帮口流派的限制,原料不要求十分名贵,但要份量稍多,口感适合,尽量与酒水相配。千万不能出现宾客没有吃饱或者觉得无东西可吃的情况。笔者就亲耳听说过有朋友到五星级酒店参加婚宴,回来之后抱怨没有吃饱的现象,给宾客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婚宴菜单设计原则六:
地区民族不同,喜好风俗禁忌也有差别。四川地区传统的婚宴中应出现红烧肉和甜菜如甜烧白的菜品;东北地区的婚宴一般都要上“四喜丸子”象征喜庆;信奉清真的人是不吃猪肉的,清真婚宴的“八大碗”、“十大碗”中通常以牛羊肉为主,讲究一点的配上土鸡、土鸭、鱼等菜肴,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而在香港地区婚宴菜品千万不能出现豆腐、荷叶饭一类的菜肴饭点。
婚宴中的水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可轻视。传统宴席上一般选用石榴(因其籽较多,有多子之意)、西瓜、杨梅、蜜桃(取意今后生活甜蜜美满);忌讳上梨和橘子,因为梨有与分离的“离”同音,橘子又要一瓣一瓣地分开来吃。
在我们江南一带农村,尤其是在皖南山区我的家乡,乡亲们遇到婚丧嫁娶、庆生祝寿;还是上梁乔迁、金榜题名,都是在家里操办宴席,宴请答谢四乡八邻的亲朋好友以及左邻右舍。宴请的形式是一直沿袭下来的“流水席”。
所谓“流水席”,就是宴请客人的一种形式,在农村最为常见,是一种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也是一种乡土民俗文化的体现。“流水席”,说白了就是农家酒席,在自家的大院子里搭起顶棚,顺着墙角垒砌一溜排锅灶,请一至两位在当地手艺高超的乡厨烹饪菜肴。“流水席”的特点,比如婚宴,不像城里人在酒店几十桌一起开,他们通常是三四桌或者五六桌就开席。“流水席”每桌坐八人,陆续后到的来客,只要坐满八人,就马上端盘上菜。这一拨人吃完了,抹抹嘴走人,换另一拨人再吃,这样一轮接一轮,客人随到随吃。请来的乡厨手艺毫不逊色于专业厨师的水准,尤其是一些农村土菜,他们那带有乡土技术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美味比城里大饭店的还地道。
在婚宴的前几天,主人就与厨师联系好,家里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按照请来的厨师安排,购买宴席上所需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当然离不开鸡鸭鱼肉,其中蹄髈千万不可少,对于这个要求,我至今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婚宴非得要有猪蹄髈?外带香菇木耳,时蔬小菜等一系列配菜。婚宴上的事务庞杂,都有待客的主事安排,他们分工清晰明确:内外打杂、端盘上菜、倒茶递烟、散发杯筷、洗碗帮厨等,一应俱全。这些帮忙的人,除去家里的表姨二大爷外,大多是来自本村的姑娘小伙,他们纯属是尽一份义务。婚礼结束后,主人都会象征性地发给红包,一般包个百把块钱,再递上一盒香烟,大方一点的主家,再捧一些糖果就算完礼。往往在这种时候,就更能体现乡里乡亲、左邻右舍的和谐和那种深浓的乡情。相比现在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即使在一个楼道里居住,几年下来还不知对方姓甚名谁,家家都把大门紧闭,没有了邻里那种亲热的关系,更谈不上像农村那样,端一个饭碗跑遍好几家的恬适。
厨师在婚宴的前两天就要来到主家,开始婚宴菜肴的准备,垒砌的锅灶上放置一口口大铁锅,灶膛里红彤彤的栗炭火烧得正旺,锅里煮着特等五花肉;炖着大锅的猪蹄髈;那边一群妇女正忙着搓圆子、炸圆子,给婚宴“流水席”做着准备。
婚宴开席一般在中午一两点钟左右,那些早到的亲朋好友,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喜庆的时间,在一起叙叙旧,聊聊家常,仿若亲朋好友一次亲密的聚会,从而拉近彼此间的友谊。“流水席”那深浓的人情味,让你感怀之时,更是摇曳在心灵深处一抹深浓的乡情,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在婚礼的前一天下午,新郎带着红包,红包的多少,视当地标准,一般不少于伍佰元左右,外加三四斤连着的肋条肉,俗称“连耳肉”,前往月老家,请月老到主人家吃饭,主人家办一桌丰盛的酒席款待。月老被恭敬地安排在上座,旁边另有长辈相陪,表示对月老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对月老牵线的美满姻缘表示感谢!
今年春节年初六,应老家堂弟的邀请,去参加侄子的结婚喜宴。从省城驱车一路劳顿,到了家乡已是中午时分。大老远就看见堂弟家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来客,好不热闹。正中堂屋里已摆好了四桌,外加小客厅里一桌,首开宴席五桌,桌子四围都已经宾朋满座谈笑风生,外面还有暂时没坐上位子的来客在一起说笑着,等着下一轮的席次。每桌的中央,都放有果盘糕点,香烟茶水。看着宾客满座,主事一声“开席”,随后就有专门人员迅速撤走桌子上的果盘茶水,端来一只点燃的酒精炉。这时专门传菜的小伙子,两手高高举起红漆漆的托盘,走到桌前,将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锅仔,放置在每桌的酒精炉子上。
在我的记忆中,原来乡下的婚宴一直是十个白瓷七寸大海碗,并且一齐上,称之为“十大碗”,象征着十全十美,如今盛菜的怎么变成了锅子?我正在纳闷之时,上首就坐的二大爷见我不解,就慢条细理地说:“姑娘,你不知道吧?现在乡下办喜事,都是用锅子,原先‘流水席’用大海碗已经是老黄历了。”哦!原来是这样。锅子比以前的海碗要大得多,清一色铜质材料做成,油光锃亮,铜锅两边各有一个耳朵,方便端着。看着铜锅的'大小,再加上农村人的实诚,锅仔里的菜满满的。故乡“流水席”不像一般的宴席那样,一次性上齐所有婚宴菜肴,而是很独特,一道一道菜上,仿佛吊人胃口,吃完一道撤盘,再上下一道菜,甚至于这道菜还没吃完,也照样撤下。
首先端上来的锅仔是炖肉,内有香菇和木耳。炖肉,它风味独特,是故乡婚宴喜庆及节日必备的名菜之一。先将整块带皮的夹层五花肉拔去猪毛刮洗干净,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煮至六七成熟,待之晾凉,再切成大小适中的肉块,肉块稍大一些,不然被人说是主家小气。然后放入早就熬制好的卤汁大锅里慢慢搅拌,让肉块紧紧裹满汁液,同时加进清洗干净已经浸泡好的香菇,再倒进适度自家酿制的糯米酒,少许精盐,最后把装满肉块的大铁锅放置木炭火上,以文火慢慢炖,直至肉块软烂绵柔,最后放入少许煮熟好的木耳配之。开席时,揭开大锅盖,一股浓香立刻夺锅而出,金**的炖肉烂而不碎,方块整齐,肉味浓郁醇厚,再有那淡淡养眼的香葱碎,怎不令人垂涎欲滴,食而不厌。软烂味美的肉香里,氤氲着淡淡香菇的清香,再配以浓稠的肉汁,简直是舌尖上美味。
就在我碍于面子羞于下箸之时,传菜的小伙撤走还没吃完的炖肉,紧接着换上了一锅仔捶肉。看着那清澈的汤汁,鲜嫩的肉片,还有那乳白色的豆腐皮,一下子就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竟然不顾自己的斯文,筷头伸进锅仔里夹了一筷头,旁边的大嫂还帮我小碗里舀了一些汤汁,我抿了一口,真是鲜美。那天我来时,去了乡厨忙碌的厨房,亲眼目睹了厨师捶肉做汤的过程:在一个餐盘子里倒入农家纯山芋粉,先将猪里脊肉切成小片状,然后将切过的小块肉片,在山芋粉里裹蘸,致使肉片两边都沾满了山芋粉,然后厨师用小木槌轻轻敲打,用劲要恰到好处,继而使肉片被捶成一层透明的薄片,然后把捶好的薄片放在篾子里。这边锅里加入水,烧制沸腾,迅速将捶好的肉片下到沸水锅里,紧接着将撕碎的豆腐皮放入,待肉片浮起,再加入生抽、鸡精、精盐,撒入少许白胡椒粉,最后碧绿的芫荽沫点缀,滴入点点麻油,一锅捶肉汆汤就大功告成了。这肉片色入白雪,又透着点点绿,既有肉片的鲜美,又有豆腐皮的浓香,入口绵软滑嫩,那口感令你过喉不忘,让你含在嘴里,有不忍心吞下肚去的感觉。现在这道菜,故乡很少有人做,因为麻烦,既费时又费劲,但在喜庆的“流水席”上,还是少不了这道人人爱吃的捶肉汆汤。
三锅仔是鸡(丝),第四是水煮鱼。宾客们大快朵颐,喝酒行令,犹如行云流水,热闹非凡。
接下来的是肚丝,这上来的几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因为有汤水,又有将锅仔里的汤水舀到小碗里的习俗,所以故乡将这称作“小碗汤菜”,这也是“流水席”的经典所在,有汤水做伴,淡水夫妻之说。每一道菜肴上菜顺序有深奥的讲究,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严格把关,千万不能把顺序颠倒了。故乡有顺口溜为证:一炖(肉)、二捶(肉)、三鸡(丝)、四鱼、五肚、六圆、七蹄、八汤(和粉)、九红烧、十时蔬。若是上错了菜,那将被宾客们耻笑,说主人家没做过事,不懂规矩!眼看十道菜已经过半,下面的第六道将是圆子。圆子历来都是吉利的象征,是农家婚宴上不可缺少的菜品,所谓“无圆不成席”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圆子上桌,寓意婚姻美满,欢喜团圆。
我自小就喜欢吃圆子,对圆子情有独钟,记得小时候盼过年,就是盼着能吃到母亲做的糯米圆子。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到一口圆子那可是奢侈的食物,尤其是在那让人刻骨铭心的三年困难之时,幼小的我们想都不敢想,只能在梦中吞咽着口水,奢望着能吃上一顿饱饭。那时的圆子仅仅是糯米饭揉捏而成,加点盐放入葱姜就这么简单,不像现在,圆子里还要掺入上等的五花肉馅,配以香菇冬笋粒,品尝起来外层松脆,一股肉香在舌尖上缠绕,让你吃过欲罢不能。现如今,家乡人更是把圆子发挥到了极致,圆子的品种也呈多样化,什么荤菜圆子、素菜圆子、山芋圆子、绿豆圆子、挂面圆子应有尽有,一种圆子一种风格,一种圆子一种美味。乡亲们由品味圆子而图得好彩头盼个好事成真,来追求事事圆满的美好愿望!
正在我遐思缕缕乡愁怀想之时,传菜的小伙子擎举托盘来到桌前,轻轻地从托盘里端下一个雪白蓝边磁碟,碟子里放有四个滚圆的糯米肉圆,上面覆盖着“囍”字红纸,再看看其他几桌,都是这样,经仔细一看,那四个圆子竟然是没有经过烧煮的生圆子。正在我一头雾水纳闷之时,坐在桌子上首的二大爷又说话了,别看二大爷已经是耄耋之年,可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说话声音朗朗:“这是厨房的厨师及帮厨人员,向主家素要喜钱了。”呵!原来是这样!只见主家的主事笑盈盈地从随身的包里掏出好几个红包,放进蓝边白瓷碟里,看来这是早有准备。至于红包里到底包有多少喜钱,大家都不知情。传菜小伙喜滋滋地将磁碟放进托盘,小步如风地端回厨房。可没过一会,又同样端来覆盖有“囍”字红纸的生圆子,看来端去的喜钱太少不够分,主家的主事又在蓝边磁碟里放进多个红包,额外又添加了一包中华香烟。这样接连重复了三次厨房才罢休。满满一锅仔糯米肉圆子端上了桌,眼望着那一颗颗滚圆饱满,色泽金黄的圆子挺立在锅仔里,仿若金灿灿的小山,让宾客们看着都舒服。不要说一口咬下去,那软糯绵柔在舌尖上的享受,单就是厅屋里氤氲的圆子的肉香和香葱味,就足以让你垂涎欲滴。
接下来想必就是蹄髈了。看着宾客们跃跃欲试的样儿,我在文章开头提出的疑虑,为什么婚宴上非得要有蹄髈?就已经猜出八九不离十了,原来这道菜是乡亲们的最爱!只见传菜的缓缓从托盘里端下锅仔,呵!猪蹄清炖黄豆!一股浓香,一种艳丽。这盘锅仔就像一场戏里饰演的主角,在人们渴盼的眼神和呼号声中精彩亮相。那白嫩嫩的蹄皮上,散散的香葱碎碧绿诱人,更是给人一种万山丛中一点绿的美好,又透着一抹金灿灿的黄,仿佛是深秋里那变换的景致,令人怀想!清澈的蹄汤在炉火的蒸腾中热气腾腾,皮肉晶莹光洁,整个锅仔里的蹄髈都在微微颤动,没有任何杂七杂八的调料,尽显猪蹄原有的本色。肉汁酥软香味扑鼻,浸满蹄汤的黄豆更是有着特殊的美味,既有肉的浓郁,又不失黄豆本真的豆香味。这时大家没有丝毫的客气,所有的筷子都伸向它,大有不歼灭“敌人”决不罢休的气势!不一会功夫,这一锅仔的蹄髈就风卷残云被扫荡一空,有的宾客似乎意犹未尽,还在残羹里寻找着什么。
在江南故乡的小镇,每到除夕那顿丰盛的年夜饭中,几乎家家都少不了这道猪蹄髈,主妇们各尽其能身手不凡,不是红烧就是清炖,要不卤制。对于这,故乡民间还有一种流传的说法,说是除夕年夜饭多吃猪蹄可以发财升官、吉祥如意!记得还在家做姑娘时,每到吃年夜饭,母亲总是要夹起一小块猪蹄,放进我的碗里,并且还笑嘻嘻地唠叨着:“看我姑娘吃了这块肉,将来一定会找个好婆家。”引得哥嫂们一阵嬉笑,每当这时,我的脸就像火烧似得,羞红了面颊。虽然这只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祈盼,但却体现了故乡人对蹄髈的喜爱。这是一种抹不去的丝丝乡愁和情怀。
临到八汤(和粉)上场,此汤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汤,而是有腊肉丁、小朵木耳片、香菇丁、冬笋丁,用鸡汤慢火烹煮,熬制汤色浓稠为好,再用湿淀粉勾芡,起锅前,将打散的鸡蛋液倒入搅拌,这时,大铁锅的汤里便浮起丝丝黄白色的蛋花,最后再撒上一小撮葱绿,滴入数滴小磨麻油装锅上席。这道颜色悦目,清淡鲜嫩的“和粉”,家乡人都啧啧称它为“鲜羹”。舀一勺轻放嘴里是那样的润滑爽口,精细、雅致,充溢着民间烟火味,是地道的故乡舌尖上的风味,尤其是“和粉”里溢出的那一股农家土猪腊肉的浓香,更是勾起童年的记忆,不经意间想起母亲做这道菜肴的鲜美,是定格在心灵深处那一股永远的温暖。
九红烧,,我猜想应是故乡宴席上引人注目的“门槛肉”浓重出场了。所谓“门槛肉”,说白了就是肉块敦厚实在。这种大肉,我还是小时候哥哥结婚时,家里举办宴席时看到过,但我从不伸筷子,也许是肉块大,大都又肥腻,看着就够了。但在那六十年代中期,农民生活刚刚有所改善,宴席上能有这大块头肉,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用上等五花肉,加上繁杂的工艺烹制而成。将带皮猪五花肋条肉刮洗干净,放入锅内煮至六七成熟捞起,用上好酱油均匀地抹在猪皮上,然后将五花肉猪皮朝下,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猪皮起皱呈小泡状取出晾凉,切成十厘米长二厘米厚的长薄片,然后碗里放入花椒、葱段、当然姜片不能少,将切好的肉片皮朝下放入碗中,再淋入酱油、腐乳汁、五香豆豉,少许精盐,上大蒸笼蒸透两小时取出,到开席时,再入蒸笼温热,一碗碗反扣在铜锅仔里,去掉垫在碗底的葱段、花椒、姜片,颜色红润油亮,汤汁粘稠鲜美,那码放整齐的一块块“门槛肉”在锅仔里高高隆起,一排排肉皮上搁置一两根香菜点缀。轻轻夹起一块,亮晶晶的透明状,入口软糯而不失其形,让你大开胃口。故乡人因了它的形状仿佛乡下的大门槛,肥瘦相间,敦实滑爽而得名,犹如故乡淳厚辛劳的乡亲们那样为人实在!这道大菜,是我们皖南地区传统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十锅仔里的名菜。
写到这“门槛肉”,故乡还有个传说:相传唐代有一个朝中的宰相段文昌,他不光是官宦之人,更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家。他对美食颇有研究,同时自己还是烹调高手,不时地亲自下厨烹制美味。这道“门槛肉”就出自于他的首创。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满桌子菜,其中有一道形如门槛,块大肉肥的菜肴,一看就使人腻得慌,整个宴席下来,几乎无人下箸。宴席过后,段文昌找到这位做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措施:他让厨师将肥膘肉换成上等猪五花肋条肉,脂肪与瘦肉层层交织,色泽粉红且嫩,将胡椒换成豆豉,又额外添加几种调味料,亲自操刀做示范。
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为了答谢家乡父老的盛情,再次设宴宴请乡亲,厨师按照他的指点重做了这道大菜。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虽说与上次的大相径庭,但味道大有改观,此菜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宾客们纷纷问道,这道是什么菜名,段文昌见此菜形如门槛,便随口取了个名字:“门槛肉”。至此,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大小餐馆以及民间老百姓家的餐桌,并经不断改进,流传至今,成为一道大众美食,深受欢迎。
百合象征着爱情,这最先不知是哪位先人想到这绝妙的浪漫语言?简直是太恰当不过了。我想也许是因为百合洁白的缘故吧!那么最后一道锅仔,当然是时髦的时蔬,西芹炒百合了。那西芹的碧绿与百合的纯白相配,那是绝配!这道菜典雅委婉,寓意深情,翠绿里透着玉般的白,仿佛江南女子,骨子里都蕴含着婉约,还有那丝丝惆怅之美!令人似有不忍下箸的怜悯。这是婚宴上常见的一道菜,城里也一样!寓意百年好合!给这婚宴上的十锅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祝愿新郎新娘夫妻恩爱!幸福百年!
回望故乡婚宴“流水席”上的十锅仔,有荤有素荤素搭配,有汤有水清淡可口,品尝起来油而不腻,口感柔和,是舌尖上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更是一缕浓淡恬静的乡愁,是心灵深处烙下的不可磨灭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乡厚重的情节。
不一定。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害怕婚姻,就是因为怕结婚之后自己的生活里就只有孩子和挣钱,生活从此就没有什么盼头了。
很多人现在会选择找门当户对的人结婚,当然这也是选择结婚对象的方式中被使用最多的。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手里要有面包才有生活,一句我爱你是不能喂饱你的。
结婚之后会快乐的几率真的很小,结婚后是否会快乐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你与结婚对象的感情,财务,两个家庭等等。
结婚是一场赌博,也真的希望大家都能和对的人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