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蝶文言文或者诗句

庄周梦蝶文言文或者诗句,第1张

1 庄周梦蝶的古文翻译

在从前有那么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舒适悠然自得,都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庄子借由其故事所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其探讨的哲学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2 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看“庄周梦蝶”,后面有提到很多。

3 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啊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梁简文帝萧纲的《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看“庄周梦蝶”,后面有提到很多。

4 庄周梦蝶的原文及翻译

发音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示例 死离生别,一似~。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匈奴困超〉》 典故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

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哲学观点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相关形式 1641年,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en: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一论点是怀疑论的重要前提。

诗文中的“庄周梦蝶”意象 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

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释。一 庄子《齐物论》“梦蝶”的寓言故事充满了梦幻迷离: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又有什么分别呢?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栩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人们虽然对蝴蝶有大量的描写,但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

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身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此后文人们往往借助“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他们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现在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深切的感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

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

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

(《睡觉作》)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国破家亡,苟且偷生的日子更使南宋遗民们恍若隔世,因此留下了大量以蝴蝶梦来抒写自己梦魇般生活的诗歌。

如俞德邻的“梦中知是蝶,还复是蒙庄”(《邻居》)、刘辰翁的“何日花开,作两蝴蝶”(《庄子像赞》)和方凤的《庄生梦蝶图》:“素来梦觉两俱空,开眼还如阖眼同。蝶是庄周周是蝶,百花无口骂春风”等等。

人世间,哪有比国破家亡更让人痛苦的事情?。

5 请问谁能告诉我关于"庄周梦蝶"的古文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解读: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6 庄周梦蝶的原文

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

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典故:后遂以“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胡)蝶梦、蝶梦、梦蝴(胡)蝶、梦蛱蝶、梦蝶、化蝶、蝶化、化蝴蝶、蝴蝶庄周、庄周蝴(胡)蝶、蝶为周、周为蝶、漆园蝶、南华蝶、庄蝶、庄生蝶、庄叟蝶、枕蝶、蝶入枕、庄周梦、庄叟梦、庄梦、蘧蘧梦、梦蘧蘧、梦蘧、梦栩栩、栩栩蘧蘧、蘧蘧栩栩、蝶蘧蘧”等写虚幻、睡梦及边蒙之态;亦用以写蝶。

出处:《庄子·齐物论》 战国·庄子

扩展资料: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

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它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

7 庄周梦蝶的原文

发音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出处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示例 死离生别,一似~。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匈奴困超〉》

典故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哲学观点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相关形式

1641年,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en: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通过意识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一论点是怀疑论的重要前提。

诗文中的“庄周梦蝶”意象

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阐释。

由于中国古代生产力的现状,女性的地位自从进入奴隶制 社会 开始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基本没有 社会 地位,由于 男耕女织 的 社会 现状,女性基本就是男性的后勤保障,此外,还有 大丈夫三妻四妾 的不公平言论,所以那个时代的女性 社会 地位很低。

不但 社会 地位低,并且针对女性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不公平制度政策,比如三从四德,就是所谓的 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 可以说没有基本的话语权可言,此外,还针对女子制定了压迫性的 七出之条, 一不小心换来的就是一纸休书。

所以在那个时代,女性可以说是活得小心翼翼,白天织布工作,晚上就在家带孩子做饭等做好后勤工作,可以说大多数女性在这个条条框框的约束下成为了典型的贤妻良母,夫妻之间基本是 举案齐眉,从一而终。

但是依然有些人对自己的妻子不放心,疑神疑鬼,觉得妻子对自己不忠,所以经常会想出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考验和检测妻子,都说 人性经不起检验, 有的人检验的结果往往是以悲剧收场。

我们所熟知的庄子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曾经用假死考验妻子,妻子却为了给别的男人治病,刀劈棺椁要取他的脑髓。

说道庄子,我们都知道,他是战国时期的宋国蒙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大家一定知道他作品 《庄子》 中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就是如此浪漫的一位大文豪,如何会怀疑自己妻子存在不忠之心呢?

首先重要的一点是,庄子是一个哲学家,但凡是哲学家,总喜欢思前想后,刨根问底,说好听点就是喜欢钻研,说不好听点就是喜欢钻牛角尖,久而久之,刻苦钻研的哲学家们就会形成自己对事物独到的理解和看法,并且自以为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比如庄周曾经在睡觉的时候,就梦见了自己变成了蝴蝶,正准备好好考虑和研究这个事情的时候,突然醒过来了,回头一看结果自己还是自己,所以庄周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究竟是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变的自己,所以纠结了很久,这就是著名的 庄周梦蝶。

此外庄周还擅长诡辩,比如我们都听过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就利用鱼这种不能开口说话的动物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无力争辩,直接说得友人哑口无言,所以庄子这个人遇事总喜欢想很多。

自从做梦梦见变蝴蝶之后,他觉得这是人的精神所为,便觉得人的精神可以超脱现实,达到一种超自由的状态,可以转化为万事万物,此外,庄子优秀的一点就是他的观点是早期的辩证唯物主义,他认为世界始于道,此外还认为事出必有因。

由于庄周的这种思想,加上哲学家本身就想得比较多,于是,接下来遇到的事情却让庄周做出了一个奇葩的行为,并且得到一个更奇葩的效果。

这一天,庄子行走四方思前想后,随后走至一处荒山,山中有一片坟区,有个坟前一位女子正跪倒于坟墓之前,用扇子努力地扇着,这时候庄子想着,这女子对,墓中所葬之人可以说是痴心一片啊,人都没了还怕他热着,在这不辞辛苦的扇风。

于是就上前搭话,这一搭话可是吓了庄子一跳, 原来墓中所葬之人正是这位女子的丈夫不假,但是这位女子如此做法并不是怕他的丈夫遭受酷暑,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尽早改嫁。

因为她在丈夫处于弥留之际时,就和丈夫约定好,等到坟头变干自己才可以改嫁,由于夏季多雨的气候,所以坟头时常遭受风吹雨打,女子实在等不急了,所以才前来用扇子扇风。

庄子知道之后非常惊讶,丈夫刚刚入土尸骨未寒,且不说守丧时日有没有做到,急着改嫁这也太对不起丈夫了,此时,遇到事情喜欢琢磨的庄周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中妻子田氏,不太放心的庄子决定考验一下妻子。

于是在回家之后的当天晚上,庄子给老婆来了一个梦中去世大法,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让自己暂时失去了呼吸,他想看看自己“ 去世 ”之后妻子的做法。

听说了庄子的死讯之后,由于庄子身份较高,所以周围甚至远处的名门望族多数前来吊唁,这时候有一位姓郑的公子哥也到来了,田氏的眼睛可以说是都看直了,仿佛这位风度翩翩的郑公子举手投足都在吸引她。

这位郑公子很快也察觉到了田氏的眼光,于是上前搭话说,真后悔没有拜读你丈夫的大作,田氏也会意,说道,既如此,就留下来学习片刻吧,之后二人的交往愈加密切。

俗话说 寡妇门前是非多, 对于邻里之间的闲言碎语两人竟然也毫不在乎,并且很快两人就有了夫妻之实,但是正在享受生活的二位却遇到了一件糟心的事。

一天中午吃完饭后,这位郑公子突然好像遇到某种诅咒一般,倒地不起,双眼紧闭,口不能言,这时候田氏慌了,立马让郑公子手下随从外出请郎中看病,外面的江湖骗子郎中知道这位郑公子有的是钱,所以以赚钱的目的前来诊治。

那所谓的郎中假模假样地瞧了一眼,就说,若要此症痊愈,须有活人脑髓配合雄黄酒服下即可,要是实在找不到,死了没多久的人也能凑活,听到这里,田氏很快就想到“ 死了没多久 ”的庄周,于是用斧头劈开棺椁,接着毫不犹豫的朝头砍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庄子突然站了起来,此时周围的人早就跑了,只留下一个昏迷的郑公子和一脸惊恐的妻子田氏,得知这是丈夫的考验之后,田氏彻底蔫了,最终这位郑公子也没有得到治疗,而田氏只能夹着尾巴生活。

直至最后妻子离世,庄周不但不伤心,甚至还敲着盆庆祝,或许是对其不忠的报复,总是,人性经不起考验, 庄子尚且有秘法死而复生,但是普通人没有,所以,遇事还是擦亮眼睛的好啊。

庄周梦蝶的爱情寓意,说到庄周梦蝶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在小说或电视中经常能看到庄周梦蝶的描述,但是有很多人对庄周梦蝶不是很了解,那庄周梦蝶的寓意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庄周梦蝶的寓意是指:如今人们工作压力大,精神上需要适当的放松,才能更好支配我们的工作,增加效益。而生活中就是要过得“逍遥”,但至于怎么才算逍遥,答案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出处《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庄周梦蝶,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①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英文版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 by Xu Zhimo

再别康桥 徐志摩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ur of starlight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heep silence for me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冰心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他潇洒的外表,飘逸的风姿,热情的性格和他的浪漫的诗想感染了无数的重情人。可惜他在英年遭遇了空难,一如他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写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三十四岁的他,走了……

徐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胡适曾经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也许是由于这种纯情的信仰,徐志摩一生的爱情履遭挫折。在英国留学时,他苦苦追求林徽因,林徽因对他却不明朗。回国后他又追求已婚女士陆小曼,被梁启超痛骂。不过,在情感上这种失意,却造就了徐志摩在文学上的辉煌。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留下的抒情诗:那可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我很惋惜徐志摩的天真朦胧,他耽于幻想,对待爱情也不切实际,甚至有时竟误入歧途而至撞得头破血流,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对他心目中一些美好事物热情、勇敢和执着的追求,怀有深深的敬意。只是文学审美往往超出了实际,徐志摩对于这种超脱,表现得太过激进。

1920年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而且,罗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剑桥大学除名。后来,徐志摩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后来的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成了婚姻。

于是,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已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作为徐志摩诗歌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他实在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作为诗中的意象,如《再别康桥》出现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 “长蒿”、“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等意象,这些都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这些意象的虚与诗人心中情的实,相映成趣,一张一合,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通过情感化赋予客观物象以感情色彩,使这些意象由平入奇,因而全诗更显得飘逸而具有灵气。因此,《再别康桥》成为徐志摩发自性灵深处诗作的名篇。

再看看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不仅在他“心头荡漾”,更有一种梦幻般神奇的力量,催使他神思飞扬,异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一系列意象的构成,这一点上说明了当时的徐志摩已接受了英国浪漫派诗的影响,吸取了欧洲象征派、印象派诗的特点。另外,《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韵式上都严格遵守二、四押韵,且每行两顿或三顿,整首诗章句匀整,韵脚铿锵,但为了更贴切地表达情感,不拘泥于“句的均齐”。“寻梦?撑一只长篙”一句,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澜漪,使全诗生气盎然。整首诗的节律与诗人情感的起落相契合,全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罢余音缭绕,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这也体现出徐志摩一方面汲取了英国浪漫派诗人的神韵和音律的同时又根据汉语白话的特点逐渐把他笔下的诗发展成为一种新诗的雏形。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和《庄子》一书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 虚构 形象恢诡的论辩 富有诗意的语言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 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庄子的身 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 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 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 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 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 (《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 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 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文”(《寓言》)。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 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 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庄子》一书,大 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 “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杂 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 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 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 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 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 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 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 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 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 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 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 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 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 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 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 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 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 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 惊,浙江以东,苍梧以北之人,都饱食此鱼。(《外物》)宏伟壮观,惊心动魄, 写尽大之玄妙。杯水芥舟,朝菌蟪蛄(《逍遥游》),蜗角蛮触(《则阳》), 曲尽小之情状。而骷髅论道(《至乐》),罔两问影(《齐物论》),庄周梦蝶 (《养生主》),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 想象奇特恣纵,伟大丰富,“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 要》第三篇“老庄”)

《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艺概·文概》),是《庄子》的主要特征。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为了报 答中央之帝浑沌的款待之情,为其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想 象多么奇特大胆。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地说明了“有为”之害。“颐隐于脐,肩高 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脾为胁”的畸形形象(《人间世》),怪诞而不 可思议,所要表达的是忘形免害、无用即大用的思想。《庄子》中奇幻的想象, 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他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充满批 判精神。蜗角之中,触氏、蛮氏相与争地,伏尸数万,旬有五日而后返(《则阳》), 想象夸张之奇,令人难以置信。而这正是战国时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曹商使秦,得车 百乘,得意忘形,刻画了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嘴脸。舐痔 破痈,正是对这种小人最为辛辣尖刻的讽刺(《列御寇》)。而像“儒以诗礼发 冢”(《外物》),对儒家诗礼的揶揄,也与圣知之法为大盗守的批判相一致 (《胠箧》)。“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语,骨里却尽有分数。”(《艺概·文概》) 《庄子》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深沉情感迂回 曲折的流露。《庄子》作者尽管主张忘情寡欲,心斋坐忘,但也有强烈的个性与 感情。楚狂接舆歌中,表现出生于乱世的绝望和悲哀(《人间世》);匠石运斤 成风,流露了诤友惠子去世后,高山流水,无人再赏的孤独和寂寞(《徐无鬼》)。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諔诡的艺术境界,具有 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但《庄子》毕竟是哲理散文,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 于议论文。只是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庄子》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 述。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 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而在论辩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 作者精辟的思辨能力。庄子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提出的一系列命题,如齐是非、 等寿夭、合同异等等,从形式逻辑上来说,都近于诡辩。《庄子》中一些比较纯 粹的议论文字,则注重逻辑推理,常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层层推论。但若 仔细考察其推论过程,在逻辑上并非十分严密。如《马蹄》、《骈拇》、《胠 箧》等篇,都以一个假言前提为基础开始论述,但这些假言前提与推导出的结论, 事实上并无必然的联系。《庄子》的论辩,与其说读者是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 不如说是被奇诡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如《逍遥游》末两段,庄子与 惠子辩有用无用,均为寓言。惠子先说大瓠“无用”,庄子认为他是拙于用大, 又在寓言中再套寓言,以“不龟手之药”,说明“所用之异”,无用即为有用。 惠子再以大樗为例,说明庄子之言“大而无用”,庄子以狸牲跳梁,死于网罟为 例,说明汲汲追求有用之害,然后是一段抒情意味十分浓厚的结束语: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 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因苦哉?

不仅回答了惠子的“无用”之辩,而且十分形象,情感浓郁地描述出全篇所 追求的心灵自由,精神无待的至人境界,真是得鱼忘筌,大辩不言。这样的辩论, 超越了形式逻辑的规则,进入了“无言无意之域”。正因为这样,庄子哲学充满 了诗意。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 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 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昧詹言》卷十二)庄 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如《齐物论》写大风: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 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 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 喁。泠风得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而像《逍遥游》末段那样的文字,简直就是 抒情诗。

                古风·庄周梦胡蝶唐李白

原文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

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

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

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

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

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

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

你看那长安南门边种瓜的老头,

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

功名富贵莫不如此,

笑看那营营之辈,

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评析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世事人生,变化无常;贫富穷达,本应如此;苦苦追求,徒劳无益。

一、缘起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愉快和惬意。完全忘了自己本来,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不知庄周梦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无论如何变化,人的心灵都是独立的,人的灵魂应该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超越物质。人内心的情感是完满的。精神超越了时空,无限的自由。反之,哪怕是正常的人,只要内在的缺失,也会不完美。真正的爱,如同存在概念,天生完美,从内心深处溢出。

道德经关于存在的论述,提出相对的概念,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丑存在。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一个人所见所感是真实的,相对的梦境是幻觉,二者不相同。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人类最沉重的疑问,比喻生死、真假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如何自处!

一、自由的精神:

庄子在现实中被压抑,面对这个恍如陌生的世界,不属于他的时空。他所寻找的一种自由的意志,来表达独立的精神。在心理分析,他是一种象征,无论是出现在梦中还是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具有双重意义。庄周渴望摆脱喧嚣的人世,但现实生活中却无法实现,因此,只有通过“梦”来达到对现实的否定境界。

现实物欲横流,充斥着人们生活,内心价值观颠倒。人被外界的物欲所控制,失去了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精神价值,在滚滚红尘中,陷入一种欲望的怪圈,资本驱动劳动价值的异化,人们永远不知满足。短视的价值观支配着人的生活,人被外在的物质世界所主宰,遗忘了自己。权力诱惑造成失去自我,不平等的地位使人们心理失衡,利益的趋动使私欲膨胀,沽名钓誉导致道德论丧。

庄子对世俗价值进行重估,从自然中把握存在,使人的精神升华,破除自我中心,将人的心灵从固步自封、局限的狭隘中解放,以免在平庸忙碌之中迷失和异化了自我。缓解因现实的种种不济而产生的绝望,引领人们走出精神的泥潭。开阔人们的心灵空间,使人们的思想达到新的境界。他透析生死,穿越时空。通过对理性和生命的反思,为我们找到自由意志。在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精神的自由。

二、人生如梦

庄子将人类的理想及其存在的价值,予以无限地美化,但冷酷的现实却是失望的,矛盾的状态使其陷入了迷惘。于是,人生在世似乎什么也不能确定,所有的见解都是片面的,可以否定的,也许人生恍如一梦,所有的是是非非,在大梦混沌中皆可抹平。

存在只是从有与无中诞生的一对概念,我们所相信并赖以依存的现实世界,到底是唯一吗?怎么来证明真与假?我们习以为常的本来世界只是我们认识能力范围内的假定,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我们现在的身体、财富、荣誉是不是一个梦呢?因为我们是有限的存在,我们无法超越这个现实世界来看自身,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永远是未知的。梦境呈现了世界的奇幻,扑朔迷离。存在是什么?也许真与假只是同一。庄子透析出对人生的分合离别、生死的哲理。

人生如戏,人生的虚幻,人在舞台上表演;梦如人生,人成为梦,在虚幻的梦中浮浮沉沉,人的宿命虚无和无助。人人都需要一种走出生存困境的自我拯救方法,庄子给人们带来了一盏明灯。人存在于社会,受到社会制约,形体和肉体也许很难获得逍遥和自由,但是在精神领域,人们可以自己搭筑起一片自由空间。

三、心物一体

对立统一的同一指一种泯灭事物差别,浑然同化的和谐境界。消解万物、物我齐同。天地与我同时存在,万物与我浑然一体。万事都对立统一,当人和物之间的对立消除后的交融,它意味着对两个相反概念的共相,由于人必须断绝感官与外界的接触,闭目塞听之后方能入梦,因此,对于逐物的世人而言,则应摆脱物色,去除内心的物欲、私欲, 让异化、奴化的精神如蛹之破茧而出,化为轻盈翩飞的蝴蝶,真正领悟到超拔、浩瀚的自由开阔的“物化”境界。而万事万物又皆处于迁流变化之中,彼可为此,此又可为彼,事物有别,但可以互相转化。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永恒不变的是宇宙的逻辑。

而就局促的生活经验和有限的理性眼光而言,“庄周”和“蝶”是真实与虚幻两种不同概念。而庄子以“梦”为平台,使得生与死,真与假有了平等对话和自由转化的可能,在庄子的意思里,生与死,真与假是平等的,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这个条件就是“梦”。通过这个“梦”,“庄周”在梦中幻化为“蝶”逍遥地飞翔,说明万事万物在最初都是平等的。

在庄子看来,世界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实质也是一样的,高低贵贱、是非美丑的评价只是人们对世俗的偏见,人们往往也蒙蔽了自己的本心,为了生存给自己戴上了虚假的面具,庄子的这种生存观告诉人们,人应该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摒弃世间的是非荣辱,顺其自然,便能感受真正的幸福。

对生命进行了深刻反省,对生死思考。“生命”中“生”的“命”就包含着“死”,这是无法逃避的归宿。死是不是结束,按照佛家无尽轮回来说,死才是真正生的开始。

庄周梦蝶,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生死的大跨度这种场域中,将时间和空间完全等同弱化,变为我们灵魂感悟世界的一种属性,泯灭了宏观的区别,将我们的人生画布拓展,而这一切是通过奇妙的思想变化的。通过一种多维的视角,人生只是固态的投影,它改变了旧有的心理秩序和概念框架。

它建构了一种自由的空间。在现实和虚幻中,这个世界不再是以人为核心,而和万物同一。这种自由是穿越时空限制,打破生死界限,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自己的思想观念束缚了自己,如果能从主观上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外物,直到忘记自己。达到这种的境界,心就达到自由,现实中的我们不能超越生死的界限,但是在精神上却可以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去寻求灵魂和生命最终的安顿之所,让精神从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之中获得解放,最终通往那个精神解脱的自由境界。

论自由精神的哲学基点:

人首先必须存在,然后才有思想。存在是现实的,思想在现实中产生,但思想本身是虚幻的。人只有现实的存在需求得到满足、存在得到保证以后,才会产生思想。因此,当庄周提出它与蝴蝶之间谁梦见谁的问题时,他现实的存在一定是有了保证,才会提出这个虚幻的问题和思想。但是:庄周所提出的虚幻问题或思想本身,即“我是不是存在”?其实是一个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证明的问题。

笛卡尔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让人们意识到,当开始怀疑的时候,才成为了真正完整的人,否则,只是思想上的奴隶。

独立存在的心灵

笛卡尔提出第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我们既然这样的排斥了,稍可怀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象他们是虚妄的。那么。我们的确很容易假设。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苍天。也没有物体。也很容易假设我们自己甚至没有手没有脚,最后竟没有身体。不过我们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我们却不能同样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想象一种没有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这种知识,乃是一个有条有理进行推理的人所体会到的,最确定的知识。

我是思想,所以我在。这条真理是这样确实,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把他当做我所研究的哲学第一原理!

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按照笛卡尔的观点。作为一切出发点的我,乃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它并不需要任何地点,以便存在。也不依赖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因此,这个我。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完全独立于身体的本性。因此,也绝不会与身体同死。我们既然见不到别的毁灭心灵的原因。自然会因此断定心灵是不死的了。我们还分明具有一个自由的意志。

笛卡尔与克里斯汀心形线(即心脏线)

《数学的故事》里面说到了数学家笛卡尔的爱情故事。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法国,欧洲大陆爆发黑死病时,他流浪到瑞典,认识了瑞典一个小公国18岁的小公主克里斯蒂娜(Kristina),成为她的数学老师,日日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慕之心,公主的父亲国王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后因女儿求情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 黑死病 ,他日日给公主写信,因被国王拦截,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了,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r=a(1-sinθ)。国王看不懂,觉得他们俩之间并不是总是说情话的,大发慈悲就把这封信交给一直闷闷不乐的克里斯汀,公主看到后,立即明了恋人的意图,她马上着手把方程的图形画出来,看到图形,她开心极了,她知道恋人仍然爱着她,原来方程的图形是一颗心的形状。公主在纸上建立了 极坐标系 ,用笔在上面描下 方程 的点,看到了方程所表示的心脏线,理解了笛卡尔对自己的深深爱意。这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线”。国王死后,克里斯蒂娜登基,立即派人在欧洲四处寻找心上人,无奈斯人已故,先她走一步了,徒留她孤零零在人间……据说这封享誉世界的另类情书还保存在欧洲笛卡尔的纪念馆里。

以下是他的名言:

1、那种正确地作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称为良知或理性的东西。是人人天然地均等的。

2、只有我们思想上,认识清楚明白的东西,才能相信它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人们不应当盲从,凡事都应当问一个为什么。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

3、始终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

4、把一切放在理性的尺度上校正。既用理性作为改造一切,判断一切的准绳。

5、各种感官,有时是会犯错误的。因而要过分信赖,曾经欺骗过我们的事物,也是很鲁莽的。既然感觉不能提供真理的认识。那么不证自明的真理,只能来自理性本身。而以不证自明的真理,为逻辑前提进行演绎推理,便可获得确实可靠的知识。

6、“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因为我在思考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原文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译文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如梦如幻,如水中的汽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应这样看待。

                      《庄子·齐物论》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 觉,则蘧 蘧然 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子在用一个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人生的痛苦,人生的无常,不免在“庄周梦蝶”中隐约流露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 虚无 ”的对人生真实性的怀疑。庄周将人的存在问题设置于梦境中,其实也是借寓言影射“ 人生如梦 ”。庄子重生,珍视而执着人生,所以便觉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易逝,短促的人生就显得难以把握和难以认清,因此便会产生虚幻的感觉。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 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后以“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蝶梦、蝶梦、梦蝴蝶、梦蛱蝶、梦蝶、化蝶、蝶化、化蝴蝶、蝴蝶庄周、庄周蝴蝶等写虚幻、睡梦及边蒙之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14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