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哪一个市场区间竞争最激烈呢?想必合资品牌紧凑型家用车绝对是排的上号的一个候选。丰田本田、大众通用、现代起亚等等各路诸侯都在此区间厉兵秣马,全球同步车/中国特供车也是不胜枚举。上汽大众出厂的斯柯达明锐从2006年国产以来一直是这个区间的老牌劲旅,用同步大众集团的最新技术辅以接近大众朗逸等特供车型的售价,以性价比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垂青。而在即将开始的日内瓦车展上,斯柯达也会带着Octavia全家族卷土重来。
作为曾经经典的15万级家轿之一,斯柯达明锐在当时一度可以与同属PQ35平台的速腾分庭抗礼。在比速腾更早换装MQB平台后,随着大众品牌紧凑型轿车同时也大幅度降价,第三代明锐的声量日益式微。不过随着第四代明锐的卷土重来,它在很多方面紧随着大众集团的王牌高尔夫一同更新,所以预计未来在技术上又将领先速腾一个身位。这样的优势会不会给它带来市场的转机呢?我们接着看看它有什么真本事!
第四代明锐的大体轮廓保持了一直以来Octavia大体造型,但细节处相对于之前的工科男属性,会更加接近奥迪的精致质感。更凌厉更具有捷克风格的细节装饰,让斯柯达看起来比其它的大众集团车型看起来要更有颜值。再说回来斯柯达车型的传统优势:旅行车,国内上市的合资品牌同级别旅行车并不多。而斯柯达明锐旅行车无论是先期进口还是后期国产倒是一个不落,未来第四代的明锐旅行的国产可能性依然不低,它的颜值配合不高的价格肯定会有不少颜粉买单。
如果说曾经明锐的外形是中庸中带有一点波西米亚风格的话,那么内饰一直以来都是德系的工业直男风格。而全新的第四代明锐上加入了很多不一样的新鲜元素:双大屏幕联动、车内氛围灯和神似992代911的换挡手柄。当然明锐一直以来都不是以配置和设计脱颖而出的车型,它真正杀敌的是它在空间上的实用性。就算是三厢轿车,它的掀背设计和旅行车的天然优势让三厢轿车的后备厢真正可以使用起来。
在最新的电动化时代背景下,MQB平台的光环已经被MEB分摊了不少,但在这个汽油车依然占据主流的时代,也需要新的进化。曾推起小排量风潮的大众,却在大家都在努力小排量化的今天,出了一台新的15T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不只是简单的排量增减,它的升级是让这个平台更加容易适配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来应对更加严苛的碳排放法规,预计未来所有大众MQB平台的紧凑型轿车都会配上这套动力总成。
我一直都有个观点,就是在同价位如果必须选择一台大众集团的车型,非大众不买的话。斯柯达其实在各个级别都会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从速派、柯迪亚克再到今天的主角明锐都是如此。可无可奈何的是大家更加认准的是大众的品牌价值而非实际产品力,但如果以更新技术技术加持的明锐,能辅以更低廉售价的话,那就完全没有在紧凑型家用轿车里选择大众品牌的理由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果让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个跟法国有关的词,那么这个词很可能是浪漫。如果让你再说一个词,那么这个词很可能……还是浪漫。
“浪 漫”,这个撕不掉的法国国家品牌标签给法国的一部分产业带来了丰厚溢价:高级香水和化妆品的诱惑让女士们难以抗拒,路易。威登几乎就是时尚和奢侈品的别 名,柔软芳醇的葡萄酒产业享誉全球……在外国人看来,浪漫的法国人简直天生就是香水配制师、时装设计师和葡萄酒酿造师。
但 这并非全然是个好消息,消费者心里能容纳的“标签”毕竟是有限的,他们习惯给一个国家的形象和产品贴上固定的标签,单向度而不是多元化地解读它们,因而当 路易。威登和波尔多葡萄酒们的光芒过于耀眼时,消费者很难同时注意到法国在其他产业领域内的辉煌成就。“浪漫”这个牢不可破的国家形象标签,给另外一些产 业的价值带来了不小的折让,比如在人们印象中与浪漫无缘甚至对立的制造业。
在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车参考中,国家品牌往往是他们首先想到的评估标准之一:德国制造的符号是质量和安全,日本制造的卖点是经济与实用。至于以标致为代表的法系车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中国消费者甚至会怀疑浪漫的法国人是否真能胜任精密、严谨的工业制造?
法国标签
中 国消费者对法国的了解颇有历史渊源:早在17、18世纪,欧洲的传教士来华时,就向中国人介绍遥远的西方有个法兰西,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国家,中 国人从那时候起就称呼巴黎为“花都”(意思是浪漫之都);19世纪末,法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引入到国内;20世纪30年代,成批去法国的留学生用他们的 亲身经历告诉国家,遥远的西方的确存在着一个浪漫的国度;最有效率的文化传播工具——**就诞生在法国,尽管好莱坞凭借庞大的**工业在世界上不断开疆拓 土,法国**却总能保持着独树一帜的生命力。
这些关于法国的碎片化印记逐渐凝结成了一个词——浪漫。尽管浪 漫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语,但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法国人的浪漫:盛产艺术天才、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高度赞美爱情。因而当法国人来到中国,推销他 们的香水、时装和葡萄酒时,中国消费者“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些产品的溢价——法国人当然是调配最别致的香水、设计最时尚的服饰、酿造最可口的红酒的民 族。当香水、时装、葡萄酒等这些和浪漫息息相关的产品在中国消费者的心里日渐根深蒂固,又反过来巩固了法国的“浪漫”标签。
不 过,“浪漫”引发的联想并不总是正面的:艺术天才的背后或许是随性和不羁,而且不愿受到拘束;追求生活品质意味着每天都花上一个半小时吃午饭;对爱情的不 懈追求让法国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异性调情;热爱大自然,是不是非常讨厌冰冷的机械制造……这些负面的印象都和强调严谨、标准化和效率的工业制造挨不上边。 更要命的是,在勤劳的中国人心里,浪漫的法国人拥有世界上最短劳动时间的待遇,享受着最优厚的带薪休假,却还总是乐此不疲地罢工和抗议,且理由往往很奇 特。
比如1999年5月在巴黎爆发了一场由全体公共汽车、地铁和火车工人参与的交通大罢工,理由是一名售票 员被杀死。此后经过调查发现此名售票员是因为追逐逃票者猝死的,但得知事情的真相后,罢工继续,理由则变成了抗议裁员和紧张的工作条件。在那些印象派心 里,这样规模的罢工在法国发生的频率似乎和法国人享受美酒的频率一样高,因而一度产生了一个著名的、颇有讽刺意味的结论:法国人春天上班、夏天度假、秋天 罢工、冬天过节,所以他们一年只工作三个月。看吧,法国人很懒散。于是,一种相关的负面印象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随性、注重享受生活的法国人不长于制造。 但这是事实吗?
真正的法国制造
东 风标致的一名员工曾经这样评价公司里的法国人,在进入这家企业以前,也一直都觉得法国人浪漫、懒散,“庆幸”自己进去了一个可以迟到早退的“天堂”,但工 作中才真正发现,法国人的确不负“浪漫”之名,下班后在酒吧玩得很放松,但工作起来也毫不含糊,公司里的法国人总是到公司最早、下班最晚。
这 个现象并非个例。加拿大新闻记者让—伯努瓦。纳多(《六千万法国人不可能错》的作者)曾经专门驻法国研究法国人,经过调研,他发现了一个让自己都十分震惊 的事实:“法国人因为罢工平均每年不上班的人数少于美国人……1996年,法国因为罢工而损失的工作日是448万个工作日,是英国的三分之一,美国的十 一分之一。”他在书里提到,“法国人在转入第三个千年之际,其每个小时的生产指数是世界最高”。
事实上,由 于地域文化上的接近,法国制造跟著名的德国制造有着很多相似的根源,那些只知道法国浪漫的人们也许忽视了,法国也有着悠久的工业制造传统,如今在核电设 备、航空和宇航工业、钢铁工业、汽车业具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能力,在历史演进中,法国人也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文化特色。
比 如语言。法国人对民族语言的热爱世人皆知,他们也十分愿意交谈和辩论,而且法国人的幽默天性在其中显露无疑,Esprit(风趣)是用来形容谈话机智最高 层次的法语词。但不那么容易为外人了解的是,法国人在谈话中非常注重精确,法国的小孩子们在学前就要接受语法和修辞的训练,成人们会非常注意即时纠正谈话 对象的语法错误,特别是外国人(在法国人礼节中,这不属于无理的范畴),这是法国人除幽默之外,严谨的一面——在他们看来,谈话不仅仅是把自己的想法说明 白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但大多数文件都是用法语先起草,然后再由工作人员翻译成英语、汉语、俄 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为什么?就是因为法语是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由于其文法的严谨性,用法语起草的原件很难被人钻空子。
这背后其实是法国人的一种更深层次、具有共性的性格——法国人崇拜那些可以被称为“高尚、辉煌”的东西和精英教育,并愿意为此孜孜不倦,而且对普通的、唾手可得的东西没什么感觉。这是一种希望成为精雕细琢的“工匠”,而不仅仅甘心当普通技工的精神气质。
在 了解到法国人这些特点后,就应该重新定义法国人的浪漫,甚至对浪漫的本质重新定义了。通常会认为女人比男人浪漫,因为女人更重视过程,而男人要的是结果。 因此浪漫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过程的关注,把过程细分为无数的细节,仔细地去体验,感受每个细节。外人之所以会认为法国人浪漫,最根本的原因是许多在外人看 来是非常琐碎、细小的东西,法国人却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在“完美”的细节里体味他们崇拜的辉煌和美轮美奂。正如独树一帜的法国**,和好莱坞强调明星、特 效、剧本这些“显性”价值,法国**轻情节重感受,强调观影中细细品味那些难以言传的内在精彩。
这也是法国 诞生路易。威登这样奢侈品品牌的深层次原因。制作出一个风靡全球的包包,需要的不只是卓越的设计,还有严谨、精密、力求完美的制造精神。一个简单的例子 是,中国有许多地下工厂生产路易。威登的高仿皮包,在外行看来,几乎可以做到花色、皮质上的“原汁原味”,但内行鉴别时,几乎能从花纹深度、车线、刻字等 工艺上找出几十处破绽,尤其是那些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的细节,比如转弯处的褶子,正品总是能够精确地保持在五个。
而 法国的汽车传统与奢侈品同样古老,比如标致汽车,其品牌起源的历史要追溯到1810年,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两个世纪,比路易。威登还要早44年。标致在 1889年生产出了第一辆汽车,命名为SerpolletPeugeot,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之一。尽管法国人把汽车划分为日常消费品的做法 很奇怪——没有按照打造奢侈品的思路着力发展豪华轿车,但法国人却把制造奢侈品的精神融入了每一辆“普通”汽车制造的过程里。
不打折扣的“悦己”体验
盛产香水的法国曾经培养出了一个独特的职业,叫闻香师。他们最核心的价值是“鼻子”,能在不用任何仪器的情况下,辨别出4000多种的香水味道和50多种香水的成分。而标致汽车的中国制造商,武汉东风标致的生产团队里也设有“闻香师”这个职位。
不 过别误会,汽车生产团队里的“闻香师”不是用来研发汽车专用香水的,而是用来检测车内气体是否让人体产生不适。东风标致曾投资400万元,在2008年3 月建立了汽车挥发性有机物实验室和气味实验室,除了仪器测量等“常规”手段外,还充分利用人体的嗅觉潜能,专门组建了一个嗅辨师团队,团队成员不能抽烟不 能喝酒——必须保持鼻子的敏感,再接受巴黎凡尔赛气味研究所的长期专业培训,考试后持证上岗。
在气味检测 中,每个待测产品都要准备10个样品,然后由5个气味嗅辨师,每人取2个样品进行测试,由10次测试的平均值确定测试结果。通常来说一辆新车要进行400 次左右的测试,如果某个零部件达不到标准,无疑是不能装车的。事实上,国内外并没有针对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特别规定,一辆汽车的零部件只要符合一般标 准,空调系统不是过于不靠谱,消费者也不会特别在意车内的气味,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此大动干戈没有太大的必要。
但是东风标致却很较真,他们在涉及驾乘体验的环节,对“刚刚好”嗤之以鼻,要求在极限条件下还能达到日常的标准,为此东风标致很舍得付出成本,比如他们要求车门等部位一定要双面镀锌(防锈),尽管很多厂家都是单面镀锌,或者干脆不镀,但东风标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自 己那一关”就是“悦己”。汽车尽管是一个功能性产品,但也是一个生活空间,法国设计师绝对不能让功能止于“完成代步”,越是那些看不见的地方,越需要精益 求精,甚至超过行业标准。就如路易。威登的包,很多工艺的细致之处并不那么容易被普通消费者发觉,但这些“无形之处”正是品质的重要部分。汽车产品也是如 此,包括操控性、底盘、安全性……这些都需要消费者经过长时间的驾驶或者乘坐才能发觉,有些设计甚至消费者一生都可能注意不到,但法国工程师和东风标致愿 意为此支付额外的成本。
就拿安全性来说,普通消费者最熟悉的汽车安全指标应该是各种认证机构的“被动安全性星级评定”,但即便都获得了“五星”,车和车之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同的,而这些关乎“谁更安全”的标准,很多普通消费者很难注意和意识到。
当 一辆汽车在4S店中展示时,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至于车门与车身所用钢板厚度、是一体成型还是拼接而成、采用了什么样的焊接技术等等,大 多数消费者看不到也未必想看,因此,很多制造商不由自主地这些看不到的地方偷工减料。而一向追求“悦己”的法系车则做出了相反的选择,甚至比德系车更加 “偏执”。比如神龙汽车就特设了一项国内汽车厂商里很难见到的测试项目,“马路牙底盘碰撞测试”,立项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容易撞到马路 牙子,给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带来隐患。再如每一万两标致车就有一辆被抽检,送入特定的车间,由一双巨大的钳子机械手把整车撕开,专门检查焊点是不是有虚 焊,这个做法在业界并不唯一,但频率是最高的。
为了更好控制汽车的质量,法国人还创造了一个非常“狠”的生 产流程创新:汽车下线前还要在传送带上进行最后一次检测,国内厂商通常的做法是:大约设置40个工位(左右)五十几名员工——这可以说是体现了对质检的重 视,配备充足的人力,一旦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方式。
但法国人觉得这样有隐患:有问题当场 解决,看上去效率高,但实际上把上游出的问题给掩盖了。于是他们跟东风标致一起设计了一个解决方案,首先配套一套电脑系统,这样每一个质量问题都能往出事 儿的源头上追踪;其二才是重点:大幅度压缩传送带上的工位和工人数量,只有4个工位和七八个人,人手严重不足的后果是,如果“问题”汽车太多,工人们根本 忙不过来,整个传送带就可能停工,这就逼着这些工头去找上游生产环节的“茬儿”,从后往前层层追究,甚至追查到供应商,目的是逼着生产线把问题解决在源 头,而不是最后的质检环节。
显化隐性价值
东 风标致的一位技术人员曾“抱怨”法国人:法国设计师的屁股就是金贵,坐在厚厚的坐垫上觉得舒服,怎么也不肯把厚度减小一点。固执的法国人认为乘坐的舒适感 是最重要的,但中国消费者对乘坐的舒适感并不是特别敏感——至少在买车时是体会不出来的,相反对汽车的空间非常在乎——也更容易感知,“厚厚的皮座椅”这 个明显有“悦己”色彩的无形价值提升了制造成本,中国消费者也可能不认可。
这也是以标致为代表的法系车在中 国市场面对的一个问题:有技术、有态度、有能力的标致汽车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上所向披靡,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会很复杂,但一定有一条:法国人的固执。中国汽 车消费市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许多消费者还属于“价格敏感型”,而一辆家轿的总拥有成本一般包括购车款、油耗和保 养费用。
这就是法系车所面临的问题:法国人强调用“悦己”的精神对待每一款车,对那些“隐性价值”的精益求 精导致制造成本难以缩减、产能有限。至于油耗除了汽车本身技术的改进外,和安全性其实是矛盾的——即车越重、安全性越高油耗就会越高。而作为欧系车之一的 法系车在进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建立起成体系本土化的供应链,这是其制造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了法系车的核心价值和中国消费者当时的需求并不 完全吻合。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系车的做法。不得不承认,日本厂商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琢磨得很透,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响应,比如中国消费者喜欢面子,那么就把汽车能看到的地方,尽可能做得精致;中国消费者喜欢省油,那么就通过技术和降低整车质量等办法推出油耗低的车。
法国人的理念是把“悦己”的制造性格融入到每一辆车里,而不是用不同品牌实现不同的价值,比如东风标致系列的车型:207、307、408、508。这样的做法反而使得消费者对“标致”各款车的印象有些模糊。
但 中国消费者也是在逐渐变化,最有概括性的变化就是从满足温饱到追求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汽车产品也是一样,从单纯的代步功能发展到对内在品质的关注。而 且如今,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中的内行、二次购车和购买第二辆车的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他们有大量的汽车知识,知道该如何判断一辆汽车的内在价值,比如安全 性、操控性,而不是仅仅以油耗、价格、面子来决定购买哪一款车,这其实就是法系车的机会——一直坚守的价值越来越被消费者了解和认可。
但 这也并不意味着固执的法国人不需要改变。比如法国人“逼着生产线把问题解决在源头,而不是最后的质检环节”的办法,在东风标致的技术人员看来就过于极端化 了,在质检流水线增派人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其实和控制汽车质量的目标并不矛盾,只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能对最后质检发现的问题层层 向上追查。
更重要的还是如何在坚持“悦己”理念的同时,为汽车产品开发出“可感知的质量”,毕竟用户还是需 要非常直观而且容易感知的体验,来判断一款车的价值。东风标致的新车508就开始尝试这样的工作,如车里面的杯架,法国设计师找到了200多种中国消费者 喜欢用的杯子作为参考,设计出兼有普适性和人性化的杯架,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标致车的品质感,把以往那些隐藏的价值尽量展现在用户面前。
(https://wwwliuxue86com)德系车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历史发展比较久,整体也比较耐用
德系车工业在整个汽车行业中拥有很高的声誉。这些汽车品牌包括:奔驰(Mercedes-Benz)、宝马(BMW)、奥迪(Audi)、保时捷(Porsche)和大众(Volkswagen)等。但是,德系车真的比其他汽车品牌更好吗?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德系车的质量和历史发展情况。
德系车的质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受欢迎。它们以其优异的性能、舒适性和可靠性而闻名。例如,奥迪、奔驰和宝马等品牌从一开始就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汽车,希望让驾驶者有更好的驾驶体验。
但是,由于保养成本较高,德系车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经常需要去维修中心进行维护和保养,一些零配件也比其他汽车品牌的配件更贵。
德系车想要保持此前的好口碑,就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工艺、提高零部件及车辆设计、保持员工之间的高效合作,使其品牌领先于其他同行。
看看历史,您也会发现德系车的质量和可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出色。在八十年代,德国尤其是宝马、奔驰、奥迪制造的汽车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其以较低的维护成本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而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而现在,在技术上,德国经济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其汽车工业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综上
德系车的质量和可靠性总体上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无论您是否关注汽车,都可以看到德系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良好的声誉。当然,如果您正在寻找一辆耐用的汽车,不妨考虑一下德系车。
德系车在我们国内市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方,他们的销售比例及市场占有率都是每年第一的目前这个车子下降是因为其他车子的产生。虽然走了下坡路,但依然在中国还是比较好的。他们之后很有可能会改变策略。
总结全球几大车系
你的车属于什么车系
总结一下全球的几大车系,你的车是属于什么车系呢
大家都知道,汽车工业呢是全球性质的,而现在在全球的汽车市场中,可以说就属于我们中国的市场最大。
所以很多的车企都跑来我们国家进行投资,像一些比较出名的宝马、奔驰、丰田、奥迪等等很多,其实总结一下全球的汽车产地可以分为几大车系,和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德系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
而德系车型也是在我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举几个简单的车型大家就知道了:大众、宝马、奔驰,无论是你懂不懂车,相信这几个品牌你一定耳熟能详。
像奔驰作为第一个生产内燃机汽车的公司已经有了百年的造车理念,当然宝马也是有了百年的历史了。总之,德系车以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做工可以说获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
比较德系,法系车在我国成绩就不怎么理想。
其实并不是法系车的造车技术不行,在国外一些国家,法系车的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可能法系车没有做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想法和喜好,所以成绩不理想,但是法系车还是不错的,像雪铁龙、标致,口碑也都很好。
说起欧系车,给人的印象就是豪车、跑车。
欧洲有很多国家汽车工业非常发达,欧系车就是把所有其他国家的品牌统一起来,像是意大利品牌的法拉利、玛莎拉蒂等。
英国品牌的路虎、劳斯莱斯、宾利等等、不过很多的汽车品牌已经被大众、宝马公司收购,但是产地还是在本国,另外还有好多的超级跑车是我们在市场上看不到的。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汽车工业不容小觑。
福特、林肯、凯迪拉克在我国都是销量不错的车型。还有像悍马、JEEP等品牌知名度也很高,美系车的特点就是宽大的车身尺寸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但是油耗也比较高。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日系车、韩系车、还有我们国家的一些自主品牌。
日系车的特点就是省油,所以在我们国家的销量一直很好,韩系车的特点是高颜值和高的性价比,也是一直在进步。
众所周知,日系车在国内的销量还是很不错的,其实这离不开它的优点。那么德系车和日系车优缺点是什么?
德系车的优点:德系车底盘比较扎实,行车质感和操控性都很不错;德系车品牌大多都有悠久历史,在工业领域起步早,各方面技术先进,造车工艺精良,并且在风格上,德系车更像宜家宜商。
德系车的缺点:德系车售价偏高,并且在国内维修养护费用都相比其他合资品牌要略高;另外近些年,德系车的质量有所下滑,相信很多车主都能感受到,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德系车在国内的巨头地位。
日系车的优点:省油是很多人喜欢日系车的直接原因,毕竟油价太贵,刚好日系车能够为自己节省不少油费;如果不对比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中,日系车品牌的性价比基本都很高。
日系车的缺点:底盘容易飘起、噪音太大、安全性比较差;相信很多车主都深有体会,因为日系车的车身轻且薄,导致安全系数低,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车辆来说不耐撞,缺乏可靠性。
在德国的大街上,到处是本土车,很少见到外国车,这已经形成共识,毫无争议。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除了民族感情、用车习惯、信任度等因素外,其实核心的原因是由德国车和德国人的特点决定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认识的德系车,除了质量过硬,底盘扎实外,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动力与操控,国人买德系车的一个很大的买点就是买它的动力,看准了它的操控。德系车上到几百万的豪车,下到几万元的普通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并不太注重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小毛病,追求动力,追求速度,追求操控,成为了德系车的一个标签。
是这样的。德国人喜欢自己的民族产品,尤其是汽车。我去德国参观考察时,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大街小巷里都是德国品牌的汽车,不过像我们国内那么多的德国高档豪华车却不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品牌生产厂家的人员都开自己家生产的车。我们考察的奔驰、宝马、大众公司,院内停的所有员工的车辆都是本公司生产的。
德国人对车的喜好,绝对超过中国人。他们懂车,也爱车。
对车的审美,跟中国人也不太一张。以前经常去欧洲出差,意大利,德国都去过。遍地的车辆,形形色色。从桑塔纳到帕萨特,再到奔驰 宝马 奥迪。
在德国最常见的是三厢轿车。不像美国人,中国人都喜欢两厢的大SUV。德国人买短轴距,旅行版的车更多一些。德国人喜欢周末自驾旅行,所以旅行版车相对多一些。
在德国,意大利,他们对柴油车的热衷程度比中国人强烈,有一半的车是柴油车。主要是因为柴油更省。并不是因为欧洲人穷,而是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德国人对车的爱惜程度,应该说是全球最好的,他们的保养意识最强烈。
我在意大利,据当地人介绍,他们的高速大部分不限制最高速度,反而限制最低速度。德国也一样。
德国品牌的车,在全球的声誉,质量,造型,品牌,豪华程度,各方面都是前列的,所以德国人,甚至大部分欧洲人基本都喜欢买本土品牌的车在德国排名第一的车辆是大众的高尔夫,再就是帕萨特和polo,再就是奔驰,欧宝只能排到第五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