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惜君 - 怎么唱情歌
作词:郭顶 作曲:郭顶
LRC制作:角落音乐 QQ:11505166
莫文蔚的 阴雨天呢
我唱这歌你是否心疼
陈绮贞的 太聪明呢
十年我们情人变陌生
爱 剩下心酸 热情总会变冷淡
没有人能 找得到答案
海 变的苦涩 只剩一片温柔
平静以后 能否看见港口
怎么唱情歌 我们唱到眼睛都红了
怎么我哭了 因为懂得寂寞了
怎么唱情歌 笑着唱完 也许就好了
至少我记得 那些美好的
张惠妹的 我要快乐
一个人的时候 想你了
王菲的歌 哼给你呢
有时候情歌注定伤人
爱剩下心酸 热情总会变冷淡
没有人能找得到答案
海变的苦涩 只剩一片温柔
平静以后 能否看见港口
怎么唱情歌 我们唱到眼睛都红了
怎么我哭了 因为懂得寂寞了
怎么唱情歌 笑着唱完也许就好了
至少我记得那些美好的
怎么唱情歌 我们唱到眼睛都红了
怎么你哭了 是因为哪一首歌
怎么唱情歌 笑着唱完也许就好了
爱过多难得 回忆是暖的
LRC制作:角落音乐 QQ:11505166
广义上,凡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 因为此类人的存在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艺术涉猎基础上,所以城镇人口的比例会比农业人口高。
“文艺青年”是继“小资”之后重又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与之相应的环境变化大致有:歌坛上摇滚、民谣等“独立音乐”形式的兴盛,潮流界环保袋、手工服饰、玩偶等“创意市集”概念的推广等等。每个人周围都“噌噌”地冒出了好几个贴着“文艺青年”标签的家伙。文艺青年更注重外界对自身的感受
网络上流传的版本,文艺青年被网友总结出如下特征:第一,没有生活能力,挣不到钱;第二,有不切实际的梦想,痴呆而固执;第三,爱好文艺,喜欢**、音乐。这几个特征互为因果,爱好文艺,所以不会挣钱,穷,因此更加痴呆。
第一,多少是爱自由的。尤其珍视“消极自由”。他们未必有改天换地的志向,但维护自己的小天地,不受他人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当个人处于非强制或不受限制的状态时,个人就是自由的。这样的人不易受到蛊惑,不管这种蛊惑来自个体还是来自机构。
第二,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珍视个人财产,强调个人利益,当然最重要的一条是个人独立。不麻烦别人,能照顾好自己。他们不喜欢一个看得见的导师或者膜拜的偶像。
第三,浪漫主义情怀。喜欢美好的事物,有点儿神经质和忧郁。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比成功更高贵,他们觉得,成功往往是一些粗俗的东西。能有这样的想法,得有安全感的生活做保障。
对文艺青年表白首先要知道她的具体喜好,不能一刀切的一概而论。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君是一个非常好学、而且很有语言天赋的人,会讲国语、粤语、英语、日语、马来语、台湾话、山东话等,但未曾出版过真正意义上的英文专辑,有一些遗憾。
一、大碟部分(大致分为5个时期)
1、台湾宇宙时期(1967—1971)19张
说明:因为邓丽君早年信仰基督教,该宗教中忌讳“13”这个数位,所以系列中少了第十三集,总共是19集;第八集从缺。
风格:天真、俏皮
1967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14岁时出版的第一张黑胶唱片)
1967邓丽君之歌第二集《心疼的小宝宝》
1967邓丽君之歌第三集《嘿嘿阿哥哥》
1968邓丽君之歌第四集《比翼鸟》
1968邓丽君之歌第五集《畅饮一杯》
1968邓丽君之歌第六集《一见你就笑》
1968邓丽君之歌第七集
1968邓丽君之歌第九集
1968邓丽君之歌第十集《圣诞快乐·敬贺新禧》
1968邓丽君之歌第十一集《再会吧!十七岁》
1969邓丽君之歌第十二集
1969邓丽君之歌第十四集 **《谢谢总经理》插曲
1970邓丽君之歌第十五集《花的梦/谈情时候》
1970邓丽君之歌第十六集《恋爱的路多么甜》
1970邓丽君之歌第十七集《玫瑰姑娘》
1970邓丽君之歌第十八集《迷人的**》
1970《金唱片·劝世歌》
1971邓丽君之歌第十九集《X+Y就是爱》
1971邓丽君之歌第二十集《何必留下回忆》
2、台湾丽风(香港乐风)时期(1971—1976)16张
风格:小调、流畅
1971《爱情123/台北姑娘》
1971《邓丽君之歌》
1972《难忘的初恋情人/卖肉粽》(最新流行福建歌曲特辑)
1972《海棠姑娘/向日葵》南游纪念金唱片
1972《当我已经知道爱/娜奴娃情歌》
1972《风从哪里来/你可知道我爱谁》
1973《少年爱姑娘/谁是心上人》
1973《第一次见到你/情花》
1973《悲哀的梦》
1973《千言万语》(精选20首)
1973《把爱埋藏在心窝/你爱哪一朵》
1974《青山绿水我和你》
1975《没有爱怎么活/永相爱》
1976《心中喜欢就说爱/我就是爱你》
1976《鬼马俏医生》**原声带插曲
1976《风的传说》南游特辑
3、宝丽金时期(1973—1995):这个时期是大家最熟悉的,很多被普遍传唱的经典歌曲(如<甜蜜蜜>、〈海韵〉、〈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大多出自这个时期,分为3个部分。
(1)香港宝丽多(Polydor)时期(1975—1995)24张
风格:成熟、魅力
1975《再见,我的爱人》岛国情歌一
1976《今夜想起你/的小雨》岛国情歌二
1976《爱之世界》
1977《丝丝小雨》岛国情歌三
1977《香港之恋》岛国情歌四
1978《爱情更美丽》岛国情歌五
1978《一封情书》
1979《小城故事》岛国情歌六
1979《甜蜜蜜》
1980《在水一方》
1980《一个小心愿》
1980《原乡情浓》
1980《势不两立》首张粤语大碟
1981《假如我是真的》岛国情歌七
1981《爱像一首歌》
1981《福建名曲专辑》
1981《水上人》
1982《初次尝到寂寞》
1983《淡淡幽情》
1983《漫步人生路》第二张粤语大碟
1984《爱的使者》岛国情歌八
1985《偿还》
1987《我只在乎你》
1992《难忘的Teresa Teng》(新歌+精选)
(2)日本宝丽多(Polydor)时期(1973—1981)10张
风格:宛转、柔美
《空港/雪化妆》74-10-21,UPCY-6126
《夜の乗客/女の生きがい》75-8-1,UPCY-6127
《アカシアの梦》75-11-21,UPCY-6128
《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77-2-21,UPCY-6129
《あなたと生きる》77-12-1,UPCY-6131
《热唱![东京夜景]》78-6-21,UPCY-6132
《心にのこる夜の呗》78-11-21,UPCY-6133
《演歌のメッセージ》80-7-1,UPCY-6135
《你(あなた)/まごころ》80-9-28,UPCY-6136
《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81-2-28,UPCY-6137
注:06-4-12初次CD化,06-10-11再版。
附:宝丽多(Polydor)时期12张黑胶单曲碟(EP):
1《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雨にぬれた花》74-3-1
2《空港/はぐれた小鸠》74-7-1
3《雪化妆/远くから爱をこめて》74-10-21
4《女の生きがい/夜雾》75-3-21
5《夜の乗客/暗くなるまで》75-7-1
6《アカシアの梦/満ち潮》75-10-21
7《夜のフェリーボ-ト/赤坂たそがれ》76-6-1
8《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あなたに帰りたい》77-2-1
9《あなたと生きる/海辺のホテル》77-8-1
10《东京夜景/手纸》78-5-10
11《你(あなた)/まごころ》80-7-21
12《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西海岸から》81-2-28
(3)日本金牛宫(Taurus)时期(1983—1995)7张
风格:大气、动听
《旅人》83-6-1,LP(95-9-1出版CDオリジナル名盘シリーズ1,TACL—2401)
《つぐない》84-11-1,LP、CD(曲目不同,35TX—1002)
《爱人》85-3-1,LP(95-9-1出版CDオリジナル名盘シリーズ2,TACL—2402)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86-7-31,LP(95-9-1出版CDオリジナル名盘シリーズ3,TACL—2403)
86-8-21,CD(加歌2首,35TX—1039)
《别れの予感》87-7-5,LP、CD(CD版加歌1首,34TX—1066)
《浪漫主义》89-3-8,CD(32TX—2204)
《悲しみと踊らせて》91-3-27,CD(TACL—2330)
附:金牛宫(Taurus)时期16张单曲碟(黑胶EP、小CD):
1《ふたたびの/旅人》83-10-21
2《つぐない/笑つて乾杯》84-1-21
3《爱人/雨に濡れて》85-2-21
4《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黄昏》86-2-21
5《スキャンダル/伤心》86-11-21
6《别れの予感/酒醉的探戈(国语)》87-6-2
7《恋人たちの神话/硝子の摩天楼》88-1-25;CD:88-4-24,10TX-5009
8《香港~Hong Kong~/星のしずくに濡れて》89-3-8;CD时间同,10TX-7208
9《悲しい自由/香港~Hong Kong~》89-7-26;CD时间同,10TX-7221
10《涙の条件/Yes,爱につつまれ》90-3-28,TADL-7307
11《悲しみと踊らせて/寝物语を聴かせて》91-2-27,TADL-7321
12《爱の阳差し~アモーレ·ミオ~/梦立ちぬ》92-5-27,TADL-7332
13《夕凪/晩秋》92-11-18,TADL-7350
14《何日君再来(中国语)/何日君再来(日本语)》93-4-28,TADL-7359
15《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爱し爱されて》93-5-12,TADL-7357
16《夜来香(日本语)/夜来香(中国语)》94-11-9,TADL-7385
4、一些其它唱片
(1)Teresa Teng Dalam Kenangan(VERSI INDONESIA[印尼语专辑]80年代初)
(2)《[最后录音]忘不了》(2001,普金)
二、演唱会部分(已出版)
1、1976年7月,日本新宿演唱会(97-4-9《3回忌メモリアルatルイード》,TACL—2436)
2、1977年4月22日,日本新桥演唱会(77-7-10《ファースト·コンサート》LP;95-6-25《歌声は想い出にふちどられ~ファースト·コンサート~》POCH-1511;06-4-12《ファースト·コンサート》UPCY-6130)
3、为你演唱60分钟,新加坡(LP,年代不详)
4、1982年1月9日-11日,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演唱会
①82-5《现场录音珍藏版》双LP;88《现场录音珍藏版》银圈双CD;02《现场录音珍藏版》复刻双CD;04《现场录音珍藏版》复黑双CD
②83-9《现场录音珍藏版Encore》LP;04《现场录音珍藏版Encore》复黑CD
5、吉隆坡演唱会(2CD,瑞华[马],年代不详)
6、1983年12月,15周年巡回演唱会(84年1月7日、8日台北中华体育馆)
7、1985年12月15日,日本NHK演唱会
①86-1-22《现场录音版》[Concert Live]LP;86-2-1《コンサート·ライブ》32TX—1030;04《现场录音版》复黑CD
②98-5-8《NHKホール·コンサートライブ》TACL—2513
③99-12-1《ラスト·コンサート完全版》POCH-1892~3;04《东京NHK演唱会》XRCD(普金)
三、精选(部分)
1、香港宝丽多时期:
1977《Greatest Hits》(89年金装系列初次CD化)
1978《Greatest Hits Vol2》(89年金装系列初次CD化)
1982《Greatest Hits Vol3》》(89年金装系列初次CD化)
1983《邓丽君15周年》双LP、CD(曲目不同;2000年环球发行XRCD版,加歌4首)
2、日本宝丽多时期:
95-10-1《永远の歌声Vol1~オリジナル曲のすべて~》3CD,POCH-1531~3
95-11-1《永远の歌声Vol2~中国曲のすべて~》3CD,POCH-1534~6
95-12-1《永远の歌声Vol3~日本の心を歌う~》2CD,POCH-1537~8
3、日本金牛宫时期:
85-3-30《ベスト·セレクション》[Best Selection]CD(LP<85-1>,曲目不同),32TX—1008
85-6-21《偿还》[中国语盘]CD(曲目同LP<84-12-1>),32TX—1016
85-11-21《オリジナル·ベストセレクション》[Original Best Selection]CD(LP<85-12-21>,曲目不同),38TX—1023
86-7-2《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ベスト·セレクション》CD,32TX—1037
86-11-21《全曲集》2CD,29TX—1042~3
87-1-22《酒醉的探戈》[中国语盘]CD(曲目同LP<86-12-25>),34TX—1054
87-11-25《トップ·テン》[Teresa Teng Top Ten]CD,30TX—1076
88-3-25《ベスト·ヒット‘88》CD,34TX—1080
88-12-21《最新オリジナル·ベスト15》CD,35TX—2202
89-4-8《全曲集》CD,35TX—2207
89-11-22《全曲集》CD,TACL—2301
90-3-28《‘90ベスト·セレクション》CD,TACL—2308
90-6-6《全曲集》2CD,TACL—2314~5
90-11-28《歌道场》CD,TACL—2320
91-6-1《淡淡幽情》CD,SC—6101
91-6-7《全曲集》CD,TACL—2333
91-11-13《全曲集‘92》CD,TACL—2338
92-6-3《ベスト·セレクション‘92》CD,TACL—2342
92-10-28《莫忘今宵》[中国语盘]CD,TACL—2347
92-11-11《全曲集‘93》CD,TACL—2344
93-3-31《ベストソングス~シングルコレクション~》CD,TACL—2360
93-6-9《全曲集~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CD,TACL—2365
93-11-10《‘94ベストセレクション》CD,TACL—2375
94-6-29《全曲集》CD,TACL—2380
94-10-5《夜来香》[中国语盘]CD,TACL—2378
94-11-16《全曲集‘95~夜来香~》CD,TACL—2385
95-6-7《追悼盘Super Selection》2CD,TACL—2395~6
95-6-7《邓丽君全曲集》(中国语)CD,TACL—2397
95-7-26《淡淡幽情》CD,TACL—2400
95-11-1《The History of Teresa Teng 120Songs》10CD,TACL—9019~28
96-2-25《演花集》CD,TACL—2413
96-10-25《Singles》2CD,TACL—2427~8
四、电视特辑(部分)
11976无线特辑
21977台视特辑
31977TVB特辑
41978台视特辑
51978香港特辑
61980富士特辑
71982香港特辑
81983《淡淡幽情》特辑
9《演歌の花道》日语特辑
10环球DSD视听之王+《2004我只在乎你》精选卡拉OK(MTV杂集,已出版)
在演绎《怎么唱情歌》的时候,刘惜君抛弃华丽的技巧,将自己沉浸在最真实的情感中,一句一句唱出心里最真实的故事,每一个爱过、伤过、又继续勇敢爱的人们,都会感同身受 。
《怎么唱情歌》巧妙的串联了莫文蔚《阴天》、陈绮贞《太聪明》、张惠妹《我要快乐》和王菲等风格截然不同的歌手曾打动众人的情歌经典,这同时也是刘惜君用自己的音乐和视角向歌坛前辈典范的致敬。伴随着一个个经典歌手的名字,刘惜君逐一拉开自己的情歌序幕,不同的声线只是赋予了情歌不同的个人色彩,更重要的是旋律中蕴含的感情,感情永远大过于技巧 。
楼主似乎是在写论文
看了大家答的,所说的就是那个意思,我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浪漫时期交响乐的发展及特点
浪漫早期:1810~1830年 浪漫中期:1830~1850年 浪漫的仿古典主义1850~1900 三个阶段,一般都从舒伯特开始算。虽然舒伯特的音乐仍然有很浓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遗风,可是也洋溢着小巧、温和、刹那间诱惑、感奋和几近不真实的幸福感,是古典之后第一股令人陶醉的浪漫气息,所以大家习惯称他为“古典的浪漫者”。韦伯也是浪漫派的代表,在经受贝多芬、莫扎特的影响后,这两位作曲家特别表现出浪漫风格的纤巧、细腻的一面。
中期的代表是门德尔松、舒曼,两人都在主观的特殊风格之外,共同传达这个浪漫时代精神,秉承了贝多芬的纯粹、绝对,发展了具有优美形式的交响曲。到了勃拉姆斯,浪漫的本质更加精密浓缩。如: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浪漫的痛楚”只是在情绪上反映出来,到了勃拉姆斯则已经是感官的伤痛了。
柏辽兹及李斯特则选择性的领悟贝多芬标题描绘的启示,而发展了丰富内容的交响诗,“大自然”对浪漫时期的影响是很深的,连一向重视形式美的交响曲也不例外,这种反映有时较为直接(如:门德尔松的《苏格兰》、《意大利》交响曲),有时则较抽象(如舒曼的《春》、《莱茵》)。而强调大自然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播下了种子。
仿古典主义(也叫后浪漫主义)著名作曲家首推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交响音乐的两大特色是宗教情操以及“拟管风琴声响”。主要是因为奥地利天主教19世纪过度封建保守,所以才会有布鲁克纳的清秀寡欲的交响世界之呈现。他对教义不曾疑惑的信仰,简直就是个任劳任怨的老农民,无论何种情况都没埋怨过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矛盾,而是他懂得如何将它埋藏在心底,永不冒出。
对布鲁克纳影响最深的是瓦格纳,尤其在和声及管弦乐方面,可布鲁克纳一向习惯闭着眼睛听瓦格纳的乐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把乐剧的音乐灵性化了。勃拉姆斯虽然跟布鲁克纳同住维也纳,但二人感情不甚融合。勃拉姆斯来自德国北部的基督教家庭,他矛盾的性情是无法深埋心底的,他对燃烧在心中的烈火,因无法熄灭而感到恐惧,他寂寞而且动漾不定的心灵无法安顿,这都能从他贯有的摇摆、沉重、模糊的节奏中感受得出。
维也纳交响乐在经历了布鲁克纳及勃拉姆斯之后,唯一能将其整合并推向高潮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马勒。马勒身处颓废思潮弥漫的世纪末,现实的冲突、摩擦(生)及隐退的回忆往昔美好的时日(死),是他作品里不断交替出现的主题,那濒临神经质边缘的音乐美,一方面把后期浪漫的狂喜与炙痛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为现代音乐的新任务勋伯格铺垫好了出场的红地毯。
2新浪漫主义音乐
(对于这个时期的音乐我听得不多,就听了巴伯的《为弦乐而作的柔版》、《交响曲》等)
新浪漫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的一种流派,通常这种音乐有调性,但此时的调性并不等同于“共性写作”时期的和声、结构和调性,而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用新颖的音乐语言对50、60年代盛行的过于理智和抽象音乐的序列音乐进行否定,音乐中开始强调情感的表现,以不同的程度来应用调性,注重浪漫主义风格。这就是新浪漫主义音乐。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意大利的贝里奥和他的《交响曲》、美国的克拉姆和他的《大宇宙》、《夏夜音乐》,巴伯《弦乐柔版》、《交响曲》,罗奇伯格《交响曲》、《钢琴组曲》,德国的亨策和他的《雅各布之梦》等。
查到一些资料:
卢恰诺·贝里奥Berio, Luciano
(1925年生于意大利的奥内利亚,现在的因佩里亚)。意大利作曲家。在米兰学院师从盖迪尼(Ghedini)至1951年,然后在坦戈伍德(Tanglewood)从达拉皮科拉(Dallapiccola)学习序列技巧。1955年与马代尔纳(Maderna)在意大利广播电台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在该室工作至1961年。1963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执教,1965年起在朱利亚德学校执教,1971年返回意大利。作品受到序列主义、电子手法和随机音乐的影响。他独特地发展了“拼贴”技巧,借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片段或模仿他们的风格特征。如在《交响曲》(Sinfonia)中,贝里奥摘用了马勒第二交响曲,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拉威尔的《圆舞曲》(La Valse),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中的素材。在《迷宫Ⅱ》(LaborintosⅡ)中,街头叫卖声、惊叹声和牧歌、爵士乐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另外一首拼贴作品是《独奏会Ⅰ》(Recital Ⅰ)(献给卡西Cathy),这是为他前妻,女高音卡西•伯布里安(Cathy Berberian)所作的几首作品(如《主显节》(Epifanie)和《顺序3》(Sequenza 3))中的一首。为不同乐器所作的一系列《序列曲》(Sequenza)基本上是机遇音乐。在《圆圈》(Circles)中,歌唱者可以唱谱上标明的音高,也可以唱相近的音高,任她自选。贝里奥年青时曾在米兰一个小型巡回歌剧团中任指挥,因此,对戏剧音乐始终抱有热情,虽然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迄今为止都是别出心裁的。
塞缪尔·巴伯Barber, Samuel
(1910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1981年卒于纽约)。美国作曲家。6岁时弹钢琴,7岁作曲。14岁时作为第一批特准学生进入费城柯蒂斯专科学院,1925-34年师从斯卡莱罗学习作曲,1926-31年从伊莎贝尔·文吉罗娃学习钢琴,1926-30年从埃米利奥·德戈戈尔扎学习声乐。1928年与吉安·卡洛·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相识后,其友谊持久而富于成果。1933年起他的作品开始公演,最值得注意的是为阿诺德的诗《多佛海滩》(Dover Beach)配乐(他本人演唱其中的男中音声部)和他的大提琴奏鸣曲(他本人演奏钢琴部分)。1935年获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获美国学院的罗马大奖。同年他的第1交响曲于罗马首演,指挥莫利纳里。托斯卡尼尼于1938年指挥巴伯的《弦乐柔板》(Adagio for Strings)(原为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和第一首《随笔》(Essay for Orchestra),随后几年他的作品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由瓦尔特、库谢维茨基、莱因斯多夫、米特罗普洛斯、奥曼迪和梅塔指挥首演。他的四幕歌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台本作者泽菲雷利,是纽约林肯中心的新大都会歌剧院为了于1966年9月举行开演典礼而约写的。
巴伯的音乐具有欧洲传统风格,而不是特殊的“美国味”。音乐语言比较保守,富于旋律性、优雅和华丽。在《伐奈莎》和女高音和乐队曲《诺克斯维尔:1915年之夏》(Knoxville:Summer of 1915)中可以最清楚地听出他的抒情性,他的浪漫主义则充他显示在《多佛海滩》、大提琴奏鸣曲和第1交响曲中。他钢琴奏鸣曲由霍罗维茨首演,是一首辉煌的炫技作品。几部歌剧最初反应冷淡,但听众态度逐渐转变,而协奏曲和歌曲效果极佳。
乔治·克伦姆Crumb, George
(1929年生于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敦)。美国作曲家。1959-64年在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钢琴与作曲。1965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任教,并于1983年成为该校人文学教授。音乐极有个性。早期受威伯恩影响,后对新音响感兴趣,并采用有时支离破碎、有时全凭机遇的作曲技巧,但并不追求畸形效果,他表达的思想仍然是清晰易懂的。如在1972年的一组为扩间钢琴用的幻想曲《大宇宙》(Makrokosmos),其中用不了许多特别的钢琴手法,效果十分富有诗意。
乔治·罗奇伯格Rochberg, George
(1918年生于新泽西州帕特森市)。美国作曲家。1939-42年于纽约曼内斯音乐学校随曼内斯和塞尔学作曲;1945年就学于蒂斯专科学院,师从斯卡莱罗。1948-54年任柯蒂斯专科学院教师;1961-68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主任,1968年起任音乐教授。他曾受马勒和勋伯格的影响,其音乐发展为独特的序列主义风格,但后来又回到有调性上来。写过许多评论文章。
汉斯·维尔纳·亨策Henze, Hans Werner
(1926年生于威斯特法里亚的居特斯洛)。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942-44年在不伦瑞克国立音乐学校、1946年在海德堡求学。1946-48年间私人从师于福特纳(Fortner);1948年在达姆施塔特跟莱博维茨(Leibowitz)学习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1950年在威斯巴登任赫塞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音乐指导。1953年定居意大利。60年代中在政治上走向极左,此后的作品很多都反映了他的激进理想与信条。音乐风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表现出他天赋的丰富想象力和不拘绳墨的性格。他不仅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也可说是一位法国和意大利作曲家。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或机遇音乐的风格他用来都是得心应手。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而富声色美。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声音色彩和娴熟的合唱写作技巧。
电脑里有篇有关罗奇伯格的文章(多元音乐风格的冲撞与整合
罗奇伯格钢琴组曲——Carnival Music, IV “Sfumato,” 之解析)
如果需要,可以传给你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并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乐章中还加用了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震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而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天文学无涉,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1920年全曲公演时是这样对记者说的:“这些曲子的创作曾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便足以说明问题了。例如,木星带来通常所说的欢乐,以及与宗教的或民族的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并暗示出军队在行进。乐章的第一主题压抑而带有挑衅性,由大管和法国号奏出。
音乐开始时富有特征的弱奏(p)节奏型随着这第一主题的嘶鸣而逐渐增强力度,当它达到极强(fff)时,在铜管乐器上迸发出乐章的第二主题。这种效果可以概述如下:两支充满杀机的军队在相互逼近,到处是刀光剑影,而当它们终于接触时,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战争在继续,管风琴的加入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这时,B调大号和C调小号奏起了进军的号角。
然而,这并不是胜利的号角,随着木管乐器与弦乐器以低沉压抑的、呜咽般的音响在第二主题上的展开,以及各主题的残暴蛮横的再现,展开了一幅更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由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的对比,这一乐章越发显得宁静安谧了。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这里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乐章一开始,法国号呈示出一支上行旋律,长笛和双簧管则以一串串和弦与之应答。
音乐的发展是极其富有诗意的:长笛与法国号上的延音犹如秋天的蝉鸣;两架竖琴的一串串和弦仿佛是清澈的溪水在流淌;钟琴与钢片琴的下行音型宛若喷涌的清泉。在这种氛围中,独奏小提琴唱起了一支动人的情歌,整个乐章随后的发展也就是建立在这个主题之上的。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诙谐曲。乐章以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上快速进行的音型开始,接着,双簧管和英国管呈示出第一主题那轻捷而俏皮的旋律。可以说,这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
第二主题的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他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提琴快速的碎弓中开始,在它的引导下,第一主题带着极大的热情喷薄而出,其欢乐的气势异常浩荡,似乎把天庭也震动了。
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而在这些“场景”之间,每每有一个铜管乐器奏出的欢乐的固定乐思,它像号角一般,宣告着新的欢乐的降临。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歌唱性旋律,由六支法国号及弦乐器组奏出。
第三主题是一支端庄的民间舞曲,先由法国号奏出,随后在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之间传递。
进入第二部分后,速度由快板转为行板,音乐也变得格外庄严,并充满着霍尔斯特所说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整个第二部分由一首虔诚的颂歌构成,它那侃侃而述般的进行,使人想起教堂里唱诗班吟唱的赞美歌。
第三部分又回复到快板速度,开始三个主题的简短再现再度掀起民间节庆般的高潮后,乐草以一个雄伟的短小尾声作为结束。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较常单独出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的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作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瞒珊、滞重而单调的步态,同样这也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在这个背景上,低音提琴奏出了哀叹般的动机,它逐渐发展成由次中音长号奏出的乐章中唯一的一个主题。正如霍尔斯特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个主题不仅表现“肉体的衰退”,同时还意味着“理想的实现”。
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乐曲展开了富有层次的变奏。这里有深沉的思虑与希望,也有葬礼进行曲般的节奏和晚祷的钟声,还有对往昔的美好幸福的追忆。
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音乐一开始是铜管乐器奏出的一个动机,这是魔术师的形象——神秘而难以猜度,恐怖而带有不祥之兆。
乐章的主要主题是大管断奏奏出的一个中邪般跳跃疾走的旋律,它吸引了其他各乐器组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
在这个“跛足行进”的背景上,又出现了两个主题,前者忙碌不堪,后者趾高气扬。
音乐逐渐进入高潮,忽然又戛然而止,化作短笛、长笛和单簧管上一连串琐碎的下行音型。走音鼓亢奋的节奏似乎是魔术师的新咒语,它带来了一个新的乐段,并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
忽然,管风琴上响起了一个怪诞的滑音,就像是一道闸门挡住了音响的巨流,使节奏变得低沉迟缓,使高潮化作了几个单薄的长音。这个乐章就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中结束的。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
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琶音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音乐从行板转入小快板后,在人声与弦乐器和声的伴奏下,单簧管非常柔和地呈示出第二主题。
为了取得他所需要的效果,霍尔斯特在总谱上特地注明了对合唱队的安排:“合唱队应置于舞台边邻近的房间内,房门要开着,直到全曲的最后一小节,这时门要轻轻地、静静地关上。合唱队、门,以及可能需要的任何一些副指挥,都要用屏幕与听众隔开。”
(未完待续)
怒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在伊拉克学英语的孩子,几乎都能听到唱歌跳舞的声音。怒族有多少歌?多少支舞?听听他们的回答,“如果你想知道我有多少首歌,数一数沙滩上的沙子。如果你想知道我跳了多少支舞,数一数山坡上的树叶。”
民歌《龙潭》反映了怒族从狩猎到农耕的过程。描写了怒族在狩猎中的情况和捕获叶增后的高兴心情。《猎人调》,《求婚》,《结婚》和《逼婚》控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赞美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歌》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此外,还有“舞曲”等等。怒族民歌比喻性强,句式简练,语言朴实,与劳动生活紧密结合。
怒族乐器包括琵琶、短笛和弦乐器。
大别山:怒族弹拨乐器。当地汉族人称之为“怒琵琶”,博主称之为“七步戏”。大白用于伴奏独奏或民族歌舞。在当地的歌舞中,乐手们常常变换着拿竖琴的姿势,举过头顶,右肩载歌载舞,与敦煌壁画中“弹琵琶”的形象十分相似。
短笛:男女都玩,但主要是跳舞的女人玩。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古老乐器。笛子长4英寸,有4个音孔,发出6532个四声。音乐轻柔而优美。
口弦:这是一种女性乐器。它不仅在舞蹈中演奏,也是年轻女孩用来与所爱的人交谈和表达感情的乐器。
怒族擅长演奏乐器,所以从小就要学习。如果他们年龄不够大,就会被认为很蠢,甚至可能找不到目标。一个愤青向一个女生求爱时,先在他怀里玩“达比恩”,向她倾诉自己的秘密。女生听到求爱,会爆发“模仿力”作为回应。
双方可以互相提问、讨论、交换意见。从想法到制作、生活等问题都可以“演奏”,从对方的曲调、音色中体会其中的含义。据说有些年轻人意识到结婚了就一句话都不说。他们完全依靠音乐来交流,这可以体现出他们对音乐非凡的理解。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歌名:怎么唱情歌
作词:郭顶
作曲:郭顶
演唱:刘惜君
莫文蔚的 阴雨天呢
我唱这歌你是否心疼
陈绮贞的 太聪明呢
十年我们情人变陌生
爱 剩下心酸 热情总会变冷淡
没有人能 找得到答案
海 变的苦涩 灼伤一片温柔
平静以后 能否看见港口
怎么唱情歌 我们唱到眼睛都红了
怎么我哭了 因为懂得寂寞了
怎么唱情歌 笑着唱完 也许就好了
至少我记得 那些美好的
张惠妹的 我要快乐
一个人的时候 想你了
王菲的歌 哼给你呢
有时候情歌注定伤人
爱剩下心酸 热情总会变冷淡
没有人能找得到答案
海变的苦涩 灼伤一片温柔
平静以后 能否看见港口
怎么唱情歌 我们唱到眼睛都红了
怎么我哭了 因为懂得寂寞了
怎么唱情歌 笑着唱完也许就好了
至少我记得那些美好的
怎么唱情歌 我们唱到眼睛都红了
怎么你哭了 是因为哪一首歌
怎么唱情歌 笑着唱完也许就好了
爱过多难得 回忆是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