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被选入教材。
2、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作品《冬天之美》被选入教材。
4、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诗作《致大海》选入教材。
5、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这些诗人在英国西北部山地的湖畔聚居,其诗作又多描写湖区,因而得此称号。诗作《孤独的收割人》被选入教材。
6、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多是短诗,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诗作《篱笆那边》被选入教材。
7、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诗人。诗作《我愿意是急流》被选入教材。
8、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其作品《巴尔扎克葬词》被选入教材。
9、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代表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等。
10、拉伯雷(约1493--1553),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巨人传》。
11、莫里哀(1622--1673),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代表作有《达尔杜弗》、《吝啬鬼》等。
12、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爱弥尔》、《忏悔录》等。
13、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等,作品《门槛》被选入教材。
14、契诃夫(168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被选入教材。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为《羊脂球》,他也写过《一生》、《俊友》等长篇。《项链》被选入教材。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
16、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被选入教材。
17、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所创作的四大悲剧为《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选入教材。
18、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他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作品的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身后获得殊荣,被尊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变形记》。
19、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杂文家。代表作《墙上的斑点》。
20、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等待戈多》。
21、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著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诗(1816-1855)英国作家,有著名长篇小说《简·爱》。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著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共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杂文和戏剧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风貌。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大疫年日记》等。《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每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笛福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其代表作是《牛虻》。
莫里哀(1622-1673)原名约翰·巴狄斯特·波克兰,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创建者。他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七部喜剧,是世界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伪君子》《唐璜》《悭吝人》是世界喜剧最出色的作品。
巴尔扎克(1799-1850)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六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书中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社会生活。形象地描绘了贵族阶级如何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腐蚀和逼攻下逐渐灭亡,无情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怎么贪婪、卑鄙丑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世界文学规模最宏大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推崇巴尔扎克,认为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称赞他是现实主义大师。作品有《高老头》《幻灭》《欧也妮·葛朗台》等。
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都德(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小东西》等,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以其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艺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小说家。他共写了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许多文学、政治和时事评论。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其著名作品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菲菲**》等,长篇小说以《一生》《漂亮朋友》为代表。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世界》。
大仲马(1802-1870)法国作家,有长篇小说《茶花女》等。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十九世纪末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主要写剧本,如《丹东》《爱与死的搏斗》等。二十世纪初,陆续发表《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等传记歌颂优秀人物。十月革命后,思想受到鼓舞,从此与高尔基并肩战斗。1931年发表《向过去告别》。罗曼·罗兰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二十世纪初期世界文学创作中最伟大的收获之一。他成为二十世纪初最重要作家之一,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欧仁·鲍狄埃(1816-1887)伟大的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坚强战士。1865年加入第一国际,成了工人运动的活动家。巴黎公社诞生后,他被选为公社委员,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他写下了《国际歌》,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政权历史经验的艺术总结,是无产阶级艺术的优秀典范。
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
普希金(1799-1837)杰出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
果戈里(1809-1852)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36年发表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剧作,是俄国现实主义喜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长篇小说《死魂灵》标志着他的创作最高峰。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批评家、作家。早期著有《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著名小说《怎么办?》是他的代表作。被列宁称作“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成绩卓著的艺术大师。他的全集达九十三卷之多,但使他登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主要还是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四百七十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十几个剧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哀伤》《苦恼》《万卡》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伊凡诺夫》《海鸥》《樱桃园》等都是轰动世界的杰作。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有短篇作品集《猎人笔记》,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等。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披什科夫,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著有《高尔基全集》六十九卷。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母亲》的他的代表作。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原苏联作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另有一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
法捷耶夫(1901-1956)原苏联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毁灭》和《青年近卫军》被公认属于苏联最优秀的无产阶级文学。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原苏联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长诗《列宁》。
肖洛霍夫(1905- )原苏联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静静的顿河》196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者之一。早期重要作品历史名剧《葛兹·冯·伯利欣根》,诗歌《普罗米修斯》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亨名世界。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不朽的杰作,被认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德国先进思想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席勒(1759-1805)德国剧作家,有著名剧本《阴谋与爱情》。
海涅(1797-1856)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革命民族主义诗人和政论家。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他的代表作。《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他的著名政治诗,第一次塑造了自学埋葬旧制度的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形象。
惠特曼(1819-1892)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草叶集》是他的代表作。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是他的代表作。晚年著有《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名篇。
海明威(1899-1961)美国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作品有《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短篇小说约三百篇和一部长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黄雀在后》《最后的腾叶》等作品,都精心构思的短篇杰作。
但丁(1265-132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代表作《神曲》是不朽的伟大著作。
塞万提斯(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成就在于塑造了堂吉诃德这样一个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的文学典型。它是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他一生共写童话一百六十多篇,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童话作家之一。名篇有《皇帝的新装》《夜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母亲的故事》《园丁和主人》等,都已列入世界最优秀童话之列。
易卜生(1926-1906)挪威剧作家。他1848年开始写作,一生共创作剧本二十部。著名作品有《社会问题》《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社会问题剧。
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新闻记者作家。著有《亲爱的国家里》等作品。《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他在法西斯监狱秘密写下的一部长篇特写,成为鼓舞全世界革命者的战斗作品。
2亚洲部分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莫歌》和《晨歌》,著名的《故事诗》在印度广为流传。1921年问世的《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还有《园丁集》《飞鸟集》《新月集》。
《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旧译《天方夜谭》。全书充满着奇妙瑰丽的幻想,又洋溢着现实主义的生活气息,它以题材多样和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有许多故事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如《渔夫的故事》《阿里巴巴》等。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混杂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人民群众的落后意识。它已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广泛流传,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对西文的文学戏剧、音乐和绘制都有过一定的影响。
紫式部(约978-约1015)日本作家,有长篇古典小说《源氏物语》。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中篇小说:《黑桃皇后》、《杜波罗夫斯基》
散文体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
历史剧:《鲍里斯·戈杜诺夫》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政治抒情诗:《致大海》、《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叙事长诗:《青铜骑士》、《高加索俘虏》
爱情诗:《致科恩》又名《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我的名字》《我曾经爱过你》 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书信小说》,《亡人伊凡·彼得洛维奇·别尔金小说集》、《射击》、《暴风雪》、《棺材老板》、《驿站长》、《村姑**》、《戈琉辛诺村源流考》、《罗斯拉夫列夫》、《杜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基尔沙里》、《埃及之夜》、《上尉的女儿》、《宾客聚集别墅》、《我们在别墅里度过了一晚》
诗作:《巴奇萨拉的喷泉》、《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迟开的花朵更可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曾经爱过你》。
狄金森,代表作《神奇的书》;莱蒙托夫,代表作《帆》;裴多菲,代表作《自由与爱情》;雪莱,《西风颂》;兰波,《乌鸦》。
一、狄金森
1、人物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
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般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
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美国诗人中最著名的佼佼者便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
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
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2、作品介绍
《神奇的书》是一首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给人们的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
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本文作为必背课文收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也作为阅读链接收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全文: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而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
二、蒙托夫
1、人物简介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俄语: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塔尔罕内度过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在艺术方面也很有天分。后来考入莫斯科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
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皮亚季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马丁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外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
2、作品介绍
《帆》是莱蒙托夫的一首诗。该诗是作者寻求自由,追逐理想;把懦弱和平庸遗弃在故乡。展现了,在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
这白色的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折磨。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波涛汹涌,夹杂着呼啸的海风。它们要打翻这精灵,要让这孤独的反叛者葬身在自己威猛的打击中。
而帆,在狂风骤雨中顽强前行,向着理想和光明,与风暴斗争的情形。
全文: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着什么,它把什么抛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弓着腰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波,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三、裴多菲
1、人物简介
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
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2、作品介绍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全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四、雪莱
1、人物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2、作品介绍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
全文:
哦,狂野的西风,秋之生命的气息,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犹如精魂飞遁远离法师长吟,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染上瘟疫的纷纷落叶四散调零:哦,是你哟,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沉睡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
(如同牧放群羊,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狂野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五、兰波
1、人物简介
让·尼古拉·阿蒂尔·兰波(法语: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或译阿尔图尔·兰波、韩波、林包德,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2、作品介绍
《乌鸦》为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全文:
当寒冷笼罩草地,沮丧的村落里。
悠长的钟声静寂,在萧索的自然界。
老天爷,您从长空降下,这翩翩可爱的乌鸦。
冷风像厉声呐喊的奇异军旅,袭击你们的窝巢。
你们沿着黄流滚滚的江河,在竖着十字架的大路上。
在沟壕和穴窟上,散开吧,聚拢吧,在躺满着新战死者的。
法兰西隆冬的原野,你们成千上万的盘旋,为着引起每个行人的思考!
来做这种使命的呐喊中吧,啊,我们,穿着丧服的乌鸦!
然而,天空的圣者,让五月的歌莺。
在栎树高处。在那消失在茫茫暮色的桅杆上。
给那些人们做伴,一败涂地的战争,将他们交付给了,树林深处的衰草。
——珀西·比希·雪莱
——让·尼古拉·阿尔蒂尔·兰波
——裴多菲·山陀尔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艾米莉·狄金森
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普希金人物简介
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注:儒略历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以普希金诗篇作指令码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
普希金人物生平
童年时代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 的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
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怀古”,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世纪——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薰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写作巅峰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络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 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囚徒》、《致大海》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 、《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茨冈》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等,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让大家知道了当时的社会。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
著作颇丰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短篇小说《黑桃皇后》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上尉的女儿》。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文人之死
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战,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日后的2月10日俄历1月29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人物评价
普希金的重大贡献,在于建立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屠格涅夫说:“毫无疑问,他创立了我们的诗的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的同时代人和好友果戈理也曾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像一部辞书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宝藏、力量和灵活性。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享有很高的地位。普希金的文学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等典型人物形象。别林斯基在著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一文中指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赫尔岑则说,在尼古拉一世反动统治的“残酷的时代”,“只有普希金的响亮辽阔的歌声在奴役和苦难的山谷里鸣响着:这个歌声继承了过去的时代,用勇敢的声音充实了今天的日子,并且把它的声音送向那遥远的未来”。冈察洛夫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艺术之父和始祖,正象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科学之父一样”。普列汉诺夫、卢纳察尔斯基、高尔基等人对普希金也有所论述。高尔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创作是一条诗歌与散文的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个将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奠基人;这种结合赋予俄罗斯文学以特有的色调和特有的面貌。”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还是一位美术家。只要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就能发现稿纸上面画有许多草图和速写,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图画的线条轻盈、急速、飞舞,完全符合诗人的气质和性格。
普希金的绘画有肖像、风景、奔马和花卉等,还有为自己作品所配的插图。普希金尤其擅长的是肖像画。他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人物典型的特征,往往比一些专业画家的肖像画还要真实。他的一系列肖像画中,有伟大的法国启蒙哲学家伏尔泰和狄德罗、英国诗人拜伦、俄国作家格里鲍耶陀夫、俄国诗人雷列耶夫等,肖像传神,栩栩如生。
看过的人还: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刻。
家庭背景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第二节)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第三节)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第四节)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第五节) 《致大海》赏析: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大致说来,《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一二节),海之思(三四节),海之念(第五节)“三步曲”。
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死亡 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这一不幸的消息从莫伊卡12号传出来后,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希金怎么会死?但命运之神却大大地开了一个玩笑,把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召回了天国,留给人们无限的悲痛和惋惜。 在悲伤的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就是普希金年轻漂亮的妻子,年仅24岁的娜达丽娅·冈察洛瓦·普希金娜。此刻,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打击,同时还要承受人们对她的恶语中伤。人们责备她,甚至咒骂她,正是由于她的轻佻行为导致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以致于丈夫死在情敌的枪口之下。 不和谐的婚姻 普希金与娜达丽娅的结合,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以〃郎才女貌〃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非常般配。1830年,普希金诗人的声誉如日中天,此时,芳龄十八的娜达丽娅犹如刚刚开放的玫瑰,鲜艳欲滴,清香诱人,人人都想采摘,普希金被她迷住了。在此之前,有多少女孩迷恋他,但没有一位像娜达丽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恰如中国一句俗语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普希金虽是一位大诗人,但却不得不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他再次求婚,终于实现了梦想。 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的一切。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但对于娜达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当然也不懂。每次,当普希金把他的新诗朗诵给她听时,她就大喊:普希金,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一次,几个朋友来到普希金家,他们在一起朗诵普希金的新作,娜达丽娅也在场,大家问她,朗诵是不是影响她时,她客气地说:朗诵你们的吧,反正我也不听。可见她对诗歌的索然寡味。 结婚之后,普希金陷入了困境。身边虽有一位美若天仙的妻子,这满足了他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但要博得这位美人的欢心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以致于跳舞到很晚才归来的娜达丽娅还睡在床上的时候,门口就传来了债主们前来讨债的门铃声。普希金欠所有人的债:木柴商人、卖牛奶的、卖面包的、修马车的,还有自己仆人的。他欠酒帐777卢布,裁缝450卢布,欠女时装师为娜达丽娅制作服装的费用3364卢布,欠书商也是同样的数目。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欠债已达6万卢布。在随后的两年里,不仅没有还掉以前的债务,反而越欠越多。临死前已达12万卢布。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他感到了精神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陷入了困境。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地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但是,作为家庭主妇的娜达丽娅对这些家庭生活经济上的困难一点也感觉不到窘迫,她甚至一点也不关心,从不过问,继续去享受她的奢华生活。面对这样的妻子,普希金再次痛苦地写道:“您是怎样的一位帮手和工作者呢?您的工作只是在舞会上跳跳舞,帮助男人们挥霍而已”。可怜的普希金! 娜达丽娅虽是家庭主妇,但除了陪普希金睡觉、生孩子之外,其他职责一概不问。甚至连孩子们的教育培养也多半是她的二姐娅力山德拉照管。在姐妹三人中,娜达丽娅年龄最小,长得最漂亮,最早出嫁。而娅力山德拉其貌不扬,自知只能做个陪衬,因而很少出入社交场合。但是,她虽然长得不漂亮,但却非常聪明能干,对普希金崇拜不已。她自愿替妹妹承担了管理家庭的重担。普希金从她那里得到了本是妻子应该给他的照顾和关心,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实现了部分交流。不幸的普希金! 匿名信 1836年11月4日上午,普希金收到了一个纸袋。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封“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证书上面这样写道:绿帽子最高勋章获得者、骑士团长及骑士们会聚勋章局,在尊敬的纳雷什金主席主持下,大家一致同意任命普希金为主席的助手和奖章史研究家。落款是:常务书记——波尔赫。 另外,就在同一天上午,维娅泽姆斯基、维耶尔戈尔斯基、瓦西里契科瓦等人也收到了同样的匿名信。顿时,整个彼得堡流言蜚语声四起,普希金成了上流社会谈论的笑料,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甚至在一次晚会上,某个名叫多哥尔鲁科夫的年轻人在普希金的脑后竖起了两根手指,作羊角状,即表示“戴帽子”的意思。 难道真的是有人故意陷害普希金吗?或许吧!但俗语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到底有多美?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普希金的好友索洛古博是这样描述的:“一生中我见过许多漂亮女人,遇到过比普希金娜更迷人的女人。但从未见过象她那样将古典端庄的脸型与匀称的身段如此美妙地结合在一起。高高的身材,神话般纤细的腰…….这是真正的美人。无怪乎,甚至是从最靓丽的女人中挑选出来的女人也要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我第一次看见她时,就神魂颠倒地爱上了她。必须承认,当时,彼得堡没有一个年轻人不对普希金娜暗暗地恋慕着。她那灿烂的美和魔力般的名字,让人们陶醉。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非常自信地确定自己爱上了普希金娜。不仅是那些仅与普希金娜见过一面的人,还有那些根本就没见过普希金娜的年轻人”。从这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普希金的妻子的确很漂亮,她那美丽的姿色具有无坚不摧的魅力,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子。 普希金在与娜达丽娅六年的婚姻中,初始如获至宝,倍加呵护和炫耀,为取得这样一个美人为妻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凭借自己天才诗人的名声,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朋友,引见给皇后和沙皇,带进彼得堡的上流社会,进入交际圈,引起人们的一片惊叹,人们对这一对“郎才女貌”的绝配赞叹不已。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希金爱美,其他的男人也爱美,沙皇尼古拉一世更爱美。随着普希金带着妻子参加的舞会越来越多,娜达丽娅的魅力越来越呈现出来。开始,她借着普希金的大名与达官显贵们结识,享受着第一诗人夫人的荣誉。但不久,她那魅力的光环已经超过了丈夫诗人的声誉。现在,在各种舞会上,人们谈论的话题,已不再是普希金和他的诗,而是他的妻子和她的美丽。人们喜欢她,仰慕她,热恋她,甚至渴望得到她。在众星捧月许多男人大献殷勤之后,娜达丽娅已经晕头转向。她开始接受所有男人献来的殷勤,不顾在丈夫面前与他们打情骂俏。特别是在〃英俊王子〃荷兰公使的干儿子,法国人丹特士出现后,她那不检点的行为举止更加明显,有时甚至达到了放肆的地步。娜达丽娅和丹特士,不知究竟是谁先爱上了谁,或许是一见钟情。丹特士,高高的个子,一副漂亮的面孔,两只粗野勇敢的大眼睛稍稍前凸。非常自信、活泼、幽默、快乐、机智,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与娜达丽娅同岁。在彼得堡圈子里,普希金开始也因他那活泼的性格而喜欢他,沙皇宠爱他,女人们更是爱他如掌上明珠,将他从一个人怀里抢到另一个人怀里。他在交易场上的成功与娜达丽娅不相上下,在这方面,他们俩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丹特士利用自己是外国人的身份,及沙皇的信任和人们对他的宠爱,大胆地追逐女性,尤其是对娜达丽娅穷追不舍。而娜达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因而对他的追求和放肆不但不加以拒绝和阻止,反而非常乐意接受,觉得很快乐。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年之久,娜达丽娅不知分寸的举止越来越离谱。那些与她交往甚密的好友曾试图劝她要学聪明些,要识相些,与丹特士打情骂俏不会有好结果。但每次都听到下面这样的回答:我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快乐,我只是喜欢他而已。请放心,不会出什么事,今后还会与两年来一样。这就是1836年普希金收到匿名信时的娜达丽娅及她的表现。 至于娜达丽娅与沙皇尼古拉一世是否有亲密关系,这很难说,但我想,仅以上所述,娜达丽娅的行为足可以使人们认为,她给普希金戴了“绿帽子”。 决 斗 自收到匿名信之后,普希金坐卧不安。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荣誉高于一切。收到普希金挑战书后,丹特士的义父,荷兰公使老格尔恩顿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意识到,义子的行为太过分了。同时,他也清楚,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决斗,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愉快的。于是,他开始四方奔走,多方斡旋,以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结果,安排了丹特士与娜达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结婚,并于1837年1月1日举行了婚礼。至少从表面来看,给人们的印象是,丹特士追逐的不是娜达丽娅,而是她的姐姐叶卡捷林娜,从而给普希金收回挑战书下了一个台阶,挽回了荣誉。丹特士在这桩婚姻中的确扮演了一个不幸的角色,叶卡捷林娜不但长的不漂亮,而且比他大6岁,丹特士的心理极不平衡,甚至连皇后都为他打抱不平:“我很同情他,他这是一种宽宏,还是一种牺牲?” 就在一场风暴看似过去,紧接着晴天之后,其实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风暴。丹特士与叶卡捷林娜结婚之后,他利用自己现在是姐夫的合法身份,更加大胆放肆地追起娜达丽娅来。只要那里有娜达丽娅的身影,那里就有他丹特士。他公开地挑衅地为娜达丽娅的健康干杯,邀请跳舞,大声地说着恭维话。不仅如此,他通过别人约娜达丽娅与自己单独约会,独白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对方接受它。在丹特士的进攻面前,娜达丽娅陷得越来越深,她没有发现自己的这场游戏有多危险及其严重的后果,他甚至不顾丈夫的禁止她参加一切年轻人的聚会的命令,依然我行我素,四处招摇,正如索非亚·卡拉姆津娜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所写的:“我沉重地告诉你这个发生上周三的悲剧,就在那一天,那一刻出现了可悲的结局,可怜的普希金,可怜的人!自从那天收到了那封卑鄙下流的匿名信之后,三个月来,他的精神上遭受了多大的打击啊!就是这封匿名信,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但引起决斗的具体原因,人们认为,是在上个星期六沃龙佐夫家的晚会上,当普希金看到妻子与丹特士在一起亲密地谈笑,跳着华尔兹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限。还有这位不谨慎的女人一点也不介意星期天在麦雷尔斯基家,星期一在维亚泽姆斯基家再次与丹特士见面!” 面对这样‘贤惠“的妻子和无赖的连襟,普希金纵有诗歌才华,此时也无济于事。除了决斗,他毫无选择了!于是,他再次发起决斗挑战,并确定了极其残酷的条件:双方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并且在第一次双方都没有射中对方之后,决斗再重新开始,直到有一方倒地为止。看来,普希金真的拼命了。 1837年1月27日,星期三,决斗在离彼堡不远的黑山进行,结果出现了本文开头中的局面。伟大的诗人死了,他的妻子被人们唾骂,是她害了普希金。普希金成了她美丽姿色和轻佻行为的牺牲品。 妻子娜塔丽娅 除此之外,另有为普希金夫人正名的观点有如下描述: 100多年来,人们往往把普希金之死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他的妻子娜塔丽娅·普希金娜。俄国文学界的一些权威论著,在对娜塔丽娅这个人物并没有掌握充分资料的情况下,一直说她是个轻浮浅薄、与诗人在精神上毫无共同之处的庸俗女子。娜塔丽娅几乎成了历史罪人,长期受到谴责与谩骂。 直到1963年,普希金研究家奥布多夫斯卡娅和杰缅季耶夫经过不懈努力,挖掘出一批珍贵的新史料——冈察洛夫家(娜塔丽娅的娘家)的书信,其中包括普希金和娜塔丽娅的法文亲笔信札,有了可喜的突破性的新发现。随后他们又着手研究娜塔丽娅写给第二个丈夫兰斯科依的信,以及她的两个姐姐的信件。两位专家出于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高度责任感,以这数百封经过论证的信件为基础,陆续撰写了多部专著,相继于20世纪70—80年代出版。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普希金娜传》在我国已有中译本,书名改为《普希金夫人传》(团结出版社,1991年)。此外,苏联女作家库兹涅佐娃的作品《“我爱你的心灵”——普希金娜的故事》也早已译成中文,书名改为《普希金娜的故事》(新华出版社,1983年)。这些著作的问世提出了对普希金夫人的新评价:在诗人之死的问题上,她非但不是祸首,而且还是受害者;她是个心灵与外貌同样美好的女性。 娜塔丽娅
作者们根据翔实的新史料描绘出另一个娜塔丽娅。她纯洁善良,受过良好教育。她之所以能攫住诗人的心,不仅仅是由于姣好的容颜,更重要的是她优美的内在气质。若娜塔丽娅是个头脑空虚的庸俗美人,实际就是贬低了伟大诗人普希金! 尽管娜塔丽娅由于年轻(她比诗人小13岁)对普希金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他的作品都难以有深刻理解,不过她崇拜他,尊敬他,支持他的创作。还在蜜月期间,她就为丈夫誊写诗稿。普希金的每一部新作诞生,总要先朗诵给她听。后来普希金想出版文选,娜塔丽娅便向哥哥求援,要了87令白纸。她还为普希金办理过许多出版事务。诗人遇害前半年,娜塔丽娅为减轻丈夫的负担,瞒着他再次请求哥哥接济。 普希金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你的美貌举世无双,令人倾倒。但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在给岳母的信中诗人写道:“我的妻子非常可爱。和她共同生活的时间越长,我对她的爱就与日俱增。上天赐给我这样一位温柔美丽、纯洁善良的天使,我实在受之有愧。” 这正是普希金夫妇爱情的基石。 普希金是位追求自由、反对专制的进步诗人。沙皇政府和上流社会把他视若大敌,千方百计摧残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娜塔丽娅是彼得堡第一美女,不知有多少男人为之倾倒,同时也遭到贵族**太太们的极大嫉妒。既是一位叛逆诗人的妻子,又有千百双仇恨的眼睛在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可是涉世不深、天真单纯的娜塔丽娅并不知道丈夫和自己的险恶处境,仍快快活活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沙皇尼古拉一世对她垂涎三尺,法国军官丹特士狂热追求她……其实娜塔丽娅何罪之有?她天生丽质,这不是过错。如果她有错,就错在过分天真和轻信,另外还有上流社会女子的通病——虚荣。她是个普通人,自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不过她是清白的,对丈夫始终忠诚。 普希金信任自己的妻子,并深深地爱着她,同时也明白像她这样的绝色女子是很难逃脱悲惨命运的。为捍卫自己和爱妻的名誉,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普希金与丹特士决斗。对方先开枪,他受了致命的重伤。被抬回家后,他在痛苦中安慰妻子:“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当剧痛难忍时,他就让她走开,不愿让她看着自己受伤痛折磨的样子,嘴里不断地说:“我可怜的妻子!”并派人去安慰她。在疼痛间歇时,便把她唤到身边,反复向她解释,她是无辜的,他永远爱她…… 给普希金治伤的御医阿连特目睹了这一切,感叹道:“对普希金来说,没有被当场打死是他的不幸,因为他受尽折磨,痛苦不堪。但对他妻子的声誉来说,他活着回来却是不幸中的大幸。因为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到她的无辜,以及普希金对她忠贞不渝的爱情是毋庸置疑的。” 弥留之际,普希金嘱咐妻子:“我死后,你带着孩子们到乡下去住。为我服两年丧你就嫁人,一定要嫁个正派的人。” 普希金逝世后,娜塔丽娅的处境不堪设想。她才24岁,还有4个年幼的儿女。丈夫猝亡带来的撕心裂肺的悲恸,再加上经济窘困,对她已是够残酷的了,她还得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指责。更有甚者,她竟成了举世闻名的反面教员,人们都以普希金错选了娜塔丽娅招致杀身之祸为教训。把普希金之死这一重大的历史悲剧归罪于一个弱女子显然是很不公平的。这也是娜塔丽娅的最大痛苦。 娜塔丽娅没有死,是个奇迹。孩子们给了她力量,使她顽强地活下来。儿女们就是她的生命,她已没有了自己的生命。 娜塔丽娅服了两年丧,而她的心却服了一辈子丧。尽管命运多舛,但善良的天性使她总是十分同情身处逆境的人们。青年作家谢德林被流放,这让她想起普希金当年遭放逐的情景。她为谢德林奔走,终于使他获释。后来她还帮助了另一位无辜受害的年轻人。 普希金逝世7年后,淳朴善良的军人兰斯科依理解她,同情她,爱她,也爱她的孩子们。他向她求婚。她嫁给了他,但内心的伤疤总在隐隐作痛,一生郁郁寡欢,51岁病逝。临终前惟一使她感到欣慰的是,此时她和普希金所生的4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 作为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是无愧于伟大诗人的。由此人们也更能理解普希金对她的爱——“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 但是由于长期造成的深远影响,在我国仍有许多人对普希金夫人持传统观点。 近些年来,经常可在报刊上读到一些国内著名作家造访俄罗斯,参加莫斯科和彼得堡普希金故居后写下的观感。文中每每提及诗人之妻都毫无例外地持否定态度。一位作家写道:“娜塔丽娅不是个信守诺言的人。在普希金逝世后不久,她就改弦更张,嫁给一位追求她的法国贵族。这也许是她对普希金的一种报复。”另一位作家写道:“普希金和娜塔丽娅的结合注定是不幸的。她没有给他愉悦和幸福,带来的是郁郁寡欢和悲剧式的结局。……在爱情方面普希金是败者,是输家。”还有一位作家认为:“普希金的婚姻‘下错了一步棋’,举足轻重的一步棋!”新近又有作家写道:“冈察洛娃除去给普希金生孩子,对普希金的精神痛苦视而不见,完全漠不关心。” 根据传统史料写的作品必然受其局限,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些似乎是这一学科领域的“圈内人”,却发表有严重谬误的文章,实在不应该。例如《普希金之死有新说》一文竟张冠李戴把一个叫伊达莉娅的女人当成了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事实上这个伊达莉娅当年曾追求过普希金,但诗人对她没有一点好感。她恼羞成怒,从此怀恨在心,同丹特士勾结在一起,制造事端,陷害娜塔丽娅,乃至酝成诗人在决斗中惨遭杀害。《新说》一文中把伊达莉娅的许多事统统扣到了娜塔丽娅的头上,最后得出结论:“诗人的悲剧是由其妻一手策划并与她的亲朋共同实施的。”因为伊达莉娅和娜塔丽娅两个名字仅有一个音节之差,对中国读者来说是非常容易搞混的。这篇“新说”又以其标新立异立即引起广泛瞩目,被其他报刊纷纷转载或摘登。于是以讹传讹,混淆视听,使本已被歪曲的普希金夫人的形象再次遭到更加粗暴的歪曲。 企盼大家都能尊重历史事实,好让这位埋葬在涅瓦河畔、生前饱受磨难的不幸女子的在天之灵早日得到安宁。 选自 《中华读书报》
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俄语罗马化:Aleks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其主要作品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短篇小说《黑桃皇后》,长篇小说《的女儿》等。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文学家普希金的生平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薰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络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 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 、《强盗兄弟》 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太阳沉没了》1820、《囚徒》和《短剑》1821等,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824至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蒐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的女儿》1836。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学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 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7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著名的波尔金诺村也在这附近。
普希金的作品风格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
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普希金对俄罗斯本国作家影响巨大,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诗人能与之相比。
普希金的青少年时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 (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南方流放时期
普希金于1820 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放时期是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几年里,他写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奥夫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南方流放的后期,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关系恶化。1824年当局截获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 并以此为借口,将普希金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软禁了起来。
乡村幽禁时期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着他。他中断了与十二月党人的联系,但接近了农奴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和俄罗斯普通的人民。他在这二年里经常到集市上听农民谈话和唱歌,并十分注意收集民间故事和口头传说。普希金从那里学习人民的语言,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料,这一切对普希金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两年里,普希金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囚徒》、《致大海》、《致凯恩》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几十首抒情诗 ,叙事诗《努林伯爵》,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六章。
就在他被软禁在乡间的时候 ,彼得堡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普希金一直关心着时态的发展。起义失败后,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拉拢诗人为其服务,决定将其召回莫斯科。
重返京城时期
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热情赞扬十二月党人的崇高志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1830年秋天,普希金因故滞留波尔金诺,这三个月成了普希金创作中的丰收时期。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其中包括《射击》、《暴风雪》、《村姑**》和《驿站长》等)、四部小型悲剧和几十首抒情诗。
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结婚后,定居彼得堡。他的行动仍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这一时期,普希金在创作上仍不断有优秀作品出现,如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叙事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抒情诗《致诗人》、《秋天》和《纪念碑》等。30年代中期,普希金与当局的矛盾日益加剧,此时一个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普希金于1837年 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身负重伤,两天后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