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含诗句的句子

傅雷家书中含诗句的句子,第1张

阿敏和恩德一起跟我念“诗”,敏说你常常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二句,现在他也背得了。

钱伯伯前几天来信,因我向他提过,故说“届时当作牛听贤郎妙奏”,其实那时你已弹过了,可见他根本没知道。旦钱伯母最近病了一星期,恐校内消息更隔膜。

你车上的信写得很有趣,可见只要有实情、实事,不会写不好信。你说到李、杜的分别,的确如此。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但杜也有极浑成的诗,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首,胸襟意境都与李白相仿佛。还有《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几首,也是缠绵悱恻,至情至性,非常动人的。但比起苏、李的离别诗来,似乎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这是时代使然,无法可想的。汉魏人的胸怀比较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古之下,犹令人缅想不已。杜甫有许多田园诗,虽然受渊明影响,但比较之下,似乎也“隔”(王国维语)了一层。回过来说: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国人谈诗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也是这个缘故。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所谓曲高和寡也。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词人中苏、辛确是宋代两大家,也是我最喜欢的。苏的词颇有些咏田园的,那就比杜的田园诗洒脱自然了。此外,欧阳永叔的温厚蕴藉也极可喜,五代的冯延已也极多佳句,但因人品关系,我不免对他有些成见。

上星期我替敏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风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①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休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明确起音],声势雄壮。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气派],更是千古奇笔。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再从总的方面看,把悲剧送到仙界上去,更显得那段罗曼史的奇丽清新,而仍富于人间味(如太真对道士说的一番话)。还有白居易写动作的手腕也是了不起:“侍儿扶起娇无力”,“君王掩面救不得”,“九华帐里梦魂惊”几段,都是何等生动!

意思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浪漫主义者是就是指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具备乐观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奔放的激情、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一词指一种文学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01

润物细无声

近日读了《傅雷家书》,对跨界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一封封家书似那淙淙溪水,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爱,挥洒的淋漓尽致,滋润于细微之间。

夫妇俩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浸透于真切而温暖的文字中,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真是家书抵万金。

傅家父子之间从音乐、文学,谈到为人处世、对文学艺术名家的品评,以及父子间的艺术探讨、对孩子未来的教育等,堪称教育典范,再现了傅雷这位跨界奇才在绘画、音乐、文学等各领域都有着极深的艺术造诣和深厚学养的学者风范。

02

气象万千的精神世界

透过绵细婉转的文字,让人惊觉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竟可以如此气象万千。家书中,傅雷不仅关心儿子的学业,更关注儿子的精神成长。

始终强调“先为人”的底线,傅雷在谈及李白、杜甫诗歌差别时,劝诫儿子:“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国人谈诗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

为文也是为人的一种体现,是让儿子做人要低调踏实,不要曲高和寡,傅雷把严谨为文之风迁移到教育孩子上。

傅聪在诠释肖邦的《玛祖卡》时,说:“若不到波兰,真是学不好……这不但是音乐的问题,而是跟波兰的气候、风土、人情,整个波兰的气息有关” ,实则是父子间关于“环境育人”理念的探讨。

傅雷谈及自己留学期间,让家庭教师讲语法,与房东太太做对话练习,将如何运用环境因素来学习外语的方法传授给儿子,这也是一位父亲关于“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的一种言传身教。

03

整体教育

有人说,一个人的教育应是整体的,学科之间应相互连接,不应是割裂的。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教学,可以跨学科、跨领域进行链接,更利于人产生长期记忆。

无论是说整体教育,还是说傅家父子气象万千的精神世界,都体现着父子俩超强的跨界学习力和领悟力,而每一个跨界奇才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所做之事的衷爱和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才会成其大家之范。

傅雷将为人之道、为学之风、艺术探讨、父子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教育思想等,都融入到字里行间,绵绵的父子之爱流淌于一封封家书之中,也正因此,《傅雷家书》被誉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千山万水,见字如面,字里行间,纸短情长,傅雷夫妇俩也成为了中国父母的教育典范。

                                                  (未完待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8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