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写作特色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进程讲述的;
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作品中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现弗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
扩展资料:
作品主题
《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因此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也就不奇怪了。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
苏菲和艾勃特需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但是他们又并非和人们格格不入。他们能够确信他们的世界是艾勃特·纳格的创造,但仅仅因为人们没有关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问这一问题。
实际上,正像贾德在整本书中所强调的,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能停止提出问题。艾勃特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
参考资料来源:-苏菲的世界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好奇和思考。
——题记
读了这本书,我的好奇心便挑起来了——14岁的女孩苏菲原本平常、有序是生活被一封离奇的信打破了。“你是谁?”这个问题出现在信中,在此之前,苏菲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绞尽脑汁,但她找不到答案。而接着又寄来了许多信让她困惑不已,席德是谁?寄信人是谁?席德爸爸为什么让我把信给席德……然而她也无意间开始了哲学课程。一个个的谜团也相继解开。
“你是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抹不去,擦不掉。开始,我可以轻易地回答:我是姚丽霞啊!但是那个叫姚丽霞的又是谁啊?如果我取了另一个名字,我会不会变成别人呢?我一直想不出答案,苏菲也是。
书中谈到了从最早的哲学家一直到现在的哲学家,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格拉底。我记得他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他这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竟如此谦虚,令我震惊。他一生对哲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却被陷害,最后为了良心与真理服毒而死。我佩服他的坚贞不屈,誓死捍卫良知。
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小孩儿则不一样,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都会产生疑问,而要成为一名哲学家,就要拥有好奇心。它让我又重新找回了好奇心。
哲学这门课程中,有着让人费解的问题,有着神秘的历史,既新奇又难懂,我希望我以后能深入了解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接着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而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子,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呀!怎么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现在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么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介绍了有关西方的哲学,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讲述智慧的故事。原本枯燥无味的哲学书读起来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捧书细读,我了解到弗洛伊德有趣的心理学理论,佛洛伊德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学到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佛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我们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我们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件东西为止。“这同时引发了我对于心理学的好奇与探索,在了解了梦的解析,爱情心理学后,我对于心理学的了解也更上一层楼。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苏菲的世界》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好奇,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仔细思考,永葆好奇的心态去探索,去挖掘。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所讲的一般:”那些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疑难、困惑的问题也曾经发生在所有聪明人心上;一个问题都没有漏掉,而且每一个聪明人都回答过它们,按照各自的能力,用各自的话和生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苏菲的世界》记述了众多哲学家。但,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我认为还是马克思。
因为,马克思是首位将哲学与实际的社会学、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思考、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的变化推动,并且将社会的物质、经济、社会条件称为社会基础,将社会的思想、规则、宗教、科学等称为上层构造。
并且,马克思指出了上层构造与社会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基础决定上层构造,上层构造也能影响基础。
马克思的成就还体现在对于阶级的思考。他提出任何时候,阶层冲突都存在,它只会缓和,不会消失,并且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弊端,提出共产主义构想,影响深远。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是我读了他的哲学观点后最大的感受。马克思是哲学家中第一个切实关心到无产阶级恶劣生存状况的哲学家。他不像其他的哲学家一样,埋头研究例如“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这类过于空泛、对于现实毫无价值的终极问题,而是敏锐地抓住了现有社会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共产主义制度。尽管依然局限于当时社会生产力,顽固等因素,但马克思依旧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是一名开拓者。
同时,他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的一种特质,也是令人敬佩的。马克思主义指出,黑格尔哲学本末倒置。马克思将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归结为物质,是一种典型的唯物主义。黑格尔则将这种力量归结于世界意志,就有一些唯心主义的感觉。马克思将物质放在第一位,说明他对命运的一种不相信,对于人类力量的坚定信念。而这,便是马克思的思想中最为可贵的一种特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苏菲,一位花季少女,某天回到家,发现了一封写着两个哲学问题的神秘来信。于是,在一位哲学老师用一封封信的引导下,开始思索与探索:从古希腊到现代,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所有哲学大师所思考各类问题与学说。最后塑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读完之后,“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
虽然,对书中的许多哲学观点还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但不可否认这真的是一本“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的奇书。苏菲的世界也很精彩。苏菲师生的哲学课是世界灿烂哲学史的迁移,从演说、艺术,到科学和诗;从米雷克斯和雅典,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到伦敦和巴黎;从神话传说、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早期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论升华,从中世纪的黑暗,穿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生,到马克思、达尔文,不断延续到将来的未知。多少理论的推翻与诞生,凝聚着人类对于生命与存亡的不懈探索,就在这样一本有趣的小书中生成。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喜欢的缘由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寒假前爸爸在网上帮我定了一本书,名叫《苏菲的世界》,但是我一直没读,寒假到了,爸爸规定让我读一本书,我从书架上找到了这本书,我觉得不读这本书,有点对不起它,于是我就开始读这本书了。
《苏菲的世界》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遇到的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不仅困扰了苏菲,也困扰了我。之后作者化身为艾伯特,为苏菲解答。那哲学是什么?什么人能成为哲学家?在此,做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当然小孩子最符合这个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他在书中的谜团是一环扣一环的,先是陌生人的来信,再是一个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秘小屋,就这样神神秘秘的,开始还好,疑团是可以解开的,但是越到后面,我便越是一头雾水。什么会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捡到钱,捡到明星片诸如此类,只在**中可以看到的情节,让我更加怀疑这是不是一部悬疑小说。直至到《柏客莱》这一节,才开始揭秘。原来苏菲是一位书中书的人物。
读苏菲的世界让我受益非浅。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这个寒假里,我读了挪威著名作家贾德的一部哲学小说《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讲的是14岁的女孩苏菲在一个平常的下午收到了两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这个神秘人每天都会准时地给苏菲寄一个神秘的棕色大信封,同时也在为苏菲上着一堂堂神秘的哲学课。这个神秘人就是哲学家艾伯特,在他的指点下,苏菲明白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这本书并不是很有趣,事实上,书中的故事一环扣一环,为我们解说了许多哲学名人的故事,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哲学世界,揭开了从古至今的哲学谜团。书中经常会出现哲学家艾伯特向苏菲提出的问题,每当我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时总会认为这些题太难,艾伯特竟然向一个初中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当我看到后面的答案时又觉得很简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所以,遇到问题不能退缩,也不要着急去看答案,首先要动脑思考,自己尝试着去寻找答案,自己的答案总比别人的答案更“深刻”。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往哲学的道路,展现了哲学的趣味性,揭示了哲学是什么。《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故事由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让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考,并在哲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西方哲学。苏菲在一次次的书信中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从神话、命运到启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贾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问,将苏菲一点点引入其中,跟随着苏菲的脚步,也让我不由自主跟着苏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学习……
这本书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作者在书中这样说到:“我们生活的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仔细想想,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渐消失了。我记得《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而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找回曾经拥有的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9《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给很多哲学著作敲了钟,或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不能普及和推广,
但《苏菲的世界》改变了这一现状,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哲学史,本身也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命题,随着探求进程的步步深入,使我了解到更多的哲学原理。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是在欣赏一部人类文明通史的真实演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有的朋友说,《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有的朋友说,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
的确,挪威作者乔德坦·贾德将哲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更方便地了解它。
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这个问题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它让我也开始思考起了哲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生活在人心中的东西。世上的人“在这只被拉出宇宙的帽子的白兔毛皮深处待得太舒服了”,以至于他们“被这个世界磨掉了好奇心”,“习惯了这个世界”。这本书好像一个哲学家,在我“已经开始朝着兔子(就是从宇宙的帽子中被拉出来的那只)温暖舒适的毛皮深处向下爬时,却被这位哲学家中途拦住。”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但是人却忘了这个世界的存在。《苏菲的世界》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种问题。但是,我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呢?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有人知道。也许,这是人世间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它曾经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14岁少女苏菲收到的陌生来信带她走进了一个她几乎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引导她的思维走进了人类更深、更本质的思考。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我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
本书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这些信虽是寄给她,却是写给一个与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给苏菲讲课,却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说他们是活在少校的意识当中。他们的谈话和举动被少校安排好后写进一本叫《苏菲的世界》的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女儿。故事的结尾,艾伯特与苏菲试图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并且成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麽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苏菲的世界》一部充满哲理的书,主要讲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就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哲学的意义、人的生命和各种哲学学说:如果把宇宙比作魔术师,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变魔术的兔子的话,我们就是居住在兔子绒毛深处的细胞。我们出生于细毛顶上,刚开始我们对这场魔术十分好奇,而人们慢慢长大了,对世界不再好奇了,就去了毛皮深处,并喜欢上了皮毛深处的生活,就不再过问世事了。哲学家就是那些努力向上爬,并把别人拉上去的人。只要你有好奇心,再加上50%的努力就能成为哲学家。
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
尽管我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启示。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读完了《苏菲的世界》,我开始从新观察这个世界(就是从白兔的一根细毛的顶端看),太奇妙了!我居然在写一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不可思议!我居然会写字!但是如果你大叫出来别人会认为你是疯子,因为他们正在从皮毛深出继续往下爬。
这个故事我觉得应该继续写下去,苏菲他们怎样了?变成真正的人了吗?如果某天我们发现我们也是某个故事里的人物而已,那么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是上帝吗?应该是吧,我们不知道呀。
如果某天我收到一些古怪的信,如果我发现房间里有一只白袜子,床底下有一根红丝巾,枕头下面有一个金色的十字架项链,如果某天我发现我认识一个叫艾伯特的哲学家,如果某天我发现我是一个故事里的世界里的人物!我一定会惊讶死的。但这只是如果,如果不是呢?是啊,我们不知道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苏菲的世界》里有2点我认为出错了:第一:书上说让苏格拉底向一个人提出问题,只要这个人的回答令苏格拉底不满意,就说明苏格拉底的确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就像有很多种答案可以解开这道题一样,如果苏格拉底和那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呢?如果两个想法都是对的呢?第二:我认为艾伯特不应该让苏菲见到他。他说过,一个哲学家要有好奇心,但是如果他和苏菲见了面,苏菲本来对他很好奇,这不是大损苏菲的好奇心吗?可能是我错了,因为也许我的想法和他们的不太一样。
苏菲的世界是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从兔毛的顶端来看它吧。
苏菲玛索在春晚上唱的歌叫玫瑰人生。
法国第一美女苏菲玛索在央视春晚演唱的这首歌曲,唱出初恋的惬意,优雅迷人。
苏菲玛索简介:
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1966年11月1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影视女演员、歌手。
1980年,苏菲首次在青春**《初吻》担任主角。1983年,她获得凯撒奖“最具前途女艺人”。1995年,她在**《勇敢的心》中塑造了伊莎贝尔公主一角。1997年,她在名著改编**《安娜·卡列尼娜》担任主角。
2002年,她执导了第一部**《对我说爱》,并获得了第26届蒙特利尔**节最佳导演奖。2014年,苏菲·玛索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马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与中国歌手刘欢共同演唱法国民谣《玫瑰人生》。
演艺经历
1980年,14岁的苏菲已有近170米的身材,被法国导演克洛德·皮诺托一眼相中,出演青春剧《初吻》,走红并成为法兰西偶像童星。
不久,又凭借《初吻2》获颁恺撒奖“最具希望青年女演员” ,确立了她在法国影坛玉女偶像的地位。
1984年秋,44岁的波兰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为筹备**《野恋》向苏菲发出邀请。同时苏菲也与试图阻止她出演的高蒙公司闹翻,赔偿100万法郎买回了合约。
此剧成为她演艺生涯及个人生活的重大转折点,她从此摆脱了青春玉女的局限,并在剧下与大她24岁的安德烈成为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1989年,《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是苏菲与男朋友安德烈的二次合作。
在这部充满争议的影片中,苏菲饰演了一个可以预言未来的女人,她与男主角偶然一瞥之后就一见钟情。苏菲凭借此片变身成为法国人心中的性感女神。
1993年,苏菲与文森特·佩雷斯合作出演了亚历山大·雅丁导演的浪漫爱情片《芳芳》,本片成为了当年最卖座的法国**,苏菲进一步确定了自己在法国影坛的地位。
1995年,苏菲·玛索在梅尔·吉布森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里饰演与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发生一段情的法国王妃。接着,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担任女主角。
同年,她自编自导了一部15分钟的短片《黎明之颠倒》。
1996年,她花了4年时间,写了一部100多页的半自传体小说《说谎的女人》在法国出版。
1999年,苏菲·玛索出演的**《心火》、《失去与得到》、《仲夏夜之梦》和007系列影片第19集《黑日危机》先后上映。
2000年,苏菲与祖瓦斯基再度合作,出演《忠贞》女主角 。
2001年,她出演的《卢浮魅影》上映,在片中她一人分饰两角。
2002年,她执导了第一部**《当爱变成习惯》 [2],获得了第26届蒙特利尔**节最佳导演奖。
2009年5月,苏菲·玛索第4次来到上海,出席影片《超级女特工》新闻发布会。5月16日,苏菲·玛索与莫妮卡·贝鲁奇首次合作主演的**《不要回头》上映。
2014年1月21日晚,苏菲·玛索出席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秀场 。苏菲·玛索受邀登上201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搭档中国歌手刘欢,一起演唱法国的民谣《玫瑰人生》。
2015年,苏菲·玛索主演了女子监狱片《囚犯》。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下文为您详细介绍《苏菲的世界》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苏菲的世界》主要内容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中心思想《苏菲的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是世界与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故事由一个14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让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考,并在哲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西方哲学。苏菲在一次次的书信中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从神话、命运到启蒙,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贾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问,将苏菲一点点引入其中,跟随着苏菲的脚步,也让我不由自主跟着苏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学习。
《苏菲的世界》作者介绍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在影片《初吻》中,凭借独特地青春气息,成为令法国为之骄傲的法兰西玫瑰。
《初吻》续集《青春的疑惑》使苏菲获得法国影坛最高奖项恺撒奖最佳新人奖,以及法国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随即,她加盟了法国著名的高蒙**公司,年薪100万法郎。在后来的《女大学生》、《萨卡纳要塞》中,她继续天真无邪,甜美多情。从此Sophie Marceau苏菲·玛索成为法国的“小甜心”。
“那些老家伙有钱、有权、有名、有势,在我16岁时,他们是绝对强势的人。那时候,我没有今天的自信”。苏菲·玛索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并不满意。“过去,他们想让我用3天时间拍一部他们想要的可怕**,而不是重要的独立**,我可能不得不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这不公平,现在我已经过了40岁,[2]我现在会毫不客气地说不。”
16岁时,她与法国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和法国影后凯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岗堡》,第二年又与杰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档合演《警察》。1984年,苏菲玛索和波兰导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爱》,为她的演艺生涯以及个人生活带来大转变,她从此摆脱玉女戏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其实,早在18岁,她就学会了说“不”。那时,她四处借钱,筹集100 万法郎赎回与高蒙**公司的合约,甚至闹上了法庭。导致冲突的原因很简单,她爱上44岁的波兰籍导演安德烈·祖劳斯基。但公司认为和擅长拍摄性心理的导演合作,会有损苏菲玉女形象,试图阻止她出演新片《狂野的爱》。
在安德烈的《狂野的爱》中,她身穿比基尼,湿着头发,衣服滴着水,躺在沙滩上,手放在腋下,微张着嘴。这部**彻底终结了苏菲的玉女形象,她变身为法国人心中的性感女神,也开始了长达18年的爱情长跑。
早熟的苏菲·玛索星途一路畅通,浪漫喜剧《芳芳》成为法国当年最卖座的影片。此后,她还出演了《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路易十四的情妇》、《心火》等多部影片。
1995年,她自编自导了一部15分钟的短片《黎明之颠倒》。
最接近真实的苏菲·玛索的是1996年在法国出版《说谎的女人》。她花了4年时间,写了一部100多页的半自传体小说。她狡猾地把现实和虚构编织在一起,主人公是位居住在巴黎去过好莱坞的法国女星,她肆无忌惮地表示最讨厌谄媚、自负、愚蠢的**导演;又经常忍不住,会去勾引各种男人。“我写的时候,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这是我最私人的事情,也是最真诚、最赤裸的东西。书里的故事,可能或多或少是说我,也可能不是说我。”苏菲说。“一误再误,那是我想装成另一人,结果反而露出本性。我在揭示虚假做作的同时,在不经意间,在一秒钟里,倒回复了自我,更深层次的自我。”在《说谎的女人》里,她这么写道。
接下来的几年,苏菲玛索一直企图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来自巴黎的女孩》、《心动的感觉》、《情书战场》、《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蓝色乐章》、《情欲写真》等。
1995年,苏菲玛索开始将演艺触角扩展到美国,在梅尔·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苏菲玛索在梅尔·吉布森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里饰演与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发生一段情的法国公主。接着,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担任女主角。之后,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与得到》两部美国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梦》。当然最受瞩目的还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机》的演员阵容,成为新一位邦女郎。
苏菲玛索在《黑日危机》的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个全然成熟形象的苏菲玛索,正因为有了她的加入,《黑日危机》被誉为最好看的007影片。除了演戏之外,苏菲玛索也尝试多方位发展,她所执导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经获选参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种注目”单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国出版了一本自己写的书《La Menteuse》。
1995年春,苏菲玛索执导了她的第一部影片。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摄《勇敢的心》时写的**剧本为基础的8分钟短片。这部短片受到戛纳**节的充分认可。
1999年是苏菲玛索**丰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心火》在全球发行,而她的另两部英语影片分别是与戴维·斯帕德主演的《失去与得到》以及和凯文·克莱恩、米雪尔·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梦》都获得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参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黑日危机》,这部**在一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一亿美元,并将有可能成为最卖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玛索则再次让全世界影迷欣赏到迷人的外貌与精湛的演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的《卢浮魅影》,这部**是利用了古代埃及法老王的超度,体现人对生命的渴望。从女主人翁祖母的去世到和男主人翁的相遇,无疑都体现了,人作为活着的灵魂,必须承担起对生死理解的超度。而苏菲·玛索一人分饰两角的演技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这部惊悚**背后对于生命的真谛。
菲·玛索曾经于2001年出版过一本半自传体小说《谎言》,并同时开始尝试做导演。她执导的**处女作《当爱变成习惯(英语:Speak to Me of Love)》获得2002年蒙特利尔国际**节“最佳导演”奖,该片的主演是朱迪·高德莱施(英语:Judith Godrèche)。
由意、法两大女星莫妮卡·贝鲁奇和苏菲·玛索首次合作主演的新片《不要回头》,此前曾曝光两款正式海报、一张剧照和先行版预告片,现又曝出首张现场工作照、第二版先行预告片及多张剧照——昏黄怀旧的色调中,惊悚、悬疑与情色场面交相融合。
2002年,她执导了第一部**《对我说爱》。在她看来,演员的生活没有自主权。年轻时,她常常坐在沙发上等电话,因为没有电话而焦虑;电话多了,她也焦虑,“生活仿佛就是被电话线操纵的”。
处女作《对我说爱》具有半自传性质。这年,她和安德烈的爱情也走到了头。**是她和安德烈爱情的写照:一对老夫少妻从冷战到离婚,离婚又互相思念,但最终不再见面。法国媒体描绘安德烈像占有欲极强的暴君;苏菲出演过安德烈执导的5部**,但票房都以失败告终。但在安德鲁的教导下,苏菲开始写作、执导了第一部短片。这年,该片获得了第26 届蒙特利尔**节最佳导演奖。
2014年,苏菲·玛索登上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搭档中国歌手刘欢,一起演唱法国的民谣《玫瑰人生》。
作为一本哲学启蒙书,有关哲学的内容都是以苏菲的神秘哲学老师给苏菲上课的形式讲述的,几乎把西方哲学讲了个遍,从久远的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希腊哲学,讲到伊壁鸠鲁学派,再到后来的神秘主义,中世纪时期哲学和神学密切相关,圣多玛斯等历史人物依次登台,然后历史车轮一转,文艺复兴,牛顿和伽利略的发现打开唯物的大门,巴洛克时期的新旧冲突更加明显,然后,笛卡尔踏上追寻智慧构建自己世界理论的旅途,斯宾罗莎紧随其后,创造永恒。 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也是基本哲学规律,长期的理性主义之后,经验主义开始崛起,柏克莱,休谟开始颠覆我们的三观,到了法国启蒙运动便是思想的狂欢,康德头顶那片星空和心中准则,浪漫主义开始被宣扬,接着登台的是黑格尔,祁克果
作者:x次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595622/answer/6027522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品年表 11980年 《初吻》(laboum),又名《第一次接触》,饰薇克。 21982年 《初吻2》(laboum2),又名《再一次接触》,饰薇克。 31984年 《萨卡纳要塞》(fortsaganne),又名《沙岗堡》,饰马德莱娜。 41984年 《最后一次接触》(joyeusespues),饰朱丽。 51985年 《狂野的爱》(lamourbraque),又名《野恋》,饰玛丽。 61985年 《警察》(police),饰诺丽雅。 71986年 《堕入地狱》(descenteauxenfers),饰劳拉。 81988年 《女学生》(ltudiante),又名《心动的感觉》,饰瓦伦蒂娜。 91988年 《雪琳娘》(chouans!),饰塞利纳。 101989年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丽》(mesnuitssontplusbellesquevosjours),饰布朗什。 111990年 《来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palisades),饰波娜戴特。 121991年 《情书战场》(poursacha),饰劳拉。 131991年 《蓝色乐章》(lanotebleue),饰索朗日。 141993年 《芳芳》(fanfan),又名《留住有情人》,饰芳芳。 151994年 《豪情玫瑰》(lafilleded’artagnan),又名《达达尼昂的女儿》,饰爱卢瓦兹。 16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heart),饰伊莎贝拉王妃。 171995年 《云上的日子》(par-delàlesnuages),饰女孩。 181995年 《对我来说,拍**就是生活》(makingafilmformeistolive)。 191996年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又名《浮生一世情》,饰安娜·卡列尼娜。 201996年 《玛奇丝》(marquise),又名《路易十四的情妇》,饰玛奇丝。 211996年 《心火》(firelight),饰伊丽莎白。 221999年 《失去与得到》(lost&found),饰丽拉·杜布瓦。 231999年 《仲夏夜之梦》(amidsummernight’sdream),饰希波丽妲。 241999年 《007之黑日危机》(the world is not enough),饰艾丽卡·金。 252000年 《忠贞》(lafidélité),饰克莱丽。 262001年 《卢浮魅影》(belphégor,lefantmedulouvre),饰丽莎。 272002年 《对我说爱》(parlez-moid’amour),又名《当爱变成习惯》,自编自导。 282003年 《当阿历克斯遇到艾玛》(alex&emma),又名《书中自有颜如玉》。 292003年 《我决定留下来》(jereste),饰玛丽·多米尼克。 302004年 《逃之夭夭》(anthonyzimmer),饰吉雅拉。 312004年 《护士娜丽》(acesoir),饰娜丽。 322007年 《 魅影追击》 332008年 《暗处的女人》 我最喜欢《勇敢的心》
1933年,一个大眼睛高鼻梁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事医疗工作。这个当年23岁的美国大男孩可能也没有料到此生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第一位加入中国 的外国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原外籍公民,唯一一个参加过红军、八路军、 的西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会长、“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获得者……
这个美国人改名马海德,有了在中国传奇的一生,在中国生活的55年里,他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了太多的中国人。
在中国,他也拥有了美丽贤惠的妻子周苏菲,他叫她“妹子”,她称他“马”,相伴了半个世纪的爱人苏菲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和马的爱和点滴回忆一直在她心里。
“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苏菲老人一头灰白发,一件红色中式袄,虽然已经93岁,但皮肤光泽,岁月并没有隐藏老人曾经的美丽。
1939年,19岁的周苏菲因积极宣传反内战,上了 特务的黑名单,为了安全,地下党组织将她送到了延安。刚到延安,苏菲进入“鲁艺”上学。
“我到了陕北以后水土不服,重感冒,发高烧,鼻子不通,夜里不能睡,就去找医生。”推开医务室的门,苏菲遇见了大家都在相传的美国大夫马海德。“他穿着旧灰布军装,打着绑腿,胡子拉碴,但很帅气,除了高鼻子大眼睛之外,和那久经沙场的红军战士没什么两样。”
马海德毕业于巴内瓦医科大学,博士,1933年,他来到中国上海从事医疗工作。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和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到达延安。1937年2月,这位年轻的国际友人加入了中国 。从此,他和中国融为了一体。
面前美丽的苏菲吸引住了马海德,“他给我开药,特别细心,比如点鼻子的药,配了两瓶红色和绿色的药水,还不知道他从哪找到了一张很漂亮的信纸,歪歪扭扭写了几个中国字,希望你赶快恢复健康,恢复你美丽的笑容。”
马海德的细心赢得了苏菲的关注,她开始了和马海德的更多接触,“他是个很温柔的人,有知识,儒雅,打球、跳舞,什么都会,还非常尊重人。”
近一年的接触后,1940年3月1日,苏菲成了马海德的妻子。虽然在特殊年代,浪漫的马海德还是要求给妻子一个明确的身份,“在革命队伍里,结婚都是打报告,批准了就行,他却非要正式一点,带着我去边区下面的民政厅办了结婚证,结婚证是用最普通的新闻纸印刷的。”
结婚证是两份连在一起的,民政厅的办事人员正要把两份剪开,马海德马上阻止,“别剪开,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
相 濡以沫婚后的生活很简单,马海德一直在医疗战线上忙碌,他负责在延安筹建了陕甘宁边区医院,无论谁找他看病,马海德都会尽心医治。
苏菲则回到鲁艺学习。
战争年代,唯有每个周末夫妻两人才可以短暂的团聚一下,过礼拜六便成了延安夫妻团聚的代名词,“每到周末,我们就在家里招待好朋友,当时边区一个家庭一个月才一点肉,大家就把肉凑在一起,做一脸盆米粉肉,我们还会在空地的柱子 上挂上煤油灯,天黑了大家就跳交谊舞,非常快乐。”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1950年,他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开始投入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工作。
苏菲则开始从事**工作和话剧演出,常常要随剧组到外地拍戏。虽然和马海德分开两地,但苏菲从未缺少过丈夫的关心。
“那时候没有电话,寄信的周期也比较长,但不管我回不回信,马每周都会给我写信。”苏菲记得,一次马海德寄来一张儿子周幼马的照片,看着照片上儿子单薄的衣服,苏菲有些揪心,“我顾不上孩子,马也忙,那时候小孩子的衣服都是大人做,我没时间给孩子做,特别愧疚。”没想到,一段时间以后,马海德很快寄来幼马新的照片,照片上,幼马已经穿上了新衣。
呵护着妻子的同时,马海德终日忙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海德带领防治性病的医疗队走遍了全国各地,取得了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性病的成果。
抗击麻风病
这以后,马海德投入了防治麻风病的战斗,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终结。
当时中国约有50万麻风病人,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江苏等省。新中国成立前, 部门组织的对麻风病人的医疗救治几乎是个空白。1956年, 中央把“积极防治麻风病”写进《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曾经为防治性病跑遍了全国边远地区的马海德,又开始率领医疗队深入基层展开调查。
“那个年代,麻风病是无药可治的,如果一个村子发现一个麻风病人,整个村子都会陷入恐慌,由于多数病人都生活在偏远的山区,我想和他一起去看看麻风病人,他反对了很多次,最终还是同意了。”
没有工作的时候,苏菲就和丈夫并肩作战,在一旁支持着丈夫。
“马给麻风病人做检查会用手去触摸病人皮肤溃烂的部分,别的医生大多全副武装,他们看到马在接触过病人后用肥皂仔细洗几遍就没事了,慢慢打消了对麻风病的恐惧。”
有一年的春节,河北省望都麻风病院,马海德给麻风病人拜年,他主动和病人握手,一个病人却不肯伸出手来,“马大夫跟你握手呢,你倒是伸手呀。”
听见一旁人的话,患病的老汉哆哆嗦嗦伸出手来,就在和马大夫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老汉泪流满面,“自打我得这个病,多少年了,没人敢跟我握手,您是第一个。”
几十年里,马海德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麻风病院,筹建了很多新的麻风病医院,治疗麻风病的技术也有了突破,采用联合化疗法,患者只要吃三天药就可以基本消除传染性,杀灭体内大部分的麻风病菌。
1985年,马海德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国际麻风学术交流会,就此,“中国麻风病协会”和“中国麻风病防治基金会”成立,马海德出任会长。
从新中国成立到马海德去世,他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防治麻风病工作上,中国基本上控制了麻风病,麻风病人从近50万人下降到每年发现现症病人不足两千人,治愈病人21万人。
临终牵挂
1976年,马海德被确诊为前列腺癌。但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他从未放弃过和麻风病的斗争。
“从1976年到1984年,马大夫陆续做了8次大手术,好几次情况都不乐观,可病情稍微好转一点,他又开始忙,到处看病人,还去国外为基金会募集资金。”
去世前的半年,马海德被癌症折磨得体重掉了30公斤,直到1988年,他晕倒在北戴河的三省会议会场上。
他被送进协和医院,“按照他的要求,我们每天探视时会把寄来的报纸和信给他,方便他继续在病床上办公,马头脑还很清楚,在病床上口述,秘书帮他速记,一两个小时能口述十几二十封信,后来他索性让我们把打字机搬到病房,以便自己可以打些简单的复信。”
苏菲记得,有一封信是广州山沟寄来的,那个麻风病患者在信里说,山沟很苦,没有菜吃,以盐水泡饭为生。“马看完信就哭了,让我立刻帮他记录,他口述给这个病人回信,还打算给广东省领导写信,请求他们帮助这个患者。”苏菲帮着丈夫记录,却不知道这成了丈夫的最后一封信,口述完毕,马海德高烧不退。
不久后的一天,马海德的侄子从美国寄来一笔钱,他颤巍巍地告诉苏菲,“妹子,这是给麻风病人的钱,不容易,一定要管理好基金会的钱。”
那天开始,马海德陷入昏迷。9月2日,去海牙出席第十三届国际麻风病会议的代表出发前,马海德嘱咐大家,要多学习别的国家的技术,而后再度昏迷。
9月23日,马海德在病床上得到了卫生部授予的“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光荣称号。9月26日,马海德78岁生日,病床上的他突然睁大了眼睛很大力气地问,“去海牙的人回来了吗。”“他们回来了。” 马海德听见苏菲的回答,又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一旁的苏菲却无法忍住泪水。
10月3日,丈夫马海德走了,留下苏菲,一生想念着丈夫,延续着丈夫对麻风病人的贡献,完成了丈夫未完成的筹建一个专门奖励麻风病医护人员的基金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