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像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吴云∶“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他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我们判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处。”
吴先生经过仔细排比研究,得出那样的科学论据来,作为学术上篆、隶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视的。不过还有两个问题想要问,那就是∶一,篆书也不能够个个是象形字,一开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许多字存在,因此,仅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够。我的意思是说隶的破坏古文(“象形字”是一种字体的笼统名称,事实并非个个“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举),不仅仅是破坏象形而已。二,今天看到的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简帛书中发现其中字的结构有变篆体,也有未变。用笔有圆有带长方的,那种字当时又称之为何名?这种“半篆半隶”的字形从秦昭襄王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初(秦云梦简到汉马王堆帛书,吴文有详述可参阅)还存在,始皇帝以前,字还未有“体”的区别,可是到汉初,肯定那种字已经归入隶体,二者合起来考虑,那么对吴先生的区别篆体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实上结构之变,光讲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够全面。我估计区别问题,在当时——在字体初变时一般人肯定还不太严格的,那种“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随着新名称而名之——也称为隶,其中稍为保留些旧结构也是可以的。因此我认为如果设身处地来推测当时的命名,和今天用学术研究来区别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离的,是无足为怪的。明确地讲,篆与隶的不同除形象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一方面的区别,例如∶生(篆)、上(变笔法未变结构)、之(笔法结构全变)。三字的名实异同,决非单论结构,其他相似的情况也很不少,可以类推。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所见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年)的书简、乐浪汉墓出土的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的漆盘上的铭文等等,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笔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相像的字形还能在东汉的碑刻中见到很多。最著名的如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华山庙碑》、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年)的(曹全碑)、又三年(186年)的(张迁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举了。
同时在西汉的碑刻中也还有一些面积大都方正或个别字带长形,又仅有极短的波势的字体,其有代表性的所见如∶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年)的《鲁孝王刻石》、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年)的《祀三公山碑》、顺帝永和二年(137年)的《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灵帝建宁三年(170年)的《郙阁颂》摩崖石刻、以至明帝永平九年(66年)字形不大规则的《开通褎斜道》摩崖石刻等等。以上那些基本上已消灭篆体而形式稍有小异的“正体字”,一直流行于两汉、三国间,而且几乎独占了石刻碑志中的位置。在江苏省南京市出土了东晋谢鲲的墓志,还能见到用的仍是这样的字体。这种字体应当说都是隶,因为其形式自秦到汉,虽有些变化,但并不太大。从字形的面积上讲∶先带长方,后变方扁,有些地方还交叉互用着。长波、短波,也同样是交叉互用不分前后的。因此决不能说它是一种字体彻底变为另一种字体的新旧二体,而是一种字体在前前后后中间的个别量变罢了。
历史
起源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嬴政统一文字后,汉朝复兴和发掘传统文字的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而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大家李志敏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对当时的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但未必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1]孝宣皇帝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时,征礼等百余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 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盖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但是也有人认为,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例如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因为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所以隶书的书写速度更快。
发展
隶书者,篆之捷也。
隶书《西狭颂》
这是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对隶书本体及其产生背景的经典叙述。事实上,篆之捷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字体体系中发生结构和书写性变化(隶变),并经漫长的“隶变”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字体。也就是说,隶书是通过“隶变”从篆书字体中脱胎产生的。
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既是对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变过程的核心内容。在这里,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不光为了书写速度的提高,同时因其蕴涵着内在的书写运动态势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运动轨迹,才使隶书在秦汉之交随着政治的更替最终彻底代替篆书而获得普遍应用的。
就书法而言,隶变完成了以下篆隶转换:
1、摆脱篆书字型结构的凝固化束搏而走向隶书线条时空运动的抽象化表现;
2、线条由篆书委婉的弧笔变为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篆书的联绵圆转变为转折的方笔。隶变标志着汉字相形性的破坏和抽象符号的确立,使汉字由古文字体系向今文字体系转换;同时也标志着隶书的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
另一方面,作为人的规范意识,又必须对这种新的字体和书体加以规范。于是,就有了汉末高度规范的八分书出现。所以我们说,所谓的隶变过程,就是篆之捷所产生的新的书体继而对这种新的书体加以规范建构的过程。而作为书法,隶书的美就存在于这历时四百多年的隶变过程中。
隶书《华山庙碑》
解读隶书的美学内涵和产生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对隶书本体的深层认知。通常,我们是从现存的汉碑和简牍两种载体来认识隶书的。但是,通过汉碑和简牍两种载体来认识隶书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样还无法认识隶书美学内涵的形成渊源。因此,我们要将四百多年的隶变过程置放在秦汉文化背景中去解读,探求出隶书美形成的文化和思想渊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算了解了一些隶书的传统。
在两汉,隶书不但通过隶变过程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同时还有着向草率和规范两极方向发展的整体趋势。一方面,隶书在过分强调书写便利的极端中逐步脱离了隶书的原本实用立场,进而在持续草化过程中因书写的运动态势不同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章草和今草;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隶书原本书写形态的规范建构,而且这种规范建构是以形式秩序确立为前提的。因为文字的形式秩序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民族文化交流的畅通和社会进步。这是历来被官方重视的重要环节。因此,随着西、东汉王权的相继确立,对现实生活中广泛流通的隶书进行规范整理也就成为必然。八分书以规范为手段,有效的克服了篆之捷隶书的随意性书写倾向,使形式秩序趋向于稳固的位置选择和有序的结构图式。加上汉代官方文人审美观念的不断容入,最终形成了八分书规范、和谐、静穆、左撇右挑的风格特征。两汉刻石存在的从西汉的质朴率真向东汉工稳规范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也从一方面印证了官方对篆之捷隶书进行规范建构的历史进程。
然而,当今学界和书法界普遍把两汉刻石方面的逐步工稳规范的发展趋势认定为隶书走向成熟的标志了。这样做不但牵强,也为隶书的本体理论阐释带来困难。这是因为:一、八分书对隶书的改造是以美术规范化和线条装饰化为前提的。不但不具备书写的随意性与合理性,反而增加书写的难度,失去了隶书书写简捷流便的原本实用立场;二、从八分书的书写主体来看,已经由隶书的原本社会公众立场上移到了文人和官方了。我们从、《乙瑛碑》、《礼器碑》《华山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刻石文本可以看到八分书已经开始具有雅化、规范化和文人化的艺术特征。这些书法文本有着一个大致相同的特征,那就是波蹀。其实这种波蹀是对篆之捷原本隶书书写的美化。飞动的线条和波蹀已经使刻石隶书脱离了隶书原本的简单和质朴,而开始具有雅化、和文人化的艺术特征,是汉代文人那种浪漫、潇洒的艺术审美精神的体现。而正是这种雅化、规范化和文人化的艺术特征,却失去了隶书在社会广泛流通的内在条件和社会基础,因而也就不应该属于原本意义上的隶书。事实上,隶书表现在刻石方面的逐步工稳规范的发展趋势,它的实质是八分书对篆之捷原本隶书实施规范和审美改造的双重结果。《熹平石经》以其高度规范的形式秩序、以及构造的共同原则和形体的共同特点,体现出八分书最大程度的稳定性品格。如果从文字学角度讲,八分书应该成为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字体的。所以我们说,隶书从西汉的质朴率真向东汉工稳规范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并不完全是隶书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更多的是孕育着一种新的字体的产生。八分书由于自身的本质特性和使用立场,脱离篆之捷原本隶书书写主流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熹平石经》的书体特征和内容也佐证了八分书作为东汉规范字体的使用局限性。
所以我们说,隶书独立品格和美学特征的形成,不是东汉的高度规范和成熟,而是存在于四百多年的隶变过程中。在这四百多年的隶变过程中,有着实在太多的书法文本需要我们加以解读和认知。《张迁碑》的质朴奔放、浑厚博大,《曹全碑》典雅华美、俊秀温润,使我们看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结体和不同审美取向的东汉经典刻石文本书法。这是东汉正大的文化气象和文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自信的书写流露。特别是《石门颂》潇洒自如的波挑,体现着文人回归大自然书写的开放情怀,加上民间工匠的契刻,又为《石门颂》置入了民间的质朴意味,铸就了《石门颂》既有原本隶书的质朴随意,又有人文情怀流露的独特艺术魅力,显示出《石门颂》不拘一格的奔放品格、以及阔大的自然气象,成为历代书家关注和借鉴的经典范本。
然而,东汉刻石所表现出的典雅、华美、庄重、整饬只是一种完整的、华丽的美。如果没有原始隶书的质朴和简淡元素灌注其中,那么这种美又是虚伪的、造作的、没有感情的。如果东汉刻石典雅、华美、庄重、整饬的基础上置入隶书原本的奔放、流畅、阔大的审美气象,那么书法就会有一种大自然的淳朴和广阔气象。而这种美才是更接近生命本真的美。因为隶变过程中的很多随意性书写看似很朴拙、很简淡、很平凡,而实际上却蕴涵着无穷的美学价值,是人的生命系统中的真实流露。
认识是继承的前提。所以,发掘两汉隶书的美学实质及其背后所含盖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是我们持续关心的内容。同时,它也应该是我们完成隶书的时代性突破和发展的前提和理论支点。
怀素简介
怀素,长沙人,字藏真,他是个和尚,喜欢喝酒,一日九醉,时人称其为醉僧,并且吃肉,放浪形骸,据说他家贫没钱买纸来写字,因此常用芭蕉叶供以书写,怀素的草书与张旭齐名,世
有(颠张狂素)之称。
怀素的书法以狂草著名,他传世的作品以自叙帖、鱼食帖和苦笋帖最为著名,自叙帖中字体用笔上瘦而刚劲,字语字之间一气连绵,极其放纵不拘,是其书法上最大的特色。
怀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僧名怀素,长沙人(另一说零陵人)。精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是书法史上领一代 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怀素代表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地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作品特点/怀素[唐代书法家]
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从唐代中叶开始,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了一千两百多年。怀素,十岁出家为僧,字藏真,俗姓范,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写坏了的笔头也很多,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却无心修禅,更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唐任华有诗写道:“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极大。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 与众多书家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净经、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就以上怀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为三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主要作品/怀素[唐代书法家]
《自叙帖》
纸本,纵314厘米,横15100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最初的六行,据说是由此帖收藏者苏舜钦(宋)所补写,与第七行以下的相比,确有天壤之别,这在打开全卷俯瞰时,更加让人一目了然。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就草书而言,在晋唐以来的传统之中,有以羲之父子为最具学究派特质的主流,而属于反传统者,当推怀素的自叙帖式的“狂草”一路。据说颜真卿曾以张旭笔法授与怀素,所以或许可说是“张旭——颜真卿——怀素”是一脉相传的,从遗留下来的作品看来,颜真卿在楷书及行书方面,已呈现出反传统的趋向。就草书言,怀素大概是从张旭的作品中,悟得了他独自的书法。
《小草千字文》
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怀素晚年草书又从骤雨旋风转到古雅平淡,字与字不相连属,笔道更加苍劲浑朴。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怀素草书。王世贞评说:
《论书帖》
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董追《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钟(钟繇),草出张(张芝)。”但无论如何,他的草书总是以奔放纵逸为基本面目的。而《论书帖》则与我们常见的怀素的草书大有不同。他的《书帖》写得“匀稳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遗意的佳作。
艺术特色/怀素[唐代书法家]
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从唐代中叶开始,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了一千两百多年。怀素,十岁出家为僧,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写坏了的笔头也很多,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怀素作品图册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却无心修禅,更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唐任华有诗写道:“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极大。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净经、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就以上怀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为三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3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 三书指: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
11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2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 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 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 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 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常见借代词语,如: 桑梓是指家乡;桃李是指学生;轩辕是指国家;婵娟是指月亮;汗青是指史册。
2、作者以及代表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3、中国文学之最,如: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4、文化常识,如:三国:魏、蜀、吴;“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5、一句话评书,如:《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6、人的称谓,如: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7、谦称,如: 自称:愚、敝、卑、臣、仆;帝王自称:孤、寡、朕;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女子自谦:妾
8、敬称,如: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9、特殊称谓,如: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10、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如: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谪:降职并远调; 擢:选拔,提拔。
11、地理部分,如: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12、天文部分,如:二十四节气, 北斗星,北极星。
注: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
酒圣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诗圣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武圣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很深。
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 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