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宽泛了,笼统的说,浪漫主义哲学思潮是17世纪末康德等哲学大师将古典主义哲学推至顶峰并宣布了理性的形而上学的终点,康德等的理论高度成为了不可逾越的峰顶,思想界在此基础上开始对人类的理性进行反思、怀疑和否定,于是诞生了批判理性、歌颂感性与本能的浪漫主义思想流派,在法国以卢梭为代表,在德国以尼采为代表。随之也诞生了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大师。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唯美主义aesthetici
Devotion to and pursuit of the beautiful; sensitivity to artistic beauty and refined taste
爱美性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对艺术美及优雅品味的敏感性
The doctrine that beauty is the basic principle from which all other principles, especially moral ones, are derived
艺术至上主义认为美是基本原则,是其他原则特别是道德原则产生之源泉的学说
The belief that art and artists have no obligation other than to strive for beauty
唯美主义认为艺术及艺术家只能追求美的信条
名词解释:
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最初起于诗坛,后来渐及小说、戏剧,主要流行于英国。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
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耶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耶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我们常说的唯美=浪漫
上面这句话,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为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所做的评价。我相信凡是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们看到这样的评价,都会觉得此话精准无比。
不记得自己最初为什么想要看这部系列小说,只知道当我开始读他的时候,就始终处在一种间歇性震惊的状态。每读一部分都好像是被开启了一扇通向异世界的大门,惊喜,意外,震惊,接踵而至,不停的撞击着我的大脑,我的思维。以至于在阅读期间,我甚至梦到星空就在我的脚下,我所在的城市被这片广阔星空吸入漩涡中,惊醒后陷入一阵迷失和失落。
刘慈欣在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时间,空间都无限宽广的宇宙(对,是“宇宙”,都不能用“世界”来形容,“世界”太小了,甚至“宇宙”都有点小),而人类,仅仅是这广阔空间里的一只小虫子。全系列共分为三部:《三体 I:地球往事》、《三体 II:黑暗森林》、《三体 III:死神永生》。在一步步的阅读过程中,我的感觉从震惊变为压抑,从压抑变为绝望,从绝望变为不甘心,又从不甘心变为平静。这本汇集了不少金句的书,可最后留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味的,竟是那句“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全书涉及大量的物理学,数学知识,但这些最终都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通读下来,除了对那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震撼之外,更是产生了对宇宙和文明的思考。人如蝼蚁,宇宙又何尝不是?万物终有因,万物终有果,因果循环,死又何尝不是永生?
可当我想要为这本书写点评价的时候,却发现角度太多,无从下笔。清晰易懂的概述每本书的主要内容吗,意义不大;分析里面的逻辑漏洞吗,太不自量力;深挖书中提到的各类专业术语及相关知识吗?工程浩大,可能一辈子都未必能将其中的一点研究透彻。索性都作罢,只谈最震撼我的内容。
1、虚拟游戏——《三体》
在《三体 I:地球往事》中,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虚拟的游戏,这个游戏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遥远星际文明二百次的毁灭与重生。那里有三个太阳,两个纪元:恒纪元、乱纪元。那里的人们根据纪元的更迭,来选择脱水(将自己体内的水分完全排出,变成干燥的纤维状物体)或泡水苏醒。以适应不同纪元下的环境。在这里你会发现孔子、墨子、秦始皇 、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古今中外的人,跨越历史年代,文化背景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崭新的世界。
2、红岸基地
在《三体》这一虚拟游戏设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女人的野心。这个名叫叶文洁的女性,利用红岸基地对于外星文明的探寻,发现了除地球外,宇宙中的另一个文明体——“三体文明”。于是,她以太阳为中心,向宇宙中的“三体”文明,发出了第一道信号。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惜杀死了自己的领导和丈夫,以达成这一目的。可正是这一发射,彻底改变了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命运。
3、智子
在“三体文明”接收到“地球文明”发送的信号后,便派出“智子”来对地球科学进行封锁。这些“智子”能够清楚的看到地球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并能够在人类的眼球上显示出字幕。而以叶文洁为首的地球叛军也已成为智子的棋子。
1、面壁计划、面壁人、破壁人
在被“智子”锁死科学技术后,地球文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经历了磨难的人们建立起了太空舰队,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这一特点,制定了“面壁计划”。这项计划由行星防御理事会(PDC)负责,推选出4位面壁人,这4位面壁人由于需要躲避智子的监视,其想法与做法无需让任何人知道理由。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而这时,为“智子”工作的地球叛军地球三体组织(ETO)也选出了4位破壁人,以打击面壁计划。
2、猜疑链
即在宇宙这个茫茫的大环境中,任何文明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无法确定其他文明的善与恶,这就导致了猜疑的出现。而在无法判断对方是安全还是充满恶意的情况下,形成的猜疑链会被延伸的很长。所以,一旦发现,就会选择去打击对方。
3、技术爆炸
在宇宙所有的文明当中,当某个文明收到另外一个外星文明交流的信息,经对比后发现了自身的弱小,那就建立了猜疑链,这期间就会从其他文明得到信息,从而发生技术上的爆炸性突破。
4、黑暗森林
宇宙中的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也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1、阶梯计划
人类将一个人的大脑送入太空,此脑被“三体文明”截获,并用此大脑还原出了此人生前的全身。
2、掩体世界
人类建立太阳系联邦,在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背后共建立64座太空城。来躲避外星文明打击太阳系后释放的巨大能量的毁灭。
3、黒域
将太阳系转化位低光速黑洞。即将太阳系与宇宙的其余部分完全隔绝,相当于置身的宇宙直径从一百六十亿光年缩小至五十个天文单位,在光速为每秒167千米的世界里生活。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只能以极低的速度运行,退回到低技术社会,永远失去飞出低光速区域的能力。
4、二向箔
高级外星文明用来打击其他文明的武器。
5、降维打击
将三维世界变成二维世界。所有立体的一切都将成为薄薄的一片纸。
6、回归宇宙
小宇宙中的物质归还至大宇宙。
以上。
最后,附上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希望能做一个梳理。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1婚姻是1双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1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2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一个男人最好的聘礼就是一生的迁就与疼爱。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可惜世人很多看不穿!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
3如果把爱情经营成亲情,尽管分不开,但是会越来越没感觉。亲情给人温暖的感觉,爱情给人浪漫温馨的感觉,亲情里不可能有浪漫,爱情里却可以有温暖。所以,爱情不是亲情,爱人不是亲人。
4嫁得好并不是嫁富豪,而是嫁给一个能给你安全感的男人。住在别墅里天天流泪的,你进的不是天堂而是地狱。真正嫁得好的女人,是住在单元房里却被老公哄的像只傻鸟。爱你一时,宠你一世,骗你一辈子!其实,只有过来人才知道,日子过得好,真的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无忧无虑过日子。
5爱不爱,看感觉。合适不合适,看生活。很多时候,你对一个人有感觉,会深深爱上。但谈恋爱容易,过日子却难。你以为爱上了就会幸福,但爱上一个人,才是烦恼的开始。真正幸福的日子,从来不是因为相爱,而是因为相合。
6好夫妻的十大经典表现恋爱时彼此是崇拜者;交谈时,彼此是知音;得意时,彼此是吹牛对象;生气时,彼此是出气筒;困难时,彼此是咨询师;痛苦时,彼此是安慰者;病时,彼此是护理;老时,彼此是拐杖;平时,彼此各干各,保持适度距离。
7夫妻之道,千言万语,似乎可归纳两个原则,一是:“努力使自己被对方欣赏”;一是:“努力去欣赏对方”。爱情的真正魅力在于发现相悦。欣赏是花,爱情是果。对自己所爱的人,不要羞于表达你的爱,不要吝啬你的称赞。
8选伴侣选爱人,还是选个疼你的好。爱原本就是个挺虚的词儿。它不只是简单的形而上,更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呵护。爱一个人,得给对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乎。一万句柔情蜜意,不如一句“放着,我来。”记着,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9女人的温柔并不是千依百顺,而是在爱人意志消沉时的鼓励,是平凡日子里的陪伴。男人的强大也不是耍脾气,而是在生活压力下的承担,是痛苦悲伤时的不离不弃。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爱人。
10真正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真正的缘份,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你的主动;真正的自卑,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把她想得太优秀;真正的关心,不是你认为好的就要求她改变,而是她的改变你是第一个发现的;真正的矛盾,不是她不理解你,而是你不会宽容她……
11如果一个人非常疼爱你,但却出轨,那不是爱情;一个人非常重视你,却一直不相信你,也不是好的婚姻;而两个人看起来很相爱,却都不愿为对方放弃自己的部分生活,这更不是长久的爱。
12好男人的浪漫,是风雨无阻的接送你上下班,是悄悄而从不解释的往你皮夹里塞钱,是你生病时拿着药丸和水虎视眈眈看你吞下去,是吃饭时不用问却能点满一桌你爱吃的东西,是晚上睡觉时悄悄帮你盖好被子,不用甜言蜜语和赌咒发誓。好男人不用开口,就可以浪漫满屋。
13女人真爱上一个男人,是“除了他之外,再也看不见别人”,而男人真爱上一个女人,是“我要为她努力工作,让她过得更好”。所以,当一个女人痴缠起来,她是遇到了真爱。而一个男人开始变得很努力赚钱,也是因为真爱。
14最傻的女人就是,你什么都不图,只图他对你好,到最后那些拜金女过的都比你好,你可以图一个人的钱,一个人的权,一个人很帅,可以图你所想图的,但千万不要图他对你的好,如果有一天一旦他不想对你好了,那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15越是对你发誓的人,越是发毒誓的,就越是在骗你,因为真相是不需要佐证的。同样道理,越是疯狂的爱你,不惜浪漫到极致的来爱你,就越不是爱情,因为爱情是平淡而持久的……越是真,就越安静。越是久,就越平淡。
16真正的爱情,是用来激励的,你创造的空间有多宽,爱情的空间就有多广;真正的爱情,是用来驱动的,你能够奔跑得越久,爱情就能够坚持得越长;真正的爱情,是用来燃烧的,生命有多少亮度,爱情就有多少亮色;真正的爱情,是用来铺设的,你能走多远,爱情就能给你铺多远的路。
17爱一个人容易,被一个人爱也很容易,唯独找到一个具有相同频率,彼此相爱的人却是那么的难,当自己最爱的人和最爱自己的人是同一个人的时候,那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8如果一个人真正的爱你,是不会和你去暧昧的。如果你也爱一个人,请不要去和别人暧昧,因为那样会伤害到你们之间得来不易的爱情,也会伤害到其他人。暧昧只能填补内心一时的空虚,是长久不了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份美好的爱情,是容不下一丁点的欺骗和虚伪的。
19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将就,只有结婚这件事情没办法将就。因为你要的不是一张证书,你要的是结婚后的一种生活。从结婚到老,你有足足几十年的人生。哪一天,都没办法面对一个将就的人。所以,人生就是,宁可孤单,也不将就。
20娶一个美女,只是一个男人的本能,让妻子变得美丽自信,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本事;嫁一个成功的男人只能证明这个女人找到了宝藏,帮自己的男人变得越来越成功,却能证明这个女人本身就是宝藏。好的婚姻是通过造就对方来成就自己,不好的婚姻是通过消耗对方来满足自己。爱,会让彼此更加优秀!
问题1:(不知道回答的对不对)
西方哲学史
英伯特兰·罗素 著
--------------------------------------------------------------------------------
序 言
绪 论 卷一: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01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02章 米利都学派
第03章 毕达哥拉斯
第04章 赫拉克利特
第05章 巴门尼德
第06章 恩培多克勒
第07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08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09章 原子论者
第10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11章 苏格拉底
第12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13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14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15章 理念论
第16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17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18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19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20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21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22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23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24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25章 希腊化世界
第26章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27章 伊壁鸠鲁派
第28章 斯多葛主义
第29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30章 普罗提诺
卷二:天主教哲学
导 言
第一篇 教父
第01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02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03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04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05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06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07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08章 约翰·司各脱
第09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10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11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12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13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14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15章 教皇制的衰落
卷三:近代哲学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
第01章 总说
第02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03章 马基雅弗利
第04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
第05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05章 科学的兴盛
第07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08章 霍布士的利维坦
第09章 笛卡尔
第10章 斯宾诺莎
第11章 莱布尼兹
第12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第13章 洛克的认识论
第14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第15章 洛克的影响
第16章 贝克莱
第17章 休谟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第18章 浪漫主义运动
第19章 卢梭
第20章 康德
第21章 十九世纪思潮
第22章 黑格尔
第23章 拜伦
第24章 叔本华
第25章 尼采
第26章 功利主义者
第27章 卡尔·马克思
第28章 柏格森
第29章 威廉·詹姆士
第30章 约翰·杜威
第31章 逻辑分析哲学
问题2: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什么是实证主义
江怡:什么是实证主义--对它的一种史前史考察
实证主义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中的重要传统。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实证主义萌芽于17世纪的欧洲,18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所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表面对立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刻的一致,即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与关于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严格区分。在法国,由于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19世纪的法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与法国哲学的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哲学传统,经验论,知识的区分,社会政治因素
Abstract:
Positivism has been importantly a tradition in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ancient Greek However, as an intelligent trend, positivism was seeded in seventieth century European thought and spread over in eightieth century as forming a seemingly conflict between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under which concealed deeply agreements that distinguished between contingent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necessary knowledge of the eternal In France, due to influence of eightieth century enlightenment the French philosophy in ninetieth century had apparent political factors Philosophically it could be related closely to the romantic tradition in French philosophy because of French Revolution
Key words: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empiricism, distinction in knowledge,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传统,“实证主义”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它不是去预先假设人类是如何得到知识的,也不提供关于知识的心理学或历史学的基础。实证主义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它告诉我们关于世界陈述中的哪些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围,并为我们提供可以用来区分能够与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的准则。因而,实证主义是一种规范的态度,关涉我们如何使用“知识”、“科学”、“认识”、“信息”等术语。同样,实证主义的原则也区分了哲学和科学的争论中哪些属于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哪些又属于不可能得到解决或不值得考虑的问题。[1]
一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置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2] 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当然,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唯名论,而唯名论本身并不是一种实证主义观点,因为它关心的仍然是知识的构成和来源,而不是关于构成知识的原则和标准。而且,中世纪晚期的一些经验主义萌芽,主要关注的也是如何得到事物本身,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而是大自然撒播于一切生灵之中的初隐“力量”。
实证主义的思想在17世纪开始呈现最初形态,它与近代机械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伽里略的科学观直接形成了与传统世界观的对立:科学的任务不是去增加自然及其属性的数量,而是大量地去描述一切可以测量的现象。伽里略的理想实验超出了经验材料的范围,开始确立科学理想的重要性,即为一切实验确立理想条件。这正是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确立科学规范的开端。17世纪实证主义思想的最主要代表是伽桑迪,他在1624年的文章中直接反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宣称形而上学的思辨是没有结果的,而合理的目的论思想也是不可靠的。他认为,一切值得探究的知识都会是不完善的,我们基于天生的认知手段而得到的东西,都不过是具有可能性而已,这样的知识是无法宣称可以发现世界的“本性”或万物的“本质”的。伽桑迪的思想反映了法国知识分子思想通常具有的朴实特征,即不要询问用定义无法回答的问题,如关于上帝的问题或关于宇宙本性的问题,我们只能对各种不同的答案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便将来的科学能够给出更好的回答。
从今天的角度看,17世纪西欧哲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是笛卡尔的《论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1641)和莱布尼兹的《单子论》的出版,因为正是这些著作开始把整个西方哲学真正引入对人类知识的性质及其形式的考察,而哲学才第一次被明确地规定为“正确指导理性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笛卡尔)。从此,“理性”在哲学话语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成为衡量一切人类知识的最高准则。虽然在严格的意义上不能把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看作是实证主义者,但他们却持有实证主义者的一个共同信念,即认为任何以不可见的力量去解释世界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不能为以无法清楚地表达的东西去解释自然过程而留下地盘。在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看来,科学应当使世界摆脱神秘,应当用真实的知识填补我们认识上的空白,而不是用华丽的辞藻去掩饰我们的无知。所以,笛卡尔就用外延概念去解释传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实体,而用思想去解释被看作思维之实体的灵魂。虽然从当代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笛卡尔对物质与灵魂的绝对分离是造成后来西方哲学陷入身心问题困境的根源,但在17世纪的哲学中,笛卡尔把广延的实体和思维的实体区分为物质(外延)和思想(灵魂),这种做法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笛卡尔把一切实体都放到了保证清晰确实的理性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所有声称隐藏了某种本质的实体理论中都没有任何真正有意义的、对自然的描述有所贡献的内容。因为在他看来,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实际的事物属性,而在这些属性背后并没有什么隐藏的“自然”。他把自己的使命看作是发现可以接受为绝对必然的而不只是纯粹分析的真理,而这样的真理就只能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因为遵循正确的秩序和精确地陈述我们正在研究的所有情况,这就是那个赋予算术规则以确定性东西的全部”。[3] 由于经验知识本身具有欺骗性和不确定性,其内容也缺乏任何必然性,它们无法使我们达到任何确定的关于存在的断定,所以,笛卡尔提出,我们就只能在其他地方去寻找无可置疑的知识标准,而数学作为演绎知识的模式恰好可以在科学中得到普遍运用,我们由此也才能够建立起作为必然真理的自然科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笛卡尔甚至提出,要得到关于物体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完全可以不需要经验的材料,而只需要仔细地分析外延、物体、运动、阻力等概念就可以了。
从表面上看,笛卡尔的这种思想的确与实证主义者追求必然真理的理想有相似之处。然而,至少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实证主义还有一条最为重要的信念,即知识只有在具有分析特征的情况下才是必然的,就是说,可以称作具有必然性的知识并不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是具有重言式特征的一些命题,它们的真是由构成它们的那些词的意义决定的,这并不要求经验的或实验的证实标准。这样,在实证主义者看来,必然的知识并不告诉我们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也不包括任何存在性的判断,不涉及到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现实的过程。但在笛卡尔看来,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不仅仅是要告诉我们实际发生的某些东西,而且要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是必然要发生的。这种看法的前面一点把他与实证主义者区分开来,而后面一点则把他与经验论区分开来了。
在强调知识的必然性方面,莱布尼兹比笛卡尔更为彻底。在他看来,一切经验知识都是偶然的;我们既无法通过这种偶然的知识去把握世界,又无法用这样的知识去证明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就只能用充足理由律去证明世界的存在就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同一性命题中,我们才能看到必然的知识。而这样的必然知识也只有几何学的分析真理才能向我们提供。由于莱布尼兹曾周游列国,对当时的世界版图有丰富的经验知识。因而在他看来,几何学本身并不能从经验的积累中得到,而只能是来自对上帝本质的认识。他提出的“普遍语言”概念就是一种对人类认识表达可以采用的普遍形式的理想。用现代语言来说,这种“普遍语言”概念就表现在用逻辑语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理想语言”,在这种语言中,所有的词都只有在句子中才有意义,而所有的句子又都是通过对所保包含的词的意义的分析而得到意义的,所以,这种语言中的句子只能是分析的,或者说在性质上是分析的。
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对笛卡尔主义的一个主要攻击,就是对必然知识的这种独断论主张。巴克莱认为,所谓必然的知识应当包括对经验事实的判断,因为只有来自经验的判断才能成为我们知觉的内容。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试图准确地阐明所谓的“所与”(given)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它就在于不可观察到的物理对象的性质。而由于我们无法离开感知而达到这样的性质,所以,对“所与”的本质的认识也只能是在我们对对象的感知中。而且,根据他的观点,由于根本不存在离开了感知的任何本质,所以我们对这种本质的认识也是不可能的。他写道:“我担保,可感知事物的存在就在于它们是可以被感知的,而不是它们实际上被感知。”[4] 巴克莱与实证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他否认了物质实体的存在,或者说,否定了对世界存在的形而上学说明,仅仅强调由感知所构成的经验命题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关键作用。但他的思想中仍然存在与实证主义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希望祛除一切对人类知识无关紧要的或有害的说法,要求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必定是能够经受对表达这种知识的句子意义的分析的。
二
从今天的角度看,在18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所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表面对立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深刻的一致,这就是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与关于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严格区分:对笛卡尔和莱布尼兹来说,只有在性质上为分析的知识才是必然的,但这样的知识不是关于世界的,而是一些重言式命题,它们表现为某些必然发生的内容;而且它们是无法通过经验的手段得到的,只能是来自某种先天的东西,这就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合理的证明;同样,巴克莱明确地区分了在我们的感知中呈现的内容与无法有效地引入感知中的东西,如物质的存在。巴克莱区分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存在即被感知”,但他由此也表明了对物质世界的态度,即从经验感知中消除关于世界存在的无神论解释。从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中可以看出,它们实际上是对这样两种知识区分采取的截然不同的选择态度:唯理论明显地反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强调对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把握;经验论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即使是数学和几何学的命题同样源自经验,同样是对经验材料的概括而已。
休谟在西方近代实证主义思想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他通常被看作是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但他在处理两种知识的关系上却与洛克、巴克莱等人的经验论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正是这种差别使得当代哲学家把休谟放到了实证主义的阵营。逻辑实证主义者把休谟看作是他们思想的先驱之一,而科拉克夫斯基则直接把他称做“实证主义哲学的真正鼻祖”。
休谟区分了“印象”和“观念”,但认为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是不需要观念之外的经验观察的:它们只是由相似、相反、不同程度的性质以及数量等关系构成的。对这些关系的研究是数学学科的内容,与外在的世界无涉,数学命题的真取决于这些命题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推理关系的自明性。休谟由此认为,虽然关于事实的判断告诉了我们关于存在的内容,但它们却不包含必然性的知识,所以,人类关于事实判断的经验知识是有局限的,从这样的知识中我们无法得到关于必然性的知识。休谟怀疑论的要旨就是否定了所谓的“规律”命题反映了事物自身的必然性,而认为必然性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我们由联想产生的思维习惯之中。休谟对因果概念和本体概念的批判,导致了后来的实证主义者完全抛弃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否认存在任何先天的认识对象,放弃对科学中的必然因果性的追求,主张对知识采取概率论的立场。可以说,从19世纪初开始复兴的整个实证主义哲学思潮,都是沿着休谟的怀疑和批判的思路展开的。
三
当然,实证主义在19世纪欧洲的复兴还与当时的哲学背景有关。根据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学家科普林斯顿(Frederick Copleston)和哈姆林(D W Hamlyn)等人的分析,19世纪的欧洲哲学中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倾向,一种是在德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对它的反对,一种是在英国和法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经验论哲学以及对它的反对。[5] 黑格尔通过对理念的逻辑推演建立的绝对精神体系,遭到了他的同时代人叔本华以及随后的尼采和基尔凯哥尔等人从不同立场和角度的批判,由此形成了19世纪后半叶风起云涌的唯意志主义、生存哲学以及所谓的后黑格尔哲学,当然还有在黑格尔哲学内部出现的新黑格尔主义。这些不同思潮虽然形式各异、观点分歧,但都可以看作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不同反应,这就使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但在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哲学界,情况则完全不同。
在英国,19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是詹姆斯·密尔(James Mill)和边沁(Jeremy Bentham)。詹姆斯·密尔是后来成为英国实证主义哲学最大代表的J S 密尔(旧译“穆勒”)的父亲。他于1829年出版的《人类心灵现象分析》成为当时的联想主义的大众手册。这种联想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来自休谟,但又结合了英国心理学家哈特利(David Hartley)在他的《人之观察》(1749)中提出的关于心理学的一般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派生于某些原子感觉,因为一切观念都依赖于印象,而一切复杂印象又都依赖于更为简单的印象。边沁把心理学上的享乐主义看作人类行为的支配原则,认为痛苦与快乐是人类的“主宰”,他由此派生出著名的功利主义道德原则,即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数量的最大快乐。这个理论后来被哈奇森进一步推向极端。但边沁本人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他所提倡的道德心理学原则会产生如此的功利主义,他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1789)中只是表明了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立法标准和具体实施惩罚的使用标准,即惩罚的程度只有在它具有普遍的功用时才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事实上,密尔的《功利主义》(1863)就是对边沁这个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使之具有更为普遍的道德意义。
然而,当经验论在英国大行其道而黑格尔主义在德国已落入末途并将被新康德主义取而代之的时候,黑格尔主义却开始在英国(主要是在牛津)逐渐兴起。但这种英国式的黑格尔主义与德国的不同,它更注重理念发展的认识论层面,带有一些英国经验论的影子。而且,如布拉德雷(F H Bradley)这样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甚至否认自己是黑格尔主义者。英国黑格尔主义的特点就是用康德的认识论修正黑格尔的纯粹精神概念,其中的主要代表是格林(T H Green)、包桑葵(Bernard Bosanquet)和布拉德雷等人。格林反对经验论或感觉论对原子感觉的强调,认为对实在的认识必须包括了对关系的认识,但关系本身不是由关系者带来的,而是由心灵赋予的。包桑葵特别在逻辑学和美学思想中继承了黑格尔的传统,被看作是最为正统的黑格尔主义者。当然,19世纪英国最大的绝对唯心主义者还是布拉德雷。但他的思想主要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著作《逻辑原理》(1883)和《表象与实在》(1893)都发表于19世纪晚期,所以他的思想对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的产生没有带来直接影响,但却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新实证主义产生的直接导火索。
在法国,由于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19世纪的法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都不像德国或英国哲学那样抽象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而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如19世纪初较为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团体“意识形态者”(les idéologues)就明确地把研究人类观念和语言表达的起源作为他们的重要目的之一。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莱西(Destutt de Tracy)在他的《意识形态原理》(1801)第一卷中明确指出,他要关心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人类的语言能力和其他天赋能力,认为这种研究正是为逻辑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提供基础。在他看来,这样的一些能力主要包括情感、记忆、判断和意志。而19世纪初最为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德·拜伦(Maine de Biran)则直接把研究人类的思维能力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他于1802年发表的《习惯对思维能力的影响》一文为他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奖励,1805年又以另一篇论思想的文章再次获奖,并由此被选入法兰西学院的院士。[6] 与德国哲学家不同,法国哲学家在讨论思想能力或观念起源时,他们并不是求助于先天的观念作用,而是更加唯物地从物理学、生理学、化学或心理学等学科中获取资源,把人类观念和语言的形成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人类大脑中所发生的各种反应的产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巴尼斯(Cabanis)所说的名言:“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法国哲学的这个特点正是孔德实证哲学得以产生的深厚思想根源。
除了强调从各门自然科学中寻找思想资源之外,19世纪的法国哲学还特别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哲学家们的思想往往带有明显的政治取向和社会哲学目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与法国哲学的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哲学领域,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官方哲学是所谓的“精英主义”(Eclecticism)。它竭力鼓吹制度化的君主立宪体制,反对拿破仑时代的独裁统治,但又反对当时的社会理论家所宣传的革命尚未成功的主张。以罗耶—阔拉德(Paul Royer-Collard)、孔辛(Victor Cousin)和约夫里埃(Théodore Simon Jouffroy)为主要代表的这种精英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妥协精神。他们把自己的政治理论看作是一种明智的精英主义,能够取各种不同体系中的精华,将其结合为一种有效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他们的哲学立场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及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在社会哲学领域,以傅立叶(Marie Charles Fourier)、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和蒲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为主要代表的所谓社会改革主义者坚持认为法国大革命没有完成历史使命,但要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并不需要流血的革命,而只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他们的社会主张通常被看作是一种乌托邦而遭到马克思等人的深刻批判,但他们的社会理想却反映了法国哲学家和一般知识分子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也是孔德的实证哲学得以建立的思想背景。
唯意志主义 把意志当作世界本原和发展动力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50年代后流传于法、英和北欧一些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等。前者主张生命意志论,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第一位的,一切都应成为意志的工具;他还认为人生也是意志,即生命意志,它为欲求所困扰,由于欲求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因此,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正由于此,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尼采是权力意志论的代表,他与叔本华一样推崇意志,不过他推崇的不是生命意志,而是权力(强力)意志。他认为生命意志只是意志的低级形式,强力意志是意志的高级形式;强力意志是世界和一切生命的本质;强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和内在内容。由此他提出利己是人的正当要求,利他是人的耻辱;提出“超人”历史观,即一种独具特色的英雄史观。唯意志主义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其实质是唯我主义、个人主义,在总体上是消极的。
柏拉图把世界进行二重划分,柏拉图在现实世界之外设想了一个“理念”世界。现实主义只关心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相信有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存在,所以,现实性,实证性是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浪漫主义是柏拉图哲学的精华,浪漫主义把现实世界看成是虚幻的,只有柏拉图那样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才是一切现实的根源。从这种观点出发,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其实是各自发展了柏拉图两个世界的学说中的一个部分,它们的缺陷是没有把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结合起来考虑,陷入了片面的相对主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