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关于西方哲学的考题,盼望大家指教,急用!!感激不尽!!

两道关于西方哲学的考题,盼望大家指教,急用!!感激不尽!!,第1张

问题1:(不知道回答的对不对)

西方哲学

英伯特兰·罗素 著

--------------------------------------------------------------------------------

序 言

绪 论 卷一: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01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02章 米利都学派

第03章 毕达哥拉斯

第04章 赫拉克利特

第05章 巴门尼德

第06章 恩培多克勒

第07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08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09章 原子论者

第10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11章 苏格拉底

第12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13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14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15章 理念论

第16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17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18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19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20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21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22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23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24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25章 希腊化世界

第26章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27章 伊壁鸠鲁派

第28章 斯多葛主义

第29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30章 普罗提诺

卷二:天主教哲学

导 言

第一篇 教父

第01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02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03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04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05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06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07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08章 约翰·司各脱

第09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10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11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12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13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14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15章 教皇制的衰落

卷三:近代哲学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

第01章 总说

第02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03章 马基雅弗利

第04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

第05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05章 科学的兴盛

第07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08章 霍布士的利维坦

第09章 笛卡尔

第10章 斯宾诺莎

第11章 莱布尼兹

第12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第13章 洛克的认识论

第14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第15章 洛克的影响

第16章 贝克莱

第17章 休谟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第18章 浪漫主义运动

第19章 卢梭

第20章 康德

第21章 十九世纪思潮

第22章 黑格尔

第23章 拜伦

第24章 叔本华

第25章 尼采

第26章 功利主义者

第27章 卡尔·马克思

第28章 柏格森

第29章 威廉·詹姆士

第30章 约翰·杜威

第31章 逻辑分析哲学

问题2: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什么是实证主义

江怡:什么是实证主义--对它的一种史前史考察

实证主义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中的重要传统。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实证主义萌芽于17世纪的欧洲,18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所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表面对立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刻的一致,即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与关于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严格区分。在法国,由于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19世纪的法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与法国哲学的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哲学传统,经验论,知识的区分,社会政治因素

Abstract:

Positivism has been importantly a tradition in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ancient Greek However, as an intelligent trend, positivism was seeded in seventieth century European thought and spread over in eightieth century as forming a seemingly conflict between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under which concealed deeply agreements that distinguished between contingent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necessary knowledge of the eternal In France, due to influence of eightieth century enlightenment the French philosophy in ninetieth century had apparent political factors Philosophically it could be related closely to the romantic tradition in French philosophy because of French Revolution

Key words: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empiricism, distinction in knowledge,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传统,“实证主义”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它不是去预先假设人类是如何得到知识的,也不提供关于知识的心理学或历史学的基础。实证主义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它告诉我们关于世界陈述中的哪些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围,并为我们提供可以用来区分能够与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的准则。因而,实证主义是一种规范的态度,关涉我们如何使用“知识”、“科学”、“认识”、“信息”等术语。同样,实证主义的原则也区分了哲学和科学的争论中哪些属于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哪些又属于不可能得到解决或不值得考虑的问题。[1]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置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2] 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当然,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唯名论,而唯名论本身并不是一种实证主义观点,因为它关心的仍然是知识的构成和来源,而不是关于构成知识的原则和标准。而且,中世纪晚期的一些经验主义萌芽,主要关注的也是如何得到事物本身,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而是大自然撒播于一切生灵之中的初隐“力量”。

实证主义的思想在17世纪开始呈现最初形态,它与近代机械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伽里略的科学观直接形成了与传统世界观的对立:科学的任务不是去增加自然及其属性的数量,而是大量地去描述一切可以测量的现象。伽里略的理想实验超出了经验材料的范围,开始确立科学理想的重要性,即为一切实验确立理想条件。这正是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确立科学规范的开端。17世纪实证主义思想的最主要代表是伽桑迪,他在1624年的文章中直接反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宣称形而上学的思辨是没有结果的,而合理的目的论思想也是不可靠的。他认为,一切值得探究的知识都会是不完善的,我们基于天生的认知手段而得到的东西,都不过是具有可能性而已,这样的知识是无法宣称可以发现世界的“本性”或万物的“本质”的。伽桑迪的思想反映了法国知识分子思想通常具有的朴实特征,即不要询问用定义无法回答的问题,如关于上帝的问题或关于宇宙本性的问题,我们只能对各种不同的答案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便将来的科学能够给出更好的回答。

从今天的角度看,17世纪西欧哲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是笛卡尔的《论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1641)和莱布尼兹的《单子论》的出版,因为正是这些著作开始把整个西方哲学真正引入对人类知识的性质及其形式的考察,而哲学才第一次被明确地规定为“正确指导理性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笛卡尔)。从此,“理性”在哲学话语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成为衡量一切人类知识的最高准则。虽然在严格的意义上不能把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看作是实证主义者,但他们却持有实证主义者的一个共同信念,即认为任何以不可见的力量去解释世界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不能为以无法清楚地表达的东西去解释自然过程而留下地盘。在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看来,科学应当使世界摆脱神秘,应当用真实的知识填补我们认识上的空白,而不是用华丽的辞藻去掩饰我们的无知。所以,笛卡尔就用外延概念去解释传统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实体,而用思想去解释被看作思维之实体的灵魂。虽然从当代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笛卡尔对物质与灵魂的绝对分离是造成后来西方哲学陷入身心问题困境的根源,但在17世纪的哲学中,笛卡尔把广延的实体和思维的实体区分为物质(外延)和思想(灵魂),这种做法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笛卡尔把一切实体都放到了保证清晰确实的理性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所有声称隐藏了某种本质的实体理论中都没有任何真正有意义的、对自然的描述有所贡献的内容。因为在他看来,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实际的事物属性,而在这些属性背后并没有什么隐藏的“自然”。他把自己的使命看作是发现可以接受为绝对必然的而不只是纯粹分析的真理,而这样的真理就只能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因为遵循正确的秩序和精确地陈述我们正在研究的所有情况,这就是那个赋予算术规则以确定性东西的全部”。[3] 由于经验知识本身具有欺骗性和不确定性,其内容也缺乏任何必然性,它们无法使我们达到任何确定的关于存在的断定,所以,笛卡尔提出,我们就只能在其他地方去寻找无可置疑的知识标准,而数学作为演绎知识的模式恰好可以在科学中得到普遍运用,我们由此也才能够建立起作为必然真理的自然科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笛卡尔甚至提出,要得到关于物体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完全可以不需要经验的材料,而只需要仔细地分析外延、物体、运动、阻力等概念就可以了。

从表面上看,笛卡尔的这种思想的确与实证主义者追求必然真理的理想有相似之处。然而,至少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实证主义还有一条最为重要的信念,即知识只有在具有分析特征的情况下才是必然的,就是说,可以称作具有必然性的知识并不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是具有重言式特征的一些命题,它们的真是由构成它们的那些词的意义决定的,这并不要求经验的或实验的证实标准。这样,在实证主义者看来,必然的知识并不告诉我们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也不包括任何存在性的判断,不涉及到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现实的过程。但在笛卡尔看来,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不仅仅是要告诉我们实际发生的某些东西,而且要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是必然要发生的。这种看法的前面一点把他与实证主义者区分开来,而后面一点则把他与经验论区分开来了。

在强调知识的必然性方面,莱布尼兹比笛卡尔更为彻底。在他看来,一切经验知识都是偶然的;我们既无法通过这种偶然的知识去把握世界,又无法用这样的知识去证明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就只能用充足理由律去证明世界的存在就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同一性命题中,我们才能看到必然的知识。而这样的必然知识也只有几何学的分析真理才能向我们提供。由于莱布尼兹曾周游列国,对当时的世界版图有丰富的经验知识。因而在他看来,几何学本身并不能从经验的积累中得到,而只能是来自对上帝本质的认识。他提出的“普遍语言”概念就是一种对人类认识表达可以采用的普遍形式的理想。用现代语言来说,这种“普遍语言”概念就表现在用逻辑语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理想语言”,在这种语言中,所有的词都只有在句子中才有意义,而所有的句子又都是通过对所保包含的词的意义的分析而得到意义的,所以,这种语言中的句子只能是分析的,或者说在性质上是分析的。

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对笛卡尔主义的一个主要攻击,就是对必然知识的这种独断论主张。巴克莱认为,所谓必然的知识应当包括对经验事实的判断,因为只有来自经验的判断才能成为我们知觉的内容。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试图准确地阐明所谓的“所与”(given)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它就在于不可观察到的物理对象的性质。而由于我们无法离开感知而达到这样的性质,所以,对“所与”的本质的认识也只能是在我们对对象的感知中。而且,根据他的观点,由于根本不存在离开了感知的任何本质,所以我们对这种本质的认识也是不可能的。他写道:“我担保,可感知事物的存在就在于它们是可以被感知的,而不是它们实际上被感知。”[4] 巴克莱与实证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他否认了物质实体的存在,或者说,否定了对世界存在的形而上学说明,仅仅强调由感知所构成的经验命题对世界本质认识的关键作用。但他的思想中仍然存在与实证主义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希望祛除一切对人类知识无关紧要的或有害的说法,要求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必定是能够经受对表达这种知识的句子意义的分析的。

从今天的角度看,在18世纪后逐渐形成的所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表面对立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深刻的一致,这就是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与关于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严格区分:对笛卡尔和莱布尼兹来说,只有在性质上为分析的知识才是必然的,但这样的知识不是关于世界的,而是一些重言式命题,它们表现为某些必然发生的内容;而且它们是无法通过经验的手段得到的,只能是来自某种先天的东西,这就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合理的证明;同样,巴克莱明确地区分了在我们的感知中呈现的内容与无法有效地引入感知中的东西,如物质的存在。巴克莱区分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存在即被感知”,但他由此也表明了对物质世界的态度,即从经验感知中消除关于世界存在的无神论解释。从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中可以看出,它们实际上是对这样两种知识区分采取的截然不同的选择态度:唯理论明显地反对关于世界的偶然知识,强调对永恒之物的必然知识的把握;经验论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即使是数学和几何学的命题同样源自经验,同样是对经验材料的概括而已。

休谟在西方近代实证主义思想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他通常被看作是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但他在处理两种知识的关系上却与洛克、巴克莱等人的经验论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正是这种差别使得当代哲学家把休谟放到了实证主义的阵营。逻辑实证主义者把休谟看作是他们思想的先驱之一,而科拉克夫斯基则直接把他称做“实证主义哲学的真正鼻祖”。

休谟区分了“印象”和“观念”,但认为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是不需要观念之外的经验观察的:它们只是由相似、相反、不同程度的性质以及数量等关系构成的。对这些关系的研究是数学学科的内容,与外在的世界无涉,数学命题的真取决于这些命题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推理关系的自明性。休谟由此认为,虽然关于事实的判断告诉了我们关于存在的内容,但它们却不包含必然性的知识,所以,人类关于事实判断的经验知识是有局限的,从这样的知识中我们无法得到关于必然性的知识。休谟怀疑论的要旨就是否定了所谓的“规律”命题反映了事物自身的必然性,而认为必然性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我们由联想产生的思维习惯之中。休谟对因果概念和本体概念的批判,导致了后来的实证主义者完全抛弃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否认存在任何先天的认识对象,放弃对科学中的必然因果性的追求,主张对知识采取概率论的立场。可以说,从19世纪初开始复兴的整个实证主义哲学思潮,都是沿着休谟的怀疑和批判的思路展开的。

当然,实证主义在19世纪欧洲的复兴还与当时的哲学背景有关。根据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学家科普林斯顿(Frederick Copleston)和哈姆林(D W Hamlyn)等人的分析,19世纪的欧洲哲学中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倾向,一种是在德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对它的反对,一种是在英国和法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经验论哲学以及对它的反对。[5] 黑格尔通过对理念的逻辑推演建立的绝对精神体系,遭到了他的同时代人叔本华以及随后的尼采和基尔凯哥尔等人从不同立场和角度的批判,由此形成了19世纪后半叶风起云涌的唯意志主义、生存哲学以及所谓的后黑格尔哲学,当然还有在黑格尔哲学内部出现的新黑格尔主义。这些不同思潮虽然形式各异、观点分歧,但都可以看作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不同反应,这就使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但在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哲学界,情况则完全不同。

在英国,19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是詹姆斯·密尔(James Mill)和边沁(Jeremy Bentham)。詹姆斯·密尔是后来成为英国实证主义哲学最大代表的J S 密尔(旧译“穆勒”)的父亲。他于1829年出版的《人类心灵现象分析》成为当时的联想主义的大众手册。这种联想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来自休谟,但又结合了英国心理学家哈特利(David Hartley)在他的《人之观察》(1749)中提出的关于心理学的一般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派生于某些原子感觉,因为一切观念都依赖于印象,而一切复杂印象又都依赖于更为简单的印象。边沁把心理学上的享乐主义看作人类行为的支配原则,认为痛苦与快乐是人类的“主宰”,他由此派生出著名的功利主义道德原则,即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数量的最大快乐。这个理论后来被哈奇森进一步推向极端。但边沁本人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他所提倡的道德心理学原则会产生如此的功利主义,他在《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1789)中只是表明了一种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立法标准和具体实施惩罚的使用标准,即惩罚的程度只有在它具有普遍的功用时才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事实上,密尔的《功利主义》(1863)就是对边沁这个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使之具有更为普遍的道德意义。

然而,当经验论在英国大行其道而黑格尔主义在德国已落入末途并将被新康德主义取而代之的时候,黑格尔主义却开始在英国(主要是在牛津)逐渐兴起。但这种英国式的黑格尔主义与德国的不同,它更注重理念发展的认识论层面,带有一些英国经验论的影子。而且,如布拉德雷(F H Bradley)这样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甚至否认自己是黑格尔主义者。英国黑格尔主义的特点就是用康德的认识论修正黑格尔的纯粹精神概念,其中的主要代表是格林(T H Green)、包桑葵(Bernard Bosanquet)和布拉德雷等人。格林反对经验论或感觉论对原子感觉的强调,认为对实在的认识必须包括了对关系的认识,但关系本身不是由关系者带来的,而是由心灵赋予的。包桑葵特别在逻辑学和美学思想中继承了黑格尔的传统,被看作是最为正统的黑格尔主义者。当然,19世纪英国最大的绝对唯心主义者还是布拉德雷。但他的思想主要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著作《逻辑原理》(1883)和《表象与实在》(1893)都发表于19世纪晚期,所以他的思想对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的产生没有带来直接影响,但却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新实证主义产生的直接导火索。

在法国,由于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19世纪的法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都不像德国或英国哲学那样抽象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而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如19世纪初较为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团体“意识形态者”(les idéologues)就明确地把研究人类观念和语言表达的起源作为他们的重要目的之一。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莱西(Destutt de Tracy)在他的《意识形态原理》(1801)第一卷中明确指出,他要关心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人类的语言能力和其他天赋能力,认为这种研究正是为逻辑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提供基础。在他看来,这样的一些能力主要包括情感、记忆、判断和意志。而19世纪初最为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德·拜伦(Maine de Biran)则直接把研究人类的思维能力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他于1802年发表的《习惯对思维能力的影响》一文为他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奖励,1805年又以另一篇论思想的文章再次获奖,并由此被选入法兰西学院的院士。[6] 与德国哲学家不同,法国哲学家在讨论思想能力或观念起源时,他们并不是求助于先天的观念作用,而是更加唯物地从物理学、生理学、化学或心理学等学科中获取资源,把人类观念和语言的形成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人类大脑中所发生的各种反应的产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巴尼斯(Cabanis)所说的名言:“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法国哲学的这个特点正是孔德实证哲学得以产生的深厚思想根源。

除了强调从各门自然科学中寻找思想资源之外,19世纪的法国哲学还特别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哲学家们的思想往往带有明显的政治取向和社会哲学目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与法国哲学的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哲学领域,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官方哲学是所谓的“精英主义”(Eclecticism)。它竭力鼓吹制度化的君主立宪体制,反对拿破仑时代的独裁统治,但又反对当时的社会理论家所宣传的革命尚未成功的主张。以罗耶—阔拉德(Paul Royer-Collard)、孔辛(Victor Cousin)和约夫里埃(Théodore Simon Jouffroy)为主要代表的这种精英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妥协精神。他们把自己的政治理论看作是一种明智的精英主义,能够取各种不同体系中的精华,将其结合为一种有效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他们的哲学立场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及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在社会哲学领域,以傅立叶(Marie Charles Fourier)、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和蒲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为主要代表的所谓社会改革主义者坚持认为法国大革命没有完成历史使命,但要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并不需要流血的革命,而只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他们的社会主张通常被看作是一种乌托邦而遭到马克思等人的深刻批判,但他们的社会理想却反映了法国哲学家和一般知识分子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也是孔德的实证哲学得以建立的思想背景。

唯意志主义 把意志当作世界本原和发展动力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50年代后流传于法、英和北欧一些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等。前者主张生命意志论,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第一位的,一切都应成为意志的工具;他还认为人生也是意志,即生命意志,它为欲求所困扰,由于欲求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因此,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正由于此,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尼采是权力意志论的代表,他与叔本华一样推崇意志,不过他推崇的不是生命意志,而是权力(强力)意志。他认为生命意志只是意志的低级形式,强力意志是意志的高级形式;强力意志是世界和一切生命的本质;强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和内在内容。由此他提出利己是人的正当要求,利他是人的耻辱;提出“超人”历史观,即一种独具特色的英雄史观。唯意志主义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其实质是唯我主义、个人主义,在总体上是消极的。

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形是绝对意义上的几何模型。(正确)。

A正确、B错误。

答案解析:A。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亲密指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用几何形状也能画一幅画

用几何形状也能画一幅画,先用美工刀或剪刀,将彩纸剪成几何形状,再创造出新的绘画作品。将这些纸片组成拼贴画,然后再把他们固定的粘贴在一起,或调整或重新摆放。

在画这样一幅画时,最好先对画面构图进行设计。这幅名为《繁花》的插画中,基础的几何图形为整个画面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画纸的中间,放置一个圆圈,里面布满了各种奇妙且复杂的生物形状,丰富多彩。这幅画是用水粉和水彩的绘画而成,采用干湿绘画技法,色彩富有灵动性。先用水彩颜料描画出边缘的植物卷须。接着用精致的笔描绘出了羽毛的形状和花朵。最后用水粉颜料刻画出叶子的部分叶子,富有活力十分引人注目,为了确保颜色的明亮、干净,每个涂层干透了之后,再涂另外一个图层。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大幅的壁画和三维立体画。

9种常见插画风格的分类

1、肌理质感

肌理质感风格的插画相比于噪点插画运用的肌理质感更加丰富,以笔刷的肌理变化与纸张的纹理质感互相结合,呈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特点:色彩丰富,肌理质感层次强。

2、描边风格

在扁平或者肌理插画的基础上加上描边的处理,以线稿为主,上色方式保留简单的平涂或者肌理变化,保留线稿部分。

特点:保留勾边效果,简洁,具有一定装饰性

3、日韩系风格

画面氛围属于小清新类型,色彩明快,颜色丰富。人物的比例比较偏向写实,同样注重光影的表达和氛围的烘托。

特点:明快,治愈,暖心。

4、写实风格

写实的人物风格多出现在游戏中,注重光影的表现,人物结构明确,画面更为逼真。

特点:写实,光影感强,结构清晰。

5、扁平风格

以极简的方式表达画面内容,清爽整洁没有过于复杂的细节。

特点:简约,平面化,几何造型感强

6、纯手绘风格

保留纯手绘的肌理变化,与数码绘画相比,纯手绘分割的插画给人的感觉会更加朴实。

特点:柔和,清爽,具备自然的肌理变化。

7、欧美风格

欧美风格主要是体现在人物的五官与体态方面,人物比例修长,五官更加具有欧美风格的立体感。

特点:丰富的人物表情,具有一定的夸张表现

8、儿插风格

儿童插画风格,属于书籍装帧插画的一种,可以作为个人风格的独立绘本,也可以用作儿童和青少年杂志的配图。是最近几年很受欢迎的风格。

特点:童趣,可爱,具有故事感。

9、噪点风格

在扁平插画的基础色块上做出统一的噪点效果的处理,增加肌理变化,丰富画面细节,增加画面层次变化。

特点:复古,画面统一,具有层次感。

插画分为哪几种类型

插画风格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日韩风

特点:日本最典型的的就是“赛璐璐”风格,画风唯美,人物体型纤细,男女变化不大。但同时二者又略有区别,例如日本风格更加休闲与生活化,而韩国风格更倾向于华丽和浪漫,与写实风格基本相似。

2欧美风

特点:欧美风插画以写实居多,强调真是的纹理和质感,刻画细腻。喜欢将表情夸张化,让角色看起来更生动,更有活力。

3中式古风

特点:与上述两种美术风格的插画相比,中式风格原画也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内敛含蓄却充满张力。尽管中国风原画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欧美、日韩原画的影响,但深厚的古典艺术、高雅和神秘依旧是其特色。

4Q版插画

特点:Q版插画风格最突出,主要以人物和动物为主,人物可爱夸张或搞怪,比例矮短,虽然线条简单,色块分明,但人物特点鲜明。

5扁平化风格插画

特点:主要由色块构成,造型几何化,外轮廓光滑,几乎没有轮廓线视觉表现多样化,可亲和,也可严谨。符合现代屏幕媒介和当代审美趋势而流行的风格。

6诙谐幽默风格插画

特点: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夸张的手法造型,这一点在欧美风格中非常常见。常见于新闻杂志插画,有幽默、讽刺的韵味蕴含在画面中,多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议题有关。色彩的选择上也是比较夸张化,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忍俊不禁。

7写实主义插画

特点:最常见的风格,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就是画得像。把那些最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充满浪漫和美好的情感,就像山上的花朵一样,同时也要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山花有浪漫,人生有几何”这句话出自中国作家、诗人林清玄的作品《生命的觉醒》。这句话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反映了林清玄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应该充满美好的情感和浪漫的气息,就像山上的花朵那样美丽动人。他也提醒人们要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深刻理解人生的本质和目的,才能在生命的旅途中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冬奥会中的几何图形是雪花。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整场开幕式由一朵雪花贯穿全场,冬奥会中的几何图形是雪花,雪花引导牌将雪花与中国结纹样巧妙结合在一起,以线条造型,展现出简洁、空灵、浪漫的冰雪美学。把中国人对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解融入到了雪花的设计中。

冬奥会中的几何图形雪花的意义

本次开幕式的核心创意理念,来自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北风行》中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

运动员入场环节,引导员手持“雪花引导牌”带领运动员们轮番登场。每片“雪花”均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构造而成,犹如钻石中的光,让人过目难忘。

随着运动员们入场结束,各引导员手持雪花引导牌向场内围拢,所有代表团的小雪花汇聚在一起,构建成一朵大雪花,与冰雪五环相呼应,与各个代表团的旗帜融为一体,演绎着世界大家庭一起向未来的愿景。

半倚时光,半入尘埃,尘香淡淡思几何

 半倚时光,半入尘埃,尘香淡淡思几何。念去去、千里云烟,一瞬烟火醉心河。

 心,不去想季节的忧;眼,不去望孤寂的愁。原本最亲密的时光,其实怎么也握不住,任你千呼万唤,它终归如尘间漂浮的一粒尘,终归要从指间溜走,从发间滑过,就如命中不属于你的那份缘,怎么留都会离去。有些事有些人念起就好,如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心湖,有丝丝的暖。时光分分秒秒在逝去,每日留下的是或深或浅的记忆荡漾在脑海里。

 不奢求人人都会懂自己,不贪求每个人都爱自己,尘间每一个人都是过客。累了,就把心事放下,有舍的气度,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耐得住寂寞,守住一颗纯净的心,生命的色彩靠自己来渲染,浓淡相宜,皆从心中而过,只需一片心灵的润泽,只需一片时光的暖,只需那懂我的人,远远的目光,可念,可寻。纠结一件事,很劳神,思一个人,甜着苦着,只当是嚼一枚橄榄,滤掉了味道,一切变得清新明朗。

 浅读岁月留下的痕迹,光阴一半在指尖流淌,一半在尘间飞扬,这世间万物怎抵得过岁月的沧桑,古老的门窗上那斑驳的印迹诉说着人间风雨飘摇的故事。心灵深处,滤去浮华,放空自己,做尘间一名清心的过客,就好。在风起水落的日子里,拥有一颗平淡和安暖的心,世事再怎么繁芜,心都要素简前行,心才不会为尘世所累。

 寂寂红尘,花落虽频意自闲,花开芬芳惹人怜。一场花开,一场重逢,流年里心中投下谁的影。等与不等,心都在那里,来与不来,心依然会念起。凡事随缘懂得珍惜,心安即珍贵。懂得了舍与弃,便拥有了博大宽阔的胸怀;懂得了珍惜拥有,便拥有了幸福人生。一份懂得,如心花绽放清香久远。一份懂得,行走在尘世里的心也是一片朗朗乾坤。 时光如流水,不惊不扰与心相依,我亦不悲不喜,与时光相携。幸福不在别人眼里,且在自己心上,当所有的经历有一天都变成了回忆,那时,明月相映,长夜风清,也醉了心房。那时,斑驳的时光里,我们一起快乐地细数这风月情长中最深的情意,也是最美。

 安静地倾听时光的心语,如花开在明媚的春里,春风唱醉花阴,季节拨动心弦,一拨春色湿了水墨情怀。守住心底最美的风景,看淡了,这世间的是是非非也就不算什么了,人生无常,淡然一笑,快乐或痛苦,终会落下。无论尘世怎样喧嚣,岁月如何沧桑,心依然,情怀依然,脚步依然,对生活的追求依然。优雅的人生,是淡而有味,是宁静而致远。优雅的心如水般清澈透明,如花般美好明媚。春里,心随翩舞的蝶一起放飞很是快乐。

 倚窗而望,一帘春雨微清凉,万盏灯火烟雨中。雨的柔情,雨的浪漫与情思,雨的寂寞欢笑、酸楚与泪,有多少人能读懂它。雨天,无语凝望,舒缓的音乐下,总伴有一番感怀随细雨绵长。绵绵的雨丝,可否扰了心境只愿疲劳时它能让身心轻松愉悦,只愿困惑时,它如你明眸中闪耀的光芒照亮我心窗。

 品酌昨日剪影,春水河岸的柳风,悠长了我幽蓝的思绪。蓦然回首,那目光里的暖,唠叨里的念,掌心里的爱,都凝成了生命长河里最殷实的记忆。思念的渡口,谁人在时光深处凝望那一眼将月儿也望到了羞涩,那一眼,宛如一波湖水,清澈无暇,柔软着心。闲暇时,只可捧茗观文,静思而雅,心如一树花开,内敛安静。心如花开,倾了城,醉了人。绽放时,真情闪烁;开到荼蘼时,无怨无悔,灵魂才可达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寂静处,于时光的一隅,左手清茗,右手书香,感悟生活的芬芳与风雅。

 心如一片素纸,将美丽的过往渲染成画,将凡尘往事在记忆里搁浅再轻念。那一树枝柯间缠绕的枯藤,亦是生命留下的沧桑和过往。人间,有些无奈和忧伤,亦如风中起舞的落叶,只是痛而不言,笑而不语,随风舞蹈,潇洒自如得失之后知苦乐,淡然之后有恬静,淡雅的心当是如此,与光阴把盏,与温暖言欢,守一心快乐和温暖,身后,深深浅浅的故事且留给时光。

 最是书香能致远,最是花香醉心田,最是静夜思悠远……

 心只想醉卧于天地间,或宁静奔放,或迎风起舞,尽显脱俗之雅韵。

人生几何感慨的句子如下:

1、人生是一场跋涉,走久了,才知心酸,才知艰难,才有坚韧,才有渴望。前方的路,尽管遥远,尽管颠簸,但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

人生几何,总有些坎坷需要跨越,总有些责任需要担当,不断的跌倒,才有不变的顽强与收获;不变的风雨,才有不断的历练与懂得。做生命的强者,且行且歌。

2、只想做一个平凡人,不想要那么多的负担。不想经历大喜大悲,不愿背负太多期盼,想让生活变得简单,想让自己随遇而安,偶尔悄悄幻想,偶尔浅浅浪漫。可是太多时候,还是只能,承受负担,独自坚强。在这个匆忙的世界,没人有时间照顾你,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勇敢。

3、一个人的内心和格局是慢慢修炼成的,历经了挫折、纠结和不堪,如打铁的淬火,一切变得无比强硬,一切又变得如此柔软,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几个心满意足的人。

大家都在寻找心满意足的路上,真正平静的人是因为活到了平衡,未必得到的多,只是所要的少,于是,不扰于外,不困于心。

4、生活,耍不得小聪明,心静、简单,日子才会像行云流水一般舒畅自然。随着时光推移,浮华会沉淀,繁华会隐去,在岁月中,能老去的是一切杂质,最终留下的是生命自己的一份本真的味道。

就如一株小草、一个安静的角落,抬起头,眼光会放的更远;踮起脚,会离阳光更近,能捕捉明媚和温暖。

5、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任何事、任何经历,包括爱情、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学到。生活中,你无需告诉别人,你有多苦,你有多难,你有多累。

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退缩,不动摇。无论多难,也告诉自己: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比原地不动强。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积累越多,人就越成熟。经历越多,生命就越有长度;经历越广,生命就越有厚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793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