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研究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研究,第1张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论文摘要: 本文在分析安娜悲剧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造成现代现代婚姻悲剧的三大因素:婚姻悲剧,出身和性格不同,爱情悲剧。

论文关键词: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一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二人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爱情悲剧的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爱情观

 安娜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这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爱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只有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她不了解“人仅仅有爱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

 伏伦斯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我什么都可以为他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而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性”无非是财富、社交、军阶、前途。他爱安娜的美貌胜过于安娜的内心世界。爱之初,他为安娜放弃了在皇家卫队的军职,放弃了遗产,而当他们出现经济危机时,他又跑回母亲那里,要求母亲在遗产继承书上签字。他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只爱安娜一人,现在他还要爱他的母亲、爱金钱、爱社交、爱沙皇……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近乎苛求的爱使伏伦斯基对她渐渐疏远、冷淡。安娜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了。安娜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使她认为死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伏伦斯基又恢复了对安娜的爱情,或者说,他一直都爱着她,不过,现在这种爱更刻骨铭心了。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爱情至上主义。安娜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爱情当做生活中的一切,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这一点固然同她认真执著的个性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她爱情观念的缺陷。在二人世界中,安娜一切以对方为中心,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把代伦斯基热情的减退看作人进入婚姻后爱情由激情状态转为温情状态的正常表现,那么安娜为他的冷淡眼光而极度伤心,则是安娜对爱的苛刻要求造成的。

 (2)爱的压抑与偏执。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毫无爱情可言,她内心的活力与生气完全被压抑了,直至遇到伏伦斯基,才唤醒了心中的活力与爱情,并接受他,和他结合,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她渴望新生活,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了,甚至于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爱悲剧

 安娜为了爱情“抛弃”儿子,但她却备受对儿子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她要离婚,丈夫不同意;她要爱情,可又舍不得儿子;她要伏伦斯基全部的爱来安慰自己,可伏伦斯基却有所保留。于是,安娜在“抛弃”了原家庭的责任即抛弃了儿子之后,又“抛弃”了即将建立的新家庭及其爱情果实——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走向了卧轨自杀之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母爱悲剧。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二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爱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爱和情爱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

 (四)对伏伦斯基爱情的幻灭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赋予青年们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力,社会给青年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实现理想的广阔空间,安娜的悲剧绝不应该重演。广大青年应该以安娜的悲剧为借鉴,不断完善自我性格,正确看待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在相互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爱情,在爱情中把握好自己独立人格,注意摆脱旧习俗,旧道德的束缚。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才能争取到幸福的人生。

;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也是其代表作品。那么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来浅谈《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爱情悲剧吧,仅供参考,希望喜欢。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 也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追求自由,渴望爱情,为争取真正纯洁的爱情毅然走上反叛之路。然其大胆之举违背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准则,所以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但追求爱情并没有让安娜获得真正的幸福,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道路。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首先和她生活在一个不能容忍爱的上流社会的时代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有关,其次,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有关,最后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通过分析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来进一步地了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现实,并对安娜的爱情悲剧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 安娜 ;社会 ;婚姻 ;爱情悲剧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8月28日生于离图拉城不远的贵族庄园亚斯纳雅波里亚纳。托尔斯泰的母亲通晓四种外语,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努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性。后由姑母照顾,她性格温柔,心肠极好,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了喀山大学。在此期间,他读了卢梭的很多著作,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后又从军,一边战斗一边读大量的书,并从事写作。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尔斯泰忙于进行农业改革,创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作者在最初构思时,它的主题局限于道德范围,意在谴责女主人公违反道德准则。但是生活启示了托尔斯泰,使他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思索,提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把小说的批判矛头指向了罪恶的社会。

 二 安娜悲剧分析

 第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

 安娜是十九世纪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女性代表。七十年代末,沙皇统治的俄国社会局势动荡内忧外患,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濒临瓦解,上层社会道德的沦丧,女主人公安娜是彼得堡皇室的后裔,她心地善良、纯洁而美丽。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沙皇贵族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糜烂不堪,加上外来的资本主义冲击着传统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得沙皇的统治更为艰难,人民生活混乱不堪。卡列宁作为上层社会权势的代表,对安娜早已垂涎三尺,不折手段威逼利诱其姑妈,让安娜嫁给了他。可以想象在当时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伦理的影响下,女性的权利地位是虚无的,即使是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贵族,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能说不,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是卡列宁所追求向往的,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以至于除了投机钻营而对安娜不屑一顾,更使得安娜结婚十余年来从未感受过爱情的滋味。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而卡列宁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由于二人性格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安娜作为十九世纪想挣脱传统感情观束缚的贵妇人,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她受够了没有爱情滋润的婚姻,她叛逆的性格使她不安于接受安逸但又空洞的生活,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纯洁而善良的安娜虽然极力的追求情感自由和个性解放,但是传统观念仍在束缚她的思想。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个人幸福和遵守贵族道德准则之间的突出矛盾。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这造成了安娜大胆的反抗行为,另一方面她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在她的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安娜生活在虚伪的贵族社会里,极力的想摆脱束缚,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和有尊严的独立个体。

 第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

 自从在一次旅行中安娜与英俊青年渥伦斯基邂逅后,渥伦斯基一见倾心狂热的爱上了安娜,双双堕入情网。但安娜的背叛终逃不过丈夫卡列宁的眼睛,安娜决定离开卡列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实与理想往往相差太多,当然不会那么顺利的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毫无感情的卡列宁根本不会答应安娜提出的离婚要求,他不能接受一个女人对他赤裸裸的背叛,更不能接受拥有如此崇高社会地位的他被其他男人抢夺妻子之痛,因为社会舆论让他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他要惩罚她,让她一辈子都活在他的影子里。

 其实,安娜与卡列宁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由于自身追求的生活不同,早已出现了情感裂痕,只是开始没有后来那么明显,撕裂得那么痛彻心扉。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是属于彼得堡残酷无情官僚集团的制度的化生,在生活中欲求的只有权力和地位。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每天都在自己从小向往的勾心斗角的官场里“快乐地”生活着,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他每天应付官场上尔虞我诈的官场伎俩,的确他对工作是热心的、积极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工作狂,这使得他在婚后对安娜无暇顾及,感情变得越来越淡,对于安娜卡列尼娜来说,卡列宁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婚后的八年里,安娜把所有的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全身心都爱着儿子,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对于安娜来说,自己已经是当时其他妇人少女梦寐以求的高官的阔太,同时也接受了命运对她和卡列宁相差二十多岁的婚姻安排,但她是一个天性浪漫,拥有诗人般气质的、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的女性,她无法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境地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让她决心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卡列宁并不关心这些,甚至知道自己妻子出轨的事情后表现的很淡然,因为封建礼教,因为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因为自己家里的丑事干预到自己的仕途,索性让出轨后的安娜保持低调,只要不在自己的庄园里接待渥伦斯基。卡列宁一直觉得用保持婚姻来耗着安娜是最解恨的`办法,同时也能保持名誉和体面。可实际上,他根本不能无视安娜与渥伦斯基频频约会,根本摆脱不了羞辱、愤怒和痛苦。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热烈追求包裹着,不由自主毫无抵抗的做了他感情的俘虏。她的本性和她的教养使得她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她不敢去想将来该怎么办,今后要怎么办,以后会怎么样。其实,她也别无选择,她的命运全部都掌握在丈夫和情人这两个人的手中。无奈与愤怒之下的卡列宁最后还是向婚姻妥协了,但他手中却握着折磨安娜的另一张王牌——儿子谢辽沙。卡列宁的冷酷无情让安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面是儿子谢辽沙,一面是情人渥伦斯基,母爱和爱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生活权力,卡列宁把安娜的亲情和爱情分开对立起来,作为危险安娜的工具,让她尝尽无尽的痛苦。

 第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

 渥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渥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族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而对爱情有着强烈渴望的安娜在车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后,爱情之火终于爆发了,面对传统腐朽不堪的上层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了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这是安娜勇敢、对旧社会反抗的表现,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虚伪、可耻,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所以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继而投奔了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双双堕入爱河。 但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渥伦斯基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 渥伦斯基追求已婚妇女在当时非但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是上流社会认可的时尚行为。相反,安娜就没有这样幸运,她背着“”的骂名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他母亲一开始是非常赞赏渥伦斯基与安娜的私情的。因为这种风流韵事能为她的儿子增色,能提高她儿子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可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此当了真,而这会断送他的大好前程。她真正赞赏的实在是逢场作戏而已。她的这种观念,其实是上流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所以,渥伦斯基与安娜,实际上是陷入了与整个上流社会相对抗的境地。但激情过后的渥伦斯基在母亲和哥哥的干涉下认识到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天性浪漫惟爱情至上的爱娜却不能自拔。渥伦斯基逐渐对安娜冷落失去以往的激情,因为他看不到未来,这使他对安娜的爱成了无源之水,欢娱得以满足,激情也随之消退。于是渥伦斯基决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安娜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也随之化为了泡影。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把安娜逼上了死亡的绝境。

 三 结论

 总之,社会、卡列宁和伏伦斯基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三个主要原因。安娜的悲剧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却与上流社会虚伪腐朽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女人只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品,她们只是男人消遣时的玩物。男人可以追求女人来提高身价和威望,而女性却被看成“”,被上流社会所不耻。这是虚伪、道德沦落的封建礼教,而卡列宁却恰是身居要职的封建礼教的代表,他冷漠虚伪的性格与安娜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是一个悲剧。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娜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追求爱情自由的性格却成为了另类,这就让出生于贵族的安娜形象彻底毁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社会压力,但坚强的她挺住了,忘记一切的伤痛,痛舍自己的儿子投向了渥伦斯基的怀抱。可渥伦斯基只是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者之一,他新鲜的思潮也正式安娜狂热迷恋的,所以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渥伦斯基追求的是一时的浪漫和激情,但激情过后的他下意识到这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在他现在的生活中他看不到未来,看到不前途。所以安娜又一次被抛弃了。

 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错了,他带给她的是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创作特点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智量译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版

 [3]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4]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杨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载《外国文学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

;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篇

阅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

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三月,微冷。台灯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后一页,没想到重读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触动。我仿佛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老先生落笔时的那份沉重,我阅历尚浅,很多东西我都不是很懂,但仅有的这份感触我还是想写下来。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铁轨上的安娜,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说,是毫无办法。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宁,伏伦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观念,选择,决定,注定了这场悲剧。

正如托尔斯泰在开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伤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头。车站的相遇,舞会的邂逅。安娜永远是那么优雅美丽,妩媚动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皱痕,也不是打扮不够漂亮雅致,只是对于安娜来说,任何装饰在她身上从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于她本身。

伏伦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尽管她是卡列宁夫人,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一个眼中闪烁着光辉,因为人家对她倾倒而陶醉。一个顺从和惶恐,像极了一条聪明伶俐的猎狗。

识人不准,遇人不淑。伤了吉娣,伤了列文。离开了彼得堡,暴风雪的车站,摇曳的灯光下,他们面对着站着。她不必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一点她知道的那么确切,就像他亲口对她说:他来到这里,是因为她在这里。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2)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3)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瞭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4)

说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也不为过!伟大在她对人生的反思,对命运的探索,对人类的道德训诫,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

有人说,这是反映旧社会压抑女性的小说。我从头到尾,除了看到安娜正因婚外恋一步步堕落深渊,最后一头撞在火车上外,其他女生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恋之前,看看作者怎样描述的:单纯,快乐,健康,活泼,一无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帮别的家庭调解纠纷。

安娜追求感情,一步步走向灭亡,毁了家庭,毁了丈夫,也毁了情人。因此有些人说她为感情而牺牲是多么的崇高时,是感情完美女性的象征时,我只能无语摇头。如果那么说的话,安娜卡列尼娜就仅仅是一部支持婚外恋的言情小说,根本不是什么名著,与琼瑶的小说一样价值,那么托尔斯泰也仅仅是个男琼瑶而已,或者张艺谋。可明显后面两人与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一比,就是什么东西。我们应当知道列夫托尔斯泰这个名字的精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说中思索探讨人生的价值:人就应怎样活才能找到幸福!安娜卡列尼娜中给我们带给了这样两种活法。

第一种:安娜和渥伦斯基。

渥伦斯基,浪子一个,最喜爱调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妇安娜,正因她太美了,不论她有没有家庭,有没有孩子,明知道这会对她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但还是比不了自己的情欲,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因此那里有人说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情人时,是反抗旧社会制度的先锋时,只能说这人脑子有毛病。当然,渥伦斯基后面的醒悟,让我们悲哀,正因安娜的自杀,他对生活彻底绝望,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走上战场,可能一去再不回了,正因他是决意去死的,并不是散心。与安娜一样,其实也是自杀,只是一个更男生,一个更女生而已。但他们两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们真能怨随便一个东西,他们也不会自杀。正因他们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逼到了死路。

安娜,由一个幸福安宁的**,被渥伦斯基吸引,最后抛弃丈夫,抛弃儿子,与情人生活在一齐。就应说,他们最后如愿以偿了,生活在一齐就应也是很幸福,社会并没有给他们多大压力,最后安娜的死是正因神经质!她总是怀疑渥伦不忠,一会怀疑这,一会怀疑那,最后为了“报复”渥伦去自杀了!但实际上渥伦一向在对她好。这种神经质的原因是什么?简单,两个字,良心!

第二种轨迹:基蒂和列文

基蒂是人类中幸运儿的代表,不是正因她嫁给了列文那样的好丈夫,而是正因她被渥伦斯基甩了!她正因少女的单纯无知,喜爱上了体面潇洒的帅哥—渥伦,而拒绝了乡下财主列文的求婚。而她父亲,一眼看出渥伦是什么人,疼心不已,但幸好,渥伦斯基被安娜迷上了,甩了快要到手的少女基蒂。基蒂在痛苦之余,也重新反思人生,不停地在寻求和探索生命的好处,而与她一向有相同癖好的人,就是列文,还有一个就是作者自己。列文是一天到晚都在想许多深奥的话题,整天想怎样生活才最完美,怎样才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最喜爱想象自己有个多么完美的家庭,妻贤子孝,结果最后如愿了。正因他忠诚可靠,老实善良,因此最后他如愿了,与社会制度没有任何关联。他娶到了可爱到极点的基蒂**。

婚姻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喜新厌旧,找其它的女生(或者男生),搞婚外恋,是很普遍的现象,此刻我们国家就是如此。只有自己克制,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才不会出问题。而安娜和卡列宁就没做到这一点。安娜对家庭,对丈夫孩子不负责。我也很生气。对卡列宁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5)

我是酷爱读书的,但我又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高中的时候就曾尝试去读这本书,大学的时候又来过一次,但两次都没读的下去,读了没几页便半途而废,所以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如今的年龄再读安娜,才真正读出了很多况味,俄国的等级制度,底层人民的无奈,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感受到安娜、弗伦斯基的赛马、舞会、晚宴等,也见识了列文乡村生活中广阔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桦树林。书中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鲜明,除了安娜、卡列宁和弗伦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奥勃朗斯基、陶丽两对夫妇也同样牵动着我的心。

安娜像书籍封面一样的美丽、端庄、又魅力四射,她游走于上层社会之间,热爱组织参加各种贵族式的聚会,是高高在上的贵夫人。但她并不是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有独特的亲切和和蔼,让所有见过她的夫人、**都爱上她、喜欢她。无论从何种观点来看,身为皇室后裔的贵妇人,有一个前程锦绣、事无巨细的丈夫,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儿子,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这样一位让人人羡慕的贵妇人,因为一次与青年才俊弗伦斯基的相遇,开启了一场不要命的热情。

在安娜和卡列宁的关系中,安娜自认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宁的手掌中,以至于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总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终要冲破卡列宁“用虚伪和谎言编织的网”,她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伦斯基的恋情开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宁“迷途知返”的信件时所说,“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

但她又何尝不是和卡列宁一样深受传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呢,她的内心认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无法真正的去面对自己,正视和弗伦斯基以及卡列宁的感情。她在终于做出决定和弗伦斯基双双私奔之后,时时刻刻挂念自己的儿子,请求卡列宁和他离婚并交出儿子的抚养权,她在弗伦斯的乡下庄园中过的胆战心惊、敏感多疑,怀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着马车走在街上,都觉得路人对她投来鄙夷的目光,与其说是别人给她的不如说是安娜给自己设定的“坏女人”“背叛”等等骂名,她在这样的纠结往复中最终抵不过内心的煎熬,选择卧轨自尽,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多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封建思想和传统教义毁了她,她毁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纵观这段家庭悲剧,不得不承认,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娜也许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会的压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体细节书中并未交代)十几岁便嫁给了三十几岁的卡列宁,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宁是一架冰冷的机器,每天周旋于官场和各种官文之中,不能满足安娜对爱情的幻想和要求,但这并不代表卡列宁就是不爱安娜的,相反我会认为他是爱着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况安娜本就是一位气质超群的千金**,十几岁的豆蔻年华,试问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个男人会不爱呢?

更别说按照书中的描述,安娜的一个眼神便能让已婚钢铁直男列文失了分寸。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待爱情的定义不尽相同,也许卡列宁不善于表达、不懂浪漫,久经官场的他更是少了那份安娜追求的激情与狂热。安娜和弗伦斯基结合与爱情,以至于在和弗伦斯基的相遇中,她把爱情当成了生命的全部,但弗伦斯基不同,他除了爱情还需要事业,安娜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因此也对弗伦斯基苛刻的要求起来,求而不得,两人开始互相猜疑,关系越加疏远,此时失去一切的安娜选择用自尽报复弗伦斯基,对他而言,她觉得她只剩下“死”可以作为唯一的筹码。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福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婚姻不像爱情,两个人恋爱时出了差错可以和平分手,但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婚姻一旦形成,便也多了更多责任和负担,婚姻出了问题,双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上,大概我也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竟对卡列宁多了一些同情和理解。十分欣赏卡列宁的行为,在得知安娜和弗伦斯基的传闻之初,卡列宁首先给安娜写了一封“迷途知返”的信件,信件中并未直接直白的说明安娜和情人的问题,只是告诉她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失了分寸,即使放在现在来看,这也算是一个宽容的丈夫给自己妻子所留的最大情面。

而在安娜的眼中这样的行为却变成了一件及其虚伪甚至让她恶心的事情,她认为自己找到了爱情,而卡列宁却不放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娜怀了弗伦斯基的孩子,生产的时候仍然在卡列宁的家里,她性命垂危,托人带消息喊来了弗伦斯基,此时卡列宁也闻讯赶到了家里,他坐在床边握着安娜的手臂,望着安娜和刚出生的弗伦斯基的女儿,满眼都是爱意和心疼,而此时弗伦斯基就坐在床边另一侧椅子上,一间屋子四个人,只有卡列宁是外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自己的妻子生产情人的孩子,他不但没有气到发疯,还对刚遭受生产之痛过的妻子满怀怜惜。安娜说卡列宁是冰冷到没有感情也许是对的,他冰冷到即使你不爱我,我也一样爱你。

安娜是不幸的,这种不幸来源于爱情,爱情本没有对错,错就错在她疯的不够彻底。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原本是一个凡俗的情爱故事,讲的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女人,因为做了别人的情人,最后成为丑闻卧轨自杀。托尔斯泰从结论出发去倒推人的心灵,把它写成百万字的小说。

**选取了其中的主要情节,给人以直观的画面感,有关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心灵得到了展示与深化。读完小说,又去看了**,我也曾经不喜欢安娜·卡列尼娜,我也曾经一直认为安娜得到这样的报应是她必然遭受的结果。

直到我反复看了几遍之后,我开始有点同情安娜,她一开始也是一个优雅的上流社会的女人,有着外人看上去完美的家庭,纵然自己的丈夫卡列宁不懂得什么爱情,却是个在官场中地位显赫的人,有着乖巧可爱的儿子,即便在当今社会,这样的家庭也会引起很多人的羡慕。

上帝总是偏爱美丽的女子,即便安娜已婚,在车站渥伦斯基第一次见到她之后依然被其深深地吸引了。安娜起初是理智的,她很快就回圣彼得堡了。但是渥伦斯基这个情场高手是不会放过她的,对其穷追不舍,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追随,最终安娜也沦陷了。

陷入爱情的女人智商基本就不在线了,安娜在情爱的世界里彻底丧失自我,她甚至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妻子了。在一场盛大的赛马会上,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此时安娜的爱情在众人眼中已经显露无疑,她对这个情人的爱已经昭然若揭。

每次两人一出场,那种彼此看向对方的炽热眼神,你就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

可是这种仅靠激情维持的爱情,怎么靠的住呢?况且对于渥伦斯基而言,他在追求安娜的过程中应该算的上是真爱了,但是就他的本性而言,他不会把自己和安娜长久地捆绑在一起。这可以说是他这个人的本性,喜新厌旧,就像开场的时候他喜欢基蒂一样,虽然后者的感情不如前者强烈。单凭美色去选择,这个世界可从不缺少姿色貌美的女子。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在这个事件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他从一开始的愤怒到最后的宽厚,你不能不说他对安娜是有爱的,虽然他不知道怎么去制造浪漫。

尤其是在安娜和渥伦斯基旅行回来,她已经好久没回过家了。她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儿子,但是当她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瞬间,母爱强烈地回归了。

她被儿子的那句: 全世界没有人比你更好 ,深深地刺激到了。她本以为自己在儿子心中早就是个坏人、或者丈夫卡列宁早就告诉儿子自己是如何抛弃他们的。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儿子不但没有抱怨,反而说自己是最好的,这不得不令安娜心里忏悔。

当安娜作为人妻出轨情人、当渥伦斯基作为插足别人婚姻的小三出现在公众场合时,所有的人都对他们报以诋毁,甚至觉得同他们讲话都会成为耻辱。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道德审判,当你成年之后,你要为你的各种行为所负责。你已婚了,你就要担负起一个妻子的责任;你已为人母了,你就要为孩子担得起母亲的责任。一旦你偏离轨道,社会舆论能够把你淹没,你也因此而得到相应的惩罚。

渥伦斯基最终也变了心,他同更年轻貌美、家世甚好的女子交往。这爱情来得快,去的也快。可是为什么在这个事件中遭遇批判的是女方安娜呢?男方渥伦斯基也是过错方啊,也许你说他为自己的过失,爱上有夫之妇,而丢掉了自己的前途。但是在爱情市场上,他重整旗鼓,又开始进军新的目标了。

是不是男人通常比较容易忘记过去呢?渥伦斯基在给予安娜爱情的同时,还打包了自己自私、冷漠的本性,即便这爱情在你情我浓时爱的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当激情、新鲜感一旦褪去,爱情就要着地,着地之后男人一般会理智面对,而女人越陷越深,无法释怀。

这就是渥伦斯基很快移情别恋而安娜无法自拔的原因,他必须寻找下一个目标,以便完成自己作为男人的雄性特征。而她在背叛了自己的婚姻、丈夫和儿子后,只能自食其果,她想勇敢地面对,试图给人们彰显自己是追求爱情的勇者,但是这些都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她触犯了社会的道德标准,一旦你要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生存时,你就必须接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和限制,如有越轨,势必遭受报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7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