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简介,第1张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竹影》教案

安徽省广德县独山中学 吴昊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

采用“感知一品读一迁移—小结”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板书:

童真童趣

画竹影

艺术体验

读——品——想——结

一、 导语

有些同学看到我,可能会在心里说,这个老师怎么长得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还保留了一颗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自然有关孩子有关艺术的课文《竹影》。

二、 、初读课文

a) 有多少同学阅读过这篇文章?请这位没有读过的同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为什么要以竹影为题呢?

b) 由于这是篇自读课文,需要同学们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一课文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扫读等,只要是自己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做下标记,并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产生了共鸣的地方,作下标记,可以划线,可以作批注,简要地记录下你读书时的情感体验。读完了,我还想请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简单的概括。

c) 同学们读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中说话最精练最简短的同学来概括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来评价一下吧,你认为怎么概括才又简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呢?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 品味文章

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只剩下半个。而一种思想两个人分,一种思想会变成两种。现在请同学们将你读到的记下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划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注。他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文章对孩子们的活动写得很有童趣很真实:

如:弟弟发现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谁又有这样的细心这样的时间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头上冒出烟气?这样的问题成年人听了,也许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

如果成年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的。华明的注意略去了转向了别处,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评,做事三分钟热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专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到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2、 一些句子很生动,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景物。

略见教参

3、 爸爸很会引导。经过爸爸的引导,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

(1)爸爸没有批评他们在水门汀上画画,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爸爸和他们一起画画。

(2)爸爸在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讲授二者的区别:西洋画注重写实,画人则要按解剖学来画,画景要画出立体感,而中国画则不讲究这些,画人,则张扬人物的特点,画景则山水重重叠叠,象是飞机中所见的,而且又不是一时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想到哪画到哪。而且很多中国画只有寥寥数笔,却传达出画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画更讲究形式,画出的画和照片一模一样,而中国画讲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样,只突出主题)

(1) 爸爸在讲中国画时,没有用专业的术语,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了几句话就概括了竹画也是中国画的要点:讲究画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2) 请绘画最好的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竹影,大家按课文中的标准评价。

4、你还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笔,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五、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小结。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学的所想的小结在作业中。

作业一: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的收获。再分项写出从内容上、思想上、写法上的体会。

作业二:课后自己进行一次艺术上的创造,将自己的创造的过程、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字数300左右。

六.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运用了:读——品——想——结的方法,自己学习了这篇散文。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本上的自读课文、课外书上的美文。至于文中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如作家作品介绍,词语解释等,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资料,互相交流。最后,引用一下丰子恺在《艺术三昧》中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语文学习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避免围绕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说教,而应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

1 抄写作文的害处

一、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状 1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象多见于语文教学。

一般一册课本安排30~40篇文章,每课生词在7~15个左右,除去略读课文学生每学期须掌握200个左右的生词。有的教师不去寻求有效地引导学生记忆生词的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机械地抄写。

据笔者调查,每课的生词学生都会抄写5~10遍。有的教师更胜一筹,学完第一课后抄写生词3~5遍,学完第二课后加上第一课的一起抄写3~5遍,学完第三课后加上第一、二课的一起抄写3~5遍,依次类推,一个学期下来第一课的生词至少需抄写90遍,第二课87遍,第三课84遍。

2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也比较普遍。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赖于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欲望的激发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积累,其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

而作文在学生学业考试中占的比例又比较大,所以有些教师就想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抄写优秀作文选中的作文。有的教师让学生每个星期阅读两篇优秀作文并全文抄写,有的每星期三篇,有的干脆每天一篇,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和休息娱乐时间,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危害 1学生的身体会吃不消。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读写姿势尤为重要,而大量抄写势必影响学生的坐姿和视力。

事实证明,大量抄写的学生身体状况明显较差,特别是驼背、近视的发生率较高。 2加重错误习惯的养成。

很多孩子为了完成作业,可谓奋笔疾书,写出的字龙飞凤舞,坐姿东倒西歪,并有相当一些学生写字倒差笔画,时间一长也就成了“终生制”了。很多教师埋怨学生写字质量差,而从不寻找自身原因。

3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我们经常用“天真烂漫”等词来形容童年,而年幼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比教师的工作时间还长,回家后还有一大堆的抄写作业等着他们去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容易身心疲惫。

他们又如何快乐地起来,如何天真烂漫得起来。而由此引发出的一些歪门邪道的抄写方法更是害人不浅。

4大量宝贵时间被霸占。大量的抄写作业加上其他作业让学生忙得不可开交,很多学生一回家就写作业,还要写到很晚。

如果碰到家里有活干,孩子们就只有熬夜的份了。很多教师嫌学生不爱读书,兴趣不广泛,甚至还埋怨家长。

其实,罪魁祸首恐怕就是教师。 5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靠做练习册长大的学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那么,靠抄写作业以应付教师的学生更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有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出色,高考却名落孙山,很多家长和教师觉得匪夷所思。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2 抄写作文的害处

一、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状

1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象多见于语文教学。一般一册课本安排30~40篇文章,每课生词在7~15个左右,除去略读课文学生每学期须掌握200个左右的生词。有的教师不去寻求有效地引导学生记忆生词的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机械地抄写。据笔者调查,每课的生词学生都会抄写5~10遍。有的教师更胜一筹,学完第一课后抄写生词3~5遍,学完第二课后加上第一课的一起抄写3~5遍,学完第三课后加上第一、二课的一起抄写3~5遍,依次类推,一个学期下来第一课的生词至少需抄写90遍,第二课87遍,第三课84遍。

2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也比较普遍。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赖于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欲望的激发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积累,其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作文在学生学业考试中占的比例又比较大,所以有些教师就想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抄写优秀作文选中的作文。有的教师让学生每个星期阅读两篇优秀作文并全文抄写,有的每星期三篇,有的干脆每天一篇,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和休息娱乐时间,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危害

1学生的身体会吃不消。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读写姿势尤为重要,而大量抄写势必影响学生的坐姿和视力。事实证明,大量抄写的学生身体状况明显较差,特别是驼背、近视的发生率较高。

2加重错误习惯的养成。很多孩子为了完成作业,可谓奋笔疾书,写出的字龙飞凤舞,坐姿东倒西歪,并有相当一些学生写字倒差笔画,时间一长也就成了“终生制”了。很多教师埋怨学生写字质量差,而从不寻找自身原因。

3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我们经常用“天真烂漫”等词来形容童年,而年幼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比教师的工作时间还长,回家后还有一大堆的抄写作业等着他们去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容易身心疲惫。他们又如何快乐地起来,如何天真烂漫得起来。而由此引发出的一些歪门邪道的抄写方法更是害人不浅。

4大量宝贵时间被霸占。大量的抄写作业加上其他作业让学生忙得不可开交,很多学生一回家就写作业,还要写到很晚。如果碰到家里有活干,孩子们就只有熬夜的份了。很多教师嫌学生不爱读书,兴趣不广泛,甚至还埋怨家长。其实,罪魁祸首恐怕就是教师。

5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靠做练习册长大的学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那么,靠抄写作业以应付教师的学生更是没有前途可言的。有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出色,高考却名落孙山,很多家长和教师觉得匪夷所思。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3 抄作业的坏处

抄作业会影响个人的发挥情况,使自己的意识由主动变被动,从而导致对抄袭作业有一种依赖性。

当然这只是片面的说法,事物都有两面性。心灵的感悟比说百遍好 本学期我接任五年级数学,经过一个多月的教学,发现学生有一个共同的不良习惯,就是大面积数学作业抄袭。

开始几个星期,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有时真让我恼火,可收效甚微,特别表现在所谓的听话的女生尤为明显抄袭作业。我在想,为何再三教育,还是收效不大呢。

我处于深深的思索之中,经过向几位典型学生的了解,我明白了学生为何反复抄作业。 于是,我一次品德课上,我举行了一次主题活动:“抄袭作业…………”。

要求学生起来交流:(1)为何要经常抄作业?(2)你抄作业有你的苦衷,能向全班说一下你的心中话吗?(3)这样做的好处有吗?在啊里?(4)几位学生说出抄带来的害处。(5)我今后如何办?整整一节课,学生涌跃发言,谈对抄作业的感受,从而在心灵受到冲击,抄作业最大坏处是让自己不动脑筋完成任务,从而越来越懒惰,影响以后的学习,到高年级了,再也不能这样做。

通过这一次的全班交流,学生装受到启发很大,最近再也未发现这个现象。有时老师说百遍,还不如学生从心灵触及来得快。

抄作业会影响个人的发挥情况,使自己的意识由主动变被动,从而导致对抄袭作业有一种依赖性。当然这只是片面的说法,事物都有两面性。

当今校园学生抄作业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学生早晨匆匆赶到学校不是读书,而是抄作业;更有甚者“分工合作”集体抄作业。

学生抄作业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疾。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败坏了学风,形成了惰性,影响了学业成绩,甚至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成绩的落后是表面的,不劳而获思想的滋生蔓延才是可怕的。抄作业,其主要责任在学生。

但作为教师在追究学生这头原因的同时,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否拥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行为。许多学生抄作业与教师过激、粗糙的教学行为有关。

一、学生抄作业的原因之一:“我不会” 现象分析:这其中有三种,一是自身的惰性,不肯动脑筋,见到作业,头脑发胀,大呼不会做,缺乏钻研精神;二是而是恐惧心理,只要是老师没讲过的,自己就没有把握,人家做的总是对的,不自信;三是上课不专心,不会的越积越多,但作业又必须交,于是抄抄抄,可谓久病成疾。 反思一:有没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课程改革到今天,“满堂灌”,“满堂问”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在泛滥,有些教师只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就……。

4 抄作文的坏处 语文 越多越好

想起这件事,我就想笑

何淑琳

童年的事,就像银河上的繁星点点,每一颗星都发出别致的光芒,炫耀着自己独有的经历,每一颗都那么耀眼。有这么一颗,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记得那次,我大约五岁。一天晚上,我看电视看得入迷,爸爸一声:“把衣服晾好!”随后,指着洗衣机,“砰”一身躺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脚看电视。我极不情愿,可“皇命难违”,我翘起嘴巴,慢条斯理地走向阳台,但眼睛却一直叮着电视,一动不动。晾着晾着,电视到了 起伏的紧张时候,我更是津津有味,只见“噔”一声,发现一件衣服不见了,我这才回过神来,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衣服可能掉下街了。我俯视下去,果然不出我所料,衣服正乖乖地睡在大街上呢。我不知所措,骗爸爸下去拿信,实际上是去捡衣服。 我蹑手蹑脚地走上楼,又偷偷摸摸地缩进房间,鬼鬼祟祟地藏好,好像一只老鼠。心想:怎么办,这可是妈妈最心爱的衣服呀。如果被妈妈知道了,一定会怪我的。于是,我决定:瞒天过海。

我在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的,心中憋不住了,经过一段心理挣扎。我一口气地跟爸爸说了事情的一五一十经过,爸爸听了沉默了一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应分是非黑白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很重要。你去跟妈妈说吧,相信她会原谅你的。”我没有胆量,心想:我一定不告诉妈妈。可我马上反驳了自己:老师说过要做一个诚实的小孩,何况我是一个班干部,更应以身作则。不,我一定要告诉妈妈。

我壮起胆子,鼓起勇气,详细地向妈妈说了出来。我出乎意料,妈妈不但没有骂我,还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小孩。

童年的帆船就是一艘装满百味糖的船,每颗糖吃起来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通过那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能一心二用,更不能做一个不诚实的孩子。想起那件事,我就想笑。

==========================

想起那件事,我就伤心

我已12岁了,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我经历了童年这段美好而有温馨的时光。那段时光,好像快乐都属于我似的。我整天在快乐的海洋里遨游,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好景不长,一件让人痛不欲生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夜里,我的心不知为何跳得那么厉害,像一块巨石无情地将我的心紧紧地压着,让我上气不接下气。此时,西北风呼啸着,那快要到风烛残年的叶子们尖叫着,让人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突然,一只蛾在我的书屋里飞来飞去。那心、那风、那蛾似乎向我预示着什么。

“当、当……”电话铃响了。爸爸接了电话,立刻眼泪便夺眶而出。他吞吞吐吐地对我说:“你,你……爷爷去,去世了。”。听了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让我们始料不及!顿时,全家死气沉沉,我们都僵住了!这时,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当天夜晚,我们便去了爷爷家。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只看见爷爷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此时我心里尚存一丝安慰,便飞奔到爷爷床边。我使劲推着他,可他却一动也不动了。我渐渐绝望了,心如刀绞一般,扑到爷爷的怀里痛哭起来。

“爷爷,您的孙子来看您了,您睁开眼看看呀!难道您真的就这么一走了之了么?您不是对我说要教我叠千纸鹤吗?难道您忘了吗?在我犯错时,您总是向我说许多小笑话逗我开心。而这一切以后都不能了。”我又一次扑到在爷爷的胸膛痛哭起来!

日后,便闷闷不乐,从活泼开朗一下子变成了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了。每当忆起最后见到爷爷的那一刻,像有一块巨石压住胸口,让人透不过气,痛不欲生!就好象自己在生与死之间挣扎,一丝丝地封闭了我的心!让人对生活心灰意冷!

5 让上二年级的孩子多摘抄好句好段对将来写作文有好处吗

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说过:"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陈一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及麻烦的,然而实在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更强调说:”多读多抄,这二者必须保证的”也有句话叫“抄一遍等于读三遍”,还有句老话: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抄写一方面可以练字不说,同时还可以调动相关感官(即眼,手,脑),增强记忆力,加深对字词句的理解当然,对于二年级的小娃娃,要把握好度物极必反嘛。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师。

众所周知,老师是一种光荣的职业。广大教师培育出无数拔尖的人才。老师让我明理、明智。所有的同学都应该知道,老师是最伟大的!这就是我要成为一名教师的原因。

如果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我会努力把现在的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我会风认真的教导祖国的花朵。我很愿意做一名辛勤的园丁,让漫山遍野处处绽放孩子们的笑脸。我会像一位仁慈的皇帝,认真地管理自己的学生。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方法向来是以保守著名的,但这样似乎并不适合天真烂漫的孩子。如果我成为了老师,我会让更新颖的教学方式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轻松学习。

我不要锦衣玉食,不要家财万贯,不要身份显赫,只要让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校园中蔓延,并让希望的种子在中国扎根。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1

 昨天,我讲授了由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本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对于本节课,首先,我在教学设计上存在问题。本篇课文是一篇童话,应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可以设计一个情景剧来让学生参与其中,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人物形象、人物心理,而且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但是,本节课我过于注重视本位,所以学生们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低沉。

 其次,我在时间分配上可能不合理,对于课中学习的第一题“阅读课文划出文中关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且分析其人物形象。”这一题用时较长,过于拖沓。第二题“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这一题用时过短,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是草草点评,一带而过,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在本节课上我的评价语较少,只是进行了硬性的加分,没能适时的在语言、动作上予以同学们鼓励。而且,在本节课上,我的话语过多,引导过于度,以至于学生的参与度过低,没能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调动课堂氛围上我还很缺经验,比如缺乏让学生进行积极热烈的方法,所以这堂课越到后面我感觉学生越没激情了,而且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没能很好的把控学生。在课堂处理问题上灵活性较差,没能做到随机应变;在课件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次上课虽然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断地鞭策自己,完善自己。我也终于明白了李政涛专家说的那句话:“常态课最养人,公开课最练人”。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2

 一年一度的联片教研在我校进行,我代表城关二中讲了《皇帝的新装》一课,这是一篇童话,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学生对文本很感兴趣。

 我设计这节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合理,教学思路清晰。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备课时,首先要确定好这一课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我要想清楚,这一课,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我定的目标是: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童话故事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写作思路。了解童话通过幻想、想像和夸张塑造形象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了解作者、作品及重点字词,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合作探究文章主题,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引导学生吸取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有谈话导入;预习成果展示;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拓展训练,续编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教师寄语结束全文,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

 (二)用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文本。

 这节公开课每个环节,我都用问题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探究主题。例如,这篇童话故事长,要让学生一下子理清故事情节是不容易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童话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学生畅所欲言,待学生对故事情节了解得差不多了,我又抛出了这样一道题:谁能根据故事情节又快又准完成这道填空题。皇帝()新装——骗子()新装——大臣()新装——皇帝()新装——小孩()新装。这样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故事情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颁奖仪式]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评委,给我们的课文中的人物颁个奖。有四个奖项:“最可笑者”“最可恨者”“最卑鄙者”“最可爱者”你会分别颁给谁?说出理由。问题一出示,学生们很踊跃,激活了课堂气氛,也能加深学生对人物的认识。用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文本,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走进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节语文课,我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既让学生动起来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关注学生,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时时关注学生,这样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太关注学生,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想干啥就干啥,老师全然不知,时间一长,学生听课就不专心,课堂纪律也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这堂公开课,我虽然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也存在不少的瑕疵。比如整堂课显得前紧后松,因为在上课时,我总是担心时间不够,会拖堂。记得在评课时教研室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上课尽量不拖堂,公开课上有时延长几分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还有这个环节没有组织好,我让学生围绕“本文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进行合作探究,其实,学生不用讨论就会有一两个答案,如果让学生每人先写一句话“我认为本文塑造了一个什么什么的皇帝”再拿到小组来讨论,然后选出写得比较好的展示出来,也许效果会更好些。再有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太单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老师鼓励出来的,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

 人只有在反省中不断地成熟,教学也只有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这次同课异构有效教学联片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锻炼了胆量,而且各位老师的点评也让我深受启发,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3

 一、教学过程描述

 童话《皇帝的新装》通过的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像写了一个皇帝遭到骗子的愚弄,闹出了一幕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的丑剧。刻画了一群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人物形象。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哪一条线索来写?我本意是让学生理清思路: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把握故事情节。然后指出“新装”是线索,进而说出“新装”的种种奇特性质,导致皇帝被骗。最后由小孩“揭骗”,引出主题。出乎我的意料,一提问就有学生大声回答是以“骗”为线索。我马上想到“骗”应该是文眼,因为文中的人物除小孩外,人人都扮演“骗子”的角色。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骗。

 我随即提问:是谁骗谁?

 有的说是骗子骗皇帝,有的说是大臣骗皇帝,有的说是百姓骗皇帝,还有的说他们自己骗自己……回答个有千秋。然后我就顺着“骗”设计了几个问题:

 1、骗子为什么会想到用织新装来骗皇帝?(找出相关描写)

 2、骗子是怎样一步一步行骗的?

 3、在骗子行骗的过程中,皇帝、大臣、百姓他们充当的是什么角色?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他们有什么特点?

 4、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揭穿骗局?

 学生在解决以上问题后,引导理解主题水到渠成,课堂掀起了高潮。

 二、反思

 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清线索“新装”,把握情节,不料中途却有学生说出以“骗”为线索,意外地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独到发现使教学向纵深处发展。

 教师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符合学习要求的一些问题或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是无法预设到的,因为学生的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可见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的“预设”时,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因子,而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方案不放。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动态资源,并灵活纳入教学设计之中,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以使教学得到完善。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4

 《皇帝的新装》是苏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四位作家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本篇文章的体裁是童话。根据童话的特点以及本文的要求,我设定了以下两个目标:一是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感知童话的特点。二是通过阅读能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和内涵。由于本文的篇幅较长,我就安排了两课时。第一堂课解决第一个目标,第二堂课解决第二个目标。

 第一堂课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目标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首先我的导语设计、若干问题设置都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读课文之后,他们不仅能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而且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绘声绘色的讲故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选择自己想朗读的故事情节,选择自己最喜欢朗读的角色形象,自由组合朗读。并通过练习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朗读处理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学生更起劲了,他们能比较准确的把握好人物的性格,并且能从文中找出佐证,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对该人物的一些看法。在创新阅读中,学生扮演记者提出的问题不仅体现出他们对文本的感悟,而且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氛围也达到了高潮。应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的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能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也体现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让我看到了每个学生的身上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最后乘同学们的兴趣甚浓,我布置了一个写作题《皇帝的新装续写》“皇帝的游行大典结束后”,受了骗的皇帝回到皇宫,他会做些什么?特别是对两个骗子和说真话的那个小孩。“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浓厚的学习兴趣,回味无穷的结尾,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写作,巩固和加深了课内知识,也深化了文章主旨,将读写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因此这堂课的设计遵循了“阅读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原则。

 当然,在这节课上我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急需改进。在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收获了什么?(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思考)我强调了是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讲解,但是学生都是从这个人文性的角度来赏析的,从单一的思品这个角度来谈。在课堂结束后从作业的反馈——续写结尾来看,大多数学生能较好运用人物的性格发挥想象写出了结尾,但是学生思维定势,大多是写皇帝继续执迷不悟穿新衣,最后国破家亡,这样的结尾虽然比较符合情节的发展,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天马行空。

 总得来说,从学生的掌握效果来看,基本能达到我预期想要的效果。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5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发挥奇特的想象,无情的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深刻鞭挞了反动统治者们的愚蠢、卑鄙、虚伪。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对于这篇童话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它的故事情节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大多停留在一个故事的层面上,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1、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学生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变成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平台。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交流时集思广义,就会带着自己的感受和问题主动走进课堂、走进童话,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激发,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方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狩猎者

 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学生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训练就能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能力。在体会人物特点时我结合童话的特点教给学生通过研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体会皇帝大臣特点,学生在方法的指引下很容易体会到会皇帝贪婪、自私、虚伪、愚蠢;官员献媚取宠;不但理解了内容,而且学会了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3、充分朗读,让学生体验角色

 语文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学生读的训练,特别是这一课更应重视学生的朗读。为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充分读基础上去探究文章的主题。特别是分角色朗读,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感情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拓展思维,让学生丰富地想象

 本文是一篇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为此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这一特点,一面让学生理解课文,一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当小孩揭穿骗局时,我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假设自己在场你会怎样做,学习完文章我让学生写续篇,学生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丹麦,丰富、精妙的想象就会从学生的脑中、口中、笔下生成。

 不足之处:

 1、时间关系,分角色朗读的指导还不到位,读的训练仍需加强。

 2、课堂中放得还不够,学生还没有真正做到自主合作地探究知识。

 3、学生对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还不够。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6

 上完《皇帝的新装》这节公开课后,我对这一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感觉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一、课堂缺乏新意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老课文,可以说,文本上能挖掘到的亮点基本已被挖掘完,在上课前,我曾想过以课本剧的方式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是,因为没有时间给学生准备,怕学生不能很好的配合,遂放弃了这一思路,为了保持一堂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我最终还是采用了常规的教学思路,难怪杨老师说听完课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二、课堂分析不够深入

 在上课过程中,由于容量大,时间紧,讲得很匆忙,有的内容没时间展开。譬如,这篇课文的人物的心理和语言很有特色,本来在分析情节时想通过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来完成对人物心理的揣摩,从而更透彻的理解童话的主题,但因为担心课堂时间不够,学生找出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时便没有再要求他们更深入的阅读。

 三、作业设计不够合理

 对文本的解读较简单,而作业布置较难,关于皇帝回宫后的续写,应利用较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作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去解读文本,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教,然后知不足。今后,我会针对我的不足,通过多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多实践,多研究教材、教法,一步步来完善自我,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7

 随着“小组合作”上课模式在全国的推广,近些时日,我们海口九中也引进“小组合作”模式,并努力探寻适合九中本土的“小组合作”模式。这一节《皇帝的新装》是有关“小组合作”模式的初探课,里边融入了众多老师的想法与经验,课堂结束后,总体感觉学生比较活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组合作”模式在这堂课中的运用,使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以往课堂教师是主角,而这堂课中教师把舞台给了学生,教师的讲解不多,更多的是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的展示。较之于古代“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平台”,这堂课则是“学生自学的展示台”。比如:安徒生相关作品的介绍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生只有大量地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环节的内容

 二、传统与现代的衔接

 这堂课的内容包括了传统上课模式所需要教授的内容,较有利于学生应对考试,同时它又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自己想法的内容。比如,“你觉得皇帝回宫后会发生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自己想象的空间。

 三、学生的合作天堂

 “小组合作”模式需要建立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要有给学生合作的时间,从而渐渐地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这堂课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环节,发挥了学生的集体力量,这样,成绩好些的同学可以通过说加深自己的理解,成绩弱些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听而留下些许印象。

 总体感觉,“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学习氛围的营造模式,人生活在大环境中,再怎么另类的人都会在大环境中被改造,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了,想必学生也不会走得太远。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8

 在这次活动中,我教学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上册26课《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在新、旧教材中都有,是一篇老课文了,但它又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根据童话的特点,以情节、人物、主题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童话主旨和夸张、想象的写法的理解为教学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①以童话故事、童话的特点导入新课;

 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③研读课文,品析人物。在研读的过程中,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夸张的写法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方面来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师生互动;

 ④质疑探究,归纳主旨。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⑤总结写法,拓展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夸张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写法来续写故事。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

 在这两节课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1、以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为基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教给学生品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同时通过归纳文章的主旨,渗透思想教育。

 2、为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出发点:

 ①通过指导学生默读、齐读、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③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也有一些遗憾:

 1、第一课时开头我精神有些紧张,所以声音不够大声,但几分钟之后就转入良好的状态;

 2、第二课时品析骗子、官员等人物形象时,我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一些,所以下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入戏,而我没能及时的指导和点评;

 3、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只有8分钟,效果不是很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触很深,要上好一节课,须做到:

 1、教师首先要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文本。

 2、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较好的教学过程。

 3、教师课堂上要有随机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4、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优点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标准的普通话,整洁美观的板书,带有鼓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大方且具有亲和力的教态等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朝着这些目标去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00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