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民间文化与习俗
阴阳板
祭神求雨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城东八里沟一带,因是两板相击而舞,故又名"打阴阳"。传说"八仙过海"中的曹国舅,是一位旷达豪爽、散财济贫的好神仙,他手中有两块神通广大的木板,一阴一阳,专门用来调节世间"阴阳",为民造福。后来人们为求消灾免祸,驱恶辟邪,讨得曹国舅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故成此舞,取名"阴阳板"舞。所谓"阴阳板",其实是一长一短两块柳木板。长板为阴,长约50厘米,短板为阳,长约30厘米。两板各宽10厘米,厚约2厘米。板头配有铜铃,板尾钻孔,两板相连。表演时两人一对,一男一女,队伍少则百余人,多则数千人。舞者右手持长板,左手持短板,在锣鼓伴奏下,按照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位置敲打拍击,以拖步、上步、绕步、踏跳步等变化多端的舞步,循着既定图案,做出各种姿态和造型。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古拙朴实,豪放壮观,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朴素虔诚的信仰和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1949年后,艺人们对阴阳板舞进行了改造革新,每遇佳节,人们便敲起锣鼓,手打阴阳板,走街串巷,娱乐一番。1988年,市民间舞蹈队表演的阴阳板在山东电视台播放,获得全省创作演出优秀奖。�
平阳寺火虎
一种新颖活泼、激动人心的民间杂技表演艺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表演的内容是民间传说壮士打虎、为民除害的故事。由于制作工艺精细复杂,玩耍时火焰烧身,动作危险,需要艺高胆大,因此,精通此艺者寥若晨星,而且仅限于邹城市平阳寺村,故称"平阳寺火虎"。所谓"火虎",即浑身着火的老虎。火虎的制作非常精细。虎皮用20多块3厘米厚的木板,以铁丝连缀而成,每块木板上有上百个小孔,共约3000余个,每个小孔内插入一根30厘米长的礼花筋(用纸卷火药而成,类似导火索);虎头、虎尾用软白蜡条编成,外面绕以礼花筋;虎眼用蒙着红绸布的灯泡或手电筒做成(古时用点燃的炷香)。将做好的虎头、虎皮、虎尾捆扎在表演者身上,再配以两只30厘米长的木拐,作为前腿支撑,这样就成为未燃烧的火虎。打虎人也要捆扎十几块插有礼花筋的木板,打虎棒上缠绕礼花筋。火虎的表演场面宏大壮观。表演多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进行。围观者人手一支点燃的蜡烛,老虎上场时蜡烛一齐熄灭,同时点燃两个表演者身上的礼花筋。顿时,火花闪烁,光影交织,火人火虎,相照相映。打虎人手持梢棒,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火老虎双睛如炸,张牙舞爪,活灵活现。随着时而震耳欲聋,时而轻敲抽打的锣鼓节奏,人与虎争持搏斗,时而跳跃搏击,溅起火花四射,时而疾行进击,洒出串串流星,其情其景如梦如幻,奇异绚丽,惊心动魄。火虎在平阳寺曾间断了35年,1985年经过仅有的两位老艺人传授,当地精心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又重放异彩。
峄山古会
峄山古会设在城东南12公里处峄山脚下,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举行。历史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二月二"为龙抬头之日,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一年好景,齐集于峄山,进香朝拜;二是公元前615年二月二日,史称"知命之君"的邾文公"卜迁于峄山之阳"立国,是为庆贺之日,每年的此日都有活动,逐步演变为峄山会。峄山会以山前为中心,方圆五六里,届时近者周围诸县,远者附近各省都有来赶会的,人数少则数万,多则达一二十万。赶会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态,有求神拜佛的,有许愿还愿的,有买物卖物的,还有说书唱戏、玩杂耍的。男女老幼,权贵平民,文武六艺等各种身分的人漫山遍野,十分壮观。峄山会在1937年日本进关后一度中断;"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员稀少,变为一般集市;1978年后地方政府开发峄山,每年二月初二举办规模盛大的"峄山古会游"活动,山会日趋活跃,成为旅游服务、商品交易的中心。
山头花鼓戏
民间演唱艺术。历史比较悠久,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在邹城市流行演唱的花鼓戏以大束镇山头村最为有名,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山头花鼓戏。花鼓戏根据唱腔的不同,有南路花鼓和北路花鼓之分,山头花鼓属北路花鼓。花鼓戏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初,由于艺人家境贫困,演唱花鼓戏被当作维持生计上门乞讨的工具;后逐渐发展到规模较大的集市卖艺;再后,经几代艺人的丰富发展,形式趋于稳定,唱腔更加丰富,乐器搭配也更加协调,逐渐走上了舞台。山头花鼓戏的音乐(唱腔)十分独特,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曲牌虽少,但变化多端。最主要的曲牌有花鼓调、拧绳、小莲子等,一个戏中一般只用两个主要唱腔,分里角和外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邹城市有关部门配合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对山头花鼓戏进行了发掘、整理,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花鼓戏的内容。现存剧目有《北圆》、《过江》、《大赶脚》、《王定保借当》等70余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