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古代文人的理想从来就不是成为艺术家,他们的最高理想无一例外是投身政治,换句俗一点的话说,就是当官,成为人上人。而当官,尤其是平民当官,是很不容易的,早期是通过贵族推荐,后来是经过科举。所以贵族喜欢什么、科举考什么,大家就去学什么、钻研什么,一如我们今天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唐宋时期,诗歌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所谓文人开始大量学习诗歌、练习诗歌,学的人多了,作诗的人多了,自然好诗和好诗人就层出不穷了。
很多古代优秀诗人,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诗人,本身就是政治家或者中高级官员。唐宋时期的很多宰相、尚书、地方军政长官,另一个身份就是诗人,比如贺知章(宰相)、范仲淹(参知政事、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晏殊(宰相)、王安石(宰相)等等。在地方上为政一方、造福百姓的诗人也有不少,比如白居易,比如苏轼等等。还有很多诗人投身边疆,在军队中建功立业,比如以高适(剑南节度使)、岑参(嘉州刺史)、王之涣、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建功立业者不在少数,稍微了解中国历史就能知道。
所谓诗人流连于烟花之地,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有科举失败,无力进入朝堂的才会这样。李白、杜甫、柳永等人和所有文人、诗人的理想也都是以诗歌为阶梯,进入政府高层,最终封侯拜相,而非天天吟诗作乐,做什么艺术家。李白诗歌做的很好,所以唐玄宗很喜欢,李白的第一步达到了,但是唐玄宗只是把李白当做清客、秘书这样的角色,并没有让李白成为重臣,所以李白失望之余才离开了朝廷到处寻找出路;柳永也是如此,科举失败了只好流连于烟花之地。——不是他们不思进取,他们进取的唯一机会,就是通过作诗作文进入政坛。历史没有给他们机会,假如历史给他们机会,他们说不定也会成为高级官员和政治人才。
当然,诗人有没有治国之才这个可不一定,诗歌做的好是其文学素养高,不代表诗人有治国之才、也不代表诗人没有治国之才。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会作诗,恐怕他们根本就没有途径进入政坛,他们就算会断案、会改善民生,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从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逐渐使用八股文,诗歌考试可有可无,所以大部分文人不再重视作诗,文人的全部精力都用于八股文,而把诗词看成不务正业或者个人爱好,这也是为什么明清时期古诗逐渐衰落的原因。——假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生活在这个时代,或许他们流传下来的,就是一篇篇优秀的八股文了。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人,他们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个性解放、艺术无目的论的浪漫主义理念。在施莱格尔兄弟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包括诺瓦利斯(1772年-1801年)、蒂克(1773年-1853年)在内的一批早期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夜的颂歌》歌颂「神圣的、不可言传的、神秘的」夜,并赞美死亡的美妙感觉。蒂克则着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1805年以后,德国出现了「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是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年-1842年)和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年-1838年)。前者的抒情诗《催眠歌》具有民歌风味,诗情浓郁。两人曾合作出版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搜集收录了德国近300年的民歌。雅各布·格林(1785年-1863年)和威廉·格林(1786年-1859年)兄弟是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他们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称为世界童话作品中的精品。约瑟夫·封·艾尔兴多夫(1788年-1857年)的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将梦幻与现实混合起来,充满神秘情调。 1809年以后,德国浪漫主义在德国形成另一个中心。克莱斯特(1777年-1811年)的喜剧《破瓮记》抨击普鲁士官场和司法制度的腐败,充满民间喜剧的幽默讽刺特色。霍夫曼(1776年-1822年)的《雄猫穆尔的人生观》展示一个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的市侩世界,想象和构思奇特。大诗人海涅早年也是一个浪漫派诗人,后来转向现实主义。 总体上看,德国的浪漫主义特征并不明显,风格变化也比较多。到后期,逐渐融入强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超现实主义为现代派文学开创了道路。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作为一种美学观点,其影响却十分深远。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参加超现实主义集团的作家有布洛东、苏波、查拉,画家阿尔普、马松等等。属于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后来转向进步的文艺阵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现实主义在美国风行一时,出现了所谓“新超现实主义”流派,成为帝国主义御用的宣传工具。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但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则产生在1924年之后,如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阿拉贡在1926年发表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艾吕雅的诗集《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均属超现实主义之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