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第1张

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是“浪漫主义”;给孩子洗尿布煮牛奶,是“现实主义”。白天给领导拍马屁,是“浪漫主义”;夜里给头头送钱,是“现实主义”。人前大讲理想信念,是“浪漫主义”;人后大收红包贿赂,是“现实主义”。舞台上唱《春天的故事》,是“浪漫主义”;舞台下傍大款,收别墅收轿车,是“现实主义”。

一、时间和概念的区别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它们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

艾布拉姆斯所说的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由此可见,一般的,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巴尔扎克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

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以表现幻想和感情为基本特征的浪漫精神是文学生成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艾布拉姆斯将这第二种隐喻比喻为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以突出浪漫主义的本质是表现和抒情。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代表作家有诗人拜伦和雪莱,他们不仅写下瑰丽的诗篇,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以实际行动和鼓舞人心的作品有力地支持了近代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题材与主题

“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规定。现实主义的文学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模仿说”,要求作家在把握生活时,必须对生活现象作细致入微的观察,强调作家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区表现生活。所以现实主义在表象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的特点,具有真实性。

但真实性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作家只是记录生活现象,丝毫不介入其中,作家还要有所选择。

与现实主义相反,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具有创造性,并把自然视为人的本性。浪漫主义通过对自然的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的情感,把诗的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的释放。遵循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也在所不惜,这样,所塑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

三、写作手法

现实主义具有写实性,追求再现现实生活的效果,使虚拟的艺术世界像现实生活一样。为了追求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和真实感,现实主义特别注重写实白描和细节描写,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真有其人其事的感受。

且看下面的例子: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鲁迅通过对闰土的外貌做详细的描写,一个卑微的农民形象便跃然纸上。不过很明显的,这种对生活再现的效果是经过艺术概括的。巴尔扎克也曾说过,要研究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多种原因,寻出隐藏在无数人物和事件总汇底下的意义。着说明,现实主义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写实性,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现实生活材料精心筛选和艺术加工之后的艺术概括的结果。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法,按照希望的样子来反映生活,富有主观色彩,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

《西风颂》中,气势豪放,想像奇丽,境界开阔,充满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比喻奇特,形象鲜明,枯叶的腐朽、狂女的头发、黑色的雨、夜的世界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四、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卢卡契指出:“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范畴和标准乃是典型。”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典型在希腊文中是模子的意思,意谓典型就像同一个模子可以铸造出许多同样的东西一样,也是通过一个形象反映一类人的特点,可见“模子”这个术语最初的意思是强调形象的概括性和普遍性。这就与现实主义是“模仿说”的观点不谋而合。

恩格斯也曾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在东西人物身上所显示的人生或人性的普遍性,是人的社会性,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典型的重要性。

但浪漫主义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英雄、奇人。且看《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这大圣拨转云头,径回东路,霎时按落云头,立在红砖壁下。八戒见了欢喜道:“师父,师兄来了!来了!”三藏即与本庄老者同沙僧出门接着,同至舍内。把芭蕉扇靠在旁边道:“老官儿,可是这个扇子?”老者道:“正是,正是!”唐僧喜道:“贤徒有莫大之功,求此宝贝,甚劳苦了。”行者道:“劳苦倒也不说。那铁扇仙,你道是谁?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铁扇公主。我寻到洞外借扇,他就与我讲起仇隙,把我砍了几剑。是我使棒吓他,他就把扇子扇了我一下,飘飘荡荡,直刮到小须弥山。幸见灵吉菩萨,送了我一粒定风丹,指与归路,复至翠云山。又见罗刹女,罗刹女又使扇子,扇我不动,他就回洞。是老孙变作一个 焦栝虫,飞入洞去。那厮正讨茶吃,是我又钻在茶沫之下,到他肚里,做起手脚。他疼痛难禁,不住口的叫我做叔叔饶命,情愿将扇借与我,我却饶了他,拿将扇来,待过了火焰山,仍送还他。”三藏闻言,感谢不尽,师徒们俱拜辞老者。

这里塑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形象,来解救人们于水火之中。

五、本质特征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现实主义的内涵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因此,“再现”便成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艾布拉姆斯说过,“‘表现’是浪漫主义用得最多的术语之一”。表现性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使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和艺术的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两大思潮,各有其魅力。

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出发点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从遵循自己内心潜意识,是走心的,感性的,区别只在于实现的手法不同而已。这两种手法与现实主义的理性批判是相悖的,因此,这样的作品缺乏“真”。作者在上面回答半遮面的帖子里说到“我只关心艺术手法的最优化,以及内心的真实就够了”“我们需要的是因”,因此我似乎可以理解为作者只关心“我”的主观内心,当然这种自我的内心相对于个体来讲也是“真”的,只是狭隘意义上的真。

胡适说:少谈些主义。可生活中充满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你又绕它不过,只好随行就市,跟着感觉走。懂得什么时间该用什么主义用到什么程度,就叫“高人”;乱用主义,或者把两种主义用颠倒,则称“笨人”。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就是动物只有“现实主义”,人还有“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现实主义”让人们脚踏实地;没有“浪漫主义”,人生将变得索然无味;没有“现实主义”,大家都得去喝西北风。“浪漫主义”不宜太出格,譬如“揪住自己头发想离开地球”;“现实主义”也不宜太“现实”,只盯着钞票与美色,只关心吃饭睡觉。如何浪漫,怎样现实,并无一定之规,无非岳武穆的那句用兵心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浪漫超现实并不是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复合,浪漫是骨子里的东西,超现实是手法。

我的诗歌很注重逻辑,并非只有你所说的理性逻辑一种。诗歌的超现实手法呈现的或疏或密的诗感表象底下一定是有着自成体系的诗意逻辑的,否则就是纷乱的,没有头绪的堆砌了。

因,是终极的秘密,是宇宙的法则,是一切存在的存在。因和个体并不等同。个体始终在努力寻找因。而果是后续的发生。那么如果你只重视果的话,就会陷入西方的验证思想当中,运用这样的思想去写诗,无非就是从现实中提取一些场景,动作,细节,去解剖,诠释,追问,这正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哲学源头。而浪漫主义不是这样。

浪漫主义注重的是因。浪漫主义的特点是用意识主动性地揭示存在的秘密。因为宇宙的运动现代物理学无法企及,因为意识才是宇宙存在的原动力,而不是物质运动。

现实主义诗歌是在西方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壮大起来的,用验证的思想去写作,注重的是95%的统计学思想原理,也就是大部分可测的物质运动,现实主义诗歌可以写,用现实主义精神去灌注物质,以诗化之。

而浪漫主义诗歌注重的是那稀少的不可测的5%。它是用意识去发现发掘物质之间的诗意联系和神性安排,也就是把精神物化,借此成为诗歌,成为艺术。

超现实主义,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超现实主义为现代派文学开创了道路。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作为一种美学观点,其影响却十分深远。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参加超现实主义集团的作家有布洛东、苏波、查拉,画家阿尔普、马松等等。属于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后来转向进步的文艺阵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现实主义在美国风行一时,出现了所谓“新超现实主义”流派,成为帝国主义御用的宣传工具。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但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则产生在1924年之后,如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阿拉贡在1926年发表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艾吕雅的诗集《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均属超现实主义之作。

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起者是两位作家,布列顿和阿波利奈尔。超现实一词是诗人阿波利奈尔首用的,原是哲学上的术语,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后来才用于绘画上。1924年,布列顿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1928年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其思想的基础是在求取人间想像力的解放。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 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布列顿又说:“我相信,在表面上被认为矛盾的两个状态,将来是有办法解决的,那便是梦与现实的统一。那可以说是绝对现实的一种,也可以说是超现实的一种。”从这宣言中可以明了超现实主义是追求梦与现实的统一,并且是以人类为对象作为表现的范围。布列顿在文章中要求人们注意那些可能与文学超现实主义有联系的艺术家,其中有马蒂斯、德兰、勃拉克和毕加索。实际上这些画家并不符合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所下的定义:纯粹的心理自动。但他所推崇的另一位画家基里柯则可能是最早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柯从1911年到1915年一直住在巴黎,他的画很受阿波利奈尔的赞赏,阿波利奈尔在1918年写的剧本《蒂里西亚的乳房》冠以“超现实主义戏剧”的副标题,最早使用了“超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他对基里柯的看重显然是注意到了基里柯画中那种超验的精神与内心世界的表现。 

给予超现实派最大的启示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精神病心理学教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说,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艺术运动,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超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思想领袖布列顿有过学医的经历,他在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后,立即领会到精神分析与达达派的无意识表白之间的关联。精神分析注重对梦想、幻想和幻觉的分析,并把白日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加以诱导。依此而从事于下意识的梦幻的世界的研究,与自然主义相对立,不受理性支配而凭本能与想象,描绘超现实的题材,表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比现实世界的再现更具重大意义的,想像领域中的梦幻世界。

超现实主义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逻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以展现一种绝对的或超然的真实情景。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其充满幻想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奇特风格,对20世纪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超现实主义文学宣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后一世界比前一世界更真实。强调诗人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写梦境,幻境,事物的巧合,提倡自动写作法,把梦幻和一刹那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达到“纯精神的自动反应”。作品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充满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有些作品想象丰富新颖,但大多晦涩难懂,语言缺乏逻辑性,规范性。

超现实主义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它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超现实主义者在咖啡馆、**院等公共场所寻找、搜集人的思维的原始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其代表作是勃勒东1928年发表的小说《娜佳》。20 年代末以后,运动内部发生分裂。1930年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重申了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和对规章制度的破坏性。此后运动处于低潮,几乎只剩下勃勒东一个人还在坚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美国时,他这种宣传也没有停止过。1946年勃勒东回法国后,继续办杂志,举办作品展览会,发表广播讲话,又掀起过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浪潮,影响波及欧美许多国家,但其声势已远不及20年代。 

超现实主义存在的时间较长,这个流派颇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少的现代派都受其理论影响并加以发展。

超现实主义**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创作的**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和地下**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阿杜-基洛的《**中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人士发现**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超现实主义**公然反对叙事体。 

通常认为,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性欲和高潮,暴力和渎神,以及怪异幽默,是超现实主义**用来与传统**形式抗衡的题材。影片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用自由的**形式,来激发观众潜在心底最深处的冲动。布努艾尔曾宣称《一条安达鲁狗》是“向谋杀热情地呼唤”。西方的**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和地下**中,超现宴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年)、《眩晕》 f1958年)、《西北偏北》(1959年)、《精神变态者》(1962年)和《群鸟》 f1963年),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超现实主义者发现了兰波、洛特雷阿蒙,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超现实主义者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超现实主义运动始终坚持视觉艺术和书面诗歌同样都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有效形式。他们从当下的生活状态出发,企图超越现实。对他们来说,艺术不再是停留在精神层次的乌托邦幻想,借以获得暂时的心灵安宁,艺术要更具有现实关怀,要有更多的革命性。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再仅仅是生活,而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行为艺术。

1924年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旗手安德烈·布勒东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对超现实主义作了这样的定义:“超观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学自发现象,主张通过这种方法,口头地,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观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的某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地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

虽然超现实主义运动建立在对奇异事物的崇拜和对想象力的弘扬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应避免一种流行的误解,即认为一切怪诞艺术、风格主义和巴洛克艺术的杰作,都是它的前身。对于毫无内心冲动、仅仅是煞费苦心制作出来的幻想艺术,超现实主义是不给一席之地的。倘若我们追根究底回溯上去的话,超现实主义缘起于一种在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衍生出来的关心另一世界隐性事物的艺术思想。这里所谓的“另一世界”,并不是彼岸的上帝之城,而是留在生活世界的此岸,反抗物化现实生活的艺术超拔物。在波德莱尔和兰波笔下,一种在虚伪的社会现实中坚韧不屈的反常人心态、一种超然于物欲横流的生活现实的另类艺术心境成为人生的真谛。

法国| 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大卫(新古典主义两位大师)《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尔(新古典主义两位大师)《泉》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 西班牙| 戈雅《1808年5月3日午夜的枪杀》库尔培《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米勒《拾穗》《晚钟》 杜米埃《三等车厢》 俄罗斯| 克拉姆斯柯依 “巡回展览协会”-打破了当时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格局,不断到外省展出,因而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 主张是坚持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反对俄罗斯艺术上的西欧化,强调民族特点。以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苦难为己任,坚持民主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苏里柯夫《近卫兵行刑的早晨》 希施金(巡回画派创始人之一) 列维坦 U5 印象主义与新印象主义美术马内《浴》《奥林匹亚》 雷诺阿 德加《歌舞团芭蕾舞学校的舞蹈课》 莫奈《印象日出》《池塘睡莲》 美国| 惠斯勒《艺术家母亲的肖像》

修拉《大杰特岛的星期天下午》3 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后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即是印象派之后背离了印象派风格的艺术流派,一般指塞尚、高更、梵高、劳特累克和雷东等人的绘画。

塞尚、梵高、高更 纳比派(nabi) 波纳尔、维亚尔

U2 现代美术中的现代主义美术

一战前

1. 野兽派(Fauvism):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第一个现代主义画派。1905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在象征派大师莫罗画室中学习的青年,送作品参加巴黎的“秋季沙龙”展出。这些作品大多色彩旷野、笔触飞扬、形象怪异,使观众们大吃一惊,顿时轰动了巴黎。当时有位评论家比喻这批作品像一群野兽正在吞食那些温文尔雅学院派美术,从此“野兽派”之名传播开来。这些画家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色彩,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解放成为他们的共识和行动宗旨。其实他们既无明确纲领,也无严密组织,只是在野兽派这个名称下的一个多派系的松散组织。野兽派绘画运动在1905年至1906年形成高潮,顶峰期很短,但对后来的现代派艺术,尤其是德国的表现主义影响极大。之后他们各自的作品不再出现相同的面貌,野兽派也就自行解体。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德兰、杜飞、弗拉芒克、凡东根、鲁奥、雅弗林斯基等。

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兰、

2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蒙克、克里姆特、凯尔希纳

3 立体主义: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勃拉克

4 未来主义(futurism):巴拉、波丘尼

5 达达主义(dadaism):

杜尚《下楼梯的裸女》《LHOOQ》

两次大战之间

1 超现实主义(super realism)

达利《记忆的持续性》

恩斯特、马格丽特、米罗

2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

4.包豪斯: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罗

二战之后

1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50年代第一个出现于美国的重要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和艺术思潮。继承了从凡高到超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抽象化,直接性,自动性和表现潜意识的自我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它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其中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为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抽象表现主义思潮适应了二战后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要求。

戈尔基、波洛克、德库宁、纽曼、路易斯

2 极少主义(minimalism):发端于抽象主义,又反叛于抽象表现主义

3 波普艺术(pop art):波普一词(pop)含通俗、大众、流行之意,这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阿劳威提出的,他在给利用大众影像为内容的美术命名时所作的一个统称,后来被评论界所接受而广泛采用。

劳申柏、沃霍尔

4 照相写实主义: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大量抽象作品使人感到厌倦,于是一部分从事波普艺术的画家转向残酷似而逼真的对现实的复制,这显然是朝保守回流。

克洛斯、汉森、

5 欧普艺术(op art):欧普艺术为光效艺术之简称,是60年代同波普艺术一同发展起来的,但较晚才获得社会的注意。它植根于抽象主义艺术,是由抽象主义发展起来的新图式。一般通过静态色彩图案,使观众产生错觉、旋动、发光等视觉效果。是抽象美术在幻觉上的新发展。

瓦萨莱利

6 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科苏恩

8 大地艺术:克里斯托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ngnr | 2009-03-08 15:08:42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19C-20C

新古典主义美术特征:重古代 重理性 重道德 重格律 重宫廷

法国|

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

大卫(新古典主义两位大师)《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安格尔(新古典主义两位大师)《泉》

U4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

1 浪漫主义(romanticism)美术:作为一种美学思想,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

基本特征:重中古 重自然 重感情 重形式 重对比

法国|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

西班牙|

戈雅《1808年5月3日午夜的枪杀》

2 现实主义(realism)美术特征:重现实 重科学 重客观 重批判

法国|

库尔培《石工》《奥尔南的葬礼》

米勒《拾穗》《晚钟》

杜米埃《三等车厢》

俄罗斯|

克拉姆斯柯依 “巡回展览协会”-打破了当时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格局,不断到外省展出,因而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 主张是坚持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反对俄罗斯艺术上的西欧化,强调民族特点。以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苦难为己任,坚持民主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苏里柯夫《近卫兵行刑的早晨》

希施金(巡回画派创始人之一)

列维坦

U5 印象主义与新印象主义美术

1 印象主义美术(impressionism):印象主义在1860th-1870th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锋芒直指反对古典画派和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名字的由来是源于1874年莫奈的展品《印象日出》被一位保守的记者借用嘲讽,称这次画展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注重绘画中对光的研究表现。摒弃了从16th以来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主义美术特征:重外光 重瞬间 重视觉 重气氛

法国|

马内《浴》《奥林匹亚》

雷诺阿

德加《歌舞团芭蕾舞学校的舞蹈课》

莫奈《印象日出》《池塘睡莲》

美国|

惠斯勒《艺术家母亲的肖像》

2 新印象主义美术(new impressionism):这个名称,表示是最近的而且是改造和革新过的印象主义

特征:重科学 重和谐 重理性

修拉《大杰特岛的星期天下午》

现代美术(公元20世纪)

U1 现代美术的前奏

3 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后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即是印象派之后背离了印象派风格的艺术流派,一般指塞尚、高更、梵高、劳特累克和雷东等人的绘画。

塞尚、梵高、高更

纳比派(nabi)

波纳尔、维亚尔

U2 现代美术中的现代主义美术

一战前

1. 野兽派(Fauvism):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第一个现代主义画派。1905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在象征派大师莫罗画室中学习的青年,送作品参加巴黎的“秋季沙龙”展出。这些作品大多色彩旷野、笔触飞扬、形象怪异,使观众们大吃一惊,顿时轰动了巴黎。当时有位评论家比喻这批作品像一群野兽正在吞食那些温文尔雅学院派美术,从此“野兽派”之名传播开来。这些画家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色彩,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解放成为他们的共识和行动宗旨。其实他们既无明确纲领,也无严密组织,只是在野兽派这个名称下的一个多派系的松散组织。野兽派绘画运动在1905年至1906年形成高潮,顶峰期很短,但对后来的现代派艺术,尤其是德国的表现主义影响极大。之后他们各自的作品不再出现相同的面貌,野兽派也就自行解体。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德兰、杜飞、弗拉芒克、凡东根、鲁奥、雅弗林斯基等。

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兰、

2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蒙克、克里姆特、凯尔希纳

3 立体主义: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勃拉克

4 未来主义(futurism):巴拉、波丘尼

5 达达主义(dadaism):

杜尚《下楼梯的裸女》《LHOOQ》

两次大战之间

1 超现实主义(super realism)

达利《记忆的持续性》

恩斯特、马格丽特、米罗

2 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

4.包豪斯: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罗

二战之后

1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50年代第一个出现于美国的重要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和艺术思潮。继承了从凡高到超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抽象化,直接性,自动性和表现潜意识的自我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它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其中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为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抽象表现主义思潮适应了二战后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要求。

戈尔基、波洛克、德库宁、纽曼、路易斯

2 极少主义(minimalism):发端于抽象主义,又反叛于抽象表现主义

3 波普艺术(pop art):波普一词(pop)含通俗、大众、流行之意,这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阿劳威提出的,他在给利用大众影像为内容的美术命名时所作的一个统称,后来被评论界所接受而广泛采用。

劳申柏、沃霍尔

4 照相写实主义: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大量抽象作品使人感到厌倦,于是一部分从事波普艺术的画家转向残酷似而逼真的对现实的复制,这显然是朝保守回流。

克洛斯、汉森、

5 欧普艺术(op art):欧普艺术为光效艺术之简称,是60年代同波普艺术一同发展起来的,但较晚才获得社会的注意。它植根于抽象主义艺术,是由抽象主义发展起来的新图式。一般通过静态色彩图案,使观众产生错觉、旋动、发光等视觉效果。是抽象美术在幻觉上的新发展。

瓦萨莱利

6 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科苏恩

8 大地艺术:克里斯托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JUNOXUAN | 2009-03-08 16:29:54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代表作品《播种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列宾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列宾曾去伏尔加河写生,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

四。“印象画派”

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教材通过《日出·印象》、《樱桃和桃子》两幅作品表现了印象画派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

(1)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2)印象画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奈和马奈。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画家组成了一个“无名画家协会”,在巴黎举行画展,引起了很大轰动。其中,莫奈的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这幅画表现了在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象。一位评论家在看了画展后,写了一篇文章,对这幅画大加嘲讽,说莫奈等画家是一群“印象主义者”,不料,“印象派”这个名称从此在画坛上确立,《日出·印象》成了这一画派的标志。马奈的画注重光色关系,色彩艳丽,光线清澈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画家想表现外光下的人体和色块的对比,这幅画在当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

(3)后期印象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法国的塞尚特别注重物体的结构,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他对几何形体的探索和变形启迪了后来的立体派,他被推崇为“现代艺术之父”。法国画家高更的艺术风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单纯,平涂色彩,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有着浓郁的装饰味道。其代表作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五。“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艺术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过《舞蹈》《格尔尼卡》《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1)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出现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被称为野兽派的法国画家马蒂斯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之一。其代表作《舞蹈》。

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他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以《亚威农的少女》一画完全颠覆了过去具象写实的传统手法,

。《格尔尼卡》壁画,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20世纪世界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

20世纪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 A 第一个阶段——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

B 第二个阶段——1945年——今天。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主要包括:1 野兽派 代表人马:蒂斯 代表作品:《红色的和谐》

2 立体主义 代表人:毕加索 代表作品:《亚维农少女》《弹曼陀铃的少女》

3 表现主义 代表人:蒙克 代表作品: 《春情》(1894)和《呐喊》(1893),《太阳》

4 达达主义 代表人:杜尚 代表作品: 《下楼的裸女》,《泉》,《L。H。O。O。Q。》、《大玻璃》、《给予:1、瀑布2、燃烧的气体》等

后现代主义:

继现代主义之

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又称后现代派。后现代主义的

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的其他

部门。它的含义没有明确的界定,艺术评论家对是否存

在着后现代主义也有不同的认识。某些评论家推出这一

名称,意在表示50年代以来西方后工业化社会文艺的发

展有别于以前的现代主义。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在

其著作《1945年以来的视觉艺术》中,把战后西方美术

的发展趋向概括为:“从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

性;作品从几乎是徒手制作转变成大量生产;从对于工

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

性。”这三个特点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

美术比较而言的,一般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

征。

现代主义的艺术中心在巴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中

心转移到纽约。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

派) 把超现实主义倡导的表现潜意识的创作理论加以发

挥,并赋予它新的因素——画家主体的行动,实际上开

辟了后现代主义的先河。美国现代艺术的理论家H罗森

堡解释说,行动绘画已经不是为了美、趣味、纯粹等艺

术目的;行动绘画的作品已经不是某种物体的画像,而是

物体本身;它们已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本身就是自然。从

行动绘画始,画家的创作过程才被视作真正的现实。行

动绘画标志着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观化达到了顶峰,艺

术开始从主观,从自我表现走向客体性。抽象表现主义

绘画之后出现的色面绘画、硬边抽象和后色彩性抽象的

共同特征在于都强调色彩作为独立艺术语言的美学价值,

在绘画中排斥一切非画面的因素。

发展状况 严格地说,真正的后现代主义始于波普

艺术。波普艺术出现在50年代。这派的理论家罗森堡认

为,当代艺术已经超越了形色的框架,超越了纯美学的

范畴,与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的未来学融为

一体。他主张用“行动”来恢复创造的生命力。行动的

结果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画作,而是偶发事件。偶发事件

的过程被视作真正的现实,并通过行动记录下来。罗森

堡主张在美术与非美术、反美术之间划等号;力倡艺术

回到群众中。他以为,波普艺术是真正的群众艺术。它

有不同形式的表现,集合艺术是其一种。它把象征消费

文明和机械文明的废物、影像加以堆砌和集合,作为艺

术品来创造,以表示现代城市文明的种种性格、特征和

内涵。法国的新具象艺术也是一种,它与达达主义和超

现实主义的传统保持着更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一定的

媒介和行为,一方面对当代不断发生的现实提出批评和

反省,另一方面也有自我反省的成分在内。新达达又是

一种。它源于达达,但是它把达达对传统文明的挑战和

戏弄的行为,改变成为这些行为的赞美。正如M杜尚在

1962年给朋友H里希特的信中说:“我把瓶架和小便池

丢在人们的面前,作为向传统艺术的挑战,谁料到现在

他们却赞叹它的美了。”波普艺术在创作中广泛运用与

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当代现成品,这些物品是机械的,大

量生产的,广为流行的,低成本的,是借助于大众传播

工具(电视、报纸和其他印刷物)作为素材和题材的。在

运用它们作为手段时,为了吸引人,必须新奇、活泼,有

性感,以刺激大众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消费感。

波普艺术,劳申伯格:《床:构成》

波普艺术一方面沿着与科技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

面又向实际生活渗透。向实际的生活环境渗透的结果,

便产生出综合艺术。最早制作综合艺术的是美国新达达

主义人物R劳申伯格和J琼斯。综合绘画的观念受到美

国前卫派作家J凯奇“非焦注”或“无焦注”观念的影

响。与此同时,在使艺术品具有综合感受方面,出现了

一种被称作最少派艺术的派别。最少派艺术的作品像工

厂的产品一样,注意标准化、规格化,毫无个性,艺术

家只作设计,制作的任务则由工厂完成;最少派的雕塑

与传统雕刻不同,不放在台座上,避免作品孤立于周围

的环境,而主张抛弃台座,使艺术品在无台座的情况下

安置在一定的空间;最少派还排斥艺术的一切再现的特

征,而以单一的几何形态或几个单一形体的连续来形成

作品。最少派和波普以来的其他流派推出一种新的美学

观念,这种观念重视事物的共性、共相,轻视事物的个

性、殊相,认为越是共性大的作品被观众认知和理解的

可能性越大,反之个性和殊相强的作品只能被少数有修

养的人认知和欣赏。

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

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导致了环境艺术的出现,在

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环境艺术,旨在制造空间、支配空

间,把整个环境作为作品,它消灭了观众与作者之间的

距离,消灭了平面与立体的差异,使可观与触摸、视觉

与听觉的界限消失。

环境艺术,考尔德:《螺旋形直立活动雕塑》

与环境艺术几乎同时产生的偶发艺术是类似戏剧的

一种表演艺术。在此以后,又出现了适当处理大自然的

大地艺术(或称地景艺术)。这些派别的共同特征是对

客观事物采取冷漠的态度,它们几乎不表现作者的个性,

更多地是制造客观世界的整体情景这种否定感情的特征,

在利用“机械眼”的照相写实主义中也鲜明地反映了出

来。

大地艺术,史密斯:《螺旋形防波堤》

特征 概括地说,在50年代以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

有下述特点:①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

界限;②从传统艺术、现代派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

法论,用艺术来表达多种思维方式;③从强调主观感情

到转向客观世界;④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⑤漠

视作品的独特性,忽视原作的价值,注重作品的复数性

和大量生产;⑥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

械的结合;⑦主张艺术平民化,大量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后现代主义,从表面上看,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前的思潮和流派的否定。但细加考察,它的理论又是和

前期的思潮、流派相通的。它提出来的课题,实际上在

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中已经提了出来。所以有人提出,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所熟知的

观念重新加以选择和估价,使其一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重新发展。不同的是从无所顾忌地表达个性变成冷酷

的无个性,而且把原型大大地改变和夸张了,以至抛弃

了原先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

义某些方面的极端发展。

当代美术思潮和运动产生的这些变化,有复杂的社

会原因,也有现代哲学的影响。现象学、存在主义、法

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的关于科学技术决定一切的论述

等,对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

西方重要的哲学流派在艺术中互相渗透,形成当代西方

复杂的、自相矛盾的美学理论。这些理论包括:标榜自

然科学为典范,把它看作是向哲学和各门人文科学提供

外在的科学形式向文艺提供新的美感的源泉;强调现象

和本质的直观;宣扬美学判断是个人审美力的表达方式;

宣扬美从全面的、总体的社会革命中产生,美的创造来

源于摧毁资本主义文明;否定一切意识形态和一切美学

理论等。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理论与实践提出的许多新课题,

是值得重视的,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思考。例如,如何界定

艺术?艺术的概念和范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冲击下是否

有了新的变化?艺术如何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如何渗透

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这些问题严肃和认真的探讨,也

会对我们社会主义美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2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

  印象主义派以色彩为中心,创立了不同于以往任何图式的视觉语言,拉开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序幕,印象主义的产生,与几个客观条件息息相关,首先,不论从技术还是效果上,安格尔式新古典主义绘画都可谓以穷极写实注意,倘若再沿着着条路走下去,除了重复,画家们不可能走的更远,19世纪物理科学的进步,是导致印象主义产生的直接条件,当时色彩学被一次科学的对应与光学,从而揭示了物理学本质,人们认识到,色彩并非物体的属性,而是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所造成的知觉反映,光线变化了,色彩也随之变化,这些人认识被反映在法国人谢弗勒尔的《色彩对比论》和美国人O·N·鲁特的《现代色彩学》西部代表性著作中。而他们所阐述的色彩对比与视觉调和的原理,正是印象派画家所实行的东西。

  印象派有三个特点:第一,表现瞬间真实。

  印象派语言的出现,是以观念的改变为前提,这种观念与库尔贝式现实注意一脉相承,在放弃追求普遍性和类型化的古典主义艺术理想之后,印象派破除事物具有恒常性的看法,将艺术的触觉深入到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以表现瞬间真实为己任。

  第二,以光和色彩为表现媒介。

  印象主义者抛弃了支配欧洲绘画数百年的固有观念,将色彩直根与光学研究之新成果所提供的信念中,当下即得地捕捉有某一瞬间的光线作用所造成的色彩印象,致力于表现光源色和条件色,从而表现出大自然在一刻也不停的变化之中所呈现的美,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印象主义旨在使艺术回到一种严格认真的,精确的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使我们自己热忱的在运动之中也在光的瞬间描绘形状。“

  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绘画发展了一种以素描为中心的图式,这种图式建立在物体坚实不变的信念基础上,所瞄准的是结构而不是光线,所看到的是明暗而不是色彩,印象派则将色彩置于画面的中心地位,又使一切色彩皆从光源色出发,力图表现出太阳的,真正的光,他们完全打破了户外搜集素材,户内整理加工的风景画创作模式,多数时候在户外光线下直接完成作品,同时,他们强调,既然万物都受太阳照射,那么,任何一个对象的色彩都不可能是独立的而必然以周围物体的反射光为条件,因此,也特别注意反映条件色,正是光源色与条件色,将印象派的画圈变成了一个统一与色彩中的整体。

  第三,突出绘画的视觉性。

  印象派追求的“画其所见”,以描绘艺术家所看到的视觉表象为宗旨,而不强调表现事物背后的意义。他们以色彩作为光的回声,建立色彩的和谐,谱写视觉的音乐,使绘画回到了视觉艺术的位置上,不过,对光线与色彩的敏感加深了印象派画家对大千世界运动的本质的感悟。如果说,印象派绘画有什么内容意义的话,那就是它们以可见的形式结构了生长与衰灭不断交替进行的节奏,让我们直接看到了生命与自然运动的本质。

  19世纪印象派的产生是西洋美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而此流派的奠基人,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法国绘画大师——马奈。虽然他从未真正参加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彩,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主要表现在《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画中的裸女,以同一种肤色描绘人体就可以看出。

  此外,马奈亦以自然主义式的想像来处理创作的题材与构图,并未刻意美化,取而代之的是清晰、冷静、光线均匀分布的景致,表现出和谐、清楚而简约的风格。马奈在绘画生涯的大胆创新,影响深远,在美术史上可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接下来该出场的就是莫奈,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莫奈的创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现大自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的感觉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他把对象当作平面的色彩图案来画,而不注意其重量和体积。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连续作多幅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受。不注重对象的明晰的立体的形状。莫奈很重视笔触,它成为色彩表现的灵魂,不同的笔触能表现出事物不同的质感和动势,他运用不同的笔触充分表现色彩以符合自然的本来面貌。他在塞纳河上写生作画时,他为水面上闪烁和晃动不已的光所激动,为迅速变幻的丰富色彩所迷惑,于是自然而然产生了迅速疾驰粗犷的笔触和灿烂斑驳的色块。他们在迅疾挥毫中获得了捕捉瞬间即逝的印象的有效方法。主要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圣阿德列斯的阳台》、《花园里的女人们》、《日出印象》、《巴黎圣拉查尔火车站》、《干草垛》和组画《睡莲》等。

  写到这里怎么能少了凡高呢?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他的一生值得每一个学艺术的人敬佩,也影响了以后的画派。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他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凡高临摹过大量日本浮世绘,把这些画创作为油画。浮世绘平面化的构图形式,消解透视,我们可以从凡高的《向日葵》中看出,装向日葵的花瓶与后面的墙壁基本没有空间关系,桌面与墙壁只是协调整幅画面色调的两大块冷色的平涂。凡高非理性艺术风格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东方感性世界的影响。也影响到了战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特别是热抽象表现主义

  自杀后,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凡高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他的画风,前期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的影响,注意提高色彩的明度、强度和张力,后期注意在自己的绘画中吸收日本浮世绘绘画的养料,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他把油画中色彩和线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透过凡高的作品,可以更进一步地接近、了解他的全人格,而从他的灵魂之火,更可使我们获得启示之光。

  那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凡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在画此作的同时,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许这画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剧性的短促一生接近终结时期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而不画想像中的幻像。他自杀后,有人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信中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接下来就是塞尚了,塞尚成为第一个退出印象派的艺术家,他认为莫奈过分的关注“光”对画面的影响,完全看不到画家个人与所被描绘的景物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个人感受。

  其作品不合乎古典法则,却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70年代末以后的30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所作《肖凯像》、《玩纸牌者》、《酒神宴舞》、《浴女们》等,写意特征更加鲜明,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他对绘画的革新主张和实践,受到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归入后印象主义流派。

  总之,塞尚在其一生的最后几年里,又复兴了他青春时代的浪漫的冲动,然而并没有放弃他从踏入印象主义阶段之初就一直保持着的和谐、狂热发作之后的平衡和形与色的感觉。对明暗、体积、景次、空间及其同刻画本身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一个整体,即构成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要求——这一切,促使塞尚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本身完美,同时也开辟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高更被大部份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的知名艺术家。高更笔下的人物形象稚拙单纯,平涂的色彩,明暗在他的画面上完全被忽略,带有极强的装饰风格。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他也是第一个开始关注“原始世界艺术”的人。

  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凡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

  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凡·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凡·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有人说,他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后印象派艺术家排斥理性,认为前印象派过分的重视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他们强调主观世界,注重自我表现,主动地把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夸张、变形。这两个画派都是由前印象派派生出来的画派,他们使得印象派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现代。塞尚应该说是个人成就最大的一个艺术家,他不论从色彩还是造型上都给现代艺术带来一次巨大的革新,颜色成了画面的构成因素,形体也被他主观的进行夸张,增强了物体的体积与重量感。他对色彩与素描的创新原则分别影响到了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和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因此塞尚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说明现代艺术的根源在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代表了当时艺术的两个发展方式,冷抽象与热抽象。

  凡高,塞尚,高更,都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他们都超越了印象派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导师和照亮人类艺术史的永恒的明星!

  要说印象派的功绩是怎么也说不完的,我个人总结以下的一点点:印象主义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否认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使绘画语言得以充分发挥,适应了当时社会需求,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 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一定影响为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开导了先河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重视感觉和瞬间色彩,忽视持久和永恒,使另一些表现手段受到削弱重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社会和历史内容的绘画减少沉醉于对表面的描绘,使作品缺乏思想性随着其他思潮的出现,印象主义逐渐淡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1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