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的诗歌风格诗人荷尔德林简介

荷尔德林的诗歌风格诗人荷尔德林简介,第1张

尔德林的诗风是怎样的?

荷尔德林是189世纪德国的一位诗人。他生前贫病交加,作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在他去世一百年后,他的作品风靡全球。荷尔德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让人扼腕叹息。荷尔德林作品的最高成就是诗歌。荷尔德林被称为古典浪漫主义的先驱。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霍尔德林的诗歌风格。

霍尔德林的照片

荷尔德林的诗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表达他对一种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如自由、友谊、博爱等。这些作品被称为“人类理想颂歌”,语言清新自然、纯净凝练;诗中的比喻形象含蓄,耐人寻味。荷尔德林对未来社会的赞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不妥协的哲学思想是其后期诗歌的重要特征。荷尔德林的作品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他的国家摆脱专制主义的理想。他主张积极教育新一代,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他的诗歌充满了乌托邦的古典内涵和浪漫色彩,因此他被称为古典浪漫主义的先驱。同时,荷尔德林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表现出忧郁和孤独,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可以说,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成功地搭建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

从整体上看,荷尔德林的诗歌风格属于古典浪漫主义流派,荷尔德林因其诗歌风格被后人誉为“古典浪漫主义的先驱”。

诗人荷尔德林简介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曾经被遗忘了一个世纪。荷尔德林,这位生于16世纪末的诗人,直到20世纪才被人们记住,最终在全世界获得了应有的赞誉。那么这位被遗忘的诗人生前会是什么样子呢?

荷尔德林的肖像

这位诗人在神学院学习。求学期间,法国大革命激起了他和同学们的热情。他们成立了一个诗社,开始写诗赞美人权。从神学院毕业后,荷尔德林没有担任神职,因为基督教与他所信仰的希腊神话格格不入。对他来说,诗人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后来,作为一名家庭教师,荷尔德林爱上了她雇主家的女主人。在三年的恋爱期间,荷尔德林为女主人写了一部小说和许多抒情诗。这样的恋情自然没有持续多久,爱情的挫败让诗人荷尔德林疲惫不堪。这时,他已经有些精神问题了。在精神错乱的岁月里,他仍然顽强地坚持写作,甚至翻译了两种希腊悲剧。到他三十七岁时,他已经完全失去理智,不能照顾自己,也不能继续写作。

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荷尔德林不能说是悲剧,他的诗在当时也很少有人欣赏。席勒甚至认为荷尔德林的诗过于内向和主观。直到19世纪,文学批评家们还把重点放在席勒对霍尔德林诗歌的看法上。但实际上,他的诗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赞美人类的理想,比如友谊、爱情、自由。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简介

荷尔德林是德国著名诗人,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的作品在生前没有得到任何关注,他的作品在他死后近一个世纪才为世人所知。荷尔德林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爱上雇主的妻子当家庭教师而被自己的感情折磨,几近崩溃。后来他回到家乡,不久因精神错乱而生活不能自理。先简单介绍一下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的肖像

荷尔德林于1770年3月20日出生在劳芬的内卡河畔。他的父亲是当地修道院的院长。霍德林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是一名牧师的女儿。她于1774年再婚。荷尔德林曾经在修道院学习,1788年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在那里读了很多书,最喜欢的作家是卢梭。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和同学们写了大量革命诗歌。793年,荷尔德林从神学院毕业,但因为信仰古希腊诸神而无法成为牧师。这时,荷尔德林写了大量的诗歌,发表在席勒的刊物上。

荷尔德林于794年去了耶拿,第二年回到尼廷根。796年,荷尔德林成为法兰克福银行家龚塔德的一名教师,并爱上了他雇主的妻子。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798年与龚塔德吵架,离开法兰克福,制造了一场悲剧《恩沛多克勒斯之死》。1801年,荷尔德林再次成为一名家庭教师,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些挽歌和赞美诗。1802年回到斯图加特时,他已经疯了。他的翻译作品于1804年出版。今年,他的朋友辛克莱带他去洪堡的图书馆工作。806年,他住进了图宾根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后来,他住在齐默家里,是个木匠。1826年举行;林的诗发表了。1843年6月7日,荷尔德林去世。

从对荷尔德林的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荷尔德林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在他写作的巅峰时期,他就精神错乱了,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话:“天才的一半是疯狂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汹涌,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万里”“自天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里”写出了泥沙之多,“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绵长。这两个词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显了出来。诗的前两句是实写,第一句写静景,第二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黄河蜿蜒曲折、波涛滚滚的磅礴气势。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浩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直上”即往上,含有速度快之意,写出了诗人不惧黄河惊涛骇浪的胆魄。诗的后两句是虚写,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借用典故,既从侧面烘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瑰丽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用典:这里用到的典故是张骞为汉武帝寻找河源时曾经抵达银河,遇到了牛郎织女。)

注释①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

③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簸:颠簸。

④天涯:天边。

⑤银河:天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⑥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相传织女为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妻,因此触怒天帝,二人被分隔到银河两岸,每年只能在农历七月初七夜晚相会一次。

主题思想:《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译文:辽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旁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千里”一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江南的辽阔,也表现出江南的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二是铺展在大地上的,处处都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春”字,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这里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烟雨”点明天气特征,与前两句的阳光普照形成对比。这两句紧扣题目中的“江南”描写了烟雨江南空蒙的美景,与前两句的明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江南春景的丰富层次。

注释①山郭:山城,山村。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⑤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主题思想:《江南春》通过描绘江南明丽而迷蒙、色彩鲜明、情味隽永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神往之情。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译文: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成畦”二字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干净优美的院落,表现出主人朴实勤劳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写庭院中的精致,第一句写庭院洁净清幽,表现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第二句写主人亲手栽的花木,表现出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一片翠绿。这两句写庭院外的景色,采用对偶手法,“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对仗工整,结构严谨。

“水护田”“山送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对田的爱惜之情,山对人的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注释①书:书写,题写。

②湖阴先生:杨骥(字徳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④长:经常。

⑤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⑥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主题思想:《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湖阴先生庭院的洁净清幽和景物的美好,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隐退闲居的恬淡心境和无穷乐趣。

六年级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盼》手写笔记和重点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内容解析

六年级第16课《盼》笔记,跟作家学写作,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

覃子豪,1912年出生于四川广汉。1929年入县立初中读书,喜爱诗画,为师长器重。1931年进入成都成城公学,次年赴北平就读中法大学,深受19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影响,推崇象征主义诗风。1935年进入日本中央大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文艺活动,开始进入诗坛,曾倡导“新诗歌运动”。此时期的诗作表现了执著青年对于生命的追寻,诗风明朗,富强烈现实感。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覃子豪回国投身抗日工作,辗转浙江金华、江西上饶等地,主编《八六简报》、《诗时代》。永安遭轰炸后,诗人以神来之笔,一周写诗45首,控诉日军罪行,有诗集《自由的旗》、《永安劫后》、译诗集《裴多菲诗》、散文集《东京回忆散记》行世。

抗战中,他归国参加抗日文化活动,创作诗歌,主编文学副刊。1947年为谋生计漂流台湾,创办了第一家以抒情为正宗的《新诗周刊》。

1954年,他与余光中等人成立了著名的“蓝星诗社”并任社长,先后主编《新诗周刊》、《蓝星诗刊》等,在台湾颇有影响。“蓝星”是一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无固定理论和绝对信条,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之创作风格。覃主张“民族的气质、性格、精神等等在作品中无形的表露”,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

1957年覃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对以西化为核心的“六大信条”进行了尖锐批驳,表达了中国民族主义诗人的心声,引起台湾所有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强烈共鸣。与此同时,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传统的严谨与浪漫的抒情相结合,创作出一些上乘诗作。

如《过黑发桥》中写道:

“港在山外/春天系在黑发的林里/当蝙蝠目盲的时刻/黎明的海就飘动着/载满爱情的船舶”;《画廊》是其创作发展上具有转折意义,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本诗集。诗人从生活表层的人生批评,深入到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如《肖像》:“这肖像是一个诠释/诠释一个憔悴的生命/紫铜色的头颅是火烧过的岩石/他来自肉体的炼狱/他的灵魂在呐喊/我听见了声音”。

可惜,诗集出版的第二年(1963年),正处于艺术发展阶段的诗人却因肝癌病逝。

“蓝星”在台湾诗社中占有重要地位,共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达53种,编发各种诗刊327期,为中国诗歌宝库增添了丰富作品。这与覃子豪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他被誉为上世纪东南亚最著名的“海洋诗人”,台湾“诗的播种者”及“蓝星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1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