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有何价值?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有何价值?,第1张

歌德经受着来自教会和市民方面的愤怒和批评的时候,这部小说也拥有着热心的追随者。首先在年轻人中间爆发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维特热”,这场热潮使得维特成了一个偶像人物。当时出现了“维特装”(黄裤子、黄马甲、蓝外衣)、“维特杯子”、甚至还有“维特香水”。小说中的场景装点着茶壶、咖啡壶、杯子、饼干盘和茶叶罐。对于那时的有教养的市民来说,喝茶喝咖啡的时间成了接触文学的美好一刻。小说的追随者首先是那些和维特处境相似所以立刻受到吸引的人。那些正确理解了歌德的人可以以这部小说间接地反映他们的处境,并从维特承受的痛苦中找到鼓舞和安慰。

在我们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亲和力》这两本题材相似的小说之前,不得不对当时的时代做一番简单的考察。

1760-1840这八十年间,崇尚理性的启蒙运动受到另一股思潮的猛烈冲击:浪漫主义。虽然这是一个震荡全欧洲乃至辐射全世界的思想运动,史学家还是更愿意称其为一个“德国事件”,从劳芬的荷尔德林到曼斯菲尔德的诺瓦利斯,从莱茵河畔的海涅到符腾堡的席勒,从汉诺威的施莱格尔到魏玛的歌德,这是一个德国文艺界群星闪耀的时代。

那么,到底什么是浪漫主义?

诺瓦利斯的解释是:当我给卑贱物一种崇高的意义,给寻常物一种神秘的模样,给已知物以未知物的庄重,给有限物一种无限的表象,我就把它们浪漫化了。

浪漫主义的初心使得它注定不同于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崇尚客观,而浪漫主义则关注与现实迥异的幻想,它提供了一种附加的生活,许诺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喜与秘密。它注定要突破现实的重重束缚,抵达美好的幻梦境界。

相比于纯而又纯的席勒,歌德对待浪漫主义的态度可以说是矛盾的。年轻时他迅速接受了浪漫主义,在老年时却又投入了古典主义的怀抱: 他承认,浪漫主义是病态的。不过,连他自己也不愿抛弃浪漫。

准确地说,歌德抨击的是当时试图美化封建教会文化的消极浪漫主义者,而他自己,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严谨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积极浪漫主义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25岁时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与58岁的作品《亲和力》中可见一斑。   

少年维特活在幻想里,爱在幻想里,也死在幻想里。

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少年维特独身一人,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山村,过起一种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然而,平静的生活被一次邂逅打破了:在一次舞会上,他结识了当地法官的女儿绿蒂,一个美丽动人、想法独特的年轻姑娘。维特被她深深吸引,绿蒂尽管身有婚约,还是对他产生了好感。

绿蒂把手臂支在窗沿上,她先是看看草地和天空,又转头看看我,我发现她眼里涌出了晶莹的泪花,我握着她的手,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吻了吻她的手,然后和她四目相对,她的眼里流露出对我的敬仰,让我感到无比惊喜和荣幸。

此后的日子里,维特的心便被绿蒂填满了,她让他魂牵梦绕,不能自己。维特随着她一同去照料老牧师,一同读诗作画,并时不时针对某个话题展开对话……于是,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离不开绿蒂了。

维特心里明白这是危险的,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注定是飞蛾扑火,每一次的亲密相处都会让他产生悲哀的心情,最后她将会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然而维特的理性无法统帅他的灵魂,他让那美好而炽热的情感在他身上肆意生长。

绿蒂无法接受这一份真挚的感情,她的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母亲早逝,一大帮孩子需要照料,她只能选择工作稳定、富有责任心的阿尔贝特。在交往中,她的灵魂向维特敞开,维特更是将自己燃烧成炬,但她最终还是为自己选择了生活伴侣,而不是灵魂伴侣。

绿蒂与阿尔贝特结婚后,维特心灰意冷,回到城市找了份公使馆的公职,然而上司的官僚习气、贵族宴会上种种等级歧视、同事们的市侩嘴脸无不让他烦恼不已。他深深地明白,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决定离开。

苦闷的维特回到了山村,重新回到了绿蒂夫妇身边。朋友劝他说,对绿蒂,要么坚持,要么放弃,前者意味着他必须奋不顾身地去追寻理想,后者意味着他不得不迫使自己忘掉她。维特做不到放弃,他的激情再度被点燃,他再度进入了自我编织的幻想世界。

听闻因为爱情投水自尽的姑娘,维特与阿尔贝特奋力争论其自杀的合理性;

追求女主人而不得的农夫因爱生恨,犯下了罪行,维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便不管不顾地充当他的律师,希望能让法官网开一面,却遭到了现实的重击;

河边散步时遇到了绿蒂之前的一位追求者,如今却已发疯,不停念叨着国王与女王。维特被他感染,愈发忧郁,愈发苦闷。

在圣诞节前夜,维特决心最后与她见一面。原本几近心如死灰的维特爱欲重燃,几首诗歌,两人互诉衷肠。维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绿蒂制止了他,以怜悯、以痛苦、以冷酷将他关在门外。

没有再见,没有道别。

可怜的维特却已经心满意足,在苦痛、欣喜、沮丧、期待的混合情绪中,维特从阿尔贝特那里借来了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一部小说,其创作背景与歌德本人的经历脱不开干系,甚至可以说是他本人经历的再创作。23岁那年,歌德在魏玛宫廷里做官,遇到了美丽少女绿蒂一见钟情,不幸的是后者已有婚约在身,到最后她也只是把歌德当作自己的朋友。爱而不得的歌德只好沮丧地离开了;彼时又听闻一位朋友因为爱情自杀的惨案,歌德创作欲望大盛,很快便创作出这部惊世之作,其影响力之大以至于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维特热”与自杀潮。

少年维特的悲剧彰显了爱情的热烈,这爱情与精神自由紧密联系。歌德试图描绘浪漫主义理想中的自由与封建化德国的现实之间深刻的矛盾。

萨弗兰斯基指出:“浪漫主义的孵化器是德国的政治分裂、大城市的缺失、社会生活的狭隘形式。”德国不是政治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个碎片式的小型专制政府。政治领域保持着晦暗不明,很少给予人以精神刺激,人只有“返回自身,发现一个世界”(歌德语),只有在孤寂与自由中、在自己的头脑中发展这个世界。

这也就是维特始终无法在一份工作中稳定下来的原因。市民社会已经构成了一张网,束缚住了天性向往自由的灵魂:在社会分工日益发展的十八世纪末十九初,人成了庞大社会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从此只有功利的欲望,不再关心文艺,不再关注心灵,从此,“人也就无法发展本质的和谐,只能成为劳作的一个印记”(席勒语)。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美与艺术是避风港,爱情也是。只有这些东西才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而不是服务于某个异于本身的更“崇高”之物 。爱情本身便有着浪漫主义的气质,但是婚姻使这种气质日渐黯淡。

爱情理想与婚姻现实的沟壑是贯穿《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亲和力》的一大要点,也是少年歌德与老年歌德都为之痴、为之狂的人生主题。58岁的歌德再一次像23岁那样迷恋上了一位少女,然而早已组建家庭的他深知自己无法凭着感觉行动,只好化胸中感情为文字。

《亲和力》常常被读者戏称为“中年维特之烦恼”。一对情人爱德华与夏绿蒂在历经波折之后在中年才结为夫妻,在乡村庄园过着宁静平和的生活。丈夫有意邀请自己的挚友奥托前来一同管理庄园,正好解闷;妻子却感觉到自己受了冷落,于是将侄女奥蒂莉从寄宿学校接回与三人一同生活,即使有些担心奥蒂莉会和单身汉奥托搅和到一起。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预料:善良、美丽而温柔的奥蒂莉与豪爽、热情的爱德华互相吸引,而理性、稳重的奥托却与贤淑、风韵犹存的夏绿蒂彼此倾心。

两对有情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以至于有一天晚上,丈夫爱德华与妻子夏绿蒂亲热时脑子里想的却是自己另外一位情人,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幸福。其之间的结果便是夏绿蒂怀有身孕,其爱情的结晶诞生的那一天大家惊讶地发现,宝宝不像夫妻的任何一方,反而有着奥托与奥蒂莉的特征。

冷静而克制的夏绿蒂与奥托自知越界,在两人的促进下,奥托离开了这个家,到另一处谋职;而感情冲动的爱德华进退两难,只好独居,后来上了战场,但求一死。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爱德华与奥蒂莉之间的恋情不减反升。等到他踏上回家之路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尽快与妻子离婚,促成自己与奥蒂莉、妻子与奥托的新婚姻。爱德华突然的造访令正在帮忙带孩子散步的奥蒂莉心烦意乱,在划船回家的过程中失手将孩子落入水中。亲手造成惨剧的奥蒂莉悔恨不已,又自感自己在爱德华夫妇婚姻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再也无法平静的生活下去,最终选择绝食自尽。冲动的爱德华很快也随之逝去,空留下夏绿蒂与奥托二人沉浸在郁郁寡欢之中。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在《少年维特》还是在《亲和力》中,爱情的精神自由与婚姻的秩序都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彼此对立。《亲和力》一出,多少道德卫道士站出来抨击其破坏婚姻伦理,直到今天,很多女读者读来第一感觉依旧是“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云云。

之所以会那样想,因为那些读者首先便落入了现实主义的立场,站在这种立场上浪漫主义自然是很刺眼的。现在,我们必须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上,原原本本地考察歌德真正想表达的内涵。

首先《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亲和力》一个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采用了 合-离-合的结构 ,情人之间的感情不是像火柴棒一样一下子燃烧到底,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就像彗星环绕太阳的轨道一样:近-远-近,最终成为恒星的一部分,完全融为一体。至少这说明歌德笔下的爱情不是为了摆脱寂寞或是寻找刺激而产生的轻浮感情,而是一种强有力的联结,一种深沉的“亲和力”。

既然我们明确了这种爱的性质,不妨接着往下走。不要忘了浪漫主义的初心: 神秘、崇高、庄重 ,神秘意味着不确定性与开放性:它抨击理性启蒙运动下婚姻制度的僵死与确定性;崇高意味着真诚的姿态,一种殉道式的、将欲望坚持到底的姿态;庄重,意味着悲剧式的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及其产生的惨烈后果。 而三者的核心,浪漫主义的一大核心,在于精神自由。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的丰富,康德为何被封为浪漫主义先驱?因为他强调了精神自由而不仅仅是出版、言论、集会等人身自由,他强调了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精神自由。

由此,爱情以一种崇尚自由的理想主义的形态出现,具有了比柏拉图式追求智慧型理想主义更强的普遍性。

但是,有一点需要警惕:自由的泛滥反而会造成危害,这也是浪漫主义饱受诟病的地方。秩序的平衡、现实世界的正常运转,是不能完全依照浪漫主义的逻辑的。诚如尼采所言:浪漫主义不是疾病,而是药方,治愈疾病的药方。而无论什么时候,施加了过多的药量,对机体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参考资料:

[1]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德萨弗兰斯基

[2]浪漫主义的根源,英以赛亚•柏林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伟大的德国(古典主义)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于1774年在韦茨拉尔写成的。1774年是在十八世纪。所以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不能包括《少年维特的烦恼》。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6分册(套装共6册)》包括《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的浪漫派》,《青年德意志》。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的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本社已于1980—1986年先后出版几位译者执笔的中文本,当时为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提供过比较及时而必要的帮助。为了便于新旧读者系统阅读和收藏,我们今天将它重印并一次出齐,除将人名、地名予以统一外,对译文未作大的改动。

  勃兰兑斯(1842—1927),生于哥本哈根的犹太家庭;1864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1864至1871年漫游欧陆,在巴黎结识大批评家泰纳和勒南,及英国政治哲学家米尔等,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他在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文学。为了帮助丹麦摆脱文化上的孤立状态和地方主义,他以革新者的热情宣传西欧政治文化传统。他为宣传进步思想和现代社会改革而写作,号召反对后期浪漫主义和抽象的唯心主义,《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6分册(套装共6册)》就是他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义。

  他进而和现代文学先驱易卜生一起,共同提倡精神革命;并和北欧文化名流比昂松、雅可布森、斯特林堡等,共同领导了北欧文学的自然主义运动。为此受到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他被称为“不信上帝的犹太人”。

《流亡文学》目录:

  引言

  流亡文学

  一 夏多布里昂

  二 卢梭

  三 维特

  四 勒奈

  五 奥勃曼

  六 诺迪埃

  七 贡斯当:《论宗教》——《阿道尔夫》

  八 斯塔尔夫人:《黛尔芬》

  九 流放

  十 《柯丽娜》

  十一 向民族偏见和新教偏见的进攻

  十二 对于古代的新看法

  十三《德国论》

  十四 巴朗特

  十五结束语

  《德国的浪漫派》目录:

  一 心理学的文学观。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丹麦的浪漫主义文学

  二 浪漫主义文学的消极准备。主观主义与回避现实蒂克的《威廉·洛维尔》 让·保尔的《罗凯洛尔》

  三 浪漫主义的积极准备。《热情的奔放》

  四 荷尔德林

  五 奥·威·施莱格尔

  六 浪漫主义者的社会尝试。弗·施莱格尔的《卢琴德》

  七 浪漫主义的无目的性。适应《卢琴德》的现实

  八 施莱尔马赫论《卢琴德》的书信。乔治·桑和雪莱的婚姻观

  九 威·亨·瓦肯罗德尔。浪漫主义文学对于音乐性和音乐的关系

  十 浪漫主义文学对艺术与自然的关系。风景。蒂克的《斯特恩巴尔德》

  十一 浪漫主义的反映和心理学。蒂克的讽刺喜剧恩·特·阿·霍夫曼。沙米索

  十二 浪漫主义的心灵。诺瓦利斯和雪莱

  十三 浪漫主义的憧憬;“蓝花”。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艾亨多夫的《废物传》。丹麦的浪漫主义者

  ……

  《法国的反动》目录:

  引言

  一 革命

  二 与教皇的协议

  三 权威原则

  四《基督教的真谛》

  五 约瑟夫·德·梅斯特尔

  六 博纳尔

  七 夏多布里昂

  八 克吕德内夫人

  九 抒情诗:拉马丁和雨果

  十 这个时期文艺中表现的爱情

  十一 理论上的权威原则的解体

  十二 实践上的权威原则的解体

  十三 反动的顶峰和崩溃

  十四 结束语

  《英国的自然主义》目录:

  引言

  一 时代的普遍特点

  二 民族特色

  三 政治背景

  四 自然主义的开端

  五 强烈而真挚的对自然之爱

  六 田园生活和田园诗

  七 自然主义的浪漫主义

  八 湖畔派对自由的理解

  九 湖畔派的东方浪漫主义

  十 历史的自然主义

  十一 包罗万象的感觉主义

  十二 爱尔兰反抗与起义的诗歌

  十三 抒情的恋歌

  十四 英国的自由精神

  十五 共和的人道主义

  十六 激进的自然主义

  十七 拜伦:热情奔放的个性

  十八 拜伦:热情奔放的个性(续)

  ……

  《法国的浪漫派》目录:

  一 政治背景

  二 一八三○年代

  三 浪漫主义

  四 夏尔·诺迪埃

  五 回顾——外国的影响

  六 回顾——国内的源泉

  七 维尼的诗与雨果的《东方集》

  八 雨果与缪塞

  九 缪塞与乔治·桑

  十 阿尔夫莱·德·缪塞

  十一 乔治·桑

  十二 巴尔扎克

  十三 巴尔扎克

  十四 巴尔扎克

  十五 巴尔扎克

  十六 巴尔扎克

  十七 巴尔扎克

  十八 司汤达(贝尔)

  十九 司汤达

  二十 司汤达

  二十一 梅里美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维特》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对此勃兰兑斯作了深刻的论述:

《维特》是本什么作品呢?下任何定义都不能确切说出这本富有想象力的杰作无限丰富

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

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

市民阶级的青年人;他在艺术上有天赋,为消遣而画画,职业是公使馆的秘书。歌德不由自

主地使这个青年具有他年轻时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赋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丰富卓越的才

智。这就把维特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象征性人物;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

的才智。他的宏富伟大的程度几乎和他的命运不相称。勃兰兑斯的论述给了我们一把钥匙,

可以用来开启维特心灵的大门,体会他的感情世界,洞察他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认识这个

形象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维特的悲剧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悲剧的内部原因是由于维特爱情上的失败导致了内心无法解脱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他感

伤、厌世的情绪。初识绿蒂,维特的心就整个被她“俘获”了,他爱她爱得刻骨铭心,恋情

像凶猛的山洪,一发而不可收。绿蒂已同阿尔贝特订婚,这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但起初的

一个多月阿尔贝特去外地未归,维特天天和绿蒂厮守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虽然他

有时想起或绿蒂谈到阿尔贝特的时候,他的心头就会染上一抹阴影。随后他连续遭受三次沉

重的打击,内心的矛盾使他产生了绝望情绪。

阿尔贝特从外地返回是维特所受的第一次打击。阿尔贝特一回来,维特就从幻想中回到

了现实,感到他的快乐已经过去,对绿蒂已“不抱什么奢望”,他要走了(1771年7月

30日信)。紧接着他和阿尔贝特进行了一场关于自杀问题的争论。经过这次正面冲突,维

特的情绪日益阴郁,他不得不走了。绿蒂和阿尔贝特的结婚对维特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得

知这个消息时,维特心里很不是滋味,看来他仅存的一丝希望已经成了泡影,他想到“阿尔

贝特搂住她的纤腰”时,“全身就会战栗不已”(1772年6月29日信)。维特辞掉公

职,再次来到绿蒂身边时,绿蒂成了阿尔贝特的妻子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他作为第三者

的处境极为尴尬。对阿尔贝特来说,绿蒂是他“珍贵的财富”,他愿同别人分享,“哪怕只

是一瞬间,哪怕是以最最纯洁无邪的方式”,这是理所当然的;绿蒂在感情上、精神上依恋

着维特,但是作为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她爱自己的丈夫,不愿、也没有决心和勇气

以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代价,投进维特的怀抱。维特的希望越是不能实现,他的追求也越加执

拗、强烈,他内心的矛盾无法解脱,因此他常常想到死,把死看作自己“最后的出路和希

望”。处在两难境地的绿蒂,最后下决心与维特疏远,要维特放弃对他的爱恋,并离开她出

去旅行。在圣诞夜前夕,他与绿蒂一起诵读莪相,激情冲破了道德的规范,两人紧紧搂抱在

一起。绿蒂从神智昏乱中恢复过来后,“心里又怕又乱,又爱又怒”:“这是最后一次!维

特!您不要再见我了!”绿蒂的这句话对维特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再也无力承受了,于是在

圣诞夜给绿蒂写完绝笔信,于午夜12点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维特多愁善感的性

格,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另一内在原因。他的感情过于纤细,性格过于脆弱,是个对月长

叹、对花落泪的多愁善感的青年,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刚到他的“隐居地”,他就发出了

“人生如梦”的感叹。我们知道,感伤主义是18世纪50至70年代的时代潮流,是当时

流行的“时代病”。那时,年轻人争取自由的精神日益发扬,他们不能容忍受支配、受束缚

的状况,但是面对封建势力极其强大的社会现实,他们行动上又无能为力,他们感情细腻,

带有一点病态,便把人生当作是可厌恶的负担,以此来作为对社会的抨击和反抗,德国青年

这种“时代病”的外来诱因,是外国文学。歌德曾谈到莎士比亚笔下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

特及其独白使德国青年为之着魔,盛行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感伤主义文学,如斯特恩的

《感伤的旅行》、扬格忧郁、哀怨的《夜思》、格雷调子低沉的《墓园哀歌》、哥尔德斯密

斯的《威克菲尔德牧师》以及麦克菲森仿作的、假托是莪相的诗歌等,对德国青年的厌世情

绪更是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读者一认识我们这位朋友维特,就感觉到他强烈的感伤主义

情调,他一味强调心灵感受,对人生厌倦,因而寄情于山水,他对月亮、大自然和音乐有着

极其敏锐的反应,四季景物随他心境的变化而变换。他第二次来到绿蒂身边时,悲怆情绪已

经很浓,周围的景物也和他的心情一样,已是“一派萧飒秋意”,他只有在莪相诗歌中才能

排遣他的烦恼和悲伤,所以维特说:“莪相已把我心中的荷马挤走了”。莪相诗歌中那无穷

无际的旷野、劲风吹动的荒草、长青苔的墓碑,空中飘浮着阵亡英雄和凋谢的少女的亡灵—

—这一切使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心受到强烈震撼。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学氛围中,人们

“为自己的不满足的热情所苦,而外界又绝没有刺激”来使他们“作有意义的活动,在沉闷

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拖下去是未来的唯一的出路”,于是人们便“满怀愤慨,不顾一切,以为

人生既然不能再拖下去,脱离尘世,倒为得计”。

维特悲剧的外部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维特曾想通过事业上的发展来摆脱爱情的

失望所造成的心灵创伤。他走出绿蒂周围的小世界,投身到社会这个大世界之中,他到公使

馆供职,以一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当时德国社会十分鄙陋,那些拘泥刻板的人,处处因

循守旧、虚文俗礼,公使对标新立异的维特很是反感,周围的那些庸人个个精神贫乏,空虚

无聊,虚伪奸佞,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社会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连冯·B**

的姑妈,这位“除了仰仗门第的隆荫”之外,一贫如洗的老太太,也对维特这位市民阶级的

知识分子极为鄙视;有一次维特无意中出现在贵族沙龙上,惹起一场风波,那些“高贵的”

贵族先生和夫人宁肯退场,也不愿同他这个地位低下的人一起参加晚会。受尽屈辱的维特非

常愤怒,真想在自己胸口上捅上一刀,“好透一透憋在心里的闷气”。由于在社会上四处碰

壁,事业上的失败,维特对前途不再抱任何希望,而是完全任凭自己的感情,又回到了绿蒂

身边,更深地卷入三角恋爱的纠葛中而不能自拔。可以设想,如果有一个适合维特发展的社

会环境,他完全有可能干出一番事业,从而摆脱对绿蒂的苦恋,出现与现在迥乎不同的结

局。可是,德国社会容纳不下维特这个天才,鄙陋的封建制度把他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普罗

米修斯被钉上了德国苦难的十字架,歌德自己则克服了失恋的痛苦和自杀的念头,“把使他

不安、使他痛苦的一切,以及时代的骚动情绪所包含的病态和畸形的东西,全都倾泄在他创

造出来的人物身上”,“揭开了沉睡在当代的深深激动着的心灵里的一切秘密”。

维特这个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就在于他蕴含了18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的阶级内容

和时代思潮,维特身上带着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的深深的印记,使他成了“反叛的受难

者”。

有人说,维特对绿蒂的爱恋是“单恋”,“单相思”。果真是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看

看小说里的描写。维特爱绿蒂,因为她是自然、纯朴和美的化身,而且两人的心是相通的,

在精神上、感情上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绿蒂对当时一些文学作品的看法,她对英国感

伤主义小说的喜爱都是同维特一致的。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以庄严、明快的语言歌颂自然

的诗篇《春天庆典》沟通了两人的心灵,她把手放在维特的手上,维特则“眼含喜悦的泪水

吻着它”。维特感觉到,绿蒂对他的命运是关心的,是爱他的(1771年7月13日

信)。绿蒂这一方也并不全是被动,时有主动的爱意的表露:她说话时有时把手搁在他的手

上;她还允许维特伏在她的手上痛哭;她撅着嘴给金丝雀喂食,然后把小鸟递给维特,让啄

过她的芳唇的喙子也去亲亲他;她有时凝视着维特的目光,接受他“下意识流露的感情时”

“喜形于色”;后来她下决心要与维特疏远,也是“为形势所迫”,她说:“事到如今,为

了我的安宁,我求您,不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读了莪相诗歌,她一反善于克制的常

态,和维特紧紧搂抱在一起……可见,维特对绿蒂的爱绝非自作多情,是得到绿蒂的回报

的,至少在感情上是这样。这部小说是维特在倾诉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如果绿蒂也写一部书

信体小说,吐露自己心曲的话,那她对维特的爱一定也是十分炽热的,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也是不轻的。我们再举一例来加以印证:有次绿蒂独自在家默默思忖,把丈夫和维特两人作

了比较:丈夫稳重、可靠、深爱着她,是她和她的弟妹们的倚靠,跟着他,她就可以营造自

己一生的幸福;维特呢?他非常可贵,从相识的一刻起,他俩就“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她“无论感觉到、想到什么有意思的事,都习惯于同他分享”,他如离去,“将在她心上撕

开一个无法重新填补的裂口”。一个是她生活上的倚靠,一个能给她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慰

藉。这种两难选择真够她为难的。人的感情是微妙的、复杂的,一个女子与一男子结合,感

情上又依恋另一个男子,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绿蒂没有离开自己的丈夫同维特结合,并不

说明她不爱维特。“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事实上两个情投意

合、两心相印的男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结合而抱憾终生,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古今中外的

文学作品中或是现实生活中,都并不罕见。因此,说维特是“单恋”或“单相思”,这论点笔者实难苟同

“浪漫”不是表象的东西,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态度,就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假设建构的理想境界,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浪漫体现的其实正是不浪漫。可人们又将这种认识再结合实际,企图来改变,而制造浪漫。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最初的“浪漫主义”是针对伪古典主义而提出的,等同于“新文学”或“自由主义”,是“反对模仿,强调独创的文学主张”的代名词,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统治欧洲文坛约二百年的现状,故它是古典主义的发展,也是古典主义的否定。直到 1827 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的指向才正式确定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作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强烈的主观性,来表现对现实的极端不满,体现对理想的强烈追求的审美原则。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摘要:

本文以“浪漫主义文学”为经线,从浪漫主义文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分类、特点及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浪漫主义 文学 特点

正文: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一 、什么是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不是表象的东西,而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态度,就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假设建构的理想境界,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浪漫体现的其实正是不浪漫。可人们又将这种认识再结合实际,企图来改变,而制造浪漫。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潮流派。最初的“浪漫主义”是针对伪古典主义而提出的,等同于“新文学”或“自由主义”,是“反对模仿,强调独创的文学主张”的代名词,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统治欧洲文坛约二百年的现状,故它是古典主义的发展,也是古典主义的否定。直到 1827 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的指向才正式确定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作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强烈的主观性,来表现对现实的极端不满,体现对理想的强烈追求的审美原则。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和源头,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几经周折,不仅摧毁了法国君主制的根基,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在它的感召下,欧洲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动乱年代,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一方面,英法等国在经过不同程度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达到高潮。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一宏阔的社会背景中诞生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口号是: 抒情主义 · 回归自然 · 回到中世纪。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卢梭《新爱洛绮丝》,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雨果《巴黎圣母院》,高尔基《海燕之歌》。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兴起最早在德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海涅,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麦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很多现代主义者自称“新浪漫派”,可见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三、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区别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而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这里引出了浪漫与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等等。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上。

浪漫主义不屑于对现实作精确的描绘,而是着力地表现理想型、未来型,现实不存在而应该存在的生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对人和事物作如实的描绘,它写的是生活本来是怎么样的。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盘》,并不醉心于现实世界的精雕细琢,全篇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抒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憎恨,对光明和未来的热心向往,对理想世界如醉如痴的讴歌。而鲁迅的《祝福》,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图画,通过这一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血泪史,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

2、在人物意象的建构上。

浪漫主义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超现实生活中的伟人、英雄身上,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从而绘制理想中的英雄伟人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普通人身上,将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李白诗中的人物形象,因为现实中的坎坷遭遇,而满怀悲愤,因而在梦中畅游天姥,与神仙同歌同舞,如痴如醉,幻想着有朝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暂时失意的怅惘之中,“且放青鹿白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保持了心灵上、精神上的超越一切霸绊,极端自由的可贵的内核。而杜甫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则颠簸在现实的战火与坎坷之中,目睹的是“夜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哭诉”等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经历的是“天阴雨漏,娇儿饥哭,破被如铁”的穷人遭遇,痛苦、眼泪、呻吟,一切都是现实中人物的活生生再现。再如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和高尔基笔下的丹柯,曹雪芹的贾宝玉与吴承恩的孙悟空,无不如此。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现”与“浪”两种不同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的人物特色与风格。

3、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

浪漫主义作品大都具有宏伟的气势、磅礴的激情、昂扬的节奏、大胆的夸张、绚丽的幻想、缤纷的语言。而现实主义则往往要求细腻的描绘、客观的叙述、冷静的刻画、朴素的语言、讲究细节的逼真刻写。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盘》,通篇包裹着气冲云宵的磅礴气势,手法上极尽夸张之能事,语言上多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手法。在一派超现实的幻想之中,营造出一幅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图画。而鲁迅小说《祝福》中对鲁镇临近除夕的节日氛围和鲁四老爷的书房的细腻的描绘,对整个故事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客观的叙述,对祥林嫂从外貌、肖像到内心和灵魂的逼真的刻划,都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来展示的。

4、在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

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类型

由于作家的政治立场不同,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是英国的拜伦等。

(一)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反抗不合理的现实,追求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进步理想,塑造并赞美具有叛逆精神和进步理想的人物形象,引导人们反抗并变革不合理的现实。因而,作品总是具有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激情,昂扬的情调,具有鼓舞和激发人们前进的力量。英国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拜伦不仅严厉地遣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出现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高涨的社会运动和时代潮流促使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正如闻一多所说,“《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不肖子。”

(二)消极浪漫主义文学

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灰暗、病态的气息。正如法国作家缪塞所说:“浪漫主义是流泪的星星,是呜咽的风儿,是哆嗦的长夜……它是意想不到的滂沱,是使人憔悴的冥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浪漫主义就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被历史发展所遗弃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非都是毫无可取的,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也会以美好事物的丧失作为代价。例如,我国唐代传奇中就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属于消极浪漫主义一类的作品。

五、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那里,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和面貌,德国的、法国的和英国的浪漫主义不尽一致,早期的和以后的浪漫主义之间也有区别。但是这些民族的、时代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文学没有统一的特征和性质。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思潮,尽管其作家的政治倾向和创作风格差异很大,但创作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

(一)强调抒发主观,表现理想

浪漫主义作家对法国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都企图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因此,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

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又由于他们的气质和个性的关系,在创作中他们不愿意去精确地描写现实,而是按照应该有的样式去描写生活,不着意于普通的实际生活的描写,也不着意去描画细节的真实,而是驰聘想象描写奇人奇事奇境,有时甚至打破人神界限、时空界限、生死界限,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奇特的艺术境界。他们执著追求理想,以幻想的世界否定和批判现实。如: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作品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了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曲折地影射和揭露现实世界中的黑暗和腐朽。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孙悟空斩妖除怪的斗争中,形象地概括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的斗争智慧和经验。

再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这样。《牡丹亭》描写的是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叙说南宋时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在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以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葬之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杜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丽娘幽魂出现,又与柳梦梅相会,并得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见了大怒,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这时梦梅正好得中状元,乃上书自辩,杜丽娘也登朝申诉。终于得到皇帝承认,夫妻父母团圆。剧本通过这种理想的曲折的情节,歌颂了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封建伦理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作者把青年男女的这种理想生活描写得真实感人,并不受现实生活观念的种种局限,完全是按照理想的样式来描绘的。

浪漫主义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作者的感情常常如激流奔腾,火山爆发,势不可挡。郭沫若曾说:“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自己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在一有冲动的时候,就好像一匹奔马,我在冲动窒息的时候,又好像一只死了的河豚。”他在“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就是作者“眷念祖国的情绪”的强烈情感的倾泻。与现实主义偏重于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相比较,浪漫主义则表现出对理想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二)崇尚自然,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

由于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对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强调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例如,他们观察大自然和充满活力的生物美,作为宇宙精神的体现。怀着对大自然深厚的爱,他们把自然视为真理的展现。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例如: 郁达夫的《迟桂花》写“我”的一位昔日同学经历了个人种种不幸的打击后,百事看穿,闲淡村居的精神状态,又写了他的一个虽遭受封建婚姻折磨但仍然天真无邪的年轻寡妇莲儿,还写了“我在游山途中为莲儿的纯真健美所倾倒,产生的邪思俗念被她纯洁质朴的人格和优美清新的山水净化的情形。最后,“我”由衷地祝愿这位主人公和自己都要像迟桂花一样得到迟来然而持久的幸福。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其特有的潇洒飘逸的文彩,重点塑造了健康质朴的莲儿形象,两度遭受婚变的莲儿被逼无奈返回了娘家,却缓和了“家里沉闷的空气”,并助我“干起了一点事业”。在陪“我”游山的一路上,“我”亦真正领会了她的“康健和自然的美”与“纯粹真率的谈话”,“她的朴素的天性真真如翁则生之所说,是个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作者借这个质朴的形象宣扬了一种纯洁清新的人性美,与当时世俗的炎凉纷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作品之所以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还得益于郁达夫妙于无痕,恰到好处的自然景物的展示。小说中运用大量的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提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如在描绘清晨景色清新怡人时说“山中的清晓,又是一种特别的情景”,“窗内外饱浸着晴天爽朗的清晨光线,窗子上面的一角,却已经有一缕朝阳的红箭射到了。”“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得可爱”,“一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香味之中。”又如描写太阳西斜时“一种清新寂静的淡绿色的光同清水一样,满浸在这附近的空气里流动”,凡上述之景,可见得在这样环境中活动的人物该是何等的心旷神怡与雅致情趣,也为烘托儿形象造就了合适的场景。

这些景物写的已经不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而是人物在特定的情感状态 下对自然景物的印象和体验,着上了明显的主观色彩,再加上作者的语言清隽幽婉,洒脱俊逸,却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溶入在了诗意而又美好的氛围之中了。而那贯穿全篇的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迟桂花则是用来象征和谐、青春与幸福,是对那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境界的向往,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在人世纷争中寻求心理宁静的心境,也使作品更具有了一层令人遐想回味的艺术魄力。《迟桂花》真可谓是一曲清新和谐、远离尘嚣的自然美、人性美的赞歌。“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认为:“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如: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有许多主人公所到之处的自然风景的精彩描写:有勒芒湖上的波光水影,有阿尔卑斯山上的冰河瀑布,有希腊的古国风光等等。诗人之所以热衷于大自然的描写,是为了借助大自然的壮美来突现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三)喜欢采用中世纪题材,想象丰富,表达自由。

浪漫主义作家都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的活动就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了“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其特点在想象的丰富,情感的深挚,表达方式的自由以及语言的通俗。他们对过去怀有强烈的兴趣,特别是在中世纪,他们被原始事物吸引,因为原始事物通常是纯粹的,接近大自然的。浪漫主义者写了很多关于美洲印第安人的事情。他们把印第安人幻想成接近自然的野蛮贵族。他们的态度与那些强调印第安人是野蛮的,堕落的原始人的清教徒截然不同。他们把印第安人比作撒旦。浪漫主义者看到印第安人接近自然并且因此接触上帝。

(四)艺术形象塑造的理想化 。

塑造艺术形象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

浪漫主义的作品根据表现理想的需要来塑造艺术形象,把人物描写成理想的样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他是人和猴的结合,也是人和神的结合,既有猴的真切的自然特点,又有神的魔力和人的秉性。他闹龙宫、扰地府、反天宫,神通广大,力大无穷,聪明过人,法力无边,连玉皇大帝也奈何他不得,是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塑造出来的具有神奇色彩的叛逆性的形象。高尔基的《伊则吉尔老婆子》里的丹柯,他勇敢地率领众人,努力走出威胁生存的大森林;当火把熄灭而堕入黑暗之中时,他掏出自己的心来,将其点亮给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从而走出了死亡之地。丹柯显然是理想化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为了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浪漫主义作者常常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选取题材,通过想象,创造出奇境奇事,为塑造理想化的人物服务。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而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

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园,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俩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

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伯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学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

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大,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

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

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杀死了一个农夫,维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

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626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