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墓葬没有出土老子

那个墓葬没有出土老子,第1张

云梦睡虎地秦墓。《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文》《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末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的一部哲学典籍,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没有出土。《老子》在写作上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是已知的首部全篇韵散结合的著作,对后世哲学、文学、自然科学和美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老子》在国际上的流传甚广,接连传入了日本、韩国和西方各国,纪昀评价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是先秦哲学的集大成之作。

据《史记》传文中说:“老子者,姓李氏,名耳,谥曰聃。”从《庄子》一书中同一段话,前称老聃,接着又称老子,即可以肯定老子就是老聃。至于何以称“为什么不叫‘李子’而叫‘老子’”,看来还真就得进行一番探赜索隐。

从“老”一词来看,《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白也。”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甲骨文)象老者倚杖之形。”除此表须发皆白的长者之外,古时还表对某些臣僚的尊称。《左传•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请帅王赋。”杜预注:“天子大夫称老。”

那么,无论是这位骑青牛出关时须发皆白的形象,还是司马迁提到他所担任的“周守藏室之史”这一官职,似乎都应是尊称。

古文字学家高亨在其《老子正诂•前记》提到的古有老姓而无李姓,无论《世本》中的“颛顼子有老童”也好,亦无论《左传•成公十五年》中的“宋有司马老佐”,抑或《左传•昭公十四年》中的“鲁有司徒老祁”,只能证明古时有老姓而已。至于《风俗通义》中的“老氏,颛帝子老童之后”,则属后人牵强附会,不足为凭。

再者,对于 “古代只有‘老’姓,而无‘李’姓”,由此断定“李姓乃晚出之姓”,也似乎有些牵强。因为按先秦封建宗法制度,不管君主还是诸侯,只有庶出的第五代才可改姓,例如孔子先祖由姓子改为姓孔,是由其十四祖微子启归顺周朝后被封为上公,立国于宋,遂成为这一诸侯国第一代君主。其后到先祖弗父何谢绝君位由“公”过渡到“卿”,直到失去“公”这一地位至五代孔父嘉,才根据周礼规定“别为公族”,即族人出五服须另立一宗,这才以其字为姓,自此形成孔氏家族的族姓。那么,作为“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既非“公”又非“卿”,无非是个周天子的图书管理员,根本就不涉及出五服须另立一宗,所以“李姓乃晚出之姓”一说难以成立。

从“子”来讲,当时称“子”的如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庄子、惠子、告子等,都在姓氏下面加个“子”字,系古代士大夫的通称。如《公羊传•宣公六年》:“子大夫也。”何休注:“古者士大夫通曰子。”

综上所述,“老”者,并非姓氏,与“子”皆为尊称。老子,意指资深的学者。

孔子: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老子: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6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