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是古典芭蕾舞中最具诱惑力的人物。她多少年来给观众和演员所带来的是对布侬维尔永恒舞蹈的魅力。芭蕾描述了忧郁的感情和华丽的舞蹈,并表现了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的不协调和对未知者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
仙女是欧洲浪漫芭蕾的一个突破,芭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和事物的永恒性。詹姆斯,一位年轻的苏格兰小伙子,在他熟知的现实社会和他梦想中的不同的更有诱惑力和危险的
生活。芭蕾表达了浪漫的想法及人的光明和阴暗的两面性。
受法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布侬维尔的仙女是他唯一的一部悲剧芭蕾,把哑剧和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这部芭蕾的特点。
仙女最初是于1832年由菲利普·塔里奥尼为他在巴黎歌剧院的女儿玛丽·塔里奥尼创作的。布侬维尔与1834年在巴黎看了这部芭蕾,两年以后,他在哥本哈根创作了他自己的仙女, 露茜亚·格拉恩演仙女,而他自己演詹姆斯。与此同时这部芭蕾从国际芭蕾舞台上消失了,这部芭蕾最后一次在巴黎演出是1860年。而布侬维尔的仙女则成为了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传统保留剧目。
仙女们 这出芭蕾并没有故事。背景是洒满银白色月光的森林,幕启时,三位女首席舞者摆出一个围绕著男舞者(饰演诗人)的姿势。首席舞者们和群舞者们随著夜曲的音乐而舞。在夜曲完结后是轻快的降G大调华尔兹,这是其中一位女首席的独舞。接著的是男诗人的独舞;然后是另一位首席女舞者在轻快的D大调马祖卡曲中独舞;跟著便是最后一位女舞者独舞的抒情序曲;这之后便是男诗人和女首席舞者(就是在幕启的姿势中躺在地上的那位)跳的像作梦般美丽的双人舞;最后舞剧在Grand Valse Brilliante的群舞中完结,幕终时所有舞者都回到幕启时的姿态,就像没有移动过一般。
在人类音乐史上,古往今来,产生了数不尽的天才音乐家。他们象群星升起,构成了音乐的星空。我们仰望星空,总会发现有少数几颗星星格外明亮,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贝多芬于1770 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比海顿小38 岁,比莫扎特小14 岁。贝多芬的父亲也是音乐家,但却没有莫扎特父亲那么高的修养。当父亲发现小贝多芬的音乐天资时,只想把孩子训练成莫扎特式的神童,早早为他赚钱,以满足他酗酒的恶习。所以,小贝多芬受到的是不合人情的、甚至是残暴的“教育”。直到12 岁才遇到一位真正的老师叫聂费的,给了他必要的知识。
贝多芬终生都感激他。13 岁时贝多芬就从事音乐工作,同时坚持学习。其中巴赫、韩德尔对他的影响最大。钢琴演奏与作曲才能的迅速成长,使他渴望到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为师。在维也纳,莫扎特听了这位17 岁青年的即兴演奏后说:“这个青年不久将扬名世界。”可惜,没多久,贝多芬因母亲去世返回了波恩。1792 年又在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师生之间很快就发现性格相
异,没有形成持久的教学关系。除性格外,也不能忘记,海顿是确立古典音乐时期的,可贝多芬却是要结束这一时期的。但他们终生互相敬重。
三十岁前,贝多芬的听觉已有病兆。三十岁后不断加重,后来完全失去了听觉能力。对音乐家来说,没有比这更致命的打击了。他几度要自杀,甚至写下遗言。但他经过痛苦、剧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以非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无情的打击,伟大的艺术使命感打消了死亡的念头,他要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全部献给继续为神圣的音乐艺术。他的许多重要作品
都写于耳聋之后。当我们从他那无限壮美的音乐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的享受时,不能不为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而感动。
贝多芬的晚年相当困苦,在贫困之中于1827 年逝世于维也纳。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丰富的音乐创作。他的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等等,至今并将永远回响在世界各国的音乐厅里。
贝多芬的钢琴曲,中国听众并不陌生,起码写于1810 年的《献给爱丽丝》(又称《致爱丽丝》)早已家喻户晓。据音乐研究家说,此曲本来是题献给他的学生特雷泽·玛尔法蒂的,在出版时误将特雷泽写成爱丽丝了,以讹传讹,才有今天的名字。不过,这个误会对我们欣赏这首可爱、美丽的小曲,没有丝毫影响。这属于贝多芬的小品。他的小品、舞曲、回旋曲、特别是变
奏曲,还有很多。其中一首《G 大调小步舞曲》也是大家熟悉的,曲调是:
这类作品大都情绪较为单一,反映着某种心境或生活情趣。唯有少数变奏曲,带有一定戏剧性的因素。真正代表贝多芬钢琴曲的最高成就的、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还是他的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自1795 年到1822 年的27 年间,贝多芬一共写了32 首钢琴奏鸣曲,几乎伴随了他整个的创作生涯。这些奏鸣曲,沿着海顿、莫扎特开辟的道路,将这种曲体的潜在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至,容纳了贝多芬心中那激奋奔腾的情感和他对社会、历史、大自然的百般思索、千般感受。钢琴这件乐器,
也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为乐器之国的“帝王”。于是,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旧约全书”相呼应,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则被喻为“新约全书”,成为钢琴艺术中的又一部经典。
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顺序,对其中的几部作品略为赏析。
第1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795 年,题献给海顿,是“32 首”的
第一首。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
简明,跳跃,表情严肃。第二主题:
圆滑下降的线条在最后一音突然扬起,F 音说出了心中的痛苦。
两个主题互相对比,在发展部中交替展开。整个结构简洁、严谨。虽然还有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但作为“第一首”,已经是出手不凡,初步展现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
第二乐章,F 大调,慢板。优美的旋律,已初露贝多芬式沉思的神态:
第三乐章,f 小调,名为小步舞曲,实际上并无“舞”曲的轻松。
第四乐章,非常快的f 小调,一开始,左手三连音的激流和右手果断的节奏,就迎面扑来:
除了中间段对比的A 大调歌唱性旋律外,疾速的三连音和果断的节奏交织不断,始终保持着紧张、激动的情绪。
那时代的一个音乐评论家听过贝多芬的演奏后写过这样的印象:“我听了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可爱的贝多芬的演奏我发觉他在试图打开完全独特的道路。”贝多芬24 岁写的这首奏鸣曲,可以验证那位评论家的印象。
几年后的1798 年,贝多芬发表了第5 号《c 小调奏鸣曲》,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性质与前一首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相似:
符点节奏产生出更大的向上的冲力,与后面的“叹息”音调构成更鲜明的对照。
第二乐章也是如歌般、沉思性的。
整部作品的戏剧性较之“f 小调”更为浓重,故有“小悲怆奏鸣曲”之称呼。他的正式的“悲怆奏鸣曲”是写于1798—1799 年间的第8 号《c 小调奏鸣曲》。
该曲题献给一位叫李希诺夫的酷爱音乐的公爵。这首奏鸣曲不仅完全走出了海顿、莫扎特的影子,是贝多芬早期钢琴曲的代表作,而且也属于他全部作品中最杰出的那部分。全曲分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个乐章之前先有一个沉缓、长大的引子,音乐一开始,浓重的小调中、低音区的主三和弦就紧紧地扣住了听者的心:
慢速的符点加深了沉重感;密集的不协和音响表达着内心的痛苦;强弱对比有如百思不得其解的发问。紧接着,音乐好象不停地追问下去,但一直没有解决,最后化为一串自上而下的半音阶,停留在一个不稳定的音上,还是一个问号,这不断的探究式的疑问,产生出高度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为后
面的三个乐章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乐章,快板,左手的震音有如时近时远的雷声,烘托着右手上行断奏的双音,当右手冲到一个高点时开始下降,这时左手反而上升,形成震撼人心的动势:
第二主题,低音的短句与紧接的高音扩展性回应,形成对话式进行,好象内心紧张的思索与争辩,只写出曲调是这样:
第二乐章,慢板。音乐的性质与前面谈过的“f 小调”、“小悲怆”的第二乐章相近。但这里的第二乐章在深度、展开的幅度上,都超过前两个第二乐章。主题是典型的贝多芬式的深情、凝重,抒情中总是带着巨人的气度,只列出旋律是:
研究过贝多芬手稿的人发现,这个曲调经过了多次修改。修改的过程主要是不断删除多余的部分,最后才形成了这精练的、每个音都包含了无穷意蕴的旋律。贝多芬的许多主题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第三乐章又回到
c 小调,快板、回旋曲式,流畅、亲切的曲调,分解和弦的伴奏,增加了不少轻松感。有人甚至认为是明朗的。不过我觉得这毕竟是小调式的音调,好象内心深处的苦楚并未洗净,朋友们不妨仔细品味一下,到底是什么情绪?
这是回旋曲式的主部。在插部中,音乐曾进入E 大调、A 大调,紧张度大为减少,然而只是过渡的、暂时的。主部的形象占有主导地位。
这部作品“悲怆”的名称,是贝多芬亲自选定的,这是他首次为自己的奏鸣曲命名。从这里看出他已开始注意音乐的标题性,预示了浪漫派音乐时期标题音乐的兴起。
《悲怆奏鸣曲》的出现,标志着古典钢琴奏鸣曲已经进入完全成熟的高峰期。高峰期的作品不止这一部,下面谈另一首同样伟大的作品,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按贝多芬奏鸣曲的顺序,这是第14 号,#c 小调,题赠给他的一位女学生,写作于1801 年,已经是19 世纪了。
关于“月光”这曲名,流传过很多美丽的传说,这里不去重复。今天我们确知,“月光”不是贝多芬取的名字。贝多芬自己注明的文字是“幻想风的奏鸣曲”。有趣的是,一百多年来,人们还是喜欢用“月光”这个并非贝多芬的本意,而且似乎也不够准确的名字,反倒不用“幻想奏鸣曲”这本来应有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固然,叫得太久已经无法更改了,有这个因素在内。可是我想,可能是由于“月光”与“幻想”,还是有点联系的。就是说,两个字眼都有浪漫的色彩。“幻想风”,给了我们想象的自由,“月光”也是幻想的理想对象。音乐本身(尤其前两个乐章)是非常美丽的,“月光”(及其相关故事:月光闪耀的湖面;月夜下的盲人姑娘等等)也是美丽的。
是不是这些直接、间接的联系,使得人们宁愿使用“月光”这“不该有”的名称?
幻想风格的原意,首先是指第一乐章。通常,多乐章的奏鸣套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快板。这部作品却一反常规,将奏鸣曲式快板都放到末乐章。第一乐章反倒用了慢板,自由性的曲体。如同贝多芬的许多慢板一样,
音乐也是凝神静思。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沉重感。在清淡的三连音徐缓的伴奏下,简洁的曲调很有超脱的韵味,也许这就是幻想风格吧:
第二乐章,小快板,D 大调。李斯特形容这一乐章是“两个深渊间的一朵花”。也有人说象娇嫩的正在打开的却又感到腼腆的一朵花,总之,十分可爱:
第二乐章是向第三乐章的过渡。第三乐章,急快板,#c 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的迅猛、暴烈,非常罕见。有人说这是“夜晚狂野的暴风雨”,有人说是“富有炽热表情的杰作”,也有人说是“燃烧着的岩流”。的确,是猛烈的冲击和暴发:
第二主题,音调悲痛,但这是刚毅者的悲痛——这就是贝多芬,痛苦时也是强者:
第二主题本身有重大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这里有第三、甚至第四主题。这也说明贝多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两个主题的对比。
当奏鸣曲第一部分结束后,音乐毫无间歇地直接转入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这不仅在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即便在贝多芬自己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这也说明情感的波涛是何等汹涌,已经冲毁了传统曲式中各部分间常存在的间隔。
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尾奏十分庞大。这显然也是由于情感的激浪奔泻而下,无法在该结束的时刻按章结束,于是,先是第一主题再现,引导出滚滚而来的减七和弦,这是高度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接着是第二主题在低音区的再现,十六分音符交给了右手,然后引导出上下翻腾的琶音浪潮,经过自上而下的华彩句,音乐在两个长长的低音上暂时停歇下来。但这并不是结束,左手的低音十六分音符好似隆隆雷声又一次自远而近,再次暴发出势不可挡的琶音,音乐才有力地结束。将尾奏扩展为这么大艺术分量的部分,前所未有。
戏剧性、悲怆性、顽强奋斗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动力,象一条耀眼的红线,连结着贝多芬的一些钢琴曲。下面要说的“暴风雨”,也是这一条线上的作品。
这是第17 号钢琴奏鸣曲,d 小调,写作于1801-1802 年,也是题赠给她的一位女学生。当时有人问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说:
“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奏鸣曲》的名字由此而来。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莎翁晚期剧本,描写了一个海岛上发生的故事:那里盛行巫术,统治该岛的大公被篡夺了权利,于是他装扮成一个巫术师活动,最终他又夺回了他的政权。剧本的主题思想是主张和解。那么,贝多芬的奏鸣曲与这个故事是什么关系呢?这是许多研究家都感兴趣而又都没有一致说法的问题。既然贝多芬让人们去读《暴风雨》,这说明两者一定有某种
联系;但也都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故事去与每个音符对号入座。我们还是先对音乐概要地了解一下。
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第一乐章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不安、好象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随之而生:
这段音乐经过模进、过渡,直接进入第一主题,快板:
低音威严,与其相应答的是高音,哀伤,柔弱,中间的三连音提供了不平静的背景。这些音调,在引奏中都有暗示。
戏剧性的气氛愈演愈浓,引出第二主题,音调焦灼急切:
在上面这些主题音调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展开后,进入再现开始的部分。这时,在再现的引奏里的庄重音调与焦急音调之间,插入一句单音线条的宣叙调,这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取得了异常魅人的艺术效果:
这是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经历后,突然静下场来,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一颗吟唱的心,而这歌声又是多么悲哀、孤独!
第一乐章的结尾,是在d 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的。音的延伸、减弱,趋向平静,小三和弦的沉闷,又觉得“事情还没完”。这时,第二乐章慢板由温暖的bB 大三和弦开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洒中带着幸福感:
这一乐章,暂时忘却了第一乐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贝多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这是他永远感到亲切、神圣、倾心所爱的;他创作灵感无尽的源泉,他受到创伤的心灵所渴望的抚慰,都永远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
第三乐章好象是经过第二乐章对灵魂的“净化”之后,产生出的某种新的心境,它从头至尾由3/8 拍的16 音符织成,音乐是流动的,也有热烈的时刻,但总的是雅致、细腻为主。转调很多,小调为主,不免产生期待感。经过长时间曲折、婉转的流动后,音乐消失在一个单音D 上,结束了第三乐章,也结束了整个“暴风雨”。
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是不是这一点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有关联?
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1805 年,贝多芬发表了两首奏鸣曲,第19 号《g 小调奏鸣曲》和第20号《G 大调奏鸣曲》。据研究,这两部作品写作的实际年代约在1795—1798年间,都是两乐章的钢琴技巧浅易的作,因而都被编入《小奏鸣曲集》,为广大钢琴初学者所熟悉和喜爱,这里只提示一下《G 大调奏鸣曲》的开头,G 大调:
钢琴技巧的浅易不等于艺术的贫乏,相反,两首作品有丰富的情感,任何成年人弹起来,也都会爱不释手的。在贝多芬已经写了一系列“重型”作品后,仍然出版它们,并编入奏鸣曲系列之中,足见贝多芬毫不小看它们。
这时期另一部“重型”作品是第21 号《 C 大调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
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这部作品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
这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
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
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
艳夺目。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 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
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
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
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
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下面我们要谈的另一部奏鸣曲,贝多芬又回到了对命运的思索和抗争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热情奏鸣曲》。
这是得到一致公认的最伟大的钢琴独奏曲。
假如我们把杰出的钢琴作品系列比喻为喜玛拉雅山,那么《热情》就是珠穆朗玛峰。据贝多芬的学生回忆,贝多芬自己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钢琴曲。读者朋友们一定听说过,列宁听了《热情》后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热情》更好,我准备每天听她,令人惊异的、超人的音乐。我甚至骄傲地,也许是天真地想:看,人们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在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笔下,曾这样描写过听《热情》的心情:音乐一开始“我就感觉到那种呆怔,那种寒意,和一瞬间抓住心灵的喜悦,使人感到甜蜜的惊恐。这时美突然侵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我不想也不敢喘气。”
《热情》的艺术形象是这样丰满而又深遂,语言实在难以描述。而且,音乐的感染力是这么强烈,以至于研究家们一听音乐就被激动,简直难以进行头脑冷静的分析。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形容得到人们的赞同,他说《热情》是“在花岗石河道里的火焰的急流”。“花岗石的河道”,是指高度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火焰的急流”是指燃烧的热情。就是说,《热情》
是理智与情感高度完美的结合。
《热情》的排号是第23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804—1806 年间。题赠给另一位他的终生好友,无限崇拜他的天才的伯爵。1807 年出版。据说在一个场合,由于拿破仑称帝,贝多芬绝为法国将校演奏,离席冒雨而去,致使随身携带的《热情》谱稿被雨水淋湿多处。“热情”这名字则是后来德国的一位出版商所加,一直受到肯定和沿用。可见,出版商们虽然是为扩大
销路而为无标题乐曲取名,但有时也能起出得到音乐行家赞同的好名字来。
《热情》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f 小调,12/8 拍,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是这样开始的:
开头是两手相距16 度之遥弱奏的同音,产生辽阔、深远的联想。小调带来悲剧气氛。先是向下,然后转而向上,凝重的情绪开始动荡起来,紧接着是右手颤音,带着警觉的神情。仅这几小节已经预示了场面广阔的搏斗。随后音乐在高半音的bG 大调上模仿,向前推进了一步,突然被低音区的“命运动机”打断,这弱奏的四个音,足以带来不祥的、阴森森的感觉:
音乐力度很弱,但紧张度在增强,终于,自上而下的强奏分解减七和弦,沿着曲线倾泻下来。由此,仿佛远景开始拉近,潜在的开始显露。经过一段充满戏剧性色彩的过渡,第二主题出现了:
这个曲调非常富于抒情性。雄浑低音伴奏的衬托,使人感到这是具有宽阔胸怀的巨人的歌唱。
这两个主题以及将它们连结起来的音乐材料,展示出宏伟背景中的对比和矛盾冲突,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戏剧性,为后面波澜壮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音乐发展到高潮后,第一主题再次出现,但力度越来越弱,最后消失在一个极弱的主和弦的延长之中。音乐沉寂了。但让人感到这是硝烟并未散去的战场的寂静。在寂静之中,深沉思索的第二乐章开始了。
第二乐章,D 大调,2/4 拍,行板,变奏曲式。主题用音简练,文学上不是讲字字千钧吗,这里真是音音千钧,音乐庄严:
这里主题的第一乐句,上方旋律声部只用了两个音!整个主题由带反复的四句组成。在变奏中通过节奏、织体的改变,音乐渐渐流动、活跃起来。音乐转向高音区,明亮、华丽的光辉渐渐升起,扩展开来,听众被带进了一个美丽、光明的境界。随着一串流向下方的32 分音符音阶,音乐又回到乐章开始的庄严沉思的主题。但是当主题最后结束时,落在了极不稳定的减七和弦上,紧张的气氛骤然而起,音乐顿时转入暴风雨般的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f 小调,2/4 拍,快板,奏鸣曲式。乐章一开始就宣告了斗争的猛烈,这是不协和的七和弦在强有力的节奏上的敲击。
这是引奏,最初引导出片断的十六分音符,很快就汇合成一片的连成十六分音符,第一主题也是十六分音符:
对比的第二主题同样保持十六分音符的律动。总之,时而单层,时而双层,上下翻滚,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有如搏斗的旋风,席卷着情感世界各个角落,让你透不过气来。只是在展开部的末尾,才有几处停歇。然而那并不是斗争的停止,更猛烈的风暴随后就到。到了尾奏,转入更快的速度,斗争的激流汹涌澎湃,如火如荼,音乐进入白热化的高潮。最后,音乐坚定有力的结束,表现出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热情》将贝多芬的钢琴曲推上了历史性高峰,欧洲古典钢琴音乐也达到了它的高峰。自《热情》之后,贝多芬又写了九首奏鸣曲,最后一首写于1821 年。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一方面遵循古典传统,同时在不断地突破古典音乐的规范。他后期的奏鸣曲,就更有创新的性质。随着他于1827 年逝世,古典音乐时代也结束了。但浪漫派钢琴音乐并不是在他逝世那一天开始的,
因为早在贝多芬生前,已经由他本人打开了浪漫派音乐的大门。
本文主要说的是芭蕾之“芭蕾舞巨星”。20世纪的芭蕾史,通常我们说实际上就是俄国人的、俄罗斯人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明星的角度来说,我把它归纳成“三夫三娃”,这个“三夫三娃”是什么呢一听,在座的很多老人家,我估计很多人精通俄文的。夫,是明显的男性的名字,娃,女性的名字,那么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前面介绍的那个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带着一批俄罗斯的芭蕾精英,杀向巴黎,杀向欧洲的时候,把整个俄罗斯的芭蕾,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做到了的限度。
这些孩子们,这些女明星们或者说想成为女明星的欧洲人,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一个什么娃,女演员不改成一个什么卡娅,什么娅,好像就找不着俄罗斯帝国芭蕾那种贵族味。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都把自己的女孩子名字都改成什么什么娃,所以满地都是娃。我是看着这个史实,突然想起来,在俄罗斯20世纪的芭蕾有三大巨匠,可以说是表演大师,我把她叫做三娃。大家可能有一娃,大家是耳熟能详的。第一娃叫做安娜·巴甫洛娃,就是第一个跳《天鹅之死》。我们现在经常看《天鹅之死》,她第一个跳。1907年的时候,第二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叫加林娜·乌兰诺娃。这是在座的,尤其是比我们长一辈的听众朋友们,一定很熟悉的,加林娜·乌兰诺娃对中国文化界,尤其是对中国舞蹈界,就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们,受她的影响是终生的。今天很多舞蹈家,在回首往事,想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们在中国、在北京亲眼目睹乌兰诺娃那种风姿的时候,常常还可以热泪盈眶,可以说是乌兰诺娃引导很多世界人,引导很多中国人走向了舞蹈生涯,就是她的影响确实是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之巨大的。那么第三个娃叫做娜塔丽娅·玛卡洛娃。好,咱们先看看这三位表演大师的风采。
接下来我们看加林娜·乌兰诺娃,她在刚才说的现代芭蕾处女作《仙女们》中间一段华尔兹。这个是1952年的**片子,所以这比我们中国观众在50年代末期,看见她已经进入五十岁的时候,要年轻五六岁,所以身体的状态要比来中国的时候还好一点,这是42岁的时候。我们再看三娃,三娃中的老三娜塔丽娅·马卡洛娃,她跳的一个完整的形象非常清晰的一个《天鹅之死》。接下来是三夫中的第一夫叫瓦斯拉夫。他是号称脚下击打动作,一次跃入空中,能击打五次的,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男演员。第二夫鲁道夫·努里耶夫,鲁道夫·努里耶夫这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在1958年在莫斯科芭蕾舞比赛获金奖的时候一个表演,双人舞《海盗》中间的片断,你看他这个冲劲。三夫,叫做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这个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是一个绝活,这个人是20世纪男演员中的一个天才,天在那儿呢长得很cute,长的babyface一个娃娃脸,讨人喜欢。那么巴里什尼科夫他这是弹跳,动作本身他是一撒脚就能二位转,一撒脚就是八圈。像玩一样,我们讲如果在台上这个孩子一撒脚就是八圈。那么他在教室里练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十圈,十二圈以上。因为到台上都会紧张,一紧张发挥要受点影响。我们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就是台上八个圈,台下至少有12个圈,这种能力才可以去做到。
那么我们看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现在这个女演员是法国人,叫西尔维·吉扬。她是现在被誉为“天下第一腿”,而且这个演员和前面的演员还不一样。这一代演员是会思考的演员,现在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独立出来和世界上六大芭蕾舞团全部签约,每年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然后请全世界最的编导家给她编舞。
给大家介绍几个吉尼斯的世界纪录。在芭蕾,首先是垂直的高度,垂直的高度大家猜是多少一次直接跳上去这样一个垂直高度是多少在吉尼斯记录上,史料上说是一米三,这么高,站这儿这样一个垂直高度,一下到这儿。你们想一想,那么这个人也是俄罗斯人,他叫尤里·索罗维也夫。因为在芭蕾舞剧中,不可能让他这样展示他的绝活,但是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现在来看看他,但是确实他爆发力确实不同。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看一个当代的三十多岁的男演员叫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就是2000年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第一个跳舞的男演员。我做过介绍,叫马拉霍夫。他的那个弹跳也是相当相当出色,但是没有人计算过到底他的弹跳高度是多少但是你看看索罗维也夫的片子再看看他,你知道他在弹跳的高度上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芭蕾欣赏方法,其实我在前面一边看片子,一边我们都有介绍,就是那四句话,我把它总结的,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跟我说一遍,看看大家记住了没有。首先是什么三长一小一个高,高是高脚背,二十公分顶重要,不然的话,你穿那么点,然后通常大家知道舞台还比观众高,舞台要比观众的视线要高,抬头看,没有二十分距离的话,没有二十公分长度的话,你看什么就像火箭似的,你看火箭发射的全是细杆地往上走,是吧!底下一加力往上起来,火箭做得如果是粗的、是矮的,它就没有向上的动事。如果不够二十公分,从底下往上一看惨不忍睹,所以这是方方面面造成的,要求必须要是这种二十公分。下肢,因为从下往上看去,必须要二十公分,这样一个等差,下肢要比上身长出二十公分。第三句话,开绷直立爹妈给,什么意思天生的,大多数是天生的,后天训练当然是很重要,但基本上是天生的。开绷直立四个字中,开,首当其冲,没有开就没有贵族艺术的风范,这个开是非常重要的;绷,前面讲的脚背。
那么通常我们在观舞的过程中,我们看明星要看脚背,所谓脚低下干不干净,这是行话,都是看脚背。因为脚背常常被人所忽略,但是行家就看脚底下,但是更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什么看群舞。直,是膝盖,大家知道膝盖,膝盖是很重要的,你绷起来之后,膝盖那个地方不能鼓一个疙瘩,但有的人怎么绷,也鼓一个疙瘩。那线条就不流畅,她又穿得那么少,所以做芭蕾舞这个行当就不行。要把膝盖那个骨头,膝盖骨要绷进去。我们叫开绷直立;直,是膝盖要一条线流下来;立,是脊椎要和地面呈垂直状态,那才有贵族的像。
我们中国的话叫做站如松;坐如钟;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那个意思。这四个字,开绷直立爹妈给,这是对身体的要求,对先天条件的要求。我有一句话叫芭蕾是什么,芭蕾靠条件,就是天生的东西太重要了。那么条件什么就是那四个字,“开绷直立”,后面那四个字就是“轻高快稳”,那就是能力,我们说能力,技术的东西,为什么叫做师傅教呢就是严师出高徒,那么为什么叫轻高快稳首先轻,轻是首当其冲。因为在传统芭蕾中,它的体裁上,首先大量的人物都是什么仙女、精灵、什么鬼魂等等这些东西。那种我们说是人为地杜撰出来,一些莫须有的这样一种人物,这些人物都是什么我们叫做来无踪去无影的。因此你不能,一个爆发力特棒,跃入空中之后,落地有坑不成,要落地无声,那才是那个精灵,那才是那个艺术的形象。所以你虽然是肉体凡胎,去表现那个虚无缥渺的形象,但是你至少在人们的心目中要能接受。轻,是必不可缺少的,轻盈飘逸才有芭蕾的一切的美,轻;高,有了轻才有高,对不对!高,爆发力。刚才我们讲了,世界之最等等。有了高,才有后面的快,才有后面的多等等。快,速度快,轻高快。快,能否快得起来,也是判别一个舞者素质、能力高低的这样一个标准;稳,稳是这四个要素中最后一个集大成的因素。
他于1904年1月22日出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个音乐之家。父亲是一位作曲家,母亲也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在这样一个艺术氛围内,孩子们天份都不错。但父亲自有安排。谁知,命运与他作对,把他的安排都打乱了。仔细一想,似乎巴兰钦真有舞蹈天赋,这样也不错。
小巴兰钦在学校里可以经常看演出,并且常常在舞台上扮个小角色。渐渐地,他便喜欢上这个严厉的环境,更向往能独自在台上如同那些大明星们一样飞舞。在小巴兰钦眼里,那太美妙了。
1920年,少年的巴兰钦创作了自己编导的处女作《夜》。由他与同学奥尔加·芒卡洛娃表演。剧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但被传统的老师斥为对古典芭蕾的背叛与亵渎,却让他的同学们大为振奋。不久,巴兰钦又创作了一个更大胆妄为的双人芭蕾舞剧《诗》,得到保守者更严厉的斥责。但小巴兰钦在学生中的声誉却日益高涨,这足够了。
1921年,巴兰钦毕业了。他有幸看到了青年编导格列佐夫斯基的室内芭蕾舞团举办的完全非传统式的演出,这让巴兰钦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
此后,巴兰钦一面在国家歌剧舞剧院做群舞演员,一面与格列佐夫斯基共同创立了一个反传统的舞蹈工作室。这时现代舞蹈已经兴起,社会各地出现了许多搞新式芭蕾的编导。巴兰钦以自己的才华渐渐成为这一群年青人的核心,他们自己组建了一个临时的青年芭蕾舞团,以便随时排演各种新的作品。巴兰钦的创作日益成熟。
不久,巴兰钦举办了一场自己的舞剧专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根据作曲家肖邦的同名音乐创作的《葬礼进行曲》。这是一个由三男八女表演的群舞。一开始六个女子用脚尖碎步慢慢登上台,她们的头沉重地低垂着,手臂僵硬地抬抱着,严肃地聚到舞台中心。突然六个少女仰天张开双臂,围成一个圆圈,她们默默地朝外跪在地上,头又都沉重地垂了下去。三个男子随即抬着一个仰天躺着的已逝的女子,放到舞台中心放下,然后又被摆布成与其他六个女子一样的姿式。这时,一个满身朝气的少女如天使般飞舞到他们中间,将这些悲痛的人们从苦难引向新生的欢乐。
1924年6月15日,巴兰钦的青年芭蕾舞团推出更为激进的舞剧演出。这第二场演出更被国家歌剧舞剧院的长老们斥为胡闹。
1923年,巴兰钦从音乐学院毕业后,更加专心于自己的事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自己的伙伴丹妮洛娃、夫人吉娃一同应聘到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这里巴兰钦作为编导开始初露锋芒,他编导了一系列反传统的芭蕾舞剧。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阿波罗》、《众神乞讨》、《舞会》、《浪子回头》等。在编导完《浪子回头》之后不久,佳吉列夫去世。巴兰钦又成了无家可归者。
巴兰钦随后一直在各处客串编导。
1933年,美国作家林肯·科斯汀找到了巴兰钦,邀请他到美国发展。二人商谈好之后,巴兰钦立即赶往美国,着手准备工作。这年年底,科斯汀与巴兰钦共同创建的“美国芭蕾舞学校”在纽约附近正式开学。但令巴兰钦十分失望,因为这些学生中没有一个有出色的天赋。1934年,巴兰钦终于把芭蕾舞校迁到纽约市中心。这让巴兰钦十分满意。从此这个舞蹈学校日渐兴盛。
1934年6月10日,巴兰钦推出了到美国后的第一部芭蕾舞剧《小夜曲》。从此,巴兰钦便以学生军充作自己的演员,称为“美国芭蕾舞团”,开始了在美国的奋斗。他创作了一部又一部芭蕾舞剧。主要有《梦幻》、《回忆》、《莫扎特组曲》、《浪迹天涯》、《仙女之吻》等。芭蕾舞剧获得巨大成功。因此激化了歌剧与舞剧的矛盾,他们被迫停演了几年。这几年,科斯汀组建了一个小型舞团“芭蕾大篷车”到各地演出。
1946年,巴兰钦创建了“芭蕾协会”。由于该协会成功地演出了《奥尔菲斯》,被邀请到纽约市音乐戏剧中心。此后,这个协会改名为“纽约市芭蕾舞团”。在巴兰钦的出色领导下,这个剧团为美国赢得了世界声誉,成为驰骋世界舞台的五支一流的芭蕾舞团之一。
巴兰钦的创作也日益精美、宏大。1964年,巴兰钦应邀搬进了更为宽阔的专门为舞蹈修建的纽约州立剧院。在这里,巴兰钦创作了盛大的《宝石》、《葛蓓丽娅》、《堂·吉诃德》等多部芭蕾舞剧。
1972年,巴兰钦率领纽约市芭蕾舞团隆重地举行了斯特拉文斯基艺术节。此后又举办了拉威尔、柴可夫斯基艺术节。巴兰钦日益显示出自己的音乐才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更为成熟。但是,巴兰钦已经老了。
1983年4月30日,巴兰钦因病在纽约市的罗斯福医院逝世。
英国芭蕾史 在英国二十世纪芭蕾史上有两位女杰被誉为“英格兰现代芭蕾之母”。她们是“伦敦舞蹈艺术学院” (皇家芭蕾学院前身)和“皇家芭蕾舞团”的创始人尼涅特,德.瓦鲁娃和“兰伯特舞校”及“.兰伯特芭蕾舞团”的创办人玛丽.兰伯特。她们也都曾在佳吉列夫芭蕾舞团当过演员。在她们之前巴甫洛娃于1913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自己的舞校。俄罗斯芭蕾大师尼古拉.列加特也于1923年开办了自己的舞校。英国芭蕾舞界著名人士玛戈.芳婷、玛科娃以及阿什顿都曾是他的学生。因此可以说英国芭蕾也深受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影响,但是英国与美国不同,她毕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比较保守,所以英国人很快就主宰了自己芭蕾的命运,无论是瓦鲁娃还是兰伯特都创作了一批英国题材的芭蕾。 什么是英国芭蕾学派他们的回答都一样:“英国学派就是阿什顿和麦克米伦。” 弗雷德里克,阿什顿13岁时在秘鲁首都利马看到了巴甫洛娃的演出,这一晚便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后来他先后跟马辛和兰伯特学习芭蕾,1926年在兰伯特芭蕾舞团推出了他的处女作《时尚的悲剧》,并在以后的五十年中成为英国芭蕾的灵魂。他立足于古典传统并赋予它现代气息和生命力,这也正是他为英国皇家芭蕾制定的风格规范。虽然屡遭一些人的攻击和非难,但是他从来没有动摇和背叛自己,并使英国芭蕾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阿什顿一生创作了许多大型芭蕾舞剧,如《灰姑娘》(1948)、《希尔维娅》(1952)、《罗米欧与朱丽叶》(1955)、《无益的谨慎》(1960)、《女水精》(1960)、《茶花女》(1962)、《梦》(1964)、《乡村一月》(1976)等。其中许多舞剧和节目专为玛戈.芳婷而编。1962年阿什顿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1963年他接替退休的瓦鲁娃夫人出任皇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指导直到1970年。阿什顿非常擅长用舞蹈处理戏剧情节,并常常赋予它们以典型的英国幽默风趣,比如他新编的《无益的谨慎》。同时他也是一位抒情诗人,他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女水精》、《茶花女》、《乡村一月》中充满诗意般的激情,散发着浪漫主义的气息。阿什顿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无情节交响芭蕾作品,把芭蕾崇高的美献给了广大观众。 1970年麦克米伦接替阿什顿担任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指导,并领导这个团达十五年之久,使阿什顿之后的英国芭蕾更上一层楼。这位野心勃勃的苏格兰人虽然早在1953年就创作了他的第一部芭蕾《梦游症》,但由于有阿什顿这位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一很难施展自己的全部才华。但是他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创作了《晚会舞蹈》(1956)、《子夜神》(1956)、《竞技》(1958)、《仙女之吻》(1960)、《邀请》(1960)、《春之祭》(1962)、《罗米欧与朱丽叶》(1965)、《大地之歌》(1966)等。这些杰作最终使他顺理成章地坐上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指导的宝座。在这之后他又创作了《三位一体》(1972)、《普尔钦涅拉》(1973)、《曼侬》(1974)、《四季》 (1975)、《格洛丽娅》(1977)、《梅耶林》(1978)、《日末》(1979)等。其中大型舞剧《曼侬》、《罗米欧与朱丽叶》和《梅耶林》成为英国芭蕾经典之作。 麦克米伦与阿什顿一样很珍惜芭蕾传统,但是他比阿什顿更注重作品的现代感和大起大落的感情变化,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英国芭蕾还产生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巨人,他就是安东尼,图德。他也是兰伯特夫人的弟子,与阿什顿一起属于英国老一辈编导大师。 图德于1931年推出的处女作《交叉系袜带》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第十二夜》改编的芭蕾。但是真正给他带来荣耀的是1936年创作的《丁香园》和1937年创作的《阴郁的挽歌》。于是得到成绩与鼓舞的图德1938年与另外两个人组织了 “伦敦芭蕾舞团”,并在这个团里首演了他的新作《巴黎审判》和《节日演出》。次年他赴美演出,并于1939—1950年担任“美国芭蕾舞剧院”的艺术指导。这是他的创作艺术日趋成熟并达到高峰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他相继创作了他的一批代表作:《火柱》(1942)、《罗米欧与朱丽叶》(1943)和《潜流》(1945),1951—1952年他为纽约市芭蕾舞团编导了《茶花女》和《光荣》。他还两度(1949—1950,1963—1964)出任瑞典皇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指导,,并于1963年在那里创作了舞剧《回荡的号角》。1967年应阿什顿之邀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编导了舞剧《影子游戏》,1968年又编了《流浪的骑士》。由于他创作的芭蕾当时就成为二十世纪芭蕾的经典之作,因此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著名芭蕾舞团争先恐后邀请图德复排他的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