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是中国哪个地方的传说?

牛郎织女是中国哪个地方的传说?,第1张

目前较为广泛的说法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地在河南南阳。

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有以下几条。

其一,东晋诗人苏彦写了一首诗词,《七月七日咏织女诗》: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这其中的南阳一词,事实清楚,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地作出了明确说明。

其二,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殷云的《小说》也提到“天河之东有织女,许嫁河西牵牛郎”。天河,指代的即是南阳白河,证明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在南阳白河两岸。

其三,南阳在汉朝时期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中南阳汉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南阳现存的汉代画像石有《牛郎织女》图,这汉画石刻是经过千年的历史风霜保存下来的遗迹。而关于牛郎织女的石刻在中国其他地方尚无遗迹。

在南阳城南20里距离的宛城区溧河乡,有一个牛郎庄。牛郎村里有一条小溪叫石榴河,上面有一座桥,被称为鹊桥,按照碑文记述,石榴河的对岸有个史洼村,清朝前期就叫织女村,传说该村是织女所在的村。石榴河的水流入白河,最后汇入了大海。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庄传承着“炸巧果”、“乞巧”、“祭祀”等习俗,那里还有牛郎织女像,面对传说中的男神女神,人们上香祭祀、祈福求子,顶礼膜拜。历经千年,人们以此怀念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牛郞和老牛相处: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著名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最后被有心人用文字记载下来,收录小学课文当中,教育孩子勤劳致富,也被电视剧等等竞相模仿拍摄,演绎了牛郎和织女勤劳致富的复杂感情,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也表达质朴的劳动人民坚贞不渝地相信勤劳可以致富,只要愿意努力,愿意等待,我们的生活终会迎来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生活着一个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织女,她每天在天空中编织色彩明丽的五彩祥云,乐此不疲。有一天,她在天上看到民间的牛郎。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笨重地推着牛犁,鞭打着老黄牛。织女忍不住上前问道:“你这么小,为什么就要出来种地?”牛郎回答:“我要养活自己。”织女每天织完祥云,她就来陪牛郎聊天,种地。织女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天上有意思许多。

织女背着王母娘娘来到凡间,每天和牛郎长相厮守,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年后,织女为牛郎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儿,一个聪明的儿子。正当他们四人在葡萄树下聊天的时候,王母娘娘从此处路过,听到女子声音和织女一样,王母娘娘定睛一看,就是织女,她大发雷霆,生拉硬拽地带织女回到了天庭。织女每天担心孩子和牛郎,茶不思,饭不想,每天都在天边看一看凡间,希望能看到牛郎和孩子,王母娘娘被织女的执著感动,允许他们一年见一次。喜鹊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纷纷来搭桥,希望牛郎和织女赶快见面。

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爱情,值得坚持,美好的爱情来临的时候,一切美好的事务都有可能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9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