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附图:http://baikebaiducom/image/9304c888f14412aaa4c2729e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在中国画史上,宋徽宗也是位杰出的画家。他的绘画有两种格调。一是精工富丽的黄(筌〕派传统,如他临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他自创的《瑞鹤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作品;二是用水墨渲染的技法,不太注意色彩,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其名作还有《柳鸭芦雁图》、和纯用水墨表现的《斗鹦鹉图》。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
瘦金体是一种瘦挺爽利毛笔字体,其特色是暗藏锋芒。
宋徽宗瘦金体讲究瘦挺爽利,绝不拖泥带水,尤其是一撇一捺显现出侧锋如刀,暗藏锋芒。笔者认为:从整体感官上来说,瘦金体确实把“金”在五行文化中沉静肃杀这一特性体现了出来。因为瘦金体瘦挺爽利并且暗藏锋芒。
瘦金体虽然瘦,但是感官上绝不小,反而给人一种苍劲力量感,感到一种含蓄内敛气势。也正是因为瘦金体这些独特风格,所以非常难练习,体现在历史中,就是瘦金体名家寥寥无几,除了创造者宋徽宗之外,其他知名瘦金体名家几乎没有,像颜真卿这类如雷贯耳名家更是没有。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难学也是瘦金体一个特色。
如何练习瘦金体
首先是要临墓,经过反复大量的临墓,体会揣摩其执笔运笔的特点和技巧,便会对瘦金体有所感受。临墓可选择字迹清晰,附带运笔形势讲解的字帖。
建议用宋徽宗的瘦金体字帖,如《楷书千字文》,硬笔可临摹苏轼、曹雪芹、李白等人的诗词文本。毛笔可以选择狼毫,笔锋比较长一些,如果你有勾线的基本功,可以选择勾线笔。笔号大小自己看着选择即可。初学者不建议勾线笔。
其次学习瘦金体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执笔方法,瘦金体的笔法与传统的“中锋”“藏锋”相反,书写时要笔笔侧锋。因此瘦金体比较难练,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建议可用卧杆法,和平时用筷子相似,按其习惯进行书写。
宋徽宗在位期间,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当时画家的社会地位也由此提高。宋徽宗对绘画的喜爱间接促进了瘦金体的诞生。瘦金体初看秀气瘦削,实则结构饱满丰腴,其与当时的传统书写体区别较大,可谓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宋徽宗书法风格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及宋朝的政治生态息息相关。
历史背景
宋朝文人多探究文化的内在风骨,注重意境的传达。宋朝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藏书规模远超其他任何一个朝代。据史料载,两宋藏书家约有七百多人。同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重视文人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文化载体的书法在宋朝获得了蓬勃发展,进而涌现出众多的书法代表人物,如黄庭坚、米芾、苏轼、蔡襄等。宋朝的书法以写意为主,瘦金体的产生也深受这一书法风格的影响。
形成
1、先人的影响
瘦金体因其细瘦如筋的笔法而被称为“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为了对御书致以敬意,特改为“瘦金体”。宋徽宗的书法集百家之长,他初学黄庭坚,后大量临摹褚体,融合了行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同时又偏好王羲之书法的飘逸脱俗,在不断临摹中自成一法,创造了瘦金体。
2、绘画的影响
宋徽宗热爱绘画,在工笔画上有着极高的天赋。他的代表画作多为工笔画,有《听琴图》《摘瓜图》《文会图》等。工笔画对于画者的控笔能力要求较高,宋徽宗的工笔画神形兼备,从侧面反映出他控笔能力之高超。
3、后天的优势
宋徽宗时期,作为宫廷画院的翰林图画院收藏的字画远超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宋徽宗在艺术熏陶下长大,观尽历代佳作,艺术素养较高,这也为其之后在艺术上取得较高造诣奠定了基础。邓桩在《画继》中描述了当时宫廷画院的馆藏之多:“秘府之藏,充牣填溢,百倍先朝。又收古今名人画,上自曹弗兴,下至黄居寀,集为一百帙,列十四门,总共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览集》。”
赏析
1、字形鉴赏
虽然瘦金体在一定程度上与大众的审美惯性不相符,但它本身具有的独特美感不容置喙。艺术应当具有包含性,文化才能繁荣不息。作为一种新的字体,从笔法上说,瘦金体字法纤细,抛弃了以往字体浑圆、端正的样式,其结构紧实,出笔干净利落,尤其是撇画。
在收笔时,宋徽宗喜顿笔,捺脚形态也别出一格。许多字体偏重于捺脚流畅、粗细自然过渡,但瘦金体的字撇捺往往会突然变粗,让原来易显轻浮的字形仿佛有了重量感和支撑感,这也使字的整体显得更加舒展。瘦金体书法起笔稳当,行笔快速,收笔点顿,书写过程富有节奏感,字体金钩银划、大开大合。其点画起、点画落,极具辨识度。
2、意境赏析
楷书与行书的最大区别在于对牵丝技法的使用。简单来说,牵丝技法反映出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微妙联系。瘦金体笔走龙蛇,颇有行书笔意,形似鹤形,散发出仙风道骨之意。瘦金体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宋徽宗对书法艺术的不同感悟。瘦金体注重呈现气韵和文化意境,富有生动意趣,刚劲神采,气势如虹。
3、绘画与书法融合之美
宋徽宗偏好创作花鸟工笔画,尤其是仙鹤。他将对于仙鹤的喜爱呈现在书法与绘画作品中,他的书法和他喜爱的仙鹤一样高洁出尘。在描绘仙鹤的绘画作品中,无论是从屋顶间隙一致、线条粗细一致的瓦砾排布上,还是从仙鹤细致的羽毛上,都可以看出他较高的控笔能力。
若要勾出如此细致的线条,必须只用笔尖,避开正锋,或者运用与绘画勾线笔类似的细长的长锋笔。据邱金生考据:“宋徽宗常用长锋狼毫勾线笔,本是平时用来作画的。”全狼毫的笔身极具弹力,这种细长、锋直的毛笔对于力度的轻重变化具有更高的感知度,因而宋徽宗能在行笔过程中做到内劲暗含,突出瘦金体纤细、秀丽的形体和内在坚韧挺拔的骨架。
4、《牡丹诗帖》赏析
《牡丹诗帖》围绕牡丹的形态加以描述,辞藻艳逸。《牡丹诗帖》用瘦金体写成,笔画婉转婀娜,如同秀雅绝俗的少女一般,闭月羞花。笔画间蕴含的锐利、韧性如同宝石切割折射出的绚丽色彩,华丽而富贵,不负《牡丹诗帖》中“艳丽尊荣,皆冠一时之妙”的评价。
5、宋徽宗书法代表作
当前,流传下来的宋徽宗瘦金体作品较多,比较有名的有《牡丹诗帖》《怪石诗帖》《夏日诗帖》《瘦金千字文》。其中,《瘦金千字文》真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外,上海博物馆还收藏了《柳鸭图》。宋徽宗曾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题过字,使用的便是瘦金体。
发展
1、后世的发展
瘦金体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但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字体纤瘦,写大字易造成疏散之感,单看精致高挑,若创作大篇幅的作品则容易显得轻佻,不够端庄大气,因此有部分人认为它应该归于“美术字”的行列。
民间很少将瘦金体用于春联、书信等上,加之缺乏理论的指导,部分研习者往往找不到学习门道,由此导致瘦金体难以获得广泛传播,在一段历史时期被掩埋了踪迹。
2、现代瘦金体的发展
当前,瘦金体被列为书法字体的一种,部分临摹瘦金体的书法作品多刻意模仿瘦金体细瘦如筋的笔法,但未能有其风骨,其中的灵动也难以展现。究其原因,瘦金体的书写难度较大,书法创作者难以利用瘦金体探索出独特的书法风格,由此导致了一些书法家放弃了对于瘦金体的研习。
关注V:古月川私藏,获取徽宗书法无水印高清大图
文案 / 设计 · 胡越
这是钢笔字帖,楷书当中的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 瘦金体 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特点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传世作品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别有一种韵味。
瘦金体是非常的挺拔的,第一眼看上去实在是可以被他的字体所吸引,尤其是在其华的时候,虽然只有几行字,但是字画交相辉映,这种字体非常的有个性,但是却又不容易被人效仿。而宋徽宗所写的受精起,虽然比法都让明明白白的可以让人看清,不算非常复杂的,但是他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使后人无法再超越他的笔法。
瘦金体本身由于规则太明确而缺少其他的变化,就像沈从文先生说过,对于艺术特别浓厚赏鉴的又极高的宋徽宗而言,一幅画带上两三行的受晶体,是给人一种非常深刻印象的,而且并不会俗气。
之所以说她很难学习,是因为这是一种相对小众的字体,因为宋徽宗的瘦金体是纯粹的,而后人模仿的作品不只是在笔法上有些无力,而且在韵味上也并没有发挥出它的韵味。就是说目前来说只有宋徽宗才能驾驭出这种笔法,而人们想要学习受身体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这不仅仅只是入门的那种书法,很多书法爱好者对于这种字体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忽略了他现在的书法水准,所以说没有办法体现出瘦金体的韵味。
并且宋徽宗在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吸取了不少人的文风特色,再加上他自己独特的思想,所以写出了这个类型的字体,并没有遵守传统的书法规则,而是随性而作,所以说他的字体非常的不拘一格,所以说受精体很难多样变化,并且缺乏一个发展空间,想学这种字体也就非常的困难了。
虽然宋徽宗的历史名声不好,但是他的瘦金体却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很多人都非常的推崇,所以说宋徽宗对于书法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瘦金体也是真的很好看。
问题一:瘦金体不如四大家么? 80分 瘦金体没有不如四大家,相反,瘦金体比四大家更具艺术魅力和美感,无论从字的形体还是用笔方法,都比四大家更具特色。但是,这因为瘦金体别具特色,剑走偏锋,练习起来难度较大,难学难精,只有罚各项基本功都扎实之后,练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而四大家都是入门比较容易的字体,学的人较多。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传统”以人论书“的评论方式的限制。瘦金体是宋徽宗独创,因为宋徽宗是亡国之君,历代帝王都对与他有关的事物并不推崇,这样下面的人也就不会去研究了,久而久之有关瘦金体的资料就越来越少,知名度也就不高了。总之,瘦金体难学,历代不推崇,所以知名度不如四大家。但是从艺术层面来说,瘦金体却胜过四大家。
问题二:女孩子适合练瘦金体吗 瘦金体是适宜用钢笔来表现的字体,瘦金体线条妍美,笔力劲健,看起来是很有美感的。你最好是照宋徽宗的原帖来练习,字都很“清瘦”,用钢笔容易表现出来,你只要认认真真的照着写就行了,写的尽量像。
但练硬笔书法是要费些苦功的,要耐得住寂寞,从楷书练起。至少要坚持一年才有可能有比较大的进步。练字是不分男女的!只与个人的性格有关。
另外我不得不提醒您,“瘦金体”乃亡国字体,乃“风花雪月”字体,有一种“妖艳的美”,容易使人不知不觉中消沉下去,闲暇时欣赏一下还可,最好别练!还是练练欧阳询、柳公权、赵孟fu的字比较好,他们的书风也容易用钢笔来表现,书风中也存在一种“浩然正气”。但要用钢笔来表现出“颜体”的风格则需要很深的功夫,一般人不易实现。
问题三:瘦金体能写硬笔的吗?硬笔的瘦金体好看吗? 下图都是硬笔书写的瘦金体非常漂亮。
问题四:瘦金体怎么练?我觉得瘦金体的字很好看,但感觉很难练的样子,练的有什么该注意的地方?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谓之书法,都逃不过你个摹字,先买字帖临贴,再仿写,慢慢就会写出l金体的“形”,然后再不停联系,才能真正写出字的“意”,书法是一门枯燥的旅程,需要不断的练习,琢磨,才能有所成就
问题五:有人说瘦金体不好,这是为什么 1宋徽宗是亡国之君,乾隆那老不死的本来很欣赏瘦金体,手下小弟一说瘦金体是亡国之君写的,乾隆就鄙视瘦金体了
2他是皇帝,那个时候模仿皇帝的字要砍头
3古代封建思想
4瘦金体难学
5练不好瘦金体就说瘦金体不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6审美观不一样,我认识一女生就不欣赏哥的瘦金体
7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就那些,还有副瘦金体MD都被外国人买走了,我擦
8你看看现在的小孩有几个知道瘦金体,瘦金体需要知音才懂
9中国教育失败,你看看现在大街上一见面一听说是学艺术的,都问你几级他几级,都是为了考级而学,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是阀级别衡量的?很多书法家的字都是垃圾,中国文学艺术那个圈子就是养老院, 敬老院,人外有人,高手多的是,只是都不喜欢名誉而已
个人观点,语言故作粗暴,就当个笑话看吧
问题六:瘦金体当今谁写得最好 您好由于您问的是当今的,邱金生已经牺牲了,那么要说现代的瘦金体的代表人物当属悟知堂主人刘佐仁。
实力派的有当今佛经瘦金体第一人也是瘦金体杰出的代表人物瘦金堂主人霍文祥。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瘦金体用的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
问题七:瘦金体好练吗? 10分 健毫。
笔有「四德」,即「尖、齐、圆、健」:
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瑞。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作家常以「秃笔」称自
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彩顿失。
选购新笔时,毫毛有胶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选购时就较无法检查这一点。
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
选购时,毫毛有胶聚拢,是不是圆满,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弹力较羊毫强,书亦坚挺峻拔。关于这点,润开后将笔重按再提起,锋直则健。
四德指的是笔本身的功能,选笔时也要顾及临摹的碑帖。所谓「用某家所用的笔,又写他那一种字」也。要判断所使用的是那一种笔,直接看他的字迹是最好的方法:风格健劲的,选用健毫;姿媚丰腴的,选用柔毫;刚柔难分的,则选用兼毫。笔的特性亦影响写出来的书法,如此才能臻乎书法之妙境。
还有一点是字体大小方面,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小笔写大字易损笔且不能使转自如,大笔写小字则杀鸡焉用牛刀了。
问题八:想练字,瘦金体好看还是行楷好看 瘦金和楷书来比较哪个好梗比较不好说,不过有一个可以做参考。那就是,我们看到楷书要比瘦金多得多。当然我们可能会说,练字都要从楷书练起的原因。不过不妨从楷书先练了。
问题九:这是什么体?瘦金体?写得好么? 一、不是瘦金书,是隶书。
二、隶书体掺杂了行书笔意,淡远高古,字虽少,但墨韵十足,是幅好书法。
问题十:瘦金体和颜体哪个好看 我更加喜欢瘦金体,这种字体料峭中精神十足。
中国素来讲究“在其位谋其政”。小到寻常百姓,大到文臣武将,每日都为生计奔波。当然了,上头还有个居在庙堂最高处的皇帝。按理说当了皇帝,就该将黎民百姓、江山社稷放在心头,体察民间疾苦,力求在位期间做出一番政绩,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然而,有的皇帝,日日接受百官的朝拜,却无心从政、关心底层的黎民百姓。历史上就有不少人,当了皇帝,却没好好做,而是跑偏了,“志不在朝堂之上”,发展到了别的方向。特别列举两个人物,聊聊他们是如何将“不务正业”进行到底的。
第一个首先就是我们中学时代学习语文的时候,经常会读到他的诗词,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要有多少的才情才能写出这样一首接一首的诗词啊!这位方向跑偏了的帝王,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之外,书画艺术上也有颇深的造诣。书法上,李煜擅长行书,常常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力,如同寒霜松竹,故后人称为“金错刀”。画作上,李煜尤以画竹最为得力。他的竹,一一勾勒而成,从根到顶梢都很小,自成一派,被称为“铁钩锁”。此外,他所画的林石、飞鸟,已经高远,超出常人许多。
宋徽宗画像
李煜在位多年,专注于文学书画,从而忽略了朝堂之事。宋朝破南唐,他也由此被监禁。国破家亡的愁与恨,陪着他度过漫长的囚禁时日。鉴于他的才情以及在文学书画上的成就,后人时常为他惋惜,以“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生在帝王家”来评价他的一生。或许,他真的是投错了胎的皇帝,不该出生在帝王之家。不然,我们也许有机会读到他更多的诗词。
另一外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投错胎的皇帝大概就是宋徽宗了。稍稍了解宋徽宗的人都知道,毫无疑问的,他也是个有着极高天分、并且执着于艺术的帝王。当然,像这些“不务正业”的帝王,结局往往都不是太好。后主李煜被赵太宗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赐死,宋徽宗赵佶历经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被俘虏受尽折磨而死。
宋徽宗赵佶的才情堪比南唐后主李煜,而宋徽宗更多的是在书画上面的成就。他自创的瘦金体,风格相当独特,在中国的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瘦金体书法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瘦金体本叫瘦筋体,就其形象而命名。后来,为了凸显是皇帝御书,将“筋”改成“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瘦金体”。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书法作品颇多,《楷书千字文》、《芳诗》、《夏日诗贴》、《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其中的《芳诗》,锋芒毕露,犹如断金割玉,别有另一番韵味,堪称瘦金书的杰作。
宋徽宗他自创的瘦金体书法
除了书法,宋徽宗在绘画上的成就也与书法齐名。其绘画格调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精工富丽的黄派传统,代表作品有 临摹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以及自创的《听琴图》和《芙蓉锦鸡图》,从这些画作中可看出宋徽宗用笔精细,一丝一毫的表现出艳丽富贵的情调;另一种格调则是不强调色彩,直接采用水墨渲染的技法。用纯水墨绘制的《斗鹦鹉图》,《柳鸭芦雁图》均是宋徽宗的名作。在绘画上,宋徽宗以花鸟画见长。他笔下的鸟,直接用生漆点睛,活灵活现,整只鸟像是要从画中展翅飞出。
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不爱江山爱艺术”,二人虽说荒废了政治,但是在文学、书法、绘画的历史上,都留下了他们各自精彩绝伦的一笔,哪怕是投错了胎,生在帝王之家,这又有何妨?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
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字体特点:
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
作品: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而《草书千字文》作于宋徽宗40多岁,属于狂草,笔法洒脱,一气呵成,足可见其书法功力深厚 。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
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堪称瘦金书的杰作。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
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
评价:
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 徽宗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浦城 周仪轩 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宣和瘦金书‘ 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上,与画笔相呼应。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作者
宋徽宗(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姓赵名佶,生于汴京(今开封),是著名的书画家。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
宋徽宗艺术研究也涉及古玩典藏、乐、琴、诗等领域,可谓造诣颇深。和南唐李煜一样,这位亡国皇帝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