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烂漫几多时?”是出至哪位诗人的那首诗?

“樱花烂漫几多时?”是出至哪位诗人的那首诗?,第1张

出自李商隐的《山樱》。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李商隐

扩展资料: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参考资料;-李商隐

中国的文人雅士众多,许许多多诗人都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为什么李商隐能够在文学史中独占半边天呢?其实是因为李商隐诗作风格独特、作品多被收录于唐诗、关心政治等原因。

在唐朝诗歌非常繁荣,被大家所熟知的李白之外,李商隐也是一位诗作大家。他的诗风格独特种类多种多样,他可以写可歌可泣的爱情可以写出时事批判性的政治诗作,李商隐本人可谓是一个全能才子。在我们如今看到的唐朝诗词中,中就有二十多首是他的诗作,他在唐朝诗坛的地位。那么李商隐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一、个人风格鲜明

在唐朝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模仿别人的诗,这样就失去了诗作的独一无二性。而李商隐便是一个另辟蹊径者,他想要自创独特而鲜明的诗作风格,这也是他的诗作受到世人喜欢的原因吧。他的诗作较于李白等人表达感情更加的隐晦,虽然隐晦,但读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二、《唐诗》收录作品多

在我们如今所读的《唐诗》中,他的作品就有20多首,可以说是超过了唐朝的许多诗人。在这本书中所收录的大多是优秀作品,可见李商隐的许多诗作都是很优秀的,或许令当时的选作者非常的为难,不知道选哪一个才好。

三、一颗关心政治的心

李商隐的社会角色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也是唐朝的一位百姓,在他的诗作中尽显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便是他吧!在李商隐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虽然说法过于隐晦,但还是可以看见他一颗热爱国家的赤诚之心。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史中,有许多多的文人雅士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李商隐便算是其中一个了。李商隐诗作风格鲜明而且还有一颗报效国家之心,这是读书人的榜样。

李商隐的一生,无题亦无解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述: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述: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际。

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无题》

述: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4、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

述: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5、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述: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揉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关于这两方面的文章,搜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能这样了

解析:

李白有壮浪放旷的青年时代,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都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后又在居之不易的长安的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的不幸的晚年,带着深深的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就个性而言,李白是酷爱自由、任侠放纵,崇尚自然,蔑视权贵的人,他的思想较复杂,儒、佛、道、仙、侠等对他有影响。他又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对自己的才能极为自信,这就使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逸、洒脱不羁的特点。

他运用诗较多,且最有个性的是古题乐府,歌行及绝句。李白的乐府虽用古题,却又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借古题写现事,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上之回》等;二是用古题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蜀道难》、《行路难》、《远别离》、《将进酒》等,这类诗李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与情绪融入诗中,写得最富有个性特点。除了古题乐府外,李白写得最能体现其特点的还有歌行体。歌行或称七言歌行,是唐诗的一种重要体式。它兴起于初唐,兴盛于盛唐。清人钱良择《唐音审体》中说:“歌行出于乐府,然描事咏物,凡七言及长短句不用古题者,通谓之歌行。”日人松浦友久《中国诗歌原理》则对歌行作如下界定:一是采用的“……歌,……行,……吟,……行”这样的歌辞性诗题,二是大致采用作者个人的第一人称视点,三是作品主要表现意图大体上由作品本身来完成,表现手法由乐府的“多用寓意”变为“多用直叙”。大体概括出了歌行的特质。李白的歌行体诗歌将叙事与抒情结合,把抒情诗的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其特点是感情强烈,一气直下,纵笔挥洒,淋漓酣畅,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神来、气来蔑以加矣的个性。这类诗歌最有代表性的如《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喝皋歌送岑征君》、《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王壶吟》、《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等。李白诗歌第二种体裁是绝句。如果说乐府歌行尤其是歌行体现了李白诗豪放飘逸的一面的话,李白的绝句在盛唐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就数量而言,他的诗集共有五七言绝句159首(五绝79,七绝80首),就成就而言,也深得好评。胡应麟称“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将他的五绝与王维相比云:“五言绝二途:摩诘之幽玄,太白之超逸。”他的七言与王昌龄并称,明人焦竑《诗评》云:“龙标、陇西真七绝当家,足称联璧”,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七言绝句王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清叶燮《原诗》云:“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卢世 《紫房余论》:“天生太白、王昌龄以主绝句之席,勿论有唐三百年两人为政,亘古今来,无复有骖乘者矣。”

李白的绝句,大都写得清新自然,而又含蓄丰富,有无尽情思。其风格有的清丽宁静、有的洒脱自然,有的俊逸爽朗。不论何者,大都能以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

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说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终身陷入牛李党争而郁郁不得志。他九岁时,父亲李嗣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此后却由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中度过了坎坷的大半生,在四十六岁时郁郁而死。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大约在十六时,李商隐以其才华而受到了令狐楚的赏欣。他曾说是“樊南生十六岁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令狐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他入自己的幕府(时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事实上待他如儿子一般。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令狐楚变便亲自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得好,是与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二十五岁,上京应举,这一年的主考官为高铠,令狐绹时任左补阙,由于令狐绹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牛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物,因此,李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党所谅解。此后,牛党执政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李商隐就吃苦头了。令狐绹原是他的好朋友,但一直不能原谅他。令狐绹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但却一排挤他、打击他,李商隐沦落不偶的一生以致郁郁而死,都与此有关。

在古代诗人中,李商隐的诗名很大,但同时他的名声在过去却一直不太好。封建社会的评论家,因为他“背牛就李”,因而视他为无行文人,骂他是“诡薄无行”、“背恩”等等。解放后,对于李商隐的评价,一度也不高,把他看作是“ ”、“唯美主义”诗人的代表。新时期以后,随着学术界思想的解放,对李商隐的评价才较为客观、公正了。对其人其诗的研究也深入了,在这方面,傅璇琮、周建国、刘学锴、余恕诚等先生贡献尤大。实际上,李商隐是一个有正义感、政治热情很高,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很敏锐、对政治现实的批评很大胆、尖锐的诗人。他早年有一首《安定城楼》的诗,其中写道:“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说明他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另外他的《哭刘蕡》等诗,都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正直。他反对藩镇割据,关注社会现实。他还用咏史诗的形式,借古讽今,批判现实,等等。这都表明李商隐是一个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在人格上有操守、有见解的诗人。

3、关于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的诗歌今存六百多首,有《玉溪生诗集》,文则称《樊南文集》。他的诗文俱有成就,而以诗的影响为大。其六百多首诗,内容广泛,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有代表性的如《行次西郊一百韵》,被称为是杜甫《北征》之流亚。此外如《有感》二首、《重有感二首》等,都是能表现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与态度的诗歌。

二是咏史诗。李商隐的咏史诗写的又多又好,大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揭露、讽刺最高统治者骄奢昏聩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的。如《龙池》、《瑶池》、《咏史》、《马嵬》、《齐宫词》、《隋宫》等。

三是咏物之作。如《流莺》、《蝉》等。

四是无题诗。这是李商隐诗中最有创造性、艺术上最完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类。这类诗的寓意含蓄,诗意朦胧,故而吸引了无数的读者、研究者的兴趣。总的说,无题诗中有一部分可能有政治寄托,有的可能是写自己的爱情。李商隐为什么要写无题诗,很可能是他有难言之隐吧。中国古代的诗歌,在《诗经》的时代是没有题目的,那是诗歌创作尚未个人化的产物。自屈、宋以后,文人创作兴起,诗歌也都有了题目,而且题目成为诗歌内容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李商隐却又开始写作无题诗,这可说是他的一个创造。

4、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前人评他是“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寄托遥深、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二是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

三是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典故的运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李商隐的用典是非常突出的,也是非常精当的。他诗歌“沉博艳丽”、“包蕴密致”的特点的形成,即与此有关。但他的用典过多,有时也造成了诗意的晦涩难懂。所以金人元好问曾慨叹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为李商隐的追忆之作,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拂面,往事如烟,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无限感伤的《锦瑟》,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和他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华。

写完《锦瑟》后二年,李商隐忧郁中死去,年仅四十五岁。

知道李商隐,因为他的另外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纪念一个叫柳枝的女子,记录他刻骨铭心的初恋。

其实李商隐是唐朝最出色的爱情诗高手。

很不幸,李商隐和柳宗元一样,八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岁的时候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他曾经是唐朝王室家族的一员,可惜像他这样沦落到民间的王室后裔太多了,他与唐王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没有人记得他了。少年时的落魄生活促使李商隐有一种强烈的走上仕途,求取功名的愿望,这好比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他的命运一样。

父亲不在的日子,李商隐的叔叔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他的这位叔叔上过太学,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只是由于性情的原因,终身不仕,过着平淡的隐居生活。叔叔的古文非常好,在叔叔的教导下,聪明的李商隐很快就成为写古文的高手。

后来李商隐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在李商隐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上司等等。

这就是令狐楚。

十六七岁时,李商隐写出了两篇优秀的古文:《才论》、《圣论》。这两篇古文很快就传到了当时在洛阳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的手中,同样也是古文高手的他对年纪轻轻的李商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就接见了他,并聘他为自己的幕僚。

就这样,李商隐离开了他的家乡荥阳,来到了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洛阳。

初恋情人:柳枝

洛阳,李商隐邂逅了他的初恋情人柳枝。

比之于长安,洛阳是一个更容易发生艳遇、滋生爱情的城市,只因为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亦如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无不为洛阳的牡丹花和身如牡丹花一样的洛阳女子而叹为观止。

洛阳每年都有举办百花会的传统,期间全城出动,大摆宴席,以牡丹花作屏,把房子的梁、柱、栋、拱上都以竹筒储水,插上牡丹花,一次要用牡丹花上万朵。洛阳的豪门望族、官宦学士还通过赏花、赛花来评选牡丹名次,据说谁家的花开得好,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以加官晋级。

她是当年的牡丹花女,洛水河畔的长堤上摆满了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其中尤以牡丹为最,而她就是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其妖娆妩媚之态比之牡丹更胜几分。满街都是看花人,懂花人看门道,不懂花的人看热闹。风流雅士,会聚一团,赏花品茗,举酒作赋,好不快活。

他看到了她,他像着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丛,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的背影。不料,她突然回过头来,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庞上,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他七魂没了六魄,爱情产生了。

有时候爱情就这么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眼神,如此而已。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隐,是客居在当时名声显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他爱慕她的芳华,她渴慕他的才华,落花有意,流水有情,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约会,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了,每一个次约会都是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她躲避着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来往。每一次约会都是那么浪漫都是那么幸福,每一次约会他都会为她写一首诗。每一首诗她都如获至宝,捧在怀里,晚上,枕着它入眠。

可是好景不长,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两年后随风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最后一次约会了,从此两个人相忘于江湖。

可是,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他怎么忘得了呢?于是,他为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对柳枝的爱情宣言。

第二任女友:宋华阳

走了柳枝,来了宋华阳。

宋华阳是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他与她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而遭到后人的非议。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座道观里,李商隐和宋华阳都是修道之人。两个修道之人发生恋情,不亚于和尚犯了*戒,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商隐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切得益于那个开放的朝代。在唐朝,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榜样作用,很多女子纷纷进入道观,明里修道,暗地里和纨绔子弟干着偷且之事。更有开放的女子,比如鱼玄机,把道观当成了青楼,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个又一个男人前来和她共渡春宵。

原以为此生只爱柳枝一人,她走了之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带着一颗看破红尘的心,他登上了玉阳山,企图以修道之心来减轻他失恋的痛苦。无奈,他尘缘未了,六根未净,道术还未修完一半,他又被爱情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他遇见了比柳枝更让他心动的如花美眷――宋华阳。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三百余尺。

公主是不是真心来修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华阳肯定不是真心来修道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的七情六欲,只是迫于公主的权威,她才入了道观。于是,这个可怜的女子一面陪着公主心不在焉的研习道术,一面在脑海里憧憬着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快点到来。 感谢上天对她不薄,就在那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李商隐。

当时李商隐走在路中,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雨具的他正在踌躇之际,一把芬芳的雨伞已经悄然举过了他的头顶,他回过头来,一双清澈的眸子炽烈的看着他。

那一刻,他忍不住牵起她的红酥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样牵着一个陌生女子的手,漫步在雨中。很短的一段路程,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她的道观,他们分别。她把伞送给他,目送他离开。就是那把伞吧,李商隐不做道士了,他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与她,干柴遇到烈火,很快就坠入情网。

疯狂的结果是宋华阳的肚子有了他们爱的结晶,纸包不住火,在一次干呕中,同为女人的公主觉察出了宋华阳的异样,在公主咄咄逼人的质问中,不谙世事,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惧之中的宋华阳,把她与李商隐之间的风流韵事和盘托出。

公主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惊怒。

悲剧就这样发生,李商隐被公主赶下了山,而宋华阳却不知所终。不知道结局的结局是最不好的结局,反正从那以后,李商隐再也没有见到宋华阳,也许她已经被遣回了宫,也许公主给了她三尺白绫……

站在山脚下回望玉阳山,他热泪汪汪,他永远会记得这座山,记得一个叫宋华阳的女子。

第三任女友:王氏

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李商隐的心开始如一潭死水。他的忘年交,视他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令狐楚看到他的情绪低落,关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对于令狐楚,李商隐只有感激,没有隐瞒,尽管这属于一个人的隐私。他把他与宋华阳的故事告诉了令狐楚,令狐楚听了他的诉说,明白了他的心,觉得李商隐也应该成家了。

一天,令狐楚把一个姓王的女子带到了李商隐的面前,问他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结为连理。

李商隐只是麻木的点了点头,他不再奢望爱情,只想有一个家。

与元稹一样,李商隐对王**的情感相当冷淡,甚至可以说没有感觉,然而日久生情,李商隐心中的那潭死水开始微澜。

慢慢地,他开始对妻子笑了,开始牵挂妻子了。李商隐成家之后,为了生计和功名曾多次离家,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万般柔情化作了无尽的思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让一个起初不愿意回家的男人变得频繁的回家,王**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可是,就是这样的好女子,命不长久,还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不幸染病身亡。王**死后,他悲痛不已,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他开始相信宿命,他这一辈子注定没有完整的爱情。

这一年,他唯一的良师益友,令狐楚也老去,一种莫大的孤独感寂寞感侵袭了他。

他截然一身,独上西楼,眼含热泪,写了不朽名篇《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凄凉的锦瑟啊,为什么有五十根柔弦?这一弦一柱的交错声中,使我想起了我曾经美丽的青春年华。就像庄子梦见了蝴蝶,引起他的痴念;又宛如望帝变成杜鹃,对故土无限流连。月华如水一样流泻在大海上,鲛人哭出了眼泪;温暖的太阳照射在蓝田上,金玉化作了云烟。曾经多情的往事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即使在当时也感到惆怅难言。

李商隐,谨以这首诗来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让我们记住她们的名字:柳枝、宋华阳、王**。

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有唐代诗人李白,唐代诗人李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唐代诗人李商隐,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

一、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二、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三、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四、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五、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说的是他,典故皆他而来。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55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