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谁?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谁?,第1张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萨缪尔·柯勒律治。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

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另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

生平简介让雅克卢梭1712年生于日内瓦,卒于1778年,终年66岁。卢梭在12岁时便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涯。他在各种行业都干过,但行行都令他憎恨。

—1745年间,卢梭在萨瓦、巴黎和日内瓦四处流浪,这期间他凭一个显赫贵妇的帮助,当上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

后来卢梭又和巴黎的旅馆中的一名佣人同居,尽管她又丑又无知。卢梭声言他对这位佣人从没有半点爱情,或许因为这点,他最终还是没有和她结婚。1762年,他的《社会契约论》问世,带给他少有的成功的喜悦。

卢梭是不幸的,特别是在他人生的晚年,他死于贫病交困之中。有人怀疑他是自杀。

历史业绩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两部伟大作品问世。这两部作品是卢梭的思想的结晶,对世界影响深远。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可作为他政治哲学的代表,其核心是人民主权学说,这部资产阶级革命的圣经,成为了日后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蓝本。

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不可让与的。“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它只能由全体人民的意志所构成。虽然人民在制定国家契约的时候,为了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把自己的平等和自由交由国家和国家首领去行使,但是,人民的意志不曾交出;在人民订立的契约遭到破坏的时候,人民有权反抗,有权收回交给国家和国家首领的权力。

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不能代表的。他认为应当实行直接民主制,由人民自己通过立法表达自己的意志。他反对用两院制的代权机关来代表人民的意志的作法。

他认为人民主权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思想和分权论是尖锐对立的。他认为“三权分立”不符合最高权力的真正概念,不仅是不正确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孟德斯鸠对国家权力的三分法并不是对主权的根本划分,只不过是对主权的表现形式的划分。把主权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不但不能给人民以自由的政治保障,反而把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弄成了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他把这种分权论的思想方法称为怪论奇谈,说分权论是用幻术师的方法把一个完整的政体砍成几段,最后又重新拼凑起来,是一种可能导向错误的政治分析法,而人民在自以为是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误。

《爱弥儿》是一本根据自然原则论教育的书,《爱弥儿》中,卢梭对教育的心理遗传原理作了探讨,它批判了那种陈旧的教育传统,卢梭主张用一种新的自然的教育理论去替代传统的猫捉老鼠式的教育方式。

卢梭用他的思想,更用他的激情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和历史,影响着哲学、文学、趣味风尚和政治。

卢梭是浪漫主义之父,他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生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一思想体系的创始者。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极其深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制度,在文艺上反对古典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革新精神和政治色彩。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以1801年夏多勃里昂发表中篇小说《阿达拉》为开始的标志,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801年至1830年为第一个阶段,又称前期浪漫主义,主要作家有斯塔尔夫人、拉马丁、维尼、雨果等。从1830年到40年代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同第一个阶段相比,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主题,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社会乌托邦倾向。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戏剧、诗歌、小说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作家有雨果、缪塞、乔治·桑等。法国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实际上从四十年代就开始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它在乔治·桑的创作中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而在雨果的创作中,则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即使到了20世纪初期,仍有不少作家坚持浪浸主义传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04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