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点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艺术,都是最接近人的艺术。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植根于深刻的人本主义精神,没有丝毫扭曲、掩饰、夸张和造作而是真实。如多立克柱式就是男性的阳刚之感,而爱奥尼柱式则具有女性的柔美之感 。甚至连同神话也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为神所制造的雕像其实也是为他们理想化了的人造像,如爱神维纳斯的雕像是一个曲线玲珑的女性;即使是带着翅膀的胜利女神,也是以女性为基础创造的。
作为古希腊艺术的继承者,古罗马艺术也带有相同的人本气息。如它的雕刻,就是表现人的特点。古罗马人本来就有为祖先作雕像纪念的习俗,早期的雕塑是根据死者面部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表情死板缺少活力,仅仅是逼真。但随着古希腊的雕刻艺术的传入,他们开始美化雕像,但始终保持着“逼真和表现个性”的主旋律。
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都是在极力追求一种和谐美,这种和谐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自然而真实的美感:如雅典卫城建筑配合白色大理石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美,其雕刻完美为世人所公认。古罗马的雕刻同样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它们都共同“模仿自然,而完美于自然”。
2、对称的美感:古罗马或古希腊的神庙大多是轴对称建筑,依照主轴中心线修建,两边对称。给人以庄严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神庙外形基本以长方形为主体,四面的柱体数目相对称一样。不但外观具有对称性,而且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对称性。古罗马的椭圆形的古斗兽场就是遵循对称的典范,巨大宏伟的雅典卫城则以端庄典雅匀称著称。
3、比例的美感:如古罗马的万神殿,殿堂内比例协调,十分恰当和谐: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而直径与高度相等,约四十三米。古希腊雕像“断臂的维纳斯”也是长短适度、美妙绝伦,为世人所惊叹。
二、不同点
1、起源的相对独立性与多元性
古希腊被海洋四周包围,当地人便以海为通途,成为海洋民族。早在公元前八世纪,古希腊人便扬帆出海,造就了希腊人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理念,这种大胆自由的理念渗透到艺术领域中。如在很多戏剧要出中希腊人甚至肆意地戏弄神,毫无顾忌地批评权贵;雕塑家可以用人的形象作为神的范本;神话中将神视作与人一样有缺点弱点。而且因其地理因素使古希腊艺术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而由于古罗马是半岛国的奴隶制国家,以农业为主,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沉着思考和务实的精神,与外向型扩张的古希腊人不同。而且古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既受理依达拉利亚美术影响,随着征服其他国家,又吸收了希腊、埃及、两河流域地区的文化。同一时期,不同的地方艺术风格也不一样,除以罗马城为中心的正统艺术外,帝国各省还有其不同的风格。因而古罗马的艺术在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自成一家,是独特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2、艺术目的不同
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创作活动是它的生活的一部分。如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活动,后来发展成全民的庆祝节日。每个公民每年至少有一天看戏的机会,并且有政府还发放的观剧津贴。古希腊人对“美”情有独钟。他们在人像雕刻和神庙建筑上一再探讨正确的比例关系,有着独特的审美观。使得古希腊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充满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等的特质,而有别于近东艺术那种超自然的、宗教的神秘感。
而古罗马创作艺术的目的就迥然不同了。罗马的艺术主要是用于纪念与歌颂。例如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用来纪念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无论是雄伟磅礴的建筑还是威严的帝王雕像,都有其实用性或纪念性。
3、敬神与敬王
笃信神灵的古希腊人建造了无数经典的圣庙,如雅典卫城里就有不少为世人所赞颂的庙,其栩栩如生的雕像也大多取材于神话。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因而带有幻想的色彩,而且显得各位端庄典雅,给人以圣洁宁静之感。
而古罗马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对那些成就千秋大业的帝王日益崇拜,甚至超过了对神的崇拜。因而古罗马艺术大多数是歌功帝王颂德,或者是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所以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建筑也显得比希腊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这就使得古罗马的艺术没有了古希腊的简约典雅,而具有王者的风范。
4、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
古希腊人重视精神层面的表达,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表现完美的人体是古代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从雕塑来看,塑造人体强调的法则是简明、清晰、匀称、和谐;而衣物上则强调轻盈飘逸,真实自然。从人体比例中发现美的秘诀黄金比例,除了应用在雕塑之中还应用于建筑中,给人有匀称、和谐的节奏感。虽然他们主张艺术模拟自然,但不是全然模拟自然,更非任凭自己的想像虚构。就像亚里斯多德主张的“艺术应该模仿事物所应然的样子”,即事物的典型,普遍性、必然性和和谐性,所以是一种理想化的写实风格。艺术所追求的美是与自然的真实性联系在一起。所以塑造生动、自然的感性形象,明显地看出古希腊在艺术上追求完美,具有理想化的特色。
因为古罗马人较为现实,讲究实际和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所以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以及无需追求完美,而是具有写实性和叙事性的特征。 就如古罗马雕像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面部表现,希腊人则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所以罗马雕像如果缺了头部,余下的部分就没什么欣赏性了;而希腊雕像的灵魂充满身体各个部分,即使只剩下断臂残躯,仍然能给人以特有的生命和美感。
4、共性与个性
古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罗马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强调真实和个性。从雕刻上看,其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追求,人物的表情大多陷于凝神沉思中,有着严竣、矜持的神情。或者说,很多古罗马雕像都是反映不同古罗马帝王的个性。而一方面古希腊因为带有较多的民主与自由色彩,艺术上很重视表现生活的欢乐,赞美人性与注重情趣,因而艺术品中的人物大多是愉悦的,让人感到他们就是世界的主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全民的理想和要求。另一方面,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所以古希腊艺术中的理想形象就是既有典雅宁静的气质,又有运动员一样的体魄,这种独特的审美标准促使希腊艺术产生了理想美的典范。
5、简约与华丽
古希腊建筑有一种简洁的美,它的雕刻有一种飘逸的美。它的艺术作品如水一般灵动透彻,越是简约清雅越是耐人寻味。古罗马神庙建筑则更多地采用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如著名的罗马万神殿就是极其庄严,华美的巨大建筑,上面有金光闪闪的圆顶,里面则是琳琅满目的浮雕,一样比样富丽堂皇,气势辉宏。而其他艺术品也同样待遇大气华丽的特点,很容易让人感觉到王者的高贵与威严。
6、艺术印象
往往一开始接触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人都觉得二者之间所运用的手法相似,但随着欣赏的艺术品增多,古希腊与古罗马就给人明显不同的艺术印象。第一,由于古希腊注重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其艺术更具有文化特质,偏向柔美、优雅。第二,而古罗马追崇力量与身体的健壮完美,其艺术更注重力度美与气势。
位于情侣路中邦酒店旁的一座刚制“羽翼人”让珠海人驻足观看。记者了解到,这是曾在有“建筑奥斯卡”之称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金奖的艺术家米丘为珠海创作的雕塑,它的名字叫《幸福NO1》,象征着“幸福生存”。
泥人张 。 徐悲鸿先生生前谈到艺术评论时,曾说:“如一人或一物不值得赞美,我就不响。如有一人怀一艺,达到前无古人,我便喜欢加重语气赞扬他。像二十年前我写过泥人张一例。”(《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这里提到的“写过泥人张一例”便是指1943年所写的《过津购泥人记》(后改名《对泥人感言》)一文。
那是在1943年4月,徐悲鸿先生到南开大学讲演。校长张伯苓同他讲到“泥人张”轶闻,并赞美“老张先生”(张明山先生)艺事精绝,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徐悲鸿说:“夙闻其袖中捏塑人像,神情逼肖”,但憾于“无缘得观其作”。希望张校长能够帮助他一睹“泥人张”真迹。张校长说,校董严范孙先人,曾请“泥人张”塑像。于是徐先生兴致勃勃地来到西北角严宅。他观赏了严范孙父亲和伯父的塑像,果然栩栩如生,逼肖传神。于是,赞誉两件作品“色雅而简,至其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其传神之精妙,具我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画像中宋太宗太祖之像可以拟之,若在雕刻中,虽杨惠之不足多也。”
后徐先生又专赴当年“泥人张”的店铺参观,醉心欣赏,流连忘返,还选购了张玉亭先生的几件小作品,欣然离津。
徐悲鸿先生南归后即动笔写了《过津购泥人记》一文。他不但赞扬了“泥人张”绘塑的写实技巧,同时肯定了面向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尤其对在津购得的几件张氏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此二卖糕者与一卖糖者,信乎写实主义之杰作也。其观察之精到,与其做法之敏妙,足以颉颃今日世界最大塑师俄国脱鲁悖斯可矣亲王(Trubaskoi)。”徐先生并谈及张明山不肯在艺术上屈从于李鸿章一事,写道:“李鸿章督直时,曾延泥人张塑其容。张至,李傲然不为礼。张因曲传其丑态,而复酷肖,李虽不喜,固无如之何。此则又与落南弗因栖(达·芬奇)之报某僧于犹大,无以异也。”热情地赞颂了“泥人张”不畏强暴、不屈权势的胆量和艺术家的骨气。
最后徐先生还对张明山这样的艺术家。“怀此惊人绝技,而姓名尚无人闻知”表示出不平之感。他将责任归罪于旧社会的统治阶级,说他们对于国难家危尚且麻木漠然,无动于衷,又安能去重视一个艺术家,关心艺术事业的发展呢?
马赛曲雕塑简介:
马赛曲雕塑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以一个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带翼女神为中心,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张开的羽翼,飞舞飘动的衣裙和召唤性的内在激情,表现出急速的运动和奔放的革命热情;两腿大步向前迈进,更加强了浮雕形象的前进感。女神占据整个浮雕的上半部,正从人们头顶上疾驰而过。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其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他带领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少年依傍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和这个跃跃欲试的激动少年相对应的,是走在其后的沉着刚强的老人,他仿佛多次为自由而战,今天为了祖国又从容奔赴疆场。行列的最前面,号手正在吹响进军号,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战士,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这些细节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示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声势。
《马赛曲》的艺术构思简洁而宏大:人物不多,只有6名志愿兵和寓意女神组成,内容是表现志愿军在女神的指引下不畏艰险,不惧死亡奔赴前线保家卫国。但其艺术构图,却匠心独运。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联想和呼应的手法,人物间互相半掩着,把图中所有的人物都编入了一个复杂的构架中,而且每个人物动作夸张中蕴涵着真实,姿态活龙活现,结构鲜明严谨,不错不乱。由于人物间彼此交错遮掩,整个人物队伍仿佛活动起来,好似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该雕塑从平面的墙上向观众涌来,使人有种向上升腾的感觉;雕塑中所有道具的细节,如长枪头上的雄鹰、愤怒长嘶的马头、军人胸前的狮爪、盾牌上的狮形立体图案等等,都与人物浑然一体,增加了雕塑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真实感,渲染了气氛,既烘托了千军万马之势,又保持了稳定和完整统一。
马赛曲雕塑创作背景:
1836年,为了宣传革命,宣传法兰西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以《马赛曲》(《马赛曲》是1792年奥国军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时,马赛人民威武雄壮地开赴巴黎战斗时所唱的爱国歌曲。法兰西共和国建立以后,被决定用作法国国歌)作为浮雕的题名,在凯旋门建筑物上创作了这座象征人民民主思想的雕塑。
马赛曲雕塑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吕德(Francois Rude, 1784-1855),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在雕塑上,他与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这尊浮雕被认为是不朽的。 吕德是一个富商的儿子,23岁时进入巴黎雕刻家皮埃尔·卡特里埃的工作室学艺。1809年和1812年曾两次获"罗马奖"。但都因法国政治局势不稳,国库空虚而未能去意大利深造。拿破仑称帝时,吕德参加了当时的帝政活动。帝政垮台,他也被迫流亡到比利时。12年的流亡生活使他备感痛苦,从此政治上渐趋成熟。回国后,在法国人民革命浪潮的激励下,他很快成了一位浪漫主义的雕刻家。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
Midjourney姐妹们隔壁雕塑系女生好美
关键词:可爱的女孩,画家Daniel Mickeli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天花板上摆姿势,在动态和动作场景的风格中,浅蓝色和灰色,现实的变形艺术,大理石雕塑,uhd图像,现实而浪漫,姿态- ar3:4
景德镇瓷雕加彩,是“景瓷’优秀传统的装饰技法之一,富有民族风格,它是景瓷彩绘百花苑中的一朵争奇斗艳的瑰面之花! 远在隋代,景德镇就出现塑品,到元明期间,塑品上有了加彩粗糙之纹饰。至清代,由于粉彩的产生与发展,很多中低级粉彩工也从事少量的彩饰(俗称“加彩")。当时艺人们为追求工艺之技巧,雕塑彩绘的艺术风格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康熙的五彩,雍正粉彩的彩饰风格,瓷雕多以素身,满地彩饰方法进行加彩,除面部少彩或手足肉身不彩外,一般多以缠枝花卉,豆芽樱子,云头饰满,又以色地,沙地珍珠地夹彩,不惜工本,由简到繁,以“满”为好的画风,风摩一时,有些一直保持至今。
景德镇瓷雕塑品,它的加彩装饰艺术的主要特点,乃是“神”、“饰”兼备,由于雕塑品的品种繁多,所以在装饰上出现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一般常用的装饰法既有华丽、富实、艳而不俗的琚红描金,又有彩色艳丽的新彩装饰,也有朴实,厚重,富有变化的色釉装饰多有明净、素雅的釉下彩装饰及(釉上彩和釉下彩结合的)综合装饰。所有这些,雕塑品在采用装饰种类上,尤以粉彩装饰为最佳,这种加彩装饰,呈色光亮,粉润柔和,优雅美观,富面堂皇,早为国内外人们所喜爱。这种,粉彩装饰,一般多以图案装饰为主,从装饰题材来看,取材极为广泛,上至天象,下迄地形,广为采取,比如有吉祥如意、五福捧寿,福寿双全;有祥禽璃兽,龙、风,狮、鹤,有山水、云、火,花,
鸟、虫,鱼等等,在构图形式上也是灵活多变的,既有散点式,波线式,折线式,也有适合纹样折枝花等等。每种形式都结合造型特点来进行装饰,求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福,禄、寿三星是传统雕塑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在装饰上采用了粉彩的技法,题材上配以吉祥如意,龙、狮,蝠、寿,桃等图案而饰之,又以流云、海水、洋莲边花相衬托,装饰技巧上以变化多姿,线条刚柔相济,画面严谨,色彩华丽而又典雅,平铺之中结构匀称,穿插自然得体,既有变化而又统一,构成了粉彩装饰特殊的艺术效果。又如,万花观音和万花罗汉雕塑产品,则以粉彩填画装饰,别具一格,它吸取了工笔国画与宫廷壁画之长处,采用勾,勒,点、染之技法描绘各种花卉,以金地相衬托,给人以五彩缤纷,金碧辉煌之美感,在国内外展览会及市场销售上深受群众喜爱和赞赏。
景德镇瓷雕装饰风格,不但装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恰当运用各种装饰材料的特点和工艺条件进行装饰也是重要的一环。以美的形式,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瓷雕在工艺上“型”成于“泥”,经过造型设计,复制、烧练、装饰(彩绘),烤花等多种工艺过程。它以复杂而又细致的着色技巧描绘,一般有描、揭,画,填,洗、扒,刷等技法。由于技法的广泛应用,丰富了雕塑的表现能力,使所要描绘的对象生动,传神逼真。瓷雕是表现形象的立体艺术,无论是人物或是动物,美术瓷或是实用品,无不通过形象表现主题,表现个性及一定的情景。根据特定的情节,瓷雕装饰上也是独到一处,富有画龙点睛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件好的雕塑造型,必须以完美的加彩装饰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加彩装饰,应该起到“造型”上的“锦上添花’的作用,以期更完美地达到托出“形”与“神 ”,使所塑“造型”更美,更丰富,更突出。反而言之,如果用得不恰当,一味追穷加彩,则可能破坏造型。因此,加彩装饰必须与造型互为适应,才能恰到好处的收到雕塑品的艺术效果。
从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即;一件美的工艺晶,它是形、色飞材料美的配合而产生的。不同的色彩效果,华丽与朴素,明与暗,强与弱、冷与暖,在瓷雕的应用无不体现它的艺术功能。比如:天女散花为人们所熟知,造型设计上,千姿百态,有站篮,提篮、飞天形式的,在技法处理上,站篮天女曾有人敷以浓艳之彩,给人以庄重,生机盎然的美好感受。飞天的天女则以缤纷的五彩云,服饰以素雅淡蓝底带有散点的花纹,运用对比统一的手法,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散点取代纵式或横式二方连续边饰,给人以饱满,舒展自如之感;以素雅代替浓艳,使整体获得明亮和谐,体态轻盈美的效果。如此等等,同样在瓷雕加彩中,人们常以红色表示剐直忠义,如关公的红脸和各类武将的颜面,以白色表示细腻,如自身罗汉,以棕色或楮色表示洋人的发式,诸如此类,说明前人在加彩装饰上也是作过许多尝试的。
从这里看到,加彩必须视所塑对象而灵活运用。但也必须看到,雕塑品的造型,也决不能依赖加彩装饰,因为再好的加彩装饰也绝不可能掩饰某些造型既成事实的空虚和泛味。一件瓷雕塑品,它的形体塑得巧,生动,又注重“神”的刻画,如果再配以恰到好处的装饰,才注进了艺术生命,可以增加造型的美感,奇丽多姿,富有艺术魅力。雕塑语言就是“体积感”要使人感受体积的特色,作者就要充分懂得和熟悉专门艺术语言的特点。更要使自己的生活感受都带上专业色彩。这就要求作者在塑造某个对象(无论是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时,必须在生活中对一切专业有用的事物产生特殊敏感,也就是说,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加彩装饰的巧妙运用,某一种色彩的装饰对所塑对象表现上的更典型,更突出、更明硫的特征。以使“塑形”与“加彩”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以加深所塑对象作品的气质和实感的表达。这样,瓷雕作品就有了艺术生命,耐人寻味,广泛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情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