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北京涌现出一批向往纯文学的作家,他们不在意宏大叙事,也不想在文章中讨论政治问题,只想描述一种自然、淳朴和淡然的人生状态,这群文学家后来被称为“京派”作家。
作为“京派”作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汪曾祺继承了“京派”文学的诸多特点,尤其是将老师沈从文身上展现出的自然和恬淡气质完全内化,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一点,因为现代文学早已在众多大师,如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福克纳的带领下,开始了叙事技巧的“大更新”,文学家的笔法日趋精致和技术化,很少有人对朴素如水的文字感兴趣,换句话说,人们的文学审美,在潜移默化中已经适应了华丽的“匠气”,在这种情况下,汪曾祺几乎以一己之力,使“京派”文学重新受到关注,让这个正在消失的文学流派散发出一股隽永的余韵。
“京派”的复兴20世纪80年代,藉由政策的助力,国内文学界再次尝试接触西方文学,当时不管是欧洲文学还是拉美文学,给中国文坛的冲击都是巨大的,人们对于那些陌生文学巨匠的写作技巧、文字风格以及叙事结构统统惊叹不已,这种出乎意料的震撼感,从侧面展现了彼时中国文学的迷茫,面对已经成体系的西方文学,我们似乎还没有弄明白创作的方向和主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汪曾祺走上前台。
汪曾祺
汪曾祺的文风,既不是大江东去的豪爽,也不是晓风残月的萎靡,而是相对简素而平淡的,但这种平淡并非寡淡,品之无味,相反,读了汪曾祺的文字,读者总有一股意味深长的感觉。汪曾祺在80年代重新开始创作,文风与过去一脉相承,仍旧没有明显的现代感,但明眼人一下就看出了端倪——一种可贵的东西回来了。
那个肇始于新文化运动,经历了战争、迷茫、革命的重重考验,始终保持着自身特色的文学流派再次苏醒,那种与崇高、宏大、雄壮审美大异其趣的“京派”文学回归了人们视野。汪曾祺作为“京派”文学的最后一个大师,文字上有四大特色。
青出于蓝汪曾祺文字的第一大特色,就是跟沈从文的文学追求相似。
沈从文
如果说汪曾祺是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出的最得意弟子,恐怕没人反对。汪曾祺上大学时就素有文名,29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这之后一直保持着创作,1980年发表了大获好评的《受戒》,1981年连续推出《异禀》《大淖纪事》《岁寒三友》。这个时候汪曾祺的写作风格已然成熟,或者说最终定型,这并不难理解,本来他就视文学风格如人格,彼时汪曾祺已经60岁了,不需要什么变化,而是将已有的风格收紧、提纯,就足以开宗立派了。
汪曾祺的作品个人标签明显,但我们仍旧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文学意蕴:藉由小说“发现与重造民族品德”,也就是把美与善结合,打通由美向善的通道。比如《岁寒三友》讲述朋友之间的义气友谊,为拯救落难的友人,主人公卖掉视若珍宝的三块田黄石章;《鉴赏家》描写知音关系,画师和水果摊贩之间越过了文化隔阂的惺惺相惜;《受戒》刻画了小和尚和女孩之间“思无邪”的感情,纯真而善良;再比如《大淖纪事》彷佛是《边城》的翻版,但是比《边城》多了些阴影,也正是阴影的存在,反而让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更加可贵,甚至比《边城》更贴近现实,彰显了一种坚毅之美。
汪曾祺年轻时
汪曾祺的文字,时时刻刻透露着沈从文的影子,可以说青出于蓝,有没有胜于蓝,不好说,但他确实在老师沈从文的基础上,将“京派”文学带上了另一个台阶。
松散、随意的风格汪曾祺文字的第二大特色,就是松散、随意的风格。
有人曾评价汪曾祺的文字有一种力量,能够抚平暴躁,镇静心神,深得笔法之妙。汪曾祺对自己文字的看法是“传统”“随便”,他曾承认“嘉靖三大家”之一的归有光对自己影响深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小说与西方文学大相径庭,因为他的文字更像是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
汪曾祺的画
相较于结构紧密的现代小说,汪曾祺的小说以松散、随意为风格。关于文字本身应该具有的技术性,有人批评他缺少作文的多样性手段,一味靠松散和随意取巧,面对质疑,汪曾祺曾多次表示,自己的文字是以“节奏”替代结构,强调小说结构的“无迹可寻”,甚至说小说的结构的特点就是随便。他认为写小说就是要把稀松平常的事说得有意思,不要太过突出故事性,那些用力过猛的故事,情节太强,反而会变得不太真实。
另外,松散的风格对他来说,不是无法掌控全文的征兆,而是有意为之的设计,相对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他更喜欢走一步看一步,以“为文无法”的逍遥态度写自己的想法。
抒情化的散文小说汪曾祺文字的第三大特色,就是小说的抒情化、散文化。
小说重故事还是重语言?也许对汪曾祺来说,在他的小说概念中,语言的重要性远超故事性,语言能够达成的效果,远超于故事本身。
对语言,汪曾祺要求精炼、简洁、准确,他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散文化小说不是史诗,而是抒情诗。就他的作品和小说来看,汪曾祺确实可以称做抒情诗人。这种创作精神,完全继承了沈从文的那种平静、简淡的文字风格,在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后,更显意味悠远。
以随笔、笔记的方式写小说,排斥叙事布局、不重视故事性、拒绝在小说中讨论思辨问题,或许正因为这样,汪曾祺的作品中,散文能够集成四册,而小说只能集成两册,在他看来,小说可能只是散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生活中有趣的事、不平凡的人汪曾祺文字的第四大特色,就是喜欢描述生活中有趣的事、不平凡的人。
汪曾祺的文字风格,在浑然天成的气质中,还有着丰富的生活情趣,所谓“鸟兽草木”皆在其中。他善于观察市井生活,尤其是对民间匠人的生活了如指掌,比如《鸡鸭名家》中的“照蛋”、炕鸡子、赶鸭;《大淖纪事》中的锡匠;《受戒》里的“名士风流”;《异禀》中的药店切工等,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涉及一两种“杂学问”。
汪曾祺
除了有趣的事,汪曾祺还喜欢写不平凡的人,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是具有“异禀”的市井人物。这些小人物其实多是“奇人”,而其所谓“异禀”者,在《异禀》中的解释是因为因缘际遇,一些人成了“非常之人”,作为奇人,他们又干成了非常之事。这也让汪曾祺的小说常常带有几分传奇的意味。比如在《八千岁》中,勤奋但吝啬的米店老板八千岁,因抠门被小军阀“八舅太爷”控制,只能托,没落世家子弟宋侉子搭救,后者游戏人间,但十分仗义,最终左右周旋,终于救出了八千岁。整个故事简单,但透着一股风尘侠客的味道,每个人都不平凡,很有唐宋遗风。
总的来说,汪曾祺喜好撰写生活中有趣的事以及不平凡的人,他对人间好玩、好吃、好说的东西兴趣盎然,对于诗、书、画更是青睐有加,活泼的心思、高尚的品味、逍遥且自如的文笔,体现了他精神上的优哉游哉。
老年汪曾祺
汪曾祺的文字艺术汪曾祺的文字艺术,并非一蹴而就或者浑然天成,他也不是无师自通,不学而能。早年间,他下笔锋芒毕露,才气尽显,带着一股火气,然而经过时间的沉淀,见得多了、吃得够了、想得透了,最终达到了圆融无碍的地步。
他文字风格的松散、随意,完全建立在“生活中的世界”之上,所以下笔自由自在,相较于那些匠气明显,打磨痕迹突出的文字,更显得充实而真实,仿佛整个人间都是朋友,完全没有脱离实际的疏离感,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汪曾祺积累了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始终没有放弃“京派”文学的理念。
老年汪曾祺
朴素、真实、大度、宽厚,是“京派”文学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汪曾祺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气质,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用令人惊异的力量冲击我们的世界观时,稳住中国文学阵脚的却是“京派”文学,汪曾祺用自己的朴素文字,给“京派”文学留下了一道悠远绵长的余韵,同时,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自信和自豪。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被誉为“抒情的人文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学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对戏剧、民间文艺也有深入研究,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北京文艺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靖中学。1939年夏,他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并以第一志愿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文联主办的羊舍一夕主编。1961年冬天,羊舍的夜晚是用毛笔写的。1963年,异秉正式出版。1981年1月雨花出版。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因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关于汪曾祺旅游景点: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文学馆、汪曾祺故居。
人的生命
学习经历
1925年,汪曾祺进入高邮县第五小学幼儿园。1926年秋,汪曾祺进入县城第五小学。
1932年秋,汪曾祺小学毕业,考入高邮县初级中学。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京中学读高中。
1937年日军占领江南,江北告急。正在读高二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京中学,转学到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盐城临时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战争打乱了。汪曾祺勉强读完中学。战后,汪曾祺随祖父和父亲在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子里的一个小修道院里避难了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述了这个修道院。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并以第一志愿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大学期间,汪曾祺和同学在校园里创办了文聚杂志,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和小说。
解放前夕
1944年,为了谋生,汪曾祺在昆明北郊坎农基由联大学生办的中国建设中学当老师。在从教的两年时间里,汪曾祺写了小说小学校的钟声,重写了小说复仇。经沈从文推荐,发表在郑振铎主办的文艺复兴杂志上。除此之外,他还写了职业,落魄,老鲁等小说。在此期间,汪曾祺认识了中国建设中学教师石,并确立了恋爱关系。
1946年秋,汪曾祺从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介绍,他在私立致远中学当了两年老师,直到1948年初春离开。期间写了鸡鸭名家,戴车匠等小说。
1948年初春,汪曾祺离开上海前往北京,与北京大学外语系助教石会合,暂时留在北京大学。失业六个月后,我在北京历史博物馆找到了一份工作。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3月,汪曾祺报名参加“四野”南下工作组,被留在武汉接管文教单位,后被派到第二女子中学任副教导主任一年。
1949年4月,汪曾祺的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书之一,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汪曾祺早期的八部作品:复仇、老鲁、艺术家、戴车匠、落魄、07000。五月,嫁给了史。
解放时期
1950年,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W
1958年夏,被划为右派,分配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暂时留在农科所协助工作。
1961年春,农科所请汪曾祺在固原马铃薯研究站绘制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不幸的是,手稿在文革中被毁。
1961年冬天,囚犯是用毛笔写的。年底,汪曾祺调任北京京剧团担任编剧。
1963年,鸡鸭名家正式出版。这是汪曾祺的第二本作品集。
1964年汪曾祺等人根据沪剧邂逅改编的同名京剧,由北京京剧团演出。党和国家***、朱德、董等观看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对演出的成功表示祝贺。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不久,汪曾祺因右倾问题被关进牛棚,但1968年很快被解放。
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为对京剧北京文艺的修订和加工做出了贡献,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大门。
晚年
1977年发表民间文学论文范进中举,这是汪曾祺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部作品。
1978年12月,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汪曾祺深受鼓舞,创作热情逐渐高涨。
1979年,小说民间文学出版于第11期羊舍一夕,这是汪曾祺文革后发表的第一部小说。
1980年羊舍的夜晚小说发表在芦荡火种十月号。
1981年1月沙家浜出版。4月花儿的格律发表于骑兵列传。这一年,汪曾祺的优秀作品不断出版,小说创作日趋活跃。10月,应高邮县人民政府邀请,汪曾祺时隔多年回到家乡访问。
1982年,汪曾祺新作继续。1983年,汪曾祺的创作更加活跃,发表了近20篇小说、散文、评论等。全国各地。
1985年在年初结束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1987年2月26日,汪曾祺在北京入党。4月16日,汪曾祺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云南。10月,汪曾祺应安吉尔和聂华苓的邀请,赴美参加为期三个多月的国际写作活动。
1988年,没有新的小说,偶尔发表一些散文随笔。
1989年1月,人民文学与台北受戒同步行动,发行汪曾祺作品专辑。
1990年2月24日汪曾祺写散文北京文学。
1991年5月,异秉由作家出版社再版。
1992年4月,散文集雨花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以家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集大淖记事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5年春,应台湾省北京文学邀请,汪曾祺赴台参加“两岸三边文学研讨会”。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因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7岁。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意思是:在单调的旧生活里温柔的喜爱着美好的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回忆着旧时的生活。这句话出自于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书籍。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的随笔体会,是细腻的生活。看花鸟看虫鱼,看的都是人生。谈食物谈故人,谈的都是情怀。平平淡淡的文字里面,流淌着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简单也深刻。
《人间草木》是2009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汪曾祺系列的图书还有《打渔杀家·文化篇》、《四方食事·饮食篇》、《人间草木·人物篇》。
扩展资料:
《人间草木》内容简介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系列图书之一,其他还有《打渔杀家·文化篇》、《四方食事·饮食篇》,《人间草木·人物篇》分四部分,分别是人间草木、西南联大中文系、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往事如烟。
汪曾祺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人间草木
汪曾祺的拼音是wāng zēng qí。
汪曾祺(1920-1997),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他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代表作有《邂逅集》《受戒》《大淖记事》等。
人物经历
1944年,为生活计,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观音寺的一个由联大同学办的“中国建设中学”当教师,在两年的教学期间,汪曾祺写了小说《小学校的钟声》,重写小说《复仇》。后由沈从文推荐给郑振铎在上海主办的《文艺复兴》杂志发表。此外,还写了小说《职业》《落魄》《老鲁》等。
1946年秋,汪曾祺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民办致远中学任教师两年,直到1948年初春离开。这期间,写了《鸡鸭名家》《戴车匠》等小说。
1948年初春,汪曾祺离开上海到北京,与在北京大学外语系任助教的施松卿会合,临时借住在北京大学。失业半年后,才在北京历史博物馆找到工作。
1949年4月,汪曾祺的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中的一种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50年,北京市文联成立。汪曾祺从武汉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汪曾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nnvv
书名: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
豆瓣评分:88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
页数: 342
内容简介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名家散文典藏)》是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选本,收录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汪曾祺的多篇经典散文。
花园、关于葡萄、翠湖心影、泰山片石、赵树理同志二三事、皖南一到、天山行色、遥寄爱荷华、怀念德熙、美国女生、悬空的人、随遇而安、四方食事、故乡的野菜、果蔬秋浓……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名家散文典藏)》是非常适合青少年和广大读者阅读的佳作,不管是写凡人小事还是谈花鸟虫鱼,均于不经心中设传神妙笔。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汉族,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其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汪曾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受到沈从文的影响,而很少有人意识到“青出蓝而胜于蓝”。如果就作品的丰富性和成熟度而言,汪曾祺已经将沈从文的审美精神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沈从文的价值在于对乡村的抒情性描写和摒弃意识形态的叙事态度,他从梅里美、屠格涅夫等古典主义作家那里汲取营养,开创了中国风俗小说的先河。汪曾祺成功地继承了老师淡化意识形态的叙事态度和诗化、风俗化、散文化的抒情精神,但汪曾祺将沈从文的视角从乡村扩展到市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一般来说,对乡村的描写容易产生抒情、诗化意味,在欧洲的文学传统和俄罗斯文学的巨星那里,对乡村的诗意描绘已经有着庞大的“数据库”,在中国文学传统里,虽然没有乡土的概念,但是中国的田园诗歌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山水游记、隐士散文,对乡村的诗意描绘和诗性想像也有着深厚的传统积淀。而对于市井来说,中国文学少有描写,更少诗意的观照。比如《水浒传》,作为中国第一部全方位的描写市井的长篇小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水浒传》里的市井很难用诗意来描写,这是因为市井生活和乡村生活相比,有着太多的烟火气,有着太多的世俗味。但生活的诗意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常常说不是生活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汪曾祺长着这样一双能够发现诗意的眼睛,他在生活当中处处能够寻觅到诗意的存在。好多人写汪曾祺印象时,会提到他那双到了晚年依然充满着童趣和水灵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外化。汪曾祺那双明亮、童心的眼睛让他在生活中发现了一般人忽略或不以为然的诗意。像《大淖记事》、《受戒》这类带着乡村生活的题材自然会诗意盎然,当然在汪曾祺的同类题材作品中,这两篇的诗意所达到的灵性程度和人性诗意也是同时代作家无人能及的。而在《岁寒三友》、《徙》、《故里三陈》等纯粹的市井题材的小说中,汪曾祺让诗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然,或许有人说,描写故乡生活的“朝花夕拾”,容易带着记忆和回忆的情感美化剂,容易让昔日的旧人旧事产生温馨乃至诗意的光芒,因为故乡是人的心灵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但当你打开汪曾祺的《安乐居》、《星期天》、《葡萄月令》等以北京、张家口、昆明、上海为背景的作品,还是感到那股掩抑不住的人间情怀、日常美感。汪曾祺能够获得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读者的喜爱,是有道理的。市井,在汪曾祺的笔下获得了诗意,获得在文学生活中的同等地位,而不再是世俗的代名词,而是人的价值的体现。汪曾祺自己意识到这种市井小说的价值在于“人”的价值,他说,“‘市井小说’没有史诗,所写的都是小人小事。‘市井小说’里没有‘英雄’,写的都是极其平凡的人。‘市井小说’嘛,都是‘芸芸众生’。芸芸众生,大量存在,中国有多少城市,有多少市民?他们也都是人。既然是人,就应该对他们注视,从‘人’的角度对他们的生活观察、思考、表现。”可惜这样的文学创造价值被人忽略太久。
就语言的层面而言,沈从文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都是那么的精确和自然。但不难看出,沈从文的小说语言显然带着新文学以来的痕迹,这个痕迹就是西方小说的文体,当然这就造成新文学的文体与翻译的文体形成了某种“同构”。在白话文草创时期,新文学的写作自然会下意识地接受翻译文体的影响,像鲁迅的小说语言和他翻译《铁流》的文体是非常相像的。沈从文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对翻译文体过滤得最为彻底的作家,但毋庸置疑,沈从文的小说语言虽然带着浓郁的中国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也带着“五四”新文学的革新气息,但读沈从文的作品,很少会去联想到中国的古典文化和中国的文人叙事传统。而汪曾祺比之沈从文,在语句上,平仄相间,短句见长,那种比较欧化的长句几乎没有,读汪曾祺的小说,很容易会想到唐诗、宋词、元曲、笔记小说、《聊斋》、《红楼梦》,这是因为汪曾祺自幼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文化的传统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比沈从文的野性、原生态要多一些文气和典雅。作为中国小说的叙事,在汪曾祺这里,完成古今的对接,也完成了对翻译文体的终结。翻译文体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由来已久,也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诞生,但是翻译文体作为舶来品,最终要接上中国文化的地气。汪曾祺活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历史造就了这样的机会,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叙事”。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文学面临着重新被欧化的危机,面临着翻译文体的第二潮,汪曾祺硕果仅存地提醒着意气风发一心崇外的年轻作家,“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汪曾祺作为“现代”文学的过来人,在当代文学时期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他不是那种只说不练的前辈自居的过来人,他的提醒虽然不能更正一时的风气,但他作品的存在让年轻人刮目相看,心服口服。
《香港的鸟 》
汪曾祺
早晨九点钟,在跑马地一带闲走。香港人起得晚,商店要到十一点才开门,这时街上人少,车也少,比较清静。看见一个人,大概五十来岁,手里托着一只鸟笼。这只鸟笼的底盘只有一本大三十二开的书那样大,两层,做得很精致。这种双层的鸟笼,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楼上楼下,各有一只绣眼。香港的绣眼似乎比内地的也更为小巧。他走得比较慢,近乎是在散步。--香港人走路都很快,总是匆匆忙忙,好像都在赶着去办一件什么事。在香港,看见这样一个遛鸟的闲人,我觉得很新鲜。至少他这会儿还是清闲的,--也许过一个小时他就要忙碌起来了。他这也算是遛鸟了,虽然在林立的高楼之问,在狭窄的人行道上遛鸟,不免有点滑稽。而且这时候遛鸟,也太晚了一点。--北京的遛鸟的这时候早遛完了,回家了。莫非香港的鸟也醒得晚在香港的街上遛鸟,大概只能用这样精致的双层小鸟笼。像徐州人那样可不行。--我忽然想起徐州人遛鸟。徐州人养百灵,笼极高大,高三四尺(笼里的"台"也比北京的高得多),无法手提,只能用一根打磨得极光滑的枣木杆子作扁担,把鸟笼担着。或两笼,或三笼、四笼。这样的遛鸟,只能在旧黄河岸,慢慢地走。如果在香港,担着这样高大的鸟笼,用这样的慢步遛鸟,是绝对不行的。
我告诉张辛欣,我看见一个香港遛鸟的人,她说:"你就注意这样的事情!"我也不禁自笑。
在隔海的大屿山,晨起,听见斑鸠叫。艾芜同志正在散步,驻足而听,说:"斑鸠。"意态悠远,似乎有所感触,又似乎没有。宿大屿山,夜间听见蟋蟀叫。
临离香港,被一个记者拉住,问我对于香港的观感。匆促之间,不暇细谈,我只说:"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并说我在香港听到了斑鸠和蟋蟀,觉得很亲切。她问我斑鸠是什么,我只好摹仿斑鸠的叫声,她连连点头。也许她听不懂我的普通话,也许她真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1920一1997)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
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颇为沈从文先生器重,他的第一篇小说《灯下》经沈先生指导并推荐发表,即后来成为名篇的《异秉》,从 1949年春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起,汪曾祺先后有20多本小说、散文专著问世,还出版了《汪曾祺文集》和《汪曾祺全集》,汪曾祺作品中写高邮旧生活的小说、散文颇具特色,最具思想性和艺术价值,奠定了他在当今中国文坛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资料
高邮当代人物专题高邮当代人物专题[引用时间2018-4-4]
汪曾祺受的散文优美、淡雅、朴实、精炼。
第一个特点,汪曾祺的语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然而,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个特点,则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于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他似乎特别擅长于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寓巧于拙,表达真挚的感情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编者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时光五载已过,编者又在此基础上精编出这套“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十六种。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散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