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吹牛皮猜3个数字

半斤八两吹牛皮猜3个数字,第1张

半斤八两吹牛皮猜3个数字——答案:829。

吹牛皮 

拼音 chuī niú pí

解释 说大话,闲聊天。

举例造句 我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吹牛皮。

拼音代码 cnp

近义词 口若悬河

歇后语 鼓上安电扇

灯谜 口技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英文 boast

成语名称: 半斤八两 bàn jīn bā liǎ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半斤八两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半斤八两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半斤八两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正音] 八;不能读作“bá”。

[辨形] 两;不能写作“俩”。

[近义] 旗鼓相当 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反义] 截然不同 大相径庭 天差地远

[用法] 用于彼此一样;不相上下。也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一般作谓语、分句。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偏重在形容水平相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

[例句]

  ①他俩下起棋来~;水平差不了多少。

  ②这两个球队~;没有赛出什么精彩场面。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基本信息

• 成语辨析

• 其他翻译

• 历史典故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信息[回目录]

词目 半斤八两

 注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解释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来历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星。所以,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半斤既是八两。

 出处

 1,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3,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4,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成语辨析[回目录]

示例 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近义词 并驾齐驱

 反义词 截然不同 、 大相径庭 、天差地远

 成语谜语 谜面:共计五百克。(打一成语)谜底:半斤八两

 歇后语 半斤八两——没什么两样、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八,不能读作“bá”。

 成语辨形 两,不能写作“俩”。

 成语辨析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

其他翻译[回目录]

英语翻译

 as broad as it is long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这句话中的six是六,half a dozen是半打,一打等于十二,所以half a dozen也是六,因此,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的字面意思是“一个是六,另一个也是六”,即,相当于汉语成语的“半斤八两”)

 日语翻译 五分五分,似たり寄ったり,どんぐりのせいくらべ

 德语翻译 ein Pfund wie ein halbes Kilo <Jacke wie Hose>

 法语翻译 bonnet blanc et blanc bonnet <se valoir>

历史典故[回目录]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地址:baikebaiducom/view/70870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通常来说,半斤八两就是贬义词。

1通俗的说半斤和八两都没有一斤,都是缺斤短两的,尽管有差距,但是因为都不够数,所以说是半斤八两。

2举个例子:我们出去买苹果,有两个买主一个说一斤苹果4块钱,另一个一斤35元。你各买了一斤,但是买来你发现4元一斤的给你只称了半斤,35元一斤的只给你称了8两。总的来说,你还是吃亏了,有损失的。

3半斤八两和五十步笑百步意思相近,给你一个参考:

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粱惠王。为了扩大疆域,聚敛财富,他想出了许多主意,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仗。

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同样设法救灾。看看邻国的君王还没有象我这样做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大量逃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明显的增加,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战场上,战鼓一响,双方的士兵就刀对刀、枪对枪地打起来。打败的一方,丢盔卸甲,拖着刀枪,赶紧逃

命。有一个人逃了一百步,另一个人逃了五十步。这时候,如果那个逃了五十步的竟嘲笑那个逃了一百步的胆小怕死,你说对不对”

粱惠王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怎么能够希望你的百姓会比邻国的多呢”

提示

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十步笑百步”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意思: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半斤八两

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

出处:《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扩展资料:

半斤八两的近义词:梧鼠五技、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博而不精

一、梧鼠五技

白话释义: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五技:据说鼫鼠有五种技能。比喻技能多而不精,于事无益。

出处:《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朝代:春秋

作者:荀子

译文:飞蛇没有脚却能飞,梧桐树鼠有五种技能然而还是没有多大作用。

二、浅尝辄止

白话释义: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学的技术很多但是一样都不精通。

出处:《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

朝代:清

作者:鼓养鸥

译文:这东西不是不可以品尝,如果是文人墨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三、囫囵吞枣

白话释义: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不精通。

出处:《碧岩录》:“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朝代:宋

作者:圆悟禅师

翻译:把枣子整个吞下去,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四、博而不精

白话释义: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出处:《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朝代:南朝·宋

作者:范晔

译文:贾君精深但学识不够丰富,郑君学识丰富,但不精深,既要学识丰富也要精深,我怎么能找到这种人呢。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一个半斤,一个五两---没两样

三十晚上无月亮---年年都是一样

天下乌鸦--- 一般黑

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窑货

乌龟笑鳖爬---彼此一样

乌龟莫笑鳖---都在泥中歇

乌鸦落在猪背上---黑对黑

半斤对五两 --- 一样的

羊屎落地---颗颗一样大

老和尚念经---千篇一律

同池塘的水---一样咸淡

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房上的`瓦---翻一半,覆一半

狐狸莫笑猫---彼此差不多

姐妹俩生孩子---对添

城隍庙里的鼓槌--- 一对

歪嘴巴吹海螺---两将就

歪锅配歪灶---两将就

烧窑的卖瓦的---都是一路货

狼心狗肺--- 一个样

绣花枕头--- 一对

黄瓜炒丝瓜---一样色

猴子笑兔子没尾巴---彼此一样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刚好是半斤。半斤与八两二者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

成语: 半斤八两

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

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出处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2]

来历除了统一度量标准器、规定检定校准制度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的 度制并采用十六进制的计量方法,即度制: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制: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以及衡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1]

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词语辨析

示例 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近义词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平分秋色、并驾齐驱。

反义词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远。

成语谜语谜面:共计五百克。(打一成语)谜底:半斤八两

歇后语 半斤八两——没什么两样、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常用于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3]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八,不能读作“bá”。

成语辨形 两,不能写作“俩”。

成语辨析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19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