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致病,一般有哪几个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有哪几个特点?,第1张

1风邪风为春季主气,因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亦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是外感六*中最重要的病邪。自然界的风气是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引起大气的流动形成的。风流动性大,变化多端,无孔不入,穿透性强,易向上、向外扩散。当气候反常,超过人体的生理适应和调节能力,或人体卫气虚弱、抵抗力低下时,更衣脱帽、沐浴或汗出当风等都可感受风邪而致外风病。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易袭人体阳位。风性开泄,是指风邪易使人体腠理疏泄而张开,使气液外泄,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阳位是指人体上部、阳经和肌表。风邪侵袭,常见头昏头痛、恶风寒、发热等症。头昏头痛是风邪上扰;恶风寒、发热,是风邪侵袭肌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先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风论》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又:“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是气之剧烈运动,故其致病症状,常有病位游移,行走无定处的特性。在痹证中,“其风气胜者为行痹”(《素问·痹论》),行痹,即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游走而无定处。数变,为变化多端。风邪为病,多变幻迅速无常。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和《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论述的风瘙疹、风〓〓候,即是指荨麻疹。其症发作无常,瘙痒不已,小如麻粒丘疹,大如豆瓣,甚则融合成片,此起彼落。

(3)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说明风邪是六*中最常见最易中人之邪,凡寒、暑、湿、燥、热诸邪,常依附风而侵入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正如《临证指南医案·卷五》中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日风寒,兼暑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其余五气,则不能互相全兼。”《温病条辨·卷四》说:“风也者,六气之帅也,诸病之领袖也。”所以说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病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4)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动,是指风有使物体及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感受风邪,人体可出现眩晕、上视、口噤、项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和“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都是指风邪的这一特性而言。

以上所论述的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指外感风邪而言,与古代的风证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古代将中风卒倒、半身不遂等,亦作为外风所中,但从金元以来,已明确中风的原因不属于外风。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卷十古今中风辨》指出:“风邪中人,本皆表证,考之《内经》所载诸风,皆指外邪而言,故并无神魂昏愦、直视僵仆、口眼歪斜、牙关紧急、语言蹇涩、失音烦乱、摇头吐沫、痰涎壅盛、半身不遂、瘫痪软弱、筋脉拘挛、抽搐瘈疭、遗尿失禁等说。可见此等证候,原非外感风邪,总由内伤血气也”。

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凡具有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均应使用祛风方药治疗,风邪在表有兼寒兼热的不同。风寒表证,宜辛温解表;风热表证,宜辛凉解表。风邪留着于经络、肌肉、关节,常兼寒湿或湿热,而成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又要根据兼邪的不同,使用祛寒去湿或去湿清热药物。若因风邪引起手足痉挛、角弓反张等,则宜祛风镇痉药治疗。

2热邪

热为夏季主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故热是阳气盛的表现。热邪引起的病证,称温热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所以,夏季的温热病,夏至以前发病的多称为温热病,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而发的热病,则为暑邪所致的暑温病。应当指出,在临床上由外感而发的温热病,不只限于夏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如春天有春温,暑天有暑温,秋天有温燥,冬天有冬温。温热病不单由气候温热所致,常包含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等所致。

温、热、火三者,都属阳邪,故温热、火热常混称,但又有差别。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这是病邪程度上的差别。以形象言,热无形而火有形可见。以临床症状看,外感温热多表现为全身性的阳热亢盛症状,如发热(常可致高热)、口渴、大汗、脉洪大等。火多表现为某一脏腑的功能亢进,如心火、肝火、胃火等,并有燔灼炎上,动血及易致肿疡的特性。在过去中医书籍中的六*火邪,实际上是热邪,即外感温热病邪。火常由内生,是体内阳气盛的表现。火可由风、寒、暑、湿、燥邪转化而来,称“五气化火”;也可由情志因素,喜、怒、思、忧、恐在一定条件下化火,称“五志化火”。此外亦可由痰、瘀等病邪郁滞而成。温热纯属病邪;火有正邪、虚实之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壮火是阳热亢盛的表现,属实邪、实火。少火是指人体内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阳气,如心阳、肾阳等。心阳又称“君火”,肾阳又称“命门之火”。还有“相火”,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合,以温养脏腑,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相火根源发自命门,而寄于肝、胆、膀胱、三焦等脏腑内。若心火亢盛,相火妄动,则又属壮火;由阴精亏损而致的阳热亢盛,则属于虚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热易化火上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故热为阳邪。火为热之极,故热盛易化火上炎。临床表现为发热、恶热、心烦、口渴、汗出等阳热亢盛的症状。若热盛化火,火性炎上,又可见面红目赤,舌质红,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若火热扰乱心神,还可见心烦、失眠、狂躁妄动,或见神昏谵语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2)热易伤津耗气阳热亢盛,迫津外泄,常见大汗出,并见口干渴、小便短赤等津液耗伤的症状。故《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气依附津液而存在,故汗多则气随汗泄。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说明正常的生理之火(少火)能够生气,而过亢的壮火则耗伤人体的元气。故感受热(火)病邪,除发热、汗出外,又常见神疲乏力、少气等气虚症状。

(3)热盛可生风动血热盛化风,又叫“热极生风”,是热邪耗伤阴血,肝的筋脉失养的病理表现。临床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热入营血,“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外感温热篇》)动血,是热邪侵入血分,迫血妄行,可见各种出血病症,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和皮肤发斑等。

(4)热邪挟毒,易致肿疡挟毒的热邪侵入血分,聚于局部,可发为肿疡。《灵枢·痈疽》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说:“痈疽原是火毒生”。临床上见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久则化脓,常伴发热、心烦、口渴等症。

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凡外感病具有热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治疗应“热者寒之”,给以清热生津或清热泻火之法。若热盛动风,宜清热凉肝熄风;若热盛动血者,则应清热凉因止血;若热邪挟毒,则需清热凉血解毒。

3暑邪

暑为夏季主气,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胜则地热”,故暑天火热之气使人致病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暑邪致病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时病论·卷四》说:“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中医文献有阴暑、阳暑之名。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张介宾说暑“其为病,则有阴阳二证,日阴暑、曰阳暑。……阴暑者,因暑而受寒也……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有关内容详见后“文献选录”)阴暑、阳暑的提法,后来遭到王士雄的反对。《温热经纬·卷三》雄按:“暑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或云阳邪为热,阴邪为暑者,甚属不经。经云: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盖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是暑即热也。”“更有妄立阴暑阳暑者,亦属可笑。……其实彼所谓阴暑者,即夏月伤于寒湿耳。设云暑有阴阳,则寒亦有阴阳矣。”故一般认为阴暑的提法欠妥,这样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所以,以下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指暑热邪气而言。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故为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阳热亢盛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高热、面赤、心烦、汗出、脉洪大等。《医学心悟·三卷》说:“大抵暑证辨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的。然有伤暑、中暑、暑闭之不同。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渴;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渴、妄言也;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被风寒闭之也。其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心者,暑也。”

(2)暑性升散暑性升散,易伤津气。故暑邪侵入人体,使腠理开泄而为多汗;汗多则易耗伤津液,见口渴喜饮、尿短赤等。汗多气随汗泄,则致气虚,见气短、乏力、体倦等症。《温热经纬·卷四》薛生白湿热病篇说:“暑月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者,宜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味。”《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又《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所以说暑性升散,耗伤津气。

(3)暑多挟湿因夏季气候炎热,且多雨,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故常见暑湿相兼为病。《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暑》说:“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又内湿素盛之人,容易感受暑邪,而成暑湿相合证。如《医门法律·风湿论》说:“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两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动内湿,两气交通,因而中暑”。其临床表现除有暑热症状外,尚有湿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烦渴,身重倦怠,胸闷,呕恶,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

应当指出,暑多挟湿,不能理解为“暑必兼湿”。正如《温热经纬·卷三》雄按:“暑与湿原是二气,虽易兼感,实非中暑必定有湿也。”临床上必须同时见到暑热及湿邪相合的证候,方能诊为暑湿证。

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凡具有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证候,皆应用清热解暑、益气生津的方药治疗。兼有湿邪的暑湿证,又应清热解暑化湿。若暑热化火内传心营,引起闭窍动风之变时,则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清心凉营,化痰开窍,凉肝息风等法。

4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所谓长夏,是指夏秋之间,即指大暑至秋分前一段时间。此时天之阳热下降,地之湿气上腾,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节,湿热薰蒸,人在其中最易感受湿邪。此外,涉水雨淋,水上作业,或久居潮湿之地,或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或汗出衣里,受湿渐渍等,均可感受湿邪而为病。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亦易招致湿邪为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二》说:“在天为雨,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故湿喜归脾,脾虚喜中湿。”《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然雾露雨湿,亦必由地气上升而致……其伤人也,或从上,或从下,或遍体皆受,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湿为阴邪,湿的自然特性是重浊、粘滞、趋下。故湿邪具有以下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属阴。“阴胜则阳病”,湿喜归脾,故湿邪特别易伤脾阳,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和运化功能,出现胃纳呆滞、脘腹痞闷胀痛、泄泻、神倦四肢困重、口不渴,或小便不利、水肿等。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亦说:“湿胜则阳微也。”薛生白《湿热病篇》则说:“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湿困太阴之阳,即湿困脾阳。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指感受湿邪。常出现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重等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这是湿邪阻滞,清阳不升,湿浊不降。若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则见周身困重、关节重痛、肢倦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伤湿叙论》说:“经云,湿为停着,凡关节疼痛、重痹而弱,皆为湿着。”在“伤湿证治”中又说:“病者身重,脚软,关节重疼,发热恶寒,小便秘涩,大便飧泄,自汗,腰脚冷痹,腿膝浮肿,小便或自利,不渴,皆久坐卑湿,或为雨露所袭,或汗出衣里,受湿渐渍得之。名曰湿痹。”“浊”,即秽浊、垢浊之意。指湿邪为病。在临床上常出现排泄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特点。如湿浊在上,见面垢眵多;湿阻中焦,大便见溏泄不爽,或下痢脓血粘液;湿浊下注,可见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湿邪浸*肌肤,可致肌肤疮疡、湿疹之脓水秽浊等。

(3)湿性粘滞,阻碍气机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故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的症状有粘腻阻滞的表现,如便溏粘滞不爽,小便滞涩,妇女带下粘滞,皮肤湿疹流出粘滞分泌物等。二是指湿邪致病,常见病程长,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如湿温病、湿痹、湿疹、湿毒病等。

阻滞气机。气机,是指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阻滞气机,是指感受湿邪,临床上常见气机阻滞、运行不畅的现象。如湿阻清阳,见头昏重;湿阻上焦,见胸闷或咳喘;湿阻中焦,阻滞脾胃气机升降,见脘腹胀痛、痞闷、呕吐、泄泻等;湿阻下焦,见下腹胀痛,里急后重,大便不畅,或小腹胀痛,尿急,小便涩痛;湿阻经络关节,见肢倦、关节重痛等。

(4)湿性趋下湿与水同类,水有下流的特点,故湿邪亦有趋下、下注的特点。《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可见湿邪伤人,多始于下部,而湿性重浊,易于下注,故其病症多见于下部,如淋浊、带下、泄泻、下痢、下肢浮肿等。

(5)湿多挟温热湿为长夏的主气,夏秋之交,雨湿较甚,天暑下逼,地湿上蒸,常由湿热病邪外感引起湿温(热)病。薛生白《湿热病篇》论之甚详。该篇首条说:“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又:“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病初起,具有湿邪和温热病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重于热,初起见恶寒,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明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若热重于湿,则见高热,面赤,口渴欲饮,身重脘痞,苔黄腻。临床亦可表现为湿热并重。

湿邪除挟温热外,又可兼风为风湿,兼寒为寒湿,或兼风寒为风寒湿痹,兼风热为风湿热痹。因此湿邪致病,不只限于长夏、其他季节亦可有湿邪致病。湿证可由外感湿邪而得,又可由内生湿邪而成。《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亦有外不受湿,而但湿从内生者,必其人高粱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湿邪侵入人体后,可随其体质阴阳而化。阳盛之体,“外感湿邪,必易于化热;若内伤湿邪,多因高粱酒醴,必患湿热、湿火之症。”“其体属阴,若外感湿邪,不易化热;若内生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

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凡具有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病证,均应使用祛湿的方药,并根据湿邪所在的部位不同而选用治法。表湿宜散湿;湿阻中焦者,宜芳香温运化湿;湿阻下焦者,宜利水渗湿。湿与温合而成的湿温(热)病,湿重于热者,以化湿为主,选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或淡渗利湿等;湿热俱盛,宜化湿清热并用;热重于湿的,又当清热为主,兼以化湿。

5燥邪

燥为秋季主气,此时天地之气不断收敛,气候干燥。干涩是自然燥气的特性。燥邪侵入人体而成外燥病。燥邪为病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或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温热结合侵入人体,则成温燥;深秋近冬,西风肃杀,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则形成凉燥。《医学传灯·卷上》说:“一交秋分,燥金司令,所起之风,全是一团燥烈之气,干而不润。是以无草不黄,无木不凋,人身应之,燥病生焉。凡有身热咳嗽、内烦口干一切百病,无不起于干燥。”《伤寒杂病论·伤燥病脉证并治》说:“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转五脏。”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故燥邪致病,除见伤津和干涩症状外,在脏腑多见伤肺及肝与大肠病的症状。

至于燥邪的属性问题,以往教材多避而不谈,只说风、暑、火属阳邪,寒、湿为阴邪,而燥则不说其属阴邪还是阳邪。其原因是对燥邪的属性有争论。有的说燥是阴邪,有的说燥为阳邪,有的说燥有阴、有阳。《温热经纬·卷三》说:“所谓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也。分为阴阳,则《素问》云:寒暑六人,暑统风、火,阳也;寒统燥、湿,阴也。”还有从燥为秋季的主气,春夏阳气上升属阳,秋冬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属阴,解释燥邪属于阴邪。《医门法律·卷四》说:“燥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这里火就燥,各从其类,是把燥归属于阳类。还有从燥与湿相对而言,则燥为阳,湿为阴,故说燥为阳邪。《景岳全书·卷一》说:“湿燥二气虽亦属外邪之类,但湿有阴阳,燥亦有阴阳。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阳者为湿热。燥为阳者因于火,燥从阴者发于寒。”这里说湿燥均有阴阳,是从合邪的性质来分的。至于燥邪究应属于阴,还是属阳应从临床实用角度去考虑。说燥为阴邪,对指导临床没有意义。因“燥胜则干”,外感燥邪,易伤津液,表现为口鼻咽干、干咳、口渴、皮肤干燥等肺胃失润的症状,治宜辛凉甘润肺胃。故说燥为阳邪为妥。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故燥邪为病,易出现伤津干涩症状。如口咽干燥,口渴,皮肤干燥,甚则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又说:“物润则滑泽,干则滞涩,燥湿相反故也。”

(2)燥易伤肺及肝因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燥邪可从口鼻及皮肤侵入人体,劫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出现干咳,或痰少粘难咯,甚则咳出血丝痰、胸痛喘逆等。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伤肺津液,可导致肠燥大便干结。燥邪致病又可及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又《素问·气交变大论》说:“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眦痛。”这是因燥在五行属金,金能制木,故燥邪致病常及于肝。

在辨证治疗上,凡秋季外感具有燥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病证,应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燥者润之。”《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由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人上焦气分,其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若燥热偏盛伤肺,又宜清肺润燥养阴。若因于燥导致肝木侮肺金,则宜抑木清金,用清肝润肺法治疗。

6寒邪

寒为冬季主气,冬季气候寒冷,若不注意防寒保温,最易感受寒邪。此外雨淋涉水,或汗出当风,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亦可感受寒邪。寒邪致病,因其所伤部位不同,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外侵,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寒的自然特性是寒冷,可使物体凝滞、收引。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与热相对而言,则寒为阴,热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因此,感受寒邪,易伤人体阳气,表现为阴寒偏盛的寒实证。寒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如《伤寒论》中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直中太阴,损伤脾阳,则出现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如《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寒邪直中少阴,心肾阳气受损,则出现恶寒踡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如《伤寒论》中的少阴寒化证。

(2)寒性凝滞而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所以能运行不息,畅通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若寒邪侵入人体,阳气受损,温煦推动功能减弱,使经脉气血阻滞,津液运行、输布失常,变生气滞、瘀血、痰浊、内湿等。并可引起各种疼痛,如头项强痛、身痛、关节疼痛、腹痛等。《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痹论》说:“寒气胜者为痛痹”,又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此外,寒邪作用于肌肤,气血壅滞,还可导致冻烂疮。《诸病源候论·卷五十》说:“小儿冬月,为寒气伤于肌肤,搏于血气,血气壅滞,因即生疮。其疮亦焮肿而难瘥,乃至皮肉烂,谓之为冻烂疮也。”所以说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灵枢·岁露》说:“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所以,当人体感受寒邪后,常出现皮肤腠理收缩,汗孔闭塞,筋脉牵引拘急症状。如寒邪侵袭肌表,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关节伸屈不利等。《景岳全书·卷七·初诊伤寒法》说:“凡病伤寒者,初必发热,憎寒,无汗,以邪闭皮毛,病在卫也;渐至筋脉拘急,头背骨节疼痛,以邪入经络,病在营也。”

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凡具有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均要用祛寒法。具体运用视寒邪侵犯部位和阳气受损程度有所不同。寒邪束表,宜辛温解表;寒伤经络,宜温经散寒;寒邪直中,则宜温中祛寒,或温肾祛寒。

近日,腾讯首款有爱社交手游《 自由幻想 》与古装甜宠偶像剧《双世宠妃2》达成深度合作,开启“剧游联动”模式。唯美的游戏画面,浪漫的社交玩法,搭配超人气的“坦诚夫妇”,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剧中的甜宠浪漫。今晚,《双世宠妃2》将在腾讯视频正式首播,边看剧边游戏,玩家们将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双倍甜宠”!

《双世宠妃2》X《自由幻想》手游混剪片花:

剧游联动“双倍甜宠” 坦诚夫妇再撩少女心

见证过“飞鸟与游鱼”那可歌可泣的爱情,也见过“坦诚夫妇”爱情的深情和甜美,谁不更期盼着真挚爱情能得到祝福?以“有爱社交”为初心的《自由幻想》手游正式与高糖甜宠的《双世宠妃2》电视剧开启“剧游联动”模式,让观众和玩家都能回到最向往爱情的那个年代——含糖指数再升若干个加号,势必使得大家的“少女心”持续炸裂。

回顾《双世宠妃1》的成绩,不得不让人惊叹——首播日即破亿,两天破两亿,热播期累计播放量突破 38亿;豆瓣评分高达72分,轻松碾压同期大IP电视剧;主话题#双世宠妃#多日霸榜一位。而今,《双世宠妃2》坦诚夫妇套路再升级,更联动《自由幻想》手游尽情撩拨大家的少女心,高收视高评分势在必得。

《双世宠妃2》今晚将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为此,《自由幻想》手游重磅推出“玩游戏赢腾讯视频VIP”福利活动,助力广大观众、玩家轻松拥有视频会员,无广告抢先围观坦诚夫妇的甜宠浪漫。

原剧场景浪漫呈现 双世之旅从此“双倍甜宠”

为了让大家真正感受“双倍甜宠”,享受边看剧边游戏的沉浸式体验,《自由幻想》手游以电视剧场景为原型打造出全新“八王府”地图,还引入剧中两大主角小檀、八王爷化身NPC与广大玩家互动。不仅如此,游戏更推出“良缘广场”结缘玩法和“荡荡秋千”限时配对活动,打造电视剧《双世宠妃2》同款甜宠套路,帮助玩家更好地在游戏中结识有缘人。

(1)同款“花海”场景

《自由幻想》手游“八王府”地图,是以电视剧《双世宠妃2》场景“花海”作为背景所打造的。玩家只需达到10级,就能通过世界地图进入该地图。该地图藏有花海秋千、王府温泉、花海坐垫三大浪漫互动场景,让玩家们可以尽情享受惬意人生。在这里,所有人都能尽情蹉跎岁月,享受片刻休闲。

(2)同款“坦诚夫妇”

在《自由幻想》手游“八王府”地图中,玩家们还能看到电视剧《双世宠妃2》的主演“坦诚夫妇”。小檀、八王爷在地图中各种“高甜”——或180°回旋的公主抱,或双人浪漫拥抱,男友力与幸福感爆棚!

(3)同款“甜宠”套路

《自由幻想》手游“良缘广场”结缘玩法,让玩家们在“八王府”地图发布浪漫的交友信息。一键添加有缘人功能使得交友更方便。而超人气的“荡荡秋千”配对活动后续或将再度上线。有道是,无论人生有多少种可能性,有缘的你们在每一种可能性中都注定会相爱。

比“坦诚夫妇”更甜蜜 有爱社交“双倍甜宠”

羡慕电视剧《双世宠妃2》中“坦诚夫妇”的甜蜜与浪漫?《自由幻想》手游超有爱的情缘系统,为玩家们打造“一条龙”的豪华婚宴——仪式感、奢华感将得到无限放大,让茫茫人海中相遇的两个人享受到真正的浪漫爱情,拥有比“坦诚夫妇”更甜蜜的婚姻!

在游戏中,两人真的彼此交心选择走入婚姻殿堂,还能选择乘坐八抬大轿,在吹鼓手的伴奏中,在玩家的跟随陪伴中,风风光光绕龙城游行一周。在婚礼进行时还有“伴娘堵门”等极具仪式感的环节,如何通过伴娘的考验就是新郎官们必须要思考的事情。与此同时,婚礼还有测八字、扔捧花等环节,游戏完美还原传统婚仪,给每一位新人最难忘的浪漫婚礼。

边看剧边游戏,双倍甜宠等你来享受!《自由幻想》手游联动电视剧《双世宠妃2》还有更多惊喜即将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麼 外传 剑姬神圣谭》(大森藤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QOiUGAqaD-ukTpFNGiCvw

提取码:hx42

书名: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麼 外传 剑姬神圣谭

作者:大森藤ノ

译者:可伦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2-10

页数:289

内容简介:

剑姬艾丝‧华伦斯坦。

这位赫赫有名的最强女剑士今天照常跟同伴(洛基眷族)一起前往广大的地下迷宫「地下城」。化为灰烬的魔龙屍骸、无声逼近的异常状况,在各种谜团、威胁袭卷而来的深层区域,艾丝呼唤疾风,在迷宫黑暗中刻下一道闪光!

──然後,那一刻来临。

作者简介:

大森藤ノ(Fujibo Omori)

以《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麼》一书获得第4届GA文库大赏的大赏,并获得日本第3届书店店员大赏第1名的肯定。

豆瓣评分:69

导演:詹姆斯·胡特

类型:喜剧/爱情

编剧:詹姆斯·胡特/索尼娅·希利托

主演:苏菲·玛索/加德·艾尔马莱/莫里斯·巴泰勒米/弗朗索瓦·贝莱昂/米夏埃尔·阿比特布尔/朱莉-安妮·罗斯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上映日期:2012-11-27(中国大陆)/2012-06-27(法国)

片长(分钟):108

剧情简介:萨沙(加德·艾尔马莱GadElmaleh饰)是一个四十岁的广告作曲人,常言所道的四十不惑在他的身上却没有半点体现。萨沙害怕承诺,恐惧稳定的关系,对他来说,能够随心所欲的做任何自己想做之事才能真正的算得上是活着。这让幼稚的个性让萨沙周围的朋友和亲人们吃了不少的苦头,他的母亲甚至至今还保持着替儿子打扫公寓和清洗衣物的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367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