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郎木寺怎样去扎尕那景区

从郎木寺怎样去扎尕那景区,第1张

从郎木寺到扎尕那景区,以下是行程安排、交通方式和住宿三个方面的阐释:

1 行程安排:

第一天:早上9点多从郎木寺出发,乘坐去迭部的班车,大约11点半到12点左右到达合作到迭部的过路车,乘车约25-3小时。到达迭部后,可以打个车到扎尕那景区,行车约50分钟,抵达后安排住宿。在扎尕那玩上2个多小时,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藏族建筑。

第二天:早上可以早起欣赏扎尕那的日出美景,然后可以在景区内继续游玩或者徒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考虑在景区内多停留一段时间,深度体验藏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2 交通方式:

(1)包车:如果人数较多,可以考虑包车前往。从郎木寺到扎尕那的包车费用大约为350-400元,车程约为25-3小时。包车的优点是时间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计划灵活安排行程。

(2)公共交通:从郎木寺乘坐玛曲开往舟曲的大班车,在郎木寺三岔路口等待,乘车约2小时。然后在三岔路口等待去扎尕那的过路车,乘车约25-3小时。公共交通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便宜,但需要等待车辆,时间可能不太可控。

(3)租车:可以在郎木寺租自行车或摩托车,然后自行前往。租车的优点是自由度比较高,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游玩。但需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山路上驾驶要谨慎。

3 住宿:

在扎尕那景区内有多种住宿选择,包括客栈、民宿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提前预订可以确保有足够的房间和床位。

总之,从郎木寺到扎尕那的行程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预算进行安排。可以选择包车、公共交通或者租车前往,也可以在景区内多停留一段时间,深度体验藏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在住宿方面,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甘南十大景点:拉卜楞寺、郎木寺、扎尕那、桑科草原、尕海湖、米拉日巴佛阁、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风景区、则岔石林、达宗圣湖旅游景区、甘加草原等。

一、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二、郎木寺

郎木寺镇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白龙江穿镇而过。其中江北的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三、扎尕那

扎(zhā)尕(gǎ)那是天然石头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

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四、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内,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人口少面积大,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却辽阔无际,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

这里设有藏式帐篷接待站两处,每年7-9月搭起藏包,为游客准备新鲜奶茶、糌粑、藏包、手抓羊肉等藏区特色风味,还为游客准备了马匹、牦牛、射击篝火晚会等草原旅游节目。游人在这里可以尽情体味神秘淳朴的藏族风情。

五、尕海湖

甘南的尕海湖,异于青海省尕海(海晏县尕海)和青海省德令哈市的尕海盐湖。

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尕海湖所在的地域,藏胞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

摄影提示:郎木寺的冬日是摄影创作的黄金季节,从郎木寺经过一个小木桥,便是格尔底寺的寺区。那里有一条小河,是摄影家们拍摄的主要景点之一。小河散发着水蒸气,当地的藏族同胞三五一伙,早晨在那里洗浴、饮水、挑水,如生活在世外桃源,这种景观只有在冬季才会出现。为了突出其光影效果,最好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逆光拍摄比较好。

徒步提示:郎木寺镇也是徒步、登山的天堂,位于四川格尔底寺院背后的大峡谷全长30km,峡谷内最高的华盖山(海拔4200m)、龙达尖(海拔3650m);登高远眺,郎木寺镇的两座寺院交相辉映,小镇被绵延起伏的山峦包围,远处是开阔平坦的草原,美不胜收。小镇入口的红石崖是看日出、日落的最佳位置。

交通:从夏河到郎木寺有两条路,一条是近道,从小桑科穿越经阿木去乎、尕海、碌曲到郎木寺,另一条路是先奔向合作,再经尕海、碌曲到郎木寺,其中从阿木去乎到郎木寺都是213国道。包车司机一般都愿意走近道省油,但路况较差,213国道相对好一点,四川境内都路况都不错,包车总耗时一般6个小时左右,最低费用500元/车(小面的,2012年以后至今的包车均价)。

班车时刻,兰州汽车南站:早上8:20有直达迭部的班车途经郎木寺,距镇子5km(126元/人)。夏河:早上7:00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71元/人)。合作:中午12:20之前均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50元/人)。若尔盖:下午2:30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25元/人)九寨沟沟口:早上7:00 有直达兰州的班车途经郎木寺,距镇子5km,12:00到达(120元/人)。备注夏河、若尔盖在旅游旺季均有拼车直达

兰州、九寨沟班车下车点,有出租车或本地面包车接送,10元/人。郎木寺没有直达兰州的车,一般都在合作转车郎木寺到合作汽车南站50元/人(最新票价),前往合作汽车北站可以换乘到兰州的车,合作到兰州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末班16:30。到临夏的车就更多些。

住宿:下车的地方就是郎木寺镇的中心,向前走一点即是郎木寺宾馆所在的十字路口,这里住宿的目前分为四类:青年旅舍(藏地青稞国际青年旅舍、旅朋青年旅舍),星级酒店(郎木寺大酒店、达吉商务酒店),家庭宾馆(甘肃达仓郎木宾馆、蜀景客栈,郎木寺宾馆),招待所(住宿卫生条件太差不予推荐)。白龙宾馆(已关门),四川的仁青宾馆(住宿硬件已老化,不推荐),一般标间的价格在100-300元左右(2012年以后至今的最新房价水平),床位基本上在40-60元左右,在国定假日期间,价格会略有上浮。郎木寺的住宿还是蛮多的。

饮食:丽莎餐厅在郎木寺镇主街上,东西还是不错的,炒菜很一般,西餐是经过本土化的方式和食材进行烹饪,算得上是一个知名餐厅,下午有苹果派和巧克力蛋糕等供应,旺季期间可能游客会比较多;

阿里餐厅已经搬到通往甘肃郎木寺的小桥旁,这里也有很多仿西餐和清真炒菜;不过我们觉得在阿里餐厅坐坐,和阿里聊一聊真的是一种享受。当地有一些清真烤饼、手抓羊肉,趁热吃味道不错。现在的阿里餐厅已经转由他人经营。

其他还有一些清真或川菜的小餐馆,价格都算可以。

门票:甘肃郎木寺门票30元,包括了天葬台的。四川的格尔底寺30元,包括了大峡谷。红石崖免费。

注意事项:这里海拔3600多米,上下楼有明显的呼吸急促感,一般人头一天晚上睡觉有一定的头疼,以后没事了,应该说高原反应不太明显。天气明显冷,山上风特大,夏天去的话要带一件外套,早晚很凉;冬天去的话要做好保暖措施,帽子、手套必不可少。

   没有想到,在郎木寺,我可以经历那么多的感动:藏民的友好,简单的朋友,灵动的秃鹫,激烈的辩经,沉重的别离……人性的郎木寺,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感性印记。

感谢:藏语嘎真切

客车停在了若尔盖的客运站,得知从若尔盖开往郎木寺的班车票已经售完了。

心存侥幸的我还在等待机会,在藏区站外上车是一种不成文的惯例。

于是我和一大群藏民站在路边耐心等待。当车子在路边戛然而止时,藏民们已经龙腾虎跃般挤了上去。车上除我之外就是藏民和喇嘛。车厢的中部并排坐着四个年轻的喇嘛,格外显眼。忽然,其中的两个把我叫到他们的身旁,正当我纳闷时,那两个喇嘛把身体朝窗户的方向挤了挤,腾出一小块位置让我坐下。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当地喇嘛的那份友善和热情,正如他们身披的红色僧衣那样让人感到温暖。在感激他们的同时我婉言谢绝。

作为感谢,我把口袋里的润喉糖分给了那四个喇嘛,于是大家就成为了朋友。

窗外的草原变得更加辽阔苍茫,但滚滚的尘土让我失去了欣赏的兴致,只盼着早些到达郎木寺。

车到中途,坐在我身旁的喇嘛站了起来,笑着把位置让给我,再三推辞不过,欣然坐下。这种简单淳朴的热情让我感到了甘南的美好和可爱。

与此同时,我学会了第一句藏语“嘎真切”(谢谢)。

友善:简单的朋友们

走在湿泞的土路上,一路是友善的目光和笑容。穿过桥,上了坡,塞赤寺便出现在眼前。寺庙为数不多的建筑散落在山坡上,亲切而写意。红、白、黄的寺墙点缀在山林间格外醒目,寺的外围是一道道长长的转经筒。

正当我驻足凝望的时候,一个正在打水的小喇嘛满面笑容的和我打招呼,一排洁白的牙齿令笑容格外灿烂。简单的攀谈后得知他叫洛让尼扎,21岁,是阿坝洲另一个寺院的喇嘛,来郎木寺学习将近三年了,约我中午一定要到他家玩。

走到后山,发现不远处的一建筑上有人向我打招呼,寻声而去,我认识了来自成都的谭和王以及他们的藏族朋友拉毛加和桑木旦。

谭,设计师,清爽的短发流露出一分沉稳;王,一个酒吧的老板娘,总挂着阳光得让人羡慕的笑容。拉毛加,碌曲县藏族中学的高二学生。稚气的脸上总带着淳朴的微笑,趁暑假到郎木寺向游客们学习汉语。桑木旦,19岁的小喇嘛,拉毛加的朋友,是来郎木寺帮念经的。

天真好奇的桑木旦让我们回归到热闹。

他将自己的僧衣与我的外套互换而穿,又戴上了墨镜,一副酷酷的模样让人捧腹。

拉毛加取出糌粑和冰糖忙着招呼我们,并拿出从前的一些生活照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看到初中时代的拉毛加身着盛装在学校汇演中活泼的舞姿。

看到他和桑木旦在老家碌曲的山坡上情同手足。

窗外跃入一个熟悉的身影。头上戴着五彩斑斓的花环,手中握着一束绚烂的野花,口里还哼着小曲。深红的僧衣随着欢快的步伐起伏着。是洛让尼扎。

如此感性的打扮让我们惊羡不已,急忙呼之上楼。

尼扎把花圈和野花送给我们。冲着大伙儿一笑,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足以作任何牙膏品牌的代言人。

在郎木寺,成为朋友就是如此简单。

灵性:不吃死者的秃鹫

然而,我没有料到,在郎木寺去得最多的地方却是位于后山的天葬台,甘南惟一的天葬台。

绕过插箭台,我们站在山坡上,宁静的小镇沐浴在融暖的阳光中。微风托起阵阵花香。桑木旦的红色僧衣也随风扬起,刹那间便成了我们三人镜头里的专用模特。

当我们转过头的时候,看到一辆白色的面包车驶向了天葬台。拉毛加肯定地说到,今天有天葬。

松柏枝已静静燃起,熏烟旋向苍穹。一个天葬师正盘坐着念咒,超度亡灵。

另一名红袍天葬师在山坡上来回走动,单手傍于嘴边,仰天长啸。声音森然而略显诡异。

顷刻,天边忽然冒出了数个黑点,继而越来越多,不停的盘旋于天葬台上空。每一次旋转都渗透着矫健和桀骜。那些是天葬的主角,秃鹫。

慢慢地,它们逐只以洒脱的姿态滑降于天葬台旁的山坡上。

念咒的声音和啸声相继停止,四周寂静无声。天葬师举起了斧头,金属和骨头清晰的碰撞声透过耳膜,颤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

在斧头几次迅速的上升和下落后,天葬师们退在了一边。大家都在等待着死者的灵魂回归天堂,随着翱翔的翅膀获得解脱和新生。

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顺利。

半小时后,秃鹫们依旧驻足不前。如雕塑般漠视一切。

一个小时后,秃鹫始终没有开始它们的餐宴。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身形庞大的秃鹫陡然腾空而起,伸展的翅膀滑过天葬台,径直朝远处的山谷飞去。顿时,它身后的秃鹫们也纷纷展翅离去,刹那间划出了无数优美的弧线。

它们并没有吃掉死者的躯体。一口未动!

这一奇异的现象让我们三人十分迷惑,纷纷把目光投向桑木旦。“或许是死者的灵魂在离开躯体时还牵挂着什么,以至他不能安心离去。有灵性的秃鹫会感应到的,所以它们并没有吃。”拉毛加翻译说。

第一只飞走的秃鹫就是它们的头领。头领不尝第一口,其他秃鹫也不会吃。

鹫去人散。这是一场不知道结局的天葬。

激烈:大经堂喇嘛辩经

在去大经堂的路上,我遇到了和我来自同一个城市的两个女孩子,“蘑菇”和陈,遂共同前往看辩经。

大经堂里传出低吟持久的念经声,人未见,声先至。走近,但见几十号喇嘛整齐席坐于大经堂内,微晃着脑袋吟背经文。低沉的藏语弥漫在殿堂内,有一种说不出的空灵。两名执行纪律的铁棒喇嘛来回地缓慢踱步,监督着众人学习。**的高冠帽让人轻易就能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前排的几个小喇嘛依旧童心未泯,趁执棒喇嘛稍不注意便开始窃窃耳语、互扔小石子,嬉戏打闹,抽空还给游客们飞一个稚趣的鬼脸。让人忍俊不禁。

集体诵经之后,稍做休息,喇嘛们便以年龄,学历分成了若干组,或坐或立,坐者答立者问,相互辩答佛法经书中的高深教义。提问者手持佛珠,拍着巴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把一个个难点、疑问掷向坐在地上的答题者。一副凌人的气势和得意,誓要把答题者弄得张口结舌。答题者自然也不甘示弱,冷静沉着,才思敏捷,一旦发现问者的漏洞便穷追不舍,奋起反击。辩到激动处,众僧拥作一团,手足皆舞,面红耳赤,有如一场场妙趣横生的“厮杀”。

这种奇特的辩论方式使僧人的心智与佛法教义充分的融合于一体,在契而不舍的思辩中,开启了智慧的法门。

像这样的辩经,一天有早、午、晚三次。

不舍:丽莎饭店里的离别

分别总是带着些苦涩的味道,却又让人无尽回味。像一杯清冽的酒。

在“丽莎”午餐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赶来送行的拉毛加和桑木旦。怕我们破费,他们宁愿站在饭店门外等候也不进来,憨厚的笑容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淳朴和可爱。

将要上车的时候,拉毛加和桑木旦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拉毛加,好好读书,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我们就去北京看你。”

“桑木旦,下次我们来郎木寺一定提前通知你。”

两个孩子拼命地点头。在车子启动的一刹那,才哽咽地挤出几个字,“一路平安”。

两个熟悉的身影在阳光下越来越小。车一转弯,划出一道美丽的回忆。

别了,郎木寺。别了,我的朋友。

旅游时代提示

交通:

郎木寺位于川、甘两省交界,一半属甘肃,一半属四川。从成都有班车直达松潘,经若尔盖转班车即到郎木寺;也可从甘肃的合作经尕海、碌曲到郎木寺。

住宿娱乐:

仁青宾馆是当地最好的宾馆。通往甘肃郎木寺小桥旁的丽莎饭店里的米饭并不夹生,名声在外的苹果派的味道值得一尝,经济实惠的蛋炒饭和牦牛肉炒饭很具吸引力;对面的达老咖啡屋的青稞酒很受游客的青睐。

注意:

当地有很多回民,点菜的时候要注意,有的餐馆就不能点猪肉;转经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不要逆时针,否则会遭到虔诚藏民的斥责;因为高山反应,刚到的时候尽量避免洗澡、做剧烈运动和喝酒;天气明显冷,山上风大,夏天去的话要带一件外套,早晚很凉;冬天去的话要做好保暖措施,帽子、手套必不可少。

门票:

甘肃郎木寺门票10元,四川的格尔底寺13元,大经堂10元,天葬台10元。

郎木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典寺庙,这里蕴含了太多的佛教文化,让你沐浴在佛的世界,来这里旅游会有一种全身心的放松的感觉,下面给大家分享郎木寺住宿推荐2017。

白龙江源头

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全长570余公里,即发源于郎木寺。

今早,我们去白龙峡谷口探源白龙江,沿着清澈奔腾的江水逆流而上,很快找到了峡谷。

白龙江

河水清浅澄澈,河边有几个转经筒,河里的水被接入粗大的竹筒,然后从竹筒里流出冲向转经筒,于是转经筒昼夜不息地转啊转。

清清的河水在鹅卵石上浅浅的流过,踩着河边的石头,掌着岩石往里走,不一会就到了源头。

通往峡谷的白龙江

在这里,小小的水流从岩石缝隙里汩汩流出,水里有小米粒儿大、不像鱼也不像虾的小虫子游来游去,水边有浅浅的青草。

水底的青蛙

鑫爸和鑫儿用手舀起来喝了几口,林亚也喝了,都说,清冽甘甜、沁肺润脾,鼓励我喝。

白龙江水就从这条岩石缝隙里源源不断,汩汩流出

尽管它们生于源头处,没有纤毫污染,可是,我仍然畏惧,已捧在了手里,终是放弃了。

如果不是这些小虫子,这么甘冽的源头水,一生能遇几回我肯定喝个够。

旁边再无其他水源流出,只有通往峡谷深处的小路,小路旁堆着凌乱的大石头和人们用小石子堆放的一个一个玛尼堆。

从这条小路进入峡谷,里面有着不一样的美丽。可惜,我们没有进去。

从这里流出的小小水流,一小股一小股地汇集着每一处岩石缝里流出的水,河水越来越多,河流越来越大,最后成为大江大河奔向海洋。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沙漠上的有些河流,流着流着就消失了。

僧人和藏民在这里喝水、洗漱

我们向外走时,陆续有僧人或藏民进来,有的走到源头处,有的就在峡谷口,用手舀水喝,然后洗脸,还有的用手沾水在脸上、鼻子上、额头上各沾一下。

没有庙门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

郎木寺确切的说是两座寺庙,一座是四川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另一座是甘肃的赛赤寺,两座寺庙隔河相望。

寺庙

早上出来时已买好门票,可怎么也找不到寺庙大门。

寺庙不应是有一个大门,进大门后就是一层、一层或者一重、一重的大殿吗对面赛赤寺就是这样。

可是这里的房屋,顺着山坡,一大片,寺庙和民房融合在一起,没有那样的大门。

寺庙山上

路边有一个僧人和一群藏民在干活,到处堆的是红砖,问干活的僧人,他听不懂汉语,问藏民也听不懂。

一会儿这个门里出来一个僧人,一会儿那个门里出来一个僧人,门外有马儿、羊儿吃草,黑色的猫圆睁着褐色的大眼,瞪人一眼闲步过去了。

寺庙外面人家门口的羊儿

寺庙人家的马儿

最后问到一个比较年轻的僧人,终于能听懂我们说话了。

他带我们去肉身和尚店的途中,经过一座房屋前面,大门紧闭,门廊下,却有七、八个僧人和一个年长的僧人相对而坐,围成一圈,穿着深红色袈裟,光着膀子(我们穿着冲锋衣,他们却光着两只膀子)。

突然他们开始一齐大声诵经,看见他们摇晃着身子,觉着有点可笑,但转过墙角后,整齐的男中音浑而富有磁性,好像从胸腔里发出,而且和着脚下的大地、头顶的天空共鸣后发出,虽然我们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身心却产生了一种安详、宁静、天人合一的感觉。

虔诚

上山途中,年轻僧人告诉我们,他们早晨五点钟开始做功课,各庙门对外开放,功课完毕后所有大门关闭。高僧大德这段时间都去阿坝讲经了。

他说他的汉语是自学的。

到了肉身和尚店,虚掩着的门里面,有几个僧人正爬在案台上,其中一个看见我们,说脱掉鞋子进去。

进到门里,一种神秘、安静、肃穆的感觉一下子袭上来。一排佛像慈眉善目,我们问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僧人,哪一座是肉身和尚

肉身和尚店

他指给我们说中间那座就是。我仰视了半天,那包着的身体和包着的脸,怎么也看不出“肉身”。不知是不是黄金,光线太昏暗,看不清楚,我只好在心里祈求这些菩萨保佑我们一切顺利安好,吉祥如意,健康幸福。

那个年纪稍大的僧人指给我们看那是哪个,那是哪个,他好像说的是汉语,可是一句也没听懂。

另一个僧人给了我们一人一盏酥油灯,叫我们磕了头就放回去。

静悄悄的出得店来,站在这高处俯瞰整个郎木寺镇,虽然坐落在大山的窝窝里,四周都是高山,但是很开阔,对面的赛赤寺排列有序,这边的寺庙和民房错落交融,用石块压着铁皮屋顶的民房比寺庙更多。

眺望

正前方红色的山顶像僧人的帽子。

眺望

若尔盖大草原

今天继续沿213国道回绵阳。从郎木寺镇出来后,一直在甘南草原中前进,翻过日尔郎山后,眼前突然一亮,多么大的草原啊!

若尔盖大草原

一望无际、浩大辽阔的草原,低矮的山梁在远远的天边,即便山尖吧,也铺着青油油、绿盈盈的草,好像整个大地被铺上了一层绿茸茸的地毯!

这就是我们四川阿坝的若尔盖大草原,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基本草原保护区,国家草原公园。

刚起飞的草原鹰

飞翔的鹰

多么想去草地上打滚儿,去全身心地拥抱草原,去躺在草原的胸口上,啼听大地的心跳,一如当年躺在母亲的怀抱,感受母亲的心跳!

花海

大草原上有一个湖泊,湖面平滑如镜,微波不兴,倒影着蓝天白云;到每年七月花开时节,在湖泊四周嫩绿欲滴的草原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儿,美的让人心醉。

这就是草原上的花海!

花海和这片湿地也是黑颈鹤的憩息地!

我们经过时,远远看见景区门口人头攒动,七八辆旅游大巴的旅客刚刚下车,而且花儿还只是含苞,要七月初才会怒放,于是便继续前行。

不一会儿,我们猛然刹住车,原来,这里才是花的海洋。

花海

公路两边的草原上,**的、浅紫色的、月白色的各色小花,都绽放出了迷人的笑靥,像五彩缤纷的小小旗帜迎风招展,对路过的旅人勾魂摄魄!

花海

青草在它们的衬托下更青、更绿、更嫩,它们在青草的衬托下更鲜、更艳、更美!

这不就是旅行的意义吗风景在前方,风景在路上,未知的前方总是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美丽!

为了保护草原和森林,阿坝政府规定只能养牦牛,不能养羊,或者只能少量养羊。

牦牛

到收费站时,感情风景区里的牦牛全都赶到这里了,两边草原上,黑压压的一直延伸到远远的山坡,中间点缀了一小点羊群,用“天上的乌云覆盖了草原”来形容毫不为过。

牦牛

而且,还有一些大胆的跑到收费站车道上,缴了费只得慢慢慢慢地让着这些“老人家”走。

站台上让着牦牛“老人家”

草原结束在土地岭隧道,过隧道后就进入山区森林,丰茂的植被覆盖了每一寸山坡。

隧道这边是草原,过了隧道进入山地林区,并开始下山,从3800多米一直缓慢下降到家乡的500多米

一进川,往来的车辆就多了起来。我们这辆已经在辽阔的大地上跑野了“马儿”,很不习惯前后左右被包围、被追随。

过土地岭隧道后,一直在岷山山脉里缓慢下山,从海拔3800多米,降到新北川县城的500多米。

回到家刚好晚上8点半。

站在我家房顶眺望远山

若尔盖大草原

黑颈鹤基地下路了

白龙江与若尔盖草原

蒙古包

若尔盖草原海拔

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

若尔盖县城

海拔

进入松潘县城

当年松赞干布在松潘迎娶文成公主

距离

距离

朝阳公安分局刑侦支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南路9号院1号

邮编:100025

上班时间:08:00-18:00

职能: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事侦查支队主要承担辖区影响刑事案件的侦查。朝阳刑侦支队掌握辖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国内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情况,制定有关对策并负责组织实施;朝阳刑侦支队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处置治安事故和骚乱,依法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特种行业和危险 物品;对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管理,依法管理看守所、拘留所等。

朝阳刑侦支队乘车路线:黄杉木店路南口-公交车站途经公交车:553路、605路、682路

朝阳刑侦支队驾车路线:东四环中路辅路朝朝阳北路/通州方向,右转上红领巾桥,靠左进入朝阳北路,左转进入黄杉木店路,右转行驶100米,到达朝阳刑侦支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5548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