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北宋的天才画家王希孟的故事?

你知道哪些北宋的天才画家王希孟的故事?,第1张

王希孟,相传为北宋时期的人物,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画家。王希孟仅存的作品是119米长《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王希孟在公元1113年完成的,当时他年仅18岁。

史籍中对王希孟的记载几乎没有,唯一清晰的记录是蔡京在《千里江山图》卷后写了题跋,里面记载了宋徽宗赏识“希孟”,亲授他绘画技艺。但题跋里只写了他的名叫希孟,并没有提到他的姓,王是后人推测出来的姓。也有人认为他可能姓赵,是宋朝宗室成员。还有人认为王希孟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

关于王希孟,网上流传最广的故事就是“踏花归去马蹄香”。相传,宋徽宗建立画院广招天下杰出画师,为了考验他们,出了一道题目“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师们用画将这句诗表现出来。大部分画师们都在“踏花”两个字上下功夫,画了很多鲜花,一个人骑着马在花丛中行走。也有人着眼于“马”,画了一位英姿飒爽的骑马少年。唯独有一个少年,他没有拘泥于某个字,而是从整句诗入手,在他的画作里,夏季的黄昏时刻,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到家里,马儿奋蹄疾驰,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翩起舞。考官们看到这幅画,不由得连连称赞,这个作画的少年就是王希孟。

而关于王希孟的死因,有人深信是他画完《千里江山图》后,积劳成疾而死。还有人深信他是画了《千里饿殍图》之后,惹怒宋徽宗而被赐死。当然,前面说过,王希孟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都还不确定,那么这些事件的真实性也是存疑的。但是,很多人都希望他是存在的,想象着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有个年仅18岁的天才少年,给后世留下了一幅旷世奇作。

《猎罪图鉴》这部悬疑剧,相比于其他的刑侦悬疑剧来说,题材更加的新颖,更加吸引观众。因为别的悬疑剧,大多都是刑警队长跟法医联合破案,这种剧情,设定观众也大多都了如指掌。但是《猎罪图鉴》这部剧是天才画家,跟热血的刑警队长搭档,联合破很多大案,要案。这种角色设定,作为小编本人来说,还是非常喜欢的。也能够给观众,带来很多视觉上的体验。

一、《猎罪图鉴》天才画家与热血刑警搭档破案,这种角色设定,小伙伴们喜欢吗? 

天才画家,虽然是一名艺术工作者,跟警察的身份,好像有些完全不搭。甚至跟警察这份职业,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却能够利用自己的技能,来帮助刑警队长破案。在抓捕罪犯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画像,也能够给刑警队长,提出种种线索。这样能够更快的帮助破案,虽然在这部剧当中,由檀健次饰演的沈翊和金世佳饰演的刑警队长杜城。原本在生活当中,有一些私人恩怨,但是在真正破案的时候,却将其抛在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二、结语。

天才画家,说明在绘画上有很大的天赋,并且技术非常的精湛。而刑警队长正义感十足,并且非常有谋略。可以说,二者搭配在一起,真的是天衣无缝。特别是沈翊,能够根据证人提供的证词或者根据骨头的形状,来还原受害者的全貌特征。这一点要比智能AI强的多,并且更加的人性化。而且当证人的描述,模棱两可或者不清不楚的时候,沈翊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人物刻画出来。而且二人的契合度,越来越好,也能更快的破案。

八木教广可以算是另类漫画家,他的作品不会觉得特别赞,但印象无比深刻,就算好几年没再看,一想起他,会有--喔~八木教广呀,我知道他--这种情况,前作《冷面天使》、目前连载的《猎魔战记》(又名:《大剑》),都是如此。

八木画风不算纯熟却偏属写实派,人物在四肢末稍过长又细,头型反倒显得圆润,最特别的就属双眼和嘴唇,很难忘记如此有特色的画法,线条冷洌又干净,也因如此,打斗场面显得寂静无声。

《猎魔战记》以女性为主角,采用时光回溯方式交代剧情,前四集,重点放在成年的古蕾雅,四集之后则将重心移至儿时的古蕾雅与她的师父--微笑泰莉莎。因人类无法对抗躲藏于社会中随时等著猎取肉脏的妖魔,而导致人种急速大量死亡,之后,某组织为此成立,进入组织者皆为女性,改造为半人半妖,身穿特殊马甲与金发银眼是她们的独特标志,遵守著铲除妖魔与保护人类的戒律,一旦释放过多妖气将会兽化,自我了断或遭受同伴格杀是最后的共同下场。虽然重心在古蕾雅,不过我比较有兴趣的是微笑泰莉莎,泰莉莎为了古蕾雅、违抗了她的使命,与自家姊妹相互对抗,而且四集戏末,泰莉莎的功力仍是深不可测,虽然第五集一开始的剧情看得差点哽到。

看过《冷面天使》再翻《猎魔战记》,对八木教广感触会比较深,私心认为他不具备大红特红的素质、却是细水长流型的漫画家,题材明明不会冷门,而且处理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与独特个性,但八木特别的处理法却硬是压缩了市场接受度,一方面来看,我喜欢有独创性漫画家,另一方面,却也感到可惜。

印象派大师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是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 5 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谁都想成为天才,可天才的路并不好走。无论是充满奇思妙想的霍金,还是智商高达200的爱因斯坦,是巨匠达芬奇,还是物理界的泰山北斗牛顿,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坎坷,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才创造出人类的奇迹。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孤独,疯狂的绘画天才梵高亦是如此。

热播剧《三十而已》中有一句出圈的话“梵高的睡莲”,其实大家都知道《睡莲》是莫奈的,而梵高的是《向日葵》。梵高和莫奈属于同一时期的艺术家,都留下了不少的顶级作品,但相比莫奈来说,梵高的命运更坎坷。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这幅画还是弟弟买的,而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似乎都不怎么眷顾他,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梵高缺爱的一生

①亲情上的缺失

梵高出生在荷兰南方的一个小镇,家境殷实,本可以过上无忧的生活,但是上天似乎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因为他的生日就是哥哥的忌日。

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直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下,连名字都用的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感情就更不用说了,似乎把所有美好都给了哥哥,把糟糕不好的都映射到了他的身上,所以他从小就未感受过父母的爱,更多的是被嫌弃。

不过他唯一的温暖,可能就是弟弟提奥了,也是他一生的贵人。是提奥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梵高绘画,倾其所有帮他买绘画材料,租房子。可以说如果没有弟弟,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就。提奥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只要他有烦恼时,都会写信倾诉。据统计,他一生给提奥写了900封信,可见弟弟在他的心中有多重要了。

梵高最后之所以自杀,里面不乏有弟弟的原因。因为他不想再拖累弟弟了,毕竟弟弟也是有家室的人。不过他死后没多久,弟弟也紧随其后,最后他们还被葬在了一起。

②友情上的幻灭

梵高或许是太孤独了,所以当在巴黎遇到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时,他投入了全部的感情。热烈而纯粹,当时的他还是靠着弟弟的救济,但对高更却十分慷慨。然而这段欢乐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梵高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而高更老于世故。性格上的差异让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这样的事或许放在旁人身上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在梵高这里却是天大的事。他的精神受了刺激,不但用刀割掉了一只耳朵,最终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③没有结果的爱情

梵高出院后寄居在精神病医生加歇的家里,却没想到在这里迎来了爱情的春天。有时候爱情就是这么奇妙,不需要多少言语,只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方就能心领神会,加歇的女儿和梵高就是这样的惺惺相惜。

但梵高作为一个有精神病史的人来说,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加歇地强烈反对,梵高也因此被迫离开,从此两人再无相见。不过梵高估计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这段爱情是世间最难能可贵的真爱,他走后,加歇**选择了终生未嫁,一直在等着他。只可惜,他却不知道了。

职场屡屡受挫

在家不受待见的梵高,在16岁那年,就被送到叔叔的公司做学徒,这一做就是6年。但这6年中,他并不好过。叔叔不欢迎他,同事也排挤他,最终忍受不了回到了家里。后来他又先后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但似乎都不是那块料。一次次受挫折,还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反而更加嫌弃他,这促使他更加抑郁了。

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阴暗中的他,几乎没有得到过一次肯定,长期的压抑状态下,最终在友情破灭的时候精神彻底崩溃。

坎坷人生创非凡画作

1890年,梵高用枪对着自己的胸膛,结束了37年的短暂人生。或许是他活得太累太沉重了,又或许是他精神错乱,误杀了。他其实是眷恋着这个世界的,这一点从他的画作中就能看出来,只可惜现实太残酷了。

梵高的一生留下了2000多幅绘画作品,每当后人为他作品中的美好而震撼时,却不知道它们诞生于怎样的痛苦和孤独之中。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他关闭了你的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或许梵高即是如此。他的一生短暂而坎坷,却最终站在了艺术的巅峰,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

遗憾的是,梵高生前未看到他的画所释放出来的光芒。

为了选择月亮,有些人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一切,逆社会的主流 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40岁的他有着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他放弃家庭,在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找到灵魂的宁静并创作出惊世杰作。

对于拥有梦想的他,成功的实现了梦想,而读完本书,我为什么不喜欢他呢?

01 抛家弃子

  40岁的他,呆板乏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在结婚十七年的时候,没有给妻子(一个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妻子)、家人和朋友打招呼只留下一封信,没有任何愧疚与不安的话与家人道别,只身前往巴黎追梦。

他离家后,妻子阿美给他写了很多信,他却连看都不看。也不管妻子和孩子的痛苦和不快活。他留给一个家庭主妇独自支撑起这个家,养育两个孩子,还要忍受他人因自己被丈夫抛弃的耻笑。他说:

“我已经养了她十七年。为什么她不能改变一下,来自己养活自己呢?”

“在他们小的时候,我曾喜欢过他们,但如今他们都快长大成人了,我对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

我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平庸的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妄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02  面对朋友的帮助却冷嘲热讽

思特里克兰德对别人的意见从来没有理睬过、在乎过。对把他当做朋友甚至当时唯一能够看出他具有“画画天赋”的戴尔克施特洛夫,他总能找到这位朋友的痛处,技巧的高超令人叫绝。

在他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时这位朋友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不顾妻子勃朗什的强烈反对,把频临死亡的他带回自己的家里,精心照顾,从死亡线上把他拉了回来,他对于他继续是冷嘲热讽。当戴尔克施特洛夫得知妻子钟情于思特里克兰德时,不忍心妻子忍饥挨饿而受苦时,提出让出自己最心爱的画室,还给他们留了一半的钱,自己黯然离开。因思特里克兰德而让朋友的家庭破碎。

思特里克兰德给予这位帮助过他的朋友多次评价:“一个十足的傻瓜。”“你这个矮个子小丑。”“你去见鬼去。”

03 面对爱他的女子之绝情

他抛弃家庭去巴黎,面对妻子的关心和了解他离开家庭的原因,他说:“女人的头脑真是单纯幼稚得可怜!爱情,总是爱情。她们以为男人们离开她们,只是因为他们爱上了别的女人。你认为我会那么蠢吗,我现在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戴尔克施特洛夫太太在他生病的时候,细心照顾他:给他喂食,擦抹他吃完饭的嘴巴和胡子,清洗他的肢体。为了他,她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和爱她的老公戴尔克施特洛夫,宁愿和他厮守在阁楼里那间既狭小又阴暗的小画室里,也愿意承担起养家挣钱养他的任务。最终却因没有得到回报的爱时她崩溃选择自杀。之后,思特里克兰德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没去医院,更没参加葬礼,他对她的死毫无愧疚之意!

面对戴尔克施特洛夫太太喝药自杀时,他装作无事一般,说“当她说她也要跟我走的时候,我和她老公一样感到吃惊。我告诉她,在我已经不再需要她以后,她就应该撒手,她说她愿意冒这个险。她的身体很美,我正想画一幅裸体画。在我完成了这个画作之后,我对她就再也没有兴趣了。”

在塔希提岛上,他与土著女子爱塔同居,并养育两个孩子。爱塔很漂亮,也很自爱。她一心一意的爱着思特里克兰德,不干涉他画画。在思特里克兰德得了麻风病的时候,她没有害怕也没有抛弃他,爱塔帮他找来了医生库特拉医生时,他说“女人们很是一些奇怪的动物。你可以像狗那样对待她们,你可以揍她们揍得你两臂发软,可她们仍然会爱你。”

他的样子显示他毫无一丝波澜和怜悯,他说女人对他而言,都是不值一提、可笑愚蠢的东西。虽然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绘画天才,并且勇于追求梦想,但是他在婚姻和感情方面的所作所为真的让人所不齿。

他对生活中的安乐舒适毫无感知,或者说从不追求;叫他一辈子住在一间破烂的小屋里,他也不会觉得不舒服;他不需要有美好的东西簇拥在身边。他对吃的完全无所谓,还有忍饥挨饿的本领,可以六个月每天都是吃一块面包,喝一瓶牛奶,他对声色情欲无动于衷,他似乎完全是过着一种精神的生活。

在生命的后期,他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的惊世杰作,实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多么美好,在骄傲和蔑视中间,他又将它毁掉了。在世人惋惜的同时,我们终于看到一个摆脱了世俗与物欲的灵魂。

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有很多次我想骂思特里克兰德,也有很多次我很同情他,我也佩服他的毅力与勇气。他清楚自己要什么,在追求什么,而我们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他的洒脱呢?毕竟“诗和远方”都好远!

叶子和向泽羿在一起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SfY8fjD3kPn8Ws-_zsISw

pwd=64ak 提取码:64ak    

本剧讲述叶子(宋妍霏饰)和初恋男友向泽羿(范世錡饰)之间一段年少校园爱恋牵出一生的情缘。宋妍霏扮演的“叶子”一开始是青涩的大学生,情窦初开的她和初恋甜蜜无比,而初恋的不辞而别让她倍受打击,十分痛苦。多年后,叶子成了非常著名的漫画家,向泽羿归来向“叶子”坦诚当年的事希望能够重新开始,叶子将如何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70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