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知道一些 佛偈 ,虽然都不太懂,但是像四句小诗一样,读起来特有意思!谢谢!

我想多知道一些 佛偈 ,虽然都不太懂,但是像四句小诗一样,读起来特有意思!谢谢!,第1张

无染无所着,无想无依止。体性不可量,见者威称叹。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清,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菩萨行偈

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

不两舌恶口,不妄言绮语,

心不贪邪欲,无恚不毒想,

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慈悲心偈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

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

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

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

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药师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善宿王感化魔王偈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

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世亲止欲偈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莫贪*欲偈

勇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

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

水中捞月偈

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

悉堕于井中,救月而溺死!

神秀悟禅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悟禅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论禅不在坐偈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庭前柏树子偈

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一柏树。

释迦牟尼说倒惑偈

未香以涂身,并熏衣缨络。

倒惑心亦尔,谓从已身出。

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已有。

庞蕴举家修行偈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王安石论戏场偈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苏轼地狱变相偈

我闻吴道子,初作丰都变;

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

此画实无相,笔墨假和成;

譬如说食饱,何处生怖汗?

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

苏辙呈顺禅师偈

中年悟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

搐鼻经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锥。

枯藤破衲师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前世—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苏城外的客船。远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 却吹不尽弯月沉没的忧伤。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忘忧河上撑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摆渡。拾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际,划过苍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归佛温柔的水心, 倾听来自神明悲悯的声音。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寒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华。 在漫天飞舞的季节,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你若是山野柔柔的清风,我必是因你而复苏的小草。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酝酿的雨珠。

你若是田间清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畅游的鱼儿。即使你是万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将你紧紧拥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随!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牵挂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约定—

当你我邂逅,碰触了彼此的双眸,我在遥想,你我曾经如何许下前生的约定?

是否也是一个午后,没有雪的冬日,在那绚烂的烟火中,我们为彼此许过愿?是否也有一份这样的温馨和激情, 我是否也被你动情的歌声所感动?你是否也闪着这样坚定的眼神,坚定得容不下我的软弱?心里是否也曾因某次伤心才靠近,靠近了……

平时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我问佛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祖无言,佛祖心如止水。佛祖,你有爱情吗?佛祖笑吟吟地,无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纳百川的海水,深不见底。可我有,但我从不轻易对谁许下诺言,为这份执著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

长相伴,雅韵悠然。冰弦纤指,心意暗牵。绫香楼,携手双仙。最爱窗外,秋水长天。盼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梁祝化蝶早已不知所踪, 曾经的共舞化作风中瑟瑟的相拥;那华丽浪漫的爱情之舟也早已沉睡于冰冷的北大西洋底。我羡慕他们,因为生死相守才是人间永远的幸福。 俗世中多少有始无终的爱情,让人很久、很久都无法释怀。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一千一万种思绪,一点一滴都有你。即使此时你对我并无爱意, 我又如何能不心存感激?比翼飞燕,并蒂青莲。寄苍生,且乐怡然。因为谢月老,红线得牵。促前生情,来生意,此生缘。

—今生—

我倚着海市蜃楼,吐呐着千年的风。我看见,在心的横切面上,长睡着一朵莲花。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我走过小路,路旁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令我不禁驻足凝视,难道是因为前生无意抛下的一粒花籽,才有这今生的道旁相见? 但花儿只是静静地绽放,仿佛这就是它生命的全部。我走过大山,那巍峨的山峰令我熟悉,难道这就是我前生的故居, 所以才有这今生的魂牵梦萦?但大山依然如千年前般的沉静,仿佛在说世事不外如是,一切皆空,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我走过海洋,汹涌的洋面令我又是兴奋又是亲切,难道这就是我前生荡荡浮舟的家园,所以才有这今生的故园难舍? 而海洋却露出了难得的平静的面孔,不起一丝漩旎,如镜面一般,仿佛在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总让它留在心上呢?

我终于跋山涉水,从网络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走近你,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让我是那样的心动, 难道在前生我就已为你心田深陷,不能自抑,所以才有这今生依旧的心情?而你,亦是那样地沉默,我才发现,匆匆挣脱我紧握的手的, 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许是我们的缘分,修得还太浅、太浅!我明白了,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已经注定, 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凭一颗晶莹的泪,将流不完的伤悲,流不尽的心碎,在人间化成飞灰,又有谁信手拈来谈笑,又有谁会在我的故事里留下他的眼泪?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我决定上山,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专心致志地想你,然后下山的时候全忘记。于是我看释迦牟尼时想你,看十八罗汉时想你, 看千手观音时想你,希望找出让你永远爱我的法宝,而不是最终的离开。脑海里你最初的深情反反复复地证明,你曾经给过我这尘世间最温暖的情怀。我叹息。你问我为何总是叹息?哦,别怪我的眷顾,别怪我的形影不离,别怪我用千百次守望,换你一个冷冷的轻瞥。你可否细听到我心的顾虑:今生你我仅有五次相遇,若凑不足五百次回眸,来生,我将如何见你?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释迦牟尼身边的是阿难、迦叶两位尊者。

释迦佛像,佛旁有两位侍者,一位年轻的是阿难尊者,另外一位较老的就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抱拳不合掌,就因为他曾为佛亲手装金,十指的光明特别大。若是合掌,光明刺眼,来礼佛的人,眼睛便会睁不开。因此佛开方便,令他抱拳,不必合掌。

释迦佛灭度後他是第一代祖师,这位大饮光尊者是「头陀第一」,头陀华言抖擞,即抖擞精神,精进用功,终身修持头陀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迦叶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大富豪,释迦牟尼成佛的第三年化度他为弟子,八天就成为阿罗汉。迦叶曾率领500弟子在韦提河山修习头陀苦行,因此被称为“头陀第一”,头陀在佛教中是苦行僧的意思。迦叶领导佛教二十年,涅槃后由阿难陀接任佛教领导权。

扩展资料:

阿难尊者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摩诃迦叶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梵A^nanda )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槃。

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此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称迦叶佛。另佛弟子中,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等皆有迦叶之称。佛陀入灭后三百年之小乘饮光部之祖亦与迦叶同名。

-摩诃迦叶

-阿难尊者

释迦牟尼是一个人名,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

民间常以如来、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实际上这称呼是不精确的。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如来的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所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

如来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佛。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通俗的理解为一种职称,如当今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如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通常所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如来,它不是某个个人的专用名字,而是一种对大能者的尊称。

如来的含义

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名为如来。是真身如来也。又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之故,谓之如来。是应身如来也。又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此释通于二身。成实论一曰:“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转法轮论曰:“如实而来,故名如来。(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来,正觉涅槃故名如来。”智度论二十四曰:“如实道来,故名为如来。”

胜鬘宝窟上末曰:“如来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佛来,故名如来。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应身,何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隐今显,亦得称来。”大日经疏一曰:“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

行宗记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体离虚妄,故曰如实。乘履此法出现利生,故得此号。”秘藏记本曰:“如来谓成佛以后悲愿力故垂化也,乘如而来故曰如来。”教行信证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

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译言如去,又译好去,是如实去生死之义也,故如来如去相对,则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来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显佛之无住涅槃。

-如来

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北部与中部区域的霹雳州,是马来西亚十三州属之一。这里有着两座古色古香城镇,一座叫怡保,另一座叫太平。作为现代与传统交汇的城市,这两个地方均有着举世闻名的地道 美食 、雄伟壮丽的自然景点,以及犹存百年的建筑地标,是你必游的城市选择之一!

芽菜鸡

芽菜鸡在怡保旧街场是具有代表性的 美食 ,许多游客会误以为这是“芽菜+鸡肉”组合在一起的 美食 ,实际上它们是分开上桌的,但两种食物搭配在一起享用,却比分开吃来得更美味。当地人特别使用含矿物质的地下水来种植,才会使芽菜特别粗大且爽脆清甜,这是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口感。

白咖啡

白咖啡源自于马来西亚怡保旧街场,已有半个世纪的 历史 。白咖啡指的并不是白色的咖啡,而是以低温和特殊手法烘焙,将咖啡的苦酸味降到最低,保留咖啡原有的色泽和香味之余,也达到少酸少苦少涩的风味。如果你来到怡保不喝白咖啡,那就等于白来了!

霹雳洞

在怡保北部靠近打昔山的地方,有许多大型的石灰岩山洞,是当年出家人进行冥想修行的场所,而霹雳洞就其中之一。

这里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坐像,洞内崖壁上有壁画百余幅,你可以花点时间在这里慢慢欣赏十八罗汉和唐三藏西天取经图,也可以沿着385级阶梯走到洞穴外的空地,鸟瞰怡保市区美景。

三宝洞

三宝洞坐落在怡保喇叭山的石窟寺,是一处环境祥和恬静,以佛教为主的 旅游 胜地。这里的洞穴为钟乳石洞,踩上246级陡峭阶梯就能登上石窟洞顶,一览怡保周边景色。

太平湖公园

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湖滨公园—太平湖公园,建立于英国统治马来西亚时期,当时因锡矿采掘殆尽遗留下废矿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才成为今日融合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名胜地。

充满诗情画意的太平湖公园,具有八个代表性的景点,合称“太平湖八景”,分别是铁骑寻芳、皇岗听猿、曲桥待月、碧水红莲、竹韵琴声、平塘独钓、春岛幽情、翠臂擒波,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安顺斜塔

霹雳州安顺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安顺斜塔。这里当年用作储水用途,后来因建筑深陷土壤中才停止使用。现在却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每到夜晚都会有七彩灯光照射斜塔,特别漂亮。

安顺斜塔拥有超过百年的 历史 ,是马来西亚难得一见的中国式宝塔设计,外观看起来是八层楼的建筑,但实际上里面却只有四层楼。在斜塔的顶部放着一个大钟,所以当地人也称它为大钟楼。

马登红树林保护区

马登红树林保护区位于霹雳州的十八丁,这里保留了马来西亚半岛最大面积的红树林,

同时也凭着妥善的管理工作,使这里获得国际认可,被誉为世界上红树林管理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这片红树林也孕育了各种类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萤火虫等。

观赏萤火虫

十八丁是全马来西亚最多萤火虫栖息的地方,也是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及繁殖区。傍晚时分,码头的船家就会载着游客到观赏区,欣赏萤火虫隐藏在红树林间不停闪烁,犹如闪闪发亮的星星点亮着漆黑的天空。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走的路,不如就去学习一条河。

悉达多是谁?佛陀的前生。

他出生富贵,年少痴狂,寓言加身。他远离好友和父母,走过贤者,沉陷纵欲幻灭之路,最终在河边重生。一切美好最终回归平凡。眼看自己的儿子与所爱之人再次陷入轮回,他无法阻挡,每个人都有自己必经之路,谁也无法代替。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当你迷茫时,不如就去学习一条河,时间变为虚无,意识也无意义。他在实证中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心灵的安宁。

当他静坐于河畔,聆听河水咆哮的交响,他不再听到哀、听到笑,而是倾听到一切,倾听到整体和统一。这伟大的交响凝成“唵”字,意为圆满。

我必须舍弃一切重来。我必当走过一切曲折。逐渐从成人变为孩子,从腰缠万贯变为一无所有,从思想家变为凡人,从万有变为一切虚无。然而,这条路并无错误。即使再次成为孩子一切重来,体验愚蠢和罪恶,品尝幻灭和悲伤。但世事本应如此,并非任何差错。我需要先成为无知的愚人,然后才能发现自我永恒的阿特曼。我需要造作罪孽浴火重焰体验众生方获重生。一切本无意义,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弦。

人生便是一场苦修,人生而孤独,必自悟之。

后记: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产生最早的,至今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照佛教的解释,佛不是神,而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

佛教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即佛祖释迦牟尼的释迦牟尼佛本来就是人,"悉达多"的意思 (清愚) 是"目的达到的人。"

本书作者赫尔曼·黑塞是德国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46岁入瑞士籍。一生中曾获多种文学荣誉,重要的奖项有诺贝尔文学奖和歌德奖。这部小说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悉达多》是影响欧美一代青年的成长必读书,是西方大学生人手一册的读物。本书名充满寓意,构思十分巧妙,把释迦牟尼的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一分为二,拆成了小说中的两个人物。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安宁,孤身一人展开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之城邂逅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在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所有世俗,来到河边,想了此一生。绝望之际,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几尽一生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811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