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字,第1张

南京》影评 看过正在国内上映的美国记录片《南京》,倒有点令我失望。 片子本身以外,我最失望的一点则是:这样的题材,这样的片子,这样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作品,居然 又是出自外人之手。 难道我们总是要靠着别人的关注来审看回顾我们的国度,我们的历史? 不是夸张的说,倘若没有当年年仅29岁的张纯如写出的书,很难想象现在的世界会对“南京事件"有多大 的关注。 而我们自己这片古老、伟大、文明、受难的大陆上,至今没有一部真正拿得出去的东西。 拿不出去也就罢了,很多时候,自己都在选择遗忘。 记录片《南京》,原来它摆的不是一个大全局的概念,而是从细节处做文章,试图以小见大,通过一个 个悲惨故事的联动来打动人心。它以张纯如作品中第五章《南京安全区》为主线,穿插了拉贝、华群等 人的日记书信作旁白,以及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 片中也有珍贵的东西,比如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用老式16毫米机拍摄的影像,不过记录片里只截 取了很少一部分(本是共四盘长度达105分钟的**胶片,2001年马吉的儿子将它捐赠给了南京大屠杀纪 念馆)。从筹备到完成,《南京》一共花了两年的时间,其中15个月都是在准备素材,摄制组走访了六 个国家搜集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其间,两名导演用了一个月时间奔走中国各地,寻访了超过30位大屠 杀幸存者。 其实这样的片子,如果能找来当事人口述历史,效果最好。但可惜的是,很多当事人都已过世,尤其是 那些当时在南京的外国友人/英雄们。那么,补救的方法就是,找人来扮演。但他们又不是真的演什么戏 ,而只是以悲痛和悲愤的表情和口吻来代为朗诵逝者的日记,并以此推动影片的进展。 对于我来说,这多多少少还是产生了断裂感,无法有强烈的共鸣。尤其是某些演员,相貌明显太年轻了 点。倒是那些经历过浩劫还健在的中国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是最真实的。他们讲得 悲戚,泣血泣泪,只有此时,我们才会被触动得厉害。 可《南京》挖掘分析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我多么希望它能深一点深一点,却只看到冰山一角。可能因为 资金只有两百万,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由于过去得太久远的关系,同时,历史上关于这个事件留存下 来的资料和影像,毕竟是很稀缺。 它就如同一出幻灯片,综合了许多悲惨的镜头和照片,综合了很多良知和愤怒的声音,把最丑恶最黑暗 和最美丽最光辉的两面都摆到了我们面前。我们却跟着图象从这一天到下一天,从这个人的故事到那个 人的故事,罢了。 如导演称,《南京》是非典型的。这么拍,是为了避免使用传统的记录片手法——比如多位专家讲述, 展示大量的照片等等——,他们说希望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片中传达的情感力量带给观众深入心灵的震撼 。 但我总感觉实际做出的结果不是那么奏效。至少对我不那么奏效。眼前都是精心陈列又惨不忍睹拼贴, 而且很多时候还得完全靠想象去完成情绪的到位。当然,感性方面还是可以满足,但理性方面呢?严重 缺席传统记录片中的专家解说和脉络指引,让《南京》成为了一钵汇集悲情和煽情的大锅炉。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可以把《南京》看作一部充满诚意的抛砖引玉之作,它背后的意义和即将造成的影 响,远比记录片本身来得重要。 当年那几个在南京留驻的外国人,组成了八人国际委员会帮人救人,在片中,他们被塑造成了在中国的 “辛德勒"。不考虑历史真实的话,都差点以为这是部宣传片,因为片中满溢着太多关于他们的歌功颂德 。可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很伟大,救了25万人。因他们而活命的中国人都说,他们是活佛是菩萨。 但是,这几个老外,熬过了地狱,却并不善终,实在太遗憾。 觉得《南京》本是一个可以拍成《辛德勒名单》那样的题材,但这回导演却只选择把它做成记录片,而 我们自己又缺少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师。我们的大师只爱无极限的黄金甲。陆川在努力,但愿吧。其实 ,国际上一直有很经典很优秀的关于“犹太人 Vs 纳粹"的作品,却鲜见有几多不说更惨重也算差不多 惨重的“中国受害者 Vs 日本"的故事,令很多外国人甚至海外华人都忽视了如此一段历史,关于二战 中的日本,只记下了美国人的珍珠港和原子弹……这,就足以让人郁闷和反思的了。偏偏,某些 的 日本右翼还不认帐;偏偏,某些中国人台湾人还认贼作父。 《南京》的创作者自然不需要有中国人的民族屈辱和民族情绪,也不需要去背负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的 重担,他们只是有良知的人,追求真理和真相的人,警示又传道世界的人。他们说了,不想让这样的“ 屠杀"被“遗忘",这两个词不该在一起。他们也在片中借口述者的嘴说,揭露南京屠杀的真相,意图并 不是要反日,不是要反日本人,而是要反战,要人们看看战争的可怕。因为当身处乱世和绝境之中,失 去秩序和理性的时候,人类就变成野兽。 如果有条件让整个群体都能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都能自由地丧心病狂、发泄欲望,又无需也没有道德 和信仰上的约束,更在官方的默许甚至命令下没有了罪恶感,那这个群体为什么不呢?就一场集体的狂 欢罢了。当年的日本军就是这样,他们不用相信前生来世,不用在上帝面前谦卑和忏悔,他们只效忠天 皇。很多日本人至今依然拒绝相信日本军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没有亲临过当时的现场。在 那里,已经不是“十恶不赦"四个字可以定义的了。在地狱中,就要做地狱里该干的事。 国民党跑了,有钱人跑了, 没来,国际社会不知道。南京的普通人、穷人、士兵,无论男女老幼 ,当年就这样如同弃儿般地留在那里被蹂躏、被践踏、被残杀、被侮辱,见证着人间的地狱,叫天天不 应,叫地地不灵。 南京的悲剧,或多或少地印证了人性本恶论,以及,人始终的群体性和脆弱性。 人需要信仰。 我们可以忘记仇恨,却难以忘却悲伤

南京作为古都和文化名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制作团队前来取景拍摄。随着**产业的发展,南京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拍摄地点。据了解,南京的片区资源丰富,从早年的《少林寺》系列、《请回答1988》等经典影片,到近年的《邪不压正》、《中国女排》等获得不俗口碑的大片,南京都有涉足。其中,南京市**电视剪辑制作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制作及后期制作提供了优秀的硬件保障。此外,南京也有保存完好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如夫子庙、中山陵、瞻园、大报恩寺等古迹,以及珍珠泉、栖霞山等自然景点,为**拍摄提供了绝佳的场景资源。同时,南京设有政策支持和扶持基金,吸引了大批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和导演前来创作。因此,南京成为千姿百态**题材的热门拍摄地并非偶然。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3%80%8A%E4%B9%8C%E8%A1%A3%E5%B7%B7%E3%80%8B&id=0

这里有好多,不知哪一个是,你自己看看吧

  公司简介

  微方(南京)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影视为核心,集中品牌战略、企业VI设计、网站建设、广告策划和文化经纪于一体的专业型传媒公司。2011年微方传媒正式成为中国党建网江苏编委会视频部。

  公司拥有身具实力和经验的专业团队,具有完善的创意与制作团队和高效的项目运作流程,广泛服务于政府部门、电视台、金融、汽车、通讯/IT、家电、家纺/服装、进口贸易、建筑工程、食品、酒店/餐饮、零售卖场、化工/农资等行业领域,拥有丰富的品牌运作、传播和设计经验,利用自身丰富的媒体资源和人脉网络,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媒体服务。

  自公司成立以来,微方传媒秉承“微言大义”的创意理念,贯彻“方圆可施”的制作思路。以最简洁鲜明的创意态度,表达客户品牌的内涵。用灵活变通的制作方法,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化。使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提供取得强劲的优势。 目前,微光立方通过与中国党建网、美国百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杭州科利达装饰有限公司、南京江宁电视台、南京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上元药店、南京移动TV、江宁大学城UTTC、南京白杨、杭州精英折扣、南广周刊等企业单位的合作,为客户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2010年底,微方传媒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建立人力资源合作平台,充分巩固了微方传媒的人才储备和发展空间。

  未来,微光立方将继续通过技术变革和企业文化的提升,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共赢思维与合作伙伴携手向前,共同为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不同的水准,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往往比较难以去衡量他们的实力,中国宣传片制作网,一般来说,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进行控制成本,符合自己公司需要的,才能有实际 的用途,当然在制作之后,还要看得更远,因为以后还会有很多用得到的地方,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

你要做什么?推荐一家,你可以联系下!

麦嘉影视传媒机构,内地品牌专业广告服务商!江苏影视制作机构强势品牌!为客户提供专业影视广告制作,平面视觉传播,品牌规划服务等全面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839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