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龙的作品是经典之作呢?

为什么说古龙的作品是经典之作呢?,第1张

《绝代双骄》是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原因如下:

1精湛的故事情节:小说情节曲折跌宕,有情感戏、复仇戏、家族恩仇等各式场面,令读者情节上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2生动的角色刻画:小说中的主角人物,都比较充满神韵,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极具感染力。

3独具匠心的文学手法:古龙的作品他善于用夸张的笔触、充满想象力的比喻,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处理角色的表情和情感等等,使整篇小说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4引领文化时尚的作品:《绝代双骄》对当时青年活力的追求、浪漫主义的憧憬、文明的倡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了古龙的代表作,也成为了中国武侠小说的佳作之一。

5引领武侠小说改革的典范:在小说形式方面,《绝代双骄》推进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发展,充分体现出小说也有创新性。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构建了古龙在这一领域的巨大影响力。

因此,《绝代双骄》是古龙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和代表性作品,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时代意义都是极为突出的。

文 | 行之

01

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这让你想到谁?

对,是金庸。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合称“五绝”,出自金庸《射雕英雄传》,代表着武林中最高的武学巅峰。

天涯,大漠中的旅店,酒和女人,刀与浪子,这让你想到谁?

对,是古龙。

边陲小镇,西域荒漠,挂着风铃的旅店,寂寞的女人,烧喉咙的烈酒,吹毛立断的刀剑,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漂泊浪子,是古龙江湖中最常见的元素。

金庸古龙是武侠中的两大巨匠,两个人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如果说金庸是宋代周正巧密的工笔,那古龙则是明代奇肆灵动的写意。如果说金庸是十八世纪丰满宏伟的咏叹调,那古龙则是中世纪委婉轻盈的小夜曲。

这样两个人,两种武侠风味,各有千秋,却无法折叠。无数的武侠迷都幻想,如果金庸和古龙合体,那该是怎样的江湖?

本来是不可能的。但还好,这世上,还有一个叫王家卫的导演。他用**,实现了一次金庸与古龙的合体。

这部**,叫《东邪西毒》。

02

王家卫是个奇才,1988年开始拍**,28年只拍了11部**,信奉慢工出细活的手艺哲学。这人是个偏执狂,**中要用一块旧布,他买好布,并不通过人工仿旧,非要等新布一直放,几个月后自然变旧才拍。**里要用梅花,并不直接移植,非要亲自在院子里栽,一直要等新栽的梅花开时才拍。他总戴墨镜,于是人称“墨镜王”。

王家卫的**极具个人风格,支离破碎的叙事,孤峭寂寞的人物,诗意而神经质的台词,缠绵悱恻的古典音乐,离奇横斜的摄影角度,变幻莫测的广角镜头,营造着疏离,弥乱,冷僻,孤独,幽微的视听氛围,犹如巴山夜雨中的一盏晃动的昏黄灯火。他的华丽和颓靡,失落与守望,人称“王式**”。

王家卫曾说,金庸和古龙是两大宗师,他自己更偏好古龙,他认为古龙更纯粹一点,古龙对人看得很透,像一个诗人一样。

他对古龙的偏好,在他的第一部武侠**《东邪西毒》中就暴露无遗。这部**他有意将金庸和古龙两位武侠宗师合体。故事的人物,选取的是金庸武侠中的角色。

「 翌年,欧阳峰重返白驼山,成一方霸主,号称西毒。」

「 三年后,洪七加入丐帮,终成丐帮帮主,号称北丐,晚年与欧阳峰决斗于大雪山,结果相拥而亡。」

「 六年后,黄药师隐居东海桃花岛,自称桃花岛主,号东邪。」

不同的是,他不肯照搬西毒,北丐,东邪的原型,只是给《射雕英雄传》的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搭建出了一个前传。他要借金庸人物的壳,填自己的东西。

人物是金庸的无疑,但王家卫说,古龙是一个流氓,有才气的流氓。所以他拍《东邪西毒》的时候会想,要是古龙去写这场戏会怎么去写。他喜欢反差,就试着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

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于是金庸,古龙,王家卫,三坛好酒混合在一起,调剂出了一杯风味别致的江湖。清疏,幽凉,有远方风沙与剑气的味道。

03

王家卫和古龙有诸多相似之处。两人的作品同样注重符号化和仪式感。

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杏花,烟雨,江南。

古龙痴迷于符号化的诗意,他喜欢的场景是古道西风瘦马,长街,月夜,落叶,秋风,积雪。

王家卫同样痴迷符号化的诗意,午后三点的阳光,人潮拥挤的十字路口,霓虹灯,午夜酒吧,杂货店,门牌2046的房间,飞驰的列车,冷雨,老唱片,幽邃的走廊。

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的符号学,终于和古龙重合。

沙漠,茅屋,鸟笼,桃花,斗笠,快刀。

「 我以前听人说过如果刀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想不到第一次听到的是我自己流出来的血。」

这种暴力美学,经过王家卫呈现后,犹如古龙再现。

04

王家卫和古龙的作品,同样充满着各种仪式感。

古龙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痴迷仪式感的。小李飞刀的飞刀,用得最多的,不是杀人,而是雕一个女人的样子。楚留香踏月留香,钟情于月夜活动。西门吹雪杀完人,要吹落剑上的血。叶开每次介绍自己,都是一句“我叫叶开,叶子的叶,开心的开。”

王家卫**里的人物,仪式感同样严重。阿飞不停对着镜子梳头,苏丽珍永远穿着旗袍上下楼的,周慕云对着莫高窟的石洞说话。女逃犯任何时候都戴假发、墨镜,晴雨天都穿雨衣。何志武不停地吃过期的凤梨罐头。

古龙和王家卫作品里的人物,似乎有严重的强迫症,偏执地树立自我的一种仪式感。在这种仪式感里,人物自我解构,救赎,搭建出自己特立独行的一套信条。

05

「 春天,江南。」

「 残秋,木叶萧萧,夕阳满天。」

「 七月十四日,晴。宜动土,忌出行。」

古龙如此迷恋陈述时间,小说大多以时间加环境的短句为开头,奠定了经典的“古龙式开头”。

而王家卫**,亦钟情于对时间流动的捕捉。随处可见的钟表,在静态的空间里,时间的流动格外具有逝者如斯的象征。

「 16号,4月16号。1960年4月16号下午3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 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6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王家卫对于时间的细化,有近乎偏执的拿捏。

在《东邪西毒》里,王家卫与古龙重叠后,便有了这样的开场旁白:

「 初十日,立秋,晴,凉风至,宜出行会友,忌新船下水。」

「 十五日,晴,有风,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有血光,忌远行,宜诵经解灾。」

06

《东邪西毒》的英文名是Ashes of Times,意为时间的灰烬。

无论是古龙,还是王家卫,构建的江湖中,最厉害的武器,都是时间。

时间催人老,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时间是最不可战胜的剃刀,再多繁华也终要剥离地一干二净。

王家卫和古龙,深谙此道。总以旁观者的视觉,看待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如一双布光的手。

07

很多人喜欢仿王家卫和古龙。因为他们风格化明显,好仿。符号化,仪式感,对时间细化的痴迷,仿出了这些,就大概就有了个样子。

但这些总是他们的表象,王家卫的**,受到作家刘以鬯,穆时英的诸多影响。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代表,如果看过他的小说,再看王家卫的**,就觉得王家卫喜欢他一点不奇怪了。王家卫的台词尽管并不周正,但是骨子里的那种疏离,隐忍,通透,谁也学不来。

古龙的小说,受日本侦探小说,武士精神,中国古典写意,书法,诗词等诸多影响,骨子里有雪夜访戴,秋风鲈鱼式的魏晋狷狂与浪漫,绝不是仿个长短句,就能拓印得过来的。

看王家卫和古龙,初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回头一看,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

08

古龙和王家卫,作品中的人物,都充满着一种疲惫感。他们都对江湖,对都市充满疲惫的厌倦,苦于被宿命所困,只能身不由己。

「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 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

《东邪西毒》里,这些疲倦,是王家卫的,也是古龙的。一个导演,一个作家,在面对这些疲倦的时候,似乎在隔着时空干杯。

09

「 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别吗?酒,越喝越暖,水会越喝越寒。 」

《东邪西毒》里的这句台词,是原原本本古龙小说中的对白。

可酒暖回忆思念瘦,酒即便暖,酒入愁肠最易化作相思泪。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相思,是王家卫和古龙,共同解不开的心结。

10

相比王家卫和古龙,金庸是克制的。金庸的人物,有豪气,骨气,傲气,却并不注重符号化和仪式感,金庸的笔下有真正的英雄,豪杰,却没有真正的艺术家,诗人。

而古龙,是天生的诗人,有元气,剑气,灵气。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超脱,俊逸。

作家孔二狗说,我觉得金庸就是李安,古龙就是王家卫。

如此,便一语道破。

11

对于《东邪西毒》,王家卫自己说过:

「 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有时候有一些决定,都缘于某一种固执或执着,拍《东邪西毒》的时候,我更多想表达的是生命中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始终都会像流水一样过去,到最后存在的都是美好的感情,这种美好的感情会循环不息。」

“这种美好的感情会循环不息”说得极好,套用到古龙的小说,便也精准。这种美好,是花满楼坐在窗前听风,是西门吹雪立在门前看雪,是沈浪和熊猫儿在喝酒,是风四娘在为萧十一郎点灯。

这种美好,无论是现在的都市,还是遥远的江湖,都不辜负那句“不胜人生一场醉”。

12

以古龙的口吻,讲述金庸的故事,王家卫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王氏**”完成了一次金庸和古龙的合体,他把自己当成了调和他们的基酒,转身后,留下我们似乎遗忘,却总似曾相似的江湖。

如此,小二,上酒。

2016-10-30

古龙是因为肝硬化死的。

古龙,原名熊耀华,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

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扩展资料:

1963年起,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皆接近或超过百万字,质感也明显提升,遂跃登为四大天王之一。

1964年至1966年发表的《浣花洗剑录》向《宫本武藏》等日本时代小说取经,探索武道,另辟武侠蹊径。

《武林外史》奠定古龙武侠小说的浪子风味,强化了《名剑风流》的现代感。《绝代双骄》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是第一部大红大紫的长篇武侠喜剧。

传为美谈的是,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报邀稿《绝代双骄》,从此和古龙结为莫逆。往后近二十年,倪匡每到台湾,就会和好哥儿们吃饭、喝酒、玩女人,两人也常跨海打电话,诉说寂寞,聊到天昏地暗。

1967年,《铁血传奇》(即楚留香传奇)破茧而出,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寓言于一身,自立门派,树立其新派掌门人的标竿,也开启了往后十馀年的黄金时代。

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剑》和本书为底本,开创了武侠**的又一次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时代。

—古龙

古龙的作品很多,一般都是系列剧,就是一个主要人物可以写好几本书。他笔下的人物及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全部人物就不能赘述,主要人物可以列举。我给你说最著名的吧!

《铁血传奇》又名《楚留香传奇》、《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借尸还魂》、《蝙蝠传奇》、《挑花传奇》、《新月传奇》、《午夜兰花》,这是专写楚留香(盗帅,香帅)这个人物的。

《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剑神一笑》,这是专写陆小凤这个人物的。

《风云第一刀》又称《多情剑客无情剑》、《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边城浪子》、《飞刀,又见飞刀》、《风铃中的刀声》(结尾由于东楼代笔》,这是写李寻欢、傅红血和叶开等人的。

《绝代双骄》写的主要是小鱼儿,花无缺这两个人物。

《萧十一郎》写的是萧十一郎,沈璧君,风四娘,逍遥侯,小公子,连城璧,杨开泰等人物。

《欢乐英雄》写的是燕七,王动,林太平,郭大路等人。

《流星·蝴蝶·剑》写的是孙玉伯(老伯),万鹏王,以及孟星魂、小蝶、孙玉伯、律香川、高老大等人。

《白玉老虎》写的是赵简,上官刃,司空晓风等人。

《大地飞鹰》写的是卜鹰(大地飞鹰)这个人物的。

《大人物》写的是杨凡,田思思,楚楚,秦歌等人物的。

《三少爷的剑》写的是谢晓峰和燕十三等人物的。

扩展资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参考资料:

古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97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