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里有则机锋逼人的公案:
洞山因僧问:「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无暑处去」曰:「如何是无寒无暑处」师曰:「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在这则公案里,「寒暑」是禅家对生死、烦恼一类的譬喻。佛教徒追求的是对生死烦恼的超越,但是这样的净土到底在哪里呢?洞山禅师的答复是「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热时让它热,冷时尽它冷,只要你随缘自适,便无处不可逍遥自在。
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这就是洞山禅师的观点。而这种面对生死,随缘应对的态度在禅者之中比比皆是: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劝慰不一而论。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这里,弟子所问的不光是禅师的生死的去留,还是一个直接面对生死的态度问题。且看保福如何作答。
保福禅师非常安详,他以一种非常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这个弟子毫不考虑,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看来这个弟子也是有些悟性的,他的答不落两边,而是直取其切要:管它生死呢,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哪个来就随哪个去!所以保福禅师听到如此答复,很是高兴,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言讫跏趺示寂。
说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来,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如宗衍禅师曰:「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均为解脱。
北宋大将军曹翰率部下渡过长江,进入圆通寺,禅僧们惊恐奔逃,而缘德禅师却跟往常一般平静地坐着,曹翰走到禅师跟前,禅师不站立不拜揖。曹翰大怒,呵斥道:
「长老没听说过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禅师看了他很久,回答说:「你哪里知道有不怕死的和尚呢!」曹翰极为惊奇,对禅师产生了敬意,问:「禅僧们为什么走散了呢?」禅师回答:「敲起鼓来自会集合。」曹翰让手下去击鼓,并无禅僧到来。曹翰问:「为什么不来?」禅师答:「因为你有杀人之心。」说著自己起身击鼓,禅僧们就来集合了。曹翰向禅师礼拜,请教取胜的策略,禅师从容答到:「这不是禅僧所了解的事。」
缘德禅师不惧生死,从心理上击败了大将军曹翰,使圆通寺化险为夷。这种良好的心态是禅师智慧的表现,是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养成的。人生一世,什么情况都会遇到,天灾人祸时时难免,只有炼就不惧生死的良好心态,才能镇定自若,冷静处理,走出险境。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
生死随缘禅宗经典《正法眼藏》对人生的提示是:生及生,灭及灭,正视这轮回往覆,均属自然。而了解生命的本质与永恒的真理的人才会无所畏惧,也不会为任何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在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中才能笑谈生死,超越生死。看透了生死的本质,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会悲观,毋须惊骇,顺其自然,处之泰然。看淡生死才能更潇洒地度过人生。
宋代的此庵守净禅师有偈云:「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徧界春。」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流水潺潺,白云冉冉,这些本是自然无心的流布。同样道理,阴阳消长,成住坏空,亦是天道之循环,自然之法则,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无情如此,有情亦是,万物如此,人事亦同。人生在世,如果能像这些自然造化之物一样无心而逍遥自在,脱去名枷利锁的束缚,随遇而安,随缘生死,那将是多么洒脱自在啊!
所谓无心道人即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吃饭穿衣无别事,见山见水总皆然。《人天眼目》卷二有语:「无圣可求,无凡可舍。内外平怀,泯然自和。」禅家认为世间的一切,无论生死,无论烦恼,总是「触目菩提」,一切都在处处显现著真如实性,正是「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那生死本就是古来有之,生与死是不相分的,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死本就一体,任何人都无可逃避。因此,禅家也把参破生死当作一件大事,常把:「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挂在心头,以此提醒自己勘破世事如梦。而一旦开悟,则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可以不怨天,也不尤人。
其实,百年也不过弹指。每个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都无非就那一副血肉之躯。既然生在人间,就应该一切随缘,生的时候不忧虑生,死的时候不畏惧死,对一切都安之若素。这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生存之道。
天堂里有什么?中国人设想天堂有九重,外国人说天堂里有圣母玛丽亚。郭沫若老先生写过天上的街市,很美很美,把天堂写得如诗如画,仙境一般。既然我趣网名叫天堂相约,我也曾想象过天堂的美丽和神怡。
天堂里的人都长有翅膀,他们自由的飞啊飞的,看朋友时不用坐车的,只要吃饱了饭,喝足了水,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想往哪飞就往哪飞。相见时不用握手拥抱,只要想到拍打翅膀就足矣了。那翅膀是美丽的,长满了丰腴的羽毛,颜色是缤纷的。有洁白的,有鲜红的,有翠绿的,有艳黄的,有水粉的。当在天堂里飞行时,祥云朵朵从五光十色的翅膀下闪过,往来穿梭,好不热闹。
天堂里的人们是幸福安居的,没有纷争,没有世俗,没有犯罪,没有贫富不均,人们享受着同等的待遇。天堂里没有管理者,只是人们的自觉与高素质的和谐。天堂不是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就更谈不上有什么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了。天堂里的人们不需要生儿育女,那里人们的来源是从人世间的优秀份子中选拔出来的,都是进行的公选。而当天堂里的人们相爱时,就自动的相约来到人世休行苦练,当得到正果时再回到天堂,这样九转轮回,循环往复,代代不穷。
天堂里的事业只有一项,就是监督人世间的不平,人间的险恶,人间的不公,人间的争夺,在天堂里一清二楚。天堂里设有一面巨大的透明镜,总是反照着人世。当人世不平出现时,镜子会发出黑光,警示天堂的人世间又有苦难发生。于是天堂的人通过公决,选出上天的,挑出入地的,最后在选派最优秀的天堂使者来到人间,摆平人世的不公。
天堂里的环境是一尘不染的。空中飘荡着五彩享云,天堂里的人们都分别座落在不同的享云里,有看书学习的,有下棋聊天的,有看小人书的,有打坐练功的。天堂里的人们不回忆往事,他们不记得过去,只想着未来与希望,因此,天堂里的人们从没有痛苦,也没有悲伤。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总是恬淡忍隐,平静与共。
天堂里的人们不涉及衣食住行的。他们以宇宙为房屋,以星月为照明,以云海为河泊,以日光为彩衣,出入皆由理念控制,往来都由理智来把握。在天堂里,人们尊老爱幼,折枝相敬,弯腰相恭。
当天堂遇天外天的冲击时,人们会自发的组成互助团队,以强大的心灵感应力聚集在一起,用光明正大的意念克制来犯之敌。他们不仇恨敌人,只当是自己的休行不到,是天外天对自己的考验。
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嘻嘻,祝愿人们在世间走完自己的里程时,都来天堂玩吧。
有一个即将死去的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区别,然后再决定去哪,教士答应了他的请求。
教士先把他带到了地狱。在地狱里,他见到很多人围着一口巨大的锅,锅里煮着鲜美的肉汤,可是站在锅边的人却一个个面黄肌瘦,扶着锅边勉强的站着,原来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长柄的勺子,勺子的柄实在太长了,无论怎样也无法把肉汤送到自己嘴里,他们只能看着汤锅发愁。
教士又把他带到天堂,那里也有一口巨大的锅,锅里煮着同样鲜美的肉汤,围着锅边的人手里拿着一柄同样的有着长柄的勺子,但是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精神饱满,脸面红润,非常健康。仔细一看,原来这里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勺子盛着肉汤喂到对面的人嘴里
,而自己则喝着别人勺子里的肉汤。
这个即将死去的人看到这里不仅奇怪地问:“为什么地狱里的人不这样做,这个方法是多么地简单而又实用呢?”
教士回答道:“地狱和天堂的区别正在于此,天堂里的人因为帮助别人而又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能够健康而快乐的活着,而地狱里的人即使知道这个办法也不会去做,因为他们很自私,即使饿死自己也不愿意去帮助别人。”
任程伟参演电视剧及饰演角色:
《男媒婆》中饰演周建华;
《知青家庭》中饰演宋大江;
《战鼓擂》中饰演徐天;
《战长沙》中饰演薛君山;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中饰演周大庆;
《北上海》中饰演吴处长;
《幸福生活在招手》中饰演赵正大;
《最后一个冬天》中饰演周迅予;
《楚汉争雄》中饰演项羽;
《大酒商》中饰演伍永和;
《别无选择》中饰演程孟飞;
《风语》中饰演密使;
《同龄人》中饰演刘解放 ;
《徽骆驼》中饰演胡文清;
《派出所的故事》中饰演小伟父亲;
《炎岭人家》中饰演靳川;
《地下地上》中饰演刘克豪;
《战北平》中饰演周国华;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中饰演冯家昌;
《军刀》中饰演林济风;
《战友》中饰演储军旺;
《大清后宫》中导演张轩南;
《边防风暴》中饰演阎乐辉;
《沙家浜》中饰演郭建光;
《城里城外》中饰演郑汉民;
《末路天堂》中饰演戴志成;
《沙场点兵》中饰演庞承功;
《灯火阑珊之遗嘱背后》中饰演乔哲;
《曹老板的十八个秘书》中饰演曹华;
《激战八里庄》中饰演张震;
《与敌共眠》中饰演王伟;
《老娘泪》中饰演程雨来;
《谁可相依》中饰演杨志南;
《软弱》中饰演于富贵;
《生死邂逅》中饰演钟鸣;
《谷穗黄了》中饰演韩玉川;
《同是天下英雄》中饰演徐开;
《神鞭》中饰演傻二;
《特勤中队》中饰演陈二喜;
《悲情红与黑》中饰演成功;
《绝不放过你》中饰演魏涛;
《长征》中饰演晏道刚;
《潜罪》中饰演陈松;
《爱在生死边缘》中饰演林志浩;
《大雪无痕》中饰演方雨林;
《殊死较量》中饰演王景;
《人生本色》中饰演范仲年;
《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饰演庆忌;
《帝女花》中饰演王谦。
词目:天堂
读音:tiān táng
英译:[heaven;paradise]
释义:宗教意义或人类想象中永恒幸福的世界
如:为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祈祷,祝愿他们在天堂永远快乐。
详细解释
1、宗教意义上的美好世界,跟“地狱”相对。
基督教《圣经》中,指的是:神的国或天国中,具体的一个地方。认罪悔改,遵守神诫命的人,死后可以去的地方。
来9:24因为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
彼前3:22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
2、《宋书·夷蛮传·天竺婆黎国》:“叙地狱则民惧其罪,敷天堂则物欢其福。” 唐惠能 《坛经》:“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 元李翀《日闻录》:“为祸福于冥冥,使有罪者出之地狱,置之天堂也。”
3、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元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你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清薛福成《天堂地狱说》:“夫诗书之味,山水之娱,妙景良辰,赏心乐事,皆天堂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二:“你娘讲的对,从前过的是地狱生活,现在好比进了天堂。”
基督教认为人的好魂上天堂坏魂下地狱,这天堂地狱也就是众人亲如一家和一人自得其乐的分别,论其灵魂天堂的魂是归到神的门下众人同心成有人缘的魂和地狱由魔鬼管着的自私自利多有孤苦的魂。天堂和地狱是既对立着又统一着的存在,天堂中的灵魂在分别出地狱中的灵魂,社会需要平凡和卓越,有权有钱的人的灵魂不一定全是坏的,他们如按社会规则和秩序做事就是对社会有益的好的灵魂,人是对比着存在,平民百姓有一半好一半坏,做官发财的人也有一半好一半坏,基督教所谓天堂地狱主要用意是淘汰对社会不利的灵魂,这也是社会竞争使然,那穷和苦的人只是象抽鸦片那样受宗教的心灵安慰而已。
“生”只是一个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不可考究。更替消亡是宇宙的宏观规律,不可更易;我们从哪里来、死后会到哪去?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千百年来,追问不断、求索不断,但宗教给了我们很好的精神皈依。是否有一个答案?不知道,至少现在没人能给出一个可以令世人信服的答案。或者说,这些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答案,因为人对于生、死、天堂、地狱的认识仅仅只是人类自己观念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可以与其他地外物种进行思想、观念的横向交流、对比,人类又怎能知道真正的生死、天堂地狱?难道我们可以用一套复杂的理论模型来推断吗?好比如赛场上只有一个短跑运动员,他跑了一次,有一个成绩,那么这个成绩是不是第一?没人知道。有人以科学之名驳斥天堂、地狱的说法,但科学也很可能是人类自己在自娱自乐而已。暴君和科学都习惯说:因为你不符合我,所以你是不对的。生死、天堂地狱的说法,目前看来都是人类的自娱自乐。事实是,人类在宇宙面前无能为力的。连追问也是苍白的。所以,人如果珍惜生的机会,那就珍惜过程吧,结果不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